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活动方案范文4篇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2110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7.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成教育活动方案范文4篇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养成教育活动方案范文4篇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养成教育活动方案范文4篇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养成教育活动方案范文4篇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养成教育活动方案范文4篇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养成教育活动方案范文4篇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养成教育活动方案范文4篇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养成教育活动方案范文4篇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养成教育活动方案范文4篇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养成教育活动方案范文4篇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养成教育活动方案范文4篇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养成教育活动方案范文4篇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养成教育活动方案范文4篇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养成教育活动方案范文4篇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养成教育活动方案范文4篇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养成教育活动方案范文4篇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养成教育活动方案范文4篇Word格式.docx

《养成教育活动方案范文4篇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成教育活动方案范文4篇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养成教育活动方案范文4篇Word格式.docx

  (3)班级内设立展示角,展出学生的优秀日记。

  (4)教导处要加强对学生日记的检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

  (5)学校要定期开展日记展评活动。

  3.举办主题班会:

四月中旬举行“文明之星”主题班会,开展大讨论,写出心得体会。

  4.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认真践行《守则》和《规范》,开展一次主题倡议活动,组织开展一次全体学生参与的主题签名倡议活动,营造文明校园氛围。

  5.进行主题实践活动:

本月将开展一次环保活动,一次义务劳动。

  6.创设多种宣传渠道:

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黑板报、走廊文化等途径,大力宣传文明礼仪知识,倡导文明新风。

  7.督查活动贯穿始终:

值周教师和值周生每天进行校园行为习惯检查,定期进行家庭社会行为习惯专项调查,对不文明现象和行为予以及时纠正和引导。

  8.考核评比有始有终:

每班建立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专项评比机制,定期进行评比,树立典型。

同时,做好考核积累,与学生成长档案里的评价相结合,与文明示范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好习惯少年评比挂钩。

好的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方案养成教育活动方案范文

(2)|返回目录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养成教育做起来不可能轰轰烈烈,但是它的质量确系学生们将来的生存和发展,我校将在养成教育中,少一些空谈,多一些落实,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培养,从点滴做起,用我们的努力,来完成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在新的学年里,我们将从细节抓起,从现在做起,扎实有效地进行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一、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内容

  

(一)举止文明的习惯

  举止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

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

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

  细化目标:

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

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

3、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

4、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5、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

6、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

7、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

8、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

9、集合做到“快、静、齐”,集会守纪律,观看比赛文明喝彩。

  

(二)诚实守信的习惯

  对一个人来说,“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责任,更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

1、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

2、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

3、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

  (三)尊重他人的习惯

  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与受人尊重一样,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

1、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

2、用心听对方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

3、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

4、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

5、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

  (四)守时惜时的习惯

  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从小懂得“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从小养成守时惜时的良好习惯。

1、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

2、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溜达玩耍。

3、回家后,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事当天完成。

4、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

 

  (五)懂得感恩的习惯

  学会感恩是人性的体现,懂得感恩是责任的要求。

懂得感恩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

1、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老师。

2、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给老人洗脚、捶背、夹菜等。

3、主动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4、孝敬父母,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5、要尊重社会各行各业人员的劳动。

  (六)勤俭节约的习惯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目前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刻不容缓。

1、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

2、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

3、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

4、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

5、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

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乱写乱划乱贴。

劳动工具要保管好。

  (七)遵守秩序的习惯

  规则和秩序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准则。

没有秩序任何集体活动都无法开展。

1、每天佩戴校徽、红领巾和黄帽。

2、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

3、放学排路队,红灯停,绿灯行,不乱穿马路,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

过()路口,注意避让车辆。

4、购物、上车时自觉排队,不加塞,集会时按指定位置就座。

在公共场合遵守纪律,不大声喧哗。

5、爱护学校、公园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乱踩绿地,不随手折花枝,不乱涂乱划。

  (八)勤于动手的习惯

  自己动手可以提高学生自理自立能力。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书包、课桌,收拾房间叠被褥,自己洗小物品。

2、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九)锻炼身体的习惯

  健康的身体,是学习、工作、成才的基础。

锻炼身体不但能让身体结实健康,还能磨炼人的意志。

1、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课内外文娱、体育、科技活动,做好“两操”。

2、学习运动常识,做好自我保护。

2、在运动中要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在活动中不做带有危险性的动作,不参加危险性较大的活动。

