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中考物理题型解读与解答技巧专题二计算类题解题技巧原版全国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1861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2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决战中考物理题型解读与解答技巧专题二计算类题解题技巧原版全国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决战中考物理题型解读与解答技巧专题二计算类题解题技巧原版全国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决战中考物理题型解读与解答技巧专题二计算类题解题技巧原版全国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决战中考物理题型解读与解答技巧专题二计算类题解题技巧原版全国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决战中考物理题型解读与解答技巧专题二计算类题解题技巧原版全国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决战中考物理题型解读与解答技巧专题二计算类题解题技巧原版全国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决战中考物理题型解读与解答技巧专题二计算类题解题技巧原版全国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决战中考物理题型解读与解答技巧专题二计算类题解题技巧原版全国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决战中考物理题型解读与解答技巧专题二计算类题解题技巧原版全国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决战中考物理题型解读与解答技巧专题二计算类题解题技巧原版全国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决战中考物理题型解读与解答技巧专题二计算类题解题技巧原版全国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决战中考物理题型解读与解答技巧专题二计算类题解题技巧原版全国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决战中考物理题型解读与解答技巧专题二计算类题解题技巧原版全国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决战中考物理题型解读与解答技巧专题二计算类题解题技巧原版全国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决战中考物理题型解读与解答技巧专题二计算类题解题技巧原版全国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决战中考物理题型解读与解答技巧专题二计算类题解题技巧原版全国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决战中考物理题型解读与解答技巧专题二计算类题解题技巧原版全国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决战中考物理题型解读与解答技巧专题二计算类题解题技巧原版全国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决战中考物理题型解读与解答技巧专题二计算类题解题技巧原版全国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决战中考物理题型解读与解答技巧专题二计算类题解题技巧原版全国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决战中考物理题型解读与解答技巧专题二计算类题解题技巧原版全国版Word格式.docx

《决战中考物理题型解读与解答技巧专题二计算类题解题技巧原版全国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决战中考物理题型解读与解答技巧专题二计算类题解题技巧原版全国版Word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决战中考物理题型解读与解答技巧专题二计算类题解题技巧原版全国版Word格式.docx

例题1(2017•益阳)如图所示,把饮料吸管A插入盛水的杯中,另一根吸管B的管口贴靠在A管的上端;

往B管中吹气,可以看到A管中的水面上升。

这是因为A管上端口附近空气压强变  (填“大”或“小”)的缘故;

当杯内水的深度为10cm时,杯底受到水的压强大小为  Pa。

(g取10N/kg)

【答案】小、1000。

【解析】解答此题关键是把问题进行简化,其实质是利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计算的问题。

(1)吸管和烧杯构成连通器,吹气之前,吸管内和烧杯内液面相平;

当向B管吹气时,A管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A管下方压强不变,A管内的液体受到向上的压强大,液面上升。

(2)利用

计算杯底受到水的压强。

解答:

往B管中轻轻吹气,可以看到A管中的水面上升,原因是:

往B管中吹气,吸管A上方空气的流速增大,压强减小,A管中液体受到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所以A管水上升或有水喷出。

杯内水的深度为10cm时,杯底受到水的压强:

故答案为:

小、1000。

【跟踪训练】

1.(2017•岳阳)今年5月13日,小明参加了我市“环南湖健步行”活动,小明的质量为50kg,双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04m2。

求:

(1)小明所受的重力大小;

(2)小明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

(3)小明的体积(人的密度跟水的差不多,取小明的密度为1.0×

103kg/m3)。

2.(2017·

绥化)用煤气灶烧水时,燃烧1kg的煤气,使100kg的水从20℃升高到70℃,则水吸收的热量是J,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J(q煤气=4.2×

107J/kg)。

3.(2017·

黔东)某学校锅炉用天然气作燃料给水加热。

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4.0×

107J/m3(不计热量损失)。

(1)完全燃烧4.2m3的天然气可以获得多少热量?

(2)这些热量可以使1000kg的水从30℃升高到多少℃?

4.(2017·

白银)从2016年开始,省会兰州和部分地区的大街小巷出现了一批体积小、节能环保的知豆纯电动车,如图所示为正在充电的知豆。

知豆空车时整车质量为670kg、额定输出功率为9kW。

设该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5倍。

(g=10N/kg)请问:

(1)该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轮胎与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0.04m2时,则空车时该车对地面的压强多大?

(2)若该车载人后总质量为800kg,该车以额定输出功率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速度多大?

