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19122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面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面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面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一面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一面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一面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一面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一面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一面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一面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一面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一面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面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一面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面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面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交流交流你对鲁迅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让学生默读课文,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同时,划出表明“我”与鲁迅先生会面时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的词语或句子,让学生读出来

时间——1932年秋,一天中午

地点——虹口公园,内山书店

事情的起因——在那里躲一会儿雨,顺便歇歇也好

事情的的经过——翻看书籍,内山老板殷勤接待,买书缺钱,与鲁迅会面、交谈并接受赠书

事情的结果——从“一面”中受到巨大鼓舞和影响

(3)让学生将上面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联系起来,回答预习提示中的第一个问题,说说课文主要说了一件什么事

4、深入探究,体会重难点

(1)让学生跳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并齐读出来提问学生:

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描写的?

并加以详细分析

提示:

由远而近,由粗到细,由略到详,由整体到局部

第一处描写:

在暗处,只能模糊辨出形体写了长衫(因有颜色)、烟嘴(因有火光)

第二处描写:

在近处,看得清楚了写了面孔、寸发、胡须这三样都抓住了特征,直竖的寸发,隶体“一”字的胡须是鲁迅形象的特色,而黄白的面孔则是劳累的表现

第三处描写:

面对面,可以仔细辨认前两次描写的总绘,还是面孔、头发、胡须、长衫、烟嘴,只是更细致、更具体了

通过对三处外貌描写的分析,让学生明白:

与观察对象的远近距离不同,观察到的结果也不相同这一点在写作中应当注意

(2)在课件上展示鲁迅的相片,加深学生对鲁迅外貌的印象让学生结合课文中三处对鲁迅外貌的描写,说说这三处外貌描写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是鲁迅外貌的哪一特征?

明确:

“瘦”(板书:

瘦)

(3)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总共有几次写鲁迅的“瘦”,读出相关词句,并找出瘦的原因

6处“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

全文共六次写“瘦”:

一次整体写,两次写手,三次写脸从情节发展上,每到一个转折处,便出现一次对鲁迅先生“瘦”的描写这样反复描写,不仅使鲁迅的形象深印在读者心里,而且构成了一条内在线索,把全文联成有机的整体

(5)除了肖像描写,本文还有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其中“我”同鲁迅先生的对话很精彩,意味深长,由学生找出“我”同鲁迅的对话,并自找拍档一起表演对话,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作者内心的感受

(6)让学生回答预习提示中的第二个问题:

严肃慈爱/顽强战斗/关怀进步青年/无私奉献

5、详析课文,加深理解

(1)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天气的句子,并读出来

“门外,细雨烟似的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板书:

秋深、风大、天冷)

(2)提问学生:

文中对天气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①既点明了当时的自然环境,又说明了“我”进店的原因;

②通过写天气的寒冷衬托内山老板的热情,鲁迅先生的关怀给“我”带来的温暖

(3)提问学生:

当“我”发现鲁迅译的《毁灭》时,心情如何?

哪里可以看出来?

体现了“我”对鲁迅先生什么样的情感?

惊喜“《毁灭》?

”、“我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得到了保证似的”体现了“我”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与信任,说明鲁迅先生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4)提问学生:

看到鲁迅,“我”的心情如何?

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

指名让学生朗读出来

激动“那种正直而慈样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受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我的鼻子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

(5)指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27自然段,看哪一位学生读得最好提问学生:

为什么那个名字在“我”的心理乱蹦,“我”像四周望了望,可没有蹦出来?

1932年,中国正处于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非常猖獗,大肆捕杀革命人士,各大城市处于一片白色恐怖中,中国革命处于低潮阶段

(6)让学生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提问学生:

①“我”为什么能在“历尽艰苦”,“受尽”“虐待”的情况下“咬紧”牙,“昂着头”?

因为与鲁迅先生见了一面,它给“我”极大鼓舞,获得了生命的支柱——“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我”更加坚强起来

②“历尽”、“受尽”、“咬紧”、“昂着”这一系列动词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一系列动词,表现了“我”在种种艰苦和虐待面前坚强不屈的性格,充分显示了“一面”给“我”的巨大力量

6、课文延伸,升华情感

(1)播放关于鲁迅的视频

(2)让学生结合课文与视频,回答预习提示中的第三个问题:

谈谈你对鲁迅又有了哪些新认识

切合鲁迅关怀进步青年,无私奉献的精神,让学生自由发挥

四、布置作业

找一部鲁迅写的小说来读,写读书笔记

五、板书设计

环境:

秋深、风大、天冷

人物:

鲁迅——瘦——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

事件:

赠书给“我”——热爱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

 

《一面》说课稿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现了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发了对鲁迅先生真挚而又深厚的爱戴之情。

设计意图:

课文以《一面》为题,可引导学生结合课题感悟文章主旨:

这“一面”给人留下怎样的印象?

