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第五版第4章练习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7079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6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热力学第五版第4章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工程热力学第五版第4章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工程热力学第五版第4章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工程热力学第五版第4章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工程热力学第五版第4章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工程热力学第五版第4章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工程热力学第五版第4章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工程热力学第五版第4章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工程热力学第五版第4章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工程热力学第五版第4章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工程热力学第五版第4章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工程热力学第五版第4章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工程热力学第五版第4章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工程热力学第五版第4章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工程热力学第五版第4章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工程热力学第五版第4章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工程热力学第五版第4章练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热力学第五版第4章练习题.docx

《工程热力学第五版第4章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热力学第五版第4章练习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程热力学第五版第4章练习题.docx

工程热力学第五版第4章练习题

第4章理想气体热力过程及气体压缩

4.1本章基本要求

熟练掌握定容、定压、定温、绝热、多变过程中状态参数p、v、T、u、

h、s的计算,过程量Q、W的计算,以及上述过程在p-v、T-s图上的表示。

4.2本章重点

结合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四个基本热力过程、多变过程中的状态参数和过程参数及在p-v、T-s图上表示。

本章的学习应以多做练习题为主,并一定注意要在求出结果后,在p-v、T-s图上进行检验。

4.3例题

例1.2kg空气分别经过定温膨胀和绝热膨胀的可逆过程,如图4.1,

从初态pi=9.807bar,ti=300C膨胀到终态容积为初态容积的5倍,试计算不同过程中空气的终态参数,对外所做的功和交换的热量以及过程中内能、焓、熵的变化量。

图4.1

解:

将空气取作闭口系

对可逆定温过程1-2,由过程中的参数关系,得

v11

P2P1—9.8071.961bar

v25

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Vi旦=0.1677m3/kg

Pi

v25v1=0.8385m3/kg

T2T1=573Kt2=300C

气体对外作的膨胀功及交换的热量为

过程中内能、焓、熵的变化量为

 

或S12=mRlnV1=0.9238kJ/KV1

对可逆绝热过程1-2',由可逆绝热过程参数间关系可得

P2P1(')k其中VV2=0.8385m3/kg

V2

故p2'9.807(l)1.4=1.03bar

5

P2v2'

T2^^-=301Kt2'=28c

2R2

气体对外所做的功及交换的热量为

11

Ws(P1V1P2V2)mR(T1T2)=390.3kJ

k1k1

Qs0

过程中内能、焓、熵的变化量为

U12mCv(T2T1)390.1kJ

或U12'W2390.3kJ

H12mCp(T2T1)546.2kJS12=0

例2.1kg空气多变过程中吸取41.87kJ的热量时,将使其容积增大

p2V2rt?

Ti57.1K

或由公式

w12

n1

P2—

技术功:

w12

I1

(2)n]来计算

P1

n1

ep2)_]nw1230.49kJ/kg

Pi

气体内能的变化量

图4.2

例3:

一气缸活塞装置如图4.2所示,气缸及活塞均由理想绝热材料组成,活塞与气缸间无摩擦。

开始时活塞将气缸分为A、B两个相等的两部分,两部分中各有1kmol的同一种理想气,其压力和温度均为P1=1bar,t1=5°C。

若对A中的气体缓慢加热(电热),使气体缓慢膨胀,推动活塞压缩B中的气体,直至A中气

体温度升高至127ro试求过程中B气体吸取的热量。

设气体

Cvo12.56kJ/(kmol•K),Cp。

12.56kJ/(kmol•K)。

气缸与活塞的热容量可以忽略不计。

解:

取整个气缸内气体为闭系。

按闭系能量方程

△U=Q-W

因为没有系统之外的力使其移动,所以v=0

则QUUAUBnACv0TAnBCv0TB

其中nAnB1kmol

故QCv0(TaTb)

(1)

在该方程Ta中是已知的,即TaTa2Ta1Ta2「。

只有Tb是未知量。

当向A中气体加热时,A中气体的温度和压力将升高,并发生膨胀推动活塞右移,使B的气体受到压缩。

因为气缸和活塞都是不导热的,而且其热容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B中气体进行的是绝热过程。

