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房及医疗垃圾培训资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1425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洗衣房及医疗垃圾培训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洗衣房及医疗垃圾培训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洗衣房及医疗垃圾培训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洗衣房及医疗垃圾培训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洗衣房及医疗垃圾培训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洗衣房及医疗垃圾培训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洗衣房及医疗垃圾培训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洗衣房及医疗垃圾培训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洗衣房及医疗垃圾培训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洗衣房及医疗垃圾培训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洗衣房及医疗垃圾培训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洗衣房及医疗垃圾培训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洗衣房及医疗垃圾培训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洗衣房及医疗垃圾培训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洗衣房及医疗垃圾培训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洗衣房及医疗垃圾培训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洗衣房及医疗垃圾培训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洗衣房及医疗垃圾培训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洗衣房及医疗垃圾培训资料.docx

《洗衣房及医疗垃圾培训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洗衣房及医疗垃圾培训资料.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洗衣房及医疗垃圾培训资料.docx

洗衣房及医疗垃圾培训资料

洗衣房衣物洗涤部分

概述:

医院织物清洗与消毒管理制度

收集与暂存

污染的医护人员工作服及值班被服、新后儿及婴儿的衣被、普通病人前衣被及窗帘等(以下统称为织物)必须分开收集、清点,打包后方可在院内运送。

收集人员应在临床科室的污物间内清点、收集、包装污染织物,严禁在病房及走廊进行逐件清点与清理。

应尽量减少对污染织物的拉抖动行为,以防止织物上病微生物身周围环境扩散。

包装污染织物的袋子,应采用不宜渗漏液体、便于清洗的可反复使用的材质制作。

严禁采用污染的床单等污染物来包裹。

包装袋外层应有醒目的污染织物专用的字样,如污医护人员织物、污新生儿婴儿织物。

对具有传染病(HIV阳性、乙肝、丙肝、梅毒、结核等)的患者污染织物,及有明显血、脓、便等污染的织物,临床科室应用黄色医疗废物袋双重包装、密封,外层应有醒目的标识,如传染病人织物、血污染织物,提醒收集人员作特殊处理。

收集的污织物如需暂存时,应以打包形式存放,严禁与任何清洁物品存放在同一区域内。

清洗与消毒

一般织物(指无明显污染及无传染性的织物)的洗涤消毒:

将织物收集袋打开,棉质织物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洗涤剂在洗衣机内洗30分钟,再用清水漂洗。

传染病人织物的洗涤消毒:

必须先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加盖浸泡消毒1小时。

再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洗衣粉溶液洗涤30~60分钟,然后用清水漂净。

传染性织物(有明显血、脓、便等污染的织物,被视为传染性的织物)的洗涤消毒:

先用冷洗涤液或1%~2%冷碱水将血、脓、便等有机物洗净,再按传染病人织物的洗涤消毒方法进行处理。

洗衣池、洗衣机洗衣后,特别是洗可能有传染性的织物后,应用90℃以上的热水或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消毒。

清洁织物管理

经清洗与消毒的织物应进行晾(烘)干、熨烫、折叠、储存。

对医护人员和病人的织物:

一般污染和有传染性的织物清洗消毒后应分区或分批晾(烘)干、熨烫、折叠和储存,不宜混杂。

新生儿、婴儿织物应有专用烘干、熨烫、折叠、储存织物处,不可与其他织物混淆。

清洁织物存放间应采用货架存放。

存放间内严禁堆放污物以及无关的杂物;严禁人员在室内休息与饮食;织物发放执行先进先出的原则。

洗衣房管理

布局合理,洁污分开。

区域分为污染区:

污染衣物清点区域、消毒浸泡初洗区域;半污染区:

洗衣间;清洁区:

