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甸峡隧道施工组织 2.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7164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78.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甸峡隧道施工组织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九甸峡隧道施工组织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九甸峡隧道施工组织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九甸峡隧道施工组织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九甸峡隧道施工组织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九甸峡隧道施工组织 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九甸峡隧道施工组织 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九甸峡隧道施工组织 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九甸峡隧道施工组织 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九甸峡隧道施工组织 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九甸峡隧道施工组织 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九甸峡隧道施工组织 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九甸峡隧道施工组织 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九甸峡隧道施工组织 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九甸峡隧道施工组织 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九甸峡隧道施工组织 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九甸峡隧道施工组织 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九甸峡隧道施工组织 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九甸峡隧道施工组织 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九甸峡隧道施工组织 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甸峡隧道施工组织 2.docx

《九甸峡隧道施工组织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甸峡隧道施工组织 2.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甸峡隧道施工组织 2.docx

九甸峡隧道施工组织2

九甸峡水利枢纽库区复建道路改线

隧道工程

 

甘肃昭通路桥有限责任公司

九甸峡水利枢纽库区复建道路改线隧道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

 

九甸峡水利枢纽库区复建道路改线

隧道工程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审核:

石明平

主编:

孙杰

编委:

石国钰

张小英

马英海

李斌

李明

甘肃昭通路桥有限责任公司

九甸峡水利枢纽库区复建道路改线隧道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4

二、施工程序………………………………………………………………5

三、施工方法……………………………………………………………6

四、主要工艺流程图……………………………………………………22

五、应急预案……………………………………………………………25

六、质量保证措施……………………………………………………26

七、安全保证措施……………………………………………………28

八、进度计划……………………………………………………………31

九、劳动组织及机械设备配置………………………………………31

十、主要材料供应计划………………………………………………33

十一、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33

 

一、工程概况

(一)地貌、地质、水文概况:

隧道隧址区处于洮河九甸峡水利枢纽工程库区中段海拔相对较低的中低山丘陵及山间盆地区。

区内冲沟发育,地形破碎,海拔在2300~2800m之间,相对高差小于500m。

山间分布有中新生代断陷盆地,盆地内发育了开阔平坦的河流浸蚀堆积型川台地。

工程区内山势挺拔,沟谷破碎,岩石软硬相间,断裂构造发育;气候高寒阴湿,年降水比较集中。

洞身围岩为二叠系下统第二岩性组砂岩夹页岩,砂岩单层厚30~80cm,页岩单层厚3~5cm。

隧洞进出口围岩属于v级围岩,围岩极不稳定,毛洞难于自稳,成洞条件差,开挖后支护紧跟或超前支护、锚喷挂网。

隧道洞身段属于Ⅳ级围岩,围岩不稳定,毛洞围岩自稳时间短,拱顶常有塌落,边墙也有失稳现象,时间效应明显,开挖后需要及时加强支护、喷锚挂网,设钢架支护。

(二)工程简介:

1、九甸峡水利枢纽库区复建道路改线隧道工程长度见下表

隧道名称

起点桩号

终点桩号

长度

合计

九甸峡隧道

K0+000

K0+174.41

174.41

174.41m

2、该隧道设计为两车道的曲线隧道,行车道宽2×3.25m,人行道宽0.65m,净宽7.8米。

隧道高度4.00m,人行道高0.25m.。

3、根据围岩类别不同,采用不同的初期支护方式和二次衬砌;暗洞衬砌结构按新奥法原理,采用复合式结构形式,初期支护以锚杆、钢拱架和钢筋网喷砼组成联合支护体系,二次衬砌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隧道衬砌支护参数表

围岩类型

初期支护

二次衬砌

衬砌长度

锚杆

喷砼

钢拱架

拱圈

仰拱

144.41

Ф22长3.5m

(1.2×1.0m)

17cm

I18型钢拱架间距1.0m

45cm

30

Ф22长4m

(0.75×1.0m)

