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621127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8.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校

  园招聘真题及解析

  第1题:

甲、乙两人用相同工作时间共生产了484个零件,已知生产1个零件甲需5分钟、乙需6分钟,则甲比乙多生产的零件数是()

  A.40个

  B.44个

  C.45个

  D.46个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B。

已知甲、乙时间之比为5∶6,效率之比即为6∶5,即甲每生产6个的同时乙生产5个,因此每共同生产11个,甲就会多生产1个,则484÷11=44,因此甲比乙多生产44个。

B项当选。

  第2题:

究竟国家与个人______对个人的医疗健康应分别承担多大比例,是一个选择问题,而不是政府可以任意决定的事项。

要让民众有机会参与这一重大财政决策,透过人大的审议机制,将自己的意愿______到长期的财政安排中。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公共体现

  B.公众融合

  C.大众反映

  D.集体表达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题干说的是“究竟国家与个人对个人的医疗健康应分别承担多大比例”,这是一个需要政府与公众一起选择决定的问题,所以第一空填“公共”最合适。

  第3题:

在从警短短两年时间内,他先后成功__________了数十起民事纠纷,当事双方无一起不满意,他用亲民爱民的实际行动浸润了百姓的心田,走进了群众的心坎,使自己成为在当地群众中__________的好民警。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化解有口皆碑

  B.解决尽人皆知

  C.干预家喻户晓

  D.处理人所共知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对于纠纷,“化解”、“解决”、“处理”都是积极的面对态度,而“干预”只是控制,不让其往更坏的方面发展,与后句的“当事双方无一起不满意”不符,排除C。

  “尽人皆知”、“人所共知”都含有名气大的意思,只有“有口皆碑”含有的赞扬意味与前面的“浸润百姓心田”、“走进群众心坎”相对应。

故本题答案为A。

  第4题:

我国农历中以天干、地支的搭配来纪年,其中十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搭配的方式是:

在天干中和地支中依次各取一字搭配来纪年,例如1920年是庚申年,下一年的天干为辛,地支为酉,故1921年,也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这年,是辛酉年。

那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下一个辛酉年是公元()年。

  A.1981

  B.1991

  C.2000

  D.2020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A。

10和12的最小公倍数为60,因此天干地支搭配循环周期为60年。

故下一个辛酉年是1981年。

  第5题:

此次奥运会开幕式是中国在30年面向世界的变革之后,物质财富、动员能力和价值体系的特殊__________,是传统中国在思想上的一声__________,同时也是一个现代化的充满活力的中国的成年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结晶、回响、宣示

  B.结体、回响、宣布

  C.结体、长鸣、宣布

  D.结晶、长鸣、宣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结体”又称“结字”,指每个字点划间的安排与形势的布置,不合语境,排除

  B.C两项。

  “回响”有回声、反响之意,与前文所表达的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展现呼应。

故A为正确答案。

  第6题:

下列行为中,属于代理行为的是()。

  A.公司经理以公司名义对外签约的行为

  B.甲代替乙招待乙的朋友的行为

  C.传达室孙大爷将甲寄给乙的信送给乙的行为

  D.公司的售票员向旅客卖票的行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解析】本题中A项为代表行为;B项为道德行为,不具有法律意义;C项为传达行为;只有D项是代理行为。

  第7题:

夜郎是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大西南一个很有影响的少数民族方国。

  《史记》记载:

  “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

”至公元前135年,汉使唐蒙从南越得知夜郎,并进而了解到夜郎地处从巴蜀通往南越的要道上,有便捷的水路可直抵南越的都邑一一番禺(今广州),夜郎还拥有精兵十余万人,于是便建议朝廷开发西南夷。

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在夜郎地区设置郡县。

公元前111年,夜郎派兵协同征伐南越,汉廷授予夜郎王金印。

汉武帝在夜郎地区设置郡县的原因,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夜郎是“西南夷君长”国中最大的,早在战国时期就很有影响

  B.夜郎地处要道,有便捷水路直抵南越都邑——番禺

  C.夜郎拥有十余万精兵,是汉王朝开发西南夷可依靠的力量

  D.夜郎王被汉朝廷授予金印,就派兵协同汉兵征伐南越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夜郎王”被授予金印一事,应在“派兵协同征战南越”之后,并且是采纳唐蒙建议之后的事,并非设郡县的原因。

  第8题:

\t卫生服务的需要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

  A.实际支付能力

  B.购买愿望

  C.购买愿望和支付能力

  D.自身健康状况

  E、健康状况和购买愿望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第9题:

  “盛世和光——敦煌艺术大发展”正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这是迄今为止敦煌艺术在京城最大规模的__________,一批又一批的参观者闻讯而来。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活动

