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泗县鼎盛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620579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7.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泗县鼎盛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安徽省泗县鼎盛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安徽省泗县鼎盛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安徽省泗县鼎盛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安徽省泗县鼎盛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泗县鼎盛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

《安徽省泗县鼎盛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泗县鼎盛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泗县鼎盛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

-安徽省泗县鼎盛交通投

  资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

  整理版

  第1题: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

  A.基因

  B.核苷酸

  C.细胞

  D.氨基酸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蛋白质是一类极为复杂的含氮化合物,是构成生物体的主要成分,所有的蛋白质都含有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第2题:

作为一个公司领导,不需要、也不可能事必躬亲,但一定要__________,能够在注意细节当中比他人观察得更细致、__________,在某一细节操作上做出榜样,并形成__________,使每个员工不敢马虎,无法__________。

只有这样,企业的工作才能真正做细。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明察秋毫、周密、威慑力、搪塞

  B.明辨是非、周详、使命感、推脱

  C.抓大放小、透彻、好习惯、塞责

  D.高瞻远瞩、入微、内聚力、敷衍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公司领导在注重细节方面如何有效管理员工。

解题时要特别注意句中的对应关系。

  “明察秋毫”对应“能够在注意细节当中比他人观察得更细致”;

  “周密”对应“细致”:

  “威慑力”对应“使每个员工不敢马虎”;

  “搪塞”对应“马虎”。

正确答案选A。

  第3题:

古代“子时”指的是()。

  A.晚上9点~晚上11点

  B.晚上10点~晚上12点

  C.晚上11点~凌晨1点

  D.晚上12点~凌晨2点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我国古代有十二地支计时法。

子时,指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相当于23点整至凌晨1点整。

  第4题:

多种怪之中,最突出的是“自知”与“他知”的迥然不同。

这种情况也是古已有之,比如明朝的徐文长,提起青藤山人的画,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爱,可是他自己评论,却是字(书法)第一,诗第二,画第三。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自知”中的“知”是认知的意思

  B.文章主旨在于评论徐文长的“怪”

  C.在“他知”中,徐文长的字排第一

  D.

  “自知”与“他知”不同,并不奇怪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自知”是自我认知的意思,故A项正确。

B项不正确,文章主旨是想说明“自知”与“他知”的迥然不同.徐文长的“怪”只是作为论证这一主旨的一个例子而存在的。

C项表述错误,“徐文长的字排第一”是“自知”。

D项中“并不奇怪”的说法也不正确,文段开头即明确提出,“自知”与“他知”的不同是多种怪之中最突出的。

故本题答案选A。

  第5题:

成本过高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最大________。

就电力而言,风电是最接近商业化的可再生能源,但成本仍然比火力发电高;太阳能发电成本就更高了,是火电的数倍。

因而降低成本是可再生能源________化发展的关键。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瓶颈现代

  B.障碍规模

  C.问题市场

  D.阻碍产业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阅读可知,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是现在已经有的技术,但是由于成本过高,得不到“大规模”的发展,因而降低成本是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的关键。

由此可知,在第二个空格中填入B项中的“规模”,可以形成最佳的语境呼应。

  第6题:

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审视江西,人们尴尬地发现,无论是在华东,还是在中部,江西的()都呈“塌陷”之势,位于“锅底”。

  A.社会发展水平

  B.教育发展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

  D.经济增长水平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进入新世纪,江西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跳出江西看江西,面临的是非常严峻的形势,无论是在华东还是在中部,江西经济发展水平都处在“锅底”。

2000年,江西人均GDP列全国25位,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列27位。

故选D。

  第7题:

有些信息是政府没有义务公开甚至有义务不公开的,公民隐私即其中一例。

政府显然不应主动侵犯公民隐私,而应尽量避免接触涉及公民隐私的信息,但为了更好地治理社会,政府需要收集大量统计信息,其中难免会涉及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等公开后可能对个人或企业产生伤害的信息。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