洁净衣物清点、存放、领取区域。

物流路线由污到洁,不得逆行。

设有专用洗手水池,并配备手卫生用品。

病人织物和医护人员织物必须分机洗涤。

新生儿与婴儿织物应单独洗涤,不可与其他织物混洗。

传染病人织物及传染性织物应专机专用。

清洁织物的运输应采用清洁的包装袋(布、容器)进行屏障保护;用于运送清洁织物的推车、车辆应保证其清洁、干燥方可用于转动。

洁、污织物专车转运,用后清洁,分区放置。

收集过传染病人织物或有明显血、脓、便等污染的织物后的推车,应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探试消毒。

保持洗衣房各区域整洁与干燥。

每日对清洁区用清水清洁桌、椅、工作台面及地面;半污染区、污染区每天处理污染衣物完毕后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拖地一次。

清洁卫生用具分区标识,分区使用(红色为污染区;蓝色为半污染区;绿色为清洁区),不准跨区使用,用后清洁消毒晾干备用。

五、人员管理

1.洗衣房工作人员工作前后,特别是处理了污染人织物或有明显血、脓、便等污染的织物后,必须用洗手液流水洗手,即使戴手套,工作结束后也必须用流水洗手。

2.污染区工作人员全程采取“标准预防”措施,即穿戴好工作服、口罩、帽子,处理传染病人织物或有明显血、脓、便等污染的织物时要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护目镜或防护面罩、防水鞋、隔离衣或防水围裙。

工作完成后脱下以上防护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弃置在黄色医疗废物袋;可循环使用物品经清洗消毒后晾干备用。

工作服、隔离衣每天换洗一次。

3.各区域工作人员分工合作,不得在各区域随意走动,严禁由污染区未经更衣换鞋到清洁区。

工作人员进入清洁区域工作前,必须洗手、换入室清洁鞋。

患有化脓性皮肤

病的工作人员不得参与熨烫、折叠衣物工作

操作:

医院洗衣房管理

洗衣房工作流程图

工作人员织物

新生儿与婴儿织物

其他病人普通织物

传染病人织物

有明显血、脓、便等污染的织物

分开清点、分别用不同的袋子包装、包装外有醒目标识

专用污车转运到洗衣房污染区

在各自专用的洗衣机内,用含有效氯500㎎/L的消毒洗涤剂洗30分钟,再用水漂洗(条件不允许时,可分批洗涤)(新生儿及婴儿织物必须单独洗涤)

分开清点、用黄色医疗垃圾袋包装、密封,包装外有醒目标识

分开清点、用黄色医疗垃圾袋包装、密封,包装外有醒目标识

专用污车转运到洗衣房污染区

专用污车转运到洗衣房污染区

用冷洗涤剂或1%~2%冷碱水将血、脓、便等有机物洗净

用含有效氯2000㎎/L的消毒液加盖浸泡1小时

在各自专用的洗衣机内,用含有效氯500㎎/L的消毒洗衣粉洗30~60分钟,再用水漂净

工作人员织物、病人普通织物、传染病人织物及有明显污染的织物应分区或分批晾(烘)干、熨烫、折叠和储存;新生儿及婴儿织物有专用烘干、熨烫、折叠、储存处

清洁织物用清洁包装袋(布、容器)包装,用清洁专用车转运

注意事项:

转运车用后清洁、分区放置(收集过传染病人或有明显污染的织物后,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擦拭消毒)。

每日对清洁区用清水清洁桌、椅、工作台面及地面;半污染区及污染区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每天拖地1次;洗衣机、浸泡池使用后,特别是处理过有传染病人及有明显污染的织物后,应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消毒清洁。

清洁用具分区标识、使用,用后清洁消毒晾干备用。

工作人员工作前后须洗手;在污染区工作全程穿戴工作服、口罩、帽子,处理传染病人或有明显污染织物时可选用橡胶手套、护目镜或防护面罩、防水鞋、防水围裙等,工作结束后换下身上防护装备,洗手。

进入清洁区前,必须洗手、换鞋,工作人员不得在各区域随意走动,严禁由污染区未经更衣换鞋便到清洁区;患有化脓性皮肤病的工作人员不得参于熨烫、折叠衣物工作。

一、洗衣房的消毒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医院洗衣房的消毒.包括全院病人衣服、被单和医护人员的一般工作服的清洗消毒工作,但不负责手术衣和隔离衣的灭菌。

