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6582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8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参考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参考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参考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参考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参考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参考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参考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参考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参考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参考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参考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参考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参考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参考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参考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参考答案.docx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参考答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参考答案.docx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参考答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一课时一、焓变、反应热

【知识与方法】1.D2.B3.D4.C5.D6.A7.C

8.不相等能量热量吸收放出ΔHkJ/mol

9.①②④,③⑤⑥

【能力与探究】1.C2.C

3.-241.8kJ/mol-285.8kJ/mol

4.△H=-92kJ/mol△H=-30.6kJ/mol

5.

(1)A

(2)放热(3)Cl2

第二课时二、热化学方程式

【知识与方法】1.C2.B3.AC4.BD5.D

6.

(1)H2(g)+1/2O2(g)=H2O

(1);△H=-286kJ/mol

(2)CO(g)+1/2O2(g)=CO2(g);△H=—283kJ/moL

(3)C(s)+H2O(g)=H2(g)+CO(g);△H=+131.5kJ/moL

7.B2H6(g)+3O2(g)=B2O3(s)+3H2O

(1);△H=-2165kJ/mol1016.5kJ

8.SiH4(g)+2O2(g)=SiO2(s)+2H2O(l);△H=-1427.2kJ/mol

9.小于

【能力与探究】1.A2.C3.A4.D

5.

(1)非金属元素氢化物越稳定(不稳定),△H越小(大)

(2)H2Se(g)=Se(s)+H2(g)△H=-81kJ/mol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知识与方法】1.C2.D3.B4.C5.B6.B7.B8.C9.B

10.略;1;-285.8kJ/mol

11.H2(g)+

O2(g)===H2O(g)ΔH=-241.8kJ/mol-285.8-285.8

12.

(1)化石能源;利用率低

(2)abcd(3)H2热值高,清洁无污染,来源丰富

【能力与探究】1.C2.A3.C4.B5.D

6.2C4H10(g)+13O2(g)=8CO2(g)+10H2O(l)△H=-5800kJ/mol

[或C4H10(g)+

O2(g)=4CO2(g)+5H2O(l)△H=-2900kJ/mol];2680

7.

(1)H2(g)+1/2O2(g)=H2O(l)ΔH=-285.8kJ/mol

(2)<(3)-44.2kJ/mol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知识与方法】1.B2.A3.B4.A

5.-296kJ/mol 

6.Fe3O4(s)+CO(g)==3FeO(s)+CO2(g)△H=+19kJ/mol

7.-74.8kJ/mol 

8.

(1)28.65kJ

(2)11.46kJ(3)<;醋酸是弱电解质,电离要吸热

【能力与探究】1.C2.B3.B4.A

5.

(1)①不能②不能与相同原子结合时同主族元素形成的共价键,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越强。

298~432kJ/mol

(2)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等于生成物的键能之和与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的差;吸收;4.5

第一章单元测试题

一.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B

C

A

D

D

B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B

B

D

A

C

C

C

A

二.

19.放;吸

2Al+6H+==2Al3++3H2↑

20.CH4(g)+2O2=CO2(g)+2H2O(l)△H=—891.45kJ/mol

21.

(1)N2H4(l)+2H2O2(l)=N2(g)+4H2O(g)ΔH=-641.63kJ/mol

(2)408.815

(3)产物无毒,环保

22.

(1)H2(g)+CO2(g)=CO(g)+H2O(g)ΔH=+41kJ/mol

(2)172.5

23.

(1)①285.8②241.8

(2)①C(s)+H2O(g)=CO(g)+H2(g)△H=+131.28kJ·

②-41

(3)324.25

24.

(1)NaOH(aq)+

H2SO4(aq)=

Na2SO4(aq)+H2O(l);△H=-57.3kJ/mol

(2)减少热量损失用水将温度计上的液体冲掉

(3)A、C、E

(4)ΔH=-51.8kJ/mol

(5)不相等相等

(6)偏小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知识与方法】

1.C2.D3.B4.C5.C

6.时间;溶液褪色所需时间;出现浑浊的时间

7.0.0625mol/(L·min)2:

1:

2

8.0.1mol/(L·min),0.2mol/(L·min),0.3mol/(L·min),A+2B=3C

9.

