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重力测量实习指导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1016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重力测量实习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整理重力测量实习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整理重力测量实习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整理重力测量实习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整理重力测量实习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整理重力测量实习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整理重力测量实习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整理重力测量实习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整理重力测量实习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整理重力测量实习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整理重力测量实习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整理重力测量实习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整理重力测量实习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整理重力测量实习指导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整理重力测量实习指导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整理重力测量实习指导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整理重力测量实习指导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整理重力测量实习指导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重力测量实习指导书.docx

《整理重力测量实习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重力测量实习指导书.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整理重力测量实习指导书.docx

整理重力测量实习指导书

《重力测量实习指导书》

2007年3月

赵晓燕

重力仪的安全保护须知

 重力仪是一种精密、贵重的测试仪器,正确的、严格的保养维护是保证观测成果质量的前提,也是保证仪器安全所必须的。

(1)重力仪的保管和使用应建立严格的责任制,仪器的主管人员和使用人员应对仪器的安全负责,未经主管人员和操作者同意,别人不得随意动用仪器。

重力仪的配件和工具一般应随仪器妥善保管,不得弃置或改作它用。

 

(2)长距离运输重力仪时应有专人负责,并尽量设法减震,严禁将仪器大角度倾斜,操作过程中防止对仪器的任何碰撞。

仪器筒提手、挂钩和背带等应随时检查以发现隐患,予以及时消除。

仪器放在底盘上后,操作员不得离开,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3)在野外观测中,重力仪要防止被阳光直照、淋雨。

每日工作后应将仪器表面擦试一次,目镜应用软毛刷或擦镜纸轻轻擦拭,不准用其他不合适的代用品。

每周至每月应对脚螺丝清洗、润滑一次。

 

(4)存放重力仪的环境应安全、稳固、干燥,如长期不用应及时取出电池,并在放仪器的防展筒内放置干燥剂。

 

(5)重力仪的重大检修应送仪器厂或仪修站进行。

在野外观测过程中如发现较大故障时,不得轻率动手,随意拆卸仪器部件,而应由具有一定检修经验的人员在主管批准下,于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处理,检修时应有一个洁静的环境,且有两人同时在场才行。

 

(6)在发放和验收仪器时,应作相应的仪器性能检验,双方签署记录,严格交接手续。

实训一、重力仪的认识与操作

实训目的:

认识ZSM型、CG型、GS型、DZW型重力仪的结构及其功能,学会ZSM型、CG型石英弹簧重力仪的操作。

实训内容:

熟悉ZSM型、CG型重力仪的操作面板,完成重力仪在一个点上的读数。

基本要求:

每人分别完成一个点上的读数、记录任务。

每人一个点上的读数的自差不大于0.4格。

实训步骤:

(1)了解重力仪运输防震设备、防震措施、建立重力仪运输、使用的安全意识。

(2)认识重力仪面板:

计数器、目镜、纵、横水泡了望孔、电源与照明系统、脚螺旋。

(3)整平仪器:

先调横脚螺旋,使横水泡居中,然后调纵脚螺旋,使纵水泡居中。

(4)旋转计数器使亮线与刻度盘零线对齐。

(5)取计数器的读数,读数为5位有效数字,三位整数,最后一位是估读的。

(6)重复(3)、(4)、(5)读取第二、三次读数。

(7)判断:

三次读数最大值与最小值不大于0.2时,取其三次平均值作为本点重力读数。

当三次读数最大值与最小值大于0.2时,增加读数至到满足上述要求为至。

记录表:

观测时间:

观测者:

观测次数

重力仪读数

均值

回答思考题,理解零点补偿读数原理。

实训学时:

2学时

规范要求:

三次读数互差不超过0.2格

思考题:

1、同一时刻不同的重力仪读数相同等吗?

,为什么?

2、同一台重力仪不同时刻读数相同吗?

,为什么?

3、当三次读数超差时,怎么办?

4、在整平仪器时,为什么要先调横脚螺旋,使横水泡居中,然后调纵脚螺旋,使纵水泡居中?

