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虾养殖.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5949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虾养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龙虾养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龙虾养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龙虾养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龙虾养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龙虾养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龙虾养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龙虾养殖.docx

《龙虾养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虾养殖.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龙虾养殖.docx

龙虾养殖

龙虾养殖技术

一、药物清塘

小龙虾养殖生产过程中,龙虾种苗放养前进行药物清塘是小龙虾病害预防工作上的一项重要措施。

池塘清塘消毒可有效杀灭池中的敌害生物(鲶鱼、泥鳅、乌鳢、蛇、鼠等)、与之争食的野杂鱼类(鲤、鲫鱼等)、以及病原体。

清塘以虾苗放养前半个月进行为宜,如清塘过早,药效消失,病原菌又将重生;过迟,则毒性未退,影响虾苗的生长。

为了安全起见,药物清塘后,最好先试养几只小龙虾,证明毒性确已消失,才可大量放养虾苗。

用于虾池清塘的药物种类很多,常见易得且效果较好的是生石灰和漂白粉。

以下是这两种药物清塘使用方法:

(一)生石灰清塘法 生石灰化水后成为氢氧化钙,能够杀死野生杂鱼、水生昆虫和细菌等病原体。

在虾池整修后,选择晴天进行生石灰清塘消毒。

池中要留4-6厘米深的水层,以便泼入的石灰浆能均匀分布。

每亩虾池用生石灰50-75公斤,先在池底各处挖掘几个坑,坑的数量及其间距以能泼洒到全池为宜。

先将生石灰放入事先挖好的坑中,让其吸水溶化,不等冷却即向四周泼洒,要求全池泼到。

次日用长柄泥耙将池底淤泥和生石灰浆调和,以增强清塘的消毒除害作用。

 对于清塘之前不能排水的鱼虾池,可以进行带水施药,但要根据水体面积及深度增加生石灰用量,平均水深1米的池塘每亩泼洒生石灰125-150公斤。

将生石灰装入箩筐中,悬挂于一小船边,使箩筐沉入水中,待生石灰吸水溶化后,划动小船,使船在池中缓行,同时摆动箩筐,使石灰浆散入池水之中。

次日用泥耙搅动池底淤泥,以提高消除敌害的效果。

 

(二)漂白粉清塘法 漂白粉遇水释放次氯酸,有很强的杀菌作用。

用于虾池清塘,每立方米水体施用漂白粉20克,即平均水深1米的池塘,每亩用量为13.5公斤。

施用时先将漂白粉加水溶化,然后立即遍洒全池,泼完后再用船和竹竿在池中荡动,使药物在水体中均匀分布,以增强施药效果。

使用漂白粉应注意:

 1、泼洒漂白粉药液时,不可使用金属容器盛装,以免容器被腐蚀和降低药效; 2、漂白粉的有效成份达不到30%时,应适当增加用量,失效漂白粉不可使用; 3、操作人员应戴好口罩、橡皮手套,施药时应站上风处,以防中毒和衣服沾染而被腐蚀。

二、水质的调节

虽然小龙虾对环境的适应力及耐低氧能力很强,甚至可以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氧气,但长时间处于低氧和水质过肥或恶化的环境中会影响其蜕壳速率,从而影响生长,因此水质是限制其生长、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

龙虾在不良水质中摄食会下降,甚至可能停止摄食,因而影响其生长;不良的水质又可助寄生虫、病菌等有害生物的大量繁殖,导致疾病的发生和蔓延;水质严重不良时,还能造成死亡,导致龙虾养殖失败告终。

在高密度池塘养殖龙虾时间,透明度要控制在40cm左右,按照季节变化及水温、水质状况及时进行调节,适时加水、换水、施追肥,为小龙虾养殖营造一个良好的水质环境。

那么,养殖户怎样能做到对水质的及时调节呢?

我们总结了一下三个方面:

(一)水位的控制 小龙虾的养殖水位根据水温的变化而定,掌握“春浅、夏满”的原则。

春季一般保持在0.6-1m,因为浅水有利于水草的生长、螺蛳的繁育和龙虾种苗的蜕壳生长。

夏季水温较高时,水深控制在1-1.5m,这样有利于小龙虾度过高温季节。

(二)适时进行换水补水 平时定期或不定期的加注新水,原则是蜕壳高峰期不换水,雨后不换水,水质较差时多换水。

一般每7天换水一次,高温季节没2-3天换水一次。

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20-30%,使水质保持“肥、活、嫩、爽”。

有条件的还可以定期向水体中泼洒一定量的光合细菌、硝化细菌之类的生物制剂调节水体。

(三)定期调节pH值 每半个月泼洒一次生石灰,用量为1m水深时,每亩10公斤,使池水pH值保持在7.5-8.5之间,同时可增加水体钙离子浓度,促进小龙虾蜕壳生长。