  A.政府不能够侵犯个人隐私,更不能将其公开

  B.政府工作涉及个人隐私和商业机密在所难免

  C.政府收集个人隐私目的在于更好地治理社会

  D.个人隐私和商业机密需要政府下大力度保护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文段属转折结构,“但”之后引出作者观点,政府收集大量统计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治理社会,在此过程中难免会对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等信息有所涉及。

B项体现了主旨。

A项太绝对,且与文意不符,C项表述有误,D项无中生有。

  故本题选B。

  第8题:

下列关于我国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商联不属于民主党派

  B.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

  C.无党派人士是指既不参加中国共产党也不参加民主党派的普通群众

  D.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无党派人士是指没有参加任何党派、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一定影响的人士,其主体是知识分子,而非普通群众。

故答案为C。

  第9题:

  “九·一八”事变之后,为避劫难,国民政府决定“国家”南迁。

一批有爱国之心的文物工作者承接了这项____________的文物大迁徙工程。

1939年2月,他们将部分“国宝”____________于贵州安顺严华洞,虽然贵州曾遭敌机轰炸,所幸文物安然无恙。

  一位当事人说:

  “事后回想,心有余悸。

__________,在万里辗转中,我们一行人的脊梁_____________愈挺愈直了!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史无前例埋藏不过确乎

  B.绝无仅有藏匿但是反而

  C.绝无仅有埋藏但是反而

  D.史无前例藏匿不过确乎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绝无仅有:

极其少有。

史无前例:

历史上从来没有过。

这种“文物大迁徙工程”是“史无前例”的,这样对此种迁徙才更具讽刺性;

  “埋藏”指藏在土里,而文物不一定是埋在土里,可以只是藏在洞里,所以应用“藏匿”;

  “心有余悸”之后是转折之意,而脊梁“愈挺愈直”是在万里辗转中检验过的,应用“确乎”。

经以上分析。

可知答案为D。

  第10题:

绘画素描表现的是客观实际存在的对象,通过视觉转移将三维空间的实体“逼真”转移到二维空间上,再通过大脑的判断、分析、结合来具体验证完成,一般在生活中大多是人及石膏教具等现成、具体、固定的实体,它以画面视觉效果为最终目的。

而设计素描表现的对象很广,既有客观实际存在的、也有通过抽象的语言,借助人脑的思维、联想创造的现实生活不存在的物体,它以理解剖析结构、快速传达信息为最终目的。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绘画素描和设计素描属于素描,以及二者的定义

  B.绘画素描的目的是画面视觉效果,设计素描的目的是快速传达信息

  C.设计素描与绘画素描的表现对象、完成过程以及最终目的不同

  D.判断、分析、想象、结合是进行绘画素描和设计素描都必须具备的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文段中转折词“而”的连接,表明了前后内容的转折,意在强调前后内容的不同。

选项A没有体现出“而”的意义,排除。

选项B只是文段其中一部分内容的阐述,除。

选项D表述有误,“判断、分析、结合”是绘画素描需具备的,“想象”是设计素描需具备的,排除。

本题选C。

  第11题:

根据我国选举法的规定,有关“由选民直接选举的人大代表候选人提名推荐方式”中,不正确的是()。

  A.选民10人以上联名推荐

  B.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单独提名推荐

  C.人民代表5人以上联名推荐

  D.各政党、各人民团体联合提名推荐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根据《选举法》的规定,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可以联合或者单独推荐代表候选人。

选民或者代表。

十人以上联名,也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

但此条包含了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两种情况,在直接选举的情况下,人民代表还未选出,自然也不会有代表推荐。

  第12题:

刘鹗对于()相当于()对于《搜神记》

  A.

  《半生缘》吴敬梓

  B.

  《胡雪岩传》曹雪芹

  C.

  《老残游记》干宝

  D.

