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个园导游词讲解5篇范文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1545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3.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扬州个园导游词讲解5篇范文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扬州个园导游词讲解5篇范文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扬州个园导游词讲解5篇范文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扬州个园导游词讲解5篇范文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扬州个园导游词讲解5篇范文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扬州个园导游词讲解5篇范文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扬州个园导游词讲解5篇范文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扬州个园导游词讲解5篇范文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扬州个园导游词讲解5篇范文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扬州个园导游词讲解5篇范文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扬州个园导游词讲解5篇范文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扬州个园导游词讲解5篇范文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扬州个园导游词讲解5篇范文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扬州个园导游词讲解5篇范文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扬州个园导游词讲解5篇范文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扬州个园导游词讲解5篇范文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扬州个园导游词讲解5篇范文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扬州个园导游词讲解5篇范文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扬州个园导游词讲解5篇范文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扬州个园导游词讲解5篇范文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扬州个园导游词讲解5篇范文文档格式.docx

《扬州个园导游词讲解5篇范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州个园导游词讲解5篇范文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扬州个园导游词讲解5篇范文文档格式.docx

正如板桥所言“新竹高于旧竹枝,全靠老杆来扶持。

”因为气候的关系,个园内丛生竹较少,只有孝顺竹、凤尾竹和小琴丝竹几种。

黄杆乌哺鸡竹

大家再看我身边这种竹子,乍一看,会不会以为它生病或者枯死了呢,其实啊,它就是天生的黄皮竹,就像中国人天生的黄皮肤一样,所以它叫黄杆乌哺鸡竹

竹西佳处

大家抬头请看,行至竹径尽头,可见一匾额上题着“竹西佳处”。

竹西”的来历,出自晚唐诗人杜牧吟咏扬州的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到了宋代词人姜夔这里,又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的词句,后来人们便用“竹西佳处”来指称扬州。

“竹西“后来就借指扬州了。

银宾大道

走过竹西佳处,我们便来到一条林荫小道,这里种的是桂花树,桂花的花期在中秋前后,可持续20天,但是它的盛花期也就一周的样子,每到桂花盛开,满园都是桂花的香味。

桂花的品种很多,有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等等。

这里种的是银桂,银桂也就是迎接贵客的意思。

丛书楼

个园分为三个布局,分别是万竹园,住宅部分,还有后花园,也就是,最有名的四季假山。

刚刚我们走过了万竹园,接下来我们看看住宅部分。

首先看到的小楼是“丛书楼”。

从名字可以知道这是主人藏书、读书之所。

其实藏书楼的原主人不是园主人黄至筠,而是清代盐商马曰广和马曰璐两兄弟的,当时的藏书量是“前后2楼,藏书百厨”。

藏书楼最辉煌的一页,就是清代朝廷编写四库全书的时候,成为南方藏书家中献书最多的一家,乾隆皇帝因此还表彰了马家兄弟。

大家有没有发现,丛书楼虽然2层楼,但是却找不到它的楼梯。

这里给大家留一个悬念,一会再告诉大家。

冠盖豪门盐商第

过丛书楼向南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园主黄至筠的日常起居之所。

依照坐北面南、前宅后园的传统,个园南部是主人的起居区,正门开在东关街上。

大门对面是座豪华大八字磨砖砖雕照壁。

据说个园鼎盛时期的住宅分别以“福、禄、寿、财、喜”为主题,纵向排列,五路豪宅次第开,原有房屋二百多间。

虽然目前保存下来的只有东、中、西三路,但一厅一堂,一梁一柱无不显示出主人的家居生活考究与奢华,印证着扬州盐商财力的雄富。

东路建筑:

(禄

现在随我进入东路建筑,大家抬头看屋子上的檐口瓦片上面刻着“禄”,门上也有梅花鹿的图案,皆喻禄。

厨房

“民以食为天”,所以我们先来看看黄家的“厨房”。

由于原厨房早已废弃,为了让人能更直观的了解历史状况,在此屋按传统厨房布局作恢复性陈设布置。

内设大锅灶,置食盒、酒坛、条凳等厨房用具,立于其中可去细细揣摩当初厨子、仆从来往穿梭,细作羹汤,精制佳肴的场景。

清代盐商对美味的追逐达到极至。

民间传说黄至筠每天的早餐是:

燕窝,参汤,外加鸡蛋两只。

关于黄至筠饮食的精制讲究,至今还有两则在老百姓中广为流传的逸事

一两纹银一只蛋

黄至筠家里养了上百只母鸡,每天都用人参、白术、红枣等研磨成粉末,加入饲料中的,所以更美味和营养。

这个过道是传菜用的,把菜从厨房传到餐厅,接下来我们看看主人家的餐厅。

楠木厅

这个餐厅厅梁柱取材为楠木,也称楠木厅。

大家请看屏门由扬州八怪之一金农所撰的楹联,“饮量岂止于醉;

雅怀乃游乎仙”。

追求一种半醉半醒的朦胧美,所以我们现代人也要这样哦。

屏门下面的条案上的摆设是徽派风格,西边是倒插镜,东边是花瓶,寓意平平静静。

此厅架构圆柱、圆梁、圆椽,大家再看这个圆桌,中间有条缝,它是可以分开的。

据说,主人常年在外经商,主人不在家的时候,女眷吃饭只能用半张桌子,也体现了男足女卑的观念,等男主人回来才能拼桌子吃饭,大家再看,厅内设圆桌、圆凳,“圆”是取团圆、团聚之意。

清美堂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黄家接待一般性来客和处理日常事务的地方“清美堂”。

“清美”是以清为美,为官清正廉明,做人清清白白,是人们追求的一种思想境界。

此厅有楹联两副,一副是:

“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惟勤与俭”。

耕读传家,勤俭持家体现了中国人传统的思想理念和生活态度。

东火巷

在到中路前,我们先驻足来看看火巷。

火巷是是使住宅与住宅之间按需要能隔能合,兼作防火防盗之用。

也是封建礼仪道德、尊卑位序,交通交往所至。

如仆人杂务、女眷进出,宾客要至后花园也只能从火巷出入,不能穿堂入室抵后花园。

鸳鸯墙

从黄氏火巷两侧墙面看有两个特点:

一是墙下半段是青砖扁砌。

上半段是用板砖空斗竖砌。

称之鸳鸯墙。

还有一特点,墙面上钉有铁巴锔间隔有序,排列整齐。

此铁巴锔在墙面看是坚着一字形,实际是丁字形,另一端钉在顺墙木与排山上,起拉结作用,使墙与排山相互更牢固,不容易倒塌。

简单地说,相当于现在建筑混凝土圈梁加固作用。

中路建筑(福)