 发现水质败坏,且出现小龙虾上岸、攀爬甚至死亡等现象时,必须尽快采取措施,改善水环境。

具体方法如下:

 

1、先换部分老水,用溴氯海因0.3mg/L对水体进行泼洒消毒后,加注新水; 

2、第二天用沸石粉20mg/L、枯草芽孢杆菌0.4mg/L泼洒;

3、以后每隔5天左右定期向水体中泼洒微生物生态制剂。

利用有益菌种制剂,使之形成优势菌群来抑制致病微生物的种群数量、生长、繁殖和危害程度,并分解水中有害物,增加溶氧,改善水质。

施用光合细菌、硝化细菌、蛭弧菌、芽孢杆菌、双歧杆菌、酵母菌等,均能起到上述作用。

生石灰在正常养殖情况下,由每半月使用1次,改为10天使用1次,视水质情况使用10ppm~20ppm,化水全池泼洒。

三、水草—苦草的种植与管理

小龙虾养殖过程中,水草的作用不可小觑,直接影响到小龙虾的养殖效益,下面介绍一下比较常见的水草—苦草的种植与管理。

苦草一般在清明前后种植,在水温回升至15℃以上时播种,实际种植面积 每650㎡播种苦草籽100-150克。

精养虾池直接种在田面上,播种前向池中加新水3-5厘米,最深不超过20厘米。

大水面应种在浅滩处,水深不超过1米,以确保苦草能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

选择晴天晒种1-2天,然后浸种12小时,捞出后搓出果实内的种子,并清洗掉种子上的黏液,再用半干半湿的细土或细沙拌种全池撒播,搓揉后的果实其中还有很多种子未搓出,也撒入虾池中。

 栽种水草“龙虾好不好,池里有无草。

龙虾大不大,塘中草当家。

”水草,在龙虾养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第一水草可填补龙虾饵料摄食不足,补充大量维生素;第二可以防风浪,吸收水体中部分有害物,净化水质,平衡水体环境;第三能为幼虾、脱壳虾提供隐蔽、栖息场所,减少以强欺弱。

一般水草种植面积占池塘总面积的一半为宜。

品种可选:

低杆芦苇、茭白、伊乐藻、轮叶黑藻等。

有条件的还可以在水体底部放一些空易拉罐、竹筒、树根等废弃物,这些都是小龙虾最喜爱的栖息场所。

草种种下后也不是一劳永逸的,管理工作也不可忽视:

(一)水位调节,苦草在水底蔓延的速度很快。

为促进苦草分蘖,抑制叶片营养生长。

6月中旬以前池塘水位应控制在20厘米以下,6月下旬水位加至30厘米左右,此时苦草已基本满塘,7月中旬水深加至60-80厘米,8月初可加至100-120厘米。

 

(二)加强饲料投喂,当正常水温达到10℃以上时就要开始投喂一些配合饲料或动物性饲料,以防止小龙虾的摄食而使苦草芽遭到破坏。

当高温期到来时,在饲料投喂方面不能直接改口,而是逐步地减少动物性饲料的投喂量,增加植物性饲料的投喂量,让小龙虾有一个适应过程。

但是高温期间也不能全部停喂植物性饲料,而是逐步将动物性饲料的比例降至日投喂量的30%左右。

这样,既可保证龙虾的正常营养需求,也可防止水草遭到过早破坏。

(三)设置暂养围网,这种方法适合在大水面中使用。

将苦草种植区用围网拦起,待水草在池底的覆盖率达到60%以上时,拆除围网。

同时,加强饲料的投喂。

 四、勤除杂草,每天巡塘时,只要发现水面上浮有被夹断的水草,就要把它捞走,以防止其腐烂败坏水质。

四、投放龙虾种苗时间及注意事项  

 4-6月进苗比9-10月份进种好。

每年8-11月份的龙虾种价格在18元/斤左右,购买龙虾苗价格一般在16-20元左右,4-6月购买的龙虾苗在当年的9-10月份均成熟,到成熟期一般可增长344倍,进龙虾种和进龙虾苗两者比较,你就会选择了。

