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东县早稻高产创建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7896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邵东县早稻高产创建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邵东县早稻高产创建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邵东县早稻高产创建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邵东县早稻高产创建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邵东县早稻高产创建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邵东县早稻高产创建工作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邵东县早稻高产创建工作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邵东县早稻高产创建工作总结.docx

《邵东县早稻高产创建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邵东县早稻高产创建工作总结.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邵东县早稻高产创建工作总结.docx

邵东县早稻高产创建工作总结

邵东县2013年早稻高产创建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4-01-02来源:

邵东县作者:

邵东县粮油站【字体:

大中小】

2013年,我县在认真总结前几年高产创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把早稻高产创建作为助推全县粮食生产发展的主要机遇和集成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的载体,积极推行县、乡、村三级联创,党政强力推动,部门紧密协作,专家领衔指导,农户积极参与,整合项目资金,集成实用技术,注重提高创建质量,着力增强辐射能力,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

一、实施成效

(一)规模与品种。

根据农业部和省、市的安排,我县2013年建设了1个部级双季早稻高产创建整乡整建制推进示范片和1个部级早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示范总面积37342亩,示范区内无直播,无抛荒,无一季稻“插花”。

灵官殿镇双季早稻整建制推进片示范面积26896亩,涉及53个村、740个组、15520户农户;牛马司镇万亩片示范面积10446亩,涉及14个村、247个组、5083户农户。

另外县里在佘田桥镇自办了一个双季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早稻示范面积11906亩。

示范区统一选用三系杂交早稻品种金优899、T优167,实行集中连片种植。

(二)产量与效益。

在县农业局专家组自测基础上,经省农业厅组织的交叉测产验收组复测,2013年我县灵官殿镇整建制推进片实测单产541.6公斤,比2012年示范区单产515.2公斤增加26.4公斤,增幅5.12%,总产增加71万公斤,比全县2013年平均亩产415公斤增加126.6公斤,增长30.5%,总产增加340.5万公斤;牛马司镇万亩片实测单产544公斤,比2012年示范区单产505公斤增加39公斤,增长7.7%,总产增加40.7万公斤,比全县2013年平均亩产415公斤增加129公斤,增长31%,总产增加134.7万公斤。

与全县2012年大面积生产水平比较,整个示范区共增产稻谷475.2万公斤,按市场早稻谷收购价2.4元/公斤计算,共增产增收1140.48万元;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轻简栽培技术等,每亩节肥省药省工50元,示范区共节本186.71万元;合计为示范区农户节本增收1327.19万元,每亩节本增收355.4元。

同时,通过技术培训和各项技术的落实,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科学种田技能,通过组织现场观摩,让粮农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带动了全县早稻生产的发展,通过推广新良种、新技术,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增值,社会效益十分明显;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减少了化肥、农药对环境及产品的污染,通过简化栽培,减轻了劳动强度,有益人身健康,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三)技术应用情况。

示范区优良品种、适时早播、集中育秧、合理密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专业化防治、间歇灌溉、适时收获等规范化栽培技术覆盖率达100%,耕种收综合机械水平达86%。

(四)机制创新情况。

在工作思路上,鉴于耕地资源的紧缺属性和扩大面积增粮困难越来越大的现实,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依靠科技进步、主攻粮食单产、全面提升粮食单产水平,实现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增长的总体要求。

在工作机制上,实行“三联动”工作机制,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合力,一是政府联动,县、乡两级政府对高产创建精心组织、科学安排、认真督查、严格考核、形成了全县上下齐抓共管的合力;二是业务部门联动,县农业局将栽培、种子、植保、土肥等相关业务部门统一组织起来,共同实施高产创建;三是干部群众互动,全县上下,层层动员,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和群众参与高产创建的积极性,尤其是农业技术人员包片驻点,在试验田干给农民看,在攻关区和示范区带着农民干。

在工作方法上,推行了“三集中”、“三注重”、“三结合”的工作方法,集中县、乡相关农技人员驻点指导,集中主推优良品种和先进实行技术在示范区配套组装推广应用,集中项目在高产创建示范片整合使用;注重抓样板,注重抓宣传,注重抓观摩;工作督查与技术指导相结合,集中分片指导与农业局业务站对口指导相结合,万亩示范片与示范农户相结合。

