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备考语文集体备课中考语文基础讲练测专题04辨析修改病句讲及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7458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2.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备考语文集体备课中考语文基础讲练测专题04辨析修改病句讲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考备考语文集体备课中考语文基础讲练测专题04辨析修改病句讲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考备考语文集体备课中考语文基础讲练测专题04辨析修改病句讲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考备考语文集体备课中考语文基础讲练测专题04辨析修改病句讲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考备考语文集体备课中考语文基础讲练测专题04辨析修改病句讲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中考备考语文集体备课中考语文基础讲练测专题04辨析修改病句讲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中考备考语文集体备课中考语文基础讲练测专题04辨析修改病句讲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中考备考语文集体备课中考语文基础讲练测专题04辨析修改病句讲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中考备考语文集体备课中考语文基础讲练测专题04辨析修改病句讲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中考备考语文集体备课中考语文基础讲练测专题04辨析修改病句讲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中考备考语文集体备课中考语文基础讲练测专题04辨析修改病句讲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中考备考语文集体备课中考语文基础讲练测专题04辨析修改病句讲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中考备考语文集体备课中考语文基础讲练测专题04辨析修改病句讲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中考备考语文集体备课中考语文基础讲练测专题04辨析修改病句讲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中考备考语文集体备课中考语文基础讲练测专题04辨析修改病句讲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中考备考语文集体备课中考语文基础讲练测专题04辨析修改病句讲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备考语文集体备课中考语文基础讲练测专题04辨析修改病句讲及答案Word下载.docx

《中考备考语文集体备课中考语文基础讲练测专题04辨析修改病句讲及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备考语文集体备课中考语文基础讲练测专题04辨析修改病句讲及答案Word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备考语文集体备课中考语文基础讲练测专题04辨析修改病句讲及答案Word下载.docx

2.动宾搭配不当——例:

纪念三八节的到来。

(“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不能是“到来”)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例:

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严肃”不能修饰“研究”,可以改为“认真”、“慎重”等)

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例:

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

此外“作风是否深入”也讲不通,应该是“干部是否深入群众”。

这句话有两种改法:

把第一个分句改成两面性的“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是否深入群众。

”或将第二分句改成一面性的,不过句子结构要调整为“干部深入群众是做好救灾工作的决定条件”。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例:

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

(“既然”和“也”不能搭配使用,应将“也”改为"

就”)

●语序不当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例:

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

2.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例:

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3.多层定语语序不当——例:

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

4.多层状语语序不当——例:

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

(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

5.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例:

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

6.主客颠倒——例:

因特网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应改为:

中国青年对因特网。

7.分句位置不当——例:

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

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二)难考考点:

句式杂糅、句意歧义、不合事理。

●句式杂糅

句式杂糅不易辨识,是病句考查的难点之一。

句式杂糅是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句子杂糅在一起,从而造成语句结构的混乱。

句式杂糅情况常出现在以下几种情况:

1.表被动。

常见结构:

被(受)……所。

如:

例: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说明:

句子的前分句,将“……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和“深为广大消费者所欢迎”杂糅在一起,修改时,任删其一即可。

2.表原因。

原因是……造成(引起、诱发、作怪);

由于……结果;

之所以……的原因;

是因为……的原因。

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本句的后分句是“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和“是党风不正在作怪”的杂糅,修改时,任删其一即可。

3.表目的。

是为了……为目的的;

把……达到;

防止……不再……。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教育。

本句将“防止这类事故再次发生”和“使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杂糅在一起。

4.表意图。

本着……为原则;

从……为出发点。

他们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使用了新的工艺和新的枝术。

前分句要么说“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的原则”,要么说“以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

5.表对象。

对象……面向……;

对于……问题上。

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

本句可以说“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也可以说“这本杂志主要是面向……”。

6.表组成。

还有来自……也参加了……;

成分是……配制而成;

分……部分组成;

有……组成;

大多是以……为主。

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本句中的“还有……学习”,我们可以说“还有来自……科技工作者”,也可以说“清华大学等……也参加了学习”,而现在将这两种说法杂糅在一起,修改时,可以任选其中一种说法。

7.表程度。

分外……多了。

他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只要一到学术会议上谈起他那心爱的专业时,就变得分外活跃而健谈多了。

最后一分句将“分外活跃而健谈”和“活路而健谈多了”杂糅在一起了。

8.表依靠。

靠的是……取得的;

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

是出于……决定的。

如何才能让大家富起来呢?