6月10日以后购买后备龙虾种(大个体未成熟的青色大龙虾)也比9-10月份进龙虾种好。

6月中旬建议购买后备龙虾种(大个体未成熟的青色大龙虾,规格30-40尾/斤),别购买龙虾苗,此时的龙虾苗当年不能成熟和繁殖,所以不能购买。

8月中旬之前千万不要进种虾(红色龙虾),因为这时选择的红龙虾大部分是去年9月份和今年5月份繁殖后的种虾,这些龙虾不会再繁殖。

大多数人认为,小龙虾适应性强,在污水沟也能生存,什么地方均可进行龙虾养殖。

其实不是这样,淡水小龙虾在恶劣的环境中虽然能够得以生存,但基本不会蜕壳生长,或者生长极为缓慢,且存活的时间也不会太长,成活率极低,甚至不会或很少交配繁殖。

因此,选择一个良好的地方建造养殖场对小龙虾养殖是否成功、是否可以产生效益、产生多大的效益具有较大的影响。

 小龙虾养殖场选址时,应根据其生物学特性来科学的选择。

养殖池塘应该在水源充足、引水方便、水质优良、土壤为黏土、交通便利、电力有保障的地方建造。

千万不可在沙土质或土质松软的地方建造养殖场养殖小龙虾。

众所周知,小龙虾有掘穴穴居的习性,每年都有两次穴居,在沙土质或土质松软的地方洞穴极易坍塌,一旦洞穴坍塌,它们会及时进行修补,反复坍塌反复修补,个体消耗过大,极大地影响生长、交配、产卵、龙虾种苗孵化和繁殖,也直接影响到越冬成活,因此,在选址时一定要对土质进行必要的测试。

 虾池的大小、形状没有严格的要求,可因地制宜,但就养殖效果而言,以面积相对较大者为好。

要保证池塘不渗漏水,池埂宽度在1.5米以上,进排水系统完善,池底淤泥不易过深,否则养成的商品龙虾腹部底板会发黑,影响销售及经济效益。

 虾池的内部结构要求相对较为严格,根据小龙虾营底栖生活的习性、避暑和越冬的要求、地盘性强的特点,要求池中水底的平面面积相对较大。

首先,池埂要有一定的坡度,要求坡比相对大些;其次,要有浅水区、深水区,深水的水位可在1.5米以上,浅水区面积要占到池塘的三分之二左右,最好有一定数量的土堆,以利于增加水底平面的面积,也可为小龙虾尽可能多地提供一些掘穴的地盘,也可搭建栖息平台、开挖沟渠。

淡水小龙虾为底栖爬行动物,营底栖生活,且地盘性很强,决定其产量的不是池塘水体的容积,而是池塘的水平面积和池底面曲折率,对相同面积的池塘而言,水底曲折率越大,水平面积会越大,产量也会相对提高,因此有必要搭建一定面积的平台。

平台可有1-2层,这样就增加了池底的水平面积。

为了能顺利进行捕捞以及满足小龙虾避暑的需要,必须开挖一定的沟渠,开沟渠所取之土正好就地人工堆成土堆,既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及成本投入,又可为小龙虾提供更多的穴居地盘;第三,为了保证小龙虾的品质和提高其商品价值,底泥不应过深,特别是养鱼池改造的虾池,淤泥控制在10厘米以内,必须清除多余的淤泥,池内最好有自然生长植物,如芦苇、菖蒲、野慈姑、野茭白等。

五、病因管理

小龙虾的疾病主要有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引起的两大类。

非生物因子引起的疾病是指缺氧、温度过高或过低、龙虾养殖水体的pH值过高或者过低、农药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对水体的污染引起的疾病。

生物因子引起的疾病是指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等有害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及小龙虾养殖过程中由于饲料投喂不足而引起的营养不良和操作不当引起的应激性反应等疾病。

疾病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很多疾病都是上述两类因子协同作用的结果。

由于小龙虾的适应性和抗病能力都很强,因此大规模发生疾病的几率很小。

目前在我国天然水域存量的和池塘养殖的小龙虾大规模发生疾病的现象很少,主要是敌害问题。

但在池塘中高密度养殖小龙虾时,由于追求最大的养殖效益,放养密度可能会比较大,因此在防治敌害的同时仍需注意加强疾病的预防。

 在小龙虾养殖生产的过程中,防病防害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放养龙虾种苗前,池塘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就是我们常说的清塘;

(二)放养虾苗时用3-4%的食盐溶液浸泡10分钟,进行虾体消毒,浸泡时可以晃动容器以便达到更好的消毒效果;

(三)加强池水水质管理,定期加注新水,调节池水水质。

有条件的可定期用生石灰全池泼洒,或定期泼洒光合细菌,消除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保持池水的酸碱度和溶氧水平的平衡,使水体中的物质始终处于良性循环状态,解决池水老化等问题。

