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稿XX县特殊教育学校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9630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18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终稿XX县特殊教育学校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终稿XX县特殊教育学校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终稿XX县特殊教育学校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终稿XX县特殊教育学校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终稿XX县特殊教育学校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终稿XX县特殊教育学校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终稿XX县特殊教育学校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终稿XX县特殊教育学校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终稿XX县特殊教育学校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终稿XX县特殊教育学校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终稿XX县特殊教育学校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终稿XX县特殊教育学校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终稿XX县特殊教育学校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终稿XX县特殊教育学校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终稿XX县特殊教育学校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终稿XX县特殊教育学校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终稿XX县特殊教育学校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终稿XX县特殊教育学校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终稿XX县特殊教育学校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终稿XX县特殊教育学校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终稿XX县特殊教育学校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终稿XX县特殊教育学校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终稿XX县特殊教育学校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终稿XX县特殊教育学校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5、《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1)

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1、《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XX省单位估价表)2001年

12《XX省建设用地许可证》

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发展特殊教育,提高残疾儿童受教育水平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下,特殊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特殊教育学校数量不断增加,入学人数稳中有升,办学体系进一步完善,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利进一步得到保障。

鉴于以上原因,为发展XX县特殊教育事业,改变XX县特殊教育发展滞后的状况,提高XX县特殊教育水平。

根据省教育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残疾人联合会下发《关于编报全省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总体规划及“十一五”期间项目建设方案的通知》(XX教计字[2008]49号)文件精神,结合XX县特殊教育现状,决定在XX县XX街办境内(原XX县职业技术学校旧址)进行本项目建设。

项目规模及实施进度

项目规模

本项目用地面积13200.06平方米(19.8亩),总建筑面积:

5000平方米。

根据规划设计,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如下:

总用地面积:

13200.06平方米(19.8亩)

总建筑面积:

5000平方米

容积率:

0.38

绿化率:

35%

建筑密度:

12.28%

建设期

本项目从2009年1月开工,2009年12月完工。

建设期一年。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530.05万元:

1、项目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工程费用377万元;

2、工程建设其他费51.62万元;

3、预备费:

预备费按工程费用的5%计提,为21.43万元;

4、必备教学、康复训练设施配置费:

80万元

本项目的资金来源:

1、其中380万元由县级人民政府统筹安排。

2、自筹及县财政补贴150万元(其中必备教学、康复训练设施配置费:

80万元为实物补贴)。

社会效益分析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事关保障残疾儿童、少年享有教育机会,接受良好教育的工作大局,体现教育公平的基础工作,是关心弱势儿童的德政工程、民生工程。

XX县特殊教育学校建成后,将全面促进XX县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为视残、听残和智残儿童、少年创造一个适合个性方面发展的学习环境和康复条件,从而体现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切实保障他们受教育的权利。

这对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作用。

项目建设条件及场址选择

项目建设条件

地理位置及概况

XX省XX县位于XX省东北部,XXX三省交界处,东邻XX省XX市,南连XX省XX县和XX市,西接XX省XX县、XX区,北毗XX省XX县。

全县国土面积1377.79平方公里,山地丘陵145万亩,耕地26.76万亩,人均耕地0.34亩,素有“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

辖17镇6乡,218个村(居)民委员会,总人口76.7万人。

XX省XX县自然风景秀丽,文化沉淀深厚,创业氛围浓厚,投资环境优良。

在XX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无论是旅游还是投资,您都能心旷神怡,舒适惬意。

区位优越。

XX铁路(复线)、沪瑞高速、320国道、上浦国防线交织成便捷的交通网络,距杭州、上海3至4小时车程,是对接长江三角洲的桥头堡,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经济圈等发达地区的共同腹地。

资源丰富。

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30多种,其中黑滑石贮量居亚洲之首;

可开发的水能资源8.94亿千瓦;

森林蓄积量176万立方米;

白银鹅、白耳黄鸡、紫老红晒烟叶、天桂梨等农副产品品质优良;

旅游资源丰富,博山寺、灵鹫寺、六石岩、九仙山、天桂岩等名胜古迹远近闻名,风景秀丽的铜钹山被列为“国家森林公园”。

劳动力总人数达35万人,在外务工人员达25万人。

XX人纯朴善良,外称“XX的温州人”、“中国的犹太人”,具有“善抓商机,勇闯市场,敢冒风险,吃苦耐劳”的品格。

环境良好。

县城面积16.5平方公里,人口16万。

XX县城是XX省最早的“全国卫生县城”,拥有省内一流的休闲广场。

通水泥路行政村达80%以上,农村公路建设实现了建设标准、建设速度、政府投入三个“全省第一”。

服务体系健全,项目落户实施“一条龙”办证办照制,投产后实行后续服务制,县领导对所有项目均实行项目挂钩责任制,有专门的服务单位具体负责,确保投资商在XX投资安心、顺畅。