洗衣房划分为污染区(收集、分检、清点、处理及清洗衣服、被单)及清洁区(供晾或烘干、缝补、熨烫、招叠、储存及发送洗净衣被和办公)。

污染衣被未经洗涤不得进人清洁通道及清洁区,各区受污染程度不同,消毒方法也有所不同。

2、衣被的收集袋和接送车的清洁消毒

每个病区应有3个衣被收集袋,分别收放有明显污染的病人衣被、一般病人衣被及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衣服。

(帽子和口罩)。

衣被收集袋应保持密闭直至清洗。

也可定时、限时收集工作人员衣物,及时发送至洗衣房。

接送衣被均用推车,接衣后及送衣前的推车均应用清水或1%洗涤剂溶液擦拭一次;接运传染病房、结核病房、烧伤病房及有明显污染衣被后的推车应用%过氧乙酸或1000mg/L有效氯溶液擦拭消毒;也可用500mg/L氧化氯溶液擦拭。

一次性使用衣被收集袋用后烧毁。

非一次性者用1%洗涤液,90℃以上热水在洗衣机中消毒25min。

3、严禁在病房内清点或处理传染病人,特别是肝炎、结核病人及传染性物质所污染的衣被,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和口罩,穿工作衣.一次性使用的手套用后烧毁;可重复使用者,用90℃以上热水消毒25min。

4、衣被的洗涤消毒

病人衣被和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服必须分机或分批洗涤。

婴儿衣被应单独洗涤,不可与其它衣被混洗。

根据衣被受污染程度可分别用专机洗涤,特别是传染病人(肝炎、结核等)、烧伤病人的衣服应专机洗涤,无条件时也应先洗工作人员的工作服,帽子和口罩;再洗病人一般衣被、污染衣被,最后洗传染性病人、烧伤病人的衣被。

一般衣被的洗涤消毒:

一般衣被指无明显污染及无传染性的衣被,将衣被收集袋打开,棉质衣被用1%洗涤剂溶液70℃以上温度(化纤衣被只宜40-45℃)在洗衣机内洗25min,再用清水漂洗。

传染病房和烧伤病房的衣被,必须用l-2%洗涤剂溶液于90℃以上洗30min或70℃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洗衣粉溶液洗涤30-60min,然后用清水漂净。

烈性传染病人的衣服应先用压力蒸汽灭菌后,再送洗衣房洗涤;或烧毁。

有明显血、脓、便污染的衣被,视为传染性衣被。

在用热水洗涤前,先用冷洗涤液或1-2%冷碱水将血、脓、便等有机物洗净,将该洗液煮沸消毒,再按传染性衣被洗涤消毒。

晾(烘汗、熨烫、把叠、储存衣被:

对工作人员和病人衣被;一般污染和有传染性的衣被洗涤消毒后应分区或分批晾(烘)干。

熨烫、招叠和储存,不宜混杂。

熨烫时要特别注意曾受或易受污染之处。

新生儿、婴儿衣被应有专用烘干、熨烫、折叠、储存衣被处,不可与其他衣被混淆。

5、洗衣地(机)的消毒

  洗衣地(机)洗衣后,特别是洗可能有传染性的衣被后,应用90℃以上的热水或消毒剂消毒。

6、洗衣房的环境清洁消毒

洗衣房污染区的清洁消毒:

上班时打开窗户、保持良好通风,下班时将地面用%过氧乙酸溶液或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溶液拖地一次。

洗衣房清洁区的保洁:

上班时开窗通风一次,清水擦拭桌、椅。

工作台面、地面,保持清洁。

下班时关闭门窗,减少灰尘和风沙,地面用清水拖擦一次。

7、洗衣房人员的洗消

洗衣房工作人员工作前后,特别是处理了污染衣被或具有传染性的衣被后,必须用肥皂流水洗手,即使戴手套,工作完后也应用流水洗手,污染区的工作人员工作时应穿工作服,工作完后脱下工作服,工作服每天换洗一次。

