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学读书笔记.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0319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摄影学读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摄影学读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摄影学读书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摄影学读书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摄影学读书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摄影学读书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摄影学读书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摄影学读书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摄影学读书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摄影学读书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摄影学读书笔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摄影学读书笔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摄影学读书笔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摄影学读书笔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摄影学读书笔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摄影学读书笔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摄影学读书笔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摄影学读书笔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摄影学读书笔记.docx

《摄影学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影学读书笔记.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摄影学读书笔记.docx

摄影学读书笔记

读《现代新闻摄影》有感

鉴于从学长学姐以及班主任那儿了解到的相关信息,即大一下学期的专业课是摄影方面的内容,以及在团委宣传部要从事的相关工作,我决定看了一些与摄影相关的书,这次写的几篇读书笔记就是与摄影有关。

这本《现代新闻摄影》主要是与摄影的理论知识有关。

它介绍了数码相机的相关方面,从中,我了解到一些细节知识。

我重点的记录了一些内容:

1.光圈与速度的功能:

照相机的镜头内由金属片组成的能够伸缩的光孔叫作

"光圈"。

它是摄影曝光的一个控制系统,快门按下,影像的光色穿过光圈感应在影像传感器上,之后经过影像处理器把所感应的光线与色彩转化为数据存储在影像记忆卡中。

其影像传感器受光多少,还与光圈开启后的曝光时间长短密切相关,那么,这个时间控制系统是"速度"。

2.在曝光控制和影像的表现方面,相机的功能重大。

其中包括一些光影效果、

画面构成、摄影观察、题材表现画面语言表达、文字表述、传播方式等。

3.白平衡:

awb自动调节系统,相机根据环境自动调节。

其色温的跨度是

3000----7000k

日光适应拍摄的光线条件是明亮的室外日光下,其色温在5200k左右多云适应在黎明、傍晚或多云光照条件下拍照,可过滤部分蓝色,使照片

画面区域正常。

其色温约为6000k

钨丝灯适应在室内的白炽灯下拍照,可过滤部分黄色,是照片色彩趋于正

常。

其色温约为3200k

荧光灯适应在室内的日光灯下拍照,可过滤部分绿色,使照片色彩趋于正

常。

其色温约为4000k

闪光灯其色温约为6000k,接近日光色温,可拍出教真实的色彩。

自定义手动调整色温,其色温约在2000-10000k。

4.iso感光度:

感光度调节:

在强烈日光条件下使用iso25或iso50;白天在户

外,一般晴天或其他比较明亮的光照条件下使用iso100中速感光度;在白天微弱的光线条件下或室内用iso200以上的高速感光度。

同时,在弱光条件下也可以用iso100以下的低速感光度拍照,其先决条件有二:

一是拍摄

对象必须是静态影像。

动态影像,尤其是动势强烈的影像根本无法凝固在影像记忆卡;二是要用脚手架稳固相机进行长时间曝光,没有三脚架则手端相机进行长时间曝光只能获得晃动、模糊的图像。

5.像素量:

根据影像调节;根据存储条件调节

6.聚焦:

有手动聚焦和自动聚焦之分。

手动聚焦适合初学者或者需要快速拍照

例如连拍等情况下拍摄,而确认聚焦则可以适用于反差小的主体、低速度的主体、强烈逆光和强烈反光的主体、远近物体重叠以及重复的图案等情况下。

7.曝光:

曝光模式中,基本模式有人像模式、风景模式、花卉模式、运动模式、

夜景人像模式、闪光灯关闭模式等;创意拍摄区有p模式、tv模式、av模式、m模式、a-dep模式等。

还讲述了一些曝光模式在新闻摄影中的应用。

8.镜头:

焦距长度在28mm以下、视角在75度以上的为广角镜头,适合拍摄

宽广辽阔的场景,利用场景透视,可强化画的空间透视效果。

焦距长度在50mm、视角在46度的为标准镜头,它不夸张,拍摄的画面真切,适合展示真情实感的场景,其视野比较宽广,可以用它拍摄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画面,但必须通过拍摄距离的变化去实现。

焦距长度在200mm、视角在12度以下的为长焦镜头。

此类镜头的特点是具有放大功能,可以把远处的物体拉近,把小的物体放大,适合抓拍人和动物额神态和姿态,是体育摄影的利器。

这是第一篇读书笔记,也是这本书的第一、二章的内容篇二:

我的摄影学习笔记

摄影笔记

1.首先我要提出的几种拍摄场景的问题

突出被摄主体,虚化背景,怎么拍?

