在全区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15407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全区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在全区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在全区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在全区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在全区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在全区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在全区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在全区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在全区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在全区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在全区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在全区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在全区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在全区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全区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在全区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区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在全区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从主观上说,放松世界观的改造,背弃理想信念,思想蜕化变质,是一些人堕落为腐败分子的根本原因。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一旦发生动摇,必然会导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坍塌,必然会迷失方向,走上邪路。

大家熟悉的茹云翔,他在交代中讲到:

“我自己的错误,归根到底,是没有很好地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

……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中,我被冲昏头脑,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理想信念发生动摇。

”埭溪镇信用社原副主任钟强在《我的检查书》中写到:

“我从一名农家子弟成为金融干部,本来可以更好地为党和人民工作,没想到,自己竟然会做出违纪违法的行为,究其原因是自己没有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发生颠倒。

”这些案例一再警示我们,一个党员干部如果放松了学习和主观世界的改造,背弃了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就不能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就会在各种诱惑面前难以自控,导致政治上蜕化变质、经济上贪得无厌、生活上腐化堕落,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盲目攀比,心理失衡。

在经济形式日趋多样化的情况下,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上确实存在着很大差异,这使得一些意志薄弱的党员干部产生了不平衡的心态,一些领导干部对收入分配上的明显差异,没有正确的认识和良好的心态,盲目攀比,认为论文化比他们高,论贡献比他们多,论能力比他们强,论权力比他们大,为什么他们有钱有车,能发大财而我不能?

随即感叹自己付出太多,得到太少,心理感到不公平,从而导致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根本的扭曲。

原湖州市中兴建设公司副总经理郑越华在自首书中写到:

“我在父母的教育和组织的培养下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看到周围的承包商个个都很有钱,十分羡慕,认为自己能力不比他们差,为什么钱反而少,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定位在金钱的多少上。

”盲目攀比,导致心理失衡,还表现在“39、59现象”上,“39岁急于上台,59岁人走茶凉”,39岁一旦临近“难被重用”的年龄界限,往往不择手段地要“上台阶”,59岁退休之前,利用手中权力,“狠捞一把”,即出现“39、59现象”。

这种失衡的心态,使一些人的心思不是花在兢兢业业干好本职工作上,而是一味地找门子、跑关系或干脆煽阴风、使暗箭,日谋夜算想着“搞倒”别人,千方百计地为个人捞钱、留后路,最终走上以权谋私、违纪违法的歪路。

对这一方面,我们也要敲警钟,预防在先,防微杜渐。

3、心存侥幸,难抵诱惑。

冯梦龙《醒世恒言》中有一则故事说:

录事薛某,高烧中梦见自己化为一条金色鲤鱼,几天不曾觅食,肚中饥甚,遇一渔夫垂钓,明知饵上有钩子,但终因难耐饵香的诱惑,张嘴吞饵,遂成渔夫钓物。

分析一下这些年来查办的案件,我们不难发现,一些腐败分子在犯罪前,都是党培养教育多年的国家干部,有较强的是非辩别能力。

可是为什么对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这些人明知不可为,却还要去为之呢?

特别是已经亲眼看到身边有些人因违法乱纪已经倒下的时候,这些人还不引以为戒,而要去继续以身试法呢?

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意志薄弱,经不住诱惑,侥幸心理。

在放纵私欲、思想防线逐步开始瓦解的时候,由抵制、拒绝变得躲躲闪闪,由躲躲闪闪变得心存侥幸。

面对诱惑,明知东窗事发后的可耻可悲的下场,却往往以“下不为例”、“偶尔一、两次不会被发现”的侥幸心理来宽慰自己,总觉得自己可以逃脱,忘记了“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古训,恰恰就是这种错误心态使他们一步一步走向犯罪的深渊。

需要郑重提醒大家的是,要谨记“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纸里包不住火”。

很多人事情已过去很多年,甚至早已退休,最终还是东窗事发。

象赵詹奇、谢明荣等都是很多年以前的事,最后还是逃不掉、躲不过。

事实一再证明,在党纪国法这个问题上心存侥幸,只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罢了,最终换来的只能是自食其果。

4、道德滑坡,不讲法纪。

从这几年查办的案件来看,不少犯错误的党员领导干部,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不强,思想道德水准低下,法纪观念淡薄。

平时不注意理论学习和党性修养,思想道德滑坡,对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政纪规定不了解,不清楚。

值得引起重视的是,我们一些年轻党员、干部存在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平时热衷于吃喝玩乐,想法子捞钱,不讲党纪国法,甚至做了违法乱纪的事,还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违反了纪律,触犯了法律。

我区前段时间查办的一起贪污案,当事人才28岁,采取虚报冒领的手段,在短短半年时间里就虚报了3万余元,办案的同志问他,“你这样做是否知道总有一天会发现的?