  B.表演

  C.亮相

  D.工程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本题考查实词辨析。

主语是“敦煌艺术”,因此,只能选C项“亮相”。

故选C。

  第10题:

古今中外,人们总结了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但我们不能照搬照套,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取其精华,然后加以改造逐渐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以提高学习的效率,比如有关记忆的方法就多达上百种,我们不必每种都用,假若你的记忆力本来就好,那就根本不必用那么多的方法;假若你的抽象记忆力较差,则可辅之于形象记忆来帮助,还可用理解记忆、编顺口溜等方法增强记忆的效果。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

  A.学习有很多种方法

  B.我们应根据自身特点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C.每人的记忆力不同,所用来学习的方法不同

  D.怎样提高学习的效率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转折词“但”之后是主题句,“比如”引导的句子是对观点的举例说明。

因此,正确答案为B项。

A项为转折之前的内容,不是文段要强调的;C项是举例部分的内容,不是重点;D项概念过大,是讨论学习方法的目的,不是文段本身强调的重点。

  第11题:

危机状态下,公众要求决策者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危机,而决策者在信息受限的情况下难以作出有效的决断。

这说明公共危机的特征之一是()。

  A.不确定性

  B.连锁反应性

  C.突发性

  D.紧急性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本题中,决策者之所以难以作出有效的决定,是因为信息受限,而信息会受到限制则是因为危机事件的发生往往具有复杂的社会背景、历史原因,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等诸多方面因素,且危机发生的时间、地点、导致的后果等一系列因素也是不确定的。

因此公共危机具有不确定性,A项应选。

B项,“连锁反应”的前提是一个结果引发另外一个结果的出现,而本题中只是由于信息受限这一条件导致决策者难以作出有效的决断这一个结果,并不存在“连锁”的情形,故排除。

C项,突发性是指危机发生的很突然、出人意料,这和“信息受限”并无直接的关系,在突第12题:

在下列哪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应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有关限制性规定的约束?

()

  A.生产设备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

  B.用人单位取得大量订单,为了在短期内完成交货,必须组织突击生产的

  C.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

  D.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紧急处理的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劳动法》第41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第42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本法第41条规定的限制:

  

(一)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

  

(二)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13题:

一般而言,要使学习效率较高,动机应维持在()

  A.较高水平

  B.中等水平

  C.较低水平

  D.不一定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一般而言,要使学习效率较高,动机应维持在中等水平,动机过高不容易持久。

  第14题:

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与时俱进,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主要“新”在()。

  A.符合社会主义革命的要求

  B.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内涵

  C.代表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

  D.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孙中山在IB=民主义指导下进行的一系列革命相继以失败告终,使他逐渐认识到要在中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必须联合一切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力量共同来完成,才会有三大政策下的新三民主义,它赋予新三民主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内涵。

  第15题:

甲市乙区公安分局所辖派出所以李某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为由,处以500元罚款。

李某不服申请复议。

下列哪些机关可以成为本案的复议机关?

()

  A.乙区公安分局

  B.乙区政府

  C.甲市公安局

  D.甲市政府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B。

  《行政复议法》第十五条第一款第

  

(二)项规定,对政府工作部门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以自己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设立该派出机构的部门或者该部门的本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本题中,设立该派出所的部门是乙区公安分局,乙区公安分局所在的本级人民政府是乙区政府。

因此,可以成为复议机关的是乙区公安分局和乙区政府。

故选AB。

  第16题:

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

  A.严重惧怕

  B.原因不明地惧怕

  C.非理性惧怕

  D.持久性地惧怕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恐怖症与一般恐怖反应的最大区别在于其非理性。

  第17题: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

  A.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B.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灵魂

  C.衡量教师个人行为和品质的最高道德标准

  D.不同社会教师职业道德相区别的根本标志

  E、贯穿职业道德的一根红线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D。

  第18题:

晕轮效应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他还倾向于由此推论这个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根据上述定义,未体现晕轮效应的一项是()。

  A.有些思想比较保守的老年人对年轻人的衣着打扮和行为举止看不顺眼,就觉得他们没有道德修养

  B.情人眼里出西施

  C.小芳买化妆品只买某著名歌星代言的化妆品

  D.长沙妹子不可交,面如桃花心似刀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晕轮效应的关键是“以偏概全”,即从某个人一方面的印象去推断其他方面的特征。

A项,老年人对年轻人由衣着打扮推出他们没有思想道德,属于晕轮效应;B项,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意思是由于有感情,因而觉得对方无一处不美,属于晕轮效应;C项,小芳因为喜欢某歌星而只买其代言的化妆品,是觉得歌星歌唱得好,则其信誉度高,代言的产品自然也好,因此也属于晕轮效应。