A

B

C

反应开始时浓度

mol/L

2.7

2.5

0

2min后的浓度

mol/L

2.3

2.1

0.8

2min后的变化浓度

mol/L

0.4

0.4

0.8

化学反应速率mol/(L.min)

0.2

0.2

0.4

【能力与探究】

1.C2.D3.C

4.2.5mol/(L·min)

8.

(1)A的浓度0.75mol/L;A、B物质的量3mol

(2)0.05mol/(L·min)

(3)x=2

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第一课时浓度、压强、温度对速率的影响

【知识与方法】

1.C2.D3.B4.B

5.略

6.①不变②增大;增大③不变;不变

7.

(1)0.005mol/(l·min)

(2)>,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能力与探究】

1.D2.AC3.D

4.

(1)在空气中久置的铝片表面存在氧化膜(Al2O3),Al2O3与硫酸反应不产生氢气;

Al2O3+3H2SO4==Al2(SO4)3+3H2O。

(2)反应开始阶段温度较低,导致反应速率较慢。

(3)因为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放出的热量使体系温度升高,导致产生气体的速率明显加快。

(4)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c(H+)逐渐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降低,导致反应速率逐渐下降。

5.

(1)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表面积越大,1和2

(2)1、3、4、6、8;2、5

(3)反应温度;6和7;8和9

(4)因为所有反应中,金属质量和硫酸溶液体积均相等,且硫酸过量,产生热量相等,所以溶液温度变化值相近

第二课时催化剂对速率的影响

【知识与方法】

1.A2.B3.C4.C5.A6.D7.A

8.

(1)加快

(2)加快(3)减慢(4)加快(5)不变(6)加快

【能力与探究】

1.

(1)收满500mLO2所需的时间;

(2)探究A和MnO2催化氯酸钾性能的比较。

2.

(1)2Al+6H+=2Al3++3H2↑

(2)Cl-能加速Al与H+反应,SO42-不能加速Al与H+反应

(3)

实验步骤

可能的实验现象及可能的结论

①在一支试管中取1.5mol/LH2SO45mL,加入约少量NaCl晶体,然后再加入0.1×10×20mm、纯度≥99.5%的铝片;

②在另一支试管取1.5mol/LH2SO45mL,加入少量Na2SO4晶体,然后加入0.1×10×20mm、纯度≥99.5%的铝片进行对比实验。

加NaCl晶体的试管中的反应明显加快,而加Na2SO4晶体反应现象仍不明显,说明假设正确。

若加NaCl晶体的试管中的反应现象不明显,说明假设错误。

3.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盛有5ml15%的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盐酸,然后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无明显现象

Cl-对双氧水的分解没有催化作用。

向盛有5ml15%的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Fe(NO3)3(或其可溶性铁盐),然后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有大量气泡放出

 

Fe3+对双氧水分解起催化作用的是Fe3+。

第三节化学平衡

第一课时可逆反应不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状态

【知识与方法】

1.B2.C3.AC4.D

5.6.略

【能力与探究】

1.B2.C3.C4.C5.D

第二课时化学平衡的移动

【知识与方法】

1.C2.D3.B4.C5.A6.D7.D8.D

9.t2:

增大生成物N2O4的浓度;t3:

降低压强;t4:

加入催化剂

10.

(1)m+n

(2)固或纯液体(3)逆反应方向移动(4)吸热

【能力与探究】

1.D2.A3.B4.B5.C

6.

(1)放热

(2)减小;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不影响;催化剂不改变平衡的移动。

(4)减小、减小

7.⑴0.013

⑵1.0,加入催化剂

⑶>

⑷吸热

第三课时化学平衡常数

【知识与方法】

1.D2.B3.A4.D5.CA6.B

7.略

8.K=[c(N2)·c(O2)]/c2(NO);100;100。

9.

(1)逆方向进行

(2)正方向进行(3)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10.0.005mol/L;75%

【能力与探究】

1.B2.D3.A

4.

(1)

(2)增大增大减小

(3)15~20min和25~30min

(4)增加了O2的浓度

(5)ab

5.

(1)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2)0.03

(3)①平衡>

②da

6.