离去时应进行淋浴。

 

二、被服管理作业规程

目的:

规范医院被服管理、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确保病人安全健康。

作业程序

各病区根据床位确定被服二套(存一套用一套)。

洗衣房按总床位数备三套(洗一套存二套便于周转),要定期清点、防止丢失,如有丢失查明原因上报;

主动为临床一线服务,坚持按规定时间下收下送,做好清点,并用三联单做好登记签字,给科室一份、留底一份、总务科一份;

病人入院时病区护工要介绍被服管理制度,以便取得合作,出院时应当面清点收回;

医护人员及病人换下的脏被服,应分别放入污物车、不许落地,并分类装袋送洗,有特殊感染的需经严格的终末处理;

严格执行分类洗涤的原则,防止交叉感染。

分类原则

污染与非污染的物品分开;

医用敷料布与被服类分开;

员工被服与病人被服分开;

员工衣物与值班被服分开;

有色与无色分开;

新生儿衣物与其他所有物品洗涤、包装分开;

急诊手术按污染管理处理。

洗衣房被服存放

分类上架、摆放整齐、一目了然、方便取用;

病人床单、被套、被服,以门诊、病区分类上架;

工作服、值班床单被套,以门诊、病区分类上架;

医用敷料布,以门诊、病区、手术室等分类、分科上架。

洗涤质量

洗涤清洁、无污迹、无污染;

符合分类洗涤、分类包装的原则;

被服、衣物纽扣完整、带子齐全、无破口开缝等;

熨烫平整无皱折;

特殊污染经浸泡消毒后再进行洗涤;

保证数量标准无误、不丢失。

三、洗涤作业规程

目的:

规范被服洗涤工作,确保住院病人被服清洁和健康,防止院内感染。

作业程序

一.按规定下科室回收脏被服、做到分类放袋、分类处理的原则

1.传染性及带血、便、脓污染衣物密封回收;

2.一般病人衣被及医护人员工作服分开回收。

二.被服洗涤

1.洗衣机开机前应作好检查(电源、水源、进水管道、排水管及放置洗衣剂、粉)

2.防止交叉感染、执行分类洗涤原则

污染与非污染的物品分开;

医用敷料、布类与被服类分开;

员工被服类与病人被服类分开;

新生儿衣物与其他所有物品分开;

急诊手术敷料按污染处理。

3.被服洗涤消毒

及时消毒浸泡,消毒液浓度据情况而定,浸泡时间30分钟;

一般清洗时间规定20---30分钟,以确保洗涤质量。

4.脱水、烘干(小面积布料)、晒干;

5.按操作规程折叠、熨烫衣物;对有破损、掉扣、掉带的必须及时缝补,以保证被服衣物平整、无皱、清洁、无污迹;

三.清洁被服按时下发至科室,双方做好清点登记,每天做好日工作量统计

四.洗衣房消毒

被服收集袋和接送车的清洁、消毒;

在规定清洁点内处理传染病人衣物;

衣被的洗涤消毒;

洗衣(池)机的消毒;

洗衣房的环境清洁消毒;

洗衣房人员衣物的消毒。

五.洗衣房管理

做好水电、机器的安全管理,注意节约;

各种物品、消耗品登记,做到账物相符;

各类物品分类摆放定位;

每日消毒清洁机器,保持设备整洁无尘、无污染;

加强对机器的保养管理,每周清洁保养一次,确保机器正常运转;

每日搞好工作区卫生,保持物品清洁整齐;

做好安全防火工作;

下班锁门前检查、关闭所有电源、水源。

四、被服收发工操作规程

收、送车分开使用并有明显标志;

分类收集,分类装袋回收;

对带血、便、脓等污染衣物要用黄袋包装、密封回收;

对传染性衣物,必须严谨黄袋密封包装、明确标志,控制暂放区域、时间、运送路线,转运程序清楚、责任分明;

所有被服衣物不得随地乱扔;