又因为活塞与

气缸壁间无摩擦,而且过程是缓慢进行的,所以B中气体进行是可逆绝热压缩过程。

按理想气体可逆绝热过程参数间关系

(2)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nAnb)rmT3(naRmTa2nbRmTb2)

因为

P3P2

nAnB1kmol

比值比可用试算法求用得。

Pi

按题意已知:

Ta2

ki

k

计算得:

代式入

(2)得

TB2

i

i

i

Cvoi

i2.56

0.40

k

Cp0

20.88

0.4

2

P2

445

P2

Pi

278

Pi

P2

=i.367

Pi

ki

P2

k

278

(i.367)4

3i5K

Pi

273i72=445K,「2735=278K

代入式(i)得

Q=i2.56[(445—278)+(3i5—278)]=2562kJ

例4:

2kg的气体从初态按多变过程膨胀到原来的3倍,温度从300C下降至60E,已知该过程膨胀功为i00kJ自外界吸热20kJ,求气体的Cp和Cv各是多少?

现列出两种解法:

解1由题已知:

Vi=3V2

.t2

In-

T1

In-y

0.1029

1.61751

0.1666kJ/kgK

由多变过程计算功公式:

R

W(n

1)

100(1.4941)

m(T1

T-)

2(573333)

=0.1029kJ/kg

-K

式中cv

CpR

kCv

R

R

Cv

代入热量公式

k1

nkR

1.494

k0.1029

Qm

(T-

T1)2

(333573)20kJ

n1k

1

1.494

1k1

W

100kJ

mnR(T1T-)

得k=1.6175

Cp=Cv•k=0.1666x1.6175=0.2695kJ/kg•K

解2:

用解1中同样的方法求同n=1.494

R=0.1029kJ/kg•K

由Umc,(T2T1)

即QWmCv(T2Ti)

QW

Cvm(T2Ti)

20100得

2(333573)

0.167kJ/kgK

CpCvR

0.1670.1029

0.2695kJ/kgK

例5:

1kg空气分两种情况进行热力过程,作膨胀功300kJ。

一种情况

下吸热380kJ,另一情况下吸热210kJ。

问两种情况下空气的内能变化多少?

若两个过程都是多变过程,求多变指数,并将两个过程画在同一张p-v图上。

按定比热容进行计算。

解:

(1)求两个过程的内能变化

两过程内能变化分别为:

U1q1

w1

380300

80kJ/kg

U2q2

w2

210

300

90kJ/kg

(2)求多变指数。

T

U1

80

111

.6K

T1

C

0.717

T2

U2

90

125K

Q

0.717

因为

w

1R

1n

T

所以,两过程的多变指数分别为

:

R(T)1,0.287111.6门“n11110.89

w1300

R(T)2,0.287(125),,

n2111.1

w2300

(3)两多变过程p-v图T-s图如图4.3所示。

简短讨论:

(1)仅给出过程量q和w时,还不能说明该过程程必是一个多变过程。

所以,题目中又给中出“两个过程都是多变过程”的假设。

(2)求解时根据w和厶T求出n,求出Cp,再求得n0

(3)求得n即可画出图4.3根据图4.3上过程的走向和过程线下面积的的正负可了解过程进行中参数的变化情况和功量、热量的正负。

对照题

给条件可定性判断求解结果的正确性。

1.在p-v图上,T和s减小的方向分别在哪个方向,在T-s图上p和v减小的方向分别在哪个方向。

2.工质为空气,试在p-v和T-s图上画出n=1.5的膨胀过程和n=1.2

的压缩过程的大概位置,并分析二过程中q、w、u的正负

3.如果气体按vc/p规律膨胀,其中c为常数,则此过程中理想

气体被加热还是被冷却

4.在多变过程中热量和功量之间的关系等于什么,即wn/qn=?

5.试在T-s图上用过程线和横坐标之间的面积来分析相同初态和相同终态压力下的定温、多变、绝热压缩中的能量转换关系,比较哪种压缩时耗功量最小。

6.如果气体压缩机在汽缸中采取各种冷却方法后,已能按定温过程进行压缩,这时是否还要采用分级压缩,为什么。

7.在常压下对3kg水加热,使水温由25C升到95C,设环境温度为15C,求水吸收热量的可用能为多少,若将95C的3kg水与20C的2kg水混合,求混合过程中的可用能损失

8.—台两级空气压缩机,进口流量为10m3/min,压力从1bar升高到1.5bar,如压缩轴功为最小,则中间压力为多少,如n=1.3,求两级压缩比单级压缩所节约的轴功。

9.容器被闸门分成两部分,A中气体参数为Pa、Ta,B为真空。

现将隔板抽去,气体作绝热自由膨胀,终压降为P2。

试问终了温度T2是否可用下式计算?

