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德江众德劳务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620768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8.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德江众德劳务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贵州德江众德劳务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贵州德江众德劳务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贵州德江众德劳务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贵州德江众德劳务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德江众德劳务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贵州德江众德劳务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德江众德劳务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贵州德江众德劳务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贵州德江众德劳务有限

  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

  第1题:

望梅止渴:

曹操()

  A.才高八斗:

曹丕

  B.指鹿为马:

李斯

  C.逼上梁山:

宋江

  D.四面楚歌:

项羽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题干是成语与相关的历史人物的对应关系。

A项才高八斗讲的是曹植的故事;B项指鹿为马讲的是赵高的故事;C项逼上梁山讲的是林冲的故事。

故选D。

  第2题:

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但都是以中国的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告终。

从中国内部分析,其根本原因是()。

  A.军事战略的错误

  B.社会制度的腐败

  C.经济技术的落后

  D.思想观念的保守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这些斗争具有重大的历史作用,但是,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

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而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其根本原因。

故选B。

  第3题:

侦探:

线索:

结论

  A.医生:

病情:

诊断

  B.交警:

违章:

罚单

  C.裁缝:

针线:

衣服

  D.学生:

复习:

成绩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考查条件关系。

侦探根据线索得到结论,A项医生根据病情进行诊断。

其他选项均无此种条件关系。

故选A。

  第4题:

现在一些谈中国科技落后的文章,经常以晚清保守派把西方科技作为“奇技淫巧”的例子来说明中国封建社会科学技术。

这只是一种的说法。

实际中国传统上并不排斥科学技术,中国早期学者对此前影响生产力变化和社会变迁的重大发明创造都是相当看重的,并对它们给予了没有任何神秘色彩的记述和肯定。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排斥以点带面

  B.抵制断章取义

  C.鄙夷信口开河

  D.轻视以偏概全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由后文“实际中国传统上并不排斥科学技术”可知,第一空应填入一个与“排斥”含义相近的词,故排除

  C.D两项。

A项“排斥”与后文用词重复。

  故选B。

  第5题:

张教授:

和谐的本质是多样性的统一。

自然界是和谐的,例如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相同的。

因此,克隆人是破坏社会和谐的一种潜在危险。

李研究员:

你设想的那种危险是不现实的。

因为一个人和他的克隆复制品完全相同的仅仅是遗传基因,克隆人在成长和受教育的过程中,必然在外形、个性和人生目标等诸方面形成自己的不同特点。

如果说克隆人有可能破坏社会和谐的话,我看一个现实危险是,有人可能把他的克隆复制品当作自己的活“器官银行”。

以下哪项最为恰当地概括了张教授和李研究员争论的焦点?

()

  A.克隆人是否会破坏社会的和谐?

  B.一个人和他的克隆复制品的遗传基因是否可能不同?

  C.一个人和他的克隆复制品是否完全相同?

  D.和谐的本质是否为多样性的统一?

  【解析】

  正确答案:

C。

  第6题:

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思潮掀起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A.人本主义

  B.行为主义

  C.人知心理学

  D.信息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第7题:

从我国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来看,国家发行的国库券收入属于哪种收入?

()

  A.税收收入

  B.债务收入

  C.各种管理费收入

  D.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从我国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来看,财政收入可以分为税收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如国家发行的国库券收入、经济建设债券收入等)和其他收入(如各种管理费收入等),可以概括为税、利、债、费四种形式。

  第8题:

在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中,警察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也最大。

这些城市中的“无目击证人犯罪”的犯罪率也最低。

看来,维持高比例的警察至少可达到有效地阻止此类犯罪的效果。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有效地削弱上述推论?

()

  A.警察的工作态度和巡逻频率在各个城市是有很大差别的

  B.高人口密度本身使得犯罪现场无目击证人的可能性减少

  C.人口稠密的城市中,大多数罪犯并不是被警察抓获的

  D.无目击证人犯罪在所有犯罪中本来就只占很小的比例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本题是一个削弱题。

题干中把人口稠密的城市中高比例的警察人数看做是“无目击证人犯罪”减少的原因。

而B项指出,人口稠密的城市中,高人口密度本身才是“无目击证人犯罪”减少的原因,最能有效地削弱题干推论。

故选B。

  第9题:

在督查工作中,协助领导制定预案和各项准备工作,安排和组织好各项活动,协助领导收集整理各类情况并搞好综合分析,为修正完善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议、研究制定进一步抓好决策落实的措施,这是属于()。

  A.协调督查

  B.协作督查

  C.协办督查

  D.协助督查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督查的方式有:

协助督查、催报督查、调研督查、协调督查、巡视督查、通报督查、催办督查、监测督查、新闻督查这9种,而题干所述属于协助督查的范畴。

故选D。

  第10题:

峰终定律是指当人们评价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或人生表现时,往往会非常关注和重视其高峰状态和结尾状态。

而对其余的过程状态不太关注甚至予以忽略。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描述不符合峰终定律的是()。

  A.张某平时为非作歹,但后来成了抗击外敌的首领,人们将其事迹改编为英雄故事

  B.孙某经常考100分,但有一次考了99分,就被妈妈打骂

  C.某体操运动员为国家拿到多次世界军,但有一次比赛失误,就被舆论抨击

  D.教练根据冲刺能力选拔冲刺技术好的运动员作为田径接力最后一棒选手

  【解析】

  正确答案:

D第11题:

单独完成某项工作,甲需要16小时,乙需要12小时,如果按照甲、乙、甲、乙……的顺序轮流工作,每次1小时,那么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多长时间()

  A.13小时40分钟

  B.13小时45分钟

  C.13小时50分钟

  D.14小时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B。

本题为工程类题目。

设总工程量为48,则甲的效率是3,乙的效率是4,工作12小时后,完成了42。

第12小时甲做了3,完成了总工程量45,剩余的3由乙在第十四小时完成。

在第十四小时里,乙所用的时间是3/4小时,所以总时间是

  13.75小时。

  第12题:

小明、小强、小华三人中一人来自北京,一人来自南京,一人来自天津,在全国数学竞赛中一人获一等奖.一人获二等奖.一人获三等奖,已知:

①小明不是北京的选手:

②小强不是南京的选手;③北京的选手获得的不是一等奖:

④南京的选手获得二等奖:

⑤小强获得的不是三等奖。

由此可以推出:

  A.小明是南京的选手.获得二等奖

  B.小强是天津的选手.获得三等奖

  C.小华是北京的选手.获得一等奖

  D.小华是南京的选手.获得一等奖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由条件③和④可得,北京的选手获得三等奖。

天津的选手获得一等奖。

南京的选手获得二等奖。

对比选项.只有A项正确。

另解:

由条件②和④得,小强获得的不是二等奖;由条件⑤得,小强获得的也不是三等奖:

故小强获得一等奖。

由条件②和③得,小强不是南京选手,也不是北京选手,故小强来自天津。

由①得,小明是南京选手:

又由条件④得,小明获得二等奖。

故小华是北京选手,获得三等奖。

即小明是南京选手,获得二等奖:

小强是天津选手.获得一等奖;小华是北京选手,获得三等奖。

  对比选项.答案选A。

  第13题:

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道德”一词源于古希腊语,当时指的是习俗风尚。

  “道”是指事物运动变化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法则,“德”指道德、美德、品德。

  在我国首先把“道德”两字连用成一词的是战国时荀况的《劝学》篇。

他说: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他认为人们学了“礼”,按“礼”的要求去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也就达到了最高的道德境界。

这段文字主要阐述的是()。

  A.道德的内涵

  B.道德的起源

  C.道德的境界

  D.道德的范畴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作者先解释了“道”的意思,然后又解释了“德”的意思,最后将两者合二为一进行解释,可见文段的主旨在于阐述“道德的内涵”,即答案A。

  第14题: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我国要实现经济(),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A.持续稳定发展7%

  B.持续稳定发展8%

  C.平稳较快发展

  7.5%

  D.平稳较快发展7%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本题考查时政知识。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第15题:

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__________,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__________,可以供来浣纱捶布。

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护它,花儿也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的伦敦找到了奇妙的契合点。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融和海纳百川

  B.邂逅包罗万象

  C.交汇光怪陆离

  D.碰撞鳞次栉比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第一空中,“坚硬”与“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不对应,排除D。

第二空,“实用”不是大青石的特点,可以刻字雕花的汉白玉同样实用,由此排除c。

  第三空中,“蔓延”意为向四周扩展延伸,后面不能接“出来”,排除B。

本题答案为A。

  第16题:

2020年3月,日本强地震造成核泄漏。

为降低和防止核泄漏造成的危害,发生核泄漏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离开核泄漏地区后,要换衣服和鞋子并将其放在塑料袋中

  B.食品不暴露在空气中,而是放在密闭的容器内或冰箱里保存

  C.进入被放射物质污染的地区时,使用手帕、毛巾等捂住口鼻

  D.将从核泄露国家回来的人员隔离,避免他人受到放射性元素的伤害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对于从核泄漏国家回来的人没必要进行隔离,首先进行核检测,然后对人员及所带物品进行处理即可。

