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兆源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620857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工业园区兆源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苏州工业园区兆源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苏州工业园区兆源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苏州工业园区兆源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苏州工业园区兆源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州工业园区兆源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

《苏州工业园区兆源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工业园区兆源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州工业园区兆源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

苏州工业园区兆源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

  第1题:

很容易地将一个知觉目标从它的背景中分离出来的能力是指()。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第2题:

古人行文简略,优秀的作品常常“字不虚设”,阅读者决定不予深究的地方,有可能正是作者用心良苦之所在。

因此我们阅读时不宜有所偏,应该像作家写作这些文章时那样“()”。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孜孜不倦

  B.精益求精

  C.字斟句酌

  D.心无旁骛

  【解析】

  正确答案:

C,由“字不虚设”、“阅读者决定不深究的地方有可能是作者用心良苦之所在”、“阅读时不宜有所偏”可知,作家写作对细节之处十分重视,字字珠玑,那阅读者对待这些文字的状态就应该是C选项“字斟句酌”,即对每一字、每一句都仔细斟酌、推敲,符合文意。

A选项“孜孜不倦”侧重勤奋,B选项“精益求精”侧重好上加好追求更完美,D选项“心无旁骛”形容心无杂念、专心致志,三项均不能体现出对细节、在每个字上狠下功夫的特点,排除。

  第3题:

大爆炸理论的最直接的证据来自于对遥远星系光线特征的研究。

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测量了18颗恒星(它们距地球的距离是已知的)发来的光,发现它们全部都存在着红移。

哈勃得出结论,这些恒星一定相对于我们(观测者)在后退。

  因为根据多普勒效应,恒星一边后退一边发光而且光速(相对于观测者)是不变的话,我们收到光的波长就会长于原来的值。

就如远去时的声音将变向低音,光将偏向红光。

哈勃认为,遥远星系的光波变长(红化)是由于宇宙正在膨胀的结果。

在一个正在膨胀着的宇宙中的任何一点来观测,其周围的任何星系都是离它退行的,离它越远的星系退行速度越高。

对本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A.18颗恒星发出的光存在“红移”,可以推知这些恒星在后退

  B.分析遥远星系的光波变长这一现象,科学家推知宇宙在膨胀

  C.在宇宙中任何一点观测,都会看到周围星系因膨胀而在退行

  D.哈勃所测量的“红移”.并非指恒星具有能发出红色光波的物质结构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C项偷换概念,原文中说的是“在一个正在膨胀着的宇宙中的任何一点来观测,其周围的任何星系都是离它退行的”,周围星系是因为“宇宙膨胀”而离它退行,而不是因“自身膨胀”而退行。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4题:

关于电子信息技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光计算可以抗电磁干扰

  B.量子计算机于2010年面世

  C.光纤通信的传输过程没有任何损耗

  D.DNA计算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一部分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2009年11月15日,世界首台量子计算机正式在美国诞生,B项错误;光纤通信同样具有损耗,包括吸收损耗、散射损耗、光纤弯曲产生的辐射损耗等,C项错误。

DNA预测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一部分,D项错误。

光计算具有二维并行处理、高速度、大容量、空间传输和抗电磁干扰等优点。

故A项正确。

  第5题:

下列有关天文知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A.开普勒制成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并证实了哥白尼学说

  B.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C.世界最早的哈雷彗星记录是《诗经》中的“鲁庄公七年星陨如雨”

  D.月食发生时地球、月球、太阳在一条直线上,且月球居中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第一架天文望远镜是伽利略所做,A项错误;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B项正确;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详见于《春秋》

  “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C项错误:

D项描述的是日食现象,错误。

故选B。

  第6题:

白炽灯:

节能灯:

霓虹灯

  A.汽车:

节能车:

火车

  B.自然数:

偶数:

奇数

  C.手机:

电话:

mp3D.苹果:

葡萄:

香蕉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题干词项是并列关系,只有D项符合。

A项“汽车”和“节能车”是交叉关系,B项“自然数”包括“奇数”和“偶数”,C项“mp3”不是通讯工具。

  第7题:

下列行为中属于人格性行为的有()