  《梦溪笔谈》吴承恩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作者与其作品之间的关系。

  《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搜神记》的作者是干宝。

故选C。

  第13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原则有()。

  A.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

  B.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C.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D.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B,C,D。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故选ABCD。

  第14题:

从古代的“把酒问青天”、“嫦娥奔月”,到今天的“神舟”号系列对太空的探索,再到“天宫一号”的发射,我们对太空的了解越来越深入,这说明()。

①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②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一帆风顺的③实践锻炼并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④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故①正确当选,③正确当选。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主要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故④观点错误不选。

②显然是错误的。

故本题选B。

  第15题:

豪放历来都是男人的专利,如“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刘邦;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曹操;又如“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还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苏轼,等等,他们那种豪放的气魄,豪放的胸襟,让多少后人为之倾倒。

然而,当了解唐朝的才女的豪放之后,就会感到这些豪放并不只是男人的专利,而唐朝才女的豪放更令历朝历代的自以为豪放的男人们望尘莫及。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介绍的是()。

  A.分析唐朝才女豪放的原因

  B.举例说明唐朝才女如何豪放

  C.论述豪放并非男人的专利

  D.唐朝才女为何成为历史上的特殊群体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文段先是列举了历朝历代男人们豪放的典型,最后通过“然而”加以转折,引出唐朝才女的豪放。

可见下文着重介绍的应该是与那些自以为豪放的男人们相比,唐朝才女是如何表现出这种豪放的。

故本题选B。

A项“豪放的原因”与文段内容衔接不够紧密;C项不符合行文的习惯,前一句的主体为“唐朝才女的豪放”,后一句直接转为“豪放”,衔接不紧密;D项“特殊群体”无从体现,表述有误。

故本题选B。

  第16题:

迁移的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

  A.官能心理学

  B.人本主义

  C.行为主义

  D.认知心理学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第17题: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写进宪法的时间是()。

  A.1988年

  B.1993年

  C.1995年

  D.1999年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1999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了宪法第五条。

  第18题:

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是()。

  A.基因工程

  B.发酵工程

  C.细胞工程

  D.酶工程

  【解析】

  正确答案:

A。

  第19题:

她们崇尚美感和才智,女性的智慧和温婉在她们身上________。

她们思维缜密,________,很少一时冲动。

她们体察入微,________,内心深处对人、对事都不免会有一种俯瞰的心态。

  A.浑然一体心细如发善解人意

  B.水乳交融有条不紊善解人意

  C.水乳交融心细如发从善如流

  D.浑然一体有条不紊从善如流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水乳交融:

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非常紧密。

有条不紊:

形容有条有理,一点不乱。

善解人意:

很能体谅人,很能体贴人。

浑然一体:

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

也形容文章绘画,布置匀整,结构严谨。

心细如发:

极其小心谨慎,考虑周密。

亦作“心细于发”。

从善如流:

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

第一句说她们集“智慧”和“温婉”于一身,故二者应是紧密结合在“她们”身上,而非融洽成为一个整体,故用“水乳交融”更合适;第二空根据“很少冲动”判断应用“有条不紊”;第三空根据“体察入微”判断应用“善解人意”。

故选B。

  第20题:

推进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

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重要轮子。

这句话包含了一个深刻的哲学道理。

下列与这一观点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A.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B.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C.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D.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本题考查对“继承”与“创新”的哲学理解。

继承与创新是事物前进的过程,与D项的观点一致;A项反映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项反映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C项说明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

  第21题:

妈妈:

舅舅:

外婆

  A.姑姑:

叔叔:

奶奶

  B.侄女:

外甥:

外孙

  C.舅妈:

婶婶:

姨夫

  D.表妹:

堂弟:

姐姐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妈妈和舅舅是姐弟(或兄妹关系),且和外婆均为母子关系。

  姑姑和叔叔是姐弟(或兄妹关系),且和奶奶均为母子关系。

故答案选A。

  第22题:

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于()时期。

  A.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时期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1927年8月“八一”南昌起义—1935年1月遵义会议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初步产生时期;遵义会议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

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时期.1945年朱德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概念,并对此做了阐述。

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以及建国以来的和平建设时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时期。

  第23题:

①上千万的智能手机用户受到直接影响②个别运营商违规经营③专家纷纷支招防范病毒④病毒大爆发⑤智能手机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