(1)K=

(2)0.167mol/(L·min)

(3)①减小c

②f

(4)见右图

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知识与方法】

1.D2.A3.D4.D5.C6.D7.D8.C

9.最低、有序、无序、焓、熵

10.熵、熵增、熵、气态、液、固

第二章单元检测题

1.B2.A3.C4.D5.B6.C7.A8.D9.C10.C11.D12.D13.B14.C15.B

16.

;3;

;2

17.

(1)N2O4

2NO255%>=

(2)0.140.003mol/(L·s)(3)0.40

18.

(1)K=

;放

(2)b1.5×10-3mol/(L·s)

(3)bc

(4)c

19.

(1)<;

(2)1.88×10-4mol/(L·s);(3)5000;(4)C、D;

(5)①280;1.20×10-3;5.80×10-3;1.20×10-3;5.80×10-3;

②如图:

20.

(1)BC

(2)-1224.96

(3)K=c(N2O4)/c2(NO2)=0.0120/0.0300×0.0300=13.3

(4)1.73g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参考答案

第一节强弱电解质及弱电解质的电离

【知识与方法】

1.C2.B3.C4.B5.B6.A7.B

c(H+)·c(HCO3-)

c(H2CO3)

8.

(1)①⑤⑧

(2)②⑥⑩(3)③④(4)⑦⑩

9.

(1)Ka=

(2)HCOOH

H++HCOO-

10.NH3+H2O

NH3·H2O

NH4++OH-

(1)④⑤

(2)③(3)①(4)②

【能力与探究】

1.BD2.BD3.A4.C5.D

6.②,①③,④⑤⑥

7.

(1)HA

H++A-;不知道两种酸的浓度;

(2)①在“O”点处醋酸未电离(无水存在),无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导电能力为0;

②b﹥a﹥c③c点

④加入NaOH固体;加入Na2CO3固体;加入Zn、Mg等金属;加入CH3COONa固体等。

8.

(1)a=

b﹥c

(2)n1=n2=n3(3)V1=2V2=V3(4)v2﹥v1﹥v3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一课时水的电离与溶液的酸碱性

【知识与方法】

1.A2.D3.D4.BC5.B6.B

7.大于水的电离反应:

H2O

H++OH-是吸热反应,升温有利于水的电离,使Kw增大

8.

改变条件

水的电离平衡移动方向

Kw

c(H+)总

c(OH-)总

水电离出的c(H+)

升温到100℃

正向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

滴加少量盐酸

逆向

不变

10-12mol/L

10-12mol/L

加氢氧化钠固体

逆向

不变

10-10mol/L

10-10mol/L

加氯化钠固体

不移动

不变

10-7mol/L

10-7mol/L

【能力与探究】

1.D2.B3.C

4.

(1)5

(2)2:

120:

1

5.

(1)c>a>b

(2)c>a>b(3)c>a=b(4)b>a=c

6.2.0×10-7;8.0×10-11;8.0×10-11;>

第二课时pH的简单计算及pH的应用

【知识与方法】

1.BD2.B3.C4.A5.A

6.pH=107.0.05mol/L

8.

(1)C→A→B→D→E

(2)滴定管应直立;装液和放液后需等一会,待液面上下不发生变化时才能读数;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点相平;读数应准确到0.1mL,估读到0.01mL。

(3)便于准确判断滴定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化。

(4)零刻度或零刻度以下的某个刻度;尖嘴部分应充满溶液,无气泡。

(5)3.1~4.4,由黄色变为橙色。

(6)偏高;因标准盐酸浓度变小,用量变大。

%

80c(V2﹣V1)

(7)m

【能力与探究】

1.A2.C3.A4.B

5.

(1)促进;A

(2)甲大,乙用NH4Cl稀释后c(NH4+)增大,使NH3·H2O的电离平衡向抑制电离的方向移动,又由于NH4Cl电离出的NH4+结合OH-,使稀释后的乙溶液的c(H+)增大。

6.

(1)a偏高b偏低c偏高

(2)a偏高b偏低

(3)a偏低b偏低

(4)a偏高b偏低c偏高

第三课时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复习

1.D2.C3.B4.D5.CD6.BC

7.

