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专业课程设置.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0829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27 大小:14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岩土工程专业课程设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7页
岩土工程专业课程设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7页
岩土工程专业课程设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7页
岩土工程专业课程设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7页
岩土工程专业课程设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7页
岩土工程专业课程设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7页
岩土工程专业课程设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7页
岩土工程专业课程设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7页
岩土工程专业课程设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7页
岩土工程专业课程设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7页
岩土工程专业课程设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7页
岩土工程专业课程设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7页
岩土工程专业课程设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7页
岩土工程专业课程设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7页
岩土工程专业课程设置.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7页
岩土工程专业课程设置.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7页
岩土工程专业课程设置.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7页
岩土工程专业课程设置.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7页
岩土工程专业课程设置.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7页
岩土工程专业课程设置.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岩土工程专业课程设置.docx

《岩土工程专业课程设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土工程专业课程设置.docx(2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岩土工程专业课程设置.docx

岩土工程专业课程设置

 

第三部分

 

攻读硕士学位

研究生培养方案

应 用 数 学

(070104)

(一级学科:

数学)

一、学科专业简介

应用数学学科是以数学各个分支的应用基础理论为研究主体,是数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有广泛的实际背景,其理论和方法在电子通讯、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自动控制和神经网络等领域有直接和重要的应用。

本学科不仅与这些学科相互渗透与支持,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日益显示出本学科在其他学科领域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目前,我校本学科的研究围涉及优化理论与应用、现代控制理论、计算几何等领域。

本学科现有教师1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

目前承担了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级科研项目及多项地厅级科研项目。

获得过省部自然科学奖3项,出版著作教材3部。

在国外重要刊物上发表了学术研究论文近200篇,其中SCI、EI收录40余篇。

具有符合本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的师资队伍。

二、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应用数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应用能力,熟悉所选定研究方向的有关理论应用的现状及新的发展趋势。

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提要。

具有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共事、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大学教学和独立担负应用数学有关领域工作的能力,严谨治学,实事。

具有诚挚的合作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坚持体育锻炼,具有健康的体魄。

三、研究方向

1、优化理论与应用

2、现代控制理论

3、计算几何

四、培养方式和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在职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半至四年;提前完成硕士学业者,可提前半年毕业;若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时完成学业者,可申请适当延长学习年限,延长时间不得超过半年。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硕士生学习总学分要求不低于37学分,其中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3个学分,必修环节不低于4学分。

课程学分要求中,学位课不低于20学分,非学位课不低于13学分。

学位课可替代非学位课,但非学位课不可替代学位课。

对于跨学科专业或同等学力录取的硕士生须补修相应专业本科核心课程至少3门,但不计学分。

研究生学习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专业知识,可由导师指定容系统地自学某些课程,并列入个人培养计划,但不计学分。

应用数学专业课程设置见附表。

六、其它要求

文献阅读要求:

阅读国外参考文献不少于50篇(其中国外不少于10篇),写出综述报告,交导师审阅。

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应具有先进性和合理性,并具有一定的工作量。

要能体现学生综合运用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科学和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开题报告应包括研究容和目标、相关工作综述、研究计划和时间安排及成果验收标准,并在入学后第三学期末提交开题报告,一般为0.5~1.0万字,由包括导师在的硕士点专家组评议,给出评定意见。

选题经导师和学科组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论文工作。

发表学术论文及参加学术活动要求:

硕士生在论文答辩前,至少应公开发表一篇与研究方向有关的学术论文;作学术报告8次,否则不能参加论文答辩,详见《理工大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及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学位论文要求:

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要求学位论文必须通过预审,论文学术观点明确,有本人新见解,论据充分,数据正确,有一定的学术水平。

要求文句简练、通顺、图表清晰、数据可靠、撰写规、严格准确地表达研究成果,实事地表述结论。

论文公式、图表、单位表示、参考文献等符合规。

字数不少于4万字。

应用数学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考核方式

开课

院系

备注

 

