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19024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5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天然植被封育面积5800公顷,围栏109公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植被面积3500公顷;

营造生态林115公顷;

野生动物栖息地恢复面积600公顷,设投食点10处;

围堰蓄水面积200公顷,建立缓坡水塘3万立方米。

3、能力建设工程:

设立科研监测中心1处,面积200平方米,水文站4处,面积100平方米,气象站2处,面积200平方米,生态定位站2处,面积100平方米,鸟类环志站1处;

宣传教育中心1处,面积260平方米;

购置科研监测和宣传教育设施设备。

八、项目建设期限与进度:

项目建设期4年,从2007年至2010年

九、项目投资:

项目投资1973.87万元,其中工程投资1700.97万元,占总投资的86.17%;

其它费用170.00万元,占总投资的8.62%;

基本预备费102.90万元,占总投资的5.21%。

其中,申请中央财政拨款1579.97万元,占总投资的80%,地方财政配套资金393.90万元,占总投资的20%。

第二节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一、与湿地保护与恢复相关的国际公约

1、《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1992)

2、《生物多样性公约》(1993)

3、《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1981)

4、《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1994)

二、国家相关立法和政策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资源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

4、《中国21世纪议程一林业行动计划》

5、《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6、《全国湿地保护和恢复示范工程建设规划》(2001)

7、《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

8、《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保护区建设工程规划》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1993)

10、《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2000)

11、《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2000)

12、《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1992)

三、地方法律法规和文件

1、周生贤局长在关于湿地工作的指示精神

2、《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4-2010年)

3、《维吾尔自治区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

4、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

5、《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办法》

6、湿地资源调查(1995-2001)结果

7、野生动物资源普查结果

&

《***县县志》

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一-

主要技术指标

1

湿地管理站及附属设施

平方米

840

砖混结构

2

管护站

400

3

了望塔

钢结构

4

病虫害防治站

100

5

植被封育

公顷

5800

6

围栏

千米

109

7

人工促进天然林更新

3500

8

生态林宫造

115

9

栖息地保护

600

10

给饲站

11

rtrft

旦传牌

20

12

宣传栏

13

周界标桩

450

14

限制性标牌

15

解说性标牌

16

围堰蓄水

200

17

缓坡水塘

万立方米

18

生态定位观测站

19

气象观测站

水文监测站

21

病虫害监测防治站

22

病虫害监测点

23

鸟类环志站

24

科研监测中心

25

宣传教育中心

260

主要经济指标

湿地保护工程

力兀

502.22

湿地恢复工程

993.00

能力建设工程

205.75

其它费用

170.00

基本预备费

102.90

项目总投资

1973.87

中央财政拨款

1579.97

占总投资的80%

地方财政配套

393.90

占总投资的20%

第四节综合评价与结论

*******

*******湿地地处内陆干旱区,位于***生态功能保护区的湿地保护亚区内,具有提供水资源、缓解旱涝、维护生物多样性、防止土地荒漠化、净化环境、调节气候、提供卤虫及其他生物资源等多种效益。

湿地已被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并被列入《湿地保护工程规划》的重点湿地恢复工程之一。

*******湿地维系着***盆地的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是***哈萨克自治县各族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依托,是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为全面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维持并逐步扩大*******水面面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防灾减灾,保障农牧业的稳定生产环境,实现***哈萨克自治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加快***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建设步伐,保持东疆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成就,为及其他地区的湿地恢复和保护起到示范作用。

有鉴于此,*******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第一节项目建设背景与由来

湿地是地球上独特的生态系统,它能调节气候,控制洪水,调节水流和净化环境,还能控制土壤侵蚀。

在湿地生态系统中,维持着丰富的动、植物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从而为人类提供大量动植物产品、水资源及其它多种资源。

湿地的功能是其他生态系统类型所不能替代的。

在内陆干旱地区、湿地的功能效益尤为突出,虽然湿地所占据的面积较小,发挥的作用却很巨大。

湿地的意义还表现在它是维系绿洲存在的决定性因素,是生物多样性保持的基本条件,是防治沙漠化进程的主要屏障,社会经济活动更依赖于湿地,在内陆干旱地区尤其如此。

因此,保护与恢复干旱地区珍贵的湿地生态环境,加强湿地资源保护与恢复工作,不仅是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恢复湿地生态功能的需要,更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保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是我国湿地类型较多,面积较大,分布较广的地区之一。

