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标杆通道绿化规划.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0581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标杆通道绿化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西标杆通道绿化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山西标杆通道绿化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山西标杆通道绿化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山西标杆通道绿化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山西标杆通道绿化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山西标杆通道绿化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标杆通道绿化规划.docx

《山西标杆通道绿化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标杆通道绿化规划.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西标杆通道绿化规划.docx

山西标杆通道绿化规划

山西省“标杆”项目

吉县通道绿化工程规划

本规划说明是根据山西省“标杆”项目通道绿化工程调查技术方案的要求,对临吉高速公路可绿化里程和营造林面积进行规划。

具体包括对临吉高速公路经过吉县范围的高速路(34公里)沿线两侧规定的可进行的通道绿化工程的主林带、宜林地、耕地、村镇、厂矿用地等宜造林面积的数量质量进行综合分析,为通道绿化工程的规划设计及实施提供科学详实的数据。

一、项目区基本情况

(一)自然立地条件

1、地形地貌我县地处黄河中上游,山西吕梁山南麓,位于东经110°27′30″111°7′20″,北纬35°53′10″36°21′02″,东以石头山、金刚岭为界与蒲县、尧都区、乡宁接壤,西隔黄河与陕西宜川相望,南以下张尖为界与乡宁张马乡相连,北以处鹤沟为界与大宁毗邻。

东西最长跨度62公里,南北宽度48公里,总面积266.9万亩。

2、河流水库

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为石山丘陵和黄土残垣沟壑区,主要山脉有石头山、高天山、人祖山、疱山、高祖山、管头山,海拔从400米的西南角黄河滩到1800米的高天山,高差1400米,主要河流有清水河、昕水河。

3、气候条件我县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并受季风影响,夏秋多雨且集中,冬季干旱多西北风,年平均降雨量为470-650mm,平均气温为6.5℃-11.4℃,年最高气温38.1℃,年最低气温-20℃,无霜期172天,年日照时数达2563.8小时,发生在境内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干旱、冰洪灾、干热风和霜冻。

4、土壤条件

土壤:

我县土壤可划为山地褐土和草甸土两个土类。

山地褐土是我县土壤中面积最大的土类,分布于我县中低山,占全县总面积85%以上。

5、植被资源

植被:

我县乔木植被主要有刺槐、油松、侧柏,其次有辽东栎、国槐、杨树、柳树、榆树、椿树、楸树、桐树等。

灌木主要有沙棘、连翘、黄刺梅、荆条、胡枝子、虎榛子、酸枣等。

草类以白草、蒿类为主。

(二)社会经济概况

全县有五乡三镇79个村民委员会,567个自然村,一个国营红旗林场,一个国有屯里林场,一个管头山自然保护区,总人口10.7万人,农业人口9.4万人,贫困人口6.5万人。

2012年度国民生产总值162156万元,财政收入15605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2428元,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1370元,。

粮食总产量47892吨,林业总产值5776万元。

(三)森林资源情况

以山西省吉县林保数据为基础,对全县森林资源进行统计。

全县现有有林地面积110.3万亩,疏林地4.3万亩,灌木林地16.7万亩,未成林造林地24.4万亩,宜林地60.4万亩,无立木林地1.6万亩。

全县林木绿化率为47.56%。

全县林木蓄积量183.79万立方米。

主要树种以油松、杨树、刺槐、侧柏为主。

全县森林覆盖率为41.32%。

(四)临吉高速沿线概况

临吉高速公路在吉县从行政区划方面涉及乡镇四个,分别是车城乡、吉昌镇、中垛乡、东城乡,涉及村委十二个,分别是窑科、马家河、小府、桥南、苏村、霖雨、大田窝、马连滩、雷家庄、太和、真村、山头村。

所经地段属石质山区。

二、调查方法

1、公路线路

用GPS定位仪沿公路定点,室内连接各点绘制成公路。

2、小班区划

①荒山造林小班:

利用GPS辅助,1:

1万地形图调绘。

控制范围荒山造林以第一层山脊线为准,第一山脊线距离线路垂直距离若大于1000米,按1000米计算,村镇、厂矿防护林建设限制在于线路垂直距离1000米以内。

②主林带小班:

利用公路里程桩号控制长度,按规定宽度20米或实际绿化宽度控制宽度。

③农田经济林:

沿线垂直距离1000米以内的农田地。

④村镇厂矿造林:

村镇防护林带与沿线垂直距离1000米以内,距村镇20米以内营造的防护林面积。

3、面积量算

①荒山造林,利用网点板进行设计面积求算,根据地形地貌情况扣除515%的难利用面积后为作业面积。

②主林带,用实测长度×宽度确定主林带面积。

三、项目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文明和“绿化山西”为目标,坚持“敬天为民”的理念,以治理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为基础,以改善生态环境和造福民生为根本,依托国家和省级“六大工程”,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突出灌乔结合,林果结合、纯混结合,针阔结合,增绿、增景、增收并重,把临吉高速建设成为“黄土高原造林示范区、产业发展引领区、生态建设先导区”。

(二)规划原则

1、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合理布局。

2、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宜林则林,宜灌则灌,乔灌结合,树种混合。

3、坚持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相统一。

4、坚持县政府领导、林业局负全责的原则,工程实行招议标制,由具有三级以上营林绿化资质的公司实施,严格执行规划方案,保质保量完成。

5、坚持维护土地权属不变的原则,坚持“谁造谁有,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充分调动治理管护积极性,巩固建设成果。