20cm

I18型钢拱架间距0.75m

50cm

4、由地形、视角、照明、隧道营运管理及结构与经济方面综合考虑,根据实际地形洞门设计为端墙式;隧道防排水根据以防水为主,防排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隧道暗洞段复合衬砌之间采用土工布加防水板防水,伸缩缝、沉降缝处均设一道橡胶止水带防水,工作缝采用橡胶止水条防水,排水采用环向排水半圆管,同时设置地下中心排水管和边沟排水的排水措施。

消防采用灭火器作为主要的消防设施,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消防箱。

二、施工程序

根据隧道现场地形条件和隧道的长度,拟定采用单向进洞,具体做法是先集中力量施工洞口进口边坡工程,待达到进洞条件后继续向前开挖和初期支护,同时施工洞口出口边坡工程,出口边坡施工完毕后划分小部分工人从出口开挖对打,进出口同时施工可缩短工期,资源共用,可最大限度发挥各种资源的效能。

施工顺序如下:

(1)洞口工程施工顺序

洞顶截水沟→洞口土石方开挖(留护拱核心土)→边坡防护→进洞暗洞施工

(2)隧道洞身开挖、初期支护作业施工顺序

①Ⅴ类围岩开挖、初期支护作业施工顺序

超前小导管施工:

洞口开挖至暗洞桩号前1米→在两侧挖至暗洞的基底高程→按设计稳放护拱钢架→按设计焊制孔口管及连接钢筋→稳放组装安装超前小导管。

挖除核心土→上部弧形断面开挖→拱部锚、喷、网、钢架联合支护→左侧壁导坑开挖→左侧墙锚、喷、网、钢架联合支护→右侧壁导坑开挖→右侧墙锚、喷、网、钢架联合支护→开挖中心核心土→下部开挖→边墙锚、喷、网、钢架联合支护

②Ⅳ类围岩开挖、初期支护作业施工顺序

超前导管支护→洞身开挖→出碴→钢拱架支护→钢筋网支护→砂浆锚杆支护→喷射混凝土支护。

(3)隧道二次衬砌施工顺序

防水层施工→矮边墙施工→二衬钢筋安装→衬砌台车就位→安装模板→浇筑砼→拆模→养生

(4)洞内路面施工顺序

现场清理→砼调平层施工→养生→水泥砼面板施工→养生

三、施工方法

(一)、施工测量

1、控制测量

开工前,首先对设计单位交付的地面控制桩及永久性水准点进行复测,桩位复核无误后,在隧道口布设不少于3个控制点,同时定期对控制点进行检查,保证其精度。

测量控制点,桩点必须稳定、可靠,且通视良好,且要加以保护。

测量仪器、工具在使用前应请专业部门进行校核,校核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

2、洞内测量

先将洞外控制点引入洞内,进行洞内测量,其主要内容有:

施工中线测量、水准测量及断面施工测量。

并定期对洞内中线点和水准点进行检查,以防移动,保证测量精度。

导线点应尽量沿路线中线布设,导线的边长在本隧道(曲线地段)不宜短于70m。

洞内水准点应根据洞外、洞内已设定的水准点,按施工需要加设。

为使施工方便,在导坑内拱部、边墙施工地段每50米设立一个水准点。

隧道开挖前应在掌子面标出开挖断面外轮廓线,开挖完成后应及时用断面仪测量并绘出断面图。

提供监理工程师复核验收。

二次衬砌施工前应复核就位后的模板台车的中线、水平宽度和各部尺寸和高程,保证洞内轮廓和隧道净空。

(二)、洞口工程

根据设计,洞口采用明挖法施工。

洞口开挖前先完成地表排水系统,然后从顶部开始采取分层开挖,分层支护的方法,洞口仰坡及洞门墙基础开挖边坡采用锚杆挂网喷浆方式进行加固处理,为保洞口围岩稳定,采用挖掘机以及浅孔弱爆破,强支护的开挖方法。

