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萧县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620954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7.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萧县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安徽萧县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安徽萧县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安徽萧县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安徽萧县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萧县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安徽萧县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萧县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萧县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安徽萧县招聘试题及答

  案

  第1题:

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的学习称为()。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规则学习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的学习称为概念学习。

  第2题:

2,3,7,(),121,721

  A.11

  B.17

  C.19

  D.25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D。

观察数列各项,发现存在如下运算关系:

2×2-1=3,3×3-2=7,(7×4-3=25),25×5-4=121,121×6-5=721,即前一项×后一项项数-前一项项数=后一项。

因此D项符合题干规律。

  第3题: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

富有工匠精神的工匠对细节有很高的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99%提高到

  99.99%,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

从哲学方法论看,这种工匠精神强调的是:

  A.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墨守陈规”,不要“吐故纳新”

  B.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要“执两用中”,不要“标新立异”

  C.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追求卓越”,不要“因循守旧”

  D.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要“不拘一格”,不要“按图索骥”

  【解析】

  正确答案:

C。

  第4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任务是()。

  A.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B.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C.减轻农民医疗费用负担

  D.加强农村综合治理工作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略。

  第5题: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

  B.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C.商品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生产资本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在资本的循环运动中,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形式,接着又放弃这些形式,并在每一种形式中完成着相应职能的资本,就是产业资本。

故选B。

  第6题:

定义:

①扩大夸张:

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

  ②缩小夸张:

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弱、低、浅”的夸张形式。

③超前夸张:

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

典型例证:

  

(1)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3)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1)属于超前夸张,

  

(2)属于扩大夸张,

  (3)属于缩小夸张。

  第7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属于()。

  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C.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因此与具体科学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也就是共性和个性、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故选D。

  第8题:

学习对于()相当于()对于写字楼

  A.学生白领

  B.老师上班

  C.教室生活

  D.学校工作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行为与场所的关系。

在学校学习,在写字楼工作。

  第9题:

由于我国跨越了资本主义高度发展阶段,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因此邓小平指出:

  “现在我们虽说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

”这说明:

  A.我们还处于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B.我们搞的社会主义在补资本主义的课

  C.我们的生产力不发达。

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D.我国不可能搞真正的社会主义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已经结束。

  我国是越过资本主义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因此生产力不发达。

但现阶段绝不是补资本主义的课.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10题:

一位姑娘跟某大师学习插花艺术,大师告诉她有如下插花规则:

  

(1)或者既使用马蹄莲又使用杜鹃,或者既使用月季又使用仙人掌;

  

(2)要么用玫瑰或月季,要么用水仙或芍药;

  (3)如果使用了杜鹃,就不能再使用水仙或仙人掌;

  (4)只有使用了文竹才能使用玫瑰。

姑娘在她的作品中使用了仙人掌,根据上面的规则,她一定没有使用()。

  A.月季和马蹄莲

  B.水仙和杜鹃

  C.芍药和文竹

  D.玫瑰和杜鹃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根据条件

  

(1)使用了仙人掌,那么一定使用了月季(联言命题);由

  

(2)知,使用了月季,那么一定没有使用水仙和芍药(不相容选言命题及相容选言命题的负命题);由

  (3)知,杜鹃一定没有使用(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否定后件,就否定前件);因为玫瑰不能推出是否使用,所以文竹是否使用也不知道。

故答案为B。

  第11题:

评价机体核黄素营养水平状况的指标()。

  A.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

  B.血清谷丙转氨酶活力

  C.红细胞内谷胱甘肽还原酶活力

  D.血清糖基转移酶活力

  E、红细胞内转羟乙醛酶活力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第12题:

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他认为,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

为此,他提出“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

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第13题:

群体规范会形成群体压力,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

  A.极大的影响

  B.不大的影响

  C.积极的影响

  D.消极的影响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研究表明,群体规范形成的群体压力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因为青少年时期还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所以心理和行为容易受到来自同伴群体的影响而改变。

  第14题:

物质在生物体内进行氧化称为生物氧化,主要是糖、脂肪、蛋白质等在体内分解时逐步释放能量,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生物氧化是指三大营养素在体内氧化分解逐步释放能量,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B.生物氧化过程在组织细胞外进行,并与吸入氧和呼出二氧化碳的呼吸作用密切相关