  A.暴躁

  B.孤僻

  C.起哄

  D.说谎

  E、骂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B。

系统暂无。

  第8题:

下列成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沆瀣(xie)一气刚愎(fu)自用杳(yao)无音信连篇累(lei)牍

  B.饮鸩(zhen)止渴言简意赅(gai)恃(sN)才傲物一曝(Pu)十寒

  C.如火如荼(tu)睚眦(zi)必报纵横捭(pi)阖繁文缛(rou)节

  D.良莠(xiu)不齐追根溯(su)源岿(kui)然不动残垣(yuan)断壁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本题主要考查汉字读音。

A项“刚愎自用”的“愎”应为bi;

  C项“纵横捭阖”的“捭”应为bai;

  “繁文缛节”的“缛”应为ru;D项“良莠不齐”的“莠”应为you,“岿然不动”的“岿”应为kui。

故选B。

  第9题:

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B.2020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C.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

  D.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解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

  第10题:

人体必需的六类营养素中有三大热能营养素,在体内经过氧化可能产生能量,下列不属于热能营养素的是()。

  A.碳水化合物

  B.维生素

  C.脂肪

  D.蛋白质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是供给机体热能的主要营养素,所以又称生热营养素或三大营养素。

  第11题:

牺牲在抗灾前线的年轻战士武文斌:

山崩地裂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他竖起了旗帜,自己却悄然倒下,在那灾难的____背景下,他26岁的青春,是____的那束光。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沉重明亮

  B.阴森耀眼

  C.黑色最亮

  D.慌乱绚丽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阴森:

阴沉,可怕,常用来形容地方、气氛、脸色等,灾难的背景不能用“阴森”来形容,排除B。

慌乱:

慌张忙乱,通常只能用来形容人,与“背景”不能搭配,排除D。

由“那束光”中的“那”可知,“他的青春”是很多束光中特别的一束,与“明亮”相比,“最亮”更能体现出这种特别,且“黑色的背景下最亮的那束光”的表述形象生动.震撼人心.与句子的整体基调相符合。

  第12题:

以下关于石墨烯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最薄的材料

  B.石墨烯的导热效果虽然不如硅材料,但其坚固性比目前任何其他材料都好

  C.石墨烯是由海姆和诺沃肖洛夫制备出的,并使其于当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D.石墨烯为粒子物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作为热导体,石墨烯比目前任何其他材料的导热效果都好。

  因此B项错误。

海姆和诺沃肖洛夫于2020年制备出石墨烯,由此获得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因此C项错误。

石墨烯的出现为相对论量子力学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而在这之前科学家们只能在高能宇宙射线或高能加速器中对该理论进行验证。

因此D项错误。

  第13题:

在学生心目中老师是高尚完美的,最值得学习。

这说明学生具有()

  A.依赖性

  B.向师性

  C.可塑性

  D.接受性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第14题:

①认为玛雅文明和中国古代文明是同一祖先的后代在不同时代、不同地点发展的结果②主要根据是《梁书》中关于五世纪时中国僧人慧深飘洋过海到达“扶桑国”的故事,认为“扶桑”即墨西哥③日前,著名人类学家张光直教授提出了一个“玛雅—中国文化连续体”的假设④遗憾的是,这些说法至今还没有得到考古学的明确证实⑤后来又有“殷人东渡说”,是说商朝时的中国人横渡太平洋将文明带到了美洲⑥长期以来,不少人认为玛雅文明的源头是古代的中国文明,最早提出这种观点的是“扶桑国”说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⑥①②⑤④

  B.③①④⑥②⑤

  C.⑥③②⑤①④

  D.⑥②⑤③①④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36中选择出首句,6带有时间上的明显特征---最早,故排除AB;6之后接2,是对首句的进一步解释,按照时间顺序,后来又有“殷人东渡说”,再到日前张光直提出的假设。

最后这些说法,带有总结意味。

  第15题:

甲工厂每天生产的零件数比乙工厂的

  1.5倍还多40个,乙工厂每天生产的零件数比甲工厂的一半多20个。

则两个工厂每天共能生产多少个零件()