据湿地资源调查结果,现有河流湿地面积20x104hm2,湖泊湿地面积70X

104hm,沼泽湿地面积35x104hmi,水库湿地面积15X104hni,总面积达148X104hni,占土地总面积的0.8%。

近年来,受人口增长、农业开发、水资源利用过度等因素的影响,湿地资源和环境遭到干扰和破坏,湿地的功能逐渐减弱,湿地面积日渐缩小,并已危及到人们正常生产生活活动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据调查显示,湖泊面积已由五十年代的120X104hmi缩减至目前的70x104hm,湿地面积由280X104hm锐减到目前的148X104hm,许多原有的自然湿地演变为人工湿地或消失,各湖泊、滩涂、沼泽已部分被开垦为耕地。

湿地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降低了对洪水的调蓄能力,湿地生物多样性锐减,并导致区域环境不断退化,使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环境受到威胁。

***生态功能保护区2005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总面积0.99万平方公里,是东疆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对于哈密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湿地属于***生态功能保护区内的***湿地保护亚区,是保护区内的重要湿地资源,位于***哈萨克自治县内。

***县是国家扶贫重点县之一,历年来由于林木的不合理砍伐,过度的和不合理的用水,草地超载放牧,造成草地退化和草场面积减少,致使自然灾害频发,区域内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湿地周围是***县的主要农牧业生产区,湿地生态环境的恶化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位于***盆地中部的***湿地内及周边地区生活着6万多居民和

50多万头(只)牲畜,是当地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和牧区。

项目区内的*******东的沼泽和高家湖的沼泽区域,是当地牧民的季节性牧场。

然而,常年的超载放牧也使湿地逐渐沙化,植被覆盖度降低,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由于干旱少雨,降水减少,过度的和不合理的用水,

*******水域面积锐减,已由1998年的97平方公里锐减至2006年的

40平方公里。

加之对周边土地无度垦植,耕地面积大幅增加,农药和化肥的大量施用,对湿地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湿地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和湖面的持续萎缩已对区域的生态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构成严重威胁,急需采取措施进行有效保护与恢复。

国家确定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并把生态建设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关键和切入点,环境保护在开发建设中居于重要地位。

湿地是脆弱的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们对保护湿地,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有着新的认识,政府各级部门也日益重视湿地资源的保护,将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列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日程。

*******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的提出,对于保护*******及周边地区的植被,保持*******湖面面积,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加快自然保护区建设步伐,维护地区生态安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减少风沙危害,保障***哈萨克自治县各族农牧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哈萨克自治县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受***哈萨克自治县政府的委托,项目组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查阅了相关资料,进行*******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一、保护区建设和东疆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适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西部大开发,生态要先行”,明确指出了生态环境建设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首要位置。

同时,国家为西部生态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和众多的优惠政策。

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建设,不但可以很好地保护与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减少洪涝、风沙等

自然灾害的危害,还可促进***哈萨克自治县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加强***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建设,并为东疆的生态环境治理提供有力保证,*******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对于***县乃至整个东疆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都具有重要作用。

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国家有关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不仅是东天山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的需要,也是东疆生态建设的迫切需要。

二、促进***哈萨克自治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县是国家扶贫重点县之一,区域内生态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制约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

*******及周边地区维系着***盆地的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是各族人民生存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县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绿洲环境的巩固和改善为当地农牧民创造一个较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对促进他们脱离贫困,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将发挥重要作用。

*******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对于保障哈密市——***县,***县——木垒县公路的畅通和安全,减少风灾、雪灾、洪灾等自然灾害的次数,改善***哈萨克自治县人民生产生活的环境,促进***哈萨克自治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可为***哈萨克自治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需要

*******湿地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水资源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和繁衍场所。