为什么?

1

Pl

10.一绝热刚体容器,用隔板分成两部分,左边为高压气体,右边为真空,抽去隔板时,气体立即充满整个容器,问工质内能、温度如何变化,如该刚体容器是绝对导热的,则工质内能,温度又如何变化?

11.如图4.4所示,qABC与qADC谁大

2

3

b(i)d

1

4

c

图4.4图4.5

12.如图4.5所示,q234与q214谁大,w234与w214谁大

13.试比较图4.6中所示的循环1—2—3—4—1与卡诺循环1—2—3—4—1的热效率,并讨论上述比较结果与“卡诺循环热效率最高”这一

结论是否矛盾。

14.导出循环1—2—3—1与循环1—2—3—1(见图4.7)的热效率的计算(以「、T2为变量)。

15•设有卡诺循环1—2—3—4—1与实际循环1—2—3—4—1,见图4.8。

实际循环中,1—2所示的绝热理膨胀过程,3—4为实际的绝热压缩过程。

试证明:

对于卡诺循环dQ0

T

图4.6

S

图4.7

12

图4.8

对于实际循环乍V。

16.0.4kg空气,在p1=1.98bar,t1=300C下等温膨胀到V2=1.68m3/kg,后经等压压缩,再在等容下加热使其回到初态,求每一过程中内能的变化,焓的变化和所作的功,并求出各状态点的p、v、T值。

在p—v和T—s图中表示出各过程线来。

17.—定质量的空气初始为25T,压力为6.85bar,容积为0.02m3,此空气先在定压下膨胀至0.08m3,然后按n=1.5的多变过程膨胀,并由一等温过程完成一个循环,此循环中所有过程是可逆的。

1将此三个过程画在p—v图上,并求出各状态点的p、v、T值。

2求出这些过程中的功量和热量。

18.R=377J(kg•K),k=1.25的理想气体1.36kg,从p1=551.6kPa,5=60

C经定容过程达到p=1655kPa过程中除了以搅拌器搅动气体外,还加入

热量105.5kJ。

求:

(1)终态温度t2;

(2)经搅拌器输入的功量;

(3)气体内能的变化;

(4)气体熵的变化。

19.1.134kg理想气体,Cp=2.232kJ/(kg•K),Cv=1.713kJ/(kg•K),pi=586kPa11=26.7C。

经可逆定温过程到状态2,过程中放出热量317kJ。

求:

(1)过程初、终态的容积VI、V2和过程终了的压力P2;

(2)过程中所作的功量W

(3)过程中△S和厶H。

20.气缸内盛1kg氢气,初态p1=10MPaV1=0.16m/kg,进行一不可逆过程。

当过程到达终态时,p2=1.5MPaV2=1.0m3/kg。

过程中加热400kJ/kg。

(1)求此不可逆过程所作的功;

(2)若自终态先经可逆定压过程,再经可逆定容过程回到初态,问所需量功多少?

(3)若自终态先经可逆定容过程,再经可逆定压过程回到初态,问所需功量多少?

(2)的结果是否相等?

21.贮氧气的钢性容积为0.04m3,环境温度20C,筒内氧气p1=15MPat1=20C。

由于迅速开启阀门,筒内氧气定熵地达到p2=7.5MPa随后阀门

又立即关闭,筒内氧气又重新恢复到20C,问时氧气的压力为多少?

并求阀门开启前筒内氧气的质量和阀门开启后还残留在筒内的氧气质量?

如果氧气在初态时,阀门慢慢打开,因而气筒里温度始终保持20C,压力则降

为3.5Mpa,问此时残留在筒内的氧气质量又为多少?

