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词语解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7582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词语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词语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词语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词语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词语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词语解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词语解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词语解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词语解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词语解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词语解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词语解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词语解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词语解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词语解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词语解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词语解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词语解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词语解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词语解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词语解释.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词语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词语解释.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词语解释.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词语解释

2019年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词语解释

25、太阳是大家的

红彤彤:

形容很红。

戏水:

玩水,在水里做游戏。

趁:

利用。

睡梦:

指熟睡的状态。

26、一面五星红旗

决定:

对如何行动做出主张。

旅行:

为了办事或游览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多指路程较远的)。

筏子:

水上行驶的竹排或木排,也有用牛羊皮、橡胶制成的。

顺流而下:

顺着水流的方向行驶。

防止:

预先设法制止(坏事的发生)。

水势:

水流的势头。

漆黑:

非常黑;很暗。

壮胆:

使胆大。

激流:

流得很急的水。

无影无踪:

没有任何踪迹。

迷路:

1、迷失道路。

2、比喻失去了正确的方向。

课文中取第1种意思。

荒无人烟:

十分荒凉,没有人家。

处境:

所处的境地(多指不利的情况下)。

无奈:

1、无可奈何,没有办法。

2、表示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实现上文所说的意图,有可惜的意思。

课文中取第1种意思。

讲究:

1、讲求;重视。

2、值得注意或推敲的内容。

3、精美。

课文中取第1种意思。

交易:

买卖商品。

身无分文:

身上没有一文钱。

形容极其穷困。

犹豫:

拿不定主意。

做工:

从事体力劳动。

精致:

精巧细致。

凝视:

聚精会神地看。

反应:

1、生命体受到刺激而引起的相应的活动。

2、打针服药所引起的发烧、头痛等症状。

3、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

课文中取第3种意思,指导“我”对老板的提议做出回答。

交换:

双方各拿出自己的给对方;互换。

趔趔趄趄:

身体歪斜,脚步不稳。

安心:

心情安定。

费用:

花费的钱;开支。

27、卖木雕的少年

游览:

从容行走观看(名胜、风景)。

工艺品:

具有高度技巧性、艺术性的手工艺产品。

名不虚传:

传播的好名声一点不虚假。

形容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游人如织:

形容游人很多,来来往往。

壮观:

景象雄伟。

出售:

卖。

摊点:

一个一个的售货摊或售货点。

陈列:

把物品摆出来给人看。

琳琅满目:

形容眼前充满了多种多样美好珍贵的东西。

琳琅,美玉,比喻优美珍贵的东西。

构思:

做文章或工艺品时运用心思。

栩栩如生:

形容非常生动,像活的一样。

观赏:

观看欣赏。

爱不释手:

喜爱得舍不得放下。

即将:

将要;就要。

沉甸甸:

形容沉重。

诚恳:

真诚而恳切。

语无伦次:

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层次。

猜测:

推测;凭想像估计。

流露:

(意思、感情)不自觉地表现出来。

遗憾:

1、感到悔恨或不顺心的事。

2、不称心,感到惋惜。

课文中取第2种意思。

精美:

精致美好。

宾馆:

较大而设施好的旅馆。

清晰可辨:

清楚,可以辨别出来。

暮色:

傍晚昏暗的天色。

衣襟:

上衣、袍子前面的部分。

标准:

1、衡量事物的准则。

2、符合准则的。

课文中取第2种意思。

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送别:

送行。

祝愿:

表示良好的愿望。

严重:

程度深;影响大;情势危急。

倒塌:

(建筑物)倒下来。

弥漫:

(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腐烂:

课文中指人死后,尸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破坏。

余震:

大地震发生后紧跟着发生的小地震。

搜索:

仔细寻找(隐藏的人或事物)。

缝隙:

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狭长的空处。

废墟:

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液压钳:

利用液体传递压力的钳子。

纵横交错:

竖的横的交叉在一起。

幸存者:

侥幸活下来的人。

防护服:

防备和保护用的衣服。

交口称赞:

众口同声称赞。

下落不明:

不知道所要寻找的人或物所在的地方。

协助:

帮助;辅助。

属于:

归于某一方面或为某方所有。

范围:

周围界线。

狂吠:

狗狂叫。

挣扎:

用力支撑。

闻名遐迩:

远近有名,形容名声很大。

遐迩,远近。

圆满:

没有欠缺和漏洞,使人满意。

载誉:

带着荣誉。

附送:

2019年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抓特点观察、描写的方法,体会用词的贴切、生动,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尝试审题

同学们,今天教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看是谁呀?

[PPT2]:

翠鸟

翠鸟生长在我国东部和南部的许多地方,它不仅美丽,还有高超的捉鱼本领,所以人们又称它“叼郎”。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5课“翠鸟”。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教师总结出三点)

[PPT3]

1.翠鸟是什么样子的?

2.翠鸟是怎样捉鱼的?

3.翠鸟的家在哪里?

二、今天这堂课我们将先尝试着解答第一个问题,完成这些任务

[PPT4]

尝试目标:

1.了解翠鸟外形特点,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2.学习按一定顺序及抓特点观察的方法,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第一自然段。

三、尝试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生字和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

2.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哪些与翠鸟有关的知识?

3.检查字词。

[PPT5]

疾飞、锐利、绣满、等待、蹬开、逮

4.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完成:

1)给自然段加上序号。

2)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翠鸟的外形?

四、尝试学习第一自然段

[PPT6]

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说说翠鸟给你总的印象是什么?

你觉得它哪儿最漂亮?

2.出示尝试试题。

1)作者从哪几方面来介绍翠鸟外形的?

按什么顺序来介绍的?

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各方面有何特点?

请用“△”标出描述翠鸟各方面特点的词。

2)翠鸟全身形状特点是什么?

请用“——”划出,并理解“小巧玲珑”这个词。

理解“小巧玲珑”的意思。

(从三方面进行引导:

补充介绍:

翠鸟体形很小,身长只有15厘米,相当于大人的拳头那么大;结合翠鸟停的地方——苇秆的特点进行体会;观察课件中的翠鸟图进行体会。

3)课文用了哪些语句描写翠鸟羽毛颜色的,请用“”划出。

3.小组做尝试题,师生交流(随机在幻灯片上出示)。

[PPT6]

板书:

    红色的爪子

    羽毛 (颜色鲜艳)

    翠鸟 (小巧玲珑)

    眼睛 (透亮灵活)

    嘴  (又尖又长)

4.重点段落理解。

[PPT7]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

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鸟绿色的花纹。

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PPT8]

1)读这段话,完成思考题:

这段话共有()句,主要讲(),课文从()、()、()三个方面,把这个内容写具体了,因此第()句是总起句。

[PPT9]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

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鸟绿色的花纹。

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2)师生分读:

师读总起句,生读分述句。

3)理解“鲜艳”一词:

1 头上的羽毛怎么鲜艳?

(区分橄榄色与翠绿色)为什么用“绣”而不用“画”?

(板书:

橄榄色、翠绿色)

2 背上的羽毛怎么鲜艳?

认识浅绿色。

(板书:

浅绿色)

3 腹部的羽毛怎么鲜艳?

认识赤褐色。

(板书:

赤褐色)

4 理解“鲜艳”是什么意思?

5 这是些什么句子?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个人读,学生领读、齐读)

五、尝试练习,巩固新知

[PPT10]

1.出示一张画有翠鸟的图片,请同学动手到黑板上贴,其他同学在座位上自己动手贴。

2.说话训练:

看图片进行说话训练,展开想象,说一说翠鸟美丽的样子像什么?