软硬环境不断优化,亲商富商安商的氛围日趋浓厚,三个文明建设直辖市发展。

发展势头强劲。

XX工业园区为全省五大工业园区之一,现已初步形成食品、IT、纸业、服装和非矿金属加工五大支柱产业,工业经济支柱——XX集团跻身全国千强工业企业,“XX”品牌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建设和谐平安XX,共创富民强县大业”这一主题,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以加快发展、做大经济总量为第一任务,以提升投资、消费、出口三大拉动力为重点,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和民营经济,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2005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2.92亿元,增长31.98%;

财政总收入(剔除基金收入)7.01亿元,增长26.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12亿元,增长45.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24亿元,增长47.84%;

累计完成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1亿元,增长14.74%;

城镇职工平均工资达14353元,增长16.08%;

农民人均纯收入4034元,净增391元。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XX省XX县还先后获得了“全国卫生县城”、“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全国亿万农民健康教育示范县”、“全省文明县城”、“全省出路在工业发展先进县”,连续两年荣获“全省经济发展综合先进县”,连续三年荣获“全省低保工作先进县”等称号。

盛世图大业,发展正逢时。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XX县面临着加快发展的新机遇。

XX县正为早日跻身全国百强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XX美好幸福的未来而不懈的努力!

建设条件

该校地处丰溪街办境内,供水、供电、排污、通讯已全部到位,交通便利,地势平坦,环境优雅,地质条件较好,有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

项目条符合规划条件,取得了土地管理部门的批复并已经立项审批部门立项,项目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交通条件

项目所在地东面为农田,南为民房、西为职校路、北为民房。

项目所在地场地平整,周边交通便利。

水电条件

项目所在地用水用电均由XX县供水网和XX县供电网提供。

给水管可直接拉入市政给水网。

市政水网能满足项目用水需要。

境内建有一座110KV输变电站,项目用电可以保证。

内部条件

项目建设单位对工程建设十分重视,积极筹建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局领导组织实施项目建设程序,协调并解决项目建设的相互关系及存在问题,齐心协力,精心组织,精心布置,把工程建设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为本项目建设创造了很好的内部条件.

自然环境条件

XX县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二级标准;

全年平均降尘量为6.64吨/平方公里/月,超过当地降尘标准(5.33吨/平方公里/月)1.31吨/平方公里/月;

地表水环境质量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二类水域标准;

声环境质量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二类区标准,无突出环境问题。

气象:

XX县位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气候温和,降雨丰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

气温:

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平均气温17.5℃-18.3℃,最冷月平均气温5℃,最热月平均气温28℃,极端最低气温-12℃(出现在67年1月16日),极端最高气温41.2℃(出现在71年7月31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的天数有291天,全年无霜期平均为267天,最长310天,最短240天。

降水:

年均年降雨量在1750-2100mm之间,高于全省平均降水量,但年际变化较大,少雨年可少到1000mm以上,多雨年可多到2300mm以上,雨量充沛,但分布不均匀,从季节变化看,1-3月为380mm,占年降水量的21.7%,4-6月为864.8mm,占年降水量49.4%,7-9月为318.7mm,占年降水量的18.2%,10-12月为186.8mm,占年降水量的10.7%。

日照:

全年日照总时数平均为1784.6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0%。

年辐射量96163.4-121665.4卡/平方厘米。

月辐射最多的是7月份,平均值为14037.9卡/平方厘米;

最少的是2月份,为5637.2卡/平方厘米。

日平均气温大于10℃的日照时数可达853.7小时,可占全年日照总时数的78%。

风向风速:

XX县的风向在冬半年多北风、东北风,夏半年多南风,西南风。

4~8月常有雷雨大风,8-10月多台风外围影响。

由于武夷山脉的屏障作用,全县很少出现台风型大风。

形成风灾的主要原因是局部雷雨飑线。

年平均风速一般2.5米/秒,局部最大风速30~40米/秒。

年平均风速为2.4米/秒。

全年最大风速16米/秒。

水文:

XX县地处丘陵地区,地表水系发达,水资源丰富。

地下水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丰富,水位较高,渗透性好,对建筑物基础无侵蚀作用。

地震:

XX市属6度以下地震烈度区,地质条件良好。

场址选择

场址现状

项目建设场址在XX县丰溪街办境内(原XX县职业技术学校旧址)。

项目所在地场地平整,无居民拆迁,周边交通便利。

目前水电道路等配套设施等完善,用水用电均由XX县供水网和XX县供电网提供。

场址条件

本项目场址用地平坦,呈方形。

项目供水、供电、通迅等基本条件具备,场地用地条件较好,建设条件具备,适于项目建设。

其它

区域周围无风景区、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

无水土保持禁垦区;

无矿山作业等爆破危险区;

无放射污染,无有害气体污染,非地方病流行或常发区;

无军事设防区;

非宗教风俗有特殊要求的地区。

主要建设内容及建设方案

主要建设内容

本项目用地面积13200.07平方米(19.8亩),总建筑面积:

13200.07平方米(19.8亩)

35%

建筑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1995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6、《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7、《公共建筑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9、《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6

10、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规范(国家标准)

1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

12、《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

规划设计原则与指导思想

1、贯彻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综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根据需要,正确处理好近期与远期结合的关系。

2、总平面按不同功能进行分区,合理布局.各功能区之间联系方便,互不干扰.保证良好的建筑朝向。

确保校内建筑与校外相临之间的间距符合城市规划,卫生防护,日照,防火等有关规定。

3、充分体现布局整体性,建筑形式和建筑风格要求体现建筑的内涵和时代特色,绿化,美化结合建筑景观统筹规划设计,以形成优美的环境和人文景观.

4、按残疾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生理及行为特征的特殊要求,遵循适用、安全、舒适和卫生的设计原则进行规划与设计,满足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规范特殊要求。

总平面设计

根据用地现状及满足城市规划要求,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本着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在总体布局细节处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

主入口位于项目西侧职校路。

内院布置有停车场和环形通道。

设计合理安排了人流和车流,两者互不干扰。

平面布置将主体建筑布置在东面居中。

竖向交通中间设置,并有各自独立的出入口门厅,人流合理分开,避免干扰。

建筑设计

1、建筑设计

特殊教育学校校舍,采用人性化的布局设计,根据学校的类型、规模、教学活动及其特殊要求和条件分别设置各类教学、生活训练、劳动技术、康复训练、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等用房。

校舍的组合紧凑集中、布局合理、分区明确、使用方便、易于识别;

校内交通利于安全疏散;

校舍的功能分区、各部组合、水平及垂直联系空间简洁明晰,流线通畅;

校内交通设计利于安全疏散。

各层建筑功能:

一层:

浴室、食堂、体育办公及器材、配电室等;

二层:

书法教室、美术教室、劳技教室、语音测试、心理咨询、图书阅览室、值班室等;

三层:

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生物实验、绘图室、律动室、多功能活动室、主控室、家政室、教师休息室等;

四层:

统感训练室、语言训练室、按摩室、电脑室、编织室、裁剪室、缝纫室等;

每层均设男女厕所。

2、立面设计

根据“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建筑物楼层高度不得超过中小学校舍规定的层高,实现低密度、低容积率、高绿化率的指导思想;

设计要体现生态优先、立面现代、色彩丰富、造型活泼,注重对景营造充满个性的开敞空间,运用虚实相间的手法协调整体空间和环境秩序。

建筑总体以暗红色为主,结合玻璃、石材等现代材料,展现现代化文明的新形象,同时与周边环境取得和谐。

3、交通设计

建筑主要入口朝西布置,根据建筑内部功能,各种人流入口分别独立设置,避免各股人流相互交叉干扰。

4、无障碍设计

(1).各入口处设坡道和台阶,既满足普通学生使用,又能方便轮椅使用者使用,坡道长度为6米,坡道坡度不大于1/12,且坡道宽度均满足规范要求。

(2).楼梯的踢面高为150mm,楼梯梯段宽度不小于1200mm。

基本满足规范要求。

(3).楼梯踏步起始处和邻近休息平台处均设有地面提示块。

楼梯设有上下双层扶手,在楼梯的起始和终止处扶手向前伸出300mm。

2个相邻的梯段扶手相连,扶手端伸向墙面。

结构设计

一、设计依据

1、现行的设计规范及规程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94-2006)

(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S0011--2001)