 

012100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1

30

考试

经管系

必修

0121002

自然辩证法

2

45

考试

经管系

0221001

第一外语-基础外语

4

180

Ⅰ、Ⅱ

考试

外语系

0321000

第一外语-专业外语

2

36

考试

数理系

0321005

矩阵理论

2

36

考试

数理系

0321003

泛函分析

3

54

考试

数理系

0321004

近世代数

3

54

考试

数理系

0321005

数值分析

3

54

考试

数理系

 

 

 

 

 

0322000

学科前沿知识专题讲座

1

16

考查

数理系

选修

0322001

常微分方程的稳定性与分支问题

3

54

考试

数理系

0322002

代数图论

2

36

考试

数理系

0322003

小波分析

2

36

考试

数理系

0322004

最优化理论

2

36

考试

数理系

0322005

偏微分方程数值解

2

36

考试

数理系

0322006

计算码应用基础

2

36

考试

数理系

0322007

高等数理统计

2

36

考试

数理系

0322008

并行算法

2

36

考试

数理系

0322009

时间序列分析

2

36

考试

数理系

0322010

数学软件与数学实验

2

36

考试

数理系

0322011

模糊灰色数学理论

3

54

考试

数理系

0322012

随机数学基础

2

36

考试

数理系

0322013

图论及其应用

1

36

考试

数理系

0322014

跨学科相关课程

1

16

考查

数理系

1122016

C++及程序设计

3

54

考查

计算机系

0221002

第二外语(日语)

3

120

考试

外语系

作学术报告8次

实践环节

运动健身课

论文选题

1

1

1

1

Ⅰ~Ⅴ

Ⅲ、Ⅳ

Ⅰ、Ⅱ

Ⅲ或Ⅳ

考查

注:

学位课不少于20学分其中基础课、专业课不少于11学分(含数学、力学、计算机类课程),非学位课不少于13学分,可以在本专业二级学科围选修(含必修课、选修课),不少于5门。

 

工程力学

(080104)

(一级学科:

土木工程)

一、学科专业简介

本学科点2000年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主要从事各种工程结构物的力学性能以及设计方法研究,注重力学的基础理论、工程应用和交叉学科的发展,紧密联系当前学科前沿和国民经济中的相关工程项目。

涉及的领域包括岩土工程、土木、机械、公路与桥梁、地铁与隧道、非线性和动态分析、疲劳和工程结构分析、工程结构的可靠性与安全评定等方面。

多次获得国家级和部委级科研成果奖。

本学科培养的研究生主要在科研机构、大型企业及高校从事科研、设计、管理或教学工作。

本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33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0人,讲师15人;拥有基础力学实验室、专业力学实验室、冻土实验室、爆破实验室、结构研究所、应用力学研究所等系列实验、研究部门。

二、培养目标

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要求: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2.勤奋学习,学风端正,具有较好的数学、力学基础,了解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初步具有正确建立工程力学-数学模型的能力,并熟练掌握数值计算方法、实验方法。

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运用该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4.身心健康。

三、主要研究方向

1、岩土力学与工程。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岩土工程与力学、数学及物理学的交叉问题。

特别是在岩土与地下构筑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土岩扰动后的应力重新分布规律、土岩稳定性、土岩力学性质测试及力学理论在岩土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做较深入的研究。

2、工程爆破理论与技术。

本研究方向主要运用爆炸力学、连续介质力学、爆破网络的设计及优化、结构力学等理论,研究介质破坏机理、结构的失稳、不同介质中的爆破技术与爆炸工艺、爆破参数的优化。

爆炸能量在介质中的耗损过程、工程爆破中的安全理论、爆破效应的应用等。

3、现代力学测试技术。

应力与应变状态及其分布与变动规律是研究工程稳定性的基本方法。

本方向研究重点是发展实用的量测和分析技术,提高复杂岩土的测量精度和可信度。

4、计算力学与工程结构优化设计。

力学理论是工程设计的基础,本研究方向通过对研究对象正确、客观的受力分析,利用各种先进的力学计算手段来对结构进行设计,以期在材料的选择、截面的确定、结构的合理性、结构的稳定性、结构的经济成本等方面达到最佳效果。

