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三历史模拟精品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8163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94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高三历史模拟精品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新课标高三历史模拟精品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新课标高三历史模拟精品试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新课标高三历史模拟精品试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新课标高三历史模拟精品试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新课标高三历史模拟精品试题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新课标高三历史模拟精品试题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新课标高三历史模拟精品试题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新课标高三历史模拟精品试题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新课标高三历史模拟精品试题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新课标高三历史模拟精品试题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新课标高三历史模拟精品试题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新课标高三历史模拟精品试题附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新课标高三历史模拟精品试题附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新课标高三历史模拟精品试题附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新课标高三历史模拟精品试题附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新课标高三历史模拟精品试题附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新课标高三历史模拟精品试题附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高三历史模拟精品试题附答案.docx

《新课标高三历史模拟精品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高三历史模拟精品试题附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课标高三历史模拟精品试题附答案.docx

新课标高三历史模拟精品试题附答案

新课标高三历史模拟精品试题(附答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

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卷纸的密封线内。

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卷纸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卷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答案不写在试卷上。

考试结束后,交回答卷纸。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江苏南京质检)下列文学体裁的繁盛,与商品经济的繁荣、城市经济的活跃和市民阶层的扩大密切相关的是

①汉赋②唐诗③宋词④元曲⑤明清小说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④⑤

【解析】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出现都是商品经济的繁荣、城市经济的活跃和市民阶层的扩大的结果,这些文艺形式适合市民阶层的情趣和欣赏口味。

【答案】C

2.(江苏南京质检)右图瓷瓶为宋朝的钧瓷。

钧瓷有的青中带红,华而不俗,称为“钧红”,有的以天青或月自与紫红色交相掩映,别致美观,称为“钧紫”。

这种瓷器最有可能产于

A.官营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瓷器工场

【解析】钧瓷无论是质量还是艺术价值都是首屈一指的,这样的产品最可能产生于官营手工业中,因为官营手工业代表了中国古代手工业的最高水平。

【答案】A

3.(江苏南京质检)15世纪中期,某西亚商人到意大利经商,他发现当地人热衷于讨论

A.知识与美德的关系B.教会与上帝的关系

C.人性与神性的关系D.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解析】15世纪中期正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被称为“人的发现”。

知识与美德是苏格拉底探讨的主题;教会与上帝的关系是宗教改革时期人们关注的主题;民主与法制是启蒙运动时期人们关注的主题。

【答案】C

4.(江苏南京质检)16世纪葡萄牙著名诗人德·卡蒙斯这样深情地描绘他的祖国:

“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

这里才开头。

”诗句中反映了他对祖国引以为豪的是

A.成为“海上马车夫”B.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

C.率先开辟新航路D.处于欧洲商业中心地位

【解析】葡萄牙人最早开始开辟新航路的活动,航海家从里斯本出发,去开辟发现新的航线,因此,对葡萄牙人来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

【答案】C

5.(江苏南京质检)“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

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

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

”这说明牛顿的发现

A.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B.使人类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C.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D.使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世界

【解析】材料信息表明,牛顿的发现使人类由匍匐在上帝脚下,变成能够自己理性思考。

说明他的发现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

【答案】C

6.(江苏南京质检)1861年4月的某一天,赵烈文(曾国藩的幕僚)看到了某书,在其日记中记载:

“……其中所言,颇有见识……法法类,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外洋,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最谙练……观此书,则贼中不为无人。

”此书应为

 

ABCD

【解析】从材料看,“1861年”“曾国藩的幕僚”等信息表明事情发生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书中主张效法西方。

这些信息综合起来看,此书是《资政新篇》。

【答案】B

7.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

“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

”这一规定的主要

目的是

A.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B.实现“三权分立”

C.防止高级司法人员流失D.鼓励法官忠于职守

【解析】法官的终身制主要是为了保障司法的连续性和独立性,这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和精神。

【答案】B

8.(江苏南京质检)近代以来,科技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下列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A.1839年,英国女王在电灯下研究有关中国虎门销烟的电报

B.1939年,上海市民观看获奖电影《渔光曲》

C.1949年,纽约居民晚上收看彩色电视节目

D.1999年,南京商人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网上贸易

【解析】1839年正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而电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所以A错误。

【答案】A

9.(江苏南京质检)电视剧《亮剑》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的形象。

右图是该剧中李云龙和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你认为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是

①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

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③国共两党坚持的抗战路线基本一致

④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解析】国共两党的阶级属性有本质区别,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故①错误;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共产党实行人民战争路线,两党的抗战路线不同,故③错误。

