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出版社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0449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城出版社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花城出版社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花城出版社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花城出版社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花城出版社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花城出版社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花城出版社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花城出版社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花城出版社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花城出版社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花城出版社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花城出版社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花城出版社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花城出版社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花城出版社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花城出版社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花城出版社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花城出版社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花城出版社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花城出版社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花城出版社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

《花城出版社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城出版社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花城出版社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

花城出版社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第一课我们的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唱《国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真正了解《国歌》,唱好国歌。

二、能用庄重坚定和清晰准确的声音演唱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表达一个中国人的信心和决心。

三、学会模拟鼓号队的演奏,并能用其中的几件打击乐器统配节奏型参与歌曲的伴奏活动。

教学内容:

一、歌曲: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二、欣赏军乐等多种形式唱(奏)的《国歌》,学习用打击乐器参与乐曲的演奏。

教学重点:

围绕《国歌》开展演唱、演奏等活动。

教学难点:

感受三连音在作品中的运用。

教具:

课件音乐

课时:

2。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重点:

学唱国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教学。

1、欣赏:

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用语言相互交流心中对国歌的印象,播放《国歌》,请学生仔细欣赏,再谈谈听后的感受。

2、议论:

1)了解国歌歌词的作者,讲讲国歌的由来及创作花絮。

2)联系当今社会的实际,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歌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学唱国歌。

1、用比较法学唱:

由于学生会唱国歌多年,老师先录下他们的声音,再与原音比较,让学生自己一句句找对错,找差距。

2、欣赏国歌,辨别三连音节奏。

3、讨论三连音在歌曲中的作用。

4、找出难点乐句,如歌曲中的三连音、附点节奏、弱起小节、重音记号、渐强记号,听老师范唱并练习。

5、跟琴学唱国歌,用歌声感受歌曲的情绪。

6、跟录音演唱,用动作感受歌曲雄壮的节奏型。

三、拓展

1、每当学校升国旗,同学门唱起雄壮的国歌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在哪些场合你还会看到升国旗唱国歌的情景?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军乐等多种形式唱(奏)的《国歌》,学习用打击乐器参与乐曲的演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国歌:

用坚定勇敢的气势、唱出中国人的精神。

三、欣赏军乐等多种形式唱(奏)的《国歌》,学习用打击乐器参与乐曲的演奏。

1、老师提前收集各种形式的国歌资料,如:

军乐(吹管乐)、管弦乐、童声齐唱、成人齐唱、男声独唱等,能配上画面更好,让学生比较、欣赏。

2、选择用大小军鼓、钹和合适的打击乐器为军乐《国歌》伴奏。

3、用声势伴奏代替乐器,注重人人参与,声响音型让学生自己设计。

4、在节奏分声部练熟后,可挑选几位同学用以上几件乐器进行合奏,全体同学用自创的音响进行配合,自信而骄傲地进行本班的“鼓号队”表演。

5、模拟学校的升国旗仪式:

鼓号队奏乐——学生出旗——全体起立——唱国歌、行队礼——结束本课。

四、小结。

 

第二课秋天的联想

教学目标:

1.用音乐与姊妹艺术结合的方法,了解什么是音色。

2.了解人声的分类,通过聆听与对比,听辨出人声的类别。

3.激发学生学习竖笛的兴趣,初步掌握基本的持笛、吹笛方法;能用适中的力度、均衡的气息吹奏短音和连音。

教学内容:

1、学习音色的概念,感受乐器的音色。

2、了解人声的分类。

3、欣赏5首歌曲,分别听辩出人声的分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重点:

音色(乐器与人声)的概念与竖笛入门。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音乐知识:

美好的音色——人声的分类。

2、欣赏歌曲:

《牧歌》、《在那遥远的地方》、《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老人河》、《夜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自画秋天的色彩:

下面请同学们用颜色来描述一下自己喜欢的秋天,只要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就行(还可请几位学生到黑板上随意画)。

2、联想乐器的色彩:

启发学生把美术表现的秋天色彩,牵引到乐器音色的听辨上,由视觉到听觉加以感受,播放大提琴、双簧管、小号、三角铁等乐器的声音和图片,师小结“什么叫音色?