四、课程设置见附表

五、其它要求

文献阅读:

硕士研究生在进行选题前,应阅读与研究方向有关的参考文献不少于50篇,其中英文资料不得少于10篇,并写出综述报告,由导师进行评阅。

论文选题要求:

论文选题应为研究方向的具有创新理论意义或者具有较大应用价值的前沿性课题。

选题在研究生入学后第三或第四学期,公开举行选题报告会,经审批后,方可进入论文阶段。

选题一旦确定,非特殊情况,一般不得更改。

发表学术论文及参加学术活动要求:

硕士生在论文答辩前,至少应公开发表一篇与研究方向有关的学术论文;作学术报告8次,否则不能参加论文答辩,详见《理工大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及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学位论文要求:

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

论文学术观点明确,有本人新见解,论据充分,数据正确,有一定的学术水平。

论文公式、图表、单位表示、参考文献等符合规。

字数不少于4万字。

 

工程力学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期

考核

方式

开课

院系

备注

 

 

公共学位课

012100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1

30

考试

经管系

必修

0121002

自然辩证法

2

45

考试

经管系

0221001

第一外语-基础外语

4

180

Ⅰ、Ⅱ

考试

外语系

0521000

第一外语-专业外语

2

36

考试

土木系

0321009

数学物理方程

2

36

考试

数理系

选修

一门

0321002

矩阵理论及应用

2

36

考试

数理系

0321005

数值分析

3

54

考试

数理系

必修

0321010

弹塑性力学

3

54

考试

数理系

0321006

有限元方法

2

36

考试

数理系

0321011

工程力学进展

2

36

考试

数理系

0321007

量分析

2

36

考试

数理系

0321008

现代力学方法

3

36

考试

数理系

选修

0521001

高等岩石力学

2

54

考试

土木系

0521002

爆炸力学

2

36

考试

土木系

0521003

相似理论与模拟实验

2

40

考试

土木系

 

 

 

 

 

0522000

学科前沿讲座

1

16

考查

土木系

选修

1122016

C++及程序设计

3

54

考查

计算机系

0322017

板壳理论

2

36

考查

数理系

0322018

实验应力分析

2

36

考查

数理系

0322019

边界元方法

2

36

考查

数理系

0522014

爆炸气体动力学

3

54

考查

土木系

0522015

冲击动力学

3

54

考查

土木系

0522016

冻土力学

2

36

考查

土木系

0522017

岩土介质流变学

2

36

考查

土木系

0522018

爆轰物理学

2

36

考查

土木系

0522019

深基坑工程

2

36

考查

土木系

0322015

连续介质力学

3

54

考查

数理系

0322020

粘弹性力学

3

54

考查

数理系

0322021

复合材料力学

2

36

考查

数理系

0522020

材料动力学

2

36

考查

土木系

0322022

塑性动力学

3

54

考查

数理系

0522021

工程结构的可靠度理论计

2

36

考查

土木系

0522022

结构动力学

2

36

考查

土木系

0522023

损伤与断裂理论

2

36

考查

数理系

0521004

高等土力学

2

36

考查

土木系

0322016

弹性力学(上、下)

3

54

Ⅰ、Ⅱ

考查

数理系

0522024

爆炸测试技术

2

36

考查

土木系

0222002

第二外语(日语)

3

120

考试

外语系

作学术报告8次

实践环节

运动健身课

论文选题

1

1

1

1

Ⅰ~Ⅴ

Ⅲ、Ⅳ

Ⅰ、Ⅱ

Ⅲ或Ⅳ

考查

注:

学位课不少于20学分,其中基础课、专业课不少于11学分(含数学、力学、计算机类课程),非学位课不少于13学分,可以在本专业二级学科围选修(含必修课、选修课),不少于5门。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080201)

