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8329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药行业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医药行业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医药行业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医药行业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医药行业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医药行业调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医药行业调研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医药行业调研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医药行业调研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医药行业调研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医药行业调研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医药行业调研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医药行业调研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医药行业调研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医药行业调研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医药行业调研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药行业调研报告.docx

《医药行业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药行业调研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药行业调研报告.docx

医药行业调研报告

医药行业调研报告

医药行业调研报告

针对近期对医药行业的调研结果,现对医药行业的市场前景,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对其进行放贷的可行性分析:

一、宏观情况:

医药行业在2015到2015这8年间由于药品价格管制和招标政策比较宽松,配合充足的行业资金支持,以及市场自身稳定的需求,医药行业在这8年间发展较快,产值增速平均保持在20%,2015年以来受医保控费、招标延缓、新版GMP改造检查等影响,行业增速较往年有所下降,维持在13%左右,不过政策面上也有许多利好消息,无疑仍将会刺激着医药行业稳步快速发展。

医药行业利润外在因素是国家的医疗医保政策,内在因素是市场需求,核心是产品药效质量和招标政策。

首先:

新一届政府大力发展医疗保险,把城镇居民大病重病均列入医保统筹范围提高了报销比例,无形中能促进医药行业整体销量利润,另外仅以2015年来讲,全国医保结余资金总额超过9500亿元,占药品消费的102%,医保资金具有强大的消费欲望和动力。

其次:

目前随着疾病多样化,复杂化,再加上本身人口基数大的现状,无论是在医院就医型,还是在家疗养型对医药及医疗器械客观上都有大量稳定需求。

再次:

国家药监局逐步放开药价管制,可能导致低价药有所上涨,高价药价格回落,药品市场充分竞争,这将对医药连锁零售企业有益,大大促进销售额度,增加利润。

最后:

政策逐渐探索试水:

医院药房“对外托管”;允许鼓励社会资本办医;拟放开网上药店处方药互联网销售。

又增加了一个医药销售渠道,市场销量广阔。

二、微观分析:

医药行业整体前景好,但好的行业不一定百分百有好的企业。

具体到一个企业公司来讲要想实现高利润运营,需要有核心的安全且吸引人的产品和技术,有专业营销中介如经销商,货物储运商,稳定的供应商,下游客户要广而分散,要有金融中介持续稳定支持。

决定医药公司发展中几个关键运营板块分析:

(一):

原料供应商供应商地位举足轻重,是整个价值传递系统中重要的一环。

尤其作为药品生产企业,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了药品的质量。

客户满意程度,产品销量,公司利润。

所以医药企业都很重视和供应商保持好关系,原料价格直接影响成本,所以一般也会多选择几家供应商,不过分依赖于某个或某几个,防止因供应成本走高,而使企业产品价格上升,从而影响企业的销售额。

关于医药生产公司与上游供应商之间供销结算方式,以调研的两家生产型药企业河南明仁药业(该公司具有Ⅲ类医药器械生产销售资质)和顺康中医药批发连锁公司来看,除了针剂供应商可以赊销购销或开承兑外,中药材,酊剂,西药化学原辅料多使用现金结算。

药企在进货过程中对流动性资金有需求。

(二):

生产环节

在生产环节,营销,人工,财务成本远不及研发成本,公司直接设立研发部研究所,所投入的资金回报周期长,有时很可能成为沉没成本,所以有的药企可能会直接选择与高等院校、医药研究机构合作购买他们的专利,再进行直接或仿生生产,以节约研发成本。

产品定型后还需要由药监部门组成专家组进行GSP、GMP质量认证,方能对外销售。

这期间购买专利和药品生产批号的费用,以及公关认证费用是一笔较大开支。

一旦产品得到相关部门技术认证,方能参与各大医院招投标,进药房,以此能够保证有较好市场销量。

所以药企在进行技术认证和后期招投标过程中,也是具有强烈使用资金欲望的时期,能够且愿意承担高利息成本,所需资金一般在200万以上。

(三):

销售环节医药公司的销售渠道主要以医院、药店、诊所为主,三者都有可能成为同一家医药公司的客户。

尤其是连锁药店,渠道能量很强,是一股不可忽视的销售力量。

在省内例如张仲景药房,省医药超市,健康人药房,千禧堂,老百姓等大的药房还有一些名气稍弱的小连锁药店零售收入占比颇大。

药企在跟这些医院,药店,诊所合作时资金结算上是先收取一定比例定金,然后全额结算,所以账期一般不会太长,所以在此经销过程中,药店大型诊所会涉及进货流动资金、周转资金需求,但期限根据调查来看均以2到3个月为主,承担利息成本在2分以内。