”他说“知道的。

”“那你知道,为什么还去做?

”他居然回答说,“发现了我把钱还回去就好了(没事了)。

”事后他在《检查书》中这样写到:

“没有法律意识使我做出这样的事情,其实稍微有点法律常识的人也会知道这是很严重的,我的胆子如此之大,法律意识如此淡薄使我自己也不敢相信。

”当前,需要我们注意的是,我们区有的领导干部对赌博“情有独钟”,一有时间就“好这个”,几个人凑在一道就来“小弄弄”,来去几十元、上百元,不当回事,说是“玩玩”,对中央“参加赌博的,应予以免职,再依据规定处理”的规定一无所知。

5、制度虚设,执行不力。

尽管我们十分重视规章制度的建立,但是一些部门和单位,制度形同虚设,执行不得力,没有落实,一些好的规章制度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心术不正的人钻了空子。

原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办公室主任陶至强在兼任单位报帐员期间,视财务规章制度为摆设,公私不分,在近两年时间里既没有做到日清月结,更没有执行备用金制度、收支两条线等有关规定,坐收坐支情况十分严重。

他在《我的问题的经过情况》中这样写到:

“平时自己包里总放着不少现金,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花钱大大咧咧的习惯,总想以发票为准可以区分为公、为私所花的钱数目,有了差数时自己垫上就行了……直到接到区财政局的查帐通知才开始作结报表……发现相差了近20余万元,当时脑子里一片空白,思想上虽然有准备,但是数目相差太大,已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

”对陶至强来说,要不要执行制度规定,怎么执行制度规定,都由他随心所欲,制度流于形式,单位的制度对于他来讲只是一纸空文。

正是由于有章不循,有法不依,才使一些人在违法违纪的道路上肆无忌惮、越走越远。

又如,今年7月,区检察院查办的原湖州市盐务管理局局长、湖州市盐业公司经理沈伯泉与其单位财务科长倪秀敏,共同作案,非法收受该单位定点供应商所送回扣案件,也存在内部财务管理不规范,制度流于形式的问题。

6、监督乏力,管理不严。

从查处的一些案件看,腐败问题大多发生在权力运作的集中点、监督管理的空白点上。

一些违法违纪现象在关键部门、重点岗位不断发生,说明这些部门的权力运行程序不规范、不公开,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措施,客观上为权钱交易提供了方便。

去年查处的我区环境保护分局原副局长朱法根受贿案,今年5月份查处的湖州市中兴建设开发公司总经理瞿林海贪污、受贿大案,前段时间查处的市电力局原副局长蔡海生利用分管电力物资采购供应的权力,在采购电表业务过程中,为他人谋取利益,多次收受他人钱物案件,都说明了这一点。

这些人之所以能够为所欲为,主要原因是他们在行使权力过程中没有受到有效监督,管理不严格,客观上给他们利用岗位实权谋取私利提供了可乘之机。

现实中大量的案例一再告示,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地方,几乎无一例外地存在监督缺位或流于形式的问题。

有些违法犯罪分子贪污、受贿作案长达数年,而组织上和有关部门却长期未能发现。

有些领导干部对监督存在不正确的认识,有的领导干部认为加强监督是跟他过不去,是在找茬;

有的阳奉阴违,想方设法逃避监督,甚至对监督者进行打击报复;

有的即使发现了一些不良倾向和违纪问题,不提醒,不批评,也不报告,任其发展,最终酿成大患。

以上只是简单分析了这些人之所以违纪违法的一些共同原因,既有主观上的,也有客观上的,教训深刻,发人深省,我们要引以为戒,警钟长鸣。

二、汲取案件沉痛教训,常思腐败之害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党员干部犯错误,给我们留下许多深刻的警示。

领导干部与腐败分子之间,并没有天然屏障,稍有放松、懈怠,就可能滑向腐败的深渊。

要始终在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在工作中坚守拒腐防变的防线,在生活中把住拒腐防变的关口,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经受各种考验,始终保持共产党人廉洁奉公的本色。

那么如何做到廉洁自律呢?

