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综合基础知识德育笔记整理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6159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综合基础知识德育笔记整理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育学综合基础知识德育笔记整理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育学综合基础知识德育笔记整理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育学综合基础知识德育笔记整理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育学综合基础知识德育笔记整理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教育学综合基础知识德育笔记整理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教育学综合基础知识德育笔记整理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教育学综合基础知识德育笔记整理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教育学综合基础知识德育笔记整理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教育学综合基础知识德育笔记整理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教育学综合基础知识德育笔记整理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教育学综合基础知识德育笔记整理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教育学综合基础知识德育笔记整理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教育学综合基础知识德育笔记整理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教育学综合基础知识德育笔记整理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综合基础知识德育笔记整理Word格式.docx

《教育学综合基础知识德育笔记整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综合基础知识德育笔记整理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学综合基础知识德育笔记整理Word格式.docx

自己治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效劳和区分是非的水平,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开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根底.

2、初中阶段的德育目标

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学习;

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

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

遵纪守法,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

讲科学,不迷信;

具有自尊自爱、老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分辨是非、抵抗不良影响的水平.

3、高中阶段的德育目标

热爱祖国,具有报效祖国的精神,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路线;

初步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的理想志向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宪法、法律;

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道德评价

水平、自我教育水平.

二、新时期我国德育目标的特点

1、注重对学生根底性品质的培养.包含根本品格、文明行为及心理品质.

2、注重开展学生的道德思维力.包括道德选择力、区分力和批判力等自主力的开展.

3、具有鲜明的层次性.既有德育总目标,也要德育子目标.小学一初中一一高中.

第一层次是培养爱祖国、守法、明德的公民;

第二层次是培养具有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较高思想觉悟的社会主义者;

第三层次是使少数优秀分子成为共产主义者.

4、注重社会要求和个人开展统一.注重全面性,强调德育的公私兼顾.

5、注重继承性与变革性的统一.

第三节德育内容

一、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

1、德育目标制约德育内容的性质.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是德育的主旋律教育.

2、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3、当代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决定了德育内容的针对性.

、德育内容的范畴

1、政治教育

形成坚决正确的政治方向,爱憎清楚的政治立场的教育.它反映的是f社会政治理论和社会行为标准.

包含:

爱国主义教育〔核心地位〕、公民意识教育、民族意识教育、社会主义制度教育、党的根本路线教育、阶级教育等.

2、思想教育

通过某一类思想去武装和占领学生的头脑,让学生去思,去想,最终形成一定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根本任务是以科学开展观武装学生的头脑.

包含: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开展观的教育.

3、道德教育

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一定社会的道德标准,履行道德义务,形成符合社会标准的道德品质.

如:

同情、无私、正义、老实、宽容、尊重、关爱、公正等.

4、法律教育

对一个公民进行应该具备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标准的教育,使学生知法、懂法、用法、守法和护法,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

5、心理教育

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的教育.

一、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来说,心理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的心理机能和人格的开展与完善.

二、针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来说,是要排除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三、针对有心理疾病的学生来说,是要实施心理咨询与治疗.

心理教育包括学习辅导、生活辅导、择业辅导.

第二章德育过程

第一节德育过程的概念与结构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指品德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地施加系统的教育影响,把一定的社会道德标准转化为个体品德的过程.

德育过程VS品德的形成过程

德育过程:

一种教育活动的过程,它强调教育者如何把一定社会的道德标准转化为学生个体品德的过程.

两者的关系是教育与开展的关系.学生的品德形成是在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下实现的,教育只是其中一个因素.德育过程只是学生品德形成一个重要途径,两者不能混淆.

品德的形成过程:

个体品德方面的知、情、意、行,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受到质变的矛盾运动过程.

、德育过程的结构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方案和有组织的影响过程,包括:

1、教育者

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个人或团体,德育过程中的组织者,起主导作用.

2、受教育者

德育的对象〔个体和群体〕,既是德育的客体,也是德育的主体.

3、德育中介

教育者用以影响、作用于受教育者的手段,包含德育内容和方法.

第二节德育过程的一般规律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道德熟悉是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的根底;

道德情感是道德熟悉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催化齐I」;

道德意志对道德行为起着维持作用;

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品德好坏的客观标准,〔品德结构中的关键〕.根据这一规律,德育应做的:

1、要注重全面性.注重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从知、情、意、行四方面来全面开展学生的品德.

2、要注重多开端性.从知到行,也可从行到知,或者从情开始兼之以知和行等,从哪里着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要有针对性.根据知、情、意、行不同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如道德熟悉的获得采取讲解、阅读、谈话与讨论的方法.道德情感的激发需要通过角色扮演、陶冶等体验式方式进行.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培养那么需要经过活动、练习和锻炼的方法.

二、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多方面教育和影响的过程.