(1)

不正确若溶液不显中性,溶液稀释后,会使测得的pH不准。

不一定有误差。

若测定的是酸,则所测溶液的pH偏大;若所测溶液是碱,则所测溶液的pH偏小;若所测溶液呈中性,则所测溶液的pH无影响。

误差较大的是盐酸;原因是弱酸稀释,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从而使溶液的pH增大的倍数小于强酸,故强酸的误差大。

8.

(1)713

(2)10-1010-12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第一课时盐溶液的酸碱性

【知识与方法】

1.D2.C3.BC4.A5.C6.B7.A8.B9.B

10.

条件

移动方向

n(H+)

pH

Fe3+水解率

现象

升高温度

向右

增大

颜色变深(黄红棕)

加盐酸

向左

减小

颜色变浅

加H2O

向右

增大

颜色变浅

加Mg粉

向右

增大

红褐色沉淀,无色气体

加Na2CO3

向右

增大

红褐色沉淀,无色气体

11.红在纯碱溶液中,CO32-水解显碱性:

CO32-+H2O

HCO3-+OH-;深水解是吸热反应,加热有利于水解,使c(OH-)增大;产生白色沉淀,且红色褪去;加入BaCl2后,Ba2++CO32-==BaCO3↓(白色),由于c(CO32-)减小,CO32-水解平衡左移,c(OH-)减小,酚酞褪色。

12.氢气NH4++H2O

NH3·H2O+H+,2H++Mg=Mg2++H2↑;

氨气c(H+)减小,使水解平衡右移,产生的NH3·H2O增多,加热分解产生氨气。

【能力与探究】

1.D2.A3.B4.C5.B

6.

(1)NH4Cl

(2)NH4Cl、NH3•H2O;NH4Cl、HCl(3)小于大于

7.

(1)NH4Cl溶液、Na2CO3溶液、盐酸、Na2SO4溶液

(2)c(Na+)>c(CO32-)>c(OH-)>c(HCO3-)>c(H+)

(3)H2CO3HCO3-CO32-(4)<

第二课时盐类水解反应的利用

【知识与方法】

1.B2.D3.B4.D5.A6.C7.C

8.

(1)KAl(SO4)2尽管Al3+水解,因H2SO4为高沸点酸,最后仍得KAl(SO4)2。

(2)BaCO3Ba(HCO3)2在溶液中受热就会分解,而得到BaCO3。

(3)Na2SO4Na2SO3在蒸干的过程中不断被空气氧化而变成Na2SO4。

(4)Fe2O3FeCl3水解生成Fe(OH)3和HCl,由于HCl挥发,促进了水解,得到Fe(OH)3,Fe(OH)3分解得Fe2O3。

9.

(1)D

(2)红Mg(OH)2MgCl2+2H2O△Mg(OH)2+2HCl

MgOMg(OH)2△MgO+H2O(3)SOCl2+H2O= SO2↑+2HCl↑AlCl3

【能力与探究】

1.A2.C3.D4.C5.D6.C

7.

(1)Al3+与HCO3—发生双水解反应,Al3+3HCO3—==Al(OH)3↓+3CO2↑

(2)Al2(SO4)3溶液因水解呈酸性,会腐蚀铁筒,Al3++3H2OAl(OH)3+3H+

(3)与酸反应返率NaHCO3>Na2CO3;产生等量CO2时,消耗Al3+量:

Na2CO3>NaHCO3;等质量的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Al3+反应,生成CO2量NaHCO3>Na2CO3

8.

(1)NaOHNaNO2HNO3NH4NO3

(2)1︰1(3)

(4)硝酸电离出的H+抑制了水的电离,NH4+存在促进了水的电离

(5)1×10-4:

1(或1:

104)

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第一课时Ag+和Cl-的反应真能进行到底吗?

【知识与方法】

1.C2.AC3.CD4.BC

5.①>②>④>③6.

(1)减小

(2)不变(3)增大减小

7.

