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市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621283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台州市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浙江台州市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浙江台州市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浙江台州市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浙江台州市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台州市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浙江台州市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台州市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台州市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浙江台州市招聘考试真

  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

  第1题:

桥和路不但要为陆上运输而合作.还要为水上运输而合作。

__________过河的桥,下面要走船,水涨船高,__________桥要造得高,__________路也要跟着高。

桥在过河的地位上要服从路,路在两岸的高度上,也要迁就桥。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虽然、但是、而且

  B.如果、那么、况且

  C.因为、不但、而且

  D.由于、不过、因此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第一空与第二空所引领的句子显然不构成转折关系。

排除A。

  “不过”一词用在此处不恰当,排除D。

  “过河的桥”,下面自然“要走船”,不存在假设关系,所以第一空不能填“如果”,排除B。

所以本题答案为C。

  第2题:

长期以来,中国周边各个区域对中国有不同的认识,而这可能恰恰是很多面使中国自我认识更加准确的镜子。

与这些曾经与中国亲密接触、看上去有些接近的文明体比较起来,那个长期以来当作比较镜像的西方,似乎只是一面朦胧含糊的铜镜。

虽然看得见整体中国文化的轮廓,却看不清具体文化中国的细节。

所以,如果我们转身面向这个周边,套一句经济学界常用的术语,也许它将成为学术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因为这一研究领域的开拓,我以为引出的学术史变化,有可能是对语言工具的重新重视、对域外新数据的重新重视。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中国应该多研究周边地区的文化

  B.通过对周边地区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

  C.中国应该重新重视语言工具和域外新资料

  D.中国需要加强自我认识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由原文的“使中国自我认识更加准确”、“虽然看得见整体中国文化的轮廓,却看不清具体文化中国的细节”可知,文段主要讲的是中国如何更好地认识自己的问题。

  “所以”之后给出了认识的途径,即要转身面向周边,通过对周边地区的研究达到使中国自我认识更加准确的目的。

即B项。

  第3题:

早在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先生就已意识到国人对“科学”存在失之偏颇的理解。

他指出:

  “那些绝对的鄙厌科学的人且不必责备,就是相对的尊重科学的人,还十个有九个不了解科学的性质。

他们只知道科学研究所产生的结果,而不知道科学本身的价值……我们若不拿科学精神去研究,便做哪一门学问也做不成。

”梁先生将国人对科学的态度,概括为两点:

一是把科学看得太低了,太粗了;二是把科学看得太呆了,太窄了。

  从这段文字,我们不能推出的是()。

  A.

  “把科学看得太低、太粗”的人指的是“绝对的鄙厌科学的人”

  B.

  “那些绝对的鄙厌科学的人且不必责备”,其原因是他们信奉宗教神权

  C.梁先生认为那些“十个有九个不了解科学的性质”的人是因为把科学看得“太窄”了,这些人实际上也是不懂科学精神

  D.梁先生认为中国人如果不能正确理解科学精神,就将被现代科学所淘汰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该段文字主要是讲科学精神,而“那些绝对的鄙厌科学的人且不必责备”的原因在文中并未提及,B项的说法属于无中生有,故B项错误。

  第4题:

托尔斯泰是史诗传统最重要的继承人,陀思妥耶夫斯基是莎士比亚之后最具戏剧气质的人。

这两位作家是对立的。

托尔斯泰沉迷于理性和事实,陀思妥耶夫斯基蔑视理性主义,热爱悖论。

托尔斯泰像一个站立在大地上的巨人,唤起真实、可见的整体具体经验,陀思妥耶夫斯基总是处于幻觉的边缘。

托尔斯泰历史性地在时间的河流中看到人类的命运,陀思妥耶夫斯基从戏剧性暂时的静止状态观看人类。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A.文段中的两位作家是对立关系

  B.托尔斯泰的作品比较接近现实,能够反映社会的发展变化

  C.托尔斯泰的主要成就是史诗著作

  D.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主要成就是戏剧创作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文段首句指出“这两位作家是对立的”,是指他们的创作等方面,但并不是说两个人的关系就是对立的。