(三)工程规划建设内容

1、主林带共涉及1个乡镇,1个村,3个小班,面积53亩,树种为油松、侧柏、杨树。

2、荒山造林第一层山脊线范围共涉及4个乡镇,5个村,36个小班,面积6663亩,树种为油松、侧柏、刺槐。

3、农田经济林共涉及1个乡镇,1个村,8个小班,面积309亩,树种为核桃。

4、村镇防护林建设涉及1个乡镇1个村,面积29亩,树种为侧柏、杨树。

(四)树种规格

1、主林带造林

针叶林3×3;74株/亩;树高≥1.5米

阔叶林3×4;55株/亩;胸经≥5公分

2、荒山造林

针叶林2×3;111株/亩;0.2≤树高≤0.4米

阔叶林2×5;67株/亩;2≤树高≤2.5米

3、村镇、厂矿

针叶林3×3;74株/亩;树高≥2.5米

阔叶林3×4;55株/亩;胸经≥8公分

4、农田经济林

阔叶林4×5或4×4;33-41株/亩;0.5≤树高≤1.2米

(五)工程投资

根据省定的经济技术标准,本规划面积为7054亩,共设计48个小班,共需投资413.03万元。

分别是:

主林带1000米,折合面积53亩,单价:

2500元/亩,共需投资13.25万元;荒山造林6663亩,单价:

600元/亩,共需投资399.78万元;农田经济林309亩,村镇防护林29亩。

(六)工程保障措施

1、坚持政府行为,加大领导力度。

为保证山西省“标杆”项目吉县通道绿化工程的顺利实施,我县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充实我县“林业生态建设标杆项目领导组”,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为组长、成员由县财政局、城建局、发改局、农业委员会、林业局、水利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一把手组成,统筹负责项目的实施,积极参与工程的规划,检查验收。

把吕梁山生态脆弱区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列入到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为官一任、绿化一片、致富一方”的目标责任制,对政绩突出者一表扬、二奖励、三晋级、四提拔,对无所建树者,一批评、二通报、三扣薪、四降职,进一步强化领导责任,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2、夯实种苗基础,保障充足供应。

种苗是造林的物质基础,苗木质量的优劣及能否充足供应直接影响造林的质量和进度。

为此,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种苗基地建设,在巩固完善原有300亩苗圃的基础上,新建育苗基地200亩,同时鼓励和支持群众个体育苗,争取我县年育苗面积达2000亩以上,年出圃各类优质苗木1000万株左右,保障我县工程造林苗木有充足供应。

3、加强工程管理,提高营林质量。

为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在工程的实施中我们严格实行林业工程三、三制管理办法,即“三树一率”看成活(调苗人栽30株苗木质量树,技术员栽30株样板树,包片领导栽30株裁判树,以“三树”平均成活率衡量工程成活率)、“三符一核”定苗数(起苗、运苗、用苗三数相符,最后再用造林面积核实用苗数量)、“三验一符”定报酬(施工方自查,林业局复查,县领导组核查三数相符来定报酬)的管理办法。

同时,将采用严格的“四制”管理制度,一是工程管理实行法人制,林业局长做为项目法人,全权负责项目的实施,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验收办法,把工程进度、工程质量与年度考核、奖惩挂钩。

二是工程实行招投标制。

通过公正、公开、公平的招投标,精心筛选施工经验丰富、能力强的施工队进行施工。

三是工程兑现实行合同制,施工队中标后要签定详细的施工合同,明确每个环节的技术要求。

竣工后要进行“三级”检查验收,通过“三级”检查验收的工程方可按合同进行兑现。

四是工程管护实行目标制,工程结束后,要把所有工程按面积划分到人头进行管护,签定管护责任书,明确管护面积、四址,实行管护目标与工资挂钩。

4、实行科学造林,提高营林效益

在工程建设中,大力推广径流林业整地、保水剂造林、生物覆盖造林等成熟技术,提高造林成活率,提高营林效益。

5、加大管护力度,巩固造林成果

一方面要坚持不懈地抓好《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的宣传和贯彻落实,大力宣传护林防火的意义,组建护林防火应急队伍,做到护林防火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另一方面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一是进一步实施封山禁牧,从严管护。

二是组建队伍,专门管护,各乡镇要组建5人左右的林木管护站,各村委成立护林防火组,自然村确定一名护林员,逐步构筑起县、乡、站、营林区、管护区五级管护网络。

确保现有的森林资源得以良好保护。

(七)效益分析

工程实施后,有林地的大幅增加,将会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减少泥沙流失,调节地表径流,改良土壤,调节气候,改变区域环境,从而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1、生态效益。

高标准、高质量的工程建设,当地居民是最大的受益者,随着工程的完成,将彻底改变当地历史上不合理农业开发造成的国土资源和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大量植被的增加最大限度地恢复区域内,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高工程区内居工的生活质量。

2、经济效益。

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形成良好小气候,保护基本农田,增加降雨量,提高农业质量,增加农民产量。

3、社会效益。

有林地的增加,将会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减少泥沙流失,调节径流,减少洪水,改良土壤,调节气候,改变工程区小气候,从而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4、综合评价。

工程完成后,对于效益估算是初步的,粗略的森林涵养水源,调节径流、气候,产生巨大间接效益是无法准确计算的,但只要做到适地适树,林分密度合理安排,防护林也会有显著的直接经济效益。

四、附表

1、吉县已通车高速公路可绿化里程及面积统计表

2、吉县已通车高速公路通道绿化工程小班调查表

3、吉县已通车高速公路通道绿化工程投资估算表

4、吉县已通车高速公路通道绿化工程规划设计图(8一8)

5、成立领导组的通知

 

二O一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