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东亚期货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621075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东亚期货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上东亚期货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上东亚期货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上东亚期货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上东亚期货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东亚期货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

《上东亚期货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东亚期货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东亚期货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

上东亚期货有限公司校园招

  聘真题及解析

  第1题:

网络由于飞速发展在整个社会活动中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由于______的加强,信息交流加快,生产和工作效率都大为提高,同时,也可能______各种社会问题,如计算机犯罪、个人信息被泄露等。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关联催生

  B.联系引发

  C.互动暴露

  D.交往带来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互动”和“交往”的主体一般是人,“社会问题”一般搭配“引发”。

故选B。

  第2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禾苗把鸦鹊湖伪装成无边的草原,一条机耕道在稻田问蜿蜒着没入远方。

  B.我们阅读名著不仅能得到艺术的享受,而且能获得人生的启迪。

  C.大街小巷,人头攒动,大家望眼欲穿,期盼着奥运冠军凯旋归来。

  D.站在山顶四处眺望,只见经过退耕还林的山区风景秀丽,进退维谷。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D项望文主义使用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第3题:

定义:

①风险投资:

投资人在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向有潜在发展前景的新创或市值被低估的公司、项目、产品注入资本,数年后再通过上市、兼并或其他转让方式撤出投资,取得高额投资回报的一种投资方式。

②证券投资:

指企业或个人用积累起来的货币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借以获得收益的行为。

③项目投资:

以特定项目为对象,直接与新建项目或更新改造项目有关的长期投资行为。

典型例证:

  

(1)顾某在李某的邀请下投资了其新开的饰品店

  

(2)某种债券年息为10%,按复利计算,期限5年,张某在债券发行一年后以1050元的市价买人

  (3)王某将所有的积蓄拿出承包了某村100亩土地建立特色蔬菜基地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2)属于证券投资,其他例证无对应定义。

  第4题:

简洁精辟、意义完整、结构定型的成语被滥用谐音篡改得面目全非;任意生造的各种。

时髦语言花样别出,让人摸不着头脑;错字、别字屡屡见诸书籍、报刊和电视……此种情形令人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悚然

  B.惘然

  C.悻然

  D.愕然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悚然:

害怕的样子。

惘然:

失意,忧思疑惑不解,不知所措。

  悻然:

怨恨.愤怒的样子。

愕然:

形容吃惊。

根据词义和语境,答案为D。

  第5题:

血虚风燥瘙痒的特征是

  A.瘙痒游走不定,或泛发全身,遇风加重

  B.皮损瘙痒剧烈、焮红灼热、抓破出血

  C.皮损干燥瘙痒,有抓痕干血痂、糠秕样脱屑、粗糙皲裂

  D.阵阵奇痒难忍,痒如虫行,搔破糜烂

  E、皮肤瘙痒不剧烈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C第6题:

__________今天的人类居住在一个空间探索和虚拟现实的完全现代化的世界里.但他们的活动和石器时代的狩猎者的活动基于__________的智力本质,例如,在受到威胁时进行对抗的本能。

以及交换信息和分享秘密的动力。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其实、不同

  B.尽管、同样

  C.虽然、不同

  D.尽管、类似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由句中的“但”可知,第一空应填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排除A。

  “类似”意为大致相像.说明还存在才、同的地方,而题干中的“例如”后面的内容并没有说明有不一样的地方,由此排除D项。

根据题干的转折关系以及“例如”后面的内容可知,题干是说,今天的人类与石器时代的人类虽然居住在不同的世界里,但是智力本质是相同的,第二空应选“同样”,故正确答案为B。

  第7题:

和谐社会可以理解为()。

  A.西方社会的“福利社会”

  B.社会主义的治国思想

  C.我国古代社会描写的“田园牧歌”

  D.

  “大同”社会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治国机制,也是一种治国结果,是目标与过程的统一,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

  故本题答案选B。

  第8题:

  “延续尊老爱老传统、营造‘日落夕阳,红满天下’和谐场景”的根本之道是()。

  A.加大违法惩处力度,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

  B.法律对老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宽宥

  C.社会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共同关爱

  D.是提高养老金标准,改善老年人经济状况。

  【解析】

  正确答案:

C。

  第9题:

学生的求知欲(问题意识)和表现欲(参与意识)、求知的欢乐和实现愿望是推进课堂教学发展的永恒的内动力。

没有认识的__________,实质上就没有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需要、教学

  B.欲望、教育

  C.需要、教育

  D.欲望、教学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这道题讨论了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与课堂教学发展的关系,即认识的欲望与教育的关系。

需要:

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它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要求的反映。

  “需要”侧重于社会要求。

  “欲望”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

由题干中“求知欲”可知第一个空应选“欲望”,教学是一项活动,教育在广义上包括教学。

所以,第二个空应选“教育”。

即B项。

  第10题:

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是()。

  A.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

  B.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

  C.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

  D.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支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地域概念,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国民生产总值则是一个国民概念,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所以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

  第11题:

121,729,2401,3125,729,()

