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汉语言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汇总超详细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5837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5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汉语言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汇总超详细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自考汉语言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汇总超详细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自考汉语言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汇总超详细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自考汉语言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汇总超详细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自考汉语言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汇总超详细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自考汉语言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汇总超详细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自考汉语言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汇总超详细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自考汉语言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汇总超详细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自考汉语言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汇总超详细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自考汉语言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汇总超详细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自考汉语言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汇总超详细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自考汉语言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汇总超详细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自考汉语言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汇总超详细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自考汉语言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汇总超详细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自考汉语言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汇总超详细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自考汉语言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汇总超详细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自考汉语言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汇总超详细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自考汉语言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汇总超详细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自考汉语言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汇总超详细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自考汉语言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汇总超详细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汉语言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汇总超详细Word格式.docx

《自考汉语言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汇总超详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汉语言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汇总超详细Word格式.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考汉语言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汇总超详细Word格式.docx

从音乐和意义两方面揭示《离骚》题义,较前人显然更为深入;

但在释义方面,似不如马、班之说更为古直而切合作品旨:

±

1^尽、O

2、《离骚》可能作于屈原被流放江南之时,即作于顷襄王初年。

《离骚》的诗歌体式属于杂言体。

二、《离骚》永恒的精神价值女众众众众

《离骚》的精神价值

《离骚》是屈原自叙生平的长篇抒情诗,他的情感和思想都熔铸在其中。

尽管屈原也有过“将远逝以自疏”的想法,当他“临睨夫旧乡”之时,强烈的爱国感情还是促使他“蜷局顾而不行”,最终决定“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以死殉国,集中、鲜明地表达着屈原深厚真挚的爱国情感。

《离骚》中,屈原的峻洁人格,与他的“美政”理想、爱国感情、疾恶如仇的批判精神、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坚韧品质,纠结一处,水乳交融。

“美政”理想和深沉的爱国情感尽管屈原也有过“将远逝以自疏”的想法,当他“临睨夫旧乡”之时,强烈的爱国感情还是促使他“蜷局顾而不行”,最终决定“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以死殉国,集中、鲜明地表达着屈原深厚真挚的爱国情感。

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坚韧品格和疾恶如仇的批判精神屈原出色的政治才能遭到庸臣奸佞的嫉恨,所提出的政治措施又侵害了贵族大臣的利益。

在这样的境遇下,屈原仍不放弃他的政治理想而苦苦追求: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三、《离骚》的艺术表现成就女众众众众1、《离骚》的艺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

(2)皎洁壮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3)比兴手法的拓展;

(4)在结构上,围绕中心谋篇布局,前实后虚,使艺术境界层进层新,思想感情得到尽情挥酒。

(5)形式语言特色句式长短不拘,韵句散语相间,语言丰富多彩、双声叠韵比比皆是,吸收方言入诗2、结构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1)《离骚》是我国古代篇幅最长的抒情诗,全诗373句,2490字。

(2)结构方面:

全诗围绕诗人忠贞不渝的故国情节和追求崇高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这个中心谋篇布局。

前半局部回顾历史,后半局部是对理想之现实的追索。

前半局部主要是写实,后半大体是虚写。

(3)在形式和语言方面,屈原既采用了民歌的形式,也汲取了散文的笔法,表现了一种句式长短不拘、韵句散语相间的新的文学形式。

同时,他开始构创长篇巨制。

《离骚》的语言丰富多彩,诗人还吸收方言入诗,这表达了楚辞的地域特色。

《桃夭》《关雎》都是《诗经》中的作品,均运用了比兴手法。

《离骚》中的香草美人也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喻老》出自《韩非子》,用二十五那么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分别解释了《老子》十二章。

《弹歌》是一首反映原始社会狩猎生活的二言诗,选自《吴越春秋》。

描写的是古人从制作工具到进行狩猎的全过程。

第三节屈原的其他作品一、清新幽渺的《九歌》

1、《九歌》包括《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殓》、《礼魂》,共11篇作品。

2、《九歌》的艺术表现特色:

(1)《九歌》是屈原在民间祭神歌舞的基础上加工创作的,既写出了神的灵异,又将神灵人格化,寄托了屈原的身世之感和规讽之意,例如《湘夫人》

(2)清新幽渺的境界、奇异深浓的情感以及曼妙清新的描写相结合,造就了奇特瑰丽、色彩斑斓的意境,例如《山鬼》(3)抒写神与神之间、神与人之间的恋爱故事,有一种凄艳怅惘的情调。