【答案】C

10.(江苏南京质检)为迎接建国60周年国庆,某摄制组要拍摄中共中央所在地的纪录片,他们在农村的最后一站应选在

A.井冈山B.西柏坡C.瑞金D.延安

【解析】中共中央所在地的变化如下:

上海——瑞金——延安——西柏坡——北平(北京)

【答案】B

11.(江苏南京质检)苏俄新经济政策在工业方面的主要规定,其经济作用是

A.加强工业中社会主义经济成分B.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

C.调整农业与工业的税收比例D.借助私人和外国的资本发展工业

【解析】新经济政策规定实行租借制和租让制,把一些企业租给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其目的是借助私人和外国资本发展工业,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在此基础上战胜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

【答案】D

12.(江苏南京质检)20世纪40年代,美国乔治·凯南在致国务院电报中说:

“总结起来说,我们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地妥协办法。

……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曾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

……这个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

”文中的“政治力量”指的是

A.英国B.苏联C.日本D.德国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乔治·凯南的电报体现了“冷战”政策,文中的“政治力量”自然是指苏联。

【答案】B

13.(江苏南京质检)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

A.1949年渡江战役的胜利B.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D.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解析】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和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前提。

【答案】B

14.(江苏南京质检)美国独立后,经过两百多年的扩展,形成了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广阔版图。

在扩展有形边疆的同时,美国还在全世界进行着政治、经济、军事等无形边疆的扩展。

从二战结束到50年代美国进行“无形边疆扩展”的经济行为是

①②③④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④

【解析】图中图片分别是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标志。

其中二战后初期,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控制在美国人手中。

APEC和WTO分别是80年代和90年代成立的国际经济机构。

【答案】C

15.(江苏南京质检)《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

“……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消失”的原因应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土地归农民所有的实现

【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自1958年以来实行的人民公社体制被废止。

【答案】C

16.(江苏南京质检)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文中的“安全网”应理解为

A.社会保障政策B.强大的国防体系

C劳动安全保护法D.发展农业生产

【解析】二战后,英国率先实行社会福利政策,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政策,防止贫富分化,稳定社会秩序。

【答案】A

17.(江苏南京质检)右图是1987年美国《时代》杂志封面的漫画,该图反映的是

 

A.日本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B.资本主义国家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C.美国经济衰退,无力与日本抗衡D.日本经济崛起,对美国态度强硬

【解析】20世纪80年代,日本逐步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伴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对美态度逐渐强硬,图片形象的反映了这一点。

【答案】D

18.(江苏南京质检)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里根、克林顿经济政策的相同点是

A.削减税收,刺激投资B.实行不同程度的国家干预

C.倡导自由放任D.大力发展“新经济”

【解析】自罗斯福新政开始,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里根和克林顿时期,实行介于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之间的所谓“第三条道路”或“中间道路”。

但其共同点都是实行不同程度的国家干预。

【答案】B

19.(江苏南京质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十四大的相同点有

①都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②都贯彻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③都影响了改革开放的进程④都体现了思想解放的成果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④

【解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转变,十四大没有改变这一工作重心,故①错误。

两者都贯彻了实事求是的精神,都影响了改革开放的进程,都体现了思想解放的成果。

【答案】C

20.(江苏南京质检)油画《自由引导人民》以1830年巴黎人民发动七月革命推翻复辟的封建王朝这一历史事实为根据,表现了人民反对专制的斗争精神。

与它属于同一流派的文学作品是

ABCD

【解析】《自由引导人民》属于浪漫主义绘画,《巴黎圣母院》属于浪漫主义文学。

《老人与海》属于现代主义文学,《人间喜剧》和《安娜卡列尼娜》属于现实主义文学。

【答案】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12分,共计60分。

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江苏南京质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武王克商,先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材料二(楚庄王十六年,公元前598年)伐陈,杀夏征舒。

征舒碱其君,故杀之也。

已破陈,即县之。

(秦惠文王十三年,公元前312年)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

——《史记》

材料三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

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国,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为得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中统、至元间……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

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统之。

——《元史·百官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诸侯的主要对象及其特点。

(3分)

(2)根据材料二,提炼出相关的历史信息。

(3分)

 

(3)材料三、四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哪些政治制度?

这些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共同影响?