在创建模式上,形成了“整、万、千、百”的高产高效梯级创建模式。

在技术措施上,改传统的3月底4月初播种为3月20-25日播种,改分户育秧为集中育秧,改稀植粗放管理为合理密植,改漫灌为间歇好气灌溉,改习惯施肥为测土配方规范施肥,改分散防治病虫为专业化统防统治,改过早割青为适时收获。

同时,组织湖南三福农资公司、邵东炯祥植保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专业化合作组织,开展供种、供肥、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并在高产创建示范片组建田间管理队伍,创新了专业化、规模化服务模式,既解决了一家一户缺少劳动力、经营分散的问题,又提高了工效,达到了技术规范化的要求。

(五)辐射带动效果。

通过高产创建示范,带动了全县早稻生产的发展。

今年全县双季早稻种植面积43.5万亩,比上年增加1.01万亩,增长2.37%,平均亩产415公斤,比上年增加7公斤,增长1.7%。

二、主要技术措施

在技术措施上,按照“选用丰产性好、适应性广、能满足早稻和晚稻配套的杂交组合,采用旱育抛秧、配方施肥、病虫专业化防治、机械化生产等省工节本技术和配套应用物化技术产品,通过适当增加插植密度和基本苗数,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有效穗”的技术路线,突出成熟技术的组装集成和创新,实行良田、良制、良种、良法、良机综合配套,坚持做到了六个“统一”:

(一)统一优良品种。

通过统一供种,示范区全部选用株叶形态好、适应性广、生育期适中、丰产性能好的三系杂交早稻金优899、金优967、T优167品种,实现了示范片上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和一片一种集中连片种植。

(二)统一集中育秧。

在早稻高产创建示范区,通过行政推动、市场带动、补贴促动,采取各类育秧主体并存,全面推进集中育秧,规避了催芽风险和烂秧风险,提高了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确保了秧苗素质,育足了早稻秧苗,奠定了高产基石。

(三)统一合理密植。

早稻杂交稻每亩大田用种2.5公斤,每亩增加用种量0.5斤。

旱土育秧或塑盘旱育抛秧的统一于3月15日-20日播种,3.5-4.5移栽或抛栽,湿润育秧的统一于3月20日-25日播种(比传统种期提早7-10天),秧龄25-30天,抛栽的每亩不少于2.2万蔸,移栽的统一插植规格为4×7寸,每蔸插2-3粒谷的秧。

通过合理密植,为获取多穗大穗打下了基础。

(四)统一肥水管理。

依据“稳前、攻中、促后”的施肥原则,统一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做到氮、磷、钾肥的平衡施用,根据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目标的需肥规律以及土样化验结果,明确了施肥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切实提高了施肥效果和肥料利用率。

早稻基肥亩施腐熟栏肥1500公斤、过磷酸钙30-40公斤、氯化钾5-6公斤、碳铵25-30公斤或尿素9-10公斤,插后5-7天每亩追施分蘖肥尿素5-6公斤,5月中旬每亩追施穗肥尿素6公斤、钾肥5-6公斤,5月下旬每亩追施保花肥尿素2公斤,抽穗至齐穗期每亩叶面喷施壮籽肥谷粒饱50克(对水50公斤)。

同时,示范基地每个村安排了一名管水员实行统一管水,做到薄水活蔸,浅水分蘖,及时晒田,有水施肥施药,有水孕穗抽穗,湿润壮籽。

通过间歇好气灌溉,使土壤处于富氮状态,实现了以水调气、调肥、活根、壮秆、养叶。

(五)统一病虫害专业化防治。

示范基地安排了专人及时监测病虫害发生动态,准确预报发生趋势,科学制定了综合防治防案,组装农业、生物、物理、化学防治配套技术措施,每村组建专业化防治队伍,签订防治协议,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天敌影响少的对口农药及时实行精、准防治,提高防治效果,降低防治成本,减少生物灾害损失,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六)统一机械化生产。