D项中,对长沙妹子的评价不是由某人的某一特征而推出其他特征,而是将少数人的特征推广到整个群体,不属于晕轮效应。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第19题:

当光辐射增至一定量时,就会对环境及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这就是“光污染”。

在家里,过于光亮的釉面墙砖、墙上装饰的明晃晃的镜面、闪烁的电视屏幕,以及白天大街上熠熠闪光的大楼玻璃幕墙、夜晚如彩虹般闪烁的霓虹灯、商场招牌、灯光广告,都是光污染。

曾有一份调查报告显示:

全球约有2/3的人生活在光污染中,而且人为光造成的污染逐年增加,如日本每年增加12%。

上述文字主要是说明()。

  A.光辐射都是光污染

  B.光污染发生在夜晚

  C.光污染发生在公共场所

  D.光污染目前很严重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本段第一句解释了光污染是光辐射增至一定量时产生的,可排除A项。

第二句中“白天大街上熠熠闪光的大楼玻璃幕墙”说明白天也会有光污染,排除B项。

第二句中“在家里,过于光亮的釉面墙砖、墙上装饰的明晃晃的镜面”,说明在家里也有光污染,排除C项。

文段最后一句指出约2/3的人生活在光污染中,且光污染还在逐年增加,可见光污染的严重性,D项正确。

故选D。

  第20题:

意识完全丧失。

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生命体征不稳定,属于意识状态的

  A.嗜睡

  B.意识模糊

  C.昏睡

  D.浅昏迷

  E、深昏迷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E。

  第21题:

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甲国提出采取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

尽管这些政策是有效的,但经济学家发现,挤出效应和货币流通速度会影响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经济学家们指出:

  “如果存在挤出效应或者货币流通速度发生变化,则甲国所实施的宏观经济政策必然不能有效地刺激经济增长。

”如果甲国实施了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较快速的增长,则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A.不存在挤出效应,货币流通速度也没有发生变化

  B.货币流通速度发生了变化,但没有影响经济政策的效果

  C.存在挤出效应,但经济取得快速的增长

  D.不存在挤出效应,但货币流通速度发生了变化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第22题:

2020年10月15日至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下列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党的十六大第一次将文化分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强调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B.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文化体制改革要形成一批大型文化企业集团

  C.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把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

  D.深入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盖的统一,而非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故C项说法错误。

其余选项均正确。

  本题选C。

  第23题:

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

  “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这句话强调()。

  A.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

  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机遇”指偶然发现,偶然发现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必然规律。

  只有那些具有充足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人,才有可能抓住“机遇”,从中发现客观规律。

故选B。

  第24题:

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这实在是一种__________的有趣关系。

东坡写于黄州的那些杰作,既宣告着黄州进入了一个新的美学等级,也宣告着东坡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两方面一起__________,谁也离不开谁。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相辅相成、提升

  B.水乳交融、闻名

  C.如影随形、升华

  D.同舟共济、流传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相辅相成”,相互配合并促成;

  “水乳交融”,比喻关系十分融洽或结合的非常紧密;

  “如影随形”,形容彼此关系密切,不能分离;

  “同舟共济”,比喻团结一致,共同战胜困难。

文意是说苏东坡与黄州相互促进、共同提升,“成全”的“成”字很明显地提示了答案,故A项当选。

  第25题:

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采,课堂纪律差,注意力分散,师生关系疏远,多数学生都是被动回答老师的提问,这样的状况,基本上可以判断其课堂气氛属于()

  A.积极型

  B.消极型

  C.躁动型

  D.反抗型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消极的课堂通常以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基本特征。

题干中对课堂的描述符合这些特征。

  (本。

由张恩凯提供)第26题:

空间探索自开始以来一直受到指责,但我们已经成功地通过卫星进行远程通信、预报天气、开采石油.空间探索项目还会有助于我们发现新能源和新化学元索,而那些化学元素也许会帮助我们治愈现在的不治之症.这段文字主要告诉我们,空问探索:

  A.利弊并存

  B.可治绝症

  C.很有争议

  D.意义重大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材料主要介绍了空问探索的重大意义,强调的重点在于转折后的部分,所以A和c可以排除;B只指出了意义的一个方面,且原文是“也许”会帮助我们治愈现在的不治之症,并未肯定;D很好地概括了文意,因此本题应当选择D。

  第27题:

为了调查当前人们是否具备基础的理财投资知识,某机构列举了20个理财产品,随机在某办公大厦里抽取40位上班人士,这些人的文化程度都在大专以上。

调查结果显示,多数人只了解3到5个理财产品,极少数人了解10个以上,甚至有人一个都不知道。

其中“证券投资基金”的认知率最高,40个人中有30个知道,21个人稍微有些了解,12个人曾购买;

  “东方之珠代客理财”所有人都不知道。

20个理财产品的整体认知率只有5%。

该机构由此得出,当前人们几乎不具备基础的理财投资知识。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对该机构的结论构成质疑?