3、听辨乐器的音色,让学生为形容音色的两个形容词“嘹亮”、“清脆”找到合适的乐器(小号和三角铁)

4、人声的美妙:

音乐中使用的乐器都有自己特有的音色,而人的歌喉也是一各最为自然的特殊的乐器,它也有着美妙的音色。

请同学欣赏纯人声演绎的一首无伴奏合唱《牧歌》,真切地感受到人声的美妙与魅力,激发学生对合唱和人声的兴趣,同时又自然过渡到本课音乐知识“人声的分类”的讲解。

5、了解人声的色彩:

童声、男声(高中低音)、女声(高中低音)。

为避免枯燥,每讲解一种都配一个演唱片断,使学生真实体验而又记忆深刻。

6、分辨人声的类别:

欣赏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老人河》、《夜莺》等的片段后,让学生抢答属于人声的哪一类并填空。

设问:

你们还能举出男声、女声、童声的歌曲曲名吗?

7、激发歌唱欲望:

1)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嗓音来任意模仿各种人的音色。

2)指导学生学会保护自己的嗓子,正确地运用嗓音来和谐地歌唱,唱出自己的美好心声。

三、小结。

第三课、学唱两首秋天的歌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在欣赏与歌唱活动中尽情感受秋天的美好。

二、初步了解人声分类的音乐常识,感受人声的美妙音色,激发自己的歌唱兴趣。

三、能用不同的情绪、不同的音色唱歌曲《红叶》和《土风舞》,用歌声表达自己对秋天漫山遍野的赞美之情,表现出捷克人民喜庆丰收的热闹景象。

四、在不同的音乐作品中体验音色、情绪、速度、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的重要作用。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红叶》、《土风舞》。

教学重点、难点:

对学生对秋天的自然现象与声音色彩牵引力的培养。

课时安排:

3课时

课前准备:

收集与秋天有关的素材如:

树叶、果实、图片等。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土风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忆与秋天有关的歌曲内容。

(二)出示歌谱《土风舞》。

二、学唱新歌。

(一)听一听。

1、初步聆听《土风舞》。

(感受歌曲的情绪)

1)、它描写了秋天哪方面的内容?

2)、听完音乐,你的心情怎样?

你怎么会有这样的心情呢?

(从歌词、旋律入手)

3)、你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4)、复听《土风舞》歌曲。

(用手臂画出音的高低进行的线条,感受旋律进行的特点)

(二)唱一唱。

1、按节奏朗读歌词。

2、播放课件感受歌词的咬字、吐字。

3、师生互换接唱。

(接唱清楚、准确,重点突出切分节奏)

(三)玩一玩。

音乐游戏:

《找一找》

1、宣布游戏规则。

师小结:

离玩具越近,我们的歌声就变强,而且是渐渐变强,所以我们就把这个变化叫做渐强,反过来,谁来说说看?

2、曲中找:

找找学过的音乐记号。

3、照着唱:

按谱中的音乐记号用热情、轻快、饱满的声音歌唱,从而表现欢乐的情绪。

4、试一试:

试着唱曲谱。

5、播放学谱课件,自己纠正自己唱得不够的地方。

(四)拓展。

1、简单了解捷克概况。

(播放幻灯片)

2、简单了解什么是土风舞?

(出示概念)

土风舞一词是由英文FlokDance翻译而来的,源自非洲,是一种富有乡土风味的舞蹈,旋律欢乐,节奏较欢快。

跳的时候,所有的人围成一圆圈,没有男女老幼之分,表现了人们庆祝劳动收获的愉快心情;流传到世界各地,形成了各个地方特色的舞蹈。

如:

夏威夷草裙舞,法国小步舞曲。

3、了解并欣赏各国的土风舞。

(播放、影片、课件、图片)。

五、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红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听伴奏录音,感受歌曲的情绪。

2、划分乐句并大致明白演唱的内容。

3、朗读歌词,感受:

“秋风、夕阳、枫树、红叶、山坡、河流”这一美丽的画卷,体会美的意境。

4、说说自己演唱此曲后的感受。

5、用优美、动听的歌声演唱,充分表现秋天美的意境。

6、分男女组进行演唱感受不同音色之美。

7、第二声部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唱与不唱,要以“情”感染学生,以“美”引领学生走进音乐。

8、试一试演唱歌谱,充分感受歌曲旋律之美。

三、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1、陕北民歌《秋收》、2、丹麦民歌《丰收之歌》、3、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中〈秋〉第三乐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唱丰收歌《土风舞》,表现捷克人民载歌载舞庆丰收的情景,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听丰收曲:

想了解我们中国农民是怎么庆丰收的吗?

请结合画面欣赏陕北民歌〈秋收〉。

引导学生随歌声哼唱体验当时的幸福情景。

2、演丰收景:

根据丹麦人民豪放开朗、能歌善舞的风俗特点,在欣赏丹麦民歌《丰收之歌》时,采取这样的教学:

听着音乐,结合画面,你能想像丹麦农民庆丰收的场景吗?

如果你被他们的欢乐所感染,请你和他们一起来,随着音乐的节奏边唱边跳,自由做律动。

3、画丰收景:

让同学们谈一谈对两首丰收歌的感受,结合第三首曲子的欣赏,边听边找画、配画。

赏丰收曲:

重点欣赏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中〈秋〉第三乐章。

1)初听,感受到什么?

2)唱一唱它的主题:

151115111543222…….

3)复听,数数主题出现了几次?

并为它寻找一幅插图.

4)再听,自创动作配合音乐主题进行表演.

三、小结。

 

第四课认识音的时值(三)

第一课时小白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歌曲。

2、引导学生用轻柔、优美的歌声演唱歌曲,表达歌曲意境。

3、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学会用优美的动作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掌握三拍子节奏,并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对歌曲进行动作创编,并会用优美的动作进行表演。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情景导入(播放幻灯片,展示美丽的夜空画面)。

2、点击课件,揭示课题

(学生回答,教师用多媒体出示课题:

《小白船》)

二、节奏游戏、激发兴趣;

1、学习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2、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初步感受歌曲。

环节三、接受新知、层层深入;

3、引导学生边打拍子边唱,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对加连音线的两个小节处进行提示和范唱。

环节四、创造表现、体验成功。

4、启发学生说说学完歌曲后的感受。

5、再次跟着课件音乐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教师小结

亲爱的同学们,学了这首歌,你觉得快乐吗?

(快乐!

)是呀,我们生活在温暖的阳光下,我们成长在美丽的校园里,老师是那样和蔼可亲,同学是多么团结友爱,我们怎么能不幸福快乐呢?

五、结束教学

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在这快乐的《小白船》音乐中说声再见吧!

 

第二课时牧羊女

教学目标:

通过演唱、欣赏、律动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山野、草原的音乐风格,了解牧童的生活风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劳动的人文情感。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牧羊女》

2、音乐知识:

强弱记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生:

喜欢。

师:

去过那些地方:

生:

自由回答。

师: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国家——捷克。

二、欣赏捷克风情图片。

捷克是欧洲的中部国家。

人们朴实勤劳,能歌善舞。

这里森林密布,风景秀丽,有着大片的农场和成群的牛羊,瞧,成群的牛羊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自由成长。

三、学习音乐知识

1、师生律动:

你们看,这里的草地真美呀,跟着老师一起去放牧吧。

(随《牧童》的伴奏音乐律动。

2、放牧高兴吗?

(高兴!

猜一猜,在这片美丽的草地上会有哪些美妙的声音呢?

(学生自由回答)

3、①师:

刚才老师听到小朋友把羊儿的叫声模仿得特别好,谁再来学一学?

(表扬一下)你们的声音把羊妈妈和一群小羊儿给引来了。

(出示羊群)

羊妈妈在说:

×××0∣×××××0|

小羊儿,快快快快来。

小羊儿在说什么呢?