3.练习背诵。

1)做填空练习为背诵打基础。

2)试背诵第一自然段(自由背、指名背、齐背)。

6、介绍其他种类的翠鸟并作总结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翠鸟外形特点,感受它的美,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2.了解翠鸟的活动特点感受它的行动敏捷;并能有感情地读出它的敏捷。

3.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生动,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4.增强爱护鸟类的意识,使自己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达到沟通交流。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来品读课文,来感受翠鸟外形的美和行动的敏捷。

2.难点:

让学生从体会作者用词的贴切,来感受翠鸟的行动敏捷。

教学准备:

有关翠鸟的图片,制作成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生自读课文

1.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翠鸟》这篇课文,我们都很喜欢。

这节课我们要很认真地读读课文,找找哪些地方让你觉得特别喜欢或者特别有趣?

赶快打开书本,拿起笔,读到你觉得喜欢或有趣的地方圈一圈,划一划,也可以写一写。

2.生读,师视。

二、交流

1.学习颜色鲜艳这几句

(1)第一个层次:

生充分地说,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①要说出两个层面:

颜色鲜艳、像个小姑娘。

师:

哪些地方让你特别喜欢?

为什么让你特别喜欢?

请你把这几句话读一读。

师:

请其他同学也来读一读这段话,有没有让你喜欢的地方,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当说到颜色鲜艳时:

师:

颜色鲜艳让你很喜欢,为什么颜色鲜艳让你喜欢?

那你能来读一读吗?

师:

这段话还有让你喜欢的地方吗?

说到比喻手法时:

师:

文中用了比喻手法,把翠鸟当成了穿着漂亮衣服的小姑娘,漂亮极了。

(2)第二个层次:

比较文与图

①师:

我们一起来读出这位小姑娘的美丽。

(齐读)

②师:

想不想见见这位小姑娘?

就去看看语文书的图,再来读读课文中的这几句话,仔细的孩子可能会有意见?

③师:

有意见吗?

图上是什么颜色?

(3)第三个层次:

再次看图,老师引读

①师:

这幅图好像跟文中的描写有些不同,想不想见见翠鸟的真面目?

那你看好了,漂亮的翠鸟登场了,你看,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背上的……腹部的……难怪说,它的颜色非常鲜艳,现在你们应该知道什么是鲜艳了吧?

请你来说说。

②师:

刚才我们看了这么美的翠鸟,让我们一起再去读读这句话,感受它的美。

我们看着书本读吧。

2.学习小巧玲珑这一句

①师:

继续读下去吧!

它小巧玲珑再看看这幅图,有没有发现又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了?

你是怎么知道的?

②师:

原来小巧玲珑是说翠鸟很小而且非常灵巧。

这张图片是为了让大家能看得清楚,老师找的翠鸟放大图,看这才是小巧玲珑的翠鸟。

让我们一起通过朗读把小巧玲珑的翠鸟带给大家。

小结:

刚才我们喜欢的是翠鸟美丽的样子。

(板书)

3.学习飞行速度很快的这一句。

师:

除了翠鸟美丽的样子让你很喜欢,还有什么地方让你特别喜欢或者特别有趣?

(1)第一层面:

充分地说

①师:

为什么喜欢?

②师:

看来这句话真的值得我们去讨论,看看你从哪里看出它飞得很快?

(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

③随机教学:

疾飞师:

疾飞是什么意思?

(很快地飞行)

一眨眼

师:

还有吗?

怎么说呢?

(2)第二层面:

贴着水面飞、又轻轻地停

①师:

“贴着水面飞疾飞”是怎么飞的?

桌面是水面,怎么飞?

我叫一个来飞,你们仔细看;(学生做贴着水面飞的动作。

②师:

他这样飞对了吗?

再去读一读这句话,是怎么飞的?

师:

除了贴着水面疾飞,还有吗?

请你再去读一读这句话?

③师:

一眨眼,说明它的飞行速度很快,还有吗?

你们看还有一点要马上轻轻地停在苇秆上。

现在知道怎么飞了吧?

贴着水面疾飞,而且一眨眼又已经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

再请个小朋友上来飞飞。

④师:

你看苇秆倒了,这样的飞行技术是很难的。

本来在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要停在苇秆上,这是急刹车呀!

