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7099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专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专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专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专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专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专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专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专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专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专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专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专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专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专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专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专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

《专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

B.物力资源、自然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

C.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生活资源、组织资源

D.组织资源、人文资源、物力资源、自然资源

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

A.活动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

B.目的性、开放性、启发性、逻辑性

C.形象性、开放性、启发性、逻辑性

D.n启发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

9.下列评价中,不属于对学前儿童发展评价的是()。

A.学前儿童科学知识、经验的评价

B。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

C.学前儿童科学方法及能力的评价

D.学前儿童科学情感和态度的评价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基本环节的是:

A.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动手操作

B.提出问题、推测和假设、设计实验

C.寻求实证、信息和数据的处理

D.获得结论和表达、联系生活实践,提出新的问题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是指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

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

12.学前儿童科学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是科学知识经验的获得;

科学方法的学习;

学情感态度的培养。

1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十分的丰富,它涉及了儿童生活周围的方方面面,这些内容

突出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观点;

第一是强调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观;

第二是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观;

第三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

1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观察的方法:

指的是人的感官在大脑指导下进行的有意识、有组

织的感知活动。

15.科学游戏根据其作用可分为感知游戏、多媒体互动游戏和拼图游戏。

1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包括物理学习环境和虚拟教学环境。

17.幼儿园为家长安排的家园互动内容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

(1)利用家长会介绍科学发

现;

(2)家园联系手册;

(3)家庭志愿者;

(4)幼儿园组织亲子活动。

18.在“不同衣料的服装”的活动设计中,有科学教育、美术教育和语言教育,这是根据科

学教育活动设计的活动性要求而设计的。

19.操作实验类的内容是可供学前儿童自己制作各种物品所需的材料工具。

20.在科学活动过程中,“做中学”项目特别强调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设置情景一提出问

题一动手操作一记录信息并得出结论一表达与交流。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21.科学与技术的区别有哪些?

22。

如何进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选编?

23.教师在运用测量方法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24.散步活动实施与指导的要点是什么?

四、设计题(共22分

25.根据以下活动主题,设计一个科学教育活动,并以理论说明其中活动目标的设计

思路。

怎样采集树叶(中班上学期)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半开卷)

(供参考)

2015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B2.B3.D4.B5.C

6.A7.B8.D9.B10.A

11.√12.√13.√14.×

15.×

16.×

17.√18.×

19.√20.√

21.答:

(1)科学是以认识自然为目的,而技术是以改造自然为目的。

(2)科学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而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

(3)科学是发现新知识的过程,而技术是创造、发明新产品的过程。

22+答:

(1)采用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

(2)采用以单元式选编内容;

(3)根据科学教育的

各个领域选编内容。

23.答:

(1)进行测量活动,重在培养测量意识;

(2)学习运用非正式量具进行测量的方法;

(3)用正式量具测量时,量具要精确。

24.答:

(1)制定活动计划,要粗而灵活;

(2)明确散步的概念;

(3)明确散步的目的;

(4)在散步时进行随机教育。

四、设计题I共22分)

25.答:

要求:

(1)格式正确;

(2)目标设计、内容设计、活动材料与设备设计

(3)目标设计的理由:

①了解儿童已有的经验;

②确定合适的目标。

设计:

(略)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秋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2015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

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中的括号内。

1.科学的范畴极为广泛,我们把科学定义为:

科学是关于()。

A.自然、思维和人类的知识体系B.思维、天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

C.思维、自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D.自然、社会和人类的知识体系

2.我国常识教育提出的中班有关植物的目标是()。

A.认识常见的蔬菜、水果、花草、树木各二、三种

B.认识常见的三、四种蔬菜、水果,一、二种花草、树木

C.认识常见的蔬菜、水果、干果、树木、花草和当地的主要农作物各二、三种

D.认识常见的蔬菜、水果、干果,比较其异同,并进行分类

3.例如在选择“熊猫”作为科学教育内容时,除了使学前儿童获得关于熊猫的主要外形特征、习性和功能等方面的知识,还可以选择与熊猫有关的环境,包括竹林、气候、人们生活等各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是内容选编的()要求。

C.系统性D.环境性

4.各年龄阶段进行比较性观察时要求有所不同,5—6岁年龄班的要求是()。

A.比较物体明显的不同点B.比较物体的不同点

C.比较物体的相同点D.比较物体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5.以下物品中可以作为学前儿童自然测量工具的是()。

A.绳子B.秤

C.直尺D.钟表

6.下列选项中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环境是:

A.问题情境

B.科学活动室

C.科学学习氛围

D.三个都是

7.下列各种社会资源中属于物力资源的是:

A.森林

B.学生家长

C.教育机构

D.博物馆

8.教师在设计与指导科学教育活动时,应遵循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A.发展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整合性

B.发展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科学性

C.科学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整合性

D.开放性、活动性、科学性、整合性、发展性

9.幼儿园科学教育评价是一种()系统,可以用来判断科学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是否有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科学教育的质量。