  C.生物氧化提供生物体所需的能量:

一部分用于生命活动,一部分用于维持体温

  D.生物氧化与体外物质氧化或燃烧的化学本质是相同的,即都是消耗氧,将有机物氧化,最终生成C02与H2O,并释放能量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通常,“糖、脂肪、蛋白质”被称为“三大营养素”,因此A项判断正确。

根据定义中“物质在生物体内进行氧化称为生物氧化”,可知生物氧化过程是在组织细胞内进行的,B项判断不正确。

根据生物氧化定义可知

  C.D项正确。

  第15题:

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

  A.程序性知识

  B.实用的知识

  C.直观的知识

  D.可应用的知识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是根据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而进行分类的。

  第16题:

循环经济实质上是一种自觉的经济形态,需要公共部门、经济主体和金融界的三方转变观念,共同________,在全社会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营建环境

  B.努力氛围

  C.营造局面

  D.建造局势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C。

  第17题:

硫脲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包括

  A.轻度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B.不适宜手术或放射性碘治疗者

  C.青少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D.甲状腺危象

  E、克汀病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B,C,D。

  第18题:

  “管理规范到位”预防用药错误策略的具体措施有

  A.取消手写处方以避免辨认错误

  B.禁止处方使用缩写以避免沟通失误

  C.制定新药新知识培训制度,预防因医务人员知识缺失造成的用药错误

  D.不购入药名读音相似、包装相似的药品,避免处方和调剂差错

  E、把重心集中在监控高频发生错误的药物使用上,如注射剂、抗生素和心血管用药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B,D,E。

  第19题:

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理论基础的本草著作是

  A.

  《本草纲目》

  B.

  《新修本草》

  C.

  《本草经集注》

  D.

  《神农本草经》

  E、《证类本草》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第20题:

香蕉人是指出国之后,黄色的皮肤不变,但内心已经被外国同化,“变成”白色的人。

芒果人是指出国之后,黄色的皮肤不变,而内心还是中国人应有的,与皮肤一样颜色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芒果人的是()。

  A.小王的孩子出国两年后就不愿意回国了。

而且每次回国后总觉得周围的人不理解自己

  B.丽丽虽然父母都是中国人,但是从小在美国养父母家长大,不会说汉语,结婚后和丈夫一起来中国旅游,觉得中国是个很不错的地方

  C.佩佩出生在美国一条唐人街,从小就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能用汉语交流,但是觉得自己和中国人的思维差异太大,无法交流

  D.雯雯出国后经常回国,觉得还是家乡的伙伴更能明白她,国外也没有什么很吸引人的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芒果人的定义要点是:

①出国之后;②内心还是中国人应有的。

A项不愿回国、B项不会说汉语、C项无法交流,都不符合②;只有D项符合定义。

  第21题:

临床手术与麻醉的特点不包括

  A.损伤的必然性

  B.技术的复杂性

  C.病人的被动性及术前的焦虑心理

  D.病人或家属的多项要求

  E、过程中的风险性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第22题:

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

  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

  B.一周之后复习

  C.考试前复习

  D.当天复习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学习20分钟之后,遗忘达42%,所以应当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

  第23题:

先秦时代,“文学”一词的概念是指包括文学在内的一切学术。

到了汉代,随着文学(主要是辞赋和散文)的日益繁荣,人们对于文学的认识逐渐发展,文学有与一般学术分离而独立的趋势。

  《史记》为文学家单独立传或合传,而没有把他们写进《儒林列传》,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

  A.从先秦到汉代,“文学”一词的涵义扩大了

  B.到了汉代,文学作品开始形成一个独立的门类

  C.司马迁没有把文学家的事编写入《儒林列传》

  D.汉代文学的主要形式是辞赋和散文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材料先讲先秦时代,“文学”的概念是包括文学在内的一切学术,接着讲到汉代,文学开始与一般学术分离而逐渐独立,最后列举《史记》作为文学独立的例子,因此这段话主要支持的观点是B项。

A项说法有误,文学的涵义是更加具体、细化了,C项仅是文段论述内容的例证,D项是无关项。

故本题答案为B。

  第24题:

张某因不服税务局查封财产决定向上级机关申请复议,要求撤销查封决定,但没有提出赔偿请求。

复议机关经审查认为该查封决定违法,决定予以撤销。

对于查封决定造成的财产损失,复议机关正确的做法是()。

  A.解除查封的同时决定被申请人赔偿相应的损失

  B.解除查封并告知申请人就赔偿问题另行申请复议

  C.解除查封的同时就损失问题进行调解

  D.解除查封的同时要求申请人增加关于赔偿的复议申请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行政复议法》第29条第2款规定:

  “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没有提出行政赔偿请求的,行政复议机关在依法决定撤销或者变更罚款,撤销违法集资、没收财物、征收财物、摊派费用以及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具体行政行为时,应当同时责令被申请人返还财产,解除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措施,或者赔偿相应的价款。

”据此,张某在申请行政复议时没有提出赔偿请求,复议机关应当在撤销查封决定的同时,责令税务局赔偿因查封决定给张某造成的财产损失。

答案选A。

扩展阅读: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

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通过行政救济途径解决行政争议的一种方法。

第25题:

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抽象思维

  D.创造性想象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有三个特征:

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

  (本。

由张恩凯提供)第26题:

尘肺是指()。

  A.由于长期吸入粉尘而引起的疾病

  B.由于长期吸人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疾病

  C.由于长期吸人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D.由于长期吸人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肺病

  E、由于长期吸人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第27题:

下列植物中,()属于茄科的植物。

  A.棉花

  B.萝卜

  C.烟草

  D.南瓜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马铃薯和烟草属于茄科植物,棉花是离瓣双子叶植物,属锦葵目锦葵科木模亚科棉属,南瓜是葫芦科南瓜属的植物。

  第28题:

  ()对于争斗相当于桃李对于()

  A.战争树木

  B.和平秋冬

  C.武器培育

  D.干戈学生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干戈象征争斗;桃李象征学生。

  第29题:

下列()不属于新核算体系的五套基本核算表。

  A.国内生产总值表

  B.资金流量表

  C.资产负债表

  D.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略。

  第30题:

定义:

①犯罪故意是指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

②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③无罪过事件是指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不是犯罪。

典型例证:

  

(1)小明悄悄把脚放在桌子边,害同学摔了一跤

  

(2)警察小李认为自己的枪法百发百中,面对挟持人质的抢匪开枪,结果打中了人质

  (3)做完饭菜的父亲把菜刀放在厨房的桌子边上,小孩子去拿的时候不小心掉下来砍伤了脚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1)不属于犯罪,

  

(2)属于犯罪过失,

  (3)属于无罪过事件。

  第31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村享有选举权的村民有500人,其中200人参与了村委会主任选举,候选人张某获得120票,因而当选

  B.乙村享有选举权的村民有500人,在村委会选举中,李某获得300票,因而当选

  C.丙村在村委会选举中,设立了秘密写票处

  D.丁村村民胡某在村委会选举期间不能参加投票,书面委托其享有选举权的父亲代为投票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15条第2款规定,选举村民委员会,有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过半数投票,选举有效;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村民过半数的选票,始得当选。

A项中只有200人参加了选举,没有超过半数,因而选举无效,A项错误。

B项中李某获得300票,超过了500名享有选举权的村民的半数,必然也超过了参加投票的村民的半数,因而有效,B项正确。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15条第3款规定,选举实行无记名投票、公开计票的方法,选举结果应当当场公布。

选举时,应当设立秘密写票处。

C项正确。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15条第4款规定,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选举期间外出不能参加投票的,可以书面委托本村有选举权的近亲属代为投票。

D项正确。

本题答案为A。

  第32题:

某高校两校区相距2760米,甲,乙两同学从各自校区同时出发到对方校区,甲的速度为70米每分钟,乙的速度为110米每分钟,在路上二人第一次相遇后继续行进,到达对方校区后马上回返,那么两人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需要多少分钟?