洞门及边、仰坡开挖由外向里,从上而下分台阶,分层分段开挖,分层分段支护。

根据地形条件,土方和强风化岩石采用挖掘机挖装,人工配合清理边、仰坡开挖面,局部陡坡地带采用人工开挖。

石方采用浅孔钻爆法开挖,明挖地段边、仰坡处预留1~1.2m光爆层,钻孔采用YT-28风动凿岩机钻孔,采用毫秒微差线型爆破技术,“一”型起爆。

槽挖地段根据地形条件取2~4m,“V”形起爆,两侧边坡及基底面以上各预留1~1.2m光爆层。

开挖台阶高度2~4m左右。

开挖形成的坡面按照设计及时进行封闭防护,避免长时间暴露造成坡面坍塌。

(三)、洞身开挖

1.洞身开挖是隧道施工中比较关键的基本作业,根据地质情况,其开挖作业时必须谨慎进行,Ⅴ级围岩采用正台阶分部扇形开挖法,IV级围岩采用长台阶开挖法。

2.在开挖过程中应注意严格按设计尺寸开挖断面,不欠挖,并在开挖时应将边墙基础、电缆沟、排水沟的位置同时开挖出来。

在Ⅴ、Ⅳ级围岩地段,采用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勤量测、早封闭的施工方法,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3.本隧道Ⅴ级围岩部分基本处在全、强风化的混合花岗岩中,岩体极破碎、松散节理、裂隙发育、埋深浅,围岩自稳能力差,施工难度大.做到利用围岩自稳能力,对施工安全和长期的使用安全都是特别重要的,也是施工过程中应特别重视的一件事。

4.针对上述特点,在开挖上正台阶分部扇形开挖法方法.超前支护一步接一步,超前管棚之后紧接着超前小导管。

在初期支护上采取逐步开挖逐步支护,以此来控制围岩的位移.为了提高初期支护的效果,达到及时封闭,尽快提早进行仰拱施工。

5.钻爆作业按照钻爆设计进行钻孔、装药、连线、起爆。

当开挖条件发生变化时,爆破技术参数随围岩条件的变化作相应修改,以能在爆破后得到最佳的开挖断面为原则。

(1)钻眼前在掌子面上画出断面轮廓线,并根据钻爆设计图标出炮眼的位置,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钻眼。

(2)钻眼完毕,按炮眼布置图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经检查合格才能装药。

(3)用硝铵炸药配毫秒雷管,如果岩层含水量较大需采用乳化炸药配合防水销铵炸药共同爆破。

(4)钻孔采用湿式凿岩,严格控制粉尘浓度。

(5)通风采用机械通风,在风机出口设置消声器。

(6)有毒和可燃气体的浓度均不超过国家规定。

(7)凿岩机在钻眼时,必须先送水后送风,放炮后必须进行喷雾洒水。

出渣前用水淋湿全部石渣和冲洗附近岩壁。

为了使爆破后沿周边眼劈裂开来,从而避免周边眼以外的围岩受到破坏,并使坑道周边达到光面的效果。

采取以下措施:

a缩小周边眼间距(E):

一般由试验决定。

E值大致在0.3—0.7m之间。

本项目不大于0.4米。

b减小周边眼的最小抵抗线W:

同样是由试验确定W值。

通常W值在0.5—0.8m左右,初步设计可取W=0.8E。

c减少装药量及减小装药密度:

据我经理部经验,周边眼的装药量约为普通炮孔的装药量的l/2—2/3左右,通常采用间隔装药(分散装药结构),并采用小直径药卷及低威力炸药,从而减少装药量及减小装药密度。

这样,可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d周边眼在最后同时起爆:

周边眼在最后起爆:

用导爆索或瞬发雷管同时起爆所有周边眼的药包,周边眼的爆炸力将共同起作用,达到光面爆破的效果。

实践证明,对于石质较差的岩层,最好是使用毫秒迟发电雷管起爆周边炮眼,可使爆破既有同时起爆的爆破威力,又可减小对设计轮廓以外围岩的扰动。

e严格控制炮眼方向:

钻眼方向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光面爆破效果,方向不准确就达不到光面爆破的目的。

因此在钻眼前要认真定准炮位,确定炮眼的方向,钻眼时,上、下、左、右的角度均应严格控制,周边眼的眼底应落在同一平面上,钻眼过程中经常检查炮眼方向,及时校正,对于个别不符要求的炮眼,则应废除,重新钻眼。

6.爆破图表编制:

本工程凿岩爆破图表都依照工程类比法,结合本工程的地质条件和施工方法,初步拟订Ⅴ级围岩拱部开挖时光面眼距离为400mm,光面层厚度为450mm,比值为0.89,装药量为0.167Kg/m.Ⅳ级围岩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开挖时的周边眼距离均为450mm,光面层厚度为550mm,其比值为0.82,装药量为0.160Kg/m.周边眼采用空气间隔装药,导爆索传爆.在实施过程中,依据炸药的品种和爆破的效果装药量应做适当的调整,以期达到最理想的光爆效果。

炮眼布置图和爆破参数详见各类围岩炮眼布置图和钻爆参数表。

(四)、初期支护

1.喷射砼施工

喷射砼采用湿喷法施工,喷射砼时分段、分片自上而下顺序进行,喷射前先清洗受喷面,发现松动的石块及时清除,然后再进行喷射。

当岩面有较大坑洼时,应先喷凹处找平。

回弹率应控制在拱部不超过25%,边墙不超过18%,回弹物不得重新作为砼材料。

喷砼终凝后2小时,即应开始洒水养护。

初期加强,洒水次数以能使砼有足够的润湿状态为准,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2.管棚及套拱的施工

套拱采用C25砼浇注,厚50cm,内设3榀I16钢拱架,拱架间用纵向钢筋联接,焊接成整体,在套拱内预埋孔口管,作为管棚钻孔定位及导向用。

Ⅴ级围岩地段管棚施工及注浆参数与洞口工程管棚施工相同。

3.砂浆锚杆施工

本标段隧道Ⅴ级围岩边墙初期支护以及Ⅳ级初期支护采用Φ22砂浆锚杆,锚杆呈梅花形布置。

a.准备工作:

钻锚杆孔使用YT-28风动凿岩机,钻孔前根据设计要求定出孔位,钻孔保持直线并与所在部位岩层结构面尽量垂直,钻孔直径符合规范要求。

准备使用的锚杆杆体应调平直、除锈和除油。

配足附件并在钻杆上标出锚杆的长度,备齐配套工具,作好保护措施。

钻孔前检查钻孔工具、风压以及其他机械设备,使之保持正常状态。

b.具体施工方法:

钻完孔后用高压风吹净孔内岩屑,采用KBY-50/70双液注浆泵注浆,将孔内注满砂浆,然后将锚杆打入孔内,锚杆末端戴上垫板,然后拧紧螺母。

采用NZ130A砂浆锚杆专用注浆泵往孔内压注砂浆。

采用C20以上早强水泥浆,水灰比0.7,注浆孔口压力不大于0.4Mpa。

浆液采用HJ1-352型砂浆搅拌机拌和

4.超前支护施工

在本隧道采用超前小导管支护,Ф42*3.2超前小导管长3m,环向间距35cm。

前后两排小导管应搭接1.174m。

倾角10度。

施工前,首先对掌子面进行喷射砼封闭,然后按照设计要求布置钻孔。

对于打入的钢管应先冲洗管内积物,然后采用KBY-50/70双液注浆泵注浆。

注浆自下而上进行,浆液采用HJ1-352型砂浆搅拌机拌和。

超前砂浆锚杆施工方法同砂浆锚杆。

5.钢筋焊接网施工

钢筋焊接网随受喷面起伏铺设,且与锚杆焊结牢固,在喷射作业时不得颤动。

与受喷面的间隙一般为3cm。

钢筋网的喷射砼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0mm。

向钢筋焊接网喷射砼时,喷头略为倾斜,网后砼的流动性应大些,以便喷射密实。

7.钢拱架支撑

a.施工准备:

钢支撑拱架的制作,根据设计图纸在实地上画出的大样图进行,加工要求准确。

钢拱架加工后要进行试拼,拼装允许误差为:

沿隧道周边轮廓线的误差不应大于3cm,平面翘曲应小于2cm。

相邻钢架之间用Φ22钢筋联接为一体。

锚杆与钢架也需焊接连为整体。

b.具体施工方法及要点:

钢支架安装紧随锚杆之后,拱脚放在牢固的基础上。

钢架与初喷砼面尽量靠近,但留2—3cm的间隙作为保护层。

当钢架与初喷面的间隙过大时应设垫块固定牢靠。

钢架垂直于隧道中线,上下、左右允许偏差±5cm。

拱脚标高不足时,不得用土石回填,而设置钢板进行调整,必要时可用砼加固基底。

喷射砼由两侧拱脚向上对称喷射,并将钢架覆盖,使其有足够的砼保护层。

(五)、隧道施工监控量测

1.监控量测目的与意义

现场监控量测是新奥法(NATM)原理核心之一,通过施工现场监控量测,及时掌握围岩和支护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应力、应变的动态变化,判断支护的稳定程度,确保施工安全。

为评价和修订初期支护参数,确定二次衬砌施作时间提供信息依据。

2.现场监控量测项目和要求

①施工中的测试系统至少(必测项目)应包括下述内容:

a.地质及支护状态观察

b.周边位移

c.拱顶下沉

d.地质超前预报

②选测项目包括地表下沉,围岩内部位移,围岩压力,锚杆轴力,钢支撑内力及外力,这些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测。

③必测项目具体监测方法

其隧道施工监测应严格按照图纸及招标文件规定要求进行测设,其量测的项目内容、频率等都应满足要求。

以下简单叙述一下必测项目的监测方法。

a.地质及支护状态观察:

开挖工作面的观察:

在每次爆破后对每个开挖面进行,尤其软弱围岩地段开挖后立即进行地质调查,绘出地质图,撰写地质描述。

必要时利用地质罗盘进行地质调查。

支护状况观察:

初期支护施作完后观察是否有砼喷层开裂和掉块。

b.周边位移、拱顶下沉

测点布置:

沿隧道纵向每10-30米一个断面,按照图纸要求设置测定收敛情况的配置位置。

监测仪器:

精密水准仪、钢挂尺、坑道收敛计等。

c.地质超前预报

测点布置:

沿隧道纵向每100-150米一个断面,一般采用地质超前钻孔。

必要时采用地震法超前预报仪。

 

3.监控量测项目的测线和测点布置

量测项目与频率表

类型

量测项目

量测间隔或位置

配置位置

频率(次)

预埋量测设备

备注

1-15日

16-30日

30日以后

A

地质及支护状态观察

全长度

各开挖面

每次爆破后进行

B

周边位移

每10-30米

测H1,H2,D1-D4收敛情况

1~2次/天

1次/2天

1~3次/月

收敛计用短锚杆K1-K5

判定围岩及隧道稳定性、支护参数合理性,并为二次衬砌浇注时间提供依据

C

拱顶下沉

每10-50米

测一点F收敛情况

1~2次/天

1次/2天

1~3次/月

锚杆F

D

地质超前预报

每100-150米

T1-T5钢筋计

判定围岩及隧道稳定性。

测点布置见量测断面图

4.隧道施工监控量测频率

见量测频率图和量测频率表

5.监测数据的整理与应用

施工期间,每次监测后应及时根据监测数据绘制拱顶下沉、水平位移等随时间及工作面距离的时态曲线。

以便发现了解其变化趋势,并根据开挖面的状况、拱顶下沉、水平位移量大小和变化速率,综合判断围岩和初期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及时反馈现场施工人员。

