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濮阳范县一中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621319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濮阳范县一中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河南濮阳范县一中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河南濮阳范县一中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河南濮阳范县一中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河南濮阳范县一中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濮阳范县一中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

《河南濮阳范县一中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濮阳范县一中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濮阳范县一中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

河南濮阳范县一中校园招聘

  真题及解析

  第1题:

课堂气氛有哪几种类型?

()

  A.积极的

  B.消极的

  C.放任的

  D.对抗的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B,D。

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以分成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第2题:

杂志对于()相当于()对于农民

  A.编辑蔬菜

  B.书刊农村

  C.传媒农业

  D.报纸果农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考查工作对象与专职人员的对应关系。

杂志是编辑的工作对象之一;蔬菜是农民的工作的对象之一。

故选A。

  第3题:

传统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而今春节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已经是一个__________的文化概念,蕴含着全世界华人对自己民族的__________感情,也是在祖国概念上中国之所以具有深深向心力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错综复杂皈依

  B.根深蒂固皈依

  C.根深叶茂遵从

  D.错综复杂依从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根深叶茂:

比喻基础牢固,就会兴旺发展,它不能用来形容“文化概念”。

错综复杂:

头绪多,情况复杂,也与“春节”这一文化概念的特征不符,所以只能选“根深蒂固”。

  “皈依”指身心归向它、依靠它。

  “遵从”、“依从”都没有这种情感指向,故答案为B。

  第4题:

对民主社会主义认识正确的是()。

①最初的民主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②民主社会主义是马克思社会主义的分支③民主社会主义否认了社会制度的客观性④民主社会主义肯定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⑤民主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看成是一种道德需要、道德抗议,否认其历史必然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民主社会主义,也称社会民主主义,起源于19世纪初,是世界各国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工党所信奉的思想体系与意识形态,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

19世纪中叶,在西方工人运动中进行活动和发挥影响的,不仅有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共产主义者,还有其他种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代表,社会民主派、社会民主主义者就是其中之一。

可见民主社会主义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分支,故排除②。

故本题答案选C。

  第5题:

2020年2月2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主席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八)》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20年2月25日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

  A.全国人大工作程序需要得到国家主席的认可

  B.国家法律只有经过国家主席签署才具有法律效力

  C.国家主席作为国家机构具有审查法律的权力

  D.国家主席作为国家机构具有颁布法律的权力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D。

本题考查对国家主席这一国家机构的理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是国家机构中的一种。

国家主席不是握有一定国家权力的个人,而是一个国家机关,包括国家主席和副主席。

国家主席是国家主权的代表,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象征。

国家主席对内代表整个国家机构和国家权力,对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全体中国公民。

国家主席的主要权力包括四个方面;

  

(1)公布权。

即公布法律,发布命令的权限。

法律在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通过后,由国家主席予以颁布施行。

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发布特赦令、戒严令、动员令、宣布战争状态等。

  

(2)任免权。

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确定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正式人选后,由国家主席宣布其任职;在相反的情况下’,宣布其免职。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国家主席派出或召回代表国家的常驻外交代表,即驻外使节。

  (3)外交权。

国家主席代表国家进行国事活动,接受外国使节.,也即主持递交国书仪式。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国家主席宣布批准或废除条约和重要协定。

  (4)荣典权。

包括授予荣誉权和受到非常礼遇权。

本题选BD。

  第6题:

下列物品利用凸透镜透光原理的是()。

  A.近视镜

  B.显微镜目镜

  C.汽车观后镜

  D.手电筒反光罩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B凸透镜有会聚作用,显微镜是利用凸透镜原理。

所以本题答案B。

  第7题:

客观地说,“网络民主”较传统民主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同时也具有有限性、破坏性。

从未来发展看,“网络民主”要成为一种有效、有序、有形的民主形式还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因此,如何引导“网络民主”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说法,不合文意的是()。