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

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往往是以知识的充足为前提的。

句中的“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要么说成“关键的问题是知识”,要么说成“要让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不能杂糅成一个句子。

●表意不明(歧义)

指代不明,如例:

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还是“反对”,交代不清。

句子歧是指句子在理解上会产生两种可能的意思,换句话说,就是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

1.读音、轻重、停顿不确定引起歧义

例一:

“这个人好说话”,(“好”读上声,是“易于、便于”之意;

读去声,是“爱好、喜欢”之意)。

例二:

(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不赞成自己写)。

(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没有把握)

2.多义词引起歧义

这真是好球。

(即可指球的质量优良耐用,又可指精彩的进球)(名词多义)

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

(即可理解为“回忆”,又可理解为“希望、打算”)

例三:

他倒了一杯水。

(“倒”可指“泼掉”,也可指“斟上”)

3.兼类词构成歧义

我要炒肉丝。

(形容词或动词)

饭不热了。

(动词,即不用热饭了,凉的也可以吃;

形容词,饭凉了)

他原来住这里。

(名词,即他以前曾住在这里;

副词,即没想到他就住在这个地方)

例四:

县里通知,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形容词,表以前之意,时间范围大;

动词,表往前走之意,只能在15日这天去县里。

4.结构不明产生歧义

新的国家的领导人  (形容词管辖范围不确定)

围剿土匪的部队   (动词管辖范围不确定)

两个朋友送的小花瓶。

(数量词管辖范围不确定)

教师节老师希望学生别送礼品送祝福。

(副词管辖范围不确定)

例五:

哥哥和弟弟的朋友。

 (连词管辖范围不确定)

5.关系不明引起歧义

我弟弟得了阑尾炎,开刀的是他父亲。

开刀的是他父亲,他得请假去照料。

这是成龙摄于2002年11月的照片。

那些人连我都看不起。

天色渐晚,自行车还没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6.指代不明引起歧义

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当他把证书发给小张时,他对他笑了笑。

(他对小张笑,还是小张对他笑?

李明告诉张伟,他爸爸出差了。

(谁的爸爸?

●不合事理。

有的句子从语法结构上看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在意义的表达上不合理,前后矛盾,或者前后不一致,这就是不合事理。

这一期杂志还刊登了台湾当代著名作家陈映真的短篇小说《山路》、《搭错车》和根据后一部小说改编的同名影片的主题曲——《酒干淌卖无》。

——这句话前头说的是两篇“短篇小说”,后边却说“这部影片”,前后不一致。

这个句子可以改为:

过了一会,汽车忽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渐渐”表示程度或数量随时间缓慢地增减,“忽然”表示事情发生得急促而且出人意外,同时用这两个词来作“放慢”的状语,是自相矛盾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删去一个。

鲁迅曾经说过:

“时间就是生命。

无端地空耗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

”这句说得尽管严厉了一些,但我认为是恰如其分的。

——评价鲁迅的话,前面说“尽管严厉了一些”,后面再用“恰如其分”,语意就不大一致了。

可以改为“这话有人听了可能觉得过分了,但我认为是恰如其分的。

通过上述事实,我懂得了课上与课下的关系——时间要安排得适当,课上充分思考,课下充分学习,这就叫科学地利用时间。

世界上伟人珍惜时间的例子不是很多吗?

