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阳山县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621367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阳山县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广东阳山县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广东阳山县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广东阳山县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广东阳山县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阳山县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广东阳山县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阳山县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阳山县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广东阳山县第四次全国经济

  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招聘考试真题及

  解析网络整理版

  第1题:

角色模糊是指个人所体验到的工作角色定位的不确定性,包括工作职责的不确定、工作目标的不确定等,因此常造成工作流程上的混乱和工作效率的低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角色模糊的是()。

  A.小陈刚当上小学老师,想跟学生做朋友,尽管她现在跟学生的关系很亲密,可她发现学生们不怕她,不听话,甚至作业也不交

  B.小张刚参加工作,满怀热情,一心想在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但却不得不经常做些与其专业无关的工作,他因此觉得心理落差很大

  C.张大夫身兼数职,是某医院骨科主任,同时又担任该医院的副院长、该地区医学委员等,工作繁忙使他日渐憔悴

  D.苏丽刚升任客服部的副总监,有些事务她不知道是否该自己处理,如果处理了是否会超出目前的权限,也不知道去问谁,对于这些事务她通常就不处理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分析定义可知,要归类于“角色模糊”,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个人所体验到的;

  

(2)工作角色定位(工作职责、工作目标)的不确定性;

  (3)常造成工作流程上的混乱和工作效率的低下。

A项中的小陈“想跟学生做朋友”,角色定位很清楚,只是效果不好而已,不符合定义条件

  

(2),排除。

B项中的小张“一心想在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角色定位很清楚,只是因为不愿意做与专业无关的工作,觉得有些心理落差而已,不符合定义条件

  

(2),排除。

C项中的张大夫“身兼数职”,角色定位很清楚,只是因为工作繁忙有些憔悴而已,不符合定义条件

  

(2),排除。

只有D项中的苏丽“刚升任客服部的副总监,有些事务她不知道是否该自己处理,如果处理了是否会超出目前的权限,也不知道去问谁”

  (隐含:

不能确定自己的工作职责),属于“角色模糊”。

  第2题:

  “更开放、更节俭、更务实”,这些真切的感受___________着中国经济稳步前行的步伐,也让仍在金融危机中徘徊的世界看到了中国的信心与力量。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证明

  B.昭示

  C.展现

  D.印证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印证”即证明与事实相符合,证明是真的,根据文意应选印证。

  第3题:

在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发表过很多著名的文章,以下四篇文章中发表最早的是()。

  A.

  《矛盾论》

  B.

  《论持久战》

  C.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D.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1937年7~8月发表《矛盾论》;1938年5月发表《论持久战》;1925年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31年1月发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根据上述的时间J惯序可知,《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发表的时间最早。

故选C。

  第4题:

小王收购了一台旧电视机,然后转手卖出,赚取了30%的利润,1个月后,客户要求退货,小王和客户达成协议,以当时交易价格的90%回收了这台电视机,后来小王又以最初的收购价将其卖出。

问小王在这台电视机交易中的利润率为:

  A.13%

  B.17%

  C.20%

  D.27%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A。

设收购价a,获利记为正,回收记为负。

则最终获利为:

  -a+(1+30%)a-(1+30%)×90a+a=13%a故答案选A。

  第5题:

定义:

①趣缘关系:

指因彼此之间的兴趣、志愿相同而结成的一种人际关系。

②业缘关系:

指人们由职业或行业的活动需要而结成的人际关系。

③地缘关系:

指人与人之间因地理位置相近并发生交往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社会关系。

典型例证:

  

(1)老张和老李都是退休干部,两人都喜欢下棋、打牌,又是近邻,每天都要下几局棋,打几把牌,在下棋打牌时听到他们计较输赢的争吵声。

  

(2)小戴是河南人,小熊是安徽人,他们现在都在某所高校进修学习,是同班同学,都住在同一宿舍,平时经常在一起聊天。

  (3)小李和小贾都是一个单位的,小李是会计,小贾是业务员。

由于工作上的关系,小贾经常到小李那里报销差旅费,两人慢慢就熟悉了。

上述典型行为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A.0

  B.1

  C.2

  D.3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例证

  

(1)中,李张二人因“下棋、打牌”而结成的关系符合趣缘关系的定义:

例证

  

(2)中二人是同班、同宿舍,符合地缘关系“因地理位置相近并发生交往”的条件,二者存在对应关系:

例证

  (3)中,二人因从事职业活动的需要而产生交往,与业缘关系对应。

因此本题的对应关系有3个,故答案为D。

  第6题:

下列有关公务员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B.法律对公务员中的领导成员的产生、任免、监督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C.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对法官、检察官的义务、权利和管理已另有规定,所以法官、检察官不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D.公务员的管理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依照法定的权限、条件、标准和程序进行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法官、检察官都是公务员,也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故选c。

  第7题:

在Word的“字体”对话框中,可以设定文字的()。

  A.字号、对齐方式

  B.字体、字号

  C.字体、首行缩进

  D.颜色、字形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D。

在Word的“字体”对话框中,可以设定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字形等。

而对齐方式、首行缩进等应在Word的“段落”对话框中实现。

故选BD。

  第8题:

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_________,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_________,可以供来浣纱捶布。

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护它,花儿也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_________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它竟锈上了绿苔、黑斑。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细腻光滑繁衍

  B.精美规则蔓延

  C.高雅实用滋生

  D.坚硬平坦疯长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第一空中,“坚硬”与“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不对应,排除D。

第二空,“实用”不是大青石的特点,可以刻字雕花的汉白玉同样实用,由此排除C。

  第三空中,“蔓延”意为向四周扩展延伸,后面不能接“出来”,排除B。

本题答案为A。

  第9题:

教师要乐二于二从事教育事业,勤奋地进行工作,这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具有()原则。

  A.人格示范

  B.乐教勤业

  C.教书育人

  D.以上答案都正确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乐教勤业原则是指教师要乐于从事教育事业,勤奋地进行工作。

这是对教师在对待自己职业方面所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

故选B。

  第10题:

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是()的利益。

  A.资产阶级

  B.封建阶级

  C.地主阶级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第11题:

人类选择月球作为探测宇宙星际航行的第一站的主要原因是()。

  A.探索月球的危险性小

  B.月球上富含地球上稀缺的矿种,且分布广泛

  C.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D.月球上有高真空、强辐射和失重环境,这是将来加工工业的理想场所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C。

  第12题: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A.国际部

  B.国家主席

  C.国务院

  D.中央军事委员会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章第4节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第13题:

2013年是中国农历蛇年。

在本世纪余下的年份里,农历是蛇年的年份还有()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C。

本世纪还剩2100-2013=87(年),属相每12年一个轮回,87÷12=7…3,则本世纪还有7个蛇年,C项正确。

  第14题:

随着北京旧城改造不断进入媒体视野,梁思成等一批建筑学家已被大众熟知。

  但少有人知晓的是,从1915年起,北京已在时任内务部总长朱启钤的主持之下,有计划地进行市政工程建设。

同样少有人知晓的是,1925年,25岁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生梁思成,收到父亲梁启超从国内寄来北宋匠人李诚撰写的《营造法式》一书,兴趣大增,由此走上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之路。

1930年,梁思成加人中国营造学社,在那里撰写了《中国建筑史》,成为建筑学一代宗师。

而《营造法式》一书的发现者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人,正是朱启钤。

假若没有朱启钤,中国的古建筑研究,将会是怎样的图景?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朱启钤1915年就开始主持北京市政工程建设工作,他才是北京旧城改造的主持者

  B.朱启钤对我国古建筑研究工作的贡献不为人所知

  C.梁思成是受到朱启钤的影响才成为建筑学一代宗师

  D.朱启钤是中国古建筑研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一、二句话写人们通常只知道粱思成等人对北京城的贡献,间接说明朱启钤为北京城的改造作出过贡献,但是不为人所知。

  三、四句话以梁思成为例,说明朱启钤对我国古建筑研究工作的奠基作用。

最后一句话反问,也是为了说明朱启钤对中国的古建筑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文段叙述梁思成的事迹,实际上是为了直接或间接引出朱启钤的贡献,说明朱启钤是中国古建筑研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故本题选D。

A项说法片面,只是朱启钤贡献的一方面。

B项说法错误,文段只说“少有人知晓”。

C项论述主体有误,文段重点并不在于梁思成的成就。

  第15题: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三大差别”归于消失,以下选项中不属于“三大差别”的是()。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差别

  B.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C.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D.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三大差别是指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故选A。

  第16题:

关于宋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人比黄花瘦”是女词人代表李清照的名句

  B.