  (十)讲究卫生的习惯

  讲究卫生是每一个人应有的生活习惯。

在现代社会中,小学生养成讲究清洁卫生的好习惯特别重要。

它是一个人文明的表现,既体现了良好的个人面貌,又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

1、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

2、饭前便后洗手。

3、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

4、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

见到废纸等垃圾物要主动捡起放到果皮箱里。

5、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

6、不在小摊上买零食,不吃变质食物,不喝生水。

  二、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

  l、讲道理:

通过国旗下讲话、晨会课、思品课、“好习惯,我养成”主题班队会等,学校宣传,老师教育,同学介绍,加深学生对培养良好行为习惯重要性的理解,体验培养好习惯的对一个人成长带来得好处。

  2、反复训练:

习惯的培养是不能单靠说教的,要靠严格的训练:

训练过程中重要的四个:

严格、反复。

  3、自我约束:

结合“创美小先锋”评比活动,利用小学生自评和互评,讨论和在养成某个好习惯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自己的想法及克服困难的心情和养成好习惯的措施。

  4、教育活动:

活动是载体,是动力。

学校和班级要有计划有组织的在不同时间段多渠道、多种形式的活动。

  5、抓好“三个常规”(一日常规、纪律常规、卫生常规)一天一检查,“四个规范”(语言、行为、仪表、环境)一起抓,“三股力量”(班主任、大队部、任科教师)共同目标,“三条渠道”(学校、家庭、社会)相沟通。

  6、班级小干部自我管理:

每班各选出“创美委员”1名,“美丽志愿者”4名,对班级同学进行检查、提醒和督促,并做好活动记录。

  7、值周班管理:

每周一个值周班,对全校各班同学进行卫生、路队、纪律等全面检查管理。

  三、习惯养成教育的保障措施

  1、德育处和大队部根据每月重点,制定和布置具体方案。

  2、大队部不定期组织单项检查,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或公布。

  3、值周班级在第二周的升旗仪式上进行检查活动总结。

  4、每月评选“创美小先锋”,学期结束评选“美的习惯伴我快乐成长”先进个人,在宣传栏展示介绍。

  四、习惯养成教育的主要活动:

  1、每月“创美小先锋”评选。

  2、每班出一期以“我有好习惯”为主题的板报。

(9月)

  3、“好习惯,我养成”主题班会。

(9、17)

  4、开展争做学校小主人“你丢我捡”()的活动。

(10月)

  5、“我的缺点我克服”主题班会。

(10、22)

  6、开展“我有好习惯”为主题的心得、征文活动。

(11月)

  7、开展一次以“好习惯成就好人生”为主题的演讲活动。

(12月)

  8、就学生“好习惯养成”向社会、家长问卷调查。

  9、“美的习惯伴我快乐成长”先进个人评选活动。

(1月)

  五、习惯养成教育的活动要求:

  1、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首先以身作则,注重言传和身教;

班主任要加强和任科教师的联系,确保活动的正常开展,形成“人人关心养成教育,人人都抓养成教育”的良好氛围。

  2、在活动实施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做到循序渐进,加强监督和评价,结合创美活动,让活动深化进行。

  3、在活动中,要积极利用社会资源,争取家长的配合,使养成教育从校内向校外延伸。

  4、在活动中,要注意充分发挥队干部、队员作用,让他们成为队的主人。

  5、同时要注意即使收集活动相关资料,以便日后整理归档。

  习惯养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要认真总结以前的经验和做法,根据学校实际,进一步发展完善教育方案,努力做到“教孩子六年,想孩子六十年”,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活动方案养成教育活动方案范文(3)|返回目录  为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经学校研究决定,2月21日-3月21日在全校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活动。

为了使这项活动有序、顺利开展,增强养成教育的实效性,现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及《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为指导思想,以未来社会对青少年的要求为教育目标,积极探索中学生青少年阶段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

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努力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标

  总体目标:

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大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广大学生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安全生存、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使他们在学校做一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耻的好学生,在家庭做一个有孝行、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公民。

  具体目标:

重点抓好“四种习惯”的养成,即“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安全行为习惯、学习行为习惯、生活行为习惯”。

  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教育,规范学生穿戴行为,养成勤劳俭朴、生活有序、自强自立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积极进取、健康向上、团结友爱的精神,提高抵抗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

  通过“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遵守公德、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提高主动参与社会交际的能力,拓展自我生存空间。

  通过“安全行为习惯”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形成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通过“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三、主要内容

  

(一)生活习惯养成教育

  1、遵守学校作息制度,按时起床、就寝、回家。

  2、按时就餐,不将食品带入校园、教室。

  3、及时清扫教室、寝室和卫生责任区。

  4、讲究卫生,不乱贴、乱写、乱画,不随地吐痰、不随手乱丢物品。

  5、宿舍保持清新整洁,床上用品清洁美观、被子叠放整齐、无异味,室内物品摆放有序。

宿舍要经常开窗通风。

  6、养成积极创建文明宿舍、文明班级的好习惯。

  

