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题广东化学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7509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0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试题广东化学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试题广东化学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试题广东化学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试题广东化学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试题广东化学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考试题广东化学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考试题广东化学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考试题广东化学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考试题广东化学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考试题广东化学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考试题广东化学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考试题广东化学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考试题广东化学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考试题广东化学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考试题广东化学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考试题广东化学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考试题广东化学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考试题广东化学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考试题广东化学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考试题广东化学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试题广东化学Word下载.docx

《高考试题广东化学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试题广东化学Word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试题广东化学Word下载.docx

A.1mol硫酸钾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A

B.乙烯和环丙烷(C3H6)组成的28g混合气体中含有3NA个氢原子

C.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D.将0.1mol氯化铁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含有0.1NAFe3+

.难挥发性二硫化钽(TaS2)可采用如下装置提纯。

将不纯的TaS2粉末装入石英管一端,抽真空后引入适量碘并封管,置于加热炉中。

反应如下:

TaS2(s)+2I2(g)

TaI4(g)+S2(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不同温度区域,TaI4的量保持不变

B.在提纯过程中,I2的量不断减少

C.在提纯过程中,I2的作用是将TaS2从高温区转移到低温区

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TaI4和S2的浓度乘积成反比

.广州将于2010年承办第16界亚运会。

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的有

①在大亚湾核电站已安全运行多年的基础上,广东将继续发展核电,以减少火力发电带来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问题

②积极推行“限塑令”,加快研发利用二氧化碳合成的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

③加速建设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促进珠三角城市一体化发展,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④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广可利用太阳能、风能的城市照明系统

⑤使用生物酶降解生活废水中的有机物,使用填埋法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

A.①②③④B.①②⑤C.①②④⑤D.③④⑤

.下列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氯水中:

c(Cl2)=2c(ClO-)+c(Cl-)+C(HCl)}

B.氯水中:

c(Cl-)>c(H+)>c(OH-)>c(ClO-)

C.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与醋酸混合:

c(Na+)=c(CH3COO-)

D.Na2CO3溶液中:

c(Na+)>

c(CO32-)>

c(OH-)>

c(HCO3-)>

c(H+)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

.出土的锡青铜(铜锡合金)文物常有Cu2(OH)3Cl覆盖在其表面。

A.锡青铜的熔点比纯铜高

B.在自然环境中,锡青铜中的锡对铜起保护作用

C.锡青铜文物在潮湿环境中的腐蚀比干燥环境中快

D.生成Cu2(OH)3Cl覆盖物是电化学腐蚀过程,但不是化学反应过程

BC

.元素X、Y、Z原子序数之和为36,X、Y在同一周期,X+与Z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

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A.同周期元素中X的金属性最强

B.原子半径X>Y,离子半径X+>Z2-

C.同族元素中Z的氢化物稳定性最高

D.同周期元素中Y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盐酸中滴加氨水:

H++OH-=H2O

B.Fe(OH)3溶于氢碘酸:

Fe(OH)3+3H+=Fe3++3H2O

C.铜溶于稀硝酸:

3Cu+8H++2NO3-=3Cu2++2NO↑+4H2O

D.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

S2O32-+2Cl2+3H2O=2SO32-+4Cl-+6H+

.警察常从案发现场的人体气味来获取有用线索,人体气味的成分中含有以下化合物:

①辛酸;

②壬酸;

③环十二醇;

④5,9一十一烷酸内酯;

⑤十八烷⑥已醛;

⑦庚醛。

A.①、②、⑥分子中碳原子数小于10,③、④、⑤分子中碳原子数大于10

B.①、②是无机物,③、⑤、⑦是有机物

C.①、②是酸性化合物,③、⑤不是酸性化合物

D.②、③、④含氧元素,⑤、⑥、⑦不含氧元素

.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空气燃料电池,通常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点解液,铝合金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

A.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正极反应都为:

O2+2H2O+4e-=4OH-

B.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

Al+3OH--3e=Al(OH)3↓

C.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液的pH保持不变

D.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

.取5等份NO2,分别加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NO2(g)

