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协作考试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1141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0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常德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协作考试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湖南省常德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协作考试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湖南省常德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协作考试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湖南省常德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协作考试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湖南省常德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协作考试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湖南省常德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协作考试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湖南省常德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协作考试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湖南省常德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协作考试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湖南省常德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协作考试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湖南省常德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协作考试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湖南省常德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协作考试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湖南省常德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协作考试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湖南省常德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协作考试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湖南省常德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协作考试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湖南省常德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协作考试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湖南省常德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协作考试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湖南省常德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协作考试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湖南省常德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协作考试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湖南省常德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协作考试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湖南省常德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协作考试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常德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协作考试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

《湖南省常德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协作考试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常德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协作考试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省常德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协作考试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

A.婚姻自主较普遍

B.理学影响力有限

C.对外贸易较发达

D.市民阶层的扩大

4.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

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5.据学者研究,清代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如下表所示,全国的情况也大致如此。

清代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统计表(单位:

年)

时期

顺治

康熙

雍正

乾隆

嘉庆

道光

咸丰

同治

任期

2.95

4.73

2.47

2.71

2.76

2.20

1.58

1.46

A.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完善

B.确保了地方吏治的清明

C.受制于列强的外来压力

D.不利于地方的长远发展

6.19世纪后半期,洋务官僚创办了40余家民用企业,其中官办13家,官督商办9家,官商合办2家,另有22家请求官府批准,挂着官督商办招牌,实由商人经营。

由此可见(  )

A.中国民族企业发展环境尚需规范B.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得以改变

C.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充分发展D.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受到遏制

7.1876年,中日两国就中朝关系展开论争,日本驻华公使森有礼与李鸿章对答记录节选如下:

对答一

森:

至国家举事,只看谁强,不必尽依条约。

李:

此是谬论,恃强违约,万国公法所不许。

对答二

中国不收其(朝鲜)钱粮,不管他政事,所以不算属国。

高丽诸国,此是外藩……钱粮政事,向归本国(朝鲜)经理

综合两则对答可知

A.宗藩关系之争是甲午战争的诱因

B.清廷运用条约体系维护宗藩关系

C.日本运用万国公法挑战朝贡体系

D.中日利益冲突的实质是观念对立

8.有人曾对《东方杂志》1915—1921年开设的“法令”栏目公布的法规统计如下:

年份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1920

1921

合计

公布法令、条例数目

150

55

34

51

39

40

22

391

对其变化原因解读最准确的是

A.辛亥革命后法律制度渐趋完善

B.军阀统治出现政治认同危机

C.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大解放

D.参加一战降低了人民参政的兴趣

9.1941年以后,国统区的经济、国民党政府的财政开始陷入困境,1943年以后达到非常严峻的地步,而官僚资本对国民经济的垄断却大大加强,这就使人民对国民党统治更加不满。

抗战时期国统区的这一状况

A.反映了共产党政治影响力提升

B.导致国民党的统治迅速崩溃

C.反映了国民党政治地位的下降

D.促进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发展

10.知名报人徐铸成回忆:

“回想起那时,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赤诚相见,各路英豪济济一堂,各抒己见。

共商建国大计,每人都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之感,与刚刚结束的那个旧时代相比我真切地感到了民主的滋味。

”材料反映的是

A.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民主精神

B.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诞生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障人民民主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得到正式确认

11.1955年,中国与埃及签订贸易协定后,中非贸易额由1950年的1214万美元上升到1956年的4865万美元;

中国与缅甸的贸易额从1950年的313万美元增长到1956年的4032万美元;

1956年8月,新加坡工商贸易考察团访华,达成了一些贸易协定。

这一贸易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不结盟”外交方针的推行

B.“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亚非友好

C.发展中国家经济存在互补性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外交准则

12.1964—1978年,国家在川贵、云、陕、甘、宁、青等中西部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设施建设,新建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沿海一些工业企业也搬迁到西部和西北地区,这就是“三线建设”。