(一级学科:

机械工程)

一、学科专业简介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是研究机械制造与装备技术、机械制造工程与生产系统信息化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综合学科。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与其相关学科间的相互交叉、渗透,极充实和拓宽了其研究领域。

本学科与机械设计及理论、仪表科学与技术、力学、材料科学等密切相关,与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现代制造技术与理论、数字控制技术与理论、工业工程和管理科学有着紧密联系。

本学科点1998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1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12人。

“九五”以来,本学科点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承担了多项部、省级科研项目,研究课题和研究经费充足,代表性的有:

螺旋理论在齿轮学中的应用,矿用大型圆锥齿轮新齿制的研究,矿用大功率减速机效率及热功率的研究,新型两齿差外啮合行星传动高效、长寿命机理的研究,三自由度直斜齿传动等。

近五年来,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获部、省级科技成果奖的项目有:

矿用大功率减速器润滑和散热装置——板块式与列管式冷油器,DT90系列托辊生产线的微机控制改造及生产新工艺,数控水切割机等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品质,身心健康,富有创新意识,应掌握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教学、科学研究工作,解决本学科的技术和工程实际问题。

三、主要研究方向

1、新型机械传动原理及制造技术。

本方向主要研究新型机械传动原理及制造技术,如齿轮的优化设计理论、齿轮传动的可靠性及动力学特性、齿轮制造的新材料新工艺、无污染的非接触传动技术、齿轮传动的动态啮合特性及计算机放仿真等问题。

2、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

主要从事设计与制造的数字化与智能化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和虚拟制造技术研究,包括产品全生命周期模型、数字化建模技术、并行设计方法;基于知识的工艺设计系统、虚拟加工和虚拟装配技术、生产系统重构与仿真技术;基于环境的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技术;高速切削;水切割技术;现代设备管理及故障诊断与维修;工程数据库管理;数控技术;新材料成型与加工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3、大型工矿装备关键制造技术。

大型装备制造技术水平是制造技术发展的重要的关键。

主要从事对大型工矿装备的关键技术如:

机床、刀具、工艺、工艺装备、加工精度、检测方法、表面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

4、现代金属切削与刀具。

主要从事难加工材料切削机理与质量控制、高速切削、复杂形面的加工方法、复杂刀具的CAD/CAM、切削状态的智能化控制与检测等方面的研究。

四、课程设置见附表

五、其它要求

文献阅读:

硕士研究生在进行选题前,应阅读与研究方向有关的参考文献不少于40篇,其中英文资料不得少于10篇,并写出综述报告,由导师进行评阅。

论文选题要求:

论文选题应为研究方向的具有创新理论意义或者具有较大应用价值的前沿性课题。

选题在研究生入学后第三或第四学期,公开举行选题报告会,经审批后,方可进入论文阶段。

选题一旦确定,非特殊情况,一般不得更改。

发表学术论文及参加学术活动要求:

硕士生在论文答辩前,至少应公开发表一篇与研究方向有关的学术论文;作学术报告8次,否则不能参加论文答辩,详见《理工大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及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学位论文要求:

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学术观点明确,有本人的新见解,论据充分,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实验方案正确,测试数据准确,试验较充分;论文的曲线清晰,图表无误,各种计量单位和文章格式均符合国家标准,字数一般4万字左右。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