就像100米冲刺时,老师如果让你马上停在终点线上,你肯定是做不到的,因为那是要摔倒的呀!

可翠鸟却做到了,真了不起。

(3)第三层面:

有感情地朗读

师:

多么高超的飞行技术啊,简直让人难以相信!

谁来赞美一下它的飞行技术。

师:

(指名读)一眨眼(你从哪里听出了它的敏捷了吗?

那你来读出它的敏捷。

谁还愿意再来表现自己的朗读水平?

(疾飞,好快呀!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看看哪只翠鸟的飞行技术最高超?

(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多像在杂技表演!

)真是让人喜欢。

4.(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师:

你来说说为什么?

师:

已经够机灵了,但生接读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师:

看来翠鸟比机灵的小鱼更机灵。

5.第二句(翠鸟蹬开苇秆……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师:

还有什么地方也让你特别喜欢?

为什么喜欢?

师:

像箭一样快到底又多快呀?

你能不能来做个示范?

对,就是这么快。

(1)第一层面;

师:

请小朋友也来读读这句话,拿起笔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2)第二层面:

理解时间短

①师:

完成这一连串的动作翠鸟只要多长时间。

②师:

你能在文中找出根据吗?

③师:

是呀,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翠鸟却已经叼着小鱼飞得无影无踪了。

翠鸟的动作真是快呀!

请同学再来读一读这句话,一边读一边你在脑海里放电影,把翠鸟的每一个动作都放一遍。

(3)第三层面:

有感情地读,

师:

谁能通过朗读来表现它的神速?

谁愿意来读出它的快。

快了没有?

自己先练练。

谁来读?

(评价:

你从哪里听出了快?

那你能读出它的快吗?

师:

这么短的时间,翠鸟已经完成了这么多动作,真是让人佩服,让我们一起再去感受一下。

(齐读)

小结:

翠鸟的行动真的是很敏捷,真的很讨人喜欢。

(板书)

6.出示最后一句

师:

还有哪些地方也很让你喜欢?

为什么喜欢?

在翠鸟飞来的时候……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①师:

自己读读这句话,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你这么喜欢喜欢翠鸟,为什么要远远地看,而不走近看呀?

②那你可以自己养一只呀?

为什么?

③原来他们知错就改,原来他们是想捉翠鸟的,但听了老渔翁的话,他们马上改正了错误,打消了捉翠鸟的念头。

不光是翠鸟让我们很喜欢,文中的孩子也让我们很喜欢。

师:

因为他们是真正懂得了爱翠鸟的最好方式就是让它在大自然里自由自在地成长。

(是呀,他们不光喜欢翠鸟,而且还知道怎样才是真正爱鸟。

我真希望我们班的孩子也能知道怎么样才是真正爱鸟。

④师:

多美的翠鸟,多好的孩子,让我们远远地再去看看美丽的翠鸟。

(齐读最后一句话)

师:

多可爱的翠鸟,让我们最后再看看它那美丽的身影,把它美丽的影子永远记在心里,让我们用最好的方式去爱护鸟类。

三、课后拓展:

以“我喜欢的鸟”为主题,向大家介绍自己所了解的鸟的外形、活动特点、生活习性,以及怎样保护鸟类的常识。

四、作业布置(积累佳句):

把文中的比喻句摘录到自己的采蜜本上。

教学反思:

 

6燕子专列

学习目标:

1.认识“欧”“洲”等11个生字。

会写“欧”“洲”“瑞”等14个字。

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饥寒交迫”等词语。

积累文中大量描写气候寒冷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对比手法使用的效果。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的主题,增强保护动物,维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同学整体掌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爱心之间的关系,感受这样对比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出示一组动物和人类和平相处,充溢温馨之情的图片。

(PPT2——7)人和动物之间就应该相互依赖、和谐共存。

还记得《燕子》一课吗?