22.空气稳定流经控制容积,进行定熵过程。

温度从4.44C增至115.6°C,质量流量为1.36kg/s,动能和位能变化可略去不计。

求:

(1)流动过程中与外界交换的功量、热量和厶U>AH和厶S;

(2)空气所作的膨胀功量。

23.柴油机气缸吸入温度11=60C的空气2.5X10-3m,经可逆绝热压缩,

空气的温度等于(或约等于)燃料的着火温度。

若燃料的着火点为720C,

问空气应被压缩到多大的容积?

24.空气的初态为p1=150kPa,t1=27C,今压缩2kg空气,使其容积

为原来的1。

若压缩一次系在可逆定温下进行,另一次在可逆绝热下进行,

4

求这两种情况下的终态参数、过程热量、功量以及内能的变化,并画出p-v图,以比较两种压缩过程功量的大小。

25.若已知空气的pi=10MPati=1000C,从初态开始,一次作可逆定温膨胀,一次作可逆绝热膨胀的终态比容相同,而在绝热膨胀终态温度t2=0C。

试确定空气的定温膨胀功是绝热膨胀功的多少倍?

26.贮气箱的V=0.5m,贮CQ压力pi=600kPa,ti=527°C,定容下从气体抽出400kJ热量,问压力变为多少?

假定比热c=f(t),且为直线关系。

27.1kg空气,初态pi=1MPa11=500C,在气缸中可逆定容放热p2=500kPa,然后经可逆绝热压缩到13=500C,再经可逆定温过程的回到初态。

求各过程的功量和热量,内能变化,焓的变化和熵的变化各为若干?

4.4自测题

、是非题

为Ti

P2

Pi

10.压缩1kg气体所需的理论轴功,无论压缩与膨胀过程的多变指数是否相同,都与余隙容积的大小无关。

()

二、选择题

1•某理想气体,经可逆定压过程对外作功W则其内能的变化量和与

外界交换的热量分别为。

A无确定值

B

w

u-,qw;k

Cuw,qkw

D

ww

u,q

(1)

(1)

2•—个橡皮气球在太阳下被照晒,气球在吸热过程中膨胀,气球内的压力正比于气球的容积。

则气球内的气体进行的是。

A定压过程B多变过程

C定温过程D定容过程

3•多级(共Z级)压气机压力比的分配原则应是()。

ABi=(Pz+1+P1)/ZBBi=(Pz+1/P1)1/Z

CBi=(Pz+1)/P1DBi=(FZ+1/P1)/Z

4•系统进行一个不可逆绝热膨胀过程后,欲使系统回复到初态,系统需要进行一个过程

A可逆绝热压缩B不可逆绝热压缩

C边压缩边吸热D边压缩边放热

5•理想气体n<0的多变膨胀过程具有

Aq>0w>0u>0Bq<0w>0u<0;

Cq>0w>0u<0Dq<0w>0u>0。

1.在T-s图上,定压线的斜率是,定容线的斜率是

2.在P-v图上,定温线的斜率是—一定熵线的斜率是

3•定熵过程P与T之间的关系是,T与v之间的关系式

4•气体多变过程中,工质放热膨胀的多变指数范围是,工质膨

胀升温的范围是。

5•理想气体多变指数为n=1时,系统与外界传热量多变

指数为n=±x时,系统与外界传热量。

四、回答问题

1•压气机定温效率

2•最佳级间压力比的求法

3.对n=1.1的膨胀过程,判断q、w、u正负

4•对工质既降温又放热的压缩过程,判断n的范围

五.计算题oo

1.空气由Pi=6.86MPati=26C,vi=0.03m,定压膨胀到V2=0.09m,然后按多变过程pv1..5=常数,膨胀到T3=「,最后沿等温过程回复到初态。

(1)求过程1—2及3—1中的功与热量。

(2)将过程1-2-3-1画在p-v图及T-s上

2.1kg空气由T1=300K,P=0.15Mpa,变化到T2=480K,p2=0.15Mpa若a)采用定压过程b)采用先定温后定容过程。

(1)将上述二过程画在p-v图及T-s图上。

(2)求上述二过程中的膨胀功,热量及熵的变化。

3.容积为0.4m3的氧气瓶,初态P1=15MPat1=20C,用去部分氧气后,压力降为P2=7.5MPa在放气过程中,如瓶内留下的氧气按定熵过程计算,问共用去多少氧气,最后由于从环境吸热,经一段时间后,瓶内氧气温度

又回复到20r。

求:

此时瓶内的氧气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