(1)1.0×10–7mol/L

(2)2

【能力与探究】

1.BD2.AB3.B4.C5.D

6.取上层清液,用pH试纸测其pH,若pH小于7,则生成沉淀是Ag3PO4

7.小难D2Ag++CrO42-=Ag2CrO4↓

第二课时沉淀反应的应用

【知识与方法】

1.A2.AD3.BD4.C

5.白色沉淀Ag++Cl-=AgCl↓;白色沉淀变为浅黄色沉淀AgCl+Br-=AgBr↓+Cl-

浅黄色沉淀变为黄色沉淀AgBr+I-=AgI↓+Br-;AgCl>AgBr>AgI

【能力与探究】

1.D2.A3.C4.D

5.

(1)(CH3COO)2Pb

2CH3COO-+Pb2+

(2)PbSO4+2CH3COOH==(CH3COO)2Pb+2H++SO42-,(CH3COO)2Pb是比CH3COOH更弱的电解质;(CH3COO)2Pb+H2S==PbS↓+2CH3COOH,生成物PbS为难溶物,离子浓度减小

(3)(CH3COO)2Pb,PbS

6.

(1)不能,因Fe2+沉淀的pH最大,Fe2+沉淀完全时,Cu2十也沉淀了。

 

(2)①A ②不妥当,引入了新杂质Na+ ③C、D、E (3)C、E、F

7.H++OH-=H2O,使平衡向脱矿方向移动;

5Ca2++3PO

+F-=Ca5(PO4)3F↓;加Ca2+(或加PO

等)

 

第三章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A2.D3.C4.B5.B6.C7.BC8.A9.B10.C11.D

12.D13.AC14.D15.B16.B17.BC18.C19.A20.D

二、填空题:

21.

(1)酸,<,Ag++H2O

AgOH+H+,抑制。

(2)酸,Al3++3H2O

Al(OH)3+3H+,Al2O3;

(3)NaOH。

22.

(1)NH3·H2O

NH4++OH-;NH4++H2O

NH3·H2O+H+;H2O

H++OH-

(2)七(3)Cl-;Na+(4)NH4+、NH3·H2O(5)NH4+;H+

23.

(1)CH3COOH

CH3COO—+H+,14-a

(2)7

(3)NH4++H2O

NH3·H2O+H—  Mg(OH)2 

Mg2++2OH—,

  NH4++OH—

NH3·H2O

(4)能,由于NH4++OH—

NH3·H2O使溶解平衡Mg(OH)2

Mg2++2OH—右移,从而促进了Mg(OH)2的溶解

24.BCD

25.

(1)①ECDBAGF;②酚酞;③无色变为浅红色(或粉红色)且半分钟不褪去。

(2)偏大(3)100mL容量瓶(4)0.1mol/L;溶液浓度越稀,误差就越小

(5)乙(6)偏小(7)4.20mol/L

26.

(1)c(NH4+)=c(Cl-)>c(H+)=c(OH-)

(2)11(3)ABC(4)224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参考答案

第一节原电池

【知识与方法】

1.C2.B3.BC4.D5.C6.B

7.正极(C):

Fe3++e-==Fe2+

负极(Cu):

Cu―2e-==Cu2+

减少6.4g

8.

(1)负Zn―2e-=Zn2+氧化正2H++2e-=H2↑还原

(2)正Cu2++2e-=Cu还原

(3)正O2+2H2O+4e-=4OH―Cu

【能力与探究】

1.A2.A3.CD4.B5.D6.C

7.

(1)铝条表面有气泡2H++2e-=H2↑Mg―2e-=Mg2+

(2)Al+4OH-―3e-=AlO2-+2H2O2Al+2OH-+2H2O=2AlO2-+3H2↑

8.

(1)C

(2)B

第二节化学电源

【知识与方法】

1.D2.A3.C4.A5.AC6.B

7.

(1)PbO2Pb

(2)PbO2+4H++SO42-+2e-=PbSO4+2H2OPb+SO42-―2e-=PbSO4

(3)变大

(4)23.92

8.

(1)2NH4++2MnO2+2e-=2NH3+Mn2O3+H2OZn―2e-=Zn2+

(2)电池放电过程中有水产生,锌筒变薄造成干电池变软

(3)正极反应的中间产物H2附着于石墨,增加电池内阻。

9.

(1)H2O2H2+2OH-―2e-=2H2OO2+2H2O+4e-=4O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