每年春天,燕子都会给大地带来许多生机。

它们春来秋去,撒播着友谊的种子,但是你知道吗,在这一来一回的跋涉中,会发生多少事,可能还会遇到许多危险!

今天,我们要学的《燕子专列》讲的就是燕子在迁徙过程中发生的故事。

(出示课题:

PPT8)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看到课题你有哪些疑问?

“专列”是什么意思?

出示:

运送抗震救灾物资专列、运送新兵专列。

(PPT9、10)那什么是燕子专列呢?

为什么要给燕子安排专列呢?

就让我们进入课文。

二、初步感受课文,自读自悟(出示PPT11)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注意生字的读音。

2.一边读一边考虑: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小组内讨论。

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

三、汇报交流,教师检查

1.指名读词语:

(PPT12)

“欧洲、瑞士、舒适、启程、特殊、春寒料峭、疲劳、饥寒交迫、气温骤降、覆盖、长途跋涉、濒临死亡、车厢”注意“殊”、“骤”、“濒”的读音。

齐读词语。

2.理解“气温骤降”“濒临死亡”“春寒料峭”等词语:

在课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读一读,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自身的理解。

3.交流: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围绕“爱”的主题,感受课文谱写的真情

1.燕子在瑞士遭遇了什么麻烦?

找一找文中描写气候寒冷的词语,教师板书。

(板书:

气温骤降、风雪不止、饥寒交迫、料峭的春寒、漫天飞舞、皑皑白雪、冻僵)读一读这些词语,提醒同学积累。

2.人们为燕子做了什么?

引导从两方面想:

一是政府方面(做决定、呼吁人们、设燕子专列);

二是群众方面(竭尽全力寻找、车站送行)。

1)政府方面:

政府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决定?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① 假如你是瑞士市民,你看到燕子在瑞士境内遭遇了寒流,你会怎样通知政府呢?

提示用上黑板上的好词语。

组内交流,个别展示。

② 什么是“呼吁”?

请你替政府来向大家呼吁一下。

如:

各位观众,瑞士国际电视台现在向你们播报一条重要新闻,现在……

2)群众方面:

哪一段是描写人们寻找燕子的?

找一找人们寻找燕子时的动词,用“—”划出来。

① 交流,出示句子:

(PPT13、14)

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找到寻找燕子时的动词,从这些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② 照着课文的样子,说一段有连续动词的话。

自身练说,个别展示。

五、指导朗读,读出爱的情意

人们协助燕子也好,救助燕子也好,都是源于一种最朴素、最真挚的感情,那就是对小动物无私的爱!

用你的朗读表现出瑞士居民对燕子的“爱”。

1.读第3段时,读出居民不顾天气恶劣、路途艰难去寻找燕子的大无畏的精神。

2.读第4段时,感受小姑娘贝蒂不怕危险,不怕寒冷寻找燕子的精神。

突出路险“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救助燕子多“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不为自身着想“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3.男女生分别读三、四段。

六、生字教学

1.出示生字认读。

(PPT15—21自主选择)

2.自主记忆字形,提出难记的字:

引导同学观察发现生字结构上的特点,如:

“欧、洲、瑞、舒、殊、骤、涉、踏、救”都属于左右结构,“启、疲、载”都属于半包围结构。

3.指导书写,教师示范写:

(洲、舒、涉、载)

提醒:

“舒”不要将“予”写成“矛”,“涉”的右半局部“步”不要多写一点,注意“载”的笔顺。

4.同学书写。

板书设计:

燕子专列

 气温骤降 料峭的春寒 

风雪不止满天飞舞 冻僵

 饥寒交迫  皑皑白雪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字词,能积累课文中的优秀词句、精彩句段。

2.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加深了解瑞士人民爱护燕子的感情,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写下来。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把自己当成小贝蒂介绍当时救助燕子的经过。

教学难点:

引导同学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掌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维护环境,保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准备:

1.PPT课件。

2.搜集有关人类爱护动物的故事,读一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出示:

PPT2、3

二、创设情境,指导小练笔

1.考虑:

课文是怎样把人们对燕子的关爱写具体的:

1)政府的举动。

2)居民们又是怎么做的?