“三线建设”旨在

A.改变旧有工业布局

B.加快发展内地经济

C.备战应对国际局势

D.创新科技调整经济

13.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认为:

“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情、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

”按照这一学者的观点评价下列历史事件,相对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D.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14.古雅典“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约前525~前456年)在自摆的墓志铭上,只字不提自己的文学创作成果,却突出其在马拉松同“长头发的波斯人”战斗的“光荣业绩”。

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体现了雅典崇尚武力的社会风气

B.彰显了公民维护城邦民主的责任感

C.借此表达对雅典政治体制的不满

D.反映了雅典精英阶层漠视文学创作

15.罗马共和国时期,设立了外事裁判官法。

它是外事裁判官在外事司法活动中,不依据市民法的固有规范,而依据“公平”“正义”的原则,专门调节罗马公民与外邦人以及外邦人之间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

据此可知该法

A.已取代了公民法等相关法律

B.适应了罗马帝国扩张的需要

C.推动了罗马法不断丰富发展

D.利于消除罗马自由民间矛盾

16.英国的《谷物法》规定,只有在本国粮价达到或超出每夸特(重量单位)80先令时,才许可从国外输入粮食。

而事实上,当时英国多年来粮价从来没有到过许可从国外输入粮食的水平。

该法案1815年出台,1846年被废除。

下列关于《谷物法》说法正确的是

A.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表现

B.其出台反映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

C.其废除反映自由贸易的要求

D.主要体现对农民阶级利益的保护

17.18世纪末,有个美国政治家认为,危险的野心多半为热心于人民权利的漂亮外衣所掩盖,很少用热心拥护政府坚定而有效率的严峻面孔作掩护。

该论断的意图是()

A.为强化联邦政府权力做辩护

B.呼吁美国人民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

C.论证民主社会导致多数人的暴政

D.主张政府权力要分权与制衡

18.下图是1890-1910年间欧洲各主要国家的能源消耗量对比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信息反映了

A.英国的工业水平最为先进

B.德国的工业发展程度最高

C.法国的工业化水平最落后

D.欧洲工业化程度普遍提高

19.(2021年江苏卷)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

“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

”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

以上论断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

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

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20.1931年,伦敦的劳埃德保险协会宣布,他们破天荒头一遭大量向美国客户销售暴动和内乱保险。

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英国保险协会主导世界金融

B.美国正在健全社会保险体系

C.英国正式放弃自由贸易国策

D.美国经济危机转向政治危机

21.下面为创作于1951年的一幅苏联漫画。

该漫画主旨是

舒曼(法国外长)对阿登纳(联邦德国总理)说:

“我很荣幸和愉快把管理权交给你。

让我们鞭策这匹马前进吧……”(备注:

马脖子下方文字:

法国的经济)

A.欧洲联合进程启动

B.西欧沦为美国附庸

C.美国推动法德和解

D.西欧经济艰难复兴

22.对于冷战原因的分析,有学者认为美苏冷战在很大程度上孕育于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苏关系之中;

也有学者认为冷战源于美国一直坚持的门户开放原则与苏联从沙皇时代继承来的势力范围原则之间的根本性对立和冲突。

对此分析最准确的是

A.苏联沙文主义与美国扩张是冷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B.美苏冷战孕育于二战前一个较为漫长的历史时期

C.冷战源于意识形态对立与地缘政治中的利益之争

D.美国推行的门户开放政策推动了冷战时代的到来

23.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际上出现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海湾国家委员会、西非经济共同体、中美洲共同市场、加勒比共同体等经济组织。

这些经济组织的出现反映了

A.全球治理体系日新月异B.国际直接投资的日益增长

C.经济的民族化与区域化D.发展中国家融入世界体系

24.浪漫主义文学在19世纪初主要宣扬脱离社会、逃避现实的颓废思想和复辟倒退的反动主张。

到30年代前后,浪漫主义文学则注重宣扬个性解放,歌颂民主,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材料表明该文学流派