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谈一谈,与大家共勉。

(一)“戒除三种不良习气”,不断强化党性修养和宗旨观念

腐败现象表现上看来是经济问题、道德问题,但深层次的原因却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

成克杰、胡长清之流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其根本的原因都是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

他们背弃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政治上与党离心离德,陷入了极端个人主义的泥潭中不能自拔,经济上贪得无厌,生活上腐化堕落,成为遗臭万年的反面教材。

他们的堕落,再一次印证了理想信念动摇的极端危险性,以及强化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

因此,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努力“戒除三种不良习气”,不断强化党性修养和宗旨观念。

  一戒“目空一切、惟我独尊”的不良习气,正确对待自己。

一位哲人说得好,一个人最难认识的是自己,最难战胜的还是自己。

人总是有优缺点的,关键是如何看待。

沈阳市原市长慕绥新就是一个“惟我独尊”的典型,直到组织向其宣布处分决定后,他才对自己有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可是为时已晚。

他在《我的罪行》反思中,分析自己违法犯罪原因时说:

“我低估了组织,高看了自己,像一个党内‘个体户’,我行我素”。

因此,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

如何正确对待自己,我认为,要坚持做到以下两点:

一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要有这样的思想境界,有了成绩,那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与上级的支持,同志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不能因为有了一点成绩便自高自大,总以为自己最了不起,目无组织,胸无人民。

更不能受不得半点委屈,稍不如意,便满腹牢骚,对组织不满,争名于朝,争利于市。

这样下去,最终必然会栽跟头,犯错误。

二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何谓平常心?

既平常人的心态,普通百姓的心理。

老百姓有何心理?

不求非分之想,只求顺其自然,辛勤劳动走富路,安份守纪做好人,平平静静过日子,知足常乐享天年。

保持这种平静坦荡的心态,有利于我们正确对待自己,心态不平衡是许多为官者翻身落马的重要动因。

由于心态失衡,一些人常常会干出身败名裂的蠢事。

有了平常心,就能够意识到自己能够走向领导岗位,离不开组织上的关心、爱护和同志们的帮助、支持,就会告诫自己丝毫不能在小小成绩面前骄傲自满,更不能向组织讨价还价。

这样,就会坦然对待个人的名誉与地位,善待手中的权力,始终坚持为民谋利。

  二戒“见利忘义”的市井习气,正确对待金钱。

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办企业、做生意,要讲效益、讲利益。

同样,我们干事业、求发展,有时也离不开必要的物质激励。

那么,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怎样才能既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又为政清廉,不为金钱所腐蚀?

我送大家三句话:

一是谈钱不乱心。

钱从来都是人们谈论的重要话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收入的逐渐增多,人们谈论金钱也就自然多了起来。

有的人一谈到钱,就挖空心思、绞尽脑汁、不择手段想多捞钱,结果误入歧途,坠入深渊。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领导干部既然是人民的公仆,就要耐住寂寞,抗得住诱惑,不为金钱所左右,不因别人赚钱发财而眼红心动,自乱方寸。

二是有钱不奢侈。

奢侈可以滋生多种“疾病”。

有的因奢侈造成社会资源大量浪费;

有的因奢侈抵挡不住灯红酒绿的诱惑,追求腐朽糜烂的生活;

有的因奢侈贪公肥私,损人利己,最终蜕化变质。

如,沈俊的一块手表价值几万元,与他应有的收入极不相称。

因此,领导干部必须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品格,以俭为本,以俭治奢,把钱用到最该用的地方去,用到最需要用的地方去。

三是挣钱不越轨。

俗话说: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面对各种各样的拿钱机会,领导干部绝不能乱了阵脚,坏了规矩。

即使职责所需,也必须坚持“三条标准”:

第一条,要坚持政治标准。

凡赚钱都要坚持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多数人的利益,有利于国家和集体,决不能变应尽之职为“有偿服务”。

第二条,要坚持政策标准。

要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行事,不能闯红灯、钻空子,更不能铤而走险,以身试法。

第三条,要坚持道德标准。

以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为准则,决不能唯利是图、金钱至上。

  三戒“放任自流”的散漫习气,正确对待监督。

我们经常说,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是真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放任自流的结果往往是任意和专横。

一些领导干部走上违纪违法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能正确对待监督,拒绝监督,从而最终走向堕落。

因此,对监督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是说,监督是对正确行使权力的一种保护,是对不正确行使权力的一种防范和矫正,也是对滥用权力的一种惩治;

而不是对领导干部的不信任,也不是对工作的不支持,更不是有意“找岔子”、“挑毛病”、“无事生非”。

领导干部必须正确对待监督,自觉接受监督。

如何接受监督呢?