(二)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

  1、参加升国旗仪式,学生要穿校服,行注目礼,唱国歌。

  2、语言文明,使用礼貌用语,不说脏话、不骂人。

  3、举止文明,不推拉拥挤,不大声喧哗,不追逐打闹,慢步轻声。

  4、注意仪表,衣服整洁,不穿奇装异服,不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化妆,男女生均不得染发或留怪异发型。

  5、拾到别人丢失钱物及时交公。

  6、爱护公物,爱护花草树木。

  7、不将手机带入校园、教室。

  8、同学之间相互帮助。

主动帮助有困难和有缺点的同学。

  9、同学之间要文明交往,不准谈恋爱。

  10、遵守公共秩序,课间操、升旗及集体活动时听从安排,严守纪律,保持良好形象。

参加集体活动守时肃静,作文明观众。

  11、不进行封建迷信和赌博活动,不吸烟喝酒,不出入营业性网吧。

  (三)安全习惯养成教育

  1、安全观念、法制意识强。

  2、妥善保管钱物,严防丢失。

未经他人同意,不拿用别人的东西。

不偷窃、不敲诈、不勒索别人的财物。

  3、养成防火、防电、防溺水的良好习惯。

  4、遵守交通规则。

在马路上不打闹,骑自行车不带人,不闯红灯。

  5、不打架滋事,更不随意叫家长或亲友到学校无理取闹,更不同校外人员勾结寻衅滋事。

  6、不攀越栏杆、校门及围墙。

  7、注意饮食安全。

  (四)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1、良好的书写习惯。

  2、认真预习、专心听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的习惯。

  3、积极探究、独立思考、切磋交流的习惯。

  4、课外阅读、记读书笔记的习惯。

  5、良好考试的习惯。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

宣传发动阶段(2月21日—3月7日)

  利用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校园网、橱窗、黑板报、心理健康讲座、班会、横幅等形式,做好宣传发动,使全校师生了解活动内容,提高认识,从而推动此项活动有序、顺利开展。

  1、学校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广播等形式宣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意义。

  2、学生会向全体同学发出养成教育倡议书。

  3、各班级利用班会课开好专题动员会议,特别要做好对班干部、团员的动员。

  4、各班级出一期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活动为主题的黑板报,要求工整清晰,图文并茂,有可读性,有号召力。

  5、校园悬挂宣传横幅。

  第二阶段:

自查自纠阶段(3月8日—3月18日)

  1、对照自己的行为习惯找一找存在哪些差距。

引导学生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每一个小毛病的改正做起,从每一个小目标的实现开始做起。

通过宣传教育和活动的开展,全校学生都能自觉的说文明话、做文明事、成文明人。

掀起行为习惯养成月活动的高潮。

  2、班主任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情况,利用班会课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对学生中存在的行为情况作出评判,对照他人,明确今后自己的努力方向。

各班主任要掌握具体情况,以此为契机,促进问题学生的进步。

  3、开展卫生责任区及教室卫生评比活动。

  4、开展穿戴行为整治活动。

  5、监督检查:

行政值班领导、值班教师、总务处、保卫科、团委检查打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三阶段:

总结表彰阶段(3月21日)

  1、评选、推荐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学校将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

  2、本次活动总结。

  五、组织领导

  组长:

周明坤

  副组长:

李兆芳朱华周生法

  成员:

其他行政人员、工会主席、团委书记、年级主任、全体班主任。

  六、活动要求

  1、要加强领导,构建养成教育的机制。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在校长的统一领导下,由政教处、教务处、教科室、总务处、团委负责全面实施,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积极配合,家长共同参与,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全员参与的养成教育机制。

  2、政教处侧重安全行为习惯、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

教导处侧重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总务处侧重生活习惯养成教育;

共青团、侧重团员教育,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作用。

  3、要重视学习培训,以活动促发展。

养成教育月活动要与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读书节活动、预防甲型流感、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日、午休静校管理等结合起来。

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活动让学生熟知行为标准并付诸行动,注重过程评价,巩固已形成的好习惯,不断提出新要求,从而逐渐形成良好习惯。

  4、班主任是养成教育的骨干力量,一定要加强管理,耐心教育,积极引导。

  5、行政领导、值班教师要加强巡查,认真监督,发现不良行为及时批评教育。

  6、教师要以身作则,注重言传和身教,加强课题教学管理,严格规范学生课堂行为。

  7、要积极利用社会资源,争取家长的配合,利用家长会等形式,对家长进行培训,让他们知道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和培养子女良好行为习惯的基本方法,使养成教育从校内向校外延伸。