3)具体写一位小姑娘是怎么做的。

2.课文中的小贝蒂是一个善良有爱心的女孩,她美好的心灵如同她红扑扑的脸。

现在请你再仔细读一读第四段,看着课文的插图(PPT4),把自身当作小贝蒂,向大家介绍那天救助燕子的经过,用上好词好句。

3.同学自主写。

4.指名读,评价,修改。

如:

在满天飞舞的大雪中,小贝蒂裹紧了衣服,和爸爸妈妈一起到野外去寻找燕子。

脸冻得通红的小贝蒂,一边走一边低头仔细寻找冻僵的燕子,她拿者一根小树枝,来到树下草丛里轻轻地拨弄。

突然,她好像听见有燕子微弱的叫声,赶紧扒开积雪,果然,一对燕子依偎在一起,瑟瑟发抖,已经快没气了。

“爸爸,妈妈,我找到了两只!

”她兴奋地喊着,把燕子捧在手里,还不停地用嘴里的热气温暖它们冰凉的身体。

5.列车载着获救的小燕子,也载着人们对燕子的关爱之情,驶向温暖的远方,齐读最后一段。

救助燕子的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尤其是那个可爱的小姑娘贝蒂,她简直成了明星人物,人们纷纷给她打电话或写信。

出示:

(PPT5)你读了这个故事,想对贝蒂说几句话吗?

可以是对贝蒂行为的赞赏,可以表达对贝蒂是否在恶劣天气中被冻坏的关心,也可以是自己从贝蒂身上得到的启示,还可以请贝蒂介绍当时拯救燕子时的想法和所见所闻……

6.指名说。

三、总结

实际生活中,像这样人和动物之间温馨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PPT6)边播放歌曲,边说:

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像故事中的小贝蒂那样保护动物,使其它动物都能像课文中的燕子一样幸运,幸福而又快乐地生活在地球上。

出示(PPT7):

请爱护鸟,爱护所有的生灵,尊重所有的生命,因为我们同在一个地球上。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多么感人的故事啊!

在救助燕子的过程中,人们用爱,用真情编织了多么美好的故事,让我们再读课文,去体会这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感情。

五、安排作业

1.完成《课堂作业》第6课。

2.查资料,了解人类爱护动物的故事。

说话课时交流。

板书:

 燕子专列

 气温骤降 料峭的春寒 

风雪不止满天飞舞 冻僵

 饥寒交迫  皑皑白雪

教学反思: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学会13个字,能正确读写“盖房、造犁、一栋栋、黎明、喘气儿、裸露、湛蓝”等词语。

(2)培养学生通过查字典选择词义和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自学、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协作能力和阅读能力。

(2)通过查字典和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小村庄变迁的原因,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领会文章的主旨。

教学准备:

课前组织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图片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整体感知

1.谈话导入:

[PPT2]

师:

孩子们,在山谷中,早先有着这样一个村庄,那是一个令人向往,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

读读这些文字,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静静地体会小村庄给你的感受吧!

2.体会美丽的小村庄。

这是一个怎样的村庄?

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

你能准确地读出这些新词,真好!

[PPT3]

(1)落实4个四字词语:

①郁郁葱葱:

a.郁郁葱葱的森林是怎么样的?

b.你能为它找个近义词吗?

c.指名读句:

带着这样的感受来读读吧!

(指名1人)

②清澈见底:

a.想象---如果你现在就在小河边,你仿佛看见了水里的……?

水底的……?

b.齐读----水是那样的干净、透明就叫……?

c.指名读句:

带着这样的感受来读读吧!

③湛蓝深远:

a.意思----看图体会。

b.--齐读词语。

④清新甜润:

a.情景体会:

师表述:

就在这样湛蓝深远的高空下,孩子们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一口气,你呼吸到了怎样的空气?

b.指名读句:

还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