(四):

小型药店零售单一个体户经营的药店,其利润增长首先靠的是好的店铺选址,其次就是有价格竞争优势的进货渠道,再次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能够取得省市医保刷卡资质。

根据调查显示一个经营刚满一年,面积在350平左右的中型药店在医保资质下来之前月均营业额在15万左右,医保资质审批下来后,零售业务达到23万左右,有突飞猛进增长。

所以一般药店大多都有意愿申请医保刷卡资质,其公关活动费用省、市加起来至少20万左右。

诊所及其药店也有相对的淡旺季之分:

一般在5到7月份是淡季,进入下半年8到10月份库存周转率加快,年底12月份备货需求增大。

所以中小型药店在采购药品、补充流动性资金需求、以及申请特殊资质时期,对资金有非常急切的渴求,一般所需资金在50万以下,利息成本在1.8左右。

因为经营相对稳健风险较小,所以需要的是短平快资金不愿承担过高利息成本,融资渠道一般是以拿房本抵押办理的大额生意人信用卡为主,或是亲朋之间转借,支付1分左右利息。

三、风险因素目前省内医药生产企业经营较好的应属新乡的华兰生物和信阳的羚锐制药,二者均是上市公司,它们具有自己核心的生产专利技术,有一定核心竞争力,其他的一些中小药企大多是生产国内外仿生药品的,企业没有研发实力,所以利润空间有限。

另外,药企在原料采购时多以现金结算,销售环节收到医药连锁公司的多是承兑,所以容易产生一段时间账期,造成流动性资金紧缺,因此对银行等金融部门有很大程度依赖性,经营稍有不善,会面临抽贷风险。

四、综合分析及应对策略在当前形式下,我们要帮助一个好的行业好的企业找到融资需求融资点,由原来被动选择客户到主动发掘客户。

综合衡量来看,医药行业的利润率及增长空间还是蛮不错的,可以覆盖融资成本。

受政策层面影响较大,但市场需求较为稳定,一定程度降低了风险。

药企在研发、生产、销售环节都存在短期流动性资金需要。

所以我们可以针对于此,专门设计适合他们需求的信贷产品。

实现互利共赢。

具体产品设计如下:

(一)寻找一优质药企,打通它的上下游企业,走供应链金融模式,做到从采购到生产再到销售全方位资金支持,这样可以避免以往合作模式中银行等金融机构压贷,抽贷造成的资金枯竭风险,单笔贷款额度不宜过高,但可以循环使用。

(二)针对单一小规模药店而言,设计短平快信贷产品,可以面积在40平以上房本抵押,设计单笔贷款额度在10万元以下,期限60天左右信贷产品,要优于信用卡45天免息期条件,突出产品优势。

(三)另可以月均收入在3000以上,医保社保公积金齐全的企事业单位员工做连带责任担保走信用贷款,期限也不宜长,可以约定有循环使用功能优势。

(四)针对医药生产企业在销售环节结算上,收取承兑占比较大这一现状,可以设计以应收账款抵押来做贷款,承兑视同应收款,大大降低放贷风险。

五、总论

在甄别公司,和对应的设计贷款产品的过程中,我们其实充当的是VC天使投资人身份,在保证我们自身利益前提下基于市场需求,设计一款双方乐于接受的产品,方能产生互惠共赢目的。

报告攥写人:

信贷部---季利娇

信贷部---刘红蕾

调研参与人:

信管部---王晓

2015年6月19日星期五

深度分析: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2016-12-2610:

30|#2楼

医药行业是我国最近十余年来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在证券市场中,医药类上市公司已经达到80多家,是左右市场运行的重要力量。

目前医药行业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子行业,即医药制造(含化学原料药、中药、生物制品)、医药销售以及医疗器械,其中医药制造业是医药行业中的支柱。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提高生活质量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这构成了医药行业增长的重要基础。

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医药行业仍有望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

对于该行业发展动向的正确把握,将给我们寻找投资机会提供有力的帮助。

一、2002年医药行业发展回顾

2002年面对加入WTO后的严峻挑战,医药行业不仅没有放慢脚步,反而以更加矫健和扎实的步伐跨进了2003年,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在全国重点监测的12个工业行业中,2002年医药行业生产以高于全国工业平均增速1.7个百分点的业绩名列第四,仅次于机械、煤炭、电子行业。

1、工业生产持续加快、效益增长好于预期

2002年1~11月份,全国医药行业按可比价格计算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895.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4%;完成工业增加值852.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0%;1-11月医药制造业销售收入增长率为17.2%,慢于2001年的18.2%;毛利率36.4%,略高于2001年的36.1%;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5.6%,高于2001年的23%。