说说理由,这“一面”又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一面”给人的印象是很深刻的,廉价买书,亲自送书,给普通工人这是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关怀,诚恳的推荐别人的书,先生又是多么谦逊,那“微笑”“点头”蕴含了先生对青年一代的信赖和希望,而先生那“黄里带白的脸”,那“竹枝似的手指”瘦的叫人担心的身体,正反映了他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了革命事业,“一面”给人的力量是无穷的:

以“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时刻记住鲁迅先生是和劳苦大众永远站在一起的。

编写目的:

一是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二是引导学生揣摩抓住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贵品质。

3、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

课前准备:

鲁迅的照片。

课件

重点难点:

1、感受感受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2、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方法:

引导 

点播 

自读自悟 

合作交流

教学程序:

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前面几节课通过学习《少年闰土》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初步的了解。

鲁迅先生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做了许多让人难忘的事情,以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坚定的斗争精神和犀利的批判文笔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人。

以至有这样一个人,因为鲁迅与他的一面之交而感念不已。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关于鲁迅先生的故事。

(板书课题:

一面)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速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深入探究,体会重点语句跳读课文,勾出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认真读一读,看能收获到什么。

3、学生读书,划出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仔细朗读,体会

指导学生朗读三处外貌描写。

(1)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2)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

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3)我很惊异地望着他:

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

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

牙黄羽纱的长衫;

隶体“一”字似的胡须;

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4、引导思考:

文中这三次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

你对鲁迅有什么深刻的印象。

5、从文章中,你感受到鲁迅关心青年的地方。

6、从哪些地方感受到青年对鲁迅的感情?

7、最后总结一面对青年的影响。

(这个板书设计是文章内容的概括,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活动的缩影。

我抓住重点词板书,简洁而清晰,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一面》评课稿

 

刘玉秀

《一面》这篇课文讲述了1932年秋天,阿累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现了鲁迅热爱劳动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这篇课文是六上年级的一篇略读课文。

略读课文就是将精读课文中所习得的方法运用到略读课文的学习中来。

王老师在执教这篇课文时,紧紧抓住了略读课文的这一特点,将本文演绎得既清晰又透彻。

而且通过在教学中依托教材,“以生为本”,关注语用。

听了王老师的这节课后我也有很多自己的思考,我就选择其中几点谈谈我的感受。

(一)抓住文本特点,因“文”施教。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在直接导入之后,王老师就直入主题:

请同学们找出这篇略读课文的导学提示的要求。

接着就通过指名回答、老师PPT出示,让学生明确了本文的学习要求。

(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课文描写了鲁迅的什么特点?

(3)你对鲁迅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而且在整堂课的教学中,老师也始终围绕着三点展开教学,不仅符合教学目标也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

(二)一“问”激起千层浪。

在整堂课中,王老师抛出了一个主问题:

划出文中描写鲁迅外貌的句子,并谈谈你读出了什么?

围绕这一问题展开文章重点篇章的教学。

在交流讨论中,通过老师的追问:

文章反反复复地写“瘦”,你有读出了什么?

文章除了外貌描写还有什么描写?

文章的这六次外貌描写又有什么不同点?

让学生对鲁迅先生的形象有了深入、透彻的理解和感悟,鲁迅这一人物形象也更加丰满了,学生也更能体会出鲁迅热爱劳动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三)以生为本,关注语用。

“语用”可以说是当下小语教学中所唱的神曲。

王老师在本节课中充分关注语用,将神曲演绎得美轮美奂。

首先,在词语教学中,教师出示了一组词语,而且其中还有很多本课有难度的字词。

王老师首先让学生读,在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老师善于归因。

例如:

憎恶。

学生读错是因为对于词意不理解,老师马上解释道:

憎恨厌恶,在理解了词义之后学生的正确率就明显提高。

交流和倾听中也可以体现语用。

在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时,教师让学生先讲。

第一位同学按照“六要素法”进行详细地概括,但是概括主要内容要做到言简意赅。

王老师指出了这一点之后,第二位学生在前一位的基础上做了修正,简洁明了地说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看似简单的概括,但却需要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

(四)提炼文章的写作手法,迁移运用。

文章对鲁迅的外貌描写总共有六次,其中有三次进行了详细地描写,而且这三次描写也是由远及近、由粗到细、由整体到局部,层层递进。

在外貌描写中教师还指出了有“反复”“抓住特征”等表现手法以及本文“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并且板书出来,潜移默化地熏陶了写作的本领和能力。

让他们知道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课迁移到自己平常的写作中去。

《一面》的评课一、课堂教学成功之处:

1、执教者在教学中能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进而改变了单一的师生交流方式,将“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主--小组的交流合作”三个要素进行动态优化组合,形成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交流、多向协作。

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问题的讨论和对语言的感悟中,使每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见解和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

同时,每一位学生不仅仅是课程的学习者,对于整个学习过程来说,本身已成为了一种学习的资源,实现了学习资源的共享。

2、整个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提供多种媒体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3、本堂课的成功之处是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环节清晰,引导学生感悟了课文的内容。