发挥好“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效果。

形成“人人关心养成教育,人人都抓养成教育”的良好机制。

  8、要培养典型,以点带面推动。

每班评出几位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之星,充分发挥榜样在养成教育中的示范带头作用。

同时,加强对违纪、违规学生的处罚力度。

  9、要利用班会、团队活动扎实开展好习惯训练活动,由教师或者学生讲解学习行为习惯要求,并在一定的时间内巩固提高。

  10、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宣传栏、升旗仪式、黑板报、校园网等宣传途径,介绍良好的行为习惯、身边的优秀事迹,展示文明学生风采。

  11、要加强检查督办,以评价促养成。

养成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工作,定期检查,适时评比,是解决懈怠或流于形式的重要措施。

学校把养成教育工作内容纳入班级和班主任工作考核之中,加大检查督办力度,促进学校养成教育工作常态化,建立督查机制。

学校要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检查班务日志、行政随机抽查等形式进行督查,保障活动的有效开展。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养成教育活动方案范文(4)|返回目录  一、课题的背景及提出

  1、学生的养成教育极为重要。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

“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

”同时还指出:

“德育对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

”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有句名言:

“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这句话道出了良好行为习惯对于人的重要性。

养成教育是中小学德育中的主体工程,贯穿在德育的全过程中。

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却占有地位,是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分,教育的“质”的指标。

  2、学生在养成方面暴露的问题极为严重。

独生子女的依赖性、惰性更强日趋明显,学校重规范知识传递,轻行为实践导引,不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开始,忽视基本的良好习惯培养,脱离广大青少年生活实际,不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

在少年儿童中出现了“行为霸道、不懂礼貌、磨蹭马虎、好吃懒做、自私任性、孤僻胆小”等不良倾向。

在学校中,常常可以看到“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现象。

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之梦》中这样指出“在我们的德育工作中,我们一直热衷于搞道德教育课,把道德教育文学化、大纲化,其实,这样的道德教育效果是很脆弱,很苍白无力的。

  3、养成教育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有不少成功的做法可供借鉴。

如瑞士学者皮亚杰和柯尔伯格提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前苏联心理学家关于儿童羞愧感的研究,班杜拉和西亚斯的社会学习理论,我国的学者陈鹤琴关于儿童教育的研究等。

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开展儿童道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参考。

另外,我校十五课题“农村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及对策研究”取得初步成效也为本课题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本次我校的研究课题,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重点研究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途径以及方法。

开展一系列适应小学生年龄特点、具有实效性的教育活动,总结出可操作的并带有规律性示范性的教育措施,从而使我校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逐步科学化、系列化、规范化,使我校学生从知道要这样做的起点上逐步升华到自己应该这样做,使学生的修养更高、行为更规范、成为有良好教养的学生,为学生的成才奠定良好基础,达到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较大提高的目的。

  二、研究目标

  1.良好行为习惯,主要包括良好的生活习惯、礼仪习惯、学习习惯和公共场所文明习惯等;

  2.调查研究目前我校学生中存在哪些不良的行为习惯;

  3.初步研究发现不良行为习惯的害处,探讨良好行为习惯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

  4.通过研究,找到良好习惯培养的科学策略和基本方法。

  三、学生分段教学目标:

  (三~四年级)教学目标:

  1.探讨应培养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

  2.通过观察、调查问卷等形式发现学生中存在哪些不良行为习惯,并进行归类;

  3.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4.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五~六年级)教学目标:

  1.探讨良好行为习惯主要包括哪些;

  4.初步探究良好习惯培养的科学策略和基本方法。

  5.增长社会交往,沟通能力,能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提高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四、研究的措施

  1.组建一个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组长:

钮云祥副组长:

陆桂荣、张觉、张玉芳

  组员:

袁一雄、钱惠芬、沈佐明、朱建华、钟建英、唐丽琴、姚水荣

  工作小组:

(城南小学由张觉校长负责确定)

  组长:

张玉芳(全面负责,重抓组织活动)

沈佐明、钟建英、姚水荣、唐丽琴

  组员:

所有指导老师

  校外基地:

岳国勇

  后勤:

朱建华摄影、音像:

金歆炜

  2.建设三重教育阵地。

  

(1)学科教学阵地。

努力把思品课、班队课、晨会课和其它各科教学渗透作为学良好行为习惯训练的主渠道。

  

(2)校外实践活动教育阵地。

经常组织学生去劳动基地干一些力所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