当位移-时间曲线趋于平缓时,应进行数据处理或回归分析,以推算最终位移和掌握位移变化规律。

当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时,则表明围岩和支护呈不稳定状态,此时应密切监视围岩动态,并加强支护,必要时暂停开挖。

6.量测管理的基本要求

(1)量测组是由较熟悉量测工作的3—5人组成。

若量测项目较多,技术难度比较大,可适当增加人员。

量测组除负责日常测试工作外,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量测结果。

(2)现场监控量测与隧道施工作业易发生干扰,因此两者必须紧密配合,相互支持,创造条件,提供方便,按量测计划认真组织实施。

防止因抢工程进度忽视量测工作而危及施工安全。

(3)在施工过程中,各预埋测点要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妥善保护,以确保现场监控量测工作顺利进行。

(4)将量测资料列入竣工文件,是为复合式衬砌隧道的施工积累资料,为其他类似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并为运营管理服务。

(六)、二次衬砌施工

1.施做时间

在围岩监测中满足以下条件方可进行二次衬砌的施工:

a.各测试项目的位移速率明显收敛,围岩基本稳定。

b.周边位移速率小于0.1-0.2mm/d,或拱顶下沉速率小于0.07-0.15mm/d。

c.二次衬砌前的位移已达总位移的80%以上。

d.初期支护表面裂缝不再发展。

e.对于Ⅴ类围岩,当不满足这些条件,围岩有失稳迹象时,为了控制过大变形以及安全需要可以提前进行二次衬砌。

模筑混凝土衬砌是道路隧道永久支护之一,衬砌好坏直接影响整个隧道的工程质量和使用,因此,在施工中必须注意保证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拼装模板台车

当初期支护满足二次衬砌施工要求,即将在工厂加工好的模板台车运到洞口场地进行拼装。

将台车各部件察拭涂油,试验其机动性和可靠性,并将台车各部尺寸进行复核,如有不符之处立即改正。

台车上的内模板要察拭干净并除锈。

在浇注混凝土前在模板上涂脱模剂。

3.二衬浇注混凝土前的准备工作

1、用断面仪检查初期支护内部轮廓,如有侵入部分,立即进行处理,保证二次衬砌混凝土厚度。

2、去掉初期支护表面遗留的铁件、钉头以及多余的锚杆头等金属物,并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3、挂土工布、防水板。

4、施工混凝土矮边墙。

要留有混凝土接茬榫槽以及接茬钢筋。

5、安装二衬钢筋。

6、模板台车就位。

检查中线、水平宽度等各项指标,报请监理验收。

合格后固定,进行堵头板、止水条、止水带的安装。

4.混凝土浇注

混凝土应按配合比配料,拌合均匀,用机械拌合。

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运输车,混凝土灌注使用输送泵灌注。

灌注混凝土时两边对称分层灌注和捣固,超挖部分亦同时在两侧对称回填。

间歇灌注如间歇超过初凝时间,则待其硬化再继续灌注,并要处理表面,作施工缝处理埋入止水条先铺一层砂浆后再继续灌注。

有支撑需在灌注混凝土时拆除的,应逐步拆除,并密切观察围岩的动态,若不稳定,则需进行支撑顶替作业。

有时上导支撑横梁不能拆除,不得不留在衬砌背后,当地质条件恶劣时,甚至连立柱也不能顶替取走,此时可用铁皮或木盒等包裹立柱,使它与灌注的混凝土隔开,待混凝土硬化后,再抽走立柱。

支撑顶替常用预制混凝土短柱和钢筋混凝土短梁,通过它们顶替需拆除的支撑,将地层压力传至拱架,它们通常就灌注在衬砌之中。

拱圈由两侧灌至拱顶,在剩一狭条时,需由与衬砌连接处向一个方向进行灌注,这称为活封口,封口也称为刹尖。

衬砌分段灌注的连接处,或两洞口贯通处的衬砌连接,均会出现所谓“死封口”,可先留出一正方形缺口,在进行表面凿毛清洗处理之后,将与缺口相同体积的混凝土装入活底木盒,用千斤顶顶入缺口内,待混凝土硬化后,拆除千斤顶及木盒,完成拱顶封口。