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根底,开展的途径.品德的开展也必然是个体积极参与活动和交往的结果.根据这一规律,教育者要为学生提供内容和形式多样的活动.?

品德与生活〔社会〕?

和?

思想品德?

课程的教学活动是德育的最根本途径.i.e.思想品德课

三、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心理内部矛盾转化的过程.

德育过程中最根本的矛盾,决定德育过程本质的特殊矛盾:

外在道德要求与其现有的品德状况之间的矛盾.

学生的心理内部矛盾是促进品德开展的直接动力.根据这一规律,德育要注重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激起学生的心理内部矛盾运动.教师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自觉地对外在道德要求做出能动的反映,从而产生心理内部矛盾.如:

角色扮演.

四、德育过程是学生品德长期和反复提升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无限开展过程,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的特点.

长期性指个体品德的开展是长期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

反复性指个体品德的开展不是直线上升,而是会经历一个迂回曲折、甚至暂时倒退的过程.

根据这一规律,教育者要善于在德育中反复抓、抓反复、锲而不舍.要善于诱导、善于等待时机.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对某些问题,或采取冷处理,或采取热处理.教师要有耐心,通过反复说理的方式进行挽救,让他们真正意识到自己的过失,愿意接受积极的道德品质为止.

第三章德育原那么、途径和方法

第一节德育原那么

1、导向性原那么

这是反映德育本质的一条原那么,最直接表达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它要求教师实施德育时

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开展.贯彻要求:

1〕坚持德育的正确指导思想.

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总任务的要求.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用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教育受教育者.〔“中国梦〞〕

2、疏导性原那么一一正面教育原那么,它要求德育善于因势利导、以理服人,从提升学生的熟悉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贯彻要求:

1〕要对学生晓之以理.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学生对自己的缺点做出正确的熟悉.

2〕要对学生因势利导.“势〞指学生的特点、兴趣和积极性.

3〕要对学生正面赏识.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给予学生一定的荣誉感,对学生的进步加以肯定、赞许、表扬和鼓励.

3、长善救失原那么一一称作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原那么.贯彻要求:

1〕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

2〕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3〕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4、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那么一一辩证统一.贯彻要求:

1〕要把尊重信任学生和对学生行为中的错误进行批评结合起来.

2〕要在学生原有的根底上提出合理的要求.“合理〞指道德要求应切合学生的实际,符合学生的身心开展特点,处于学生道德的“最近开展区〞之内.

3〕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是与自己人格上平等的主体.“我和你〞的新型师生关系.

5、因材施教原那么.贯彻要求:

1〕德育的要求、内容、形式和方法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2〕教育时要考虑每一个学生的个人特点与现有的品德状况.

6、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那么一一平行教育原那么.马卡连柯:

“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增强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贯彻要求:

1〕要培养和建设好集体.必须善于方案、有步骤地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形成正确舆论导向,与学生一起制定和公布校规与班规.

2〕要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的力量影响和转变集体.

7、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那么

有方案、有目的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整合,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以发挥整体影响的教育作用.贯彻要求:

1〕要建立教师德育共同体,使校内德育影响一致和连贯.

2〕对每一个学生个体的教育一致和前后连贯.

3〕努力做好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协调工作,使各方面德育度学生的影响尽可能地达到最正确状态.

首先,学校应与家庭和社会的有关机构建立和保持联系,形成一定的制定;

其次,要经常与社会、家长交流情况,制定相互配合的方案;

再次,要分工负责,共同努力限制和消除环境中度学生不良的自发影响;

最后,要引导学生在多种多样甚至相互冲突的影响环境中学会自主判断和选择,确立自己的价值观.

第二节德育途径

1、品德课和其他学科教学

德育的根本途径.

2、社会实践活动

参观工厂、农村,参加社会政治宣传活动、社区效劳活动及公益活动.特点在于实际地做、实际地交往,在做中学,在交往中学.

3、共青团和少先队教育

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的群众性组织,是党在各项工作中的助手.

4、校级教育工作

面对全校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校长和有关负责人是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工作依据是德育纲要、德育大纲、学生守那么、学生日常行为标准等义件.工作内容有升旗仪式、重要集会、校长讲话、开设教育陈列室等.

5、班级教育活动

一、主题班会:

选择一个主题,采用辩论、演讲、角色扮演等.

二、班级报告会:

作专题报告,有英雄事迹、时事政治、革命传统、改革成就;

三、周会、晨会和时政学习.

6、家庭工作

家访、家长会、家长接待日等.

1、说服法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善恶,使之心悦诚服的接受或改变某种道德观念.最广泛、最根本的一种方法.包括两方面:

1〕语言文字说服.讲解、报告、谈话、讨论等.

2〕事实说服.参观、访问、调查.通过接触实际来提升思想熟悉.“百闻不如一见〞、“事实胜于雄辩〞.

运用要求:

1〕教帅要有的放矢地加以说服.

2〕说理时要待人以诚.