  A.400

  B.420

  C.440

  D.460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C。

设甲乙每天生产的零件数分别为x,y。

根据题意有x1.5y=40;y-

  0.5x=20。

解得:

x=280,y=160,所以x+y=440。

因此,本题答案选择C选项。

  技巧方程法、代入排除法第16题:

除了内部监督、上级监管,更需要公众监督。

  “任何人不能做自己的法官”,自己监督自己是靠不住的;同样,老子监督儿子,有时也靠不住。

最好的监督就是让老百姓监督,让媒体监督。

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公众无法更好地监督,这就需要打造阳光企业,打造阳光企业的关键就是决策透明、管理透明、薪酬透明,等等。

如果不透明,公众想监督也监督不上,即便监督了也是事后监督,比如发生了天价酒事件之后,公众才能按图索骥,穷追不舍,而这往往有些贻误。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任何人都不能做自己的法官

  B.公众监督对于打造阳光企业的重要性

  C.企业发展不仅需要依靠上级监管,更要依靠内部和公众的监督

  D.实现公众监督的前提是企业提升自身的透明度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文段讲述的是公众监督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只有做到信息对称、企业透明,公众监督才能实现。

D项是文段所强调的主要观点。

A项只是文段之中的一句引语,是为了引出公众监督的必要性,不是意图强调的内容。

B项未理清二者的关系,虽然公众监督对于企业来说很重要,但是只有先打造阳光企业,才能实现公众监督,故不选。

C项内部监督不是文段强调的内容,文段重点强调的是公众监督。

故本题选D。

  第17题:

科学的规律是铁面无私的,只允许人们遵守,不容违反。

没有精细、严格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科学工作习惯,就不能取得任何科学成就。

只有“精”字当先,“严”字当头,精密地推理论证,精细地测量计算,精确地搞好试验,才能在科学规律面前获得“自由”。

科学研究中,在同一现象面前,粗心的人不以为然,或视而不见;细心的人则抓住不放,以此为追求新发现的端倪。

这粗心与细心,差距如天上地下。

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

  A.科学的规律是铁面无私的,只允许人们遵守,不容违反

  B.在科学研究中,粗心与细心,差距如天上地下

  C.在科学研究中,必须具有精细、严格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科学工作习惯

  D.在科学史上,具有精细、严格的科学精神的人是举不胜举的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没有精细、严格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科学工作习惯,就不能取得任何科学成就”是文段中心句,后面是对这一论点的展开论证。

故选C。

  第18题:

x2界值表的取值范围()。

  A.-∞

  B.-∞

  C.0

  D.-1

  lE、X2≤1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第19题:

有20人修筑一条公路,计划15天完成。

动工3天后抽出5人植树,留下的人继续修路。

如果每人工作效率不变,那么修完这段公路实际用多少天()

  A.16

  B.17

  C.18

  D.19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D。

由题意得每个人的工作效率为1/300,设修完这段公路实际用x天,根据题意则有(3×20)÷300+15(x-3)÷300=1,解得x=19。

故答案为D。

  第20题:

蒙药理论中三根是

  A.赫依

  B.希日

  C.赤巴

  D.巴达干

  E、培根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B,D。

本题考查蒙医理论的三根。

三根即赫依、希日、巴达干。

  C.E两项属于藏医学三因理论范畴。

  第21题:

随机应变,触类旁通表现出了思维的()。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独创性

  D.聚合性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第22题:

作为中国长安画派的创新人物,周一波的画作不仅汲取了西方当代绘画的艺术精髓,形成了独特的“水墨杂文”艺术风格,更重要的是始终保持着对脚下大地的热切关注,对民间疾苦的高度关切。

而无论是“乡土幽默”的专业评价,还是“民生情怀”的观众留言,画展收获的赞誉,也再次印证了那句大白话: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民族的才是大众的

  B.生活是艺术的源泉

  C.艺术的生命力源自创新

  D.艺术源予生活高于生活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由“更重要的是”可知。

周一波画作的成功除了其艺术风格上的创新外,更重要的在于其贴近民众、关注民生的创作态度。

A项的“民族”、C项的“创新”均不能与文段的关键信息相呼应,排除。

文段主要强调艺术源予生活的一面.对其“高于生活”的一面未曾涉及,排除D。

本题答案为B。

  第23题:

在一次社会调查中发现,A市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于B市和C市,而D市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C市高又低于E市。

由此可以推出()。

  A.E市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于A市

  B.B市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于C市

  C.A市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于D市

  D.在五个城市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中,C市最多名列第四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从材料中可以判断A大于C,D大于C。

又因为E大于D.所以E也大于C。

所以C最多排第四名。

选项ABC都无法推出。

  第24题:

一般博物学家常以外部环境如气候、食物等作为唯一可能引起变异的原因,就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可以算是正确的,这点以后当再讨论到,但是如果把啄木鸟的构造,它的足、尾、嘴、舌如此巧妙地适应了捉取树皮里面的昆虫,仅仅归因于外界的条件是不合理的。

对文中加横线的两个“这”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这”指代一样,都指变异的原因

  B.两个“这”指代一样,都指一般博物学家的看法

  C.两个“这”指代不一样,第一个“这”指代变异的原因,第二个“这”指代“以外部环境如气候、食物等作为唯一可能引起变异的原因”

  D.两个“这”指代不一样,第一个“这”指代一般博物学家对变异原因的看法,第二个“这”指代“就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可以算是正确的”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第一个“这”明显是指代一般博物学家对变异原因的看法。

  而第二个“这”与第一个“这”指代的意思是不一样的,第二个“这”指代的是在狭隘意义上,博物学家对变异原因的看法可以算是正确的。

故选D。

  第25题:

定义:

①犯罪预备: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

②犯罪中止: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③犯罪未遂: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典型例证:

  

(1)包工头欠民工小张工资不给,小张一一气之下杀了包工头,然后逃走

  

(2)林某欲与妻子离婚,妻子不同意离婚,林某趁妻熟睡之际准备开煤气将其杀死,但是想到孩子们知道真相后一定跟自己断绝关系,于是又关上煤气

  (3)王某为了报复同事李某,买了绳子和刀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A.0个

  B.1个

  C.2个>考试大>在线考试中心>>

  D.3个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1)属于犯罪完成,

  

(2)属于犯罪中止,

  (3)属于犯罪预备。

  第26题:

要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就必须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

与以上判断逻辑完全相同的是()。

  A.只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才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

  B.要高速度发展科学技术,就必须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

  C.只要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就必定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

  D.高速发展国民经济和高速度发展科学技术是完全一致的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由题干可知,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是国民经济的必要条件,只有A项符合题干的意思。

故选A。

  第27题:

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

  A.社会分工发达

  B.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

  C.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

  D.市场化水平较高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第28题:

人的书写习惯形成之后,具有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这种相对稳定性是由条件反射的强弱规律所界定的。

因为一个人从学到练习书写到书写动力定型的形成,一般都要经过较长的时间。

在此时间内形成的条件反射的刺激次数和强度都在日益加大,从而使自动化锁链系统也就越加巩固,最终导致书写习惯的形成。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

  A.人的书写习惯的形成需要很长时间

  B.人的书写习惯具有相对稳定性

  C.人的书写习惯是由于条件反射的刺激形成的

  D.人的书写习惯的稳定性只是相对的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该文段属总分结构,论点是“人的书写习惯形成之后,具有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故选B。

  第29题:

人为了追求自己的功利目的和物质__________,利用高科技无限度地向自然__________,不顾一切,不计后果。

这种做法,__________和当今世界流行的价值观念有关,_________可能和西方文化的传统精神有关。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组是()。

  A.利益开发既又

  B.享受追求不但而且

  C.享受索取一方面另一方面

  D.利益进军或者或者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本题可通过第二空来破题。

由“人为了追求自己的功利目的”、“不顾一切,不计后果”等表述可知,第二空应填入带有贬义色彩的“索取”一词。

  再读文段第二句可知,后面两空应填入表并列关系的关联词。

故选C。

  第30题:

下列关于行政组织的管理层次和幅度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若行政领导的水平高、能力强,则管理幅度可大些