N2O4(g),△H<0。

反应相同时间后,分别测定体系中NO2的百分量(NO2%),并作出其随反应温度(T)变化的关系图。

下列示意图中,可能与实验结果相符的是

BD

.磷钨酸H3PW12O40等杂多酸可代替浓硫酸用于乙酸乙酯的制备。

A.H3PW12O40在该酯化反应中其催化作用

B.杂多酸盐Na2HPW12O40与Na3PW12O40都是强电解质

C.H3PW12O40、KH2PW12O40与Na3PW12O40中都有相同的原子团

D.硅钨酸H4SiW12O40也是一种杂多酸,其中W的化合价为+8

CD

.常温下,往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4溶液,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2Fe2++H2O2+2H+=2Fe3++2H2O,2Fe3++H2O2=2Fe2++O2↑+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2的氧化氢比Fe3+强,其还原性比Fe2+弱

B.在H2O2分解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下降

C.在H2O2分解过程中,Fe2+和Fe3+的总量保持不变

D.H2O2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Fe2+

.硫酸锶(Sr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一定时,Ksp(SrSO4)随

的增大而减小

B.三个不同温度中,313K时Ksp(SrSO4)最大

C.283K时,图中a点对应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D.283K下的SrSO4饱和溶液升温到263K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34分)

19、(12分)

某试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部分固定装置略)制备氧化钙(Ca3N2),并探究其实验式。

(1)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

(2)反应过程中末端导管必须插入试管A的水中,目的是。

(3)制备氮化钙的操作步骤是:

①打开活塞K并通入N2;

②点燃酒精灯,进行反应;

③反应结束后,;

④拆除装置,取出产物。

(4)数据记录如下:

空瓷舟质量m0/g

瓷舟与钙的质量m1/g

瓷舟与产物的质量m2/g

14.80

15.08

15.15

①计算得到实验式CaxN2,其中x=。

②若通入的N2中混有少量O2,请比较x与3的大小,并给出判断依据:

(1)关闭活塞K,将末端导管插入试管A的水中,用酒精灯微热硬质试管,若末端导管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撤去酒精灯冷却一段时间,在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并且一段时间不回落,则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反应过程中末端导管必须始终插入试管A的水中,目的是:

防止空气中的氧气通过末端导管进入实验装置,氧化单质钙,生成氧化钙,引入杂质。

(3)反应结束后,先将末端导管从试管A中拔出,再熄灭酒精灯。

(4)x=2.8;

因为钙的总量不变,若通入的N2中混有少量O2,所得产物中会混有氧化钙,因为氮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样的相对原子质量,结果m2偏大,n(N)会偏大,所以x值会减小。

20.、(10分)

甲酸甲酯水解反应方程式为:

HCOOCH3(l)+H2O(l)

HCOOH(l)+CH3OH(l);

△H>

某小组通过试验研究该反应(反应过程中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起始量如下表:

组分

HCOOCH3

H2O

HCOOH

CH3OH

物质的量/mol

1.00

1.99

0.01

0.52

甲酸甲酯转化率在温度T1下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下图:

(1)根据上述条件,计算不同时间范围内甲酸甲酯的平均反应速率,结果见下表:

反应时间范围/min

0~5

10~15

20~25

30~35

40~45

50~55

75~80

平均反应速率/(10-3mol·

min-1)

1.9

7.4

7.8

4.4

1.6

0.8

0.0

请计算15-20min范围内甲酸甲酯的减少量为mol,甲酸甲酯的平均反应速率为mol·

min-1(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依据以上数据,写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在不同阶段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

(3)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则该反应在温度T1下的K值为。

(4)其他条件不变,仅改变温度为T2(T2大于T1),在答题卡框图中画出温度T2下甲酸甲酯转化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预期结果示意图。

(1)15—20min范围内甲酸甲酯的减少量为0.045mol;

甲酸甲酯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9mol·

min-1

(2)反应速率随着反应的进行,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后不变;