(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

(2分)

解析:

本题考查了从分封制实行到分封制逐步瓦解到中央集权制度实行的发展过程。

(1)

(2)问依据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不要盲目照搬课本。

第(3)问先根据材料判断制度,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影响。

第(4)问要根据上面的问题对我国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特点进行分析和综合。

21.答案:

(1)对象:

王族;(1分)特点: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或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2分)

(2)信息:

春秋战国时湖,争霸、兼并战争频繁;分封制崩溃;诸侯国往往在新征服的土地上设置郡县(或诸侯国内已经设置郡、县,或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土地。

(每点1分,共3分,任答3点)

(3)制度:

郡县制度、行省制度。

(2分)影响:

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同了多民族国家统一;为后世沿用(或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每点1分,共2分,任答2点)

(4)特点:

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或从血缘世袭到皇帝任免);地方管理制度不断创新发展;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强。

(每点1分.共2分。

任答2点。

22.(江苏南京质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经营者,为天下也。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

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向使无君,人各得自利也。

呜呼,

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二以下便是英国法制所达到的程度:

给予每个人以天赋的权利,……人身和财产的全部自由;

用笔向国家提意见的自由;只能在一个由自由人所组成的陪审委员会面前才可受刑事审问的自由;不管什

么案件,只能按照条文和明确规定才裁定的自由……

——伏尔泰《哲学通信》

材料三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人君

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

今变行

新法,固为治国之强计。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四第一条: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第二条: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五条:

中华民国中华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族之区别。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

(1分)

(2)伏尔泰赞赏的“英国法制”开始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法制”的特点。

(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康有为的主张,并指出其与材料一、二的关系。

(4分)

 

(4)材料四确立了什么政体?

比较上述材料,概述材料四颁布的重大意义。

(3分)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古今中外历史上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过程。

(1)问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回答问题。

(2)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就可;第(3)问先概括材料的观点,然后说明其于中国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和西方启蒙运动之间的关系;第(4)问回答《临时约法》的意义就可。

22.答案:

(1)观点:

古代君主为天下人着想,今天君主为天下之大害。

(1分)

(2)标志:

《权利法案》的颁布。

(1分)特点:

天赋人权;财产自由;言论自由:

司法公正;法治精

神(或法律高于一切、法律至上)。

(每点1分,任答3点,共3分。

(3)主张:

实行君主立宪;变法图强。

(2分)关系:

继承和发展了(黄宗羲或儒家的)反对君主专制思想;借鉴了西方启蒙思想。

(2分)

(4)政体:

民主共和政体;(1分)意义: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或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2分)

23.(江苏南京质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29—1933年爆发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更加助长了本已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各国问的关税大战愈演愈烈。

美国将关税水平提高至53%,推动了45个国家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关税。

国际贸易进一步趋于萎缩,而这反过来又加深了危机本身。

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在生产国际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广泛开展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1947年4月,23个国家签订了123项双边减让关税协议。

这些双边协议被汇编成一个单一文件,称为《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杨起善《关贸总协定与复关对策研究》

材料二作为世界性的国际贸易组织,它所制订的一系列多边贸易规则已成为各缔约国所普遍接受的共同准则。

保证7进行国际贸易自々相对自由、透明及其稳定性,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增长和发展。

据统计,自总协定成立以来,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以上。

——《关贸总协定知识读本》

材料三关贸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协定”。

但它仍只是一个准国际组织,这就是为什么在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中,人们还在酝酿筹建一个新的真正的多边贸易体系的原由。

美国就曹利用最惠国待遇原则的例外,无理地取消过波兰的最惠国待遇;许多缔约国也常利用一般禁止数量限制原则的例外,大量采用非关税壁垒的措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等等。

在解决国际贸易纠纷方面,关贸总协定的主要手段是协商,最后只是缔约方的联合行动,至今仍没有具法律约束性的强制手段。

这也是许多重大国际贸易争端无法真正解决的重要原因·美日贸易战旷日持久,美欧农产品之争相持不下,而总协定对此却束手无策,无能为力,其局限性也可窥见一斑。

——《关贸总协定知识读本》

材料四WTO协定第2条规定:

“包括在附件1、2、3中的各项协议及附属法律文件(以下简称“多边贸易协议”)是本协定的组成部分,对所有成员方均具约束力。

”第15条又规定:

“各成员方都要保证使其法律、规章与管理办法均符合本协定附件中规定的义务。

”从而奠定了WTO法律制度或规则优于各国国内法的宪法性原则。

——赵维田《世界贸易组织(WTO)》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贸易保护主义和经济危机的关系,并分析关贸总协定成立的原因。

(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关贸总协定的作用。

(2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关贸总协定的局限性。

(3分)

(4)材料四反映了世界贸易组织的何种特点?

(2分)

(5)综合以上材料,归纳世界贸易的发展趋势。

(2分)

 

解析:

本题考查了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的发展完善过程。

试题提供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回答时注意材料信息的提取、综合,同时把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回答问题。

23.