×××0∣×××××0|

我来啦,咩咩咩咩咩。

②这两种声音有什么不同?

(有强有弱)

你们说得真好,响的声音就是强,轻的声音就是弱。

(出示色块记号在相应的地方。

认识强弱记号。

③角色模仿。

(一个和全体、男生和女生、小组和小组、老师和学生)(小朋友真聪明,已经会用强或弱的力度表现羊儿的声音,真棒。

4、过渡到课题:

在这片美丽的草地上老师不光听到了羊儿的叫声,还听到了美妙的音乐声。

四、感受歌曲:

1、播放乐曲《牧羊女》。

师:

谁能拍一拍。

把三拍子的强弱规律都拍出来了。

2、出示三拍子强弱规律:

强弱弱。

3、师:

你能创造出强弱弱的声音吗?

(自由创造。

五、学唱歌曲

1、教师有感情范唱歌曲。

(小朋友拍得真好,听到这优美的音乐,老师忍不住想唱了。

)唱一遍后指导难点,再一边打拍子一边用LU唱。

2、教唱。

3、解决难点。

(学生唱错的地方)

4、处理歌曲。

(第三句加力度记号。

师:

小朋友们唱得真好,老师很喜欢歌曲中的这一句(师唱),你们听出来了吗,老师在唱的时候有什么特点?

(学生说)你们能把强弱记号放在合适的色块里吗?

你们根据强弱记号把这里唱一唱吗?

师:

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情来演唱这首歌曲呢?

生:

愉快、欢快、活泼

师:

是啊,这是一首欢快、活泼的歌曲,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绪完整地唱一遍吧。

5、学生齐唱。

七、总结

小朋友们,在这美丽的草地上老师听到了你们嘹亮的歌声,让我们在《牧羊女》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课

 

第五课:

快乐的人们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感受乐曲朴素明朗的旋律,体会18世纪初德国古老乡村的生活气息。

2、跟随录音听唱歌曲,注意变化音和16分音符

3、处理力度记号,随着教师的钢琴伴奏有感情的演唱

教学内容:

1、学唱《快乐的铁匠》、《快乐的农夫》

2、欣赏钢琴独奏曲《钢琴变奏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学唱歌曲,体会乐曲带给人们的欢乐

难点:

分析整首乐曲的结构以及节奏并且进行模唱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PPT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快乐的铁匠》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播放铁匠打铁的视频给学生看

三、新课教学。

1、他们是什么人?

——————引出打铁匠这一行业。

2、教师讲解铁匠这一职业,引出外国的铁匠和咱们中国的有什么不同呢?

3、聆听歌曲《快乐的铁匠》,要求学生边听要边体会歌曲歌唱时的情绪和歌曲的旋律。

4、说说歌曲情绪。

(欢快,明朗)

5、朗读歌词,体会当中的抑扬顿挫。

6、学唱歌曲。

老师一句,学生跟一句。

7、再次聆听歌曲,小声跟唱。

思考:

铁匠的工作辛苦吗?

那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快乐、热爱生活)

8、学习渐强渐弱记号(结合课件,讲解简谱当中的渐强渐弱记号)

9、调整后有感情再次演唱

10、全班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敲击双响筒为另一部分的同学伴奏

11、在愉快的歌声中结束课程学习

三、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钢琴变奏曲》,学唱《快乐的农夫》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有一个国王,郁郁寡欢,于是他就派手下的一个人四处寻找一个快乐的人。

这位国王命令道:

“等你找到那位快乐的人,就把他带回来。

”国王的手下各处找了好几年,也没找到一个快乐的人。

终于有一天,当他走进一个最穷的国家的贫困地区时,听到一个人放声歌唱。

循着歌声,他找到一个正在田间犁地的农夫。

他问农夫:

“你快乐吗?

”“我没有一天不快乐。

”农夫答道。

于是,国王的使者就把他此次使命的意图告诉了农夫。

农夫不禁大笑起来。

为了表示感谢,农夫又说道:

“我曾因没有鞋子而沮丧,直到我在街上遇见一个无腿的人„„”故事到这里,你们有什么话要和大家分享呢?