  “有井水即能歌柳词”说的是柳永

  C.

  “樯橹灰飞烟灭”说的是官渡之战

  D.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词人之一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人比黄花瘦”出自李清照前期的作品《醉花阴》,A项正确。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

  “柳永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

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

余仕丹徒,尝见一西夏归朝官云:

‘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说明了柳永词的传播范围之广,B项正确。

  “樯橹灰飞烟灭”出自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描写的是赤壁之战,C项错误。

辛弃疾是南宋词人,别号稼轩,豪放派的代表词人之一,D项正确。

故选C。

1第17题:

没有充足的雨水,导致几乎所有的池塘近乎干涸,引起了大量不得不在水中生存的蚊子幼虫死亡。

虽然蝙蝠正常生存与有无充足雨水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干涸的池塘同样给蝙蝠的生存带来了困扰。

以下哪项如果正确最能解释上述现象?

  A.蝙蝠是蚊子的天敌,蝙蝠以蚊子为食物考试大|在线⊙考试中心♂

  B.蚊子的幼虫只能生活在水中,所有蝙蝠的唯一食物就是蚊子的幼虫

  C.蝙蝠是蚊子的最大天敌,燕子和蜻蜓也以蚊子为食

  D.蝙蝠必须在潮湿的岩洞中才能生存,没有充足的雨水导致岩洞不再潮湿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解释型题目。

题干要解释的现象是“池塘的干涸引起了大量蚊子幼虫死亡,同样给蝙蝠生存带来了困扰”。

A项和C项,“蝙蝠是蚊子的天敌”并没有否定蝙蝠还有其他食物来源;D项与题干“蝙蝠的正常生存与有无充足雨水没有关系”矛盾;B项说明蚊子的幼虫只能生活在水中,所有蝙蝠的唯一食物就是蚊子的幼虫.很好地解释了该现象。

故答案选B。

  第18题:

增加:

负担

  A.开拓:

视野

  B.萦绕:

乐音

  C.减免:

收获

  D.拉高:

幅度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第19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不到实际中去调查,光靠少数人苦心孤诣,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B.假如每个人都能见贤思齐,以人之长补己之短,那么我们的生活将变得愈加美好。

  C.永远不要对他人的苦难无动于衷,因为谁也无法保证下一个不是你。

  D.顶尖人才大多不是培养出来的,这是一个耳顺之年的老教师最爱讲的话。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苦心孤诣”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到达不了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

用在此处表示“不到实际中去调查”的反面,不合语境。

  “见贤思齐”是说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看齐;

  “无动于衷”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耳顺之年”指到了六十岁时听别人的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代指人到了六十岁的年龄。

BCD项成语使用无误。

  第20题:

交往和独处原是人在世上生活的两种方式,对于每个人来说,这两种方式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是比例不太相同罢了,由于性格的差异,有的人更爱交往,有的人更喜欢独处,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

反过来说,不擅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每个人对交往和独处的喜爱程度不同

  B.喜欢交往的人往往害怕独处

  C.享受孤独是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

  D.生活中既要善于交际又要能耐孤独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第21题:

两超市分别用3000元购进草莓。

甲超市将草莓按大小分类包装销售,其中大草莓400千克,以高于进价1倍的价格销售,剩下的小草莓以高于进价10%的价格销售。

乙超市按甲超市大、小两种草莓售价的平均值定价直接销售。

两超市将草莓全部售完,其中甲超市获利2100元(不计其他成本),则乙超市获利多少元?

  A.1950元

  B.1800元

  C.1650元

  D.1500元

  【解析】

  正确答案:

C。

  第22题:

为什么有些领导者不愿意承担管理过程中的“教练”角色?

为什么很多领导者不愿意花时问去教别人?

一方面是因为辅导员工要花去大量的时间,而领导者的时间本来就是最宝贵的资源.另一个原因则在于对下属的辅导是否能够收到预期的效果,是一件很难说清的事情.因为有很多知识和方法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而从更深的层次来说,“教练”角色要求领导者兼具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素质,这也是一般人难以具备的.最适合做本段文宇标题的是:

  A.效率低下,领导之过?