(1)关系:

经济危机助长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加深了经济危机。

(1分)原因:

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进步发展(或生产国际化日益发展。

(2分)

(2)作用:

促使世界贸易朝体系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2分)

(3)局限性:

只是一个临时性的多边组织;规则不严密(贸易保护主义有空可钻);不具有法律约束性。

(3分)

(4)特点:

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对各成员国具有法律约束力。

(2分)

(5)趋势:

从无序到有序;从法律、规则不严密到有法可依,有序地进行(规范化、法制化的贸易体系开始建立起来);从贸易保护到贸易相对自由。

(每点1分,任答2点,共2分。

24.(江苏南京质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51年,俄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5.7%,农村人口占94.3%,其中90%是农奴。

工厂规模很小,大型企业平均不过40—50个劳动力。

——吴清修、王玲《俄国废除农奴原因的再思考》

材料二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企业数增长18.3%,工人数增长66.6%,生产总额增加100%。

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路线增加了35倍多。

——张广翔《德国学者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研究述评》

材料三

农民在庄园里听贵族宣读“二一九法令”

材料四欧洲三国人均GDP(单位:

元)

国家

1870年

1913年

法国

1876

3485

英国

3191

4921

俄国

943

1488

——安格斯·麦迪森(英)《世界经济千年史》

材料五沙皇政府不关心农业的发展,农产品出口挣回的外汇,大部分用于军费、政府和工业部门的支出,只有小部分投入农业发展。

因此,俄国农业落后,农民负担沉重,购买力低下……

——杨甘霖《大国崛起专题学习与研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50年代俄国工业发展的特点。

(2分)

(2)据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19世纪60至90年代俄国工业发展有何新变化?

(2分)结合材料三,指出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2分)

 

(3)根据材料四。

概括指出改革后俄国经济发展的状况。

(2分)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处境,分析其原因。

(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俄国工业化进程的启示。

(2分)

 

解析:

本题属于选修一内容的考查,主要考查了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历史局限。

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应问题。

24.

(1)特点:

工厂规模小;缺乏必要的自由劳动力。

(2分)

(2)变化:

规模增大;劳动力增加。

(如只答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给1分。

(2分)原因:

“二一九法令”废除了农奴制,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

农民高额的土地赎金,为工业化提供了一些资金。

(2分)

(3)问题:

总体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

(2分)原因:

政府牺牲农业(政府不关心农业的发展);解放后的农民仍受村社严格管理,很大程度上被束缚在土地上;农业落后,国内市场狭小,不利于工业的发展。

(每点1分,任答2点,共2分。

(4)启示:

农业的发展(废除封建农奴制改革)可以大大推动工业化进程;工业化进程中,要注意保护农民的利益(工农业协调发展)。

(0分,其它答案意思相近或言之有理也可。

25.(江苏南京质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子张问仁于孔子)子曰: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

“恭、宽、信、敏、

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樊迟问仁)子曰:

“爱人。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

材料二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那些我们现在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去研究哲学,是政治权力和哲学理智结合起来,而把那些现在只搞政治而不研究哲学或者只研究哲学而不搞政治的碌碌无为之辈排斥出去,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得不到安宁,全人类也不能免干灾难。

只有当你能为你们未来的统治者找到一种比统治国家更善的生活时,你才可能有一个管理得好的国家。

因为,只有在这种国家才能有真正的富人来统治。

当然他们不是富有黄金,而是富有幸福所必需的那种善和智慧的生活。

——柏拉图《理想国》

材料三国家就是家庭与,结合成为一种完美自足的生活,所谓完美自足的生活就是说幸福与荣誉的生活。

政治社会的存在是为了高贵的行为,而不是仅仅为了单纯的共同相处。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政治思想。

(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柏拉图的政治主张。

(2分)他是如何实践自己的政治主张的?

(1分)

(3)据材料三,归纳亚里士多德关于政治的思想主张。

(2分)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三位东西方先哲政治思想的相似之处。

(2分)你有何启示

 

解析:

本题属于选修四内容的考查,主要考考查了孔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三人的思想主张,这是本题的主题思想。

注意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归纳。

同时注意对东西方人物思想异同点的比较,培养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25.

(1)思想:

仁者爱人(包含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以德治民,取信于民;贵贱有序(或长幼有序、建立规范和谐的人际关系等。

)(3分)

(2)主张:

统治者应该由哲学家出任;理想国家由三个阶级构成,各守其位,国家必然和谐;统治者应该以道德和智慧治理国家(或政治权力和哲学理智结合起来)。

(每点1分,任答2点,共2分)

实践:

三次游历叙拉古,找到哲学王的雏形阿启泰。

(1分)

(3)主张:

国家应为人民创造幸福、荣誉的生活;政治追求高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