一般在小龙虾养殖中后期每个月施用一次光合细菌,每次用量为使池水成每立方米水体5-6克的浓度;

(四)投喂的饲料要新鲜,不投喂腐败变质的饲料,在配合饲料中可添加光合细菌及免疫剂;

(五)进排水口和池埂上要设网片,严防敌害生物进入,如发现虾池中有鲶鱼、乌鳢、鳜鱼、蛙、蟾蜍、水蛇、泥鳅、黄鳝、水鼠等敌害生物时,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消除;

(六)采取生态、健康的龙虾养殖技术和方法。

六、小龙虾养殖几个关键因素

小龙虾养殖是否能获得成功,是否能高产高效,是每个养殖户最为关心的问题,以下则是决定龙虾养殖是否能够成功,是否能够高效高产的几个关键因素:

(一)虾苗规格应基本一致 在放养龙虾种苗时,要注意虾苗规格不能相差太大,否则必须分池放养。

在龙虾养殖过程中,也要注意小龙虾的规格,若规格大小不一,会出现大虾吃小虾的现象,以致小龙虾成活率大大降低,影响养殖产量的提高。

(二)合理的养殖密度 保持合理的养殖密度,既有利于充分发挥池塘的生产力,又能提高龙虾的产量、规格和经济效益。

如果片面追求产量而提高养殖密度,则会增加养殖管理方面的难度,龙虾也会为争夺生存空间而自相残杀。

高密度养殖产生的大量残饵和排泄物也会败坏水质,使小龙虾的生存空间进一步缩小。

池塘环境对小龙虾掘洞的影响较大,在水质较肥、底层淤泥较多、有机质丰富的条件下,洞穴减少,也会导致小龙虾自相残杀。

一般而论,池塘单养小龙虾的合理养殖密度是:

以1.5m水深的水体为准,每亩投放龙虾种苗50-60kg。

(三)及时改良水质不少小龙虾养殖户因为经常在污水沟渠中看到小龙虾,就错误地认为小龙虾具有较强的耐污能力,可以在较差的水质环境条件下生存。

事实上,水质条件过差会降低小龙虾的体质和活力。

在小龙虾养殖过程中要保持池水透明度为30-40cm,pH值为7.5-8.5,溶解氧3mg/L以上。

为此要加强水质管理,经常加注新水,定期泼洒生石灰以调节水质,增加水中离子钙的含量,提供虾蜕壳生长时所需的钙质。

一旦池水老化应及时更换,促进小龙虾及时蜕壳生长。

 

(四)增加隐蔽物 小龙虾生性好斗,有较强的占地习性,在没有足够的洞穴和水草供其隐蔽或隐藏时,自残现象极为严重。

利用小龙虾喜欢穴居的习性,建立人工洞穴可有效防止小龙虾自相残杀。

人工洞穴可以建在水位以下的坡地上,洞口直径6-10cm,深15-30cm。

小龙虾还有攀附水草的习性,养殖池中种植或投放水花生、轮叶黑藻、凤眼莲、眼子菜及水浮莲等水草,既可为小龙虾提供隐蔽物,又可增加其生存空间,减少互相残杀。

同时水草还可作为小龙虾的食物,降低人工饲料的消耗,节省养殖成本。

(五)正确地投喂饵料 养殖小龙虾投饵是关键,投饵时应注意饵料的种类、饵料的适口性、投饵量的确定、饵料的投喂方法和饵料的投喂时间5个方面的问题。

小龙虾属杂食性动物,动物性饵料和植物性饵料均能摄食。

养殖生产中通常投喂一些谷类、草类植物性饵料和活螺蛳等动物性饲料。

小龙虾比较贪食,投饵量不足不仅影响小龙虾的正常生长,还会出现自相残食现象,所以必须确保小龙虾能够摄食到足够的饵料,且饵料新鲜。

投饵过量或投喂方法不当会造成饵料浪费和败坏水质。

一般按存塘虾的体重来计算投饵量,4-9月份是小龙虾生长旺季,投喂量为虾体重的7-8%,其余季节为龙虾体重的1-3%。

实际投喂时,要结合具体情况,如天气情况、水质状况、池内水生动植物多寡、剩余饵料量多少等,灵活调整投喂量。

小龙虾有昼伏夜出的习性,常夜间出来活动、摄食,白天一般隐蔽在水草丛中栖息。

所以,一般早晨9点左右投喂总饵量的20-30%,下午5点左右投喂70-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