王老师能够理清文章脉络,制作网络课件,而且能充分考虑了语文教学目标预设,比较全面、具体,要求适度。

课堂上的幻灯片和电脑课件,给学生一个形象化的可视平台,通过真实、生动、鲜明的影象、图片,引发学生的感受。

从最初的教学导入语,到最后的总结,教师始终突出了“野”,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在转动。

《一面》听课反思

  《一面》是一篇阅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现了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发了对鲁迅先生真挚而又深厚的爱戴之情。

10月24日,我听了李冬梅老师所讲的课文《一面》,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站得高才能教得好

  鲁迅的文章以及与鲁迅有关的文章一般难度都很大,他的语言和所饱含的思想感情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作为老师,不敢妄言去说读懂鲁迅,看透他的思想精华,但在讲课之前读一些相关书籍和文章很有必要,只有老师自己认真拜读,有一定的底蕴和思考,有开阔的眼界,站在一定高度,才能引领学生学习这篇课文,体会鲁迅先生高尚品质的同时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在评课时,李冬梅老师拿了一本《鲁迅先生传》,里面批注很多,可以说她是有准备且带着思想来上课的。

作为老师,不断阅读、不断思考、不断提高是进步的必由之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站得高才能教得好。

  二、温故而知新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

学习知识如此,学习课文亦是如此。

面对陌生的学生和课文,李冬梅老师没有马上就讲课文内容,而是带着学生回顾了本单元所有的课文,使学生大致了解鲁迅给人留下的印象,再进入本课的学习,这样学生可以从整体到局部层层深入了解鲁迅。

她引领着学生找出文中鲁迅的六次外貌描写,然后主要抓住外貌描写进行学习,层层推进,以读代悟,读悟结合,又适时地补充有关资料丰实人物形象。

学生通过读课文了解了鲁迅的精神品质,体悟了作者的写作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实际训练之中,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贴近生活方能以情动人

  在对鲁迅先生的外貌描写进行分析时,李冬梅老师先从整体问学生对她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再从局部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外貌特征,正迎合了课文中作者描写鲁迅先生的外貌特点时从整体到局部的写作顺序。

试想,如果教师仅从理论上给学生讲解描写人物外貌特征的方法,也就只是浮于表面,无法灵活运用。

虽然鲁迅先生离我们的学生有点遥远,但我欣喜地发现,大部分学生通过李老师贴近生活的讲解,能够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灵活运用写作方法。

  通过这次听课学习,我学到了更多的讲课方法,也知道了自己的诸多不足,希望以后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抬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

一面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通过作者回忆自己与鲁迅的一面之交,把鲁迅对青年的爱护写的很细致,如“他的眼神就像慈父的抚摸一样,让我感到了温暖和严肃……”及一面对作者带来了无穷的力量等,足以可见鲁迅在广大中国人心中的地位。

学习这篇课文,在体会鲁迅先生的品质时学习作者对人物的描写方法。

因为是略读课文,我主要放手让学生自学。

  在教学过程中,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透课文,在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之后,交流写作背景,对学生理解课文能够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更好地体会鲁迅的高尚品格以及作者在当时情况下的特殊行为。

然后找出文中的六次外貌描写,主要抓住外貌描写进行学习,层层推进,以读代悟,读悟结合,通过读课文了解了鲁迅的精神品质,体悟了作者的写作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实际训练之中,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执教:

柳林县第一小学柳林县第一小学

班级:

柳林县第一小学六(3)班

早上第一节

评课人:

刘艳红

《一面》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前王老师要求学生充分预习,收集相关的资料。

在检查预习时,由于课文篇幅较长,她安排学生同桌互读,互相正音,这样可节省时间。

采用默读的方式快速浏览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或句子,理清脉络,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利用收集的资料对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稍作介绍。

课文以《一面》为题,王老师引导学生结合课题抓住关键问题:

在作者眼中鲁迅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从文中找出相关的答案,从而全面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学生在文本的解读中明白“一面”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

廉价卖书,亲自送书给普通工人,这是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关怀;

诚恳地推荐别人的书,先生又是多么谦逊;

那“微笑”“点头”,蕴含了先生对青年一代的信赖和希望;

而先生那“黄里带白的脸”,那“竹枝似的手指”“瘦得教人担心”的身体,正反映了他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了革命事业。

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还扎扎实实进行说的训练,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充分感受到鲁迅先生是和劳苦大众永远站在一起的。

作者对鲁迅的外貌描写,抓住瘦的特点,由远及近,从粗到细,描写逼真传神,而且由形入神、形神兼备地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和气质。

一次整体写,两次写手,三次写脸。

从情节发展上,每到一个转折处,便出现一次对鲁迅先生“瘦”的描写。

教学时,王老师让学生默读课文,勾画相关的句子,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激活想象,感悟鲁迅置健康于不顾,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

在学生充分体会作者精彩描写之后,进行读写迁移。

一种写法的习得不是靠老师生硬的灌输,将写法的指导与课文的内容学习结合起来,学生看得清楚,学得明白。

之后的写作实践,及时有效,便于学生对这种写法的掌握。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进一步搜集鲁迅先生关心青年成长的故事,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更加深入地认识和了解鲁迅先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