我这里要重点谈一谈领导干部如何对待不同意见的问题。

毛泽东同志曾引用魏征谏言: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意在告诫各级领导:

要耳听八方,广纳谏言,不要偏听偏信,独断专行。

兼听,对一个领导者来说,既体现执政能力,又反映执政水平。

凡是聪明能干的领导干部,总是注意听取来自不同声音,善于从七嘴八舌中吸取政治营养。

尤其对逆耳之言,更要虚心听,耐住性子听。

即使有偏激情绪,有的甚至反映情况有误,也要让人把话讲完,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

往往逆耳之言,才是来自群众肺腑的真话。

只有听到真话,才能真正代表民意,作出正确决断与决策,减少随意性、盲目性,避免工作上瞎指挥,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一些领导干部在工作、生活中听不得不同的意见和建议,怕听到来自方方面面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只喜欢听诺诺之言,容不得谔谔之劝,别人指出他的不足,轻则给人穿小鞋,重则打击报复。

心底无私天地宽、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只要你光明磊落,有什么怕别人说的?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一个不愿接受批评的人,犹如有了重病却拒绝诊治,其后果可想而知。

因此,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勇于接受、乐于听取上级下级、左邻右舍,甚至街谈巷议中的意见。

对提意见的人,反对自己的人,做到不给白眼,不穿小鞋,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敬而远之。

  那么,如何听取不同的意见?

我认为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要听得进,闻过则喜,善于倾听不同意见。

在工作中,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怕的是只有一种声音。

因此,我们在工作中,重要的是要善于倾听不同意见,不能以自己的意见去压制别人的意见,而要从众多的意见中进行反复比较、论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如果不同意见不充分,还要动员和鼓励别人发表不同意见,让人把话讲完,这对于我们的工作大有裨益。

尤其是要倾听逆耳之言。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一个人要想进步,就要认真倾听逆耳之言,接受别人的批评。

发自内心的逆耳之言是一种关心、爱护和帮助。

同时也是一种难得的待遇。

一个人如果听不到组织的逆耳之言,应该反省一下自己能否承担更重的担子;

如果听不到同级的逆耳之言,应该反省一下是否还有同志、朋友愿意帮助自己;

如果听不到下级的逆耳之言,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合格的领头人,下级是否真正拥护自己。

  二要听得到,广开言路,善于倾听群众呼声。

领导干部要善于倾听群众呼声,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广开言路,尊重民意,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查民情、解民困,做群众的贴心人,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

同时要善于倾听背后议论。

背后议论可能当时听不到,但迟早会传入耳中。

听了背后议论不要急于辩解,重要的是用事实来澄清是非。

背后议论也是一种有效的监督方式。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应该倾听背后议论,并以自己公开、公正的实际行动,消除各种背后议论。

  三要听得明,听话听音,善于把握正确意见。

何为兼听?

就是重事实、重调查研究的必经过程。

对收集到意见建议,要认真研究,去伪存真。

尤其是对做决策来说,更应该“兼听则明”,一般来说,多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领导干部应当遵循多数人的意见,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决策。

但是,少数人的意见也不能轻易否定,因为有时“真理会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本着既按决策程序办事,又保证作出正确决策的原则,当多数人的意见不够正确时,不要急于作出决定,而要通过深入分析、综合分析、综合比较,把班子成员的思想统一到正确意见上来。

这样既可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又能够保证班子成员直言进谏的积极性。

只有兼听,才能有效地防止别有用心之人钻空子,避免失误。

总之,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明白,加强监督是保证我们自身进步成长的重要措施,应该以坦荡无私的胸怀、海纳百川的气量、虚怀若谷的风度,自觉接受来自方方面面的监督和帮助。

在座的领导干部,我们是受组织和群众的重托被推到领导岗位上来的,不是我们比别人都聪明,而是我们有更加便利的条件集思广益,依靠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指导和推动的工作。

因此,我们要自觉接受各个方面的帮助、监督、批评,哪怕批评错了,只要是善意的,都要细心研究,这只会对我们的事业有好处。

(二)落实“三做”,在行动上树立起廉政勤政的公仆形象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要用自己的行动回答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做事,一个是如何做人,而对于我们领导干部来说,还要回答好第三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做官。

我们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应这样回答这三个问题,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实实做事。

  我们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才能堂堂正正做人?