示范片上组建了机械化作业队伍,实行统一机耕、机插、机收,抢住了季节,提高了工效,降低了劳动强度,解决了劳动力紧缺问题,防止了过早割青,减少了产量损失。

机耕率达100%,机插率达62%,机收率达90%。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为切实把示范片办成高产样板,办成先进技术推广基地,办成各级干部为农民办实事的服务“窗口”,在组织措施上,我们主要做到了八个“到位”。

(一)组织领导到位。

县政府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为副组长,农业、财政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及示范乡镇的乡镇长为成员的粮油高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在县农业局,由农业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农业局分管生产的副局长任副主任,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基地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班子,协同县里开展工作。

县领导小组建立了高产创建联系会议制度,定期不定期研究高产创建问题,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措施,推动工作进展。

镇、村、组干部负责宣传发动,组织生产,实行“驻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组长包户”的联动工作机制,从组织上保障了创建工作的有序推进。

(二)宣传部署到位。

受劳动力紧缺、农资高价运行、粮价增长缓慢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负面影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挫伤。

为了最大限度地消除农民群众对粮食生产的消极认识,着力引导农民积极投身到高产创建活动中去,我县从加大宣传力度入手,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浓厚的高产创建氛围。

一方面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积极宣传国家粮食政策,推介粮食生产典型和经验,另一方面通过采取出动宣传车、印制墙体标语、悬挂张贴宣传横幅、召开座谈会议等方式广泛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宣传,激发广大农民的生产热情。

共广播、电视、报刊报道40次,书写墙体标语80条,悬挂宣传横幅30条,办宣传栏100处,做到了电视上有实况镜头、报刊上有通讯报道、广播里有事迹声音、集会上有标语横幅、道路上有宣传车辆。

同时,在产前,召开了基地乡镇、村、组动员会议,对示范农户进行了摸底登记造册,建立了到户面积台帐;产中,安排专门力量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工作部署上一环扣一环,环环抓落实,确保高产创建工作周密运行。

(三)资金投入到位。

在整合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等农业项目资金向高产创建示范区倾斜,并在上级投入项目配套资金的基础上,县政府安排了300万元配套资金专项用于粮油高产创建,其中水稻高产创建180万元,玉米高产创建100万元,大豆高产创建20万元。

早稻高产创建已投入资金158万元,其中物化补贴123万元、工作经费27万元、奖励资金7万元、其它经费1万元。

有力地促进了早稻高产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技术服务到位。

一是成立了以农业局分管粮油生产的副局长任组长,粮油站站长(高级农艺师)任副组长,粮油、植保、土肥、科教、推广、种子等部门及项目乡镇农技站的技术骨干为成员的粮油高产创建技术专家组,并聘请了湖南农大的知名水稻专家邹应斌教授为首席专家,制定了《实施方案》和《技术操作规程》。

二是在每个示范片派了8位高级、中级职称的技术骨干长期驻点,并安排了专用的工作场所,实地解决水稻生产中的难点问题。

建立了驻点人员出勤、工作日志,早稻高产创建期间人平驻点82天。

三是改过去单一的集中培训为田间培训、巡回讲座、科学成果展示与入户指导相结合的多层次培训,使每个农户都有一个技术明白人,共培训农民1.05万人次。

四是根据不同生产环节,及时编印了一些简单明了、操作性强的实用技术资料,提前将“明白纸”发放到示范区农户,共印发各类技术资料7期次、10万份,使示范区农户有一份主推品种介绍、有一份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资料、有一份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有一份阶段性病虫情报、有一份农机化操作要点,极大地提高了技术到位率和入户率。

(五)检查督促到位。

由县高产创建领导小组统一安排,组建督查小组,在关键时节深入示范区村组农户,产前督查任务落实情况,产中督查生产进度和技术到位情况,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促进了工作与技术措施及时落实到位。