(3)小丽家距学校大约7200m,小丽爸爸开知豆送小丽去学校路上用时l0min,兰州市城市道路限速40m/h,请计算说明小丽爸爸是否驾车超速?

5.(2017•烟台)往车上装重物时,常常用长木板搭个斜面,把重物沿斜面推上去,如图所示,工人用3m长的斜面,把120kg的重物提高1m,假设斜面很光滑,则需要施加的推力为  ,若实际用力为500N,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重物受到的摩擦力为  。

6.(2017•德州)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中,动滑轮重1N,小强用6N的拉力F通过该滑轮组匀速拉起重10N的物体,物体沿竖直方向上升0.4m。

此过程中,额外功和机械效率分别是( )。

A.0.4J、83.3%B.0.8J、91.7%C.0.8J、83.3%D.0.4J、91.7%

7.(2017•毕节)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1=30Ω,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1,电流表示数是0.3A.当闭合S、S1时,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2A,求:

(1)电源电压;

(2)R2的阻值是多少?

(3)当闭合S、S1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8.(2017·

广东)有“3V、0.75W”的L1灯泡和“3V、1.5W”的L2灯泡,如题图甲所示,闭合开关,L1灯泡和L2正常发光,则电路总电阻R=Ω;

如题图乙所示,闭合开关,L1灯正常发光,则电源2的电压U=V;

此时L2消耗的实际功率P=W(假设灯丝电阻不变)。

甲乙

技巧二:

隐含条件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审题,从题目中所叙述的物理现象或给出的物理情境及元件设备等各个环节中,挖掘出解答问题所需要的隐含在其中的条件,这种挖掘隐含条件能使计算环节减少,而且所得到的答案误差也小。

例题2(2017•辽通)将一未装满水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瓶盖的面积是8cm2,瓶底的面积是28cm2,瓶重和厚度忽略不计(g取10N/kg)。

(1)倒立放置时瓶盖所受水的压力和压强;

(2)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强。

【答案】

(1)倒立放置时瓶盖所受水的压力为1.04N,压强为1300Pa;

(2)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强为3500Pa。

【解析】水的质量不变,是隐含在题干中的条件,其实质是利用液体压强公式的考题。

(1)由图可知,倒立放置时水的深度,根据p=ρgh求出瓶盖所受水的压强,又知道瓶盖的面积,根据

求出倒立放置时瓶盖所受水的压力;

(2)由图可知,正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内水的深度,根据V=Sh求出水的体积,利用

求出水的质量,根据G=mg求出水的重力即为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力,根据

求出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强。

(1)倒立放置时瓶盖所受水的压强:

p=ρgh倒立=1.0×

103kg/m3×

10N/kg×

0.13m=1300Pa,

可得,倒立放置时瓶盖所受水的压力:

F=pS瓶盖=1300Pa×

10﹣4m2=1.04N;

(2)由左图可知,矿泉水瓶内水的体积:

V=S瓶底h正立=28cm2×

10cm=280cm3,

可得,水的质量:

m水=ρV=1.0g/cm3×

280cm3=280g=0.28kg,

瓶重和厚度忽略不计,则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力:

F′=G水=m水g=0.28kg×

10N/kg=2.8N,[

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强:

答:

1.(2017•福建)学校进行“注模”艺术品的展示活动。

小闵同学制作一底部面积S=2×

10﹣3m2,高h=0.15m的作品,将密度ρ=0.8×

103kg/m3的某种液体注入磨具内,用了体积V=5×

10﹣4m3的液体,如图所示,g取10N/kg,求:

(1)成型前液体对模具底部的压强p1;

(2)成型作品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p2。

2.(2017•济宁)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将50L的水从40℃加热到沸点。

(1)水需要吸收的热量?