A.摒弃了以想象为其特征

B.其优秀元素逐渐丧失

C.更侧重如实反映现实生活

D.逐渐与社会发展趋势一致

二、材料分析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世纪末期的英国,英王的收入依赖于贵族或富商的包税,国家的税收观念还没有形成。

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议会整顿财政,逐渐废除包税制,改由中央专门机构集中征税,公共收入和王室私人收入逐渐区别开来。

以商品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关税和消费税逐渐成为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

17世纪末,英国政府发行120万英镑的公债大获成功,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这些举措支撑了政府的军事行动和国家信用。

议会对税款用途的审查发展为对政府活动进行事前审议、事中监督、事后问责的预算制度。

19世纪下半期,为应付国家管理职能不断扩大,缓解日益严重的贫富差距问题,英国政府进行了以所得税、遗产税等为核心内容的财税制度改革。

政府有了富裕的资金投入到教育、公共卫生等公共事业中。

——据刘晓路《现代财政制度的强国性与集中性一一基于荷兰和英国的财政史分析》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英国财税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2)分析这些改革对英国成为现代国家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初建立的历代帝王庙,除了供奉三皇五帝以来的历代开业帝王外,还增入辽太祖、金太祖、明太祖等皇帝进行祭祀,康熙帝将宋朝以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的统治家法作为治国政纲,乾隆帝更是提出“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

康熙帝还专程前往曲阜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乾隆帝时编订出版了汇通各族文字的书籍和词典。

针对“华夷之辨大于君臣之伦”,雍正帝驳斥道:

“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

——摘编自常建华《国家认同:

清史研究的新视角》等

材料二自鸦片战争以来,“亡国灭种”的遭遇使得原有的国家认同不断被摧毁,这极大地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梁启超认为,“夫所谓……元、明、清者,则皆朝名耳。

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

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只有建立一个君主立宪的民族国家,并致力于开启、培养国民与此相应的国家认同感,中国方可立于世界民族国家之林。

革命派提出,中国在“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情况下,建立起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殆不可以须臾缓”。

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一再强调“今日中华民国成立,满、汉、蒙、回、藏五族合为一体”,各族“皆得享共和之权利,亦当尽共和之义务”。

辛亥革命后期,许多民族主义者将“中华民族”进行重新阐释,赋予其“中华民国境内所有民族”的新内涵。

——摘编自暨爱民《百年凝聚:

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认同建构》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实现国家认同采取的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采取这些举措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朝前期相比,近代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突出特点,并简析其历史意义。

三、论述题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500年以后,西方的世界历史观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他们以世界“主导者”自居,把扩张美化为“传播文化”,为世界发展历程勾画了一个“主导——传播模式”,即西方文化向世界播撒模式。

如文艺复兴时代的思想家不是宣布世界历史走向越来越接近西方古典标准,就是声称世界的发展历程将是《福音书》的传播和兑现的过程。

但从20世纪末起,西方传统的世界观受到严重挑战。

挑战来自于时代变化,尤其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出现以后,各领域的研究都不仅关注研究对象的孤立、静止状态,而且考察对象之间的“关系”,西方世界历史传统理论忽略不同地区、国家和文明之间“关联性”的缺陷凸显出来。

——据《探讨:

如何在互动中建构世界历史》等改编

围绕材料,运用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观点进行论证。

(要求:

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根据“天下之本”、“天下平”可知儒家思想的目标是使天下太平,而不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故A项错误;

二者都把身和家与国和天下联系起来,说明个人、家庭与国家、社会紧密相连,故B项正确;

《孟子·

离娄上》中没有提到知识的作用,修身与齐家是政治的根本显然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

根据“国之本在家”、“家齐而后国治”可知治家是治国的重要基础,故D项错误。

2.A

根据“身率妻子,戮力耕桑”“因释耕于陇上,而妻子耘于前”“男女各二人”可知,汉代采用家庭农业生产模式,故选A;