中路前进为正厅,中进和后进为住宅,称之为前厅后寝。

檐口瓦头滴水及门窗阁扇,皆为倒挂蝙蝠寓意“福到”。

大家都知道现在居家是把水往外排的,但是古人讲究肥水不流外人田,所以您看,中间的第十比四周高,下雨的时候雨水就从四个角落的地漏流到自家地里了。

这门口有2个大缸,也叫“门海”,它一能消防,二为了聚财。

汉学堂

汉学堂是大宅门主厅,是黄家正式的礼仪接待场所、厅内家具陈设为扬州传统布置格局,桌椅所有文饰均为竹叶形状。

迎面挂着对联和中堂画轴的叫“太师壁”,条案上摆着西边倒插镜插屏和东边花瓶,但是中间多了一口西洋钟,谐音“终生平静”。

中路中进

这里是黄至筠次子黄奭夫妇的居所。

黄奭主要从事的工作是“辑佚”,相当于考古考证一类的事情,他和同时代另外一位学问家马国翰齐名,被称为“辑佚两大家”。

黄奭十分推崇汉学,治学严谨,著名学者阮元称其“勤博”。

富家子弟能以勤奋博学留名,当属不易。

中路后进

穿下面再开看看黄至筠四子黄锡禧的居住场所。

黄锡禧是黄家最小的孩子,也是黄家最后一个离开祖屋的人,他就好像大观园里的宝玉一样,历经的家业由盛而衰的全过程,晚年寓居泰州。

黄锡喜离开个园后,寓居泰州,他的儿子自幼习医,医术高明,在上海悬壶,有“一指神针”之称。

西火巷

此巷南宽北窄,扬州人俗称“棺材巷”,升官发财的意思。

又因为它男宽北窄,也寓意官运恒通,路越来越好走。

巷的南首置一口井,井旁墙下端发砖拱着一道。

若发生火灾取水灭火及时。

旁边墙上砌成拱形,防止长期取水导致墙体下沉。

西路建筑(寿)清颂堂

这里是最后一路建筑,大家偶没有感觉,这里比前两路建筑要高得多。

此厅堂不但是黄氏三路住宅中最高敞的厅堂,也是扬州古民居中遗存最高的厅堂。

因黄至筠晚年“清誉有佳”而名清颂堂。

抱柱上的楹联是:

“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

我们可以知道黄至筠深受儒家影响,认为读书是天下的第一等好事,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

不惜重金聘名师教子,每天还亲自督查。

此厅是黄氏家族聚会祭祀场所,厅后步架上有阁,曾安放列祖列宗牌位,寓意高高在上。

这也是时而排戏唱“堂会”的地方。

黄至筠曾畜养二、三百人的家庭戏班子。

西路中进

下面,我们来看看黄只筠的住宅,大家看着楼下是不是只有三间厢房呢,其实啊,它是有五间厢房的。

在封建社会受“礼”制等级制度的规矩,庶民只能正房三间,民间为避之规矩就巧妙地采取“明三暗五”的组合。

楼下西边最后一间是主人黄至筠的卧室;

另一间是书房;

楼下最东边房间有楼梯可直达二楼。

楼上是内眷活动的场所,有绣房、儿童室等。

西路后进

大家都知道,古时候大家闺秀通常高墙深院,与世隔绝,有大户人家的女儿“养在深闺人未识”之说。

一般“十三岁上楼,十四岁盘头,十五六岁抛绣球”,平时只能去后花园游玩。

接下来,我们就去看看个园的精华部分---四季假山:

春夏秋冬四景

真正的个园由此开始,门上的个园二字是园主人在190多年前亲题的这里花坛内种的是刚竹,因为刚竹四季常青,什么时候看起来都有春天的感觉,竹丛中,插植着石绿班驳的石笋,为了突出春的意境。

状出“雨后春笋”之意。

春山百兽闹春图

过月洞门,这里利用太湖石形态别致,酷似各种姿态的动物,以贴山,围山,点石等手法构成了一幅“百兽闹春图”,亦称为“十二生肖闹春图”。

你看,最早感受到大地回春而微微昂首的蛇,负重向前的春耕牛,还有那气定神闲的骏马和活泼可爱的小狗无不惟妙惟肖,就连长啸山林的猛虎,见首不见尾的神龙,聪明调皮的猴子也都被安排的停停当当,这些石头都是三分形似,七分神似,您看他是什么就是什么。

夏山

走过春景,来到宜雨轩门前有一楹联:

“朝宜调琴暮宜鼓瑟;

旧雨适至今雨初来”。

宜雨轩的西北,数株高大的广玉兰和枫杨掩映着一座苍翠欲滴的太湖石假山。

这就是夏山。

湖石山景

为了更好的体现云之柔美,夏山在用石上精心选择备具瘦、透、漏、皱之形的上品太湖石来掇叠。

荷塘蛙鸣

江南的夏日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

所以此处池西岸临水处置一“蛙石”,像不像一只青蛙呢。

俗称“荷塘蛙鸣”。

鱼骨石

大家看湖中这竖着的石头,这可是个园的镇园之宝,自下而上有三个近圆形的孔洞,如剔净的鱼骨,遮去下面的孔洞,又极似汉字中的“丑”字。

贾平凹也曾就石之“丑”而说:

“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也就美到了极处。

大家再看,着石头的形状,是不是很像汉字“月”,而扬州素有月亮城之称。

这石中精品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称它为“镇园之宝”当为不过。

鹤亭

夏山顶有一四角小亭,名为“鹤亭”。

相传这里是主人养鹤的地方,夏山如云,若有鹤舞其间,那可真是神仙福地了。

扬州人对鹤更有特殊的情感,“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紫藤

鹤亭东有一紫藤,所以有紫气东来的说法。

这颗紫藤有200多年的历史。

抱山楼

这是园中最大体量的建筑抱山楼,是他们家当时的宴会厅,楼上楼下各7间。

大家请到这边,楼下有一块空地,这里是他们家戏班拍戏练戏的地方,由于当时没有扩音设备,特别在这里修建了蝙蝠形状的池塘,靠水来传音。

秋山

如果说春山是开篇,夏山是铺展,那么我们眼前的秋山则是高潮。

沿楼廊东行,越过架空的复道廊

拂云亭

从抱山楼廊东行可直至秋山中峰山颠的拂云亭,亭名“拂云”取高可拂云之意,这里是园内最高的建筑,人立其中俯瞰全园,可以看到古运河的瘦西湖,现在城市涨高,已经看不见了。

秋山石屋

按着“明不通暗通,大不通小通,直不通曲通”的口诀,就是中间那个洞。

沿山道行至底层,向东、向光线明亮处去,就可看到一个石桌,其上方有“天窗”,光线即是由此洒落,此桌四人围做,两人对弈,都自有一番天然野趣,石桌东是一石床,床头灯台、床边踏脚一应俱全。

石床对面为石窗,窗下置石几,两侧设石凳。

你看此处,有桌、有床、有窗、有几还有凳,分明是一个功能齐全的石屋。

住秋阁

石屋窗下,南峰有一山间小筑,面西而建,上悬一匾曰“住秋阁”。

人都是怕秋日萧瑟,要设计留春的,个园主人何事要在此“住秋”?

原来黄至筠少时境遇坎坷,中年是他事业成功,人生得意的阶段,人生的秋天在他来讲真是一个金色的季节。

春华不如秋实,春日虽有繁花似锦。

只有秋日的累累硕果,才会让人深切的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冬山

从住秋阁下山,南行数步就是冬山。

用宣石以掇山、贴山、围山三种手法垒叠而成的冬山,是园中占地面积最小的一组假山,它分别从色、形、声三个角度来勾画冬的意境,又以植物,建筑、来烘托冬的气息。

哪怕是酷暑盛夏,流连其间,也觉得寒气逼人呢。

宣石山景

宣石亦称雪石主要成分是石英,石英在阳光的直射下熠熠闪光,但在背光之下却是皑皑露白,仿佛冬日残雪未消的样子。

为了打破冬日的萧条,这里采用了一块块形似小狮子的象形宣石,在掇叠时又非常注意因势制宜,使整个冬山高低、疏密、大小相互呼应,远远望去,好像有无数的小狮子在雪中嬉戏,一只只顾盼生情,憨态可掬。

使寂寥的冬季充满了无限的生机。

所以冬山被人成为“群狮戏雪图”或“雪压百狮图”。

冬树

冬山唯一的乔木就是那株老榆树了,一般来说,榆树是很少入园造景的,此树既无花的芬芳,也无叶的婆娑、干的俊美。

但植于此地,却是神来之笔,因为残雪冬景要的就是这种老树昏鸦的萧条。

当然你也可以说是取“年年有余(榆)”的意思了。

风音洞

“形”和“色”都是可以看到的,也是造园者惯用的表现手法。

但怎么才能把转瞬即逝的声音运用到造园之中的呢?

看到了吗?