并将检查结果与县、乡、村干部的年终考核紧密挂钩,以增强广大干部的责任感,对问题农户在乡、村进行通报批评,以增强农户的使命感。

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发出了2期通报,指出问题,严格交办,限期整改。

(六)辐射带动到位。

一是在两个示范片分别建立了县长指挥田、高产技术试验田和规范化栽培样板田,以树立高产典型和样板模式,形成正面辐射效应。

二是在育秧期、大田生长前期和灌浆结实期分别组织乡镇干部、乡镇农业站人员、重点乡镇的村支部书记以及种粮大户,召开了四次现场观摩会,并不定期地开展流动观摩,参加观摩人员800人次,激发了他们发展双季稻的信心和干劲,县新闻媒体也进行了跟踪报道。

三是按照农业部高产创建标牌要求,各示范区统一标牌内容、尺寸、字体,由县里统一树立规范的醒目标牌,既接受社会监督,又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发动作用。

通过全方位辐射,发挥了高产示范区良种良法结合的载体和平台功能。

(七)项目管理到位。

一是按照湖南省粮油高产创建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严格资金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严禁超范围支出。

二是按照湖南省农业厅粮油作物处《关于做好2013年农业部水稻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严格程序,规范测产,确保了产量真实。

三是建立了工作日志和涵盖自然灾害、农事操作等内容的田间生产档案,并将高产创建有关文件、方案、技术资料、测产结果、工作总结、高产示范户田间生产档案等一并汇编成册归档,为工作的连续开展积累了经验。

(八)绩效考核到位。

建立了以面积落实、品种选用、主推技术、创建成效、组织方式为主要内容的考查考核指标体系,开展村与村、户与户之间的高产竞赛活动。

评出了10个高产创建先进个人、每人奖500元,20个高产攻关示范丘、每丘奖500元,20个高产创建示范户、每户奖1000元, 7个高产创建先进村、每村奖5000元,调动了各方开展高产创建活动的积极性。

四、经验与体会

(一)领导重视是抓好高产创建的前提。

我县领导对发展粮食生产十分重视,尤其对高产创建非常关注,主管农业的县委常委和副县长、农业局局长及主管副局长多次到示范片进行督查和指导,对高产创建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指导性意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领导身体力行,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促进了高产创建工作圆满完成。

(二)及时指导技术是抓好高产创建的关键。

为搞好高产创建,我局成立以粮油站人员为主,植保、测报、土肥等方面的技术精英参与的技术指导小组,进行技术专题研究,驻点入户巡回指导,突出成熟技术的组装集成,保证了示范片上规范化栽培技术全覆盖。

(三)统一供种是确保连片示范的基础。

今年,我县在早稻高产创建示范片上实行统一补贴供种,做到了集中连片种植,确保了示范面积。

(四)落实资金投入是搞好高产创建的保证。

为保证高产创建顺利完成,在实施过程中,我局对购买种子、技术培训、办点示范、印刷资料、下乡派车等方面所需的经费都优先保障,促进了各项措施的落实到位。

五、问题与建议

虽然这几年的早稻高产创建成效显著,但在创建实践中,也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较差;二是农业劳动力严重不足;三是分散经营现状没有根本改变;四是基层农技推广队伍薄弱;五是项目投入经费仍然吃紧;六是劳动生产率低,劳动强度大,劳力结构差。

水稻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中具有基石作用,随着人口不断增加,耕地不断减少,恢复双季稻种植面积、提高水稻单产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为了有效地推进早稻高产创建工作,充分挖掘早稻单产潜力,需在几个方面做文章、下功夫。

一是建立高产创建的长效工作机制,把高产创建与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紧密结合起来,长抓不懈。

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全面改善基本农田的基础条件,实现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机能行。

三是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提高技术服务水平,确保高产创建工作有人干事,能干成事。

四是大力培植发展种粮大户和粮食专业合作组织,依托其实施高产创建,解决农业劳力不足、劳力结构差、技术入户难等问题。

一方面,要出台相应配套的扶持政策,加大依法流转农村土地的力度,着力培植种粮大户;另一方面,大力培育发展农民以土地入股或土地代管等形式的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组织,解决绝大部分农民怕失去土地而不愿意放弃或不愿意较长时间放弃土地经营权的这一实际问题。

四是进一步加大项目资金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