整体来说2002年1-11月医药制造业销售收入增长虽较2001年放缓,但利润率水平提高,我们认为主要是企业开始注重费用控制,经营效率提高。

2002年1-11月生物制品业销售收入增长率、利润总额增长率较2001年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同时毛利率也有小幅下降,我们认为主要是因为国内生物制品同质性较强,生产企业众多,导致竞争日趋激烈。

同时也应看到,和2001年相比,2002年1-11月利润总额增长幅度高于销售收入增长,说明行业在竞争加剧的同时运行效率提高。

2、外贸形势继续向好、原料药出口强劲

1~10月份,医药行业进出口总额达61.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46%。

其中,进口总额30.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72%;出口总额31.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47%,进出口相抵,出口大于进口1.3亿美元。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

在出口贸易中,化学原料药出口贸易占全部医药商品出口总额的47.80%,出口金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1.87%。

表明化学原料药在加入WTO后,仍是我国医药行业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稳定的市场份额。

第1页

3/30/2015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2003、3)

3、医药制造业各子行业运行状况①化学原料药

2002年1-4月,化学原料药行业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0%、49.32%,而2002年1-11月化学原料药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的增长速度为15.5%、24.4%,明显慢于1-4月份的增长,也慢于2001年的增长,且毛利率呈小幅下滑,我们认为主要是化学原料药受国际市场供需影响较大,从而导致销量、价格异常波动。

化学制剂类产品的市场规模和变动是影响原料药产品产量和价格的主要因素。

例如抗感染药在国内的销售位于首位,并仍呈快速增长态势,抗感染药的热销无疑促进了相关原料药及中间体的发展,同时国内化学原料药产业集中度和技术水平明显提高,跨国制药公司转移生产、加工贸易加快,都直接导致大宗原料药销量不断上升,部分化学原料药巨头业绩明显提高。

虽然国际化学原料药市场已步入成熟期,但由于国家确立我国作为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等重点产品生产基地的政策导向、原材料价格下跌、转移生产等诸多因素,2003年国内原料药行业仍可能保持2002年的增长态势,销量继续上升,部分原料药价格转暖。

我们认为2003年化学原料药行业值得重点关注。

医药制造业各子行业运行状况

资料来源:

中国国家统计局(500万元销售规模以上企业统计)

②化学制剂行业

2002年1-11月化学制剂行业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8.3%、33.9%,明显快于2001年的15.1%、18.8%,毛利率为41.7%,增长稳定。

我们认为主要是受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影响,使得新产品用量减少,普药用量大大加大;进口药用量减少,国产药用量大大加大。

批发企业销售成本上升,使得中小企业生产的利薄产品排除在其代理之外,导致部分中小企业淘汰出局,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2002年12月1日处方药禁止在大众媒体做广告对化学制剂行业销售增长将带来负面影响,而新药重新定义使得普药的竞争加剧,我们认为2003年化学制剂行业集中度继续提高,但销售增长趋缓。

③中药材和中成药行业

2002年1-11月中药材和中成药行业增长速度同比稳中有升,行业毛利率稳定在44%。

第2页

3/30/2015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2003、3)

现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前50家中药企业,分别集中了中药工业53.01%、61.03%的经济效益,并且呈现继续上升的态势,中药工业的利润集中度继续提高。

由于国际市场中药生存环境障碍难逾,国内仍是中药发展的基础。

不容忽视的是2003年国家产业政策方面的影响,国家计委将对进入医保“甲类目录”的中药品种全面降价,特别是服药疗程较长的心脑血管药,虽然大多中成药列入乙类目录或以非处方药销售,但此举仍将对中成药行业造成较大影响。

另一方面国家将中药现代化提到战略高度,2004年6月30日前制药企业需通过GMP认证使得中小中药企业生存难保,因此2003年中药行业继续成为行业内、外资金的投资热点。

综合两方面,我们认为2003年中药行业增长维持2002年的水平,稳步运行。

前50家中药企业经济效益所占比重

4、法规建设更加完善

继2001年年底《药品管理法》正式施行后,2002年9月15日《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又及时出台,《实施条例》作为《药品管理法》最重要的配套法规,对药品的方方面面作了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规定。

它根据我国目前医药市场的现状、企业的发展实际和药品市场存在的问题,对整个医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不少新思路,而有些规定的改变,对入世后中国医药行业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则对新药审批作出了历史性的修改。

这两项法规的出台可说对我国医药业未来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5、完成全年目标料无问题

2002年年初全国医药工作会议提出的全年宏观调控目标是:

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5%;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比上年增长15%;商业销售额增长10%;商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10%;产品出口增长10%。

从前11个月披露的指标完成情况来看,我们认为医药工业完成15%的年度增速已成定局。

二、医药行业2003年发展展望

据统计,1992年全球药业市场价值1370亿美元,而到2002年中期,全球药业年销售额已达3750亿美元,整个市场以10%的平均年成长率成长,预计未来的增长速度仍将维持在10%左右的水平。

IMF预测2003年世界经济增幅为3.7%,全球经济的好转对加入WTO后的中国医药对外贸易十分有利,而美元贬值也有利于中国产品的出口,因此2003年化学原料药、中药材、植物提取物出口向好。

预计2003年国内医院用药增幅12%,药品零售总额增幅下降;药价稳定在低位;《新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使得上市新药数量减少,且以中药占多数,仿制药上市数量增加;2003年是医药流通企业竞争最为激烈的一年,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

我们认为2003年医药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增长18%、12%,较2002年的20%、15%有所放缓。

1、全年增长速度仍将维持在15%左右

我国作为世界经济中的一个重要力量,其医药行业的发展不仅遵循国际医药市场的一般规律,更要考虑到自身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1)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第3页3/30/2015

美国等发达国家人均年药品消费约300美元,中等发达国家人均药品消费为40-50美元,而我国不到10美元,这既反映了我国与发达国家药品消费的差距,也反映了我国医药市场发展的潜力。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施,人民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医药消费观念的更新,我国医药市场增长将快于世界医药市场增长。

目前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七大医药市场,药品年销售收入达68亿美元,预计到2015年,我国药品营业收入将达到140亿美元,2015年达24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五大医药市场。

(2)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全面推进

“十五”期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将全面展开,这一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低水平、广覆盖”。

它的实施,一方面将扩大医疗保险人群范围,即从目前的1.6亿增加到3亿,另一方面将调整不合理的医药消费,抑制价格昂贵的进口药品及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促进价格低廉、疗效确切的国产普药的使用。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总体上会促进医药产品的消费,从而拉动医药经济的增长。

(3)城镇化水平提高

2000年,我国有4.6亿城镇人口,并且以年均2.7%的速度增长,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十五”期间,每年约增加1000万城镇人口。

我国城市人均药品消费与农村药品消费水平比约为7:

1,城镇化的发展将增加对医药产品的需求。

(4)人口净增长

2000年,中国有12.95亿人口,到2015年我国人口将达13.3亿。

人口净增长将对医药产品产生新的需求。

(5)人口老龄化

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7%,达8812万人,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十五”期间还将以年增3%的速度增长,到2015年将超过1亿。

“十五”期间老年人用药总额将有较大增长。

(6)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实施

随着我国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制度的实施及进一步完善,零售药品市场将进一步扩大,预计“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5%左右。

(7)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农村三级卫生预防网的加强、农民收入的提高,为医药市场创造了发展空间。

“十五”期间,农村药品消费需求是医药市场主要增长点。

综合以上因素,并根据“九五”以来的发展速度,预计2003年我国医药市场增长速度将高于世界医药市场增长速度,达到15%左右。

2、化学原料药仍是我国医药行业的优势品种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制药业就在全球范围进行产业结构大调整,"产业转移生产"的趋势使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原料药生产国和主要出口国。

原料药产量约占世界原料药市场份额的22%。

化学原料药已经成为我国医药工业的支柱,产值约占整个医药工业的1/3,近十年产量年均增长11%。

同时原料药也是我国医药行业的出口支柱,目前我国原料药产量约有50%出口。

从原料药市场的发展趋势看,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上,可以说生产环节上的低成本和高效率是塑造原料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环。

我国生产化学药的原材料资源丰富,并且经过近几年迅猛发展,工业配套相对完善,技术水平已逐渐接近世界先进水平,部分技术甚至处于领先地位,且劳动成本比发达国家要低得多。

我国具有竞争优势的主要大类原料药有:

抗生素类原料药,我国在青霉素G、四环素、土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林可霉素(洁霉素)、链霉素等大宗发酵抗生素产品上占有优

势;维生素C原料药;解热镇痛类原料药,解热镇痛类原料药的主要品种有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其中扑热息痛为当今世界医药市场上头号解热镇痛药及畅销时间较长的传统普药,也是我国原料药中产量最大的品种之一;糖皮质激素原料药等。

3、中成药有望成为未来持续的投资热点

近年来,医药界出现了一个新动向,人们基于对化学药品毒副作用的认识和保健养生之求,纷纷青睐于天然药物、天然保健品和传统药物、传统疗法,历经数千年实践的中药因此显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