天然的湿地环境为鸟类、鱼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繁衍空间,对物种保存和保护物种多样性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湿地及周边地区是多种候鸟的繁殖地和重要的迁徙停息地。

初春秋末,大批迁徙鸟类聚集于此。

据初步统计,*******及周边区域范围内分布有各类脊椎动物131种,包括鱼类3种,两栖类1种,爬行类7种,鸟类95种,兽类25种。

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兔狲、荒漠猫、蓑羽鹤、鸢、大天鹅等17种(见附表2:

*******及周边地区主要动物名录)。

项目区及周边地区分布有高等植物73种(见附表3:

*******及周边地区主要植物名录)。

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的实施,可对项目区范围内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有效保护,改善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有效保护项目区的生物多样性。

四、教育、科研和旅游开发的需要

*******湿地生态系统中有相对丰富多样的动植物群落和多种濒危生物物种,并且该湿地是西部内陆干旱地区为数不多的高位内陆湿地,已被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保护价值,可以为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理想的研究对象、研究材料和试验基地;

湿地的保护与恢复工程的实施可以为全疆湿地的保护与恢复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将有助于沿线旅游景观条件改善,提高区域旅游环境质量和附加值,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五、加强湿地管理的需要

*******及周边区域是当地重要的牧业区,由于载畜量逐年增加,产草量逐年减少,在一些地段被牲畜反复啃食,践踏而成为裸地,使湿地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上游二渠水库和团结水库的修建,截留了上游来水大量用于农田灌溉,使进入*******的水量不断减少。

直接后果就是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植被衰败,土壤出现盐渍化,湖面面积

缩小。

由于长期对*******的卤虫和芒硝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对*******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为维持*******及周边地区脆弱的生态平衡,防止湿地生态质量进一步恶化,加强湿地及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与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更显迫切性。

第三节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一、西部大开发为项目建设创造了大好时机党中央国务院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中,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制定了“西部开发,生态先行”的策略,同时提出“中华民族今后的生存发展必须得益于西部的大开发,所以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也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一个归宿、一个希望、一个前途”,西部大开发战略,无论是对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还是对巩固西部地区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保证边疆稳定都有重大意义。

国家林业局也已明确表示了新时期林业的定位和林业工作的指导思想,并把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作为新时期系统整合后的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之一进行主抓。

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是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的重要内容。

*******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建设的目的是保护*******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和动植物资源,恢复湿地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哈萨克自治县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这种建设目的符合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符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符合国家林业局的林业发展战略。

二、政策保证

湿地保护与恢复符合国际、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的生态环境保护和

建设有关政策,是大势所趋。

1、水资源和湿地保护已被列入IUCN以及国际湿地局今后10年的全球战略任务。

2、我国加入国际《湿地公约》后,随着对湿地重要性的认识,对湿地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

党中央和国务院多次发出了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号召,国务院提出的“退耕还林、退田还湖”等措施,对湿地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2001年初,中央发出的2号文件提出了在生态建设中要大力加强湿地保护。

2004年,国务院再次发出关于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的通知。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明确了要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湿地保护的内容。

国家林业局已把湿地保护列入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六大工程之一)的主要内容。

这些重大举措为*******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建设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3、国家林业局会同国务院17个部委局颁布实施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又制定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年)》和〈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2010年),将*******湿地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

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4-2010年),已将*******湿地列入湿地恢复建设重点项目。

这些中长期规划集中体现了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的纲领和目标,是具体落实*******湿地保护项目的重要政策保证。

三、项目实施具有科研和技术保障近几年完成的《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全国野生动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及湿地资源调查等规划和调查工作为*******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

我国在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区域荒漠化防治、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重建方面已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国家和地方各级科研和教学单位也对湿地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这些成果为本项目的实施奠定了技术基础,为本项目进行的保护与恢复工程提供了一些技术思路。

林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多年来在荒漠化治理、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可为*******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的建设提供重要的技术依托,从而可以保证该项目的顺利实施。

四、项目区建设具有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开展的自然地理和基础条件

1、当地政府十分重视和支持项目建设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建设是一项跨部门、跨行业的复杂生态系统工程,***哈萨克自治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湿地保护项目建设,把它作为全面提高县域经济水平、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实现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和“生态型”目标的重要措施。