A项显然错误。

B项,从文段中的“史诗传统”、“事实”、“真实、可见”、“历史性地”等词句可以看出托尔斯泰的作品特色。

  C.D两项是对文段第二句的表面含义的理解,不符合原文。

故本题选B。

  第5题:

100多年前,英国人威里璧只能依靠租用的马队完成漫漫的西藏探险历程。

今天,当世界各地的旅行者和探险家________,驱车饱览雪域高原神秘文化和秀美风光的时候,________的公路交通网早已把最初探索者们留下的艰难足迹________在历史风尘中。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纷至沓来纵横交错湮没

  B.接踵而至车水马龙埋没

  C.络绎不绝川流不息消逝

  D.摩肩接踵井井有条消失

  【解析】

  正确答案:

A。

  第6题:

衡量社会进步根本的、最高标准是()。

  A.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社会政治法律制度状况

  D.人们的道德水平和文化规律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是综合的,生产关系的性质、政治法律制度、科学文化发展水平和道德风尚都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而生产力发展水平则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的根本的标准。

故本题答案选B。

  第7题:

人体皮肤由表皮与真皮组成,表皮与真皮之间有一称为“基层”的中间组织。

人在青春期皮肤有相当的新陈代谢活动。

人到中年后,表皮细胞的新陈代谢开始,表皮基层的折曲与厚度显著减少,真皮内的成纤维细胞亦停止繁殖,因此,所分泌的胶原及胶质纤维也显著下降。

由于胶原及弹性纤维的支持,皮肤就开始,皱纹于是出现。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活跃放缓缺乏松弛

  B.程度停止没有松弛

  C.程度放缓缺乏松懈

  D.活跃停止没有松懈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由常识即可知,第二空不可能填“停止”,排除

  B.D。

  “松懈”指注意力不集中、关系不密切。

不能用来形容皮肤,排除C。

因此,本题选A。

  第8题: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

  A.党的三大法宝

  B.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C.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D.党的优良作风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是党的三大法宝,是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经验的基本总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风、与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故本题答案选B。

  第9题:

我国高警示药品推荐目录(2020版)中,源于美国用药安全研究所(ISMP)高警示药品目录的药品品种是

  A.阿片酊

  B.硫酸镁注射液

  C.浓氯化钾注射液

  D.阿托品注射液(规格5mg/ml)

  E、甲氨蝶呤(口服,非肿瘤用途)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B,C,E。

  第10题:

下列属于无效的行政行为的是()。

  A.行政主体受胁迫而作出的行政行为

  B.行政行为有重大违法行为

  C.行政行为将导致相对人犯罪

  D.行政行为没有可能实施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B,C,D。

行政行为无效的条件有:

①行政行为具有特别重大的违法情形或具有明显的违法情形。

②行政主体不明确或明显超越相应行政主体职权的行政行为。

③行政主体受胁迫作出的行政行为。

④行政行为的实施将导致犯罪。

⑤没有可能实施的行政行为。

所以,本题答案全选。

  第11题:

镇政府主动公开一胎生育证发放情况的信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信息属于镇政府重点公开的信息

  B.镇政府可以通过设立的信息公告栏公开该信息

  C.在无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特别规定的情况下,镇政府应当在该信息形成之日起3个月内予以公开

  D.镇政府应当及时向公共图书馆提供该信息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18条规定,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应当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

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故本题答案选C。

第12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B.陶渊明早年曾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C.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D.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巧舌如簧”指舌头灵巧,像弹簧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含贬义,与句子感情色彩不符,排除A。

  “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B项望文生义,使用不当,排除。

  “久假不归”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C项理解为“长期请假不回来”,使用不当,排除。

  “奔走呼号”指一面奔跑,一面呼唤;形容处于困境而求援。

符合句意,故正确答案为D。

  第13题:

边沁认为,动机和意图作为行为过程中的两个因素,其道德价值要通过行为结果表现出来。

动机并非毫无作用,有动机才有意图,有意图才能发生行为,有行为才会产生结果,但动机和意图的好坏不取决于主观的道德动机,而是要看它们带来的行为结果。

  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是()。

  A.人的道德品质可以从行为上来判断

  B.动机和意图具有独立的道德价值

  C.动机和意图的好坏依行为结果的好坏而定

  D.动机和意图的依据不存在于客观效果中,而存在于主观领域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文段首句是文段的观点,第二句是对第一句的说明。

人的道德品质应该从行为的结果而不是行为本身来判断.A错误:

动机和意图的道德价值依赖于客观存在的行为结果中,故

  B.D都是错误的。

只有C与文章的观点表达一致。

  第14题:

个体根据家庭、社会的期望和要求而行事,不考虑行为所产生的直接和明显的后果,这属于道德的()水平。

  A.前习俗

  B.中习俗

  C.习俗

  D.后习俗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柯尔伯格认为道德认知发展有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等三个水平。

题干中提到的是习俗水平的特点。

水平一,称为“前习俗水平”,行为受逃避惩罚和获得奖赏的需要驱使,儿童主要着眼于自身的具体结果,还没有发生社会规范的内化。

水平二,称为“习俗水平”,儿童认同于父母,并遵从父母的道德判断标准,儿童主要满足社会期望,这时社会规范已开始内化。

水平三,称为“后习俗水平”,儿童主要履行自己选择的道德准则。

此时社会规范已完成内化。

  第15题:

公司:

员工:

工号

  A.影院:

门票:

座位号

  B.学校:

学生:

学号

  C.工厂:

机器:

编号

  D.饭店:

大厅:

桌号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公司里有员工,每个员工和自己的工号是一一对应关系;学校里有学生,每个学生和自己的学号一一对应。

其他选项不符合这种关系。

  第16题:

卢梭在教育思想史上的最大贡献是()。

  A.发现儿童论

  B.学科中心课程论

  C.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D.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由教育思想史可知,卢梭在教育思想史上的最大贡献是发现儿童论,其代表作《爱弥儿》。

  第17题:

私德是指人们在不直接涉及对社会整体的义务和责任的私人生活和私人交往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主要包括个人生活习惯、行为风度、性格特点以及处理爱情、婚姻、家庭问题的道德等。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私德的是()。

  A.刘某个性张扬,喜欢穿戴各种新潮服饰

  B.张某遵纪守法,从没干过违法犯罪的事情

  C.李某很勤快,家里所有家务活都是他做的

  D.王某是个公务员,他和邻居相处得很好

  【解析】

  正确答案:

B。

  第18题:

  “五四时期,()率先提出“非把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气不可”的口号,并与其他知识分子一起倡导和发动“到民间去”的运动。

  A.陈独秀

  B.毛泽东

  C.李大钊

  D.周恩来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1919年2月20日-23日《晨报》上,李大钊发表了《青年与农村》一文。

李大钊视野里的青年具有特定的含义,所指应当是作为知识分子的青年。

  他开宗明义地指出中国新青年的使命:

  “要想把现代的新文明,从根底输入到社会里面,非把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气不可。

”他还发出了“我们青年应该到农村去”的号召。

  故本题选C。

本题根据题目中的“五四时期”可首先排除

  B.D两个选项。

  第19题:

科学揭示燃烧现象的是()。

  A.哥白尼

  B.牛顿

  C.拉瓦锡

  D.爱迪生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1743~1794)把大量的精确实验材料联系起来,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揭示了燃烧和空气的关系。

1777年,他在《燃烧概论》中,全面阐述了燃烧的氧化说,把燃烧过程解释为一种与氧化合的过程。

  第20题:

留面子效应,是指人们拒绝了一个较大的要求后,对较小要求接受的可能性增加的现象。

为了更好地使人接受要求,提高人的接受可能性的最好办法,就是先提出一个较大的要求,遭到拒绝以后,再提出自己真正的要求,对方答应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不属于留面子效应的是()。