  B.团队意识亟待增强

  C.员工培训,岂容忽视?

  D.做领导易,做“教练”难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材料主要说明了领导不愿意做“教练”的原因,根据文意,标题的重点应该强调做“教练”的不易,因此本题应当选择D。

  第23题:

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动,是创造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经济活动,包括包装、装卸、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运输、配送等诸种活动。

  以下属于物流活动的是()。

  A.小王在某销售网站开店出售电话充值卡,自动发货功能使顾客在线支付后即可获得密码

  B.小李办理出国手续急需一份经济担保书,他请父母通过快递公司从家乡将该文件邮来

  C.老刘出资几十万元建了一间冷库,用于储藏收购来的蔬菜,以便赶在春节上市卖个好价钱

  D.小赵自己有一辆卡车,他本周日帮助公司的客户钱某搬家,钱某为表示感谢请他吃饭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关键词“物质资料?

  “‘从供给者向需要者“物理性移动”。

  A项不符合“物理性移动”,C项是自己给自己储藏,不符合定义,D项是帮忙,运输的过程不是经济活动。

  第24题:

春秋时期,鲁国规定:

如有人在国外看见鲁国人沦为奴隶,可垫钱将其赎回来,然后回国报销。

孔子的一位弟子就在国外垫钱解救了一个沦为奴隶的鲁国人,但不报销,以示其“义”。

孔子知道后批评了他,说这将影响更多的奴隶被解救。

因为以后鲁国人如垫钱救人,报销吧不好意思.不报销则蒙受经济损失,两难之下可能放弃救人。

而孔子的另一位弟子,下水救人,被人赏赐了一头牛。

他高兴地接受,孔子大加赞赏。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道德践行者应得到回报和关爱

  B.

  “善有善报”,“好人有好报”

  C.对道德模范的奖励,有助于道德的弘扬

  D.朴实的民间俗语,包含了人们朴素的道德观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由孔子对两位弟子的不同态度可知:

他是赞成接受赏赐的行为的。

此意被引申放大,也就是说要对道德模范进行奖励,这有助于弘扬道德,C为正确答案。

  第25题:

个体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历程中的强化阶段是()。

  A.0~6岁

  B.6~9岁

  C.9~16岁

  D.16岁~成年

  E、成年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6~9岁是个体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历程中的强化阶段。

  第26题: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败感,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

  ()

  A.可能选择

  B.犹豫不决

  C.回避这项任务

  D.坚决选择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第27题:

某女士购买了一条电视广告中推介的纯金项链,可没戴多久项链上的颜色全掉了,原来是一条镀金项链。

该女士要求厂家退货,遭到拒绝。

厂家()。

  A.违背了诚实信用和平等原则

  B.违背了公平交易和自愿原则

  C.侵犯了该女士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

  D.侵犯了该女士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本题主要考查消费者权利。

以假代真,要求厂家退货,遭到拒绝,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故选D。

  第28题:

  “行为科学”认为人的欲望(或称需要)是人行为的发动器,倘若欲望完全被行为实现而满足了,它就会立即消失。

产生索然之感,这时候就需要另一种新的欲望来发动新的行为。

而“朦胧”总是使人不识庐山真面目,赏美心理永远不能完全满足,也就不会兴味索然。

美感最强烈之点是刚刚触到迫切欲赏的美物而又没有完全得到的那一瞬间,这一瞬间就产生“临界点美感”,朦胧的美学功能就包括使人总是保持在兴趣盎然而不是索然的“临界点美感”上。

以下对“临界点美感”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产生于刚刚触到迫切欲赏的美物而又没有完全得到的那一瞬间

  B.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临界点美感”是最强烈的美的感受

  C.

  “临界点美感”所构成的心理基础是对美的事物的一种满足

  D.使人保持在兴趣盎然的“临界点美感”上,是朦胧的美学功能之一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文段中的“临界点”是指“刚刚触到迫切欲赏的美物而又没有完全得到的那一瞬间”,此时美感最强烈;而审美欲望一旦得到满足,就会产生索然之感。

由此可知,C项错误。

故C当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