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材料只是家庭农业生产的情况,无法体现精耕细作,排除C;

春秋战国已经出现男耕女织的生产形式,排除D。

3.B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的影响

理学家主张“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反对妇女改嫁,材料中士大夫允许、帮助妇女改嫁,可知当时理学影响力有限,故B正确;

虽然此时士大夫允许妇女改嫁,不过婚姻仍然是父母之命,缺乏自主性,故A错误;

对外贸易和材料内容无关,排除C;

材料体现是士大夫阶层,不是市民阶层,排除D。

【点睛】

理学又名为道学,两宋时期产生的主要哲学流派。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

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同时成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理学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兼容佛道两家的哲学理论,论证了封建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至南宋末期被采纳为官方哲学。

4.D

【解析】

由“官腔”、“雅乐”、“盛世元音”等词汇,可以看出昆曲被官府和贵族所重视,所以在重要的宫廷活动中常有昆曲演出,官府和宫廷主要代表了封建士大夫的欣赏层次和品味,江南地方郡邑大夫的活动也以昆曲显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说明昆曲流行的原因是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位,这体现了社会等级的分明,故选D而排除C;

心学强调本心体悟和致良知,主张内心反省和自我领悟,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

京剧形成于道光年间,而昆曲在明朝就流行了,所以排除B。

名师点睛:

本题体现出来的命题趋势是对传统文化的考查。

戏曲集中国民族艺术之大成。

自诞生以来,先辈艺人艰苦创业,历经以元代的杂剧、明代的昆曲、清代的京剧为代表的三大高峰期,它曾在相当一段时期(宋元至清末明初)几乎独霸中国舞台。

作为一种综合性的以程式化为主要特征的艺术,它在世界艺术之林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

这就是说,戏曲不仅只属于东方,而且只属于中国,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土特产品”。

既是“土特产品”,它必定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风格、中国魅力和中国气派。

我们不应只把它看作一种艺术形态,透过它,可以看到中国人的审美趣味、审美经验之演变;

反过来,我们也可以从中国人审美趣味、审美经验的产生、发展、变化中,看到戏曲形态发生、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5.D

根据材料中数据分析可知,清代知县的任期时间越来越短,不利于地方的长治久安,不利于地方行政措施的延续和地方的长远发展。

故答案为D项。

A项,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完善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B项,知县任期短,并不能说明吏治就比较清明,排除;

C项,根据所学可知,列强是在道光年间才开始侵略中国的,排除。

图表题的解答应该充分注意图表的时间范围和数据变化规律,提取有效信息,然后按照题意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排除与图表不符的选项。

由此启示我们,平时要养成图文并重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学会从图表中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6.A

根据材料“官办13家,官督商办9家,官商合办2家,另有22家请求官府批准,挂着官督商办招牌,实由商人经营”可知,这时期创办的企业中官办、官督商办的占主导,新批准的商人经营企业都需挂官督商办招牌,说明这时期企业创办更多依赖官府,体现了中国民族企业发展环境尚需规范,故A选项正确;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瓦解已经标志着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并且材料内容没有强调洋务企业对改变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方面的影响,故B选项错误;

材料内容体现的洋务企业,而不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故C选项错误;

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无法得出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受到遏制的结论,且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当时没有受到遏止,故D选项错误。

7.B

根据“恃强违约,万国公法所不许”“高丽诸国,此是外藩……钱粮政事,向归本国(朝鲜)经理”可知,李鸿章运用条约体系维护中国与朝鲜的宗藩关系,故B正确;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材料信息无法体现1876年中日两国就宗藩关系之争是甲午战争的诱因,排除A;

日本主张“不必尽依条约”,C错误;

中日利益冲突的实质是国家利益之争,D错误。

8.B

由图表数据可知,1915-1921年即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公布的法规条文数目迅速减少,这说明部分军阀对法治不认同,即出现意识形态认同危机,故B项正确;