  A.当前的“网络民主”还不成熟

  B.传统的民主也具有有限性、破坏性

  C.未来,“网络民主”可能将成为民主的正式形式

  D.下文可能论及引导“网络民主”发展的方式方法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由于“网络民主”还要发展,所以当前的“网络民主”还不成熟.排除A。

文段第一句拿“网络民主”与传统民主相比较,指出“网络民主”也具有有限性和破坏性,排除B。

文段末句讲如何引导“网络民主”尤为重要,故下文可能提及引导“网络民主”发展的方式方法,排除D。

  “网络民主”要成为有效、有序、有形的民主形式,而非民主的正式形式,C项表述错误。

  第8题: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112号化学元素命名为“Copernicium”是为了纪念著名天文学家哈雷

  B.李政道和杨振宁是最早获诺贝尔奖的美国籍华人

  C.地震按震级大小划分为弱震、有感地震、中强震和强震

  D.截至2010年9月,我国南极陨石收集量仅次于日本、美国,位居世界第三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2010年2月19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宣布,第112号化学元素已获正式名称“Copemicium”,相应元素符号为“Cn”。

此次第112号元素的名称是为了纪念著名天文学家哥白尼,而选择2月19日为新元素正式冠名是因为这一天是哥白尼的生日。

  第9题:

  “大头娃娃”主要是从小食用()含量过少的劣质奶粉引起的。

  A.蛋白质

  B.脂肪

  C.葡萄糖

  D.维生素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人体生长发育主要依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这三大营养元素,以及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水和膳食纤维等,其中蛋白质对人体各个器官的构建和功能尤其重要。

婴幼儿身体处于一个快速发育阶段,对蛋白质和各种营养素的需求量尤其大。

  “大头娃娃”是水肿型营养不良,由于婴儿摄入的蛋白质过少,导致了低蛋白血症,这时婴儿细胞、组织液和血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很低。

而我们的肌体维持正常弹性需要有一个渗透压,患有低蛋白血症的时候,人体的渗透压低,水分容易在细胞和组织中积聚,以至于出现水肿面容的“大头娃娃”。

  第10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国的旧体诗有古体近体的分别。

古体诗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等;近体诗有律诗和绝句

  B.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等都是明代的小说作品

  C.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背影》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D.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代表诗集有《新月集》

  《飞鸟集》

  《园丁集》,他的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

  【解析】

  正确答案:

B。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清代作品。

因此B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B。

  第11题:

学校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主要是通过()实现的。

  A.定势

  B.讲解

  C.启发

  D.迁移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学校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主要是通过迁移实现的。

  第12题:

老人说:

土地失去水分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情感滋养会变得荒芜。

不知感恩的人,注定是个__________的人。

不知关爱别人的人,__________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自身的温暖,且也不配得到别人的爱。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冷漠自私、纵使

  B.脆弱不堪、就算

  C.贪得无厌、假设

  D.心胸狭窄、假使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从第二空入手,由句中的“也”可知,第二空应当填入表让步假设关系的关联词,排除

  C.D。

  “感恩”是指感激别人对自己的恩德;

  “脆弱不堪”指经受不住困难与挫折,与此处的“感恩”关联性不大。

故本题选A。

  第13题:

郭店《老子》的文字考释工作主要是由湖北省荆门市博物馆进行的,其成果《郭店楚墓竹》一书已成为各学科学者进一步研究的基础,这充分证明其工作是__________的。

此后,又有不少学者对该书有所补充,有所__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有条不紊借鉴

  B.有目共睹讨论

  C.独树一帜讨论

  D.卓有成效借鉴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本题考查实词与成语辨析。

结合文意可知,对于“郭店《老子》的文字考释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因此第一空应选择“卓有成效”,意为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赦选D。

  第14题:

詹森是一名运动员,平时训练有素,实力雄厚,但在体育赛场上却连连失利,让自己和他人失望,不难看出这主要是压力过大,过度紧张所致。

由此人们把这种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而导致正式比赛失败的现象称为詹森效应。

下列各项,没有体现詹森效应的一项是()。

  A.美国射击运动员马修·埃蒙斯在2020年和2020年两届奥运会上,都因为最后一枪错靶而丢掉冠军

  B.某足球俱乐部在平时的国内联赛发挥出色,但到了国际比赛中,往往会承受不住压力而崩盘,最后一无所获

  C.许多平时成绩优异的学生都因为紧张而在高考中发挥失常

  D.楚汉相争中,项羽战败,最后乌江自刎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詹森效应主要是指实力雄厚却在关键的时候因为心理素质不合格而不能正常发挥。

A项的马修·埃蒙斯在最后一枪错靶,B项的足球俱乐部在国际比赛中崩盘,C项成绩优异的学生在高考中失利,都是因为缺乏必要的心理素质而导致失败,都属于詹森效应。

D项中,项羽战败并不是心理素质的原因,而是过于自信、轻视刘邦、用人不当等原因的综合,不属于詹森效应。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第15题:

该案例说明少年期学生心理发展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

  A.有意注意已开始发展

  B.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

  C.情感不稳定性以及不善于控制

  D.独立意识增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B,C。

  第16题:

在使用家用电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洗衣机使用三孔插座主要是为了防雷击

  B.电冰箱紧贴墙壁放置有利于散热

  C.电视机处于待机状态时仍会消耗电能

  D.电饭锅的插头沾水后不能接入电路是因为容易造成断路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洗衣机使用三孔插座主要是为了防漏电;电冰箱靠墙太近空气流通差不利于散热;电饭锅的插头沾水后不能接人电路是因为容易造成短路;故答案为C项。

  第17题:

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测量不准,放入沸水中显示为95度,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显示为5度。

把这支温度计放在实际室温为28度的办公室,那么它显示的度数是多少?

  A.23

  B.29.5

  C.30.2

  D.33

  【解析】

  正确答案:

C。

第18题:

  “最美妈妈”吴菊萍,获得了“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的称号。

评委给她的颁奖词是:

危险__________生命呼啸而来,母性的天平容不得刹那__________。

她挺身而出,接住生命,托住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

她并不比我们高大,但那一刻,已经让我们__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裹挟摇摆仰望

  B.夹带动摇仰视

  C.裹挟动摇仰视

  D.夹带摇摆仰望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裹挟”指把别人的东西卷入,使随着移动。

  “夹带”指夹杂。

  “裹挟”符合题意,排除

  B.D两现。

  “动摇”常用于形容信心、意念的不坚定,而“摇摆”更符合天平本身的特征。

故本题答案为A。

  第19题: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反馈控制?

  A.财务分析

  B.成本分析

  C.质量分析

  D.现场指导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反馈控制是指一个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已经结束以后,对本期的资源利用状况及其结果进行总结。

主要包括财务分析、成本分析、质量分析以及职工成绩评定等内容。

  第20题:

一位历史学家说:

  “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

”这两位改革家是()。

  A.丘吉尔和斯大林

  B.罗斯福和列宁

  C.罗斯福和邓小平

  D.杜鲁门和戈尔巴乔夫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罗斯福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邓小平领导中国进行改革开放,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

  第21题:

以下属于个体差异性的是()。

  A.青年与老年的差异

  B.幼儿与少年的差异

  C.同一个体身心不同构成方面的差异

  D.个体思维方式的差异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D。

  第22题:

学习活动过程中做网络结构图是一种常用的()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第23题:

专家在测试时发现,缺觉的学生虽然可以回答难题,却记不住简单的单词。

同时,睡眠缺失对孩子的学习记忆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研究发现睡眠不足时,大脑部分功能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状态,这使得学生在进行一些简单学习时常常出现失误。

而面对难题时,由于通过额外激活和记忆、注意密切相关的前额叶皮质区域来补偿缺失的功能,学生答题的正确率以及反应时间并未受到显著影响。

专家认为,虽然没有足够证据证明睡眠不足会直接影响智商,但现有证据可以证明缺觉学生的注意力以及记忆力确实会受到影响。

缺觉的孩子回答难题和简单题目表现出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采用的答题策略不同

  B.使用大脑的具体部位不同

  C.睡眠不足对大脑部分功能区的抑制程度不同

  D.回答难题时前额叶皮质区比回答简单题活跃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由:

  “面对难题时,由于通过额外激活与记忆、注意密切相关的前额叶皮质区域来补偿缺失的功能,学生答题的正确率以及反应时间并未受到显著影响”可知,缺觉的孩子回答难题和简单题目表现出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D项。

  第24题:

在向南方雪灾受灾地区的捐款活动中,某慈善组织收到一笔10000元的匿名捐款,该组织经过调查,发现是甲、乙、丙、丁四个人当中的某一个捐的。

慈善组织成员对他们进行求证时,发现他们的说法相互矛盾:

甲说:

对不起,这钱不是我捐的。

乙说:

我估计这钱肯定是丁捐的。

丙说:

乙的收入最高,肯定是乙捐的。

丁说:

乙的说法没有任何根据。

假定四人中有一个说了真话,那么到底谁是真正的捐款者呢?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根据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解题。

题干中乙和丁的话互为矛盾,则必有一真一假,根据题意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

则甲和丙说的都是假话。

由甲的话为假可得出甲是捐款者。

  第25题:

克拉斯沃尔和布卢姆将态度的水平分为()。

  A.接受

  B.反应

  C.评价

  D.组织

  E、性格化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B,C,D,E。

价值内化水平不同,态度也发生多种程度的变化,从最低水平开始,依次是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性格化。

  第26题:

甲、乙双方签订了货物买卖合同,由甲方向乙方提供货物,后经甲方同意,乙方将合同中的权利、义务转给丙。

这样,法律关系的()就发生了变更。

  A.主体、客体

  B.内容

  C.客体

  D.主体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法律关系的构成,包括三个要素:

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客体、法律关系内容。

法律关系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一定权利的享有者和一定义务的承担者。

在每一具体的法律关系中,主体的多少各不相同,在大体上都属于相对应的双方:

一方是权利的享有者,成为权利人;另一方是义务的承担者,成为义务人。

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它是法律规范的指示内容(行为模式、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一般规定)在实际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落实,是法律规范在社会关系中实现的一种状态。

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本题中,乙方将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转给丙,法律关系的主体就由甲和乙变成了甲和丙,即发生了法律关系主体的变更。

故选D。

  第27题:

传统经济学习惯铺陈宏大的说辞,在人性的细节方面,总是__________。

被抽空了细节的经济学,虽__________,拥有如庙堂般巍峨的气势,却还原和解读不了世界的真实。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语焉不详、高屋建瓴

  B.闪烁其词、博大精深

  C.含糊其辞、鞭辟入里

  D.捉襟见肘、天马行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先看第一空,句中是说传统经济学在细节方面关注不够。

  “闪烁其词”是指言语遮遮掩掩、吞吞吐吐:

  “捉襟见肘”形容衣衫褴褛,也比喻顾此失彼。

据词义可排除

  B.D。

再看第二空,“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的形势;

  “鞭辟入里”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由句中“拥有如庙堂般巍峨的气势”可知,这里侧重的是气势的巍峨,故应选“高屋建瓴”。

  第28题:

人民法院对第一审民事案件审理终结后()。

  A.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B.公开审理的案件公开宣告判决,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不公开宣告判决

  C.一律不公开宣告判决

  D.除了涉及国家机密和个人隐私的案件以外,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解析】

  正确答案:

暂无解析。

  第29题:

下列四种抽样方法,抽样误差最大的是()。

  A.系统抽样

  B.整群抽样

  C.单纯随机抽样

  D.分层抽样

  E、其他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第30题:

电炉丝通电后热得发红,而与电炉丝连接的铜导线却不太热,这是因为()。

  A.通过电炉丝的电流强度比通过铜导线的电流强度大

  B.铜导线的电阻小,所以消耗的电能少,电炉丝的电阻大,消耗的能量多,所以热得发红

  C.铜导丝有绝缘层,所以不怎么热

  D.铜导线比电阻丝传热快,所以不怎么热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铜丝与电炉丝是串联的,所以它们的电流相等,故排除A。