2、荷载取值:

①风载:

按0.35KN/m2计算

②雪荷载:

按0.55KN/m2计算

③楼面、屋面荷载按现行规范取值、对有特殊功能的用房按实际情况取值,其中:

教室、实验室、阅览室:

2.0KN/m2

会议室:

2.5KN/m2

卫生间:

楼梯:

走廊:

3.5KN/m2

资料室:

5.0KN/m2

屋面(上人):

2.0KN/m2

屋面(不上人):

0.50KN/m2

3、本工程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耐火等级为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三级。

4、结构选型

为满足建筑功能要求、本项目采用全框架结构,楼和屋面采用现浇钢筋砼梁板体系

5、地基基础:

根据建筑层数、上部结构及土质性能,建筑拟采用钢筋混凝土人工挖孔桩,桩间用地梁相连,桩身嵌入持力层(中风化泥质粉砂岩)深度、用桩直径应根据地质勘察报告确定。

基础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基坑(基槽)排水护壁工作以确保施工安全顺利进行.

6、材料:

1)、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C30;

2)、钢筋采用Ⅰ级钢、Ⅱ级钢;

3)、墙体:

外墙采用混凝土空心砖;

内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

给水

《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设计规程》OJJ29—98

《建筑给水聚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DBJ/CT501-99

其它相关国家现行规范。

其它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二、生活给水系统

1)水源:

接自市政给水管,考虑到用水的安全性和消防用水的需求,采用由职校路DN150引入两路进水,在院内用DN100管道呈环状布置。

2)市政水压0.30Mpa。

3)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规程》的要求。

4)用水量计算:

用水量按照教学、生活用房等l2L/m2.d、。

绿化浇洒3L/m2.d。

未预见用水量按给水量的10%考虑。

日最高用水量为81.26T/a。

用水量计算表

项目

单位

数量

标准

用水量(T/d)

教学、生活用房

m2

5000

l2L/m2.d

60

绿化

4620

3L/m2.d

13.86

其他

7.4

合汁

81.26

三、给水方式

项目给水方式为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

校区内绿化、公建用水依靠市政网管压力供给。

校区内给水干管成环状布置,确保供水可靠性,并优化水力条件。

工作区内干管管径DN100。

给水管尽量在人行道下方敷设,埋深按0.6-1.9m控制。

四、消防给水

室外消防给水管道与低压给水管道合建,布置成环状。

五、热水系统

生活热水由电热水器或空气源热水器等分别供应。

六、生活给水管采用给水钢塑复合管,生活消防合用的给水管采用镀锌钢管给水管。

排水方案

一、校区内实行雨、污、废水分流的排水体制。

室内污、废水分流。

雨水经工作区雨水管收集后汇入市政雨水管道。

厕所污水经生化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二、校区污水主干管采用砼压力管,管径ND400—500,布置在车行道下,埋深控制在0.7—2.5m。

三、楼房按每30平方米设置一个雨水口。

雨水立管采用外排式。

工作区内雨水就近分区集排,雨水主干管采用砼压力管,管径DN500,雨水管布置在车行道下,埋深控制在0.7—2.5m。

四、生活污水量:

最高日为73.13m3/d。

强电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

《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TJl6—2008

《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范》GB50116—98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规范》2002年版等国家现行规范。

二、变配电系统:

1、本工程属三类多层,其中消防泵、安保中心,应急照明、通信机房火灾自动报警供电按二级负荷供电,其余为三级负荷。

2、供电电源:

由上级电业引来一路lOKV常用电源。

设置户外供给箱式变电站。

3、拟考虑设一台柴油发电机,在市电断电后向重要负荷(例如消防负荷、应急照明、重要信息中心场所的供电等)并在末端双电源、自切。

三、负荷估算:

本设计的负荷计算采用负荷密度法和需要系数法。

每平方按100W计算,用电负荷计算详见下表。

用电负荷估算

序号

面积

用电量(KW)

1

5000m2

5000*100W=500

2

小计

502

四、自备电源

按满足二级用电条件和大容量电机起动要求选用自备发电机。

机组采用风冷机组,自然进排风,尾气高空排放。

机房内设储油间,储油8小时,该间与机房均设自动报警系统和灭火装置。

五、配电系统:

1、采用单回路电缆辐射式供电。

2、消防泵、喷淋泵、消控室等保证用电采用双回路,供电末端自动切换,切换装置采用机电联锁的切换装置(ATS)以保证操作可靠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