先拱后墙法施工,拱与墙连接处也有墙顶封口问题,当墙用于硬性混凝土灌注时,可连续灌满封口,注意捣固密实。

当墙用塑性混凝土灌注时,则要先留10—20cm空隙,在完成边墙浇灌后,经过24h再进行封口,封口应尽量采用干硬性混凝土,切实注意捣固密实。

拱脚以上1m范围内,超挖部分用与衬砌同级混凝土进行回填,以使拱部受力有利。

5.养护及拆模

灌注完衬砌后需进行养护,通常于10—12h后即洒水养护。

当隧道中湿度较大时也可不洒水,洒水养生不少于7d,拆除衬砌台车模板应根据气温以及预留试件试验得出的强度决定。

拆除时间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不承受荷载的直边墙,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指标,或拆模时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致损坏;

(2)受有较大围岩压力的拱、墙,一般当封顶或封口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100%;

(3)受围岩压力较小的拱、墙,一般当封顶或封口混凝土或圬工达到设计强度70%;

(4)围岩较稳定,地压很小的拱圈,一般当封顶混凝土或圬工达到设计强度40%。

(七)、防水与排水工程施工:

1.防水工程

在二次衬砌背面设置隧道专用型防水板,土工布设置在防水板与喷砼层之间,其作用兼作衬背排水层及缓冲层。

在衬砌浇筑工作缝设置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20×15mm),在设置变形缝处以及沉降缝设置橡胶止水带(规格300mm×10mm)。

止水带、止水条安装时,以及在砼浇捣作业过程中,注意止水带的保护,不得被钢筋、石子和钉子刺破,如发现有破损,及时修补;在固定止水带和浇筑砼过程中,防止止水带偏移;加强砼振捣,排除止水带底部气泡和空隙,使止水带和砼紧密结合;止水带的接头根据止水部位采用不同的接头方法,止水带的搭接宽度可取100mm,冷粘缝宽不小于50mm。

2.排水工程

在初期支护中,围岩的裂隙水通过φ100环向排水半圆管引入边墙底部的纵向排水管。

排水半圆管上采用喷砼进行封闭。

环向排水处半圆管与墙脚处φ200PE排水管相通,排水采用φ100横向PE排水管将纵向管与中央排水沟连通,引水至洞外。

路面积水通过路面边沟引入洞外路基边沟。

在初期支护完成后,如果排水失败,则在初期支护与土工布之间预埋环向φ50PE排水管,环向φ50PE排水管与纵向排水管相连,5~10米一根,以解决隧道排水问题。

路面以下设置纵向中央排水沟。

其作用是将路基围岩渗水、涌水以及通过半圆管汇集的隧道渗水排走。

纵向中央排水沟由带孔内径φ300mmPE双壁波纹管上覆盖级配碎石滤层组成。

沿隧道全长布置,将地下水排出洞口,最终汇集到洞外。

在隧道路肩部位设置了预制圆形路缘排污水沟,即路面边沟。

污水排出洞外,进入洞门外边沟。

(八)、洞内路面工程施工

1.面层砼的施工要点及程序

(1)在浇筑砼面板前,先将基层上的浮土、杂物全部清除,保持表面整洁,并适当洒水润湿。

(2)基层的外型尺寸、平整度、强度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立模:

本合同路面砼须立模施工,侧模用25cm高的槽钢,每次立模长度须满一天的浇筑工作量。

在浇筑路面砼前,须对立模质量进行自检,待监理批准后进行砼浇筑,不允许边立侧模边浇砼现象。

(4)砼的拌和:

面层砼在隧道旁的拌合站进行,采用的是强制式拌和机进行集中拌和,再分运至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