  B.若工作性质简单、技术单

  一、则管理幅度可大些

  C.尖型组织结构的行政组织容易导致无政府主义

  D.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在行政组织结构中成反比例关系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层次多、幅度小的行政组织称为尖型结构,其特点是权力集中、控制有力、便于政令统一。

但不利于调动下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层.次少、幅度大的行政组织称为扁形结构,其特点是分权较多、控制较弱,下属自主权较大,但容易出现无政府主义。

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根据工作需要来设置行政组织结构。

  第31题:

建筑虽然起源于防寒、祛暑、荫蔽、安全等实用的生活要求,但在建筑史上,人类对解决生活实用而付出的合作劳动却远远不如对非实用方面付出的多。

宫殿、庙宇、祭坛、陵墓、教堂、纪念碑、园林等,这些全部或基本上服务于精神生活的建筑,其成就远远超过了住宅、作坊、堡垒等服务于物质生活的建筑。

建筑形式、建筑风格的演变,往往是一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最敏感的见证,在西方,人们形象地称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历史”。

人们形象地称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历史”,其原因是()。

  A.建筑凝聚着人类物质生产的巨大劳动,是人类自觉改造客观世界的直接结果

  B.建筑服务于精神生活成就突出,其形式、风格的演变,常是一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见证

  C.建筑是一个重要的审美对象,而对其具体观照会获得更多的美学感受

  D.建筑服务于精神生活,也服务于物质生活,两者都包涵了历史的审美因素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根据文意可知,“建筑形式、建筑风格的演变,往往是一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最敏感的见证”是该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也是称建筑为“石头写成的历史”的原因。

  第32题: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证明,中间阶层是社会的稳定器,他们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经济上乐于消费,政治上渴望稳定。

中国目前的问题是中间阶层的规模还不够大,也不稳定,而且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召开面临失业的威胁。

如果政府袖手旁观,置之不理,将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B.中间阶层的壮大有利于扩大内需

  C.为什么中间阶层是社会的稳定器

  D.要培育和帮助中间阶层发展壮大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本题属于意图推断类题。

文段首先介绍了中间阶层为什么是社会的稳定器,之后提出了中间阶层面临的困境,即“中间阶层的规模还不够大,还不够稳定”,最后指出“如果政府袖手旁观,置之不理,将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所以本文意在说明应当帮助中间阶层发展壮大。

故选D。

  第33题:

转委托是指代理人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将其享有的代理权的全部或一部分转委托给他人行使的行为。

其中,接受转委托的人叫做复代理人或再代理人。

相应地,代理人选任复代理人,并向其转授代理权的权利称为复任权。

从各方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总体讲,称做复代理关系。

下列属于转委托的是()。

  A.小王有一套60多平米的住房,卖给小胡,小胡暂时不想办过户手续,于是他们到公证处办理了公证委托书,委托小胡办理房屋出售、查档、测绘、代收房款等相关手续

  B.王某委托李某买一套商品房,并交给李某20万元购房款。

李某私自找到其认识的在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工作的吴某,委托其代购房屋,并将18万元现金交给了吴某

  C.朱某,8岁,因医院过失造成一眼盲的损害后果,其父母委托律师以医院为被告提起医疗损害赔偿民事诉讼,医院委托律师应诉

  D.甲委托乙,欲将其一批棉花存放于乙所属的仓库。

乙将棉花运到仓库时发现该仓库库房严重破损,且最近两天内可能有大雨。

而此时又无法与互甲取得联系,无奈之下,乙决定将这批棉花转至丙的仓库内存放,委托丙代为管理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转委托定义的要点是:

代理人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代理人将其享有的代理权的全部或一部分转委托给他人。

A项代理人将其享有的代理权的全部或一部分转委托给他人,不符合定义要点;B项李某私自把权力转移给吴某,不符合定义要点;C项没有涉及代理人转移代理权的问题,不符合定义要点。

D项符合定义要点。

  故答案选D。

  第34题:

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国家赔偿的主要方式是()。

  A.支付赔偿金

  B.返还财产

  C.消除影响

  D.恢复原状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