  A.100

  B.1

  C.0.5

  D.1655

  B.10:

58

  C.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第12题:

20世纪50年代,舟曲县森林覆盖面大,生态环境平衡,有“陇上江南”之称。

  然而之后的半个多世纪,舟曲的森林覆盖率从67%锐减到20%。

森林的过度砍伐导致舟曲水土流失严重,山体风化,土地裸露,一旦遇到狂风暴雨,泥石流就容易形成并沿着山谷倾泻而下。

另外,近10年来,舟曲县获批的大小水电站有55座。

修建水电站要炸山辟地,会令岩体变得松动,植被遭到破坏,制造了大量的松散物质。

更有甚者,舟曲矿产资源丰富,开矿遗留的废弃土石处理不当,使松散碎屑物质量大增。

这样,在自然状态下需数

  十、数百乃至上千年才能聚集起来的松散碎屑物质量,现在几年内便达到了。

桶里装满了“火药”,自然一点就炸。

这段文字意在()。

  A.剖析舟曲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原因

  B.告诫人们不要乱砍滥伐

  C.说明人为因素在舟曲泥石流灾害中担当的角色

  D.警示人们泥石流灾害要防患于未然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文段对舟曲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剖析,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森林的过度砍伐”

  “不合理修建水电站”

  “开矿遗留的废弃土石处理不当”,这些均是泥石流发生的人为因素。

由后面的“在自然状态下需数

  十、数百乃至上千年才能聚集起来的松散碎屑物质量,现在几年内便达到了”可知,文段列举上述原因意在说明人为因素在舟曲泥石流灾害中充当了催化剂的角色。

C选项正确。

A项所述范围过宽,文段重点在促使泥石流发生的人为因素,排除。

B项所述过于片面,乱砍滥伐仅是人为因素中的一项。

D项无法从文中推出。

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13题:

①单纯罗列史料,构不成历史②只有在史料引导下发挥想象力,才能把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丰富内涵表现出来③历史研究不仅需要发掘史料,而且需要史学家通过史料发挥合理想象④所谓合理想象,就是要尽可能避免不实之虚构⑤这是一种悖论,又难以杜绝⑥但是,只要想象就难以避免不实虚构出现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①②④⑥⑤

  B.①③④⑥⑤②

  C.⑤③②①④⑥

  D.④⑤⑥③②①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因为四个选项中首句都不一样,所以可以通过确定首句来排除选项。

句⑤的开头是“这”,代词一般不作为语段的开头,所以排除C;句④“所谓”使用在对前文某个词的解释之中,所以也不能做首句。

观察这几句话会发现,它们主要讨论了两个方面,即挖掘史料和发挥合理想象。

因此句③谈到了两个方面,可以作为首句,后面分别对这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所以选择A选项。

  第14题:

梁先生一个人出去见马歇尔•司徒雷登的时候,总是带着我________翻译。

当时除梁先生外,罗隆基和陈达他们________民盟国际关系委员会主任和宣传委员会主任的身份同外国人________的机会更多,但马歇尔•司徒雷登对梁先生更加________。

  A.担任以接触尊重

  B.担任据接见敬重

  C.委任用接待保重

  D.出任凭接受着重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委任”和“出任”语意庄重,不适合语境,排除

  C.D;根据下文的“身份”一词可知第二个空用“以”恰当,用“据”不妥。

最后两空用“接触”和“尊重”符合语境。

故正确答案为A。

第15题:

根据我国《合同法》,以下对买卖合同中标的物的风险负担的表述错误的是()。

  A.特定物的风险在合同成立后即由买受人承担

  B.在途货物的风险自合同成立后即转移给买受人

  C.需要运输的标的物,自交付给买受人后风险转移给买受人

  D.在买受人因标的物质量不符合要求拒绝受领的情况下,风险转移给买受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C,D。

根据《合同法》第142条规定:

  “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可知A项说法不正确。

第144条规定:

  “出卖人出卖交由承运人运输的在途标的物,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毁损、灭失的风险自合同成立时起由买受人承担。

”可知B项正确。

根据第141条第1款规定:

  “出卖人应按照约定的地点交付标的物。

”第143条规定:

  “当事人没有约定交付地点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141条第2款的规定标的物需要运输的,出卖人将标的物交付第一承运人后,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由买受人承担。

”可知C项错在风险应是交付给第一承运人后转移。

根据第148条规定:

  “因标的物质量不符合质量要求,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买受人可以拒绝接受标的物或者解除合同。

买受人拒绝接受标的物或者解除合同的,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出卖人承担。

”可知D项错误。

  第16题:

  “这么低的价钱,这么多的功能,你不买简直不可思议!

  “我们有最权威的质量保证书,让你用得一千个放心,一万个放心!

  “只要998元,破盘价998元,你去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专卖店都不会有低于1000元的产品,破盘价998元!

就是盘子破掉的价钱啦!