(2)突出细致景物,色调艳丽,背景适中,怎么拍?

(3)夜景无支架,怎样表达无颤抖和夜色效果

(4)夜景有支架,怎么拍

(5)微距特写怎么拍

(6)全景怎么拍,怎么连接?

(7)如何拍光束?

2.拍摄主体是什么?

(1)

从室外的风景照而言,一般有以下两种情况:

(1)以人物以中心。

绝大多数摄影属于此列。

我们到风景点旅游或是到公园闲庭信步,拍照留影主要作为日后的美好回忆,可选择代表性的建筑、花丛、草地、湖水等等背景来衬托主体人物。

人物在画面中应占据主要地位,成为视觉中心,若能进一步通过表情、动作等内容生动再现人物的内在气质,那必将使其值得永久珍藏!

(2)以风景为中心,用人物作点缀。

多用于表现特别的景致。

如拍大佛像,以画面中占了很小比例的人来反衬佛像之大,以表现古代文明之伟大成就;再如杭州太子湾公园,春天草坪养护期间,圈起保护的大片大片嫩绿的草地连绵至远处墨绿的青山,再加上孩子们吹的泡泡随风飘逝,形成绝妙的人造自然景观,在构图中把绿色作为主体,人物点缀其生机,以展现那种人间天堂的美景。

阴阳脸与大黑脸"阴阳脸"是指人像面部受到90度侧光的照射,一半黑,一半白,这种方式的拍摄往往表现强烈的戏剧效果,若作为生活摄影就不太合适。

大黑脸是指逆光人像曝光不足的后果。

若拍摄人物背影或侧面,倒是可以达到剪影效果。

而拍摄正面人像,最好是适当加以补光,比如用闪光灯或是反光板之类的工具加以弥补。

初学者往往不注意光线在整体构图中的作用,或者总是习惯性地使用一成不变的某种光线,所以难以提高。

先了解光线的基本知识,再动手实践,勇于突破,才能跨越自己。

头上长树由于照片的平面造型特点,一不小心,很容易把远处的树枝、电线杆"嫁接"到主体人物上,仿佛从头上长出来一样,使原先可能很好的照片美中不足。

其实只要在拍摄的时候,稍加留意变换角度就可以避免。

3.拍摄主体与景深

通俗的说,景深就是照片上图像前后的清晰范围。

景深大小的控制主要决定于三个因素:

光圈大小,镜头焦距长短,拍摄距离远近。

光圈与景深的关系(主要)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背景越糊

镜头焦距与景深的关系(次要)

焦距越长,景深越小,背景越糊(所以要拍长焦)

拍摄距离与景深的关系

拍摄距离越近,景深越小,背景越糊

4."糊"照片的识别

虚焦、手抖和被摄体抖动

首先,当我们拍摄得不好的时候,要从失败的照片着手研究。

明显能看出失败的照片基本上都是出于虚焦、手抖和被摄体抖动三种原因。

如果不区分原因的话,就不知道怎么拍摄成这样的。

所以拍摄得不好的时候不要单纯认为失败了,要分析一下失败之处。

虚焦指的是"焦点偏离导致画像模糊"。

一般来说,焦点对准的地方就会被拍得很清楚,画像很锐利,而没有对准的地方就会被拍得很模糊。

数码相机经常会发生这样的失败:

焦点对在了背景上,而想要拍摄的人却模糊了。

这是因为按下快门的时候,相机进行自动对焦,将焦点对到了背景,而不是离相机较近的被拍摄体上(原因1)、或者是对焦距离过近而导致虚焦的情况(原因2)。

反之,也有将焦点对在了附近的物体的时候,比如想要拍摄坐在桌子对面的小孩子,却将焦点不小心对到了桌上的盘子。

这样就不好了。

防止虚焦的方法:

先将要拍摄的物体放到中间对焦,然后再稍稍移动相机决定构图就好了

抖动的现象是全体轮廓都十分模糊,区别于虚焦(背景和前景都很清晰只有被摄体模糊的情况属于虚焦)

抖动分为两种,一种是手抖,也就是由于按下快门时手有抖动,一般即使发生手抖,由于快门速度较高,照片未必会模糊。

但是当快门速度为1/20秒的时候,手抖在照片上就显得很明显了。

还有一种抖动,就是被拍摄体抖动,背景清晰而被摄物模糊了的照片是被摄体抖动。

防止手抖的方法:

首先要注意拿相机的方法,要用右手握紧相机,然后以左手来辅持。

最好不要离开身体。

如果附近有东西可以支撑身体或者手肘也行,可以把手肘支在桌子上。

没有支撑物体时将手肘紧贴身体也可以。

然后轻轻按下快门。

(1/20s以上的快门要注意了,尽量调节曝光时间在1/20s以下)

5.白平衡调节技巧

白平衡控制就是通过图像调整,使在各种光线条件下拍摄出的照片色彩和人眼所看到的景物色彩完全相同。

简单地说,白平衡就是无论环境光线如何,仍然把"白"定义为"白"的一种功能,这样可以保证色彩还原的准确性。

一般而言,采用全自动方式时,在特殊环境下很容易失误。

此时,建议大家调用数码相机中的预设白平衡值,其中包括室内白炽灯、户外晴天、酒店等多种常见的环境。

正确设置白平衡之后,色彩表现比右图更加自然。

如果自定义白平衡,为了令照片更加柔和,采用淡蓝色物体来自定义白平衡即可;为了令照片更加深邃,采用黄色来自定义白平衡即可。

当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一张你认为最标准的白色物体,一般是白纸或者白色的石膏雕塑。

随后打开数码相机的白平衡捕获功能,将镜头对准标准的白色物体,此时数码相机可以准确地捕获当时环境下的白平衡参数。

6.感光度iso与补光技术(建议的调节范围:

100~400,高手都是这样)iso感光度是对光的灵敏度的指数。

感光度越高,对光线越敏感。

我的总结:

所以说太敏感了,只需要一点点光线就可以了,那么影响光线(曝光)强弱的有三个参数:

光圈大小(f值),曝光时间(一般是1/x秒~30秒),曝光补偿。

iso越高,对画面的影响就是噪点多,清晰度下降,多用于没有闪光灯,而环境比较昏暗的场所:

如夜间,室内,建议的

iso越低(一般iso100)可以拍出优质的画面,但是在光圈一定的条件下,曝光时间会随之变长,容易抖动(糊了)

iso的设置调整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一是光线不足的困扰,第二是快门速度过慢的问题,在这种状况下,如果有三脚架或者可以保证数码相机固定拍摄的话,可以通过增大光圈快门或者慢速快门来进行拍摄,但是在缺乏三脚架支持或者手持数码相机无法保证稳定拍摄的情况下,就只得选择较高的iso来解决这个问题。

iso,光圈,曝光时间的设置犹如品茶一样,上等的好茶(iso很小),需要小口小口的慢慢咽(光圈要小些f8~f11就可以了),因此品尝的时间(曝光时间)会更长一些。

如果你赶时间(缩小曝光时间),那么你的口就张大点喝吧!

补光案例:

当你在室外拍摄脸部处于阴影中的模特儿时,如果你按背景的亮度测光,则模特儿的脸部将会损失掉暗部的许多细节和层次,如果增加曝光使脸部曝光正常,背景又会亮得白茫茫一片。

解决方案:

根本上减少主体和背景的反差--便携式闪光灯、反光板

光的补偿、调整的手段很多,一般的有闪光灯、摄影灯、反光板的外源光线补偿;调整光圈值、曝光时间的光通量参数补偿。

上面这几种补偿的方法,从严格意义上讲应该分类到"光线补偿或曝光控制"的概念中去。

对于现在普及的数码相机来说,最常用到的手法是进行ev的调整,以期达到曝光补偿的目的。

对于初学者来讲,曝光补偿一般用于静物、景物拍摄的场合。

这个场合适合你从容进行参数调整,用不同的补偿值拍摄多张片子,从中选择最佳作品出来。

正确调整ev值:

在典型欠曝场景(物体亮部的区域较多,如逆光、强光下的水面、雪景、日出日落场景等)使用ev+,在典型过曝场景(物体暗部的区域较多,如密林、阴影中物体、黑色物体的特写等)使用ev-。

简单通俗地说就是"亮加暗减,低调的减,高调的加"。

需要注意的是dc无论在p挡还是s/a挡下,当对ev值进行调整时,相机的光圈/快门参数也会有相应的变化:

p挡下ev调整时,相机光圈、快门都会做出自动调整;a挡下光圈固定、ev调整会联动使快门的速度变化;s挡下快门固定、ev调整会联动使光圈大小变化。

但是这些光圈、快门的变化不会影响到最终成像后的曝光补偿效果。

7.测光技术的目的意义和使用方法

(1)自动模式:

在这一模式下,感光度、曝光、白平衡三项参数都是由相机自身控制的,不可人为进行更改。

但往往在一些复杂光线条件的室内或是夜晚,自动模式并不能帮助我们拍摄出满意的相片。

这个时候便需要我们通过一些简单的手动操作来解决了。

例如在一些光比较大的环境中,相机的自动曝光可能不够准确,我们可

以在p档程序自动曝光模式下进行适当的曝光补偿调节,从而达到理想值。

另外在夜晚拍摄时,如果使用自动iso,相机往往会使用最高的感光度(6400)来保证快门速度,从而带来了严重的噪点。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当时的光线情况,适当调高感光度并开启内置闪光灯来应对。

9.不同的场景拍摄参数设定与注意事项

(1)拍静止的小东西的特写,如花、鸟、虫:

用a档,光圈最好在f5.6或以下,焦距最好在50以上,尽量在1m以内拍摄,使背景虚化。

光线好的话,iso100,光线不好的话,iso最好在400以内。

(2)拍人:

基本都是使用较大的光圈(f5.6以内),50以上的焦距,拍摄距离视全身半身,大头照而定,使背景虚化,使用a档,光线好,iso100,光线不好,iso400以内。

运动中的人使用追拍,体现运动感!

(3)拍景:

a档,使用适当的光圈,f8以上,焦距是情况而定,iso100

(4)拍夜景:

a挡或m挡,光圈越大,曝光时间越短;如果缩小光圈,光亮点,就能拍出星光效果,如果有支架,iso100~200,如果手动拍摄,iso400~1000。

(5)拍动态主体

t档或m档,随主体动作的快慢,快门时间1/500~1/2000,一般选在1/1000就能拍出瞬间效果。

但是一定要注意曝光的选择,小光圈时,往往画面因曝光不足,显得过暗。

10.拍全景

保证曝光参数不变,焦距不变即可。

一般先拍一张,参考其曝光亮度,并作适当调节,而后仍然以刚才的参考主体作为焦点,按住曝光锁ae/aflock,水平或垂直位移机身,保证每次拍摄的场景有20%~50%的重叠即可。

后期需要用panoramamaker全景合成工具合成,一般合成的作品要比单一拍摄的作品大气、炫丽。

11.拍光束

如何拍好光束,实质问题就是如何在强光比之下,准确曝光的问题,明确了它,对于营造气氛,拍出更精彩的作品有很多帮助。

篇三:

摄影书读书笔记

读《现代新闻摄影》笔记

鉴于从学长学姐那儿了解到的相关信息,即大二下学期的专业课是摄影方面的内容,,我决定看了一些与摄影相关的书,这次写的篇读书笔记就是与摄影有关。

这本《现代新闻摄影》主要是与摄影的理论知识有关。

它介绍了数码相机的相关方面,从中,我了解到一些细节知识。

我重点的记录了一些内容:

1.光圈与速度的功能:

照相机的镜头内由金属片组成的能够伸缩的光孔叫作

"光圈"。

它是摄影曝光的一个控制系统,快门按下,影像的光色穿过光圈感应在影像传感器上,之后经过影像处理器把所感应的光线与色彩转化为数据存储在影像记忆卡中。

其影像传感器受光多少,还与光圈开启后的曝光时间长短密切相关,那么,这个时间控制系统是"速度"。

2.在曝光控制和影像的表现方面,相机的功能重大。

其中包括一些光影效果、

画面构成、摄影观察、题材表现画面语言表达、文字表述、传播方式等。

3.白平衡:

awb自动调节系统,相机根据环境自动调节。

其色温的跨度是

3000----7000k

日光适应拍摄的光线条件是明亮的室外日光下,其色温在5200k左右多云适应在黎明、傍晚或多云光照条件下拍照,可过滤部分蓝色,使照片

画面区域正常。

其色温约为6000k

钨丝灯适应在室内的白炽灯下拍照,可过滤部分黄色,是照片色彩趋于正

常。

其色温约为3200k

荧光灯适应在室内的日光灯下拍照,可过滤部分绿色,使照片色彩趋于正

常。

其色温约为4000k

闪光灯其色温约为6000k,接近日光色温,可拍出教真实的色彩。

自定义手动调整色温,其色温约在2000-10000k。

4.iso感光度:

感光度调节:

在强烈日光条件下使用iso25或iso50;白天在户

外,一般晴天或其他比较明亮的光照条件下使用iso100中速感光度;在白天微弱的光线条件下或室内用iso200以上的高速感光度。

同时,在弱光条件下也可以用iso100以下的低速感光度拍照,其先决条件有二:

一是拍摄

对象必须是静态影像。

动态影像,尤其是动势强烈的影像根本无法凝固在影像记忆卡;二是要用脚手架稳固相机进行长时间曝光,没有三脚架则手端相机进行长时间曝光只能获得晃动、模糊的图像。

5.像素量:

根据影像调节;根据存储条件调节

6.聚焦:

有手动聚焦和自动聚焦之分。

手动聚焦适合初学者或者需要快速拍照

例如连拍等情况下拍摄,而确认聚焦则可以适用于反差小的主体、低速度的主体、强烈逆光和强烈反光的主体、远近物体重叠以及重复的图案等情况下。

7.曝光:

曝光模式中,基本模式有人像模式、风景模式、花卉模式、运动模式、

夜景人像模式、闪光灯关闭模式等;创意拍摄区有p模式、tv模式、av模式、m模式、a-dep模式等。

还讲述了一些曝光模式在新闻摄影中的应用。

8.镜头:

焦距长度在28mm以下、视角在75度以上的为广角镜头,适合拍摄

宽广辽阔的场景,利用场景透视,可强化画的空间透视效果。

焦距长度在50mm、视角在46度的为标准镜头,它不夸张,拍摄的画面真切,适合展示真情实感的场景,其视野比较宽广,可以用它拍摄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画面,但必须通过拍摄距离的变化去实现。

焦距长度在200mm、视角在12度以下的为长焦镜头。

此类镜头的特点是具有放大功能,可以把远处的物体拉近,把小的物体放大,适合抓拍人和动物额神态和姿态,是体育摄影的利器。

篇四:

摄影学习笔记

《数码摄影创意表现技法--构图与设计》摄影学习笔记

第一章:

相机不会摄影但我们会!

1、成功的构图就是要表现景物的简洁--也就是说要让景物看起来清晰明了。

2、焦距:

是镜头的末端到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与传感器大小有关,这种测量方式可以决定

镜头对画面中的物体进行拉近或者调远的控制。

并不是所有传感器大小都一样。

传感器越小,镜头焦距就会使你越接近景物。

不过较小的传感器也会使画面出现噪点以及分辨率的问题。

3、要想真正成为一个选择恰当焦距的高手,就要好好磨练下构思能力。

构思意味着你要能

事先想象到你选择的拍摄效果或后期制作效果。

要想成为一位有创造力的摄影师,增强构思能力非常重要。

首先要考虑的是你让你的照片表现什么。

比如,如果你想拍摄一个辽阔的景致,那么广角焦距就能帮你展现景观的宽广辽阔和雄伟壮丽。

然而一个远景视图通常来展示画面更多的纹理细节或者将照片构图的细节压缩成美丽雅致的剪影。

4、要想真正掌握构图技巧需要很好的利用景深。

景深取决于光圈,而光圈又是曝光的组成

部分。

当然并不仅仅是曝光这一因素,还有很多因素,但是在考虑照片构图时要懂得曝光的基本原理!

曝光就是一定量的光线照射到相机的传感器上。

它包括用来捕捉入射光的相机装置。

无论使用哪种相机和镜头,影响曝光的只有三个因素:

快门速度、光圈和感光度。

快门速度是指相机快门打开至关闭期间,允许光线照射到对光线敏感的传感器上的时间长度。

换句话说,入射光照射到镜头传感器曝光的时间。

光圈是指相机镜头中的一个开放孔洞。

光圈越大,射入传感器的光线就越多。

光圈越大,射入传感器的光线就越多。

光圈的大小称作f级,写作f/n,n也称作f值。

f值越大,镜头中的孔洞就越小;而f值越小,孔洞就越大。

f/22体现在镜头中是很小的孔洞,为小光圈,f/2.8为镜头最大光圈,孔洞已经很大了。

感光度决定着一个传感器对光的敏感度。

用iso数值来设置感光度。

iso数值越大,对光的敏感度就越强,画面中噪点越多。

iso高于1000时照片一定会出现噪点。

5、噪点是数码照片中的一种静电干扰,噪点有时也可成为摄影中的一种有效的构图元素。

曝光时间超过5秒噪点也会出现很多;曝光不足的区域也会经常出现大面积噪点的情况。

6、快门速度对画面构图的影响主要在于拍摄运动的景物。

如果拍摄时相机与景物相对静止,

那么使用的快门速度就很灵活。

7、景深是摄影时被摄主体焦点前后保持清晰的范围。

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在最大光圈f/2.8,

镜头几乎没有景深;在如f/16中度光圈上,即呈现中等程度的景深;在最小光圈f/32,景深最大。

8、高动态感光范围是指你所能看到的最亮的色调以及仍然可以让人看到模糊细节部位的

最暗色调之间的区间范围。

明亮的地方也称为高光,他们是那么的明亮刺眼,以至于你看不见其他的地方了,耀眼的光芒就像爆炸一样;黑暗的地方漆黑一片,色调浓郁。

9、扩展动态范围,需要使用多重raw图像处理技术,在photoshop中利用图层,图层蒙

版以及渐变工具进行处理。

10、包围式曝光,为了更好的利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构图,可以通过合成不同曝光程度

的照片来扩大画面的动态感光范围。

常使用图像处理软件中的手动hdr来使画面构图的某个区域清晰成像。

拍摄时使用同一光圈,以不同的快门速度进行包围式曝光,然后将这些照片和成为一张图像,与单次曝光拍摄的画面动态范围相比,合成图像的动态范围要更为宽广。

11、扩大景深范围,数码摄影以及后期制作能够扩大照片的景深范围,这种合成照片的

过程称作焦点堆叠,这样合成照片的焦距范围比任何一张单独照片都广。

焦点堆叠的每一次曝光通常都设置在同一光圈,如果改变了光圈,景深也就跟着改变了,这样就会导致你在拍摄照片时对画面产生错误的判断。

焦点堆叠的最大挑战是:

对你的照片进行构图,让他们天衣无缝的结合起来。

第二章:

发挥你的想象

1、利用感官错觉,在拍摄时,要不断寻找机会进行创意性的构图,使画面产生双重内涵和

感官错觉带来奇妙,炫目的效果。

首先要先学会识别感官错觉,观察它,并从不同方向理解它。

在自然界中,水,森林,动植物等都是很好的拍摄素材。

他们组成的一些画面往往与他们本身都没有直接关系。

一旦机会出现在你眼前,你要及时捕捉这种产生视觉歧义得的画面。

关注一些独特的细节和构图模式是很重要的,因为通常我们很容易忽略它们,有时那些被我们忽略的某个方面恰恰是使照片变得有趣的部分。

照片需要我们不断的细心去观察,因为每次对照片进行不同的裁剪、放大,你总会有新的发现。

有时对照片稍稍进行一点变化,就会使照片产生与众不同的效果。

2、善于发现,一位富有想象力的摄影师,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在拍摄中从来不会只是坐等意

外的惊喜,而是善于观察和发现,构思作品中应该有什么。

开始练习时,可以选择一种你常见的或者容易产生视觉疲劳的事物进行拍摄。

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开始无限探索,寻找那些你过去从未察觉到的画面,试着运用你的发现重新进行构图。

我想对于任何事物都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哪怕它们已经司空见惯。

要时刻保持着探索未知事物敏锐的洞察力,因为你根本无法预料你会在哪里发现它们。

开拓你的思维,运用不同的方式来探索、发现未知的事物,可以让你所创作的摄影作品的构图变得更加生动、富有艺术感染力!

3、摄影是一种魔术,为了利用这种魔力,你要从一个你非常熟悉的地方开始,寻找一种方

式去看,并用新的眼光去观察。

用你最新的感知来拍摄,你就能把世界的每天都回忆并联系起来。

4、如果你把什么都表现的清清楚楚,那么你的作品对观众而言就没有什么新鲜感了。

可以

使用不同方法对你的画面进行构图,使其具有神秘性,比如只露出拍摄对象的一部分(雾可以很好的掩盖风景照的某些部分)。

5、双重内涵,视觉双关是拍摄照片的好方法,对于观众来说,照片的内容具有双重内涵,

第二种意义暗示着在照片中,其实隐藏着另外一些有趣的东西。

但是这种暗示不会欺骗人很长时间。

6、摄影就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