(2)提供这些热量,需要完全燃烧焦碳的质量(q焦碳=3.0×

广州)某比赛、两选手分别用六根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木条搭建了甲、乙两木筏。

如图1所示,两木筏静止在水面。

(1)以点代替木筏,在方框内(图2)画出甲木筏的受力示意图。

(2)甲木筏的质量为100kg,底面积为2m2,求甲木筏浸入水中的深度。

(ρ水=1.0×

103kg/m3,g=10N/kg)

(3)甲木筏所受浮力乙木筏所受浮力(选填“>”“=”“<”),写出你的分析过程。

(1)图

(2)

咸宁)底面积为100cm2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置于水平桌面上。

现将体积为500cm3,重为3N的木块A轻放入容器内的水中,静止后水面的高度为8cm,如图甲所示,若将一重为6N的物体B用细绳系于A的下方,使其恰好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水未溢出),不计绳重及其体积,(g=10N/kg,ρ水=1×

103kg/m3)

(1)图甲中木块A静止时浸入水中的体积;

(2)物体B的密度;

(3)图乙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5.(2017·

怀化)如图所示,小张用5N的拉力将重为10N物体在10s内匀速提升了0.1m,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拉力的功率是  W。

6.(2017•烟台)甲、乙两只电炉标有“220V、500W”和“220V、1000W”字样,把它们串联在220V的电路中。

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热量较多的是  ,将它们并联在电路中,产生热量较多的是  (选填“甲”或“乙”)。

串联时甲电炉消耗的电功率与并联时甲电炉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  。

7.(2017•安顺)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保持12V不变,小灯泡L上标有“6V、3W”字样,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值R=60Ω。

不考虑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闭合后,使电压表的示数减小1V,小灯泡L两端的电压就增加1V;

B.S闭合后,小灯泡L的最小实际电功率为0.5W;

C.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是12Ω时,小灯泡L正常发光;

D.滑片移到最右端时通电10秒,小灯泡消耗的电能是5J

8.(2017•郴州)用四个相同的灯泡L1、L2、L3、L4和定值电阻R1、R2,组成如图所示两个电路。

图中U甲=12V,U乙=6V。

闭合开关,四个灯泡均正常发光。

(1)通过L1和L2的电流之比为  ;

(此项只需填写结果即可)

(2)甲、乙两电路的总功率之比;

(3)定值电阻R1、R2的阻值之比。

这种方法是在题目所给的实际问题或情境中抽象出来,判断出所涉及或应用的物理模型,然后运用相对应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和物理公式,通过计算得出要求解的正确答案。

例题3(2017·

深圳)小明同学捡到一块金属块,他想通过测量金属块的密度判断这个金属块的材料是什么,小明可用的实验仪器有托盘天平和弹簧测力计。

①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实验台上后,接下来将游码的左侧跟标尺的  对齐,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②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金属块质量,正确操作后天平再次达到平衡,如图甲所示,此时读出该金属块的质量为  g,重力为  N(g=10N/kg)。

③在实验过程中,小明将金属块儿挂与弹簧测力计上,然后放在水中直至完全浸没,此时弹簧测力计读数如图乙所示为  N。

④小明通过查阅密度表得知如下几种金属的密度(见下表),通过科学的计算,可以求出金属的密度,则该金属块的材料是  。

金属

钢铁

密度(kg/m3)

11.3×

103

8.9×

7.9×

2.7×

【答案】①零刻度线;

②270、2.7;

③1.7;

④铝。

【解析】①用天平测量前,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将游码移至标尺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②根据砝码和游标尺上的游码的示数计算出金属块的质量,根据G=mg可求得其重力;

③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④根据称重法求出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金属块的体积。

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

然后可知该金属块的材料。

①用天平测量前,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将游码移至标尺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②将金属块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中用镊子夹取砝码,通过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的方法,使天平再次平衡;

砝码的质量为200g+50g+20g=270g,则金属块的质量是72g;

其重力G=mg=0.27kg×

10N/kg=2.7N。

③由图可知,此时弹簧测力计读数F=1.7N。

④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F浮=G物﹣F=2.7N﹣1.7N=1N;

因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所以,由阿基米德原理

可得,金属块的体积:

金属的密度

查表可知,该金属块的材料是铝。

①零刻度线;

1.(2017•广元)小琳想知道一只标明“220V、40W”白炽灯不发光时的灯丝电阻有多大,她设计了图甲所示电路原理图,并找来器材动手实验。

(1)按照如图甲所示连接电路,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R,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此时灯丝电阻为  Ω。

(2)小琳设想如果没有电压表,能否再找一只电流表和一个定值电阻来代替电压表,于是她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电路原理图(R0为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连接电路并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R,当电流表

示数分别为I1,I2时,灯丝电阻RL=  (用R0,I1,I2表示测量结果)。

(3)小琳用公式

计算出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1210Ω,比

(1)中测量的电阻大得多,请你帮助小琳给出合理的解释  。

(4)小琳根据图乙和丙的示数,计算此时灯泡实际消耗的电功率与灯泡额定功率相差。

2.(2017•台州)小柯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实验所用电阻R的阻值分别为5Ω、10Ω、20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30Ω、2A”。