故答案为D。

  第17题:

教学目标侧重于过程或探索知识经验,则宜选择()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合作学习

  D.掌握学习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第18题:

甲、乙两人用相同工作时间共生产了484个零件,已知生产1个零件甲需5分钟、乙需6分钟,则甲比乙多生产的零件数是()

  A.40个

  B.44个

  C.45个

  D.46个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B。

已知甲、乙时间之比为5∶6,效率之比即为6∶5,即甲每生产6个的同时乙生产5个,因此每共同生产11个,甲就会多生产1个,则484÷11=44,因此甲比乙多生产44个。

B项当选。

  第19题:

甲5岁之子与乙6岁之子同在丙家中玩耍,乙之子不慎毁坏丙价值1万元的电脑。

甲误以为是其子所为,遂赔偿丙一台同等价值电脑。

丙不知事实真相而受领,后将该电脑以1.1万元出售给丁。

现甲得知事实真相,欲主张权利,则其()。

  A.只能要求丙返还1万元

  B.有权要求丙返还1.1万元

  C.有权要求丙返还电脑

  D.有权要求丁返还电脑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根据《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的规定,甲交付电脑给丙的行为属于非债清偿,构成不当得利。

本题要确定的是不当得利的返还对象和范围。

因为甲交付给丙的电脑已经被丙转卖给丁,所以无法向甲返还原物,只能返还相应的价款,问题是返还1万元还是1.1万元。

不当得利的返还范围要根据得利人的主观心态而定,如果是善意的,在损失小于得利的情形,返还利益的范围以损失为准。

本题中,丙显然是善意的,所以只需返还1万元即可。

故选A。

  第20题:

下列不属于《刑法修正案

  (八)》新增的罪名的是()。

  A.危险驾驶罪

  B.非法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

  C.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

  D.食品监管失职罪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刑法修正案

  (八)》新增的罪名主要有:

危险驾驶罪(《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虚开发票罪(《刑法》第二百零五条);持有伪造的发票罪(《刑法》第二百一十条);非法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恶意欠薪罪(《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食品监管失职罪(《刑法》第四百零八条)等。

需要说明的是:

以上罪名学理拟制而成,具体罪名,尚待司法解释规范明确。

同时,因修正案之修订,刑法分则部分罪名亦会有所修订,如强迫职工劳动罪(《刑法》第二百四十四条)以强迫劳动罪更为适宜等。

C项是《刑法修正案

  (七)》新增的罪名。

故选C。

  第21题:

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属于()。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直接动机

  D.间接动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学习、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是一种间接的学习需要,属于外部动机。

  第22题:

甲、乙、丙、丁、戊、己要被选派到ABC三个村当村官,已知有如下选派原则:

  1.每个村至少选一人,至多选三人

  2.如果甲去A村,那么丙和丁也去A村

  3.只有丁去B村时,乙才去C村

  4.或者丙去A村或者戊去C村

  5.乙不去A村,己不去A村

  6.甲、乙不去同一个村,丙和己去同一个村如果每个村的村官人数均不相同,且戊去了C村,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去了A村

  B.乙去了C村

  C.丙和己去了B村

  D.丁去了B村

  【解析】

  正确答案:

暂无解析。

  第23题:

言过其实:

马谡

  A.运筹帷幄:

吕蒙

  B.刮目相看:

张良

  C.入木三分:

王安石

  D.举案齐眉:

梁鸿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考查成语典故与主人公的关系。

言过其实的主人公是马谡,举案齐眉的主人公是梁鸿。

运筹帷幄的主人公是张良;刮目相看的主人公是吕蒙;入木三分的主人公是王羲之。

  第24题:

  ()对于戒指相当于挎包对于()

  A.首饰手表

  B.耳环背包

  C.钱包项链

  D.塑料袋手镯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耳环和戒指都是首饰,背包和挎包都是一种包。

C项“钱包”、D项“塑料袋”与“挎包”在功用、材质等方面的相似性显然不如“背包”。

  第25题:

守住人生的底线是做人的起码要求,需一辈子努力践行。

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细枝末节,往往也人的品格,拷问人的。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检验灵魂

  B.锻炼内心

  C.表现精神

  D.反映意志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分析文段可知,\第26题:

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核心是正确处理好()。

  A.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B.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C.速度与效益的关系

  D.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经济增长有两种方式:

粗放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

归根结底,这两种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发展速度和发展效益之间的关系。

故选C。

  第27题:

下列关于力学知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牛顿第一定律是不能通过实验直接得出的

  B.力是产生并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惯性与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如何改变都无关

  D.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牛顿第一定律表述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因为地球上不存在不受外力的物体,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不能通过实验直接得出。

事实上,牛顿第一定律是在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基础上通过推理概括出来的,A项说法正确。

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只与质量有关,C项说法正确。

具有相互作用力的两个物体互为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而平衡力只有一个受力物体,这两个概念是完全不同的,D项正确。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产生并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项说法错误,故选之。

  第28题:

行业潜规则是指看不见的、明文没有规定的、约定俗成的,但却又是广泛认同,实际起作用的,人们必须“遵循”的一种规则。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行为不属于行业潜规则的是()。

  A.装苹果纸箱中灌有水泥充重量

  B.医生收红包

  C.用树胶冒充蜂胶

  D.合理避税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合理避税是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以合法的手段和方式来达到纳税人减少缴纳税款的经济行为,不是行业潜规则。

A项是水果批发行业的潜规则,医生收红包是医疗行业的潜规则,用树胶代替蜂胶是蜂胶行业的潜规则。

本题选D。

  第29题:

筛检适用于()。

  A.患病率低的疾病

  B.患病率高的疾病

  C.任何疾病

  D.早期诊断可改善预后的疾病

  E、没有有效治疗方法的疾病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第30题:

2,3,4,9,16,45,(),315

  A.90

  B.96

  C.102

  D.

  D.120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B。

多重数列,交叉看。

  第31题:

古希腊和古代中国相似的经验知识曾产生了相似的理论洞察力,比如亚里士多德和《墨经》对杠杆原理的认识。

但是,古希腊的初始力学理论很快发展成理论知识的综合体,而中国墨家的力学传统在战国之后就中断了。

不擅长观察、认识物体运动并形成系统的理论,这是中国古代科学传统中一个明显的“软肋”。

相比之下,中国人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建树更加突出。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特点

  B.中国古代科学传统中断的原因

  C.古代中国对于力学最初的研究不逊于古希腊

  D.力学理论的不完备是中国古代科学研究的弱点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文段以古希腊为参照物进行对比,总结出中国古代科学研究的一个“软肋”,接着又指出中国古代科学研究的优势,归纳总结可知,文段意在说明的是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特点。

  第32题:

  《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刚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亭渐进原则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第33题:

将拥有二十四个记忆单位的二十四个节气编码成只有四大记忆单位的《二十四节气歌》帮助记忆,这是利用了记忆编码中的()策略。

  A.系统化

  B.联想

  C.替换

  D.组块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第34题:

具有大型天窗的百货商场的经验表明,商场内射入的阳光可增加销售额。

该百货商场的大天窗可使商场的一半地方都有阳光射入,这样可以降低人工照明需要,商场的另一半地方只有人工照明。

从该商场两年前开张开始,天窗一边的各部门的销售量要远高于其他各部门的销售景。

如果正确,最能支持上面论述的一项是()。

  A.除了天窗,商场两部分的建筑之间还有一些明显的差别

  B.在某些阴天里,商场中天窗下面的部分需要更多的人工灯光来照明

  C.在商场夜间开放的时间里,位于商场中天窗下面部分的各部门的销售额不比其他部门高

  D.位于商场天窗下面部分的各部门,在该商场的其他一些连锁店中也是销售额最高的部门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要证明阳光射入商场内可以增加销售量的结论,就必须有“在没有阳光射入条件下与其他部门销售量没有区别”的例证。

只有C符合此意。

  第35题:

根据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是对我国食品安全共同监管的两部重要法律

  B.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对现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的标准进行整合,统一公布食品安全标准

  C.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不得实施免检制度,对“问题食品”实行召回制度

  D.名人在食品广告中向消费者做虚假宣传,造成消费者权益受损的,与食品主产经营者共同承担连带责任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在广告中对食品质量作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规定给予处罚。

但并未规定广告中的名人应负的责任。

D项错误。

故选D。

  第36题:

在解决问题时,强调速度而非准确性的认知风格是()

  A.冲动型

  B.反思型

  C.场依存型

  D.场独立型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A心理学家卡根把认为方式分冲动型和沉思型两类。

冲动型学生对待问题很快作出反应,但出错率较高;沉思型的学生则不急于回答,错误比较少。

  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是威特金在研究飞行员的垂直知觉时发现的。

  第37题: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主要有()。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教学策略

  D.教学经验

  E、教学评价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B,C,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