公布的法规条文数目迅速减少体现不出辛亥革命后法律制度渐趋完善,故A项错误;

公布的法规条文数目迅速减少不能说明思想解放,故C项错误;

一战结束于1918年,故D项不符合图表1918年以后的信息。

点睛:

本题解题的技巧是把握材料的数据变化“公布的法规条文数目迅速减少”,由此判定答案。

9.C

材料中“人民对国民党统治更加不满”表明国民党的威信下降,政治地位在下降,故C正确;

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共产党政治影响力”问题,排除A;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的统治迅速崩溃,B错误;

人民对国民党统治更加不满,不利于抗日战争的胜利发展,排除D。

10.A

“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赤诚相见”“共商建国大计”可知,这是第一届政协召开的场景,体现了民主精神,选项A正确;

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诞生时间是1954年,第一届政协时间是1949年,排除B;

人大制度确立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确立是在1954年,选项C、D排除。

11.B

“不结盟”外交方针是改革开放后实行的,排除A;

1955年周恩来在参加万隆会议时提出“求同存异”方针,这一方针不仅推动了会议的进程,还在会后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友好合作,故选B;

材料并未涉及到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互补性,排除C;

国际外交准则具体是指从事外交活动时所必须遵守的、各国所公认的、构成外交基础的、作为自身行动依据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当今世界被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而不是各国,排除D。

12.C

本题考查中苏关系。

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致使中国外部安全环境恶化,中国为应对这一国际局势,加强了内地的国防军事等发展。

故答案为C项。

AB项,改变旧有工业布局、发展内地经济并非主观目的,而是客观结果,排除;

D项,根据所学可知,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工作已经完成,而且这次调整主要是调节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比例,与材料中“中西部地区”“三线建设”无关,排除。

13.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尽管这与“传统农业”小农户个体的经营方式有些类似,但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扭转了农村落后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这符合材料“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的描述一致,故选A。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以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方式完成的,这传统农业的特征没有关联,排除B;

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试图通过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来改变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与小农经济的特征也没有关联,排除C;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单从字面意思即可知这与小农经济特征无关,排除D。

本题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学生结合小农经济的特征即可对选项作出选择。

14.B

古代雅典的社会风气应该是民主政治,且埃斯库罗斯的一次光荣战绩无法反映整个社会的尚武风气,故A项错误;

戏剧家不强调自己的文学成果,却强调自己的战果,即强调自己的公民意识,故B项正确;

埃斯库罗斯处于雅典民主的黄金时期,且突出自己的公民意识,故C项错误;

古雅典时期文学繁荣,故D项错误。

15.C

外事裁判官法是对市民法有益的补充和完善,并非取代了市民法,排除A项。

该法出现于罗马共和国时期,排除B项。

外事裁判官法属于罗马法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C项正确。

“消除罗马自由民间矛盾”说法绝对,D排除。

16.C

依据题干“规定在英国粮价每夸特低于80先令时,绝对禁止粮食进口.只有在达到这种价格或超出这一价格的情况下,才许可从国外自由输入粮食”可以看出《谷物法》是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19世纪中期,废除这一法律,而且外国粮食可以自由进入英国。

在时间和发展过程来年,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自由贸易,自由经营,自由竞争的要求,得到国家的承认,故C选项正确;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由国家掌握和控制的一种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A选项与史实不符;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谷物法》是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废除《谷物法》才是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故B选项错误;

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农民阶级利益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

17.A

由18世纪美国政治家强调人民权利易为野心家操纵华而不实,主张用严峻有效的政府抵制个人野心,结合所学可知其意在加强联邦政府权力,A项正确;

材料中这位政治家意告诫大家防范野心家以热心人民权利为名追求私利,不是在指导人民如何行使权利,B项错误;

材料不是在论证民主政治的弊端,C项错误;

材料无关分权制衡等政府运行方案,D项错误。

18.D

本题考查了欧洲工业化的发展。

根据表格内容可知,英国煤炭消耗量最多,但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