原因:

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应开始甲酸甲酯的浓度大,所以反应速率较大,后随着反应进行,甲酸甲酯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断减少,反应速率不断减慢,所以转化率增大的程度逐渐减小,当反应达到平衡后,转化率不变。

(3)1/7

(4)图略。

作图要点:

因为T2>

T1,温度越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甲酸甲酯的转化率下降,T2达到平衡时的平台要低于T1;

另外温度越高,越快达到平衡,所以T2达到平衡的时间要小于T1。

21、(12分)

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K3[Fe(C2O4)3]·

3H2O可有于摄影和蓝色印刷。

某小组将无水三草酸合铁酸钾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对所得气体产物和固体产物进行实验和探究。

请利用实验室常用仪器、用品和以下限选试剂完成验证和探究过程。

限选试剂:

浓硫酸、1.0mol·

L-1HNO3、1.0mol·

L-1盐酸、1.0mol·

L-1NaOH、3%H2O2、0.1mol·

L-1KI、0.1mol·

L-1CuSO4、20%KSCN、澄清石灰水、氧化铜、蒸馏水。

(1)将气体产物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A)、浓硫酸、灼热氧化铜(B)、澄清石灰水(C)观察到A、C中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B中有红色固体生成,则气体产物是。

(2)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推知,固体产物中,铁元素不可能以三价形式存在,而盐只有K2CO3。

验证固体产物中钾元素存在的方法是,现象是。

(3)固体产物中铁元素存在形式的探究。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

假设2:

假设3:

②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不要在答题卡上作答)

③实验过程

根据②中方案进行实验。

在答题卡上按下表的格式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

(1)则气体产物是:

CO2和CO。

 

(2)验证固体产物中钾元素存在的方法是焰色反应,现象是透过蓝钴玻璃观察呈紫色火焰。

(3)假设1:

铁元素的存在形式为Fe单质;

假设2:

铁元素的存在形式为FeO;

铁元素的存在形式为Fe与FeO的混合物。

步骤一:

用药匙取少量固体产物于一支洁净干燥的试管A中,用胶头滴管滴加过量的煮沸过的0.1mol/LCuSO4溶液于试管中,振荡,静置,过滤,取出固体另一试管B中备用。

若出现大量红色固体,则证明假设1或假设3成立。

若不出现红色固体,则假设2可能成立。

步骤二:

往试管B的固体加过量1mol/L盐酸,滴加少量20%KSCN溶液,再滴加少量煮沸过的1mol/LHNO3溶液。

加盐酸后,固体部分溶解。

若加入少量1mol/LHNO3后溶液变血红色,则证明原固体为Fe与FeO混合,假设3成立。

若加入少量1mol/LHNO3后溶液不变血红色,则证明原固体只含Fe,假设1成立

步骤三:

若步骤一不出现红色固体。

用药匙另取少量固体产物于一支洁净干燥的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加过量煮沸过的1mol/L的盐酸,滴加少量20%KSCN溶液,再滴加少量煮沸过的1mol/LHNO3溶液。

加盐酸后,固体全部溶解。

若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不呈血红色,滴加1mol/LHNO3后溶液变血红色,则证明假设2成立。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34分)

22.(12分)

某工厂生产硼砂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料,主要含有MgCO3、MgSiO3、CaMg(CO3)2、Al2O3和Fe2O3等,回收其中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沉淀物

Fe(OH)3

Al(OH)3

Mg(OH)2

pH

3.4

5.2

12.4

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深沉时溶液的pH由见上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浸出”步骤中,为提高镁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要求写出两条)

(2)滤渣I的主要成分有。

(3)从滤渣Ⅱ中可回收利用的主要物质有。

(4)Mg(ClO3)2在农业上可用作脱叶剂、催熟剂,可采用复分解反应制备:

MgCl2+2NaClO3===Mg(ClO3)2+2NaCl

已知四种化合物的溶解度(S)随温度(T)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①将反应物按化学反应方程式计量数比混合制备Mg(ClO3)2.简述可制备Mg(ClO3)2的原因:

②按①中条件进行制备实验。

在冷却降温析出Mg(ClO3)2过程中,常伴有NaCl析出,原因是:

除去产品中该杂质的方法是:

(1)增大硫酸浓度;

加热升高温度;

边加硫酸边搅拌(要求写出两条)

(2)滤渣Ⅰ主要成分有Fe(OH)3、Al(OH)3

(3)从滤液Ⅱ中可回收利用的主要物质有CaSO4、Na2SO4

(4)①该反应的生成物为Mg(ClO3)2和NaCl的混合溶液,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Mg(ClO3)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利用两物的溶解度差异,通过加热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将Mg(ClO3)2与NaCl分离,制得Mg(ClO3)2。

②因为在相同温度向下NaCl的溶解度最小,所以在冷却结晶过程中,会有少量NaCl随Mg(ClO3)2析出;

重结晶。

23、(11分)

磷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有广泛应用。

(1)同磷灰石[主要成分]在高温下制备黄磷(P4)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Ca5(PO4)3F(s)+21SiO2(s)+30C(s)=3P4(g)+20CaSiO3(s)+30CO(g)+SiF4(g);

H

①上述反应中,副产物矿渣可用来。

②已知相同条件下:

4Ca3(PO4)2F(s)+3SiO2(s)=6Cas3(PO4)2(s)+2CaSio3(s)+SiF4(g);

△H1

2Ca3(PO4)2(s)+10C(s)=P4(g)+6CaO(s)+10CO(g);

△H2

SiO2(s)+CaO(s)=CaSiO3(s);

△H3

用△H1、△H2和△H3表示

H,

H=。

(2)三聚磷酸可视为三个磷酸分子(磷酸结构式见右图)之间脱去两个水分子产物,其结构式为。

三聚磷酸钠(俗称“五钠”)是常用的水处理剂,其化学式为。

(3)次磷酸钠(NaH2PO2)可用于化学镀镍。

①NaH2PO2中P元素的化合价为。

②化学镀镍的溶液中含有Ni2+和H2PO2-,在酸性等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

(a)Ni2++H2PO2-+→Ni++H2PO3-+

(b)6H2PO-2+2H+=2P+4H2PO3+3H2↑

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并配平反应式(a)。

③利用②中反应可在塑料镀件表面沉积镍—磷合金,从而达到化学镀镍的目的,这是一种常见的化学镀。

请从以下方面比较化学镀与电镀。

方法上的不同点:

原理上的不同点:

化学镀的优点:

(1)水泥;

△H1—3△H2+18△H3

(2)

,Na5P3O10,(3)+1;

2Ni2++1H2PO2-+1H2O→2Ni++1H2PO3-+2H+(4)化学镀中镀件直接与电解质溶液接触反应;

电镀通过外加电流,在镀件外形成镀层 

化学镀是利用化学腐蚀反应;

电镀是利用电解池,外加电流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装置简便,节约能源,操作简便 

24.(11分)

超细氧化铝是一种重要的功能陶瓷原料。

(1)实验室常以NH4Al(SO4)2和NH4HCO3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先反应生成沉淀NH4AlO(OH)HCO3,该沉淀高温分解即得超Al2O3,NH4AlO(OH)HCO3热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NH4Al(SO4)2·

12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53。

欲配制100mlPH为2浓度约为0.1mol-1的NH4Al(SO4)2溶液,配制过程为

①用托盘天平称量NH4Al(SO4)2·

12H2O固体g。

②将上述固体置于烧杯中。

(3)在0.1mol·

l-1NH4Al(SO4)2溶液中,铝各形态的浓度(以Al3+计)的对数(lgc)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见下图

①用NaOH溶液调节

(2)中溶液pH至7,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②请在答题卡的框图中,画出0.01mol·

l-1NH4Al(SO4)2溶液中铝各形态的浓度的对数lgc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图,并进行必要的标注。