(讨论提问)这节课我们就用一首钢琴曲来表现这个故事。

三、新课教学。

1、聆听歌曲第一遍,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2、教师简单介绍作曲家和歌曲的创作背景(舒曼的视频简介)

3、聆听歌曲第二遍,学生自由律动

4、学生跟学唱,教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

5、分小组练唱,教师可下去做适当的指导。

6、全班齐唱一遍

7、带问题聆听歌曲:

歌曲使用怎样的声音去表达农夫快乐的心情的?

8、用轻快,明朗的声音去演唱歌曲,注意弱起

9、全班同学在音乐伴奏下,身体跟着拍子律动,体会德国乡村生活的气息。

四、拓展。

聆听舒曼钢琴曲和《钢琴变奏曲》

五、小结

让学生直观地认识音乐,从生活开始。

 

第六课多彩的乡音(三)

教学内容:

1、学唱《浏阳河》《小小鲤鱼粉红腮》

2、欣赏《新货郎》《回娘家》《黄河船夫曲》

教学目标:

1、学唱《浏阳河》《小小鲤鱼粉红腮》,初步接触结束音,并能背唱《小小鲤鱼粉红腮》。

2、欣赏《新货郎》、《回娘家》、《黄河船夫曲》,感受并体验不同的音乐风格。

3、通过对民间音乐的欣赏,激发学生热爱传统音乐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唱《浏阳河》《小小鲤鱼粉红腮》两首歌曲,感受不同地域民歌的特点。

难点:

区分各地区的民间音乐风格。

课时安排:

三课时

课前准备:

有关地方的民间风情介绍,短片,PPT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浏阳河》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教师课前准备有关湖南风光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猜一猜这是哪里的风景。

如:

张家界、韶山等。

三、新课教学。

1、听听、想想教师范唱,学生思考:

歌曲里面唱的是哪一条河?

哪位伟人?

2、师生讨论

3、出示主题《浏阳河》

4、教师简单介绍歌曲的背景等

5、再次聆听

6、学生逐句学唱。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注意声音的连贯。

注意其中的难点:

第三句“江边有个什么县哪”的演唱要注意用“声断气不断”的方法。

可以借助老师的指挥,用哼唱的方法来解决

7、分组自由练习

8、全班完整演唱,注意声音的亲切,带歌颂的情感演唱。

9、比一比分两组或者是两个同学对答式的对唱

10、歌曲处理。

让学生思考当中最能体现湖南民歌风味的地方?

衬词演唱要细腻,连贯,流畅。

11、全班带感情演唱

四、拓展。

欣赏《又唱浏阳河》

五、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小小鲤鱼粉红腮》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听音乐导入。

播放江苏民歌《茉莉花》,回忆江苏音乐的风格特征,从而引出主题——江苏民歌《小小鲤鱼粉红腮》

三、新课教学。

1、聆听歌曲第一遍,学生思考:

这首歌曲描写的是什么?

给你什么感觉?

2、师生讨论

3、出示谱例,聆听歌曲第二遍,让学生思考:

你能找出一样的地方吗?

4、比一比:

聆听歌曲第三遍,学生思考:

你能记住哪一句?

5、教师给学生范唱,只保留骨干音,不按照原来的旋律唱,唱完让学生与原曲做对比并说说感受,教师总结江苏名额的特点(婉约、柔和)

6、听一听、找一找播放《浏阳河》《小小鲤鱼粉红腮》,学生分别找出他们的结束音。

四、拓展。

欣赏其他的江苏民歌,如《太湖美》、、、

五、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新货郎》《回娘家》《黄河船夫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聆听前两课学习过的《浏阳河》《小小鲤鱼粉红腮》,引入其他地区的音乐

三、新课学习。

1、《新货郎》

A、初听和感受教师播放录音《新货郎》,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东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曲调生动活泼、诙谐、风趣。

B、听一听、说一说再次播放《新货郎》,让学生说说其中的音乐形象。

C、拓展引导学生将当时的新农村与现在的新农村做对比,有哪些变化?