(1)请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画在虚线框内。

(2)小柯将5欧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2伏,读出相应的电流值记录在表格中;

然后更换电阻重复上述实验。

当接入20欧的电阻时,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示数都无法达到2伏,其原因是  。

(3)小柯用图乙所示的电路测未知电阻RX的阻值,图中R0为定值电阻,他先将导线a端接到电流表“-”接线柱上,电流表示数为I1,然后将导线a端接到电流表“3”接线柱上,电流表示数为I2,则RX的阻值为  (用I1、I2、R0表示)。

(1)如上所示;

(2)原因是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太小;

(3)

杭州)小金学了浮力的知识后,想制造一台浮力杆,他将一段密度为0.5×

103千克/米3,粗细均匀的木料,先进行不吸水处理,再将其竖立水中,如图所示,这段木料长为40厘米,横截面积为0.1米2,其上表面可以作为秤盘(g=10牛/千克),问:

(1)质量为0的刻度线的位置在哪里?

(2)距离上表面10厘米处的刻度对应的质量为多少?

呼和浩特)(多选)将一密度均匀的正方体轻轻放入盛满浓盐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72g浓盐水溢出;

若将该物体轻轻放入盛满煤油的大烧杯中,靜止后有64g煤油溢出(浓盐水密度为1.2×

103kg/m3,煤油密度为0.8×

103kg/m3、水银密度为13.6×

103kg/m3),则( )。

A.该物体前后两次所受浮力之比为9:

8;

B.该物体前后两次排开液体体积之比为4:

3;

C.该物体的密度为0.9×

103kg/m3;

D.若将该物体分别浸没在水银和纯水中,则除重力和浮力外还需施加第三个力方能静止,静止时这个物体在这两种液体中受到的第三个力分别是F1和F2,则F1和F2大小之比为127

泰安)有甲、乙两个溢水杯,甲溢水杯盛满酒精,乙溢水杯盛满某种液体。

将一不吸水的小球轻轻放入甲溢水杯中,小球下沉到杯底,溢出酒精的质量是40g;

将小球从甲溢水杯中取出擦干,轻轻放入乙溢水杯中,小球漂浮且有

的体积露出液面,溢出液体的质量是50g,已知ρ酒精=0.8×

103kg/m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①小球的质量是40g;

②小球的体积是50cm3;

③液体的密度是1.1×

④小球的密度是0.9×

103kg/m3。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②④正确;

D.只有①③正确

6.(2017·

江西)如图所示,将边长为5cm的实心正方体木块轻轻地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0.1kg(g取10N/kg)。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的密度;

(3)木块下底面受到水的压强。

7.(2017•襄阳)已知球体表面积计算公式为4πR2,R为球体的半径;

若地球半径取6.0×

106m,π取3.0,标准大气压取1.0×

105Pa,我们可以估算出大气层的重力为  N(结果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8.(2017•威海)图甲是某小区高层住宅电梯结构的示意图,它主要是由轿厢、滑轮、配重、缆绳及电动机等部件组成,小明家住该小区某栋楼的16楼,他乘电梯从1楼匀速升到16楼用时50s,已知每层楼的高度为3m。

小明重600N,轿厢重5400N,动滑轮和细绳的重力以及摩擦力均忽略不计,针对此时程,解答下列问题。

(1)拉力F的功率为多大?

(2)动滑轮A提升小明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3)图乙是该电梯超载自动报警系统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在工作电路中,当电梯没有超载时,触点K与触点A接触,闭合开关S,电动机正常工作,当电梯超载时,触点K与触点B接触,电铃发出报警铃声,即使闭合开关S,电动机也不工作,在控制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为6V,保护电阻R2=100Ω,电阻式压力传感器R1的阻值随乘客压力(F压)大小变化如图丙所示,电磁铁线圈的阻值忽略不计,当电磁铁线圈电流超过0.02A时,电铃就会发出警报声,若乘客人均重为700N,该电梯最多可以乘载多少人?