(1)2NH4AlO(OH)HCO3

2NH3↑+Al2O3+3H2O↑+2CO2↑

(2)将4.5g固体置于烧杯中,边加蒸馏水溶解边用玻璃棒搅拌,待完全溶解后,用玻璃棒移液至100ml的容量瓶中,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2~3cm处应改用胶头滴管,上下振荡,静置,将配置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3)图略。

起始与最终数值为-2;

刚开始产生沉淀时PH要增大;

完全沉淀和沉淀溶解时的PH应与原图一样;

氢氧化铝完全溶解时的PH也是不变的二纵座标发生改变,所以线要与原图有所区别。

五、(本题包括1小题,9分)

25.(9分)

叠氮化合物应用广泛,如NaN3,可用于汽车安全气毂pHCH2N3可用于合成化合物V(见下图,仅列出部分反应条件Ph—代表苯基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字母)。

A.反应①④属于取代反应

B.化合物I可生成酯,但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C.一定条件下化合物II能生成化合物I

D.一定条件下化合物II能与氢气反应类型与反应②相同

(2)化合物II发生聚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要求写出反应条件)。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要求写出反应条件)。

(4)化合物III与PhCH2N3发生环加成反应成化合物V,不同条件下环加反应还可生成化合物V的同分异构体。

该同分异物的分子式为,结构式为。

(5)科学家曾预言可合成C(N3)4。

其可分解成单质,用作炸药。

有人通过NaN3与NC-CCl3,反应成功全成了该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该合成反应可能是取代反应

B.C(N3)4与甲烷具有类似的空间结构

C.C(N3)4不可能与化合物Ⅲ发生环加反应

D.C(N3)4分解爆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能为C(N3)4

C+6N2

(1)BC

(2)

(3)

(4)

(5)BD

26.(10分)光催化制氢是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科学家利用含有呲啶环(呲啶的结构式为

其性质类似于苯)的化合物II作为中间体,实现了循环法制氢,示意图如下(仅列出部分反应条件):

(1)化合物II的分子式为。

(2)化合物I合成方法如下(反应条件略,除化合物III的结构未标明外,反应式已配平);

化合物III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3)用化合物V(结构式见右图)代替III作原料,也能进行类似的上述反应,所得有机物的结构式为。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化合物V的名称是间羟基苯甲醛,或2—羟基苯甲醛

B.化合物I具有还原性;

II具有氧化性,但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C.化合物I、II、IV都可发生水解反应

D.化合物V遇三氯化铁显色,还可发生氧化反应,但不能发生还原反应

(5)呲啶甲酸酯可作为金属离子的萃取剂。

2—呲啶甲酸正丁酯(VI)的结构式见右图,其合成原料2—呲啶甲酸的结构式为;

VI的同分异构体中,呲啶环上只有一氢原子被取代的呲啶甲酸酯类同分异构体有种。

(1)C11H13NO4

(2)甲醛(3)

(4)C

(5)

2

27、(09年广东化学·

27)(10分)

铜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很多领域有重要的用途,如金属铜用来制造电线电缆,五水硫酸铜可用作杀菌剂。

(1)Cu位于元素周期表第IB族。

Cu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右图是铜的某种氧化物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可确定该晶胞中阴离子的个数为。

(3)胆矾CuSO4·

5H2O可写成[Cu(H2O)4]SO4H2O,其结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在上述结构示意图中,所有氧原子都采用sp3杂化

B.在上述结构示意图中,存在配位键、共价键和离子键

C.胆矾是分子晶体,分子间存在氢键

D.胆矾中的水在不同温度下会分步失去

(4)往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可生成[Cu(NH2)2]2+配离子。

已知NF3与NH3的空间构型都是三角锥形,单NF3不易与Cu2+形成配离子,其原因是。

(5)Cu2O的熔点比Cu2S的(填“高”或“低”),请解释原因。

(1)1s22s22p63s23p63d9

(2)4(3)ACD(4)NF3分子中氟原子非金属性强是吸电子的,使得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难于与Cu2+形成配位键(5)高;

由于氧离子的例子半径小于硫离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