  另外电炉丝的电阻比铜丝的电阻大得多,根据焦耳定律可知,当电流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大,所以电炉丝会发红,而铜线却不太热。

故答案为B。

第31题:

从2005到2020年,A市某商务区7个企业过去5年内共有l68名女性在职人员生育,有人搜集这一数据后得出结论,该商务区白领女性的平均生育年龄为30.34岁,高于A市2020年女性平均生育年龄27岁,也高于10年前调查的24.18岁。

下面哪一项最准确地指出了该统计推理的谬误?

()

  A.实际情况是l86名在职女性生育,样本数据不可靠

  B.样本规模过小,应加上该商务区其他企业的在职女性生育情况

  C.这相当于由国企在职女性平均生育年龄为28岁,得出结论:

女性公务员比其他女性平均生育年龄要高1岁

  D.该统计推理没有在某商务区在职女性间作类型区分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题干的统计推理是根据“某商务区7个企业5年间共有168名在职女性生育”得出结论“该商务区在职女性的平均生育年龄为30.34岁,高于A市2020年女性平均生育年龄27岁,也高于10年前调查的24.18岁”。

这实际上是将“7个企业的在职女性”与“该商务区白领女性”混为一谈,而事实上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选项C指出了这一点,说明了题干将“国企在职女性”与“女性公务员”混为一谈是犯了同样的错误。

  第32题:

科举制度创立于()。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科举制度创立于隋、盛行于唐、发展于宋、衰亡于明清,是一种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并与君主专制统治相适应的官员铨选制度,同时也是一种与教育紧密相连的考试制度。

  第33题:

从4点到5点,时针与分针成直角的机会有几次?

  A.1

  B.2

  C.3

  D.4

  【解析】

  正确答案:

B。

  第34题:

人类本质上的沉重感,主要源自于责任、期盼和压力。

因而,承受便是生命的一种需要和方式了。

我们不可能也决不能无任何负载地来往于世,作为人必须有所承受,承受我们需要承受的东西。

在理想的王国里,我们承受亲人故人寄予的热望和要求;在生活路途上,我们承受着来自世俗的各种恶意与善待;在情感的海洋里,我们承受着人生变故中的各种打击和煎熬。

我们承受着,承受着风霜雨雪,也承受着鲜花硕果。

文段意在说明的是()。

  A.承受是生命存在的需要和方式

  B.人类的沉重感源于责任、期盼和压力

  C.人生于世不可能也决不能无任何负担

  D.承受是一种实现自我的力度和气度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文段由“因而”引出论述的主题“承受”,接下来便是围绕人生于世就要有所“承受”展开论述。

  B.C两项没有体现这一主题,可排除。

D项“承受是一种实现自我的力度和气度”在文段中并未体现。

故本题选A。

  第35题:

萧某对李某作出承诺:

只要李某把邻居家的小狗偷来,就付给酬金200元。

该行为属于()。

  A.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B.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C.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

  D.犯罪行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题干萧某和李某的行为属于是违法的民事法律行为,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

  

(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

  (三)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

  (四)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五)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六)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

  (七)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故选B。

  第36题:

  “和”与“同”是先秦时期两个重要的哲学概念。

和同之辨早在西周末年《国语》、《左传》中就有明确记载。

孔子有关和同之辨的理论,是对前人学说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和而不同”是孔子理想人格的一个重要标准。

和与同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原则性和差异性。

承认差异,有差异性的统一才是“和”。

  “和而不同”,被公认是典型的中国哲学智慧。

下列有关“和”与“同”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作为哲学概念的“和”与“同”早在先秦时期就被提出。

其概念之争在西周末年的书籍中早有记载

  B.

  “和”与“同”在争论之初两者是相对立的,是孔子将其继承和发展,提出了“和而不同”的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