这不仅是对每一个公民的起码要求,更是对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的起码要求。

重人格、重品行、重修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很显然,做官是一时的事,做人才是一生一世的事。

做人是做官的前提和基础。

好人不一定能做好官,但要做好官首先必须做好人。

很难设想,一个心术不正、品行不端的人能够成为一名好的领导干部,能够真心实意地为人民做好事、干实事。

许多腐败分子,之所以中途落马,成为千古罪人,问题不是出在做事上,而是出在做人上。

郑培民、任长霞、牛玉儒等先进模范人物,之所以能得到老百姓衷心地拥护和爱戴,也主要是源自他们良好的为人和崇高的人格。

因此,堂堂正正地做人,是对领导干部的最起码的要求。

而做人要受制于人的主观思想,堂堂正正做人是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支撑的。

所以,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努力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真正从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钢铁长城。

  我们接着来回答第二个问题,如何清清白白做官?

这是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

我认为,应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要做清官,不要做昏官。

古往今来,历代仁人志士,都以做清官为荣,做昏官为耻。

从传统的观点看来,为官只要不贪,即可称为“清官”了,然而,对我们共产党的“官”来说,要成为清官,仅仅做到经济上不贪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做到政治上不昏。

首先是政治头脑要清醒。

必须要有很强的政治意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旗帜鲜明地同一切有损党的形象和事业的行为作斗争。

其次是用权要清明。

党员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在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的时候,必须严肃认真,尽职尽责,来不得半点敷衍塞责和粗心大意。

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党员领导干部早把“认真”二字抛在脑后,被老百姓称为迷迷糊糊用权、马马虎虎办事的“糊涂官”。

这些党员领导干部的所作所为,与党和人民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与“三个代表”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必须坚决加以纠正。

  二要做廉官,不要做贪官。

贪官污吏历来为老百姓所不耻,所痛恨。

“贪如火,不遏则燎原;

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一个“贪”字,使多少曾经成绩辉煌的干部腐化堕落,令人心痛。

我们共产党的“官”和剥削阶级的官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只能不折不扣地用来为人民服务,而不能用来谋取个人私利。

因此,我们的领导干部在面对各种诱惑的时候要常思贪欲之害,算好“三笔账”。

一是经济账。

现在领导干部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组织上从工作考虑又给了许多必要的工作待遇,退休后还可以每月拿退休工资,享受医疗、养老等方面的优厚待遇。

细细算来,我们得到的已经不少了,应该十分珍惜。

二是法纪账。

每个领导干部都应该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特别是对待人、财、物问题,对待事关个人和家庭利益的问题,更要坚持原则,自觉遵纪守法。

在张口的时候要想想这句话该不该说,迈腿的时候要想想这个地方该不该去,伸手的时候要想想这些东西该不该拿。

千万不要以为吃一点、拿一些、玩一下没关系。

千万不要存有侥幸心理,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不管是谁,违纪违法终将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

三是良心账。

组织上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把你放到领导岗位,就是希望你能够正确运用权力来造福于民。

如果干部以权谋私,自己把自己打倒,既对不起组织,对不起人民,也对不起家人;

不仅丧失了为“官”之德,也违背了做人的良心。

我们党员干部都应该算算这“三笔账”,明白道德底线,筑牢思想防线,进而增强自身免疫力。

  三要做善始善终之官,不做中途落马之官。

纵观古往今来的仕途中人,善始者易,善终者难。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

“一个人做点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同理,在一时一事上做一个好官并非难事,难的是自始至终做好官,不做坏官。

我们有些党员领导干部,在没当官之前,各方面表现都不错,走上领导岗位之后,就忘乎所以,高高在上,干起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的事情来;

还有的年轻时还能严格要求自己,临到退休时就守不住晚节了,结果是翻身落马,站到人民对立面去了。

能够善始,但不能善终,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无疑是一场人生悲剧。

  我们再来回答第三个问题,如何踏踏实实做事?

党员领导干部为政不廉是一种腐败,为政不勤也是一种腐败,同样会给我们党的形象和事业带来严重的危害。

事实上,在我们党员领导干部队伍中,真正为政不廉、大贪大占的毕竟为数不多。

而事业心不强、为政不勤者则为数不少。

有些干部,虽不贪不占,不以权谋私,但就是不思进取,贪图安逸,拖拖拉拉,得过且过,工作低标准,精神不振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