二、平实素朴的《九章》《九章》作于屈原被放逐江南时。

这组诗歌就其主题而言,大抵与《离骚》相同(唯《橘颂》

例外);

所不同者,是它的艺术表现。

《九章》是屈原的作品;

《九章》包括《惜诵》《涉江》

《哀郢》《插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九篇诗歌,非一时一之作。

艺术风格平实素朴。

三、《天问》、《招魂》简介1、《天问》是屈原作品中最为奇特的诗歌,表现在它针对自然现象、神话传说和远古历史、社会现实等,一口气提出了170多个问题,表达了诗人的见识广博、思想深刻以及勇于怀疑和批判的精神。

2、《招魂》,一般认为是屈原替楚怀王“招魂”的作品,它的特色主要表达在结构精密和长于铺排描摹两个方面。

第四节宋玉1、宋玉简介:

(1)屈原之后的一位楚辞作家。

(2)其作品传闻不一,收录不同。

(3)可信的只有《九辩》一篇。

《九辩》是宋玉的代表作之一,的思想境界不及《离骚》,宋玉缺少屈原那种激切的情思和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

面对不平际遇,他采取退守保身的态度。

2、《九辩》的艺术特色:

(1)它长于铺排描摹,并在描绘中创造较为圆融的意境

(2)是细致入微的刻画描写(3)《九辩》的造语用词也很可称道。

韵散相间,长短不拘,参过失落,抑扬变化。

【单项选择题】1、屈原《九歌》的艺术特点是()

A:

平实素朴B:

汪洋恣肆

C:

清新幽渺D:

沉郁顿挫

【答案】C

【解析】屈原《九歌》的艺术特点是清新幽渺。

【简答题】2、试述《离骚》在形式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答案解析】

《离骚》在形式方面的特点:

1、采用民歌的形式,又汲取散文的笔法,表现了一种句式长短不拘、韵句散语相间的新的文学形式。

2、构创长篇巨制,既有利于容纳更为丰富的内容,也便于奔腾澎湃之激情的尽情抒发。

3、诗歌的后半局部往往采取主客问答,铺排描写,对后来汉赋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离骚》的语言特色:

1、语言丰富多姿,双声叠韵比比皆是,既丰富了诗歌的境界,也增强了艺术表现力。

2、吸收方言入诗,增强了地域特色。

第五章秦汉政论及抒情、叙事文第一节秦代散文和李斯

1、《吕氏春秋》:

是由秦相吕不韦组织门客集体编撰的。

该书向来被视为杂家著作。

该书最大的文学成就是创作了丰富多彩的寓言故事。

《吕氏春秋》的文章比拟短小、以事实说理,平实畅达,不求华丽。

2、李斯创作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1)李斯的创作包括奏议和刻石文;

(2)《谏逐客书》铺陈排比,有纵横之气。

刻石文铺叙颂夸,气度宏伟,韵律谐和。

第二节贾谊、晁错与西汉初期散文在汉初众多的政论散文家中,贾谊和晁错最具代表性。

贾谊在汉初思想家中忧患意识最为深浓,他的文章指出藩国之忧、匈奴之患、政治秩序混乱、经济失本无序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其文章的具有气势犀利、情感激扬、切直晓畅和铺排渲染的战国纵横家遗风的特点。

晁错的散文,切实中肯,质实朴厚,擅长分析,往往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性的具体对策。

与贾谊相似,晁错散文也具有战国策士的纵横风气。

第三节董仲舒、刘向与西汉中后期散文一、引经据典、以灾异论政:

西汉中后期政论散文的主流新趋向

1、刘向《新序》、《说苑》的文学价值:

(1)采集群书中的逸闻琐事编纂而成,寓含劝诫训教之意;

(2)以简短笔墨,描写人物言行,传其形貌精神;

(3)故事有独立性,更具文学意味。

2、刘向《新序》在内容和艺术上的特点:

(1)采集群书中的逸闻琐事编纂而成,寓含劝诫训教之意;

(3)故事有独立性,更具文学意味。

3、刘向的奏疏文的共同特征是:

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往往先以正论开篇,继之以反证,然后总结观点,最后落脚在所针对的时事之上。

4、桓谭《新论》包括《抑谶重赏疏》5、在汉代被称作“为群儒首”的人是董仲舒

6、西汉初期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家及其创作特色

(1)在汉初众多政论散文家中,贾谊和晁错最具代表性。

(2)其文章切近现实;

长于分析和对策;

情感浓郁,纵横驰骋。

8、成帝初年始,刘向受命校理群书,为一些典籍写了叙录,其中最著名的是《战国策叙录》。

9、西汉中后期的著名散文家有刘向、董仲舒、司马迁。

二、西汉中后期情真意切的叙事、抒情文1、《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的回信,信中抒写他无辜而遭腐刑的不幸和内心的痛苦愤懑,说明自己忍受耻辱以实现著史理想的夙愿。

叙写生动,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桓宽编纂的《盐铁论》以史为鉴,直切时事和政策,全书采用对话体,简洁犀利,行文质直平实,但缺少汉初政论文的丰沛气势。

2、西汉初期散文创作的共同特征有针对现实问题而发;

行文质实畅达;

受战国策士的影响。

3、仲长统《昌言》的创作特点是讦直深刻

《昌言》和东汉末年的许多著作一样,思想比拟庞杂,也比拟活跃,而总的倾向是崇尚实用,讦直深刻,充满变革的思想。

作者反对宦官、外戚干政,反对社会不公。

《昌言》的文风较为质朴,而富于论辩色彩,往往言辞激烈。

第四节东汉散文的演变一、疾虚妄、崇实诚:

东汉前期散文

桓谭,博学多通。

桓谭著《新论》29篇。

保存最完整的是载于《后汉书》本传的《陈时政疏》和《抑谶重赏疏》。

前者述说用贤纳言、赏罚公正、重农抑商之旨,无多新意;

后者那么表现了鲜明的反图谶迷信思想。

王充少年至京师受业太学,师从班彪。

好博览,会通百家。

全书以“疾虚妄”为宗旨,对汉世以来的阴阳灾异、河洛图谶以及今文经学学风、俗儒品格等给予有力的批驳,实际上也包含着对东汉神学政治的批判。

王充在《论衡》的《作对》、

《自纪》、《艺增》、《超奇》、《佚文》等篇中,提出疾虚妄而立实诚、反华伪而倡使用、斥模拟而贵独创、排晦涩而申通俗等写作主张。

二、切中时弊、情感浓郁:

东汉后期散文东汉后期散文的一般特征:

(1)东汉后期散文创作以王符、仲长统为代表;

⑵其文章有着求实的鲜明倾向,切中时弊;

富于激情和文采。

三、东汉其他散文1、东汉散文家仲长统的代表作是:

《昌言》

2、东汉时期,《汉书》而外,还出现了一些杂史类的历史散文,以赵晔《吴越春秋》和袁康《越绝书》最为知名。

《吴越春秋》前后连贯成篇,《越绝书》各篇相对独立;

【单项选择题】《吕氏春秋》在文学上的最大成就是()

记述了鲜明的人物形象B:

创作了丰富的寓言故事

文风质朴富于论辩色彩D:

深得先秦纵横家之风神

【答案】B

【解析】《吕氏春秋》在文学上的最大成就是创作了近300那么丰富多彩的寓言故事。

第六章司马迁与两汉史传散文第一节司马迁及其《史记》

1.司马迁在前人基础上,开创了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写通史的范例。

五种体例相互配合,构成有机的整体。

本纪,记述历代帝王的兴衰沿革,是全书的纲领;

表,依年月摘记大事;

书,载录文化、经济、制度;

世家,记载王侯各国状况;

列传,记述古今特殊人物或集团。

其中,本纪、世家、列传是核心局部,它们以本纪为中心,世家、列传依次分布在外围;

而表、书那么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形成对核心的补充。

1.司马迁《史记》开刨的史书体例是纪传体。

《史记》是一部“究夭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规模宏大的通史。

司马迁参照前代多种史著,创造了“纪传体通史”这种新的体例。

对司马迁写作《史记》发生较大影响的一个因素是“李陵事件”。

2.《史记》刻画人物性格常用的艺术手法:

(1)以个性化语言和比照衬托的方法,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2)描写特定的环境和场面,把人物置入矛盾冲突中去塑造(3)注意细节和心理描写第二节《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成就

一、精巧的剪裁和安排

《史记》人物传记选用安排材料的另一个重要方法,是在本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主要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主要特点,而其他的一些事件和性格特点那么置入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

这个方法被称为“互见法”。

《史记》“互见法”的使用,既使人物的主要经历完整,主要性格特征鲜明突出,又展现了人物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多侧面的性格,使事件和人物均有血有肉,完整活泼。

二、刻画人物性格的几种经典手法

(一)人物之间的比照衬托司马迁善于使用比照衬托的方法,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有不同篇章人物之间的比照,也有一篇之内人物之间的比照;

有主要人物之间的比照,也有主次要人物之间的比衬。

《史记》中的魏公子信陵君礼贤下士的典型。

(二)以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凸显人物某方面的精神风貌

《史记》被称为“百科全书”,被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有很多的成功之处,譬如说它描写人物的艺术就很有特色,很成功。

1、细节描写司马迁写人物,除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外,还以富于表现力的细节,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

例如,《项羽本纪》写霸王悲歌别姬,《高祖本纪》写刘邦被项羽射中后谎称“卤中吾指《陈涉世家》写陈涉辍耕慨叹,《陈丞相世家》写陈平为乡人均分社肉,《李斯列传》写李斯见厕鼠、仓鼠而叹息,《淮阴侯列传》写韩信忍受胯下之辱,等等,都十分传神地揭示人物精神风貌的某些特征。

2、心理描写。

《史记》也有以简单的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特征之处。

它或是通过人物独白,或是以他人的语言,或是由作者直接点拔,披露人物的内心世界。

第三节班固和《汉书》一、班固及其《汉书》

1、班固,聪明好学,博贯载籍,凡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

《后传》成为班固撰写《汉书》的主要依据之一。

2、《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起自高祖元年(前206),止于王莽地皇四年(23)O其体例,基本继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又取消“世家”并入“传二全书100篇,包括12本纪、8表、10志、70传。

3、《汉书》记载的是西汉的历史。

4、班固《汉书》的叙事特点是:

翔实平妥,笔法谨严二、《汉书》的文学价值

1、《汉书》叙事平实稳健,文章组织严谨,语言典雅凝练,不失为史传文的典范。

即使从文学角度说,《汉书》也有不少人物传记,能够在短幅片段之中摹声绘形,传达人物的神貌和性格;

2、《汉书》最负盛名的是人物描写;

如:

苏武传”塑造了忠贞不渝的爱国者苏武的光辉形象。

3、《汉书》叙事翔实平妥,笔法谨严,是一部信实可据的优秀史著。

它的人物传记,有不少生动的描摹和细腻传神的刻画,在文学史上也有较高地位。

第四节东汉其他历史散文东汉时期除《汉书》以外的历史散文,以赵晔《吴越春秋》和袁康《越绝书》最为知名。

两部杂史都记载春秋末年吴越争霸的历史,内容有很多相同。

在写作上有一些共同特点:

记录基本史实而外,还虚构了一些荒诞离奇的故事,也采用了不少神话和民间传说。

二者也有不同之处,如《吴越春秋》前后连贯成篇,《越绝书》各篇相对独立;

《吴越春秋》集中记述吴越争霸的故事,《越绝书》还有地理、占气等专篇。

【单项选择题】1、班固《汉书》的叙事特点是()

堪比《史记》,富于变化B:

贴近现实,情感浓郁

翔实平妥,笔法谨严D:

逐一描绘,细腻精致

【解析】班固《汉书》叙事翔实平妥,笔法谨严,是一部信实可据的优秀史著。

它的人物传记,有不少生动的描摹和细腻传神的刻画,在文学史上也有较高地位。

第七章两汉辞赋第一节西汉初期辞赋创作的开展趋向

1、《西京杂记》卷四载有“梁孝王忘忧馆时豪七赋”,即枚乘《柳赋》,路乔如《鹤赋》,公孙诡《文鹿赋》,邹阳《酒赋》、《几赋》,公孙乘《月赋》,羊胜《屏风赋》。

这些作品显示,汉初的辞赋创作发生了明显变化:

在创作倾向上,它们完全脱离了贾谊抒情言志的优良传统,而走向游戏文字和阿谀颂德;

在表现手法上,已经显露出铺排描摹的迹象。

2、枚乘《七发》的创作特点及其贡献。

枚乘的《七发》,以主客(吴客与楚太子)问答的形式结构全篇,并且开创了大赋体式,其创作特点如下:

一、铺叙描摹,夸饰渲染的文风。

如“曲江观涛”描写江涛的汹涌澎湃。

二、缺乏作者的自我真情实感。

整篇作品不见抒情的语句,没有作者喜怒哀乐的表现。

三、遣词造句趋向整齐、骈偶、繁难、华丽。

四、以主客问答的形式结构全篇。

这些特点,标志着大赋这种全新的文体正式登上了汉代文坛。

3、汉初创作的主要成就在辞赋。

4、西汉初期辞赋创作的开展趋向是:

从情思浓郁、质实纯朴向缺少真情、辞藻华丽方向发展。

5、贾谊《吊屈原赋》最显着的艺术特点是直抒胸臆6、赋按照体裁可以分为骚体赋、散体大赋和抒情小赋。

贾谊的这篇《吊屈原赋》作为汉初文坛的重要作品之一,是以骚体写成的抒怀之作,属于骚体赋的体裁。

第二节司马相如、扬雄与汉大赋的勃兴一、司马相如赋的创作特征

丧失了真情实感1、司马相如大赋的创作特点及其贡献:

(1)以铺叙摹绘为主要表现手法,铺排夸饰,文辞富丽;

(2)如司马相如《天子游猎赋》,极度开展了大赋的表现方式;

(3)具备了汉大赋这一文体的鲜明特色,实现了文学表现自身的长足开展。

2、《子虚赋》和《上林赋》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虽有二名,实为一篇,统称《天子游猎赋》。

以直接而单纯的铺叙摹绘为主要表现手法铺叙摹绘是司马相如《天子游猎赋》的最主要的表现手法。

遣词用语更加繁难僻涩3、司马相如也有抒情述志的赋作,即《长门赋》、《美人赋》、《哀二世赋》,篇幅都很短小。

其中《长门赋》写得最好,借陈皇后废贬长门之事,抒发自己的悲凉感受。

4、司马相如《长门赋》的艺术特点。

(1)将陈皇后的遭际与作者自己的悲凉巧妙融合,抒写悲郁孤愤之情;

(2)抒情手法纯熟,情景交融。

司马相如《长门赋》的创作手法是抒情述

O二、扬雄对大赋创作的拓展

拓展了大赋的题材领域1、扬雄对大赋开展所做的贡献主要有:

(一)拓展了大赋的题材领域扬雄开拓了新的摹写领域,一是写祭祀,如《甘泉》、《河东》二赋;

二是把笔触从京师移到了外郡,从苑囿、田猎转而描摹都市、郡邑的繁华,如《蜀都赋》开拓了文学史上京都赋创作先河。

(二)进一步加强了大赋“劝百讽一”的“劝”的色彩扬雄的大赋,在欲谏反劝的道路上,比司马相如走得更远。

(三)艺术表现上有了新的变化1、首先是篇幅相对缩短,描摹对象集中。

其次是“以美为讽”的思想表达方式。

2、张衡的《二京赋》在赋史上是汉代大赋的绝响3、司马相如的《天子游猎赋》,夸饰苑囿,模范山水,描绘宫殿,排比物产,烘染田猎,这些题材为杨雄的《校猎赋》、《长杨赋》所继承。

进一步加强了大赋“劝百讽一”的“劝”的色彩扬雄大赋的创作特色:

(1)拓展了大赋的题材领域;

(2)进一步加强了大赋“劝百讽一”

4、至于后世典籍所保存或的原始歌谣,只有极少几首,因其风貌古朴,或可视为原始歌谣的存留。

例如相传为黄帝时的《弹歌》:

“断竹,续竹,飞土,逐央。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第二节上古神话传说☆☆☆☆

一、神话释义神话的基本特性:

(1)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

(2)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只是它经过了“幻想”的加工,成为了想象中的“神话”了的现实生活(3)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或社会)并征服自然(或社会)的愿望(4)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它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作出符合实际的解释之时代的产物。

二、我国神话系统

(1)创世神话:

创世神话主要包括初民对天地开辟和人类诞生的解释。

(2)自然灾害神话:

自然灾害神话表现了原始人类遭受自然灾害的经历,以及他们战胜自然灾害的愿望。

例如:

女蜗炼石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神话。

这些都表现了初民与自然灾害抗争的坚强斗志和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

(3)战争神话:

远古战争神话中,最精彩的就是有关黄帝的故事。

其中保存较为完好的,是黄帝战蚩尤的故事。

三、我国神话的精神内涵及其影响女女女女1、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特征

(1)围绕着人的生存这个主题

(2)神话中的英雄人物都充满着激扬的斗志、神异的能力和英雄气概(3)熔铸着浓烈的情感,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

2、对后世文学开展的影响

(1)神话的艺术规那么为后世文学的开展提示了方向。

一方面,神话所开创的为人生的主题,事实上成为了我国数千年文学开展的主流和传统。

而这一传统的形成,包含着由神话积淀的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神话富于情感、形象和想象的特征,无疑引导了后世文学审美理想的开展走向。

(2)丰富多彩的神话作品,成为后世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源泉。

从最早的文学总集《诗经》到近现代的文学创作,从诗歌散文到戏曲小说,无不得到神话的滋养。

【单项选择题】的“劝”的色彩;

(3)艺术表现上有了新的变化。

艺术表现上有了新的变化扬雄《长杨赋》的创作题材主要是担猎。

第三节西汉中后期的其他辞赋创作一、西汉中后期的骚体赋

汉武帝的《李夫人赋》是一篇情思浓烈的怀人之作,浓注思念之情,真挚而深切。

刘歆的《遂初赋》是汉代“纪行赋”的开山之作。

《天子游猎赋》所表达的司马相如的创作心态是:

逞才炫耀。

二、西汉中后期的抒情、咏物短赋1、王褒咏物赋的代表作是《洞箫赋》。

2、王褒的《洞箫赋》在咏物赋的开展过程中有什么贡献:

(1)以咏物自况,把自己的遭际和情感完全融入对洞箫的描述之中,和一般的象喻关系浅露直接的咏物赋相比有了质的飞跃。

(2)全文只描写乐器和音乐,显得完整而集中,开创了全文写音乐的先河。

3、王褒《洞箫赋》的创作特点:

(1)全文写乐器和音乐,完整而集中

(2)咏物自况,融入浓烈的情感(3)遣词造句,仍存铺夸佶屈的风气4、张衡的《归田赋》是东汉抒情小赋的开山之作

5、西汉中期东方朔著名的抒情短赋是《答客难》第四节东汉辞赋的开展演变

一、东汉的骚体赋创作1、对冯衍《显志赋》创作影响较大的是屈原赋

2、《述行赋》是蔡邕辞赋的代表。

作品记叙途中所见,又借古讽今,抒发郁愤不平之情,批评的矛头直指最高统治集团。

这篇骚赋,前半吊古,后半伤今,层次清晰而意图明确。

3、班彪,两汉之交,战乱不定,写下了情感浓郁沉重的《北征赋》4、扬雄和王褒都是西汉时期的赋作家。

班固、张衡、蔡邕都是东汉时期著名的赋作家,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是:

《幽通赋》、《思玄赋》、《述行赋》。

这些作品,或纪行以发感慨,或述

志以见情怀、抒情意味浓厚。

二、东汉赋体创作的演变1、《二京赋》的规模、容量和篇幅都超过前人,铺陈胪列,细致描绘,更加不厌其烦,成为汉代京都赋的极致。

2、张衡《归田赋》的创作特色及其贡献:

(1)形制短小;

语句清丽流畅,绝无夸饰堆砌;

抒写自己的怀抱和情志,个性鲜明。

(2)标志着汉赋创作倾向的重大转变。

3、京都赋中成就最高、影响巨大的作品是《两都赋》。

4、东汉赋体文学创作的开展趋势是由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

5、赵壹的赋作有《穷鸟赋》,《刺世疾邪赋》等。

6、祢衡《鹦鹉赋》的艺术特色是通篇比喻象征。

【单项选择题】1、张衡的《归田赋》是()

汉代“纪行赋”的开山之作B:

东汉抒情小赋的开山之作

东汉“京都赋”的杰出代表D:

汉代大赋的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