A.督导一反馈

B.评价一督导

C.反馈一校正

D.校正一督导

10.“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起源于()。

A.法国B.美国

C.中国D.德国

11.人类早期的科学教育的特点是自然科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自然科学教育带

有神灵色彩。

1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是根据学前教育的总目标、结合科学教育的特点而确定

的,是学前教育总目标在科学教育中的具体体现。

在制订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时,不仅要考虑社会发展的需求,还要考虑年幼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同时还要体现自然科学的学科特点。

18.科学教育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使他们在教师

的支持下,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教育目标。

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启蒙性要

求。

14.学前儿童年龄小,种植、饲养的技能差,因此在选择种植、饲养的内容时,要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以及动植物本身的特点来进行选择。

具体说来,在选择种植的植物时,应选择一些易生长、易照顾、对种植的土质肥料要求高、生长周期相对较长的植物。

15.科学小制作是学前儿童通过自身的感官与自然科学物质材料相互作用,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和实际操作的科学活动,它特别强调操作过程。

16.活动室建构的基本理念是:

以活动室为科技活动的主阵地,以问题情境和任务情境为引导,以尝试、探索、设计、制作为类型,组织探索、设计、制作活动,实现在科学态度、知识、技能、方法、能力、行为、习惯方面的培养。

()·

17.为了鼓励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家庭成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第一是关心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

第二是为探索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第三是父母参与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

()

18.教师对于科学活动过程的指导,主要是通过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实现的,有质量的提问能推进学前儿童思考,促使学前儿童去探索、去发现。

科学教育活动中的问题主要有两大类:

一类是封闭式的问题,另一类是开放式问题。

19.初冬的早晨,突然起了大雾,教师立即组织学前儿童对这种不常见的天气现象进行观察、交流,这是一种选择性科学教育活动。

20.教师安排学前儿童,从×

片×

日起,每晚观察月亮盈亏现象并作记录,然后将记录拿到幼儿园,以此分析学前儿童观察的细致性等水平,这种评价的方式属于测试法。

三、筒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21.简述科学经验与科学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22.如何对学前儿童进行有效的分类指导?

23.联系实际情况阐述集体科学教学活动的实施与指导?

24.什么是自然观察法?

它有什么优缺点?

四、设计题(共22分)

25.请设计一个区角活动,并说明其中活动材料和设备的设计思路。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bi4年秋季学期“井放专科”期末考试

2015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

共30分)

1.C2.A3.C4.D.5.A

6.D7.D8.A9.C10.B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5.√

16.√17.√18.×

19.×

20.×

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学前儿童初级科学概念的形成,依赖于科学经验的获得。

脱离了科学经验的概念学习是不可行的,科学经验是学前儿童形成初级的科学概念的基础,科学经验影响着初级科学概念的内涵,并有效地丰富和发展着学前儿童的初级科学概念。

相反,如果只是重视科学经验的获得,而忽视科学概念的形成,显然也是不合适的。

在科学学习中,不能迁就学前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不能满足于感知表面现象,而要努力引导学前儿童整理零散的知识经验,促进初级的科学概念的形成,并逐渐提高概念水平,促进学前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与发展。

22.答;

(1)指导儿童在充分感知物体的基础上进行分类;

(2)帮助学前儿童学习不同的分类活动类型;

(3)指导学前儿童学习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4)帮助学前儿童明确分类标准,并鼓励他们自己确定分类标准。

(1)明确任务,引起兴趣,导入活动;

(2)引导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进行感知、操作;

(3)使学前儿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4)引导学前儿童学习用各种方式进行表达;

(5)要注意结束活动的时间及方式。

24.答i自签观察是评价者对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进行观察及评价的方式。

自然观察的优点:

(1)不受时间间隔的限制,只要事件一出现,便可I!

iti---li件或行为的发展持续记录,可以经济有效地利用时间和精力。

(2)在学前儿童自然的状态下进行观察和评价,学前儿童基本不受干扰,或很少受对干扰'

能收集到学前JL童最真实的行为资料。

自然观察的缺点:

(1)自然观察时需要评价者进行详细的、如实的记录,对记录技术要求高,用手工操作往往很困难,而且对记录者的文字表述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记录者用准确的词汇进行描述。

(2)由于只记录选定行为的发生过程,所以有可能这些观察到的行为现象,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会有不同的意义。

四、设计题(共22分)

25·

(1)格式正确(2分)

(2)目标设计(4分)、内容设计(4分)、活动材料(4分)、设备设计(4分),

(3)内容设计的理由(4分):

区角活动中材料和设备的设计是关键,在设计材料和设备时,除了在性能上安全可靠等要求外,还应考虑以下几点:

(1)材料的探索性

(2)材料的新颖程度

(3)材料的易理解性

(4)材料的丰富性

(5)材料的层次性

(略)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察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3分。

1.1903年我国自己开办的第一所幼稚园是()。

A.湖南幼稚园B.湖北幼稚园

C.广东幼稚园D.京师同文馆

2.在幼儿园进行集体活动如“好听的声音”,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

A.单元目标B.年龄阶段目标

C.活动目标D.科学知识教育日标

3.在选编“认识人体”这一主题时,小班可以选择认识脸、眼睛、耳;

中班可以选择认识脚和手;

大班则安排认识皮肤、身体、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及其功能等。

这是内容选编的()方式。

A.螺旋式上升

C.交错式上升

B.水平式上升

D.直线式上升

4.帮助学前儿童学习把物体按两套标准进行分类,宜放在哪个年龄阶段进行?