——前一句讲的是课上和课下时间的合理安排,后一句却说到“世界上伟人珍惜时间的例子”,意思不连贯。

后一句的意思也没有再发挥。

应当删掉后一句。

二讲题型——题型解析

(一)选择判断题

【例题一】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充分的作用。

B.进入21世纪以后,教育问题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关注。

C.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和谆谆教导常常浮现在我眼前。

D.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

【答案】B

【例题二】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从而才能完成自己,升华自己,直到最后锤炼自己,成长自己。

修改:

将“完成自己,升华自己”与“锤炼自己,成长自己”互换。

B.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在“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后加“的科学”或去掉“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一句中的“是”。

C.石缝间刚强不屈的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刚强不屈的”与“倔强的”重复,应去掉一个。

D.国外处罚出售他人信息的行为,对未构成犯罪的,一律施以严厉的经济罚款。

应该把“罚款”改为“处罚”;

或删掉“经济”。

【答案】C

——此题型为病句的辨识,是常见题型,四个选项,赋值2分或3分。

四个选项中,一般是有两个易判断,两个难以判断,要求学生讲究一点技巧,由易到难的判断选择。

有的要求选“正确”或“错误”的句子即可,有的是判断已经修改过的句子,判断修改的正误,有的则要求判断选择病句的类型。

选择“正确”的,要用反选排除法;

选择“错误”的,直接判断。

例题一中A句语序不当,“充分”应该在“发挥”的前面,C句“教导”与“浮现”动宾搭配不当,D句“有没有……”与“是……”主谓搭配不当,故选B。

例题二中C句中有一处用词不当,“潸然泪下”指伤心落泪,不符合句子“感动”的语境。

(二)辨析修改题。

【例题一】下面这段话中划线的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修改。

(2分)

  精彩纷呈的校园艺术节,激发了同学们积极参与的热情。

①在艺术节上,同学们充分发扬了自身的特长。

②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艺术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

【答案】①“发扬”改为“发挥”②删去“通过”或“使”

【例题二】下面一段话中画线的两个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4分)

在学校开展戏剧学习、戏剧实践的过程中,①很多家长努力为孩子争取上台演出。

他们希望孩子变得更加开朗、更加自信,②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水平得到改善。

看来,家长们都非常注重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

第①句修改意见:

第②句修改意见:

【答案】第①句应在“演出”之后加上“的机会”;

第②句应把“改善”改为“提高”。

(如果直接把修改后的结果写出来的,则扣一半分)

——此题型也是常见题型,有时与阅读题结合考查,一小题,赋值2分或3分,有的要求使用规范的修改符号。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对病句的类型有清楚的了解,善于分析句子的结构,会用压缩句子来判断句有无错误的技巧。

例题一中“发扬”与“精神”“风格”搭配,“发挥”与“水平”“能力”“特长”搭配。

介词结构对动词谓语起限定作用,不能作主语。

例题二中①句动宾搭配不当,宾语中少“机会”中心词,另,“努力”应放在“争取”之前。

②句动宾搭配不当,“能力”与“水平”与“提高”搭配。

三讲方法——方法点睛

(一)辨析病句的方法

1.长句紧缩,抓主干。

有些句子由于较长,修饰成分多,语病不容易看出来。

因此这类句子在辨析时宜用紧缩法,把主干提炼出来,这样有些语病往往就一目了然了。

2.修饰语多,理枝叶。

如果紧缩后,句子主干并不缺成分,就应该注意修饰语和中心词是否搭配。

如果是一个谓语带几个宾语,或几个谓语带一个或几个宾语的,也应注意是否能够一一搭配。

3.如果是复句,注意关联词。

在复句中,关联词语往往对表情达意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复句病句的考查,常常从关联词语入手。

关联词语的使用,一要看位置,二要看搭配,三要看运用恰当与否。

4.代词指代,要清楚。

句中如果有代词的话,应该注意指代是否清楚。

5.一面两面,要搭配。

句中如果出现“是否”“能不能”“能否”“与否”“要不要”“该不该”“好坏”“高低”“成败”“优劣”等表示正反两面的词语时,就应该注意前后有没有与之呼应的词语。

6.语句通顺,看逻辑。

如果经过以上五个方面的考察,都没有发现什么问题,那么就应看看是否有逻辑错误。

二、修改病句的步骤

1.读懂原句,弄清本意。

首先要仔细读病句,弄明白它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2.查找病因,确定病症。

围绕句子主要意思找出病句原因所在,弄懂属于哪种类型的病句。

3.对症下药,修改病句。

弄清病因后,要针对句子存在的问题,想好删去什么、添上什么、更换什么,然后动手改病句。

4.仔细检查,完成练习。

读修改后的句子,看是否正确,是否保留了句子原意。

三、修改的一般原则

一是使原句基本意思不变,二是尽量少改。

四练实题——随堂小练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同志们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