  A.32

  B.46

  C.61

  D.64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B。

行程问题,两端出发多次相遇,公式法。

两端出发多次相遇问题公式为:

  (2n-1)S=(V1+V2)t,套公式两次相遇n=2,3×2760=(70+110)t,t=46。

因此,本题答案为B。

  第33题:

人际冲突有两种:

工作性冲突与情绪性冲突(关系冲突)。

工作性冲突是因为对工作本身有不同的理解、思路和方法;情绪性冲突则是情绪上的对立或敌意。

根据上面的定义,下面属于情绪性冲突的是()。

  A.菜单位领导因为坚持原则和下属发生严重的争执

  B.一位年轻女孩子,因男友的冷漠,和他吵起来了

  C.一位年轻的同事正在向顾客说明什么,但顾客显得很激动

  D.一位老者正在教训那些采摘校园玫瑰花的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A项,争执是因为“对工作本身有不同的理解、思路和方法”,属于工作性冲突,排除;B项,吵架是由于“情绪上的对立”,属于情绪性冲突,当选;C项,激动并没有体现出“情绪上的对立或敌意”,排除;D项,老者之所以教训那些采摘校园玫瑰花的人是因为他们确实犯了错,并不是因为“情绪上的对立或敌意”,不是情绪性冲突,排除。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34题:

将一个8厘米×8厘米×1厘米的白色长方体木块的外表面涂上黑色颜料,然后将其切成64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再用这些小正方体堆成棱长4厘米的大正方体,且使黑色的面向外露的面积要尽量大,问大正方体的表面上有多少平方厘米是黑色的()

  A.84

  B.88

  C.92

  D.96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B。

白色长方体可以看做64个小正方体平铺,由4个角,24个棱和36个中间面小正方体构成,角上的4个小正方体有4个面被刷成了黑色,棱上的24个小正方体连续的3个面被刷成了黑色,中间的36个小正方体相对的2个面被刷成了黑色。

拼成的大正方体有8个角,24个棱和24个单面的小正方体构成,拼接时有4个角需用长方体中间面上的小正方体来进行补充,每个角需要三个面是全黑色,但是补充的小正方体只有一个黑面,每个角缺两个黑面,四个角就缺8个黑面,大正方体的表面积为4×4×6=96(平方厘米),大正方体的表面上共有96-8=88(平方厘米)是黑色的。

因此B项当选。

  第35题:

辽与西夏分别是契丹与党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

两者的相似之处是:

  A.两族均源出秦汉时期的东胡

  B.创立政权在宋朝建立之后

  C.仿汉字结构创制本民族文字

  D.均曾与北宋结为兄弟之国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C。

逐一排除法。

A错误。

辽是契丹所建立,属东胡族系,是鲜卑的一支;西夏是党项族的一支。

B中,北宋建立于960年,辽建国于907年,国号契丹,916年始建年号,早于宋。

D错误,约为兄弟之国的是宋辽,西夏向宋称臣。

故C正确。

  第36题:

如果选购了股票,则不能投资期货;只有投资期货,才能投资邮票;或者投资邮票,或者投资外汇;但是最近投资外汇风险太大,不能操作。

据此,可以推出()。

  A.选购股票

  B.不选购股票

  C.不投资邮票

  D.不投资期货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第37题:

产生“寻租”的根源在于()。

  A.经济不发达

  B.监督体制不完善

  C.部分官僚的素质太差

  D.政府干预过多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在政府行为中所产生的寻租问题是由于政府干预产生的~类经济现象,它是一种典型的、直接的、非生产性寻租利益活动,主要利用行政法律的手段来阻碍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之间的自由流动、自由竞争,以此来维护或攫取既得利益。

  第38题:

甲、乙、丙三个球,一个是红色,一个是蓝色,一个是黄色。

丙比黄色球大.甲和蓝色球不一样大,蓝色球比丙小。

据此,可以推出()。

  A.甲是红色,乙是蓝色,丙是黄色

  B.甲是蓝色,乙是黄色,丙是红色

  C.甲是黄色,乙是红色,丙是蓝色

  D.甲是黄色,乙是蓝色,丙是红色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分析推理类题目。

由“甲和蓝色球不一样大”和“蓝色球比丙小”可知蓝色球是乙;

  “丙比黄色球大”和“蓝色球比丙小”可知丙是红色球,则甲是黄色球。

故答案选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