技巧四:

极值法

这种方法也叫端点法。

它对不定值问题和变化范围问题的解答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用这种方法解答问题时,应改弄清要研究的是哪个变化的物理量的值或者是哪个物理量的变化范围,然后确定变化的规律或方向,最后用相对应的物理规律或物理概念,一个对应点一个对应点地计算取值。

例题4(2017·

长沙)“背漂”是儿童练习游泳时常佩戴的一种救生装置。

某科技小组的同学为测量背漂浸没在水中时的浮力,进行了如下实验:

在底部装有定滑轮的圆台形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后,再静放在水平台秤上(如图甲),台秤的示数m1为6kg,然后把质地均匀的长方体背漂浸入水中,用一轻质的细线通过定滑轮缓慢地将背漂拉入水中,拉力F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上,当背漂的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如图乙),台秤的示数m2为5kg,当背漂的全部体积浸没在水中时,台秤的示数m3与m2相比变化了2kg,则(不考虑滑轮的摩擦,在整个过程中水始终没有溢出,背漂不吸水、不变形,且未与容器接触,取g=10N/kg,ρ水=1.0×

103kg/m3);

(1)容器、水和滑轮的总重力为N;

(2)台秤的示数m3为kg;

(3)为确保儿童游泳时的安全,穿上这种背漂的儿童至少把头部露出水面,若儿童头部的体积占人体总体积的十分之一,儿童的密度取1.08×

103kg/m3,则穿着此背漂游泳的儿童体重不能超过kg(结果保留整数)。

(1)60;

(2)3;

(3)21。

【解析】

(1)根据G=mg即可求出容器、水和滑轮的总重力;

(2)由于台秤的示数是显示物体对其产生的压力,根据容器对台秤产生的压力变化即可求出G3,最后求出m3;

(3)将容器、背漂、水和滑轮看做一个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受力平衡,即可求出背漂的重力G和体积V;

这种背漂的儿童总重力应该与背漂和儿童身体的浮力相同。

利用F浮=ρ水gV排求儿童最小的体重。

(1)图甲中台秤的示数m1为6kg,即容器、水和滑轮的总质量为6kg,则容器、水和滑轮的总重力:

G1=m1g=6kg×

10N/kg=60N。

(2)由于台秤的示数显示了物体对其产生的压力,把容器、水、滑轮和背漂看做一个整体,则受竖直向下的总重力G背漂+G1,竖直向上的拉力F拉和支持力F支的作用,如下图1所示,所以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G背漂+G1=F拉+F支。

当背漂的全部体积浸没在水中时,背漂受到的浮力变大,则通过定滑轮的竖直向上的拉力F拉变大,所以支持力减小,即容器对台秤产生的压力变小,台秤的示数减小,故m3<m2,已知m3与m2相比变化了2kg,所以m3=5kg﹣2kg=3kg。

(3)当背漂的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台秤的示数m2为5kg,则容器受到的支持力:

F支=F压=G2=m2g=5kg×

10N/kg=50N;

设背漂的重力为G背漂,体积为V,当背漂的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以背漂为研究对象,受力情况如图2,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得,绳子的拉力:

F1=F浮1﹣G背漂=ρ水gV排1﹣G背漂=ρ水g

V﹣G背漂……………①

把容器、水、滑轮和背漂看做一个整体,如图1所示,则受竖直向下的总重力G背漂+G1,竖直向上的拉力F1和支持力F支的作用,

由于容器静止,则:

G背漂+G1=F1+F支……………②,

①代入②可得:

G背漂+G1=ρ水g

V﹣G背漂+F支,

代入数据有:

G背漂+60N=ρ水g

V﹣G背漂+50N,

整理可得:

2G背漂=ρ水g

V﹣10N……………③

当背漂的全部体积浸没在水中时,则容器受到的支持力:

F支′=F压′=G3=m3g=3kg×

10N/kg=30N;

由图2可得,此时的拉力:

F2=F浮2﹣G背漂=ρ水gV排2﹣G背漂=ρ水gV﹣G背漂……④

此时整体受竖直向下的总重力G背漂+G1,竖直向上的拉力F2和支持力F支′的作用,

由于受力平衡,则:

G背漂+G1=F2+F支′……⑤

由④、⑤并代入数据可得:

G背漂+60N=ρ水gV﹣G背漂+30N,

2G背漂=ρ水gV﹣30N……⑥

联立③⑥解得:

V=4×

10﹣3m3,G背漂=5N;

设儿童的最小质量为m人,由于儿童和背漂的整体漂浮,所以F浮总=G总,

即:

F浮人+F浮背=G人+G背漂,

则:

则儿童的最小质量:

m人=ρ人V人=1.08×

×

10﹣3m3=21kg。

1.(2017·

营口)某潜水艇总质量为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