B.虽然英语难学,但我还是取得了好成绩。

C.同学们希望他来,他居然来了。

D.各种读书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支动人的歌声。

考点:

辨析或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下列句子无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

B.夏季的东昌湖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C.通过这次社区劳动,使她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

D.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答案】D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许多人对新疆的周围环境有着十分深厚的兴趣,到了周末都想出去走走。

B.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

C.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D.如何管理、认识网络舆论,已成为全世界各国既关注又十分头痛的问题。

4.修改下面的病句(4分)

(1)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2)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答案】

(1)为了防止今后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2)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能力。

【解析】

试题分析:

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

第一句“防止”与“不再”矛盾,第二句“培养”与“水平”搭配不当。

5.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她的出色表演,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删去“由于”。

B.我国古代白话小说都有着引人入胜的人物。

(“人物”改为“形象”。

C.孔乙己一到店,许多酒店的人便都看着他笑。

(“许多”与“酒店的”位置互换。

D.杜小康能否在这里接受磨难,是他战胜孤独的关键。

(删去“否”。

五练原创——预测提升

1.下面一段文字中画横线的两个语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把改正后的语句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写作兴趣,我校语文组举行了以“文学与生活”为主题的文学交流活动。

本次活动内容丰富,有优秀书籍推介,有学生作品展览,有生活剧表演等等。

②通过这次文学交流活动,使同学们明白了要写好作文,就要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道理。

语句①应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语句②应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①答案一: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水平答案二:

为了培养同学们的写作兴趣②答案一:

这次文学交流活动,使同学们明白了要写好作文,就要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道理。

答案二:

通过这次文学交流活动,同学们明白了要写好作文,就要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道理。

2.下面语段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据介绍,①“7﹒21”特大暴雨导致北京受灾面积达16000平方公里,受灾人口约190万人左右,其中房山区80万人。

北京全市道路、桥梁、水利工程多处受损,民房多处倒塌,几百辆汽车受损严重。

②水利、农业、林业等其他灾害还在进一步汇总统计中。

据初步统计北京市经济损失近百亿元。

(1)第①句,修改:

 

(2)第②句,修改:

删去“约”或“左右”;

将“汇总”和“统计”调换位置。

平时多阅读,增加语感。

3.下面语段画线处有语病,请改正。

(3分)

①深秋的东营是美丽的季节。

②2012-2013赛季CBA第八轮常规赛——山东黄金队主场迎战江苏南钢队的比赛在此开赛拉开战幕。

比赛一开始,江苏南钢首先发力,取得完美开局。

领头羊山东队凭借主场优势,从第二节开始将比分反超,③最终阴险狡诈的山东黄金队以102-100险胜江苏南钢,赢得七连胜。

【答案】①将“的”、“深秋”放在“东营”后;

或是把“季节”换做“城市”②“开赛”或“拉开战幕”去掉一处;

③把“阴险狡诈”改为“技高一筹、经验丰富”等。

4.下面一段文字选自一名学生的作文,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星期天,是许多人向往的日子。

②这一天,人们纷纷外出,街上行人穿流不息;

也可以将一切烦恼抛到九宵云外,在家睡个懒觉。

③总之,大家可以做很多好玩有趣。

④而我每到周日,却感到烦燥不安。

文中第 

句有语病,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2分)

【答案】③总之,大家可以做很多好玩有趣的事情。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5.下面这段话中有3处语病或表达不当,请加以改正。

小明,①你还是为迎接即将马上到来的校庆给我们“幼林文学社”写篇稿件吧!

体裁不限,诗歌散文小说小品都可以。

还请你在班上多发动同学投稿。

你看,②我们班已有十个同学连我在内交了稿子。

你可以直接把写好的稿件交给我,③我给你点拨点拨。

交稿日期为本月底。

【答案】① 

“即将”和“马上”重复,删掉其中一个。

②将“连我在内”提至“我们班”之后。

③不得体,应为“请老师点拨一下。

”或“我们共同斟酌斟酌。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