实训二、重力仪的水准器的检查与调节

实训目的:

了解水准器的工作原理,掌握水准器的检查与调节的方法。

实训内容:

(1)检查仪器面板相对脚螺丝的位置是否正确。

(2)检查纵、横水准器的安装是否正确。

(3)纵、横水准器调节。

实训步骤:

(1)将纵、横水泡居中,亮线与零线对齐。

(2)移动纵脚螺旋,使水泡上下移动,观察亮线,若亮线均向右移动,说明纵水准器安装正确,否则,纵水泡安装错误。

(3)同样方法检查横水准器,注意:

每次移动横水泡时,要将纵水泡居中,再观察亮线移动方向。

(4)当纵、横水准器安装均正确时,则水准器安置正确。

为了更好安装水准器也可以做水泡曲线,其步骤为:

当检查纵水准器时,移动纵脚对准标志线,读取纵脚上的刻度n,调亮线与零线对齐读取重力仪的读数s。

再移动纵脚,读取n和S。

直到找到重力仪读数的最大值为至。

以n为横坐标,以S为纵坐标,做纵水泡曲线,曲线的最大值nmax位置即为重力仪水平位置,此时,若纵水泡居中,说明纵水准器位置正确。

同理,可以检查横水准器,注意在检查横水准器时保证纵水泡居中。

当水准器位置不正确时,应调节,其方法为:

将脚螺旋调到最大值位置,此时用小改锥伸进相应的脚螺旋调节孔,将水泡装居中。

记录:

刻度n

重力仪读S

基本要求:

通过上述工作,使重力仪的水准器处在正确位置。

实训学时:

2学时

规范要求:

定期检查水准器。

实训设备:

重力仪、改锥、坐标纸、铅笔

思考题:

1、水泡居中位置就是重力仪水平位置吗?

2、做水泡曲线时,当纵脚移动到某一位置时,会出现重力仪读数不稳定情况?

怎么解释这种情况?

实训三、石英弹簧重力仪的亮线灵敏度的检查与调节

实训目的:

通过实训理解重力仪灵敏度的物理意义,掌握亮线灵敏度的检查与调节方法,掌握一般误差分析方法。

实训内容:

(1)检查亮线灵敏度是否在最佳值(16—20格)范围。

(2)分别用两种方法调节重力仪的灵敏度,并讨论误差来源和大小。

基本要求:

(1)改变纵脚螺丝,观察灵敏度与纵向倾角的变化关系,并找出临界角的位置。

(2)比较调节前后零点读数的差异,说明其原因。

(3)若用倾斜法调节灵敏度,测定倾斜误差,并分析它对观测的影响。

实训学时:

2学时

规范要求:

亮线灵敏度:

要求16格~20格为正常

观测次数

S左1

S0

S右

E光

E光均值

实训步骤:

1、调节脚螺旋,整平重力仪仪器。

2、调节亮线,使亮线分别对齐刻度盘的左1格、零线、右1格读取重力仪读数,填写下列记录表。

3、计算亮线灵敏度:

E光=1/2(S右1-S0+S0-S左)

4、重复上述步骤,取E光均值

判断:

当E光≥20格时,重力仪灵敏度太低,当E光≤16格时,重力仪灵敏度太高。

当灵敏度不适中时,进行灵敏度的调节。

实训四、重力仪的格值的标定

实训目的:

理解重力仪格值的概念,掌握格值K的标定方法,并评价标定结果。

实训内容:

(1)使用“基线法”标定仪器。

(2)根据标定数据,计算仪器的格值。

(3)计算标定的精度,参照规范评价标定结果。

基本要求:

(1)选两个基点,连续取往返三个单程观测作为一个独立结果,每小组作二个独立结果,收集其它小组结果,取六个合格独立结果的中数为本仪器的格值。

(2)为了减小仪器的零漂影响,每个独立结果应在短时间内闭合,对有较大“掉格”的结果应舍弃。

实训学时:

2学时

规范要求:

最少取六个以上合格独立结果的均值,一个测回记录如下

重力仪格值测定记录表

日期:

年月日仪器号:

运输工具:

天气:

点号

重力仪读数

中数

观测时间

备注

1

2

1

2

1

计算:

已知:

两点重力差为5.455mGaL,求重力值格值。

实训五、重力仪静态、动态零漂的检验

实训目的:

了解重力仪“掉格”现象,掌握重力仪静态、动态零漂的检验方法,学会定量分析零漂规律。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实训内容:

(1)做仪器的静态零漂实验,做重力仪静态零漂曲线,确定零漂率,并评价仪器。

(2)在选定的两个基点上做仪器的动态零漂实验,做重力仪动态零漂曲线,确定动态零漂率,计算动态观测精度,并评价仪器。

基本要求:

(1)做静态试验时选择环境温度不大于1℃,无振动干扰的稳定地点,每半小时读数一次。

(2)对所有观测值进行固体潮改正。

(3)对试验持续时间可根据实际条件调整。

实训学时:

6学时

规范要求:

两次读数时间间隔为半小时,持续时间为48小时

实训六、重力仪一致性试验

实训目的:

掌握仪器一致性比测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计算、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实训内容:

(1)在选好的基点(10个以上)上,进行比测。

(2)在一张图上画出各台仪的重力差对比曲线,并比较仪器的性能。

(3)计算每台仪器的均方差,并评价仪器。

基本要求:

所选的点应有较大的重力差。

对一致性差较大的仪器分析其误差来源。

实训学时:

4学时

实训步骤:

(1)在选好的有一定重力差的标定基线上(10个以上的点),待检测的重力仪同时在各基点上读数,要求三次读数互差不在于0.4格,填写记录表。

(2)计算各点相对某一点(基准点)的重力差。

(3)以基点点号做出横坐标,各点仪器的重力差为纵坐标,绘出各台仪器重力差曲线(对比图)。

(4)分析各台仪器的一致性,并计算台仪器的均方差,并作为衡量其一致性精度指标,按规范的要求评价各台仪器

重力仪一致性试验记录、计算表

观测时间:

仪器号:

观测者:

计算者:

点号

重力仪读数

均值

格数差

重力差

重力差的均值

偏差

规划编制单位应当在报送审查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附具对公众意见采纳与不采纳情况及其理由的说明。

三、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另外,故障树分析(FTA)和日本劳动省六阶段安全评价方法可用于定性、定量评价。

(6)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科学性。

(1)资质等级。

评价机构的环评资质分为甲、乙两个等级。

环评证书在全国范围内使用,有效期为4年。

4.将环境影响价值纳入项目的经济分析

(3)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

除包括上述内容外,还应当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主要包括规划草案的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以及规划草案的调整建议。

定量安全评价方法有:

危险度评价法,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泄漏、火灾、爆炸、中毒评价模型等。

(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适用范围和责任主体

 

实训七、重力网的平差----波波夫平差

实训目的:

通过实训,理解重力网的闭合差、平差的概念。

掌握重力网平差的一种方法----波波夫平差法。

实训内容:

(1)给定一个由7个重力点3个环组成重力自由网。

(2)计算各环的闭合差。

(3)确定平差分配系数。

(4)对各环进行闭合差的分配,并检查分配结果。

(5)求各边平差后的重力差值。

(6)求重力网观测精度。

基本要求:

平差系数取边数分之一即等权分配。

若已知某点的重力绝对值,推算其它各点的绝对重力值,参照规范要求评价重力网的观测结果。

实训学时:

2学时

规范要求:

尾数可调整,平差计算的精度为观测数据最后一位

步骤:

1、计算各环闭合差。

2、确定各边分配权即“红数”

3、进行初次分配(从闭合差最大开始)

4、重新计算各环的新闭合差并分配直至分配完。

5、求各边分配总值

6、检查分配是否有误,可用下式:

本圈原始闭合差=本圈各边分配总值之和

7、计算各边改正值

8、计算各边平差后重力差值

9、计算重力网的精度

ε=

式中:

Vi为各边的分配总值

S为网的圈数

M为总边数

N为基点数

10、若:

G1=0,求各点的绝对重力值

实训八、人为因素高程变化重力效应的计算

实训目的:

学会分析人为因素对重力观测的影响。

学会人为因素造成观测点高程变化对重力观测影响值的定量计算。

实训内容:

(1)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高程变化对重力影响的具体关系式。

(2)根据大仓形变观测资料,用相关分析法确定大仓点高程变化规律。

(3)求出该点各时间段内重力变化的拟合值,及相关系数。

(4)计算各对应时间段内高程变化的重力效应。

(5)计算各对应时间段内改正后的重力变化。

基本要求:

加深理解在异常分析中排除干扰的重要性。

根据所给的观测点观测资料,重力变化和高程变化均视可视为线性变化。

按要求填写计算表格。

实训学时:

2学时

测点大仓自1981年12月到1989年10月共进行了21期重力测量。

由各期测量得到的重力变化量列于表1第3列。

据调查大仓地区因大量抽取地下水而造成地壳明显下沉,如表1所示。

要求对高程变化造成的重力效应进行计算并填下表其它项内容。

表1重力变化观测值及改正计算表

观测时刻

重力变化

高程变化

高程变化

重力效应

改正后重力变化

日期

相对长度

观测值

拟合值

1981.12

0

1982.3

-2

1982.6

76

1982.9

2

1982.12

102

1983.3

26

1983.6

23

1983.9

128

1983.12

74

1984.3

91

1984.11

138

1985.3

-8

1986.3

190

1987.3

192

1987.6

178

1987.7

171

1987.11

182

1988.1

184

1988.6

206

1988.7

208

1988.10

209

 

表2大仓测点高程变化

观测时刻

高程变化

日期

相对长度

观测值

似合值

1980.10

0

1981.7

-78.9

1983.7

-198.9

1988.7

-492.9

分析,由表可以看出,大仓地区在近七年中,重力变化一直上升高达209毫伽,经效正且近似线性变化,该变化是否与地震有关?

经调查本地地质、地形变等各方面资料,得知,本地区大量抽水而造成地壳明显下沉是造成重力变化的主要原因,认为是人为因素造成的重力变化,在异常分析中应作为干扰予以排除。

由重力效应公式:

δg=-0.197ΔH(mGal)其中ΔH以厘米为单位

为了将离散的重力变化量转换为连续变化量,同时也消除偶然误差,获得可靠的重力变化信息,对本地区变化及地形变化进行趋势性变化拟合分析得到如下方程:

δg=5.2+2.57t

相关系数R=0.889

δ=-19-5.2t

相关系数R=0.998式中t以月为单位,可见重力变化、高程变化均与时间呈线性相关。

实训九、重复重力观测数据的初步处理

实训目的:

理解各项重力改正的物理意义,掌握改正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实训内容:

1、将仪器读数换算成毫伽值

2、进行固体潮改正

3、分别进行仪器高改正、零漂改正、气压改正

4、计算改正后的A、B两点的重力差。

实训要求:

已知重复重力测量的A、B两点的重力观测记录如下,数据见下表,该地潮汐因子取1.16,重力理论值8至12的整点值为-91.1、48.5、73.3、79.9、68.2单位为μGal,该地区重力垂直梯度为0.3068mGal/m,气压改正系数为-0.43μGal/102Pa,仪器零漂系数为0.12μGal/小时,该仪器的一次项系数为:

1.0000617。

厂家给定格值:

R

F1

F2

1700

1800

1900

2000

1710.713

1811.392

1912.075

2012.765

1.00679

1.00683

1.00687

1.00688

试分别对各点进行固体潮改正、气压改正、仪器高改正、零漂改正并填表,并求改正后两点改正后重力差。

点号

观测时间

重力仪读数

气压

102Pa

仪高(cm)

毫伽值

固体潮改正

气压改正

仪高改正值

零漂改正

A

B

实训十九重力台站参观实习

实习目的:

了解重力台站仪器与设备与日常工作

实习内容:

(1)了解前兆仪器、台网公共设备、辅助观测设备及组装

(2)了解重力台站建设与观测环境

(3)了解重力台日常工作情况

学时:

4学时(灵活安排)

填写下表:

地震台站实习记录表

实习台站:

实习时间:

台站性质:

实习人姓名:

 

实习指导教师:

台站地理位置

 

台站地质构造情况

 

 

台站观测

手段

 

地震仪器名称,型号

 

辅助观测设备与仪器

 

 

台站观测的共公设

 

 

台站观测工作状态

 

 

台站观测环境与主要干扰情况,

 

 

实习体会:

(台站建设方面、台站工作、生活条件、数字化改造,台站工作人的职业素质)

(写不下可另加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