”……近一时期以来,各类电视直销广告于电视频道上频频露脸,以“超低价”向观众推销各类所谓的“世界名牌”和“高科技产品”。

这些信誓旦旦叫卖的钻石、黄金、高科技产品,却多是水钻、镀金、山寨货,而由于种种原因,蒙受损失的消费者大多无法及时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对本段文字主旨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虚假电视直销广告害人匪浅

  B.众多电视直销商家传播信息虚假,侵害消费者权益

  C.消费者应审慎对待电视直销购物

  D.很多电视直销商品有着很严重的质量问题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主旨推断题。

本段文字首先罗列了一些电视广告,通过对比其极具煽动性的言语和名不副实的产品,表明了这些广告的虚假性,并指出消费者因此蒙受损失却大多无法及时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A选项是对这一主旨的恰当概括。

文段的主体是虚假电视直销广告,因此

  B.C.D项主体针对不准确。

  第17题:

被称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A.邓稼先

  B.钱学森

  C.袁隆平

  D.吴阶平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邓稼先,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

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

作为主要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

  第18题:

下列名言与作者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

  B.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C.

  “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

”——荀子

  D.

  “兼相爱,交相利。

”——老子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兼相爱,交相利”出自《墨子》,由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纂而成,是墨家学派的观点,主张兼爱非攻。

故选D。

  第19题: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出自()

  A.

  《论语》

  B.

  《大学》

  C.

  《中庸》

  D.

  《学记》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第20题:

关于一个国家货币的贬值或升值,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本国货币贬值有利于本国外汇的增收节支

  B.本国货币贬值有利于本国不断扩大出口

  C.本国货币升值有利于本国进口外国技术设备

  D.某国货币升值对持有该国币种债务的国家有利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本国货币贬值后,出口同样数量的商品换取的外汇减少了。

  故选A。

  第21题:

长久以来,我们的企业习惯了单纯地坐等监管部门来进行行业规范,即使在危及自身权益时,也大多只是打击一下仿冒自己商品的企业,对于市场环境的优劣、行业内存在的问题却仿佛全然不见。

于是李鬼大张旗鼓,而李逵却犹抱琵琶半遮面、待在深闺无人识。

假冒伪劣一旦当道,损失的不仅是消费者对整个行业的信任,更是企业自身的权益。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假冒伪劣现象伤害了消费者和企业的利益

  B.市场环境纵容了商品的假冒伪劣现象

  C.企业缺乏主动维护行业规范的意识

  D.良好的市场环境更需要企业的参与和维护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文段第一句用“习惯”、“坐等”、“全然不见”等词刻画了企业长期以来对一些缺乏规范行为的纵容和漠视,第二句接着讲由于企业没有主动参与行业规范建设以及监管的行为所导致的后果。

整个文段是为了说明企业对行业规范的维护不力,C项正确。

A项是文段的部分内容,不足以概括整个文段;B项不能从文段中找出相关内容;D项是根据文段内容进行的推断,并不是文章的主旨。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22题:

人类最古老的绘画形式是()A国画B壁画C油画D陶瓷画

  【解析】

  正确答案:

B。

  第23题:

校对:

印刷:

出版()谈判:

签署:

废除抢劫:

入狱:

判刑选举:

组阁:

执政研发:

转让:

投入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题目详解:

题干存在两种关系,一是时间上严格顺序,二是前者为后者的必经程序,只有C项符合这两个特征。

A项中的“签署”可以不经“谈判”,并且“废除”是对“签署”的否定;B项中,“抢劫”如果符合法定条件,如抢劫者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则未必“入狱”;D项中时序颠倒,“投入”应在“研发”之前。

  第24题: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急速推进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对能源的需求必然是急剧、大量增长的。

但高增长、高耗能、高污染、高浪费、低效益的发展模式是绝对不可取的。

最能准确复述上面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是()。

  A.我国的能源问题日益严重.这主要是由于经济快速增长造成的

  B.要把追求经济增长放在我们工作的首要位置

  C.不能一味追求经济高速增长,而应大力限制能源消费

  D.应当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把过高的能源消耗降下来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材料第一句说明经济持续增长,必然带来对能源需求的增长,第二句强调高增长、高耗能、高污染、高浪费、低效益的发展模式绝对不可取。

所以,这段材料的主要意思应为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控制好能源消耗,D项最符合题意。

材料并没有关于“能源问题日益严重”的表述,所以A项不能选;B项过于片面:

  “高增长、高耗能、高污染、高浪费、低效益的发展模式是绝对不可取的”并不等同于应大力限制能源消耗,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

  第25题:

\t某1岁男孩,因抽搐人院。

上呼吸道感染2天,昨夜发热嗜睡。

查体有颈强,体温40℃,WBC17×109/L,腰穿脑脊液细胞数4×109/L,中性粒细胞占88%,诊断为细菌性脑膜炎。

细菌培养时发现在预加的金葡菌菌落周围生长旺盛,出现卫星现象。

G染色为革兰阴性杆菌。

试问所感染的细菌可能是

  A.肺炎克雷伯菌

  B.B族链球菌C

  C.族链球菌

  D.流感嗜血杆菌

  E、铜绿假单胞菌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