  A.②⑤④③①

  B.④⑤③②①

  C.⑤③①④②

  D.⑤②④①③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违规经营”应是导致“病毒大爆发”的原因,故②在④前,排除

  B.C两项;用户手机受到影响是“病毒大爆发”的结果,由于受到影响,所以专家支招防范病毒,故①在④后,③在①后,排除A项。

故选D。

  第24题:

据统计,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

  6.1%,工业增长

  5.1%。

但是,能源消费与GDP出现背离:

石油需求下降

  3.5%,用电量下降3%。

人们普遍认为,能源消费是GDP的重要支撑,应当有一个比较稳定的正相关的关系,不应当出现背离。

但是能源消费数据不太可能错—例如,电力消费是按量收费的,错了谁都不干。

文段接下来可能论述的是()。

  A.能源消费和GDP出现背离的原因

  B.能源消费和GDP出现背离的后果

  C.消费数据是对还是错

  D.GDP有可能出现错误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文段前两句话主要描述了GDP数据与能源消费数据的背离,第三句话提出二者不应当出现背离.第四句则是用一个浅显的例子说明消费数据不会出错。

  那么下文要论述的就有可能是“GPD数据可能出现错误”。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第25题:

关于我国能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源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东部

  B.长距离、大规模的北煤南运、西电东送、:

北油南运、西气东输是我国能源运输的基本格局

  C.山西、鄂尔多斯盆地、蒙东、西南、新疆等5个区域的煤炭、油气、水力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70%以上

  D.

  “十二五”时期,火电将不再成为我国的主力电源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十二五”时期,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仍将是我国能源供应的主体,特别是煤炭在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中,仍将起着基础性作用。

  第26题:

设x⊕y=2x+3y,x⊙y=xy,且

  x、y均为正整数,若当x⊙y=6时,x⊕y取得最小值,则x等于()

  A.2

  B.6

  C.4

  D.3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D。

解法一:

若x⊕y取得最小值,即2x+3y取得最小值,根据不等式a2+b2≥2ab(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可得2x=3y,再由x⊙y=6,即xy=6,得x=3。

因此,本题答案选择D选项。

解法二:

将A项代入题干,根据x⊙y=xy=6,可得y=3,x⊕y=2x+3y=2×2+3×3=13;将B项代入题干,可得y=1,x⊕y=2x+3y=2×6+3×1=15;将C项代入题干,可得y=

  1.5,x⊕y=2x+3y=2×4+3×

  1.5=

  12.5;将D项代入题干,可得y=2,x⊕y=2x+3y=2×3+3×2=12。

因此,本题答案选择D选项。

第27题:

2011年7月23日20时38分,两趟动车京福D301次和杭福D3115次列车追尾,截至24日晚22点50分巳造成35人遇难和192人受伤,现场_。

事故发生后,比较多的说法是雷击导致D3115次车通讯系统失灵。

雷击乃正常自然现象,但车毁人亡不能仅仅_于雷击,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仍要承担无法推卸的责任。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惨不忍睹归咎

  B.惨绝人寰归责

  C.惨无人道归罪

  D.惨不忍闻归因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惨不忍睹:

凄惨得叫人不忍心看,多形容各种惨状。

惨绝人寰:

指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痛的事,惨痛到了极点,形容酷刑、****等造成的严重悲惨后果。

惨无人道:

残酷狠毒到极点,如野兽一样。

惨不忍闻:

凄惨得叫人不忍心听。

根据成语的搭配对象和成语含义,首先排除“惨绝人寰”和“惨无人道”。

文段中的描述是针对现场的惨状,更突出的是视觉上的感受,因此第一个空应填入“惨不忍睹”。

由此可以确定答案为A项。

  (本。

由王雪芹提供)第28题:

下列对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认识正确的是()。

  A.CPI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所购生活消费品的价格程度的绝对数

  B.CPI用来分析消费品非零售对居民生活费用支出的影响程度

  C.CPI反映居民所购生活消费品的价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

  D.CPI是采用指数商品价格加权平均的方法算出来的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本题考查经济学常识。

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price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故选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