目前全世界已有12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各种类型的中医药机构。

中医药在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国已被广泛应用,欧美一些国家也在逐步改善对中医药的限制,部分国家甚至已将中医药纳入医疗保险范畴,并在法律上予以认可。

但在国际中草药市场高达150亿美元的份额中,中国仅占其中的百分之五,其余份额基本被日本、韩国、印度和泰国瓜分。

有鉴于此,国家把中药现代化列为医药发展“十五”计划的重头戏。

近年来,我国中成药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中成药工业无论从企业数目、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润总额来衡量,都是我国医药工业中仅次于化学药品工业的第二支生力军。

由科技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中国科学院8部门共同编制的《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的出台。

目的是为加强对我国中药现代化工作的宏观指导,从国家战略高度对中药现代化工作整体布局,进一步充分发挥中药的优势和特色,加快中药现代化进程,确保中药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更好地满足我国人民健康保障的需求,造福全人类。

《纲要》根据我国中药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及面临的关键问题,提出了“继承创新,跨越发展”的方针和继承和创新相结合、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政府引导和企业为主体共同推进、总体布局与区域发展相结合、与中医现代化协同发展等五个重要原则。

国家希望通过《纲要》实施,到2015年达到如下目标:

构筑国家现代中药创新体系,制订和完善现代中药标准和规范,开发一批疗效确切的中药创新产品,突破一批中药研发和产业关键技术,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现代中药产业,保持我国中医药科技的优势地位,实现传统中药产业向现代中药产业的跨越,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及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根据中药现代化发展的需要,《纲要》选择了创新平台建设、标准化建设、基础理论研究、中药产品创新、优势产业培育、中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等六个方面作为重点任务。

可以预见,随着国家中药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和深化,该领域将成为未来持续的投资热点。

4、药品降价挤压企业赢利空间

近年来,国家多次推出药品降价方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2002年第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的西药、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指数,分别下降5.2%和2.9%。

4月份下降幅度进一步加大,进一步下降5.8%和3.2%。

我国药品经过多次大幅降价之后,130亿元左右的利润在无形中蒸发,综合利润率已经下降到8%左右,而且以后还有可能继续下降,甚至到零利润;招标采购制度的全面实施促使药价继续下调的同时,也增加了医药企业的营销费用;进入到2002年底,各地的平价药房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可以预见2003年药店价格战将会越演越烈,一大批没有竞争力的医药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将会被逐出该行业。

5、医药流通直面外资挑战

我国现在从事药品批发的企业多而小,近17000家批发企业中,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只有10家,超过50亿元的只有3-6家;零售企业12万家,最大连锁店年营业额也只有5亿元。

近年来,整个医药商业的毛利一直在下降。

目前国内药品批发行业的平均毛利为12.6%,而平均

费用却占到12.5%,2002年1-9月,我国医药商业平均纯利润率仅有0.59%;而全美医药批发行业的平均毛利为5%,平均费用只占到3%-4%,平均商业利润率却占1%-2%。

由此可见,发展物流已经成为我国医药行业的当务之急。

我国已在医药行业十五规划中指出:

未来5年,我国将培育5-10个面向国内外市场、多元化经营、年销售额达50亿元以上的特大型医药流通企业集团,促进建立40个左右年销售额达20亿元以上的区域性医药流通企业集团,并努力使这些企业的销售覆盖全国市场的70%以上;促进建立10个左右在国内外知名的医药零售连锁企业,使每个企业拥有网点超过1000个以上。

今年1月1日,中国医药流通领域已向外资开放,狼来了的呼声终于变成现实,中国的流通企业已没有喘息的机会,与狼共舞将成为他们唯一的选择。

6、医药行业的兼并重组仍然活跃

国际上著名的大型跨国医药公司本部通常只做研发和销售,而愿意把生产部门设在劳动力和原料相对便宜的国家和地区。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具有在劳动力和原料上的优势,自然会吸引许多跨国医药公司将生产基地设在中国。

更重要的是中国是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而国际资本一旦与国内药企联合,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以最便捷的方式开始进入了中国医药市场。

实际上,世界医药业排名前25位的企业中,大部分已经以资本运营的形式进入了中国。

经过几年的兼并重组,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强制推行GMP、GSP等认证活动之后,我国的医药企业已从原先的6700余家,大幅减少到目前的3600余家。

但规模偏小、重复建设的问题依然较为严重。

为了同国外医药巨头同台竞争,通过兼并重组建造若干医药航母成为必然选择。

这一趋势在医药商业子行业将表现得更为明显。

根据医药商业行业开放程序,我国将从2003年1月起开放药品分销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