3〕要善于运用多种技巧来说服学生:

渐进叙理;

分割谈理;

迂回说理.

4〕说理要形象生动和具有趣味性.

5〕善于捕捉教育契机说服学生.

2、陶冶法

属于暗示的方法〔潜移默化〕,特点是寓教育于生动的情境中,通过预先设置的情境来感化和熏陶学生.包含二方面:

1〕人格感化.教师以自己的品行个情感为情境对学生进行熏陶.

2〕环境熏陶.物质环境和精神气氛.如:

孟母三迁.

3〕艺术浸染.艺术源于生活,寓意深厚,具有强大的道德感染功能.

要求:

1〕创设良好的情境.美好整洁的物质环境,浓厚的精神气氛〔校风等〕

2〕与启发和引导相结合.

3〕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3、典范法

“桃李不百下自成蹊〞-身教重于百教

典型示范,具有很强的形象性、感染性和可行性.包含三方面:

1〕典范.伟人、英雄、革命家、科学家、思想家,和各行业杰出人物.

2〕示范.家长和教师的举止言行,仪态作风,志趣爱好等学生的影响.

3〕典型.学生中的优秀个人.如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等.

原那么要求:

1〕可接受性原那么.典范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与水平,愿意接受.

2〕真实性原那么.典范要求实事求是,让学生感到真实可信,不能夸张优点.

3〕时代性原那么.典范能够反映时代特征,年代久远的难以吸引学生.

4〕德智并重原那么.多树立那些临危不乱、机智灵活、具有道德智慧的典范.

4、锻炼法

通过实践活动锻炼和练习,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包含三方面:

1〕练习.文明行为习惯的练习要反复练习,主要有爱清洁、讲礼貌.

2〕组织活动.学习活动、课间活动〔娱乐休闲文体活动、春游〕、社会实践.

3〕委托任务.委任课代表、办墙报、布置教室、筹备节目等.

1〕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2〕适当加以指导.当学生遇到困惑无法解决时,教师要及时才旨示与指导.

3〕坚持严格要求.

4〕给以适当的赏识以鼓舞学生坚持锻炼.

5、奖惩法

品德评价法.教师对学生表现的品德与行为做出评价,包括奖励与惩罚.

奖励:

赞许、表扬、奖赏〔奖状、奖品、授予称号〕.

惩罚:

批评〔对行为不良的指责〕、处分〔警告、记过、留校观察、开除学籍〕

1〕奖惩必须公正合理,符合实际.

2〕要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

3〕奖惩要适度,切记滥用.

4〕奖惩要得到集体舆论的支持.

第四章师德标准与师德教育

第一节师德的内涵

师德,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那么.

第二节师德标准

1985年?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

1991年?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1997和2021年?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标准?

一、新时期师德标准条目解析

2021年修订的?

六条目:

一、爱国守法.一一根本要求一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责任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本质要求、师德根本——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一一灵魂—一关心保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平安,关心学生健康,

维护学生权益.不挖苦、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一一专业要求、天职、载体基一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开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一一内在要求、师德支柱基一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那么.衣着得体,语言标准,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抗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

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一一开展动力一一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二、新时期师德标准的特征

1、表达以人为本的理念:

?

标准?

表达“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

2、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是继承性特点,增设终身学习.

3、倡导性要求与禁行性规定相结合.标准以倡导性要求为主.禁行性规定有“不

XX〞.

4、他律与自律相结合.

第三节师德教育

、增强师德教育的必要性

1、教育活动蕴含的道德特性要求从事该职业的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素养.〔根本之处〕

2、教师劳动具有社会性、集体性和长期性特点要求教师增强师德修养.

1〕社会性:

执行社会教育目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开展的人才.

2〕集体性:

学生取得的进步和成功是每一位教师的劳动成绩.

3〕长期性:

学生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能到达的.

3、当代教育的网络化、全民化和终身化新理念的出现要求强化师德教育.

4、当前师德失范与沦丧现象的大量出现要求增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物欲、权欲、名欲和情欲膨胀导致师德堕落.

第四节师德教育的途径

、职前教育中的师德教育

1、通过师范院校新生入学教育课强化教师的专业理想.

2、在大学教师教育课程中增设必修性质的师德教育课程.如“教师职业道德〞、“教师伦理学〞等.老三篇是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

3、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中渗透师德教育.

4、在教育实习中增加师德教育内容.

、职后教育中的师德教育

1、在工作职场中践行和内化师德标准.

2、通过拜师学习提升师德境界.

3、增强自我修养以完善师德境界.

反省:

通过自我批评、自我解剖,以求到达自我否认、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

慎独:

在一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然坚守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去行

动,不做坏事.教师要做到慎独,要正确对待“隐〞与“微〞.

“隐〞:

自己一人在独处的地方,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做出不合教师职业道德的事.

“微〞:

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积小德为大德,不以恶小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