代码

课 程 名 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考核方式

开课

院系

备注

012100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1

30

考试

经管系

必修

0121002

自然辩证法

2

45

考试

经管系

0221001

第一外语-基础外语

4

180

Ⅰ,Ⅱ

考试

外语系

0721000

第一外语-专业外语

2

36

考试

机械系

0321005

数值分析

3

54

考试

数理系

0321002

矩阵理论

2

36

考试

数理系

0721001

机械振动学

2

36

考试

机械系

选修

0721002

现代优化设计

2

36

考试

机械系

0721003

CAD/CAM技术

2

36

Ⅱ、Ⅲ

考试

机械系

0721004

现代测试技术

2

36

考试

机械系

0721007

微分几何

3

48

考试

机械系

0721008

齿轮啮合原理

2

36

考试

机械系

0721017

机电传动控制技术

2

36

考试

机械系

0721018

现代传感技术

2

36

Ⅱ或Ⅲ

考试

机械系

0721019

工程信号处理与分析

2

36

Ⅱ或Ⅲ

考试

机械系

0721027

数控加工技术

2

36

考试

机械系

0721028

先进制造技术

2

36

考试

机械系

0721034

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

2

36

考试

机械系

 

 

 

 

 

0722000

学科前沿讲座

1

16

Ⅱ或Ⅲ

考试

机械系

选修

0722005

现代控制理论

2

36

Ⅱ或Ⅲ

考试

机械系

0722006

摩擦学原理

2

36

Ⅱ或Ⅲ

考试

机械系

0722010

齿轮专题

2

40

Ⅱ或Ⅲ

考试

机械系

0722011

机构分析与综合

3

48

Ⅱ或Ⅲ

考试

机械系

0322004

最优化方法

2

36

Ⅱ或Ⅲ

考试

数理系

0722013

机械可靠性设计

2

36

Ⅱ或Ⅲ

考试

机械系

0722014

有限元分析

2

36

Ⅱ或Ⅲ

考试

机械系

0722015

计算机仿真技术

2

36

Ⅱ或Ⅲ

考试

机械系

0722016

计算机图形学

2

36

Ⅱ或Ⅲ

考试

机械系

0722020

机电系统分析与设计

2

40

Ⅱ或Ⅲ

考试

机械系

0722021

模糊控制技术

2

36

Ⅱ或Ⅲ

考试

机械系

0722022

时间序列分析

2

36

Ⅱ或Ⅲ

考试

机械系

0722023

虚拟仪器及应用

2

40

Ⅱ或Ⅲ

考试

机械系

0722024

单片机开发与应用技术

2

40

Ⅱ或Ⅲ

考试

机械系

0822008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

2

40

Ⅱ或Ⅲ

考试

电气系

0722026

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

2

36

Ⅱ或Ⅲ

考试

机械系

0722029

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

2

36

Ⅱ或Ⅲ

考试

机械系

0722030

机械故障诊断学

2

36

Ⅱ或Ⅲ

考试

机械系

0722031

高速切削加工技术

2

36

Ⅱ或Ⅲ

考试

机械系

0722032

现代设备管理工程

2

36

Ⅱ或Ⅲ

考试

机械系

0722033

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

2

36

Ⅱ或Ⅲ

考试

机械系

0822015

数字信号处理

2

36

Ⅱ或Ⅲ

考查

电气系

0222002

第二外语(日语)

3

120

Ⅱ或Ⅲ

考查

外语系

作学术报告8次

实践环节

运动健身课

论文选题

1

1

1

1

Ⅰ~

Ⅲ、

Ⅰ、Ⅱ

Ⅲ、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注:

学位课不少于20学分其中基础课、专业课不少于11学分(含数学、力学、计算机类课程),非学位课不少于13学分,可以在本专业二级学科围选修(含必修课、选修课),不少于5门。

 

机械电子工程

(080202)

(一级学科:

机械工程)

一、学科专业简介

   机械电子工程是将机械、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信息处理等多种学科、多种技术融合为一体并综合运用的复合技术,广泛应用于矿业、交通、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各领域机电一体化设备及生产自动化过程。

本学科有一支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学术思想活跃、学风端正的研究生导师队伍。

现有教授7名,副教授5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12人。

研究课题和研究经费充足,近十年来,发表学术论文二百多篇。

完成各类科研项目近20项,代表性的有:

新型煤炭截割三向力传感器研究,综采机械故障信号的遥测理论与实验,应变式三维加速度传感器的研究,基于虚拟仪器的提升机综合后备保护装置等。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