  A.人事部要求员工每天都要穿工装,大家得知后怨声载道。

后来又改说每周最后一个工作日可以不穿,员工们就同意了

  B.刘明想要一部数码相机,但是他问妈妈是否能给他买一台笔记本电脑,遭到拒绝后,刘明才说想要数码相机,妈妈答应他考虑一下

  C.老板对小张要求下个月的订单要翻一番,小张面露难色,老板又说那一定要保证不低于上个月的数量,小张立即表示没问题

  D.徐峰和张丽为了工作上的一个问题吵得不可开交,徐峰有把握自己是对的,但是他却主动承认是自己弄错了,张丽听了也赶紧道歉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留面子效应的关键是:

当较大的要求遭到拒绝后,真正的要求就比较容易满足。

A项“每天都要穿工装”和“最后一天可以不穿工装”是两个要求,当前一个要求被拒绝后第二个要求得到了同意,故属于留面子效应。

B项买笔记本的要求被拒绝后,则买数码相机的愿望有可能实现,属于留面子效应。

C项订单数量翻番的要求被拒绝后,则保证了不低于上个月的订单数量,属于留面子效应。

D项徐峰是为了不再跟同事争辩而采取主动退让的态度,这属于传统意义上的“留面子”,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第21题:

攀比效应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某些相关的经济变量之间或经济利益主体在利益分配方面存在的相互影响,轮番推进的现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攀比效应的是()。

  A.甲和乙在比谁的妻子漂亮,并约定输者请对方喝酒

  B.省公安厅比较两县公安局抓获小偷数量后,认为甲县治安良好

  C.甲公司技术人员到乙公司车间参观,暗下决心要向乙公司学习

  D.企业职工在工资收入方面互相对比,并要求本单位上调工资,增加收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A项中谁的妻子漂亮、B项中的治安环境、C项中技术都不涉及攀比效应定义中的经济利益或经济变量,因此都不属于攀比效应;而D项中企业工人在工资方面的比较符合攀比效应的定义.故答案选D。

  第22题:

速度:

时间:

距离()

  A.利率:

本金:

利息

  B.质量:

品种:

数量

  C.利润:

成本:

产值

  D.收入:

支出:

剩余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题干给出的一组词表示的是一种数量关系,即速度乘以时间等于距离。

A项是一种相乘的关系,即利率乘以本金等于利息;B项显然不是一种数量关系,排除掉;c项是一种相除的关系,也排除掉;D项是相减的关系,排除掉。

故选A。

  第23题:

提出认知教学论的是()

  A.斯金纳

  B.赫尔巴特

  C.班杜拉

  D.布鲁纳、奥苏贝尔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认知教学论主要由布鲁纳和奥苏伯尔提出。

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第24题:

下面的通讯社哪个属于美国()A路透社B美联社C新华社D塔斯社

  【解析】

  正确答案:

B。

  第25题:

数量折扣,是企业对大量购买产品的顾客给予的一种减价优惠。

数量折扣又可分为累计数量折扣和一次性数量折扣两种类型。

累计数量折扣,是对一定时期内累计购买超过规定数量或金额给予的价格优惠;一次性数量折扣,是对一次购买超过规定数量或金额给予的价格优惠。

根据上述定义。

下列属于累计数量折扣的是()。

  A.企业规定,一次购买100—200件,按标价折扣10%,200件以上折扣15%,不足100件不给折扣

  B.企业规定,购买量累计达到1000套,价格折扣4%;达到2000套,折扣5%;超过3000套。

折扣6%

  C.企业规定。

批发商首次进货不低于1000元,从第二次进货起,以每月首次进货额的多少享受相应的折扣

  D.企业规定,新品上市后,给代理商打8折;再过一段时间,给代理商打6折;快到季末,给代理商打4折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累计数量折扣的定义要点是:

①一定时期内累计;②超过规定数量或金额;③价格优惠。

A项一次不符合①;B项符合定义;c项不符合①;D项不符合①和②。

故答案选B。

  第26题:

毛泽东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是指()。

  A.钱塘江大桥

  B.上海浦东大桥

  C.南京长江大桥

  D.武汉长江大桥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一桥”指武汉长江大桥,该桥为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建造的桥梁,是五十年代重大工程之一,于1955年开工,1957年建成通车。

故选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