这南墙之上的圆形孔洞,共分为四排,每排六个,总计二十四个。

这些孔洞被人称为“风音洞”。

风从高墙窄巷之间擦墙而过时,会形成负压,加快流速。

这时墙上四排孔洞,就好像四支等待以久的横笛,呼呼作响,发出北风呼啸的声音,给人以寒风料峭的感觉。

漏窗望春

再看这墙上有2个大的孔洞,透过它,可以看到刚刚走过的美景。

所以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此窗设置堪称点睛之笔。

壶天自春、抱山楼

北边的抱山楼因着树木山石的掩映竟让人感觉有些缥缈,不过楼前的匾额上“壶天自春”四个大字还是清晰可见的。

宜雨轩

走了一圈,我们又大地回春了,最后还有一处景点建筑,宜雨轩。

他是全园谋篇构局的中心,山水花木等景致的安排全是围绕宜雨轩次第展开的。

宜雨轩门前有一楹联:

用“今雨”“旧雨”借指新朋老友。

今雨的雨还多了好几点,是说主人希望朋友越多越好,这门口的石阶叫浮云阶,它有一个寓意,登上浮云阶便平步青云了,所以这个只能上不能下的哦,等会我们从旁边下去。

四周是玻璃制的,所以人说“人在厅中坐,景从四面来”,当时中国还没有开始生产玻璃,这些都是欧洲进口的,所以也有一寸玻璃一寸金的说法,现在仅存的一块蓝色玻璃还是原物,是从法国进口的兰波。

出身于仕宦家庭的黄至筠,不仅是一个精通盐业生财之道的大商人,还是一个富有才情,擅长丹青的风雅名士,抱山楼下廊壁上的石刻,和挂在汉学堂内的花鸟题材扇面拓片,都是他的手笔。

不过,黄至筠真正精心打造的传世之作,还是他的个园,花了600多万两银子,相当于江苏省一年的财政收入。

真正是“盐商豪府第竹石雅乾坤”。

我的讲解就到这里了。

好书不厌百回读,个园妙处须细品!

欢迎您再次游览个园!

谢谢!

扬州个园导游词讲解

(2)

现在由我来介绍个园吧,它是一处典型的私家住宅园林。

从住宅进入园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月洞形园门。

门上石额书写个园二字,个者,竹叶之形,主人名至筠,筠亦借指竹,以为名个园,点明主题。

园门两侧各种竹子枝叶扶疏,月映竹成千个字,与门额相辉映;

白果峰穿插其间,如一根根茁壮的春笋。

主人以春景作为游园的开篇,想是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含意吧!

透过春景后的园门和两旁典雅的一排漏窗,又可瞥见园内景色,楼台、花树映现其间,引人入胜。

进入园门向西拐,是与春景相接的一大片竹林。

竹林茂密、幽深,呈现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

湖石假山:

在园中西北角,选用玲珑剔透的湖石叠成。

山前有池水,山下有洞室,水上有曲梁。

山上葱郁,秀媚婀娜,巧夺天工。

洞室可以穿行,拾级登山,数转而达山顶。

山顶建一亭,傍依老松虬曲,凌云欲去。

山上磴道,东接长楼,与黄石山相连。

黄石假山:

在园中东北角,用粗犷的黄石叠成,拔地而起,险峻摩空。

山顶建四方亭,山隙古柏斜伸,与嶙峋山石构成苍古奇拙的画面。

山上有三条磴道,一条两折之后仍回原地,一条可行两转,逢绝壁而返。

惟有中间一路,可以深入群峰之间或下至山腹的幽室。

在山洞中左登右攀,境界各殊,有石室、石凳、石桌、山顶洞、一线天,还有石桥飞梁,深谷绝涧,有平面的迂回,有立体的盘曲,山上山下,又与楼阁相通,在有限的天地里给人以无尽之感,其堆叠之精,构筑之妙,可以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现今江南园林中成为仅存孤例。

宣石假山:

在园内南部,宣石又称雪石,内含石英,迎光则闪闪发亮,背光则耀耀放白。

此地是阳光直射不到的地方,所以无论是近观或远看,都似覆盖着一层未消的残雪,隐隐散出逼人的寒光。

个园假山,对祖国南方山水之秀、北方山水之雄作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从中可以看出南北两宗山水画家不同的气派和手法。

有人说个园以四季假山,是以门景的竹石为春,以湖石山子为夏,以黄石山子为秋,以宣石山子为冬。

园林专家认为,这并不是造园叠石时的原意,但游人用这种眼光去玩赏和遐想,也能产生无穷兴味。

它的四季景色各有不同:

春景

春景听罢万箫吟见,前面就是个园门,门外两边修竹劲挺,高出墙垣,作冲霄凌云之姿。

竹丛中,插植着石绿斑驳的石笋,以寸石生情之态,状出雨后春笋之意。

这幅别开生面的竹石图,运用惜墨如金的手法,点破春山主题,即一段好春不忍藏,最是含情带雨竹。

同时还巧妙地传达了传统文化中的惜春理念,提醒游园的人们,春景虽好,短暂易逝,需要用心品赏加倍珍惜,才能获得大自然的妙理真趣。

夏景

夏景夏景位于园之西北,东与抱山楼相接。

夏景叠石以青灰色太湖石为主,叠石似云翻雾卷之态,造园者利用太湖石的凹凸不平和瘦、透、漏、皱的特性,叠石多而不乱,远观舒卷流畅,巧如云、如奇峰;

近视则玲珑剔透,似峰峦、似洞穴。

山上古柏,枝叶葱郁,颇具苍翠之感;

山下有池塘;

深入山腹,碧绿的池水将整座山体衬映得格外灵秀。

北阴处有一涓细流直落池塘,叮咚作响,池中游鱼嬉戏穿梭于睡莲之间,静中有动,极富情趣。

池塘右侧有一曲桥直达夏山的洞穴,洞之幽深,颇具寒意,即使炎热的夏天,人们步入洞中,顿觉清爽。

盘旋石阶而上,登至山顶,一株紫藤迎面而立,游人悠游其间忘却了无尽的烦忧。

秋景

经过抱山楼的一字长廊,园之东部便是气势雄伟的秋景,相传出自清代大画家石涛之手笔。

秋景用黄山石堆叠而成,山势较高,面积也较大。

整个山体分中、西、南三座,有江南园林之最的美誉。

黄山石呈棕黄色,棱角分明,如刀劈斧砍。

整座山体峻峭凌云,显得壮丽雄伟。

进入山腹,如入大山之中,险奇之处随时可见。

中峰高耸奇险,下有石屋,可容十几人,内设石桌、石凳、石床,通风良好,四季干燥,颇具生活意趣。

沿腹道攀援而上,至山顶拂云亭,顿觉心胸开朗,满园佳境,尽收眼底,正所谓秋山宜登者也。

尤其是夕阳西照,使整座山体洒上一层黄金,这时你才能领略造园者将此山面西的道理。

冬景

冬景造园者将冬景安排在南墙之下,背靠高墙几乎终年不见阳光,远远望去似积雪未消,地面用白石铺成。

冬山用宣石(石英石)堆叠,石质晶莹雪白,每块石头几乎看不到棱角,给人浑然而有起伏之感。

造园者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将假山堆叠得如一群狮子,远观似一头头雪狮欢腾跳跃,憨态可掬。

南面高墙上有二十四个风音洞,后面的巷风袭来,时而发出呼啸之声。

造园者不光利用雪色来表现冬天,还巧妙地将风声也融合到表现手法中去,令人拍案叫绝。

山侧的几株腊梅烘托出冬天的严寒。

正当人们面对端庄、静穆的冬景,感叹一年终了之时,蓦然回首,发现西墙上有一洞窗,露出了春景一角,似乎在向人们招手,暗示春天又将来临。

游客们:

个园的主要景观已经游赏完毕了。

在游罢个园后,也许您会与我同样发出由衷的感叹:

扬州个园,的确是园林中的精华之园。

扬州个园导游词讲解(3)

各位游客:

今天我们游览的是全国四大名园之一的个园。

个园位于扬州市盐阜东路,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4A级风景区,它是扬州众多盐商住宅的杰出代表。

盐商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既是商人,也有官品,被誉为红顶商人。

清朝全国一半税收来自于盐税,而盐税的一半又来自于两淮,所以说扬州盐商富可敌国。

正是盐商促进了扬州经济文化饮食的全面发展。

个园的主人黄至筠就是清代八大盐商商总,因他爱竹,又因三片竹叶的形状似“个”字,所以就取清代袁枚“月映竹成千个字”的句意命名为“个园”。

苏东坡曾说: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

”道出了园主人以竹命名的本意。

试想,个园的花园以一个田径场大小的面积跻身于全国四大名园,必然有它的独到之处。

下面请各位游客随着我一起去领略一下个园风采。

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是个园的竹园,这里竹种很多。

造园者就别具匠心地设置了一组竹石小景,开门见山地点出了这座园林以竹、石为中心的主题。

大家看这杆最令人称奇的竹子,竹节有规则的短缩对接,像乌龟的背壳图案,得名“龟甲竹”,在古代有“龟龄鹤寿”的说法,“龟甲竹”寓含长寿的意思。

这种竹子平时很难见到,大家可以拍个照作纪念。

拍完照我们继续参观。

再看这种竹节平滑的丛生竹种叫孝顺竹,像遵从孔子古训“父母在,不远游”一样,新笋紧靠老竹生长,家人团聚,各尽爱心。

现在大家看到前方有一个门,匾额上题着“竹西佳处”,“竹西”出自于唐代诗人杜牧吟咏扬州的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到了宋代,词人姜夔又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的词句。

于是大家就用“竹西佳处”来指称扬州。

“竹西佳处”的甬道两边都是桂花树,有丹桂、金桂、银桂,但种植最多的是银桂,这是为什么呢?

不是因为主人是盐商,喜欢白花花的银子,就种植花色偏白的银桂,而是“银”和“迎”谐音,表示“夹道桂花,迎接贵客”的意思。

我们现在看到的两层楼建筑是书房,叫丛书楼。

书房建成楼房,是因为书籍需要隔湿防潮。

这座丛书楼是由马氏兄弟所建,他们收藏了大量书籍,供文人赏读。

这个楼有两层,有楼必然有楼梯,那丛书楼的楼梯在哪呢?

大家不妨进去找一下,找不到不要紧,在这边我们留一个悬念,答案到后面自然会揭晓。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南部住宅部分,大家看到的是一个两面青砖的夹墙过道,叫火巷,它是消防通道。

整个南部住宅分中、东、西三纵,每纵三进,三纵分别以福禄寿为主题。

我们先从东路参观,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们先去看看黄家的厨房,这是东路建筑的最后一进,由于厨房早已废弃,大家现在看到的陈设,都是后来的恢复性的布置。

传说黄至筠每天的早餐是:

燕窝、参汤,外加鸡蛋两只。

他吃的鸡蛋据说是每天喂食人参、红枣的鸡下的,两只鸡蛋就是普通人半年的口粮。

其子黄小园则常备十几种点心和十几种粥在早晨待客。

由此可见黄家财力的雄厚和生活的奢侈。

现在我们所在的地方是第二条火巷,这条火巷是扬州所有火巷中文化含金量最高的,我们回头看一下,火巷两端的尺寸明显不一样,南边宽北边窄,看上去近大远小,视觉效果显得深远,火巷的北端是后花园,火巷越走越窄,到了花园豁然开朗,起到欲扬先抑的效果。

当然,越走越窄的路不符合中国人的期望的,我们都希望路越走越宽才好,所以园主人对这条路做了精心的升华:

设计了几个台阶,一个比一个高,这叫步步高。

穿过火巷,现在我们终于看到个园的门额了,大家看“个”字的笔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