A.2~3岁B.3~4岁

C.4~5岁D.5~6岁

5.用图像记录方法进行信息交流,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

A.2~3岁B.3~4岁

C.5~6岁D.各年龄段均可

6.下面哪一个不属于幼儿园园地?

()。

A.种植园

C.自然角

B.饲养角

D.气象角

7.家庭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A.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潜移默化性

B.个别性、潜移默化性、开放性、灵活性

C.亲密性、开放性、潜移默化性、灵活性

D.潜移默化性、联系性、随机性、灵活性

8.教师在设计与指导科学教育活动时,应遵循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A.发展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整合性

B.发展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科学性

C.科学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整合性

D.开放性、活动性、科学性、整合性、发展性

9.下列科学活动中,属于偶发性科学活动的是()。

A.制作玩具B.制作昆虫标本

C.观察蚂蚁搬家D.观察大雾天气

10.“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起源于()。

A.法国B.美国

C.中国D.德国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

共20分)

11·

古代的儿童科学教育是一些解释粗浅的科学概念、说明用途的纯知识性的科学教育,而且往往是和识字教育紧密结合。

12·

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年龄阶段目标,4—5岁的儿童能按照自己规定的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

13·

将幼儿园三学年(或四学年)的科学教育内容编排成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从内容到形式都注重体现知识的系统性与学前儿童发展的连续性。

每个单元又突出一个重点,围绕重点设计多种活动内容和形式,这是根据科学教育的各个领域选编内容。

14·

学前儿童适合操作比较容易、简单、带有游戏性质的实验,如,磁铁吸铁的实验、种子发芽的实验等。

15·

通过文学艺术的方法进行科学教育,可以使学前儿童更容易接受粗浅的科技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激发想象力,从而提高学前儿童的创造潜力。

(),

16·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知识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17·

操作性问题是一种可以通过学前儿童自身的操作来寻求答案的问题,例如问:

‘‘如果把纸放到水里,会发生什么事情?

”解答问题的方式可以是让学前儿童把纸放在水中试一试。

18·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利用周围环境,为学前儿童提供材料和机会,使他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去探索周围世界、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一种活动。

19·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中的测试法等同于学龄儿童的测试法,就是根据图片所表示的内容及问题,通过思考,用符号或数字作为标记来回答各种问题的方法。

20·

幼儿园的“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儿童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

21.分别阐述科学知识教育目标、科学方法教育目标和科学情感态度教育目标的涵义。

22.以实例说明观察活动的指导要点。

23.举例说明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

2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意义有哪些?

25.请用以下素材和已有知识,设计一份科学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啄木鸟

啄木鸟为著名的森林益鸟,除能以其身体特有的结构而消灭树皮下面的害虫之外,人们还可以根据其啄木留下的痕迹作为森林采伐的指示,因而称为“森林医生”。

啄木鸟是树木上攀援的鸟类,它后肢上四趾分为两组,两趾向前,两趾向后;

可以很容易的攀附在树木上。

它的嘴象一把凿子,专食树皮下栖息的害虫。

它尾羽的尾轴坚硬而富有弹性,在啄木时起着支架身体的作用。

2504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半开卷)

(供参考)

2014年7月

1.B2.C3.D4.D5.C

6.A7.A8.A9.D10.B

11.√12.×

13.×

14.√15.√

17.√18.√19.×

20.√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

共28分)

科学知识教育目标:

是人类在了解自然科学时,希望获得的有关事实的信息和理论的信息。

依据反映层次的系统性,知识可以分为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

科学能力、方法教育目标:

是指学习探索周围世界和学科学的方法,如观察、分类、测量、思考、表达交流和解决问题等方法,以及发展观察力、思维能力、创造力、动手能力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方法是“人们获得科学认识所采用的规则和手段系统”,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

科学情感、态度教育目标:

是指对科学活动兴趣爱好的培养,是否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等等,特别强调好奇进取、负责合作、客观、虚心、细心、耐心、信心、自动自发、喜欢创造思考等态度、情感的培养。

22.答:

尽可能提供实物、实景;

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观察;

引导幼儿多角度地观察事物;

指导幼儿学习观察方法。

(1)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学前儿童主动学习的过程;

(举例:

略)

(2)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学前儿童重演科学家科学撂索的过程;

略)(3)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学前儿童获得科学经验的过程;

略)(4)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科学知识教育、科学方法教育和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培养相协调的过程。

略)

评价是控制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质量的手段、是积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经验的重要途径、是改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依据。

25.

(1)格式正确;

(2分)

(2)目标设计、(4分)内容设计、(4分)活动材料与环境的设计、(4分)过程设计。

(4分)

(3)方法设计的理由:

①根据活动目标设计方法;

②根据活动内容设计方法;

③根据本班学前儿童的特点设计方法;

④根据幼儿园设备条件设计方法;

⑤各种方法的配合使用。

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