2、《回娘家》

A、听听、想想播放《回娘家》,让学生听听歌曲的内容和情绪。

B、教师介绍河北民歌的特点:

朴实、清新

C、说一说教师介绍河北的民间风情

D、听听、比比比较东北民歌《新货郎》与河北民歌《回娘家》这两首歌曲在风格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3、《黄河船夫曲》

A、播放《黄河船夫曲》,介绍陕西民歌的特点(豪放、粗狂、高亢、质朴)

B、听听、说说听《黄河船夫曲》,让学生说一说你对黄河的了解

C、听一听、哼一哼

D、拓展:

有关黄河的作品的介绍

四、小结。

 

第七课奇妙的动漫音乐

教学目标:

1、对比欣赏中、美、日3首动漫音乐,能感受不同的音乐形象和故事情境,听辨相应的音乐主题。

2、了解动漫音乐的一些常识,提高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积极参与音乐课堂的学习兴趣,培养音乐故事的感受和表演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重点:

学生在聆听模唱动漫作品音乐主题的过程中,结合相关的故事情节,理解音乐对影片故事、人物(角色)的刻画和情感表达”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提问:

现在,,同学们最喜欢看的动画片是哪一部?

最喜欢看的漫画书是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进入你们最喜欢的动画片和漫画书的世界里,首先,请同学看动画片《狮子王》里的其中一片段。

(播放无声画面视频)

2、思考:

这段视频缺少些了什么?

(引导学生:

动画的整体效果,离不开画面和声音。

只有两者的良好结合,才能表达出某种特定的完整故事情节和内心情感。

二、欣赏主题曲《今夜是否感到恩爱》

1、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动漫音乐世界。

请欣赏配有音乐的完整视频,耳眼并用,去感受一下动画电影里的故事情节和情感。

(播放完整声视频)。

有了音乐背景,画面变得温暖,更加感动,生动。

2、简单介绍动画片《狮子王》的故事梗概,影片背景及歌曲的相关资料。

3、聆听中文版的《今夜是否感到恩爱》,学生跟唱

4、请学生来试哼唱高潮的旋律,全班再一起唱高潮部分。

三、欣赏电视栏目“动画城”主题歌《快点告诉你》

师:

狮子王是美国出品的动画片,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中国著名电视栏目主题曲《快点告诉你》

1、学生聆听歌曲《快点》,思考:

这首歌曲可以代替《今夜》作为动画片《狮子王》的主题曲妈?

为什么?

2、学唱歌曲《快点告诉你》,这首歌曲和《今夜》相比,速度,风格有什么区别?

3、再次聆听《快点》,学生跟唱

四、欣赏动漫音乐——《龙猫》

1、世界上,最著名的动漫出品国是?

日本

2、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同学们非常熟悉的日本动画片《龙猫》的视频。

3、简单介绍影片的故事。

五、回顾

本单元的三首作品,对比美,中,日国的动漫音乐的特色,了解音乐在动画影片中的重要作用。

六、课堂小结。

 

第八课:

名曲回放—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法国作曲家圣——桑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引子与狮王进行曲》、《终曲》、《袋鼠》、《乌龟》、《水族馆》、《大象》、《公鸡与母鸡》等段落的音乐,学生能熟记、背唱各名曲的主题旋律。

2、通过欣赏各名曲使学生了解怎样用不同的乐器表现各种动物特征,怎样调动音色、速度、力度、音高、低音、连音、顿音来表现各种动物的,从更深层次上理解已欣赏过的曲目。

3、通过欣赏此组曲,了解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作用,学生能独立完成“欣赏后的要求。

4、通过欣赏此组曲,激励学生爱护生物资源,为保护地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乐曲,了解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作用;

启发学生在乐曲中,体验动物的各种形象,激励他们爱护生物资源。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动物狂欢节》之一《引子与狮王进行曲》

1、请个别学生用动作模仿出万兽之王——狮子威风凛凛行走的样子和狮子的吼叫声。

学生评价后选出“狮子王”,并把头饰戴在他头上。

2、出示一组线条,请同学们选出狮子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