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财政局、发改委、林业局、农业局、畜牧局、环保局、国土资源局、水利局等多个职能部门组成的*******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在项目区和周边地区的社区大力推广节水农业灌溉方式,节约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的统一调度,确保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用水和维持*******湖面面积。

通过政府统一安置、牧民定居工程的实施等措施,逐步将项目区内的牧民逐步迁出湿地保护区。

为加强对*******湿地的保护管理,已在*******的南面的303国道北侧设立了20公里长的铁丝围栏,并加强对湿地的保护与恢复工作。

2、项目区具有进行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的内外环境项目区位于***生态功能保护区内,人为活动主要是放牧活动和农业开发活动,无大型工矿企业。

项目区外部交通便利,内部交通不便,有利于湿地的自然恢复。

通过湿地项目的实施,结合在上游区农业节水灌溉推广工程,项目区牧民移民安置工程等,减少上游区农业用水量,减少放牧活动对草场的破坏,从而促进湿地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

3、水源保证

项目区位于***盆地内,盆地内有发源于***山和莫钦乌拉山的季节性河流近40条,年径流量2亿立方米,其中50%可直接补给湿地水源。

盆地内地下涌泉较多,流量较大形成溪流的有20余处,年径流量0.5亿立方米,盆地内地下水天然补给量2亿立方米,可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水源保证。

4、组织保障

项目建设单位***哈萨克自治县林业工作站已成立二十余年,工作人员长期从事护林防火和资源保护工作,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和资源状况十分熟悉,能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第一节自然地理条件

一、地理位置

***自治区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范围为E92°

29—93°

58,N

42°

33'

—44°

00'

,总面积0.99平方公里。

保护区功分为六大亚区:

冰川水源地亚区、针叶林水源涵养亚区、***、伊吾盆地牧农结

合水土保持生态功能亚区、***湿地保护亚区、绿洲高效节水农业生态功能亚区、戈壁荒漠植被及野生动物保护生态功能亚区。

项目区位

于***湿地保护亚区,是***自治区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地质地貌

***哈萨克自治县境内地势总的趋势是东南高西北低,因而形成

百川西流的态势,受地质构造控制,大体可分为高中山地、台原(高

原)、盆地、戈壁荒漠、湖泊五类。

***山、北山(莫钦乌拉山),阿尔泰山相互平行对峙,其间形成与山体走向一致的两个地堑型盆地一***盆地和三塘湖盆地。

项目区位于***盆地内,盆地平均海拔1500—2000米,属天山高位盆地,最低点*******海拔1581米。

三、气候条件

项目区属温带大陆性中温干旱气候区,暖季凉爽,冷季严寒,光照不足,无霜期短,降水偏少,蒸发量大,气温年、日差较大,降水

分布不均匀。

海拔1580-2100米,热量较丰富,气候具有干旱冷凉的特点。

四季不明显,只有冷暖两季,光照充足,无霜期98—104天,

年均气温1C,7月份平均气温16.9C,>

10C年积温为1500-1900C,年降水量202mm蒸发量1638mm

四、土壤

项目区土壤以潮土、草甸土、沼泽土、盐土等为主,其中以草甸土、沼泽土居多。

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土层厚,适宜生物生长,逐步形成了水草茂盛的草甸草原。

草甸土的形态特征是,土壤上部有发育良好的生草层,厚4-6厘米;

生草层下具有厚度不等的腐殖质层,有机质含量5-7%,土壤呈现黑色,从表层至下层颜色逐渐由深灰变为灰色。

根据腐殖质积累和盐化情况,可划分为灰色草甸土和盐化草甸土两个亚类,PH值8.2-8.5。

沼泽土的形态特征是,土层深厚,质地粘重,季节性或长期性积水状态,土体潮湿,土壤上部有发育良好的生草层,其下为深厚的腐殖质层或泥炭层,再往下为潜育层。

五、水资源

项目区内的主要河流有大河、二道河、柳条河、水磨河等,由于项目区及周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