()

  A.该机构选取的40位调查者均没有研究生学历

  B.该机构选取的20个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都较低

  C.专业的理财投资人员都不知道“东方之珠代客理财”

  D.该机构选取的20个理财产品不具有代表性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根据题干,如果该机构选取的20个理财产品不具有代表性,则绝大多数人都对其不了解也不足为怪。

即样本不当,则结论最可能出现错误。

因此D项最符合题意。

  第28题:

投资仍然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与以前主要靠地方政府利益驱动不同,现在的投资越来越受到企业利润和盈利能力的驱动,投资质量有明显提高。

同时,盈利能力越强的工业行业,投资增长也越高。

这段话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投资仍然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B.现在的投资越来越步入以市场为主导的良性循环轨道

  C.以前的投资主要是靠地方政府利益驱动的

  D.盈利能力越强的行业投资增长越高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文中提到“但与以前主要靠地方政府利益驱动不同,现在的投资越来越受到企业利润和盈利能力的驱动,投资质量有明显提高”说明,现在的投资逐渐走上以市场为主导的良性发展轨道。

故选B。

  第29题:

某调查公司对甲、乙、丙三部电影的收看情况向125人进行调查,有89人看过甲片,有47人看过乙片,有63人看过丙片,其中有24人三部电影全看过,20人一部也没有看过,则只看过其中两部电影的人数是()

  A.69人

  B.65人

  C.57人

  D.46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D。

由集合的公式可推知,看过两部电影的人数为89+47+63-24×3-(125-20-24)=46人。

第30题:

语言学与考古学都能从自己的角度反映人类的历史。

语言在不断地变化,而考古挖掘出来的器物,其特征如果没有破损的话,并不会随着年代的变化而变化’,这是考古发现的可信之处,但是考古学也有其局限处。

古代某一文化的器物并不是都可以挖掘得到的,而且每次地下挖掘都需要很大的支出,不是每一个学者都能花费得起的。

而语言材料随时可得,我们只要具备历史语言学的基本知识,随时可以在现存的语言中去挖掘“语言化石”。

所以,有许多古代文化的历史,在考古学中得不到验证,用语言学的材料却可以验证它们。

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个观点,即:

  A.语言学与考古学都能从自己的角度反映人类的历史

  B.考古发现有其可信之处,但是考古学也有其局限处

  C.许多古代文化的历史,因考古学的局限而得不到验证,用语言学的材料却可以验证它们

  D.我们只要具备历史语言学的基本知识。

是随时可以在现存的语言中去挖掘“语言化石”的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阅读四个选项可知,皆是从文段中摘取的句子,直接判断出哪一项为主旨句即可。

文段最后一句话,以“所以”来总结文段,为文段主旨句。

故本题答案为C.第31题:

四年前,我们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巨大的“和”字,不仅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气度,也_______了中国人对奥运精神的领悟。

正是因为_______了对多元文化的包容精神,北京奥运会感动世界,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辉煌。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浓缩发扬

  B.集中发扬

  C.集中弘扬

  D.浓缩弘扬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

第一组词语,“浓缩”与“集中”都有“汇聚一处”的含义,但“集中”是物理性地集合在一起,“浓缩”有“提取精华”之义,显然开幕式上巨大的“和,字是中国人对奥运精神领悟的“浓缩”,而不是对奥运精神领悟的“集中”。

第二组词语,“弘扬”与“发扬”都可以与“精神”搭配,只是“弘扬”有发扬光大的意思,在气势上更浩大,结合语境,“弘扬”更符合、更能表达作者的感情,故正确答案为D。

  第32题:

小文9点整出门,步行去10千米远的爷爷家,他步行速度是3千米/时,可是他每走40分钟就要休息10分钟,则小文到达爷爷家的时间是()点。

  A.10

  B.11

  C.12

  D.13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小文50分钟里走40分钟,走了3×40÷60=2(千米),0千米中共有5个2千米,而最后一个2千米,小文只需要走完40分钟即可,不需要休息10分钟,因此小文走到爷爷家总共用的时间是50×4+40=240(分钟),即4个小时,9+4=3。

本题正确答案为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