所有下送被服、衣物等必须使用专用消毒车装袋分类运送;

作好收、交数量登记。

五、洗衣工操作规程

所有回收被服、衣物须逐一检查分类,清除杂物;

按规定标准程序冲刷血、便、脓等表面污物;

分类并按规定程序、要求、标准,进行消毒浸泡;

严格执行分机洗涤规定并按要求添加消毒、洗涤剂;

对传染性被服、衣物,要严格控制堆放、浸泡、消毒、洗涤程序;

严格遵守安全制度,规范操作洗涤设备;

注意节约水、电及洗涤、消毒材料等。

 

医疗废物管理部分

概述:

医疗废物的说明及其分类

医疗废物:

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医疗废物分类:

1、感染性废物2、病理性废物3、损伤性废物

4、药物性废物5、化学性废物

感染性废物:

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

医疗废物。

感染性废物包括:

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如:

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废弃的被服;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2、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3、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菌种、毒种保存液。

4、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

5、废弃的血液、血清。

6、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视为感染性废物

病理性废物:

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

病理性废物包括:

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

2、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3、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损伤性废物:

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

损伤性废物包括:

1、医用针头、缝合针。

2、各类医用锐器,如:

解剖刀、手术刀、手术锯等。

3、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药物性废物:

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

药物性废物包括:

1、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

抗生素、非处方类药品等。

2、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3、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包括:

——致癌性药物,如环孢霉素、环磷酰胺、三苯氧氨等;

——可疑致癌性药物,如:

顺铂、丝裂霉素、苯巴比妥等;

——免疫抑制剂。

化学性废物:

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

化学性废物包括:

1、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

2、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

3、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

医院废物的收集:

 

使用后可回收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医疗废物按《医院使用后一次性医疗用品实施细则》执行。

医院废物包装袋要求:

黄色+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废物类型

 

 

医疗废物包装:

包装物的3/4时,封口,外帖标签。

医疗废物的收集:

专人收集每天次

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处理:

双层黄色废物袋

注明高度感染性废物

及时密封

医疗废物的运送:

禁止在运送过程中丢弃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暂存处要求:

专用房;

有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的安全措施;

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

“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

运送工具:

专用、消毒、清洁

医疗废物暂存处要求:

医疗废物不得露天存放。

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2天。

医疗废物暂存处要求:

转运后,及时消毒、清洁处理,

医疗废物管理:

实行医疗废物转移联单制度,资料保存5年

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处理工作人员防护:

戴防护手套

口罩

穿工作衣裤

靴等防护用品

操作:

工作程序及人员守则

一、消毒处理

医院污物的消毒处理

1、适用范围

医院污物主要是指在诊断、治疗、卫生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患者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排泄物及垃圾,这些废弃物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本节规范提供了对医院污物消毒的方法和要求。

2、医院污物的分类

医疗垃圾

(1)破损的体温计、废针头、压舌板等器材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卫生用品;

(2)污染的纱布、绷带、脱脂棉等废敷料;

(3)血、尿、粪、痰、呕吐物等检验标本,化验用器材、试剂、培养基等废弃物;

(4)病理标本,试验动物尸体。

组织器官和排泄物;

(5)病区卫生清洁用擦布、拖布等。

生活垃圾:

剩余饭菜、果皮、果核、罐头盒、饮料瓶、手纸、各种包装纸、粪、尿等排泄物.

3、医院污物的处理原则

防止污染扩散。

分类收集,分别处理。

尽可能采用焚烧处理。

4、医院污物的收集

分类收集

设置三种颜色的污物袋,黑色袋装生活垃圾,黄色袋装医用垃圾,红色袋装放射垃圾。

要求垃圾袋坚韧耐用,不漏水;并建立严格的污物人袋制度。

患者用小型的污物袋;病房诊室、治疗室、化验室等用大型的污物袋。

  

(1)小袋每床一个,主要收集果皮、果核、废物等可燃性污物,每日或满袋更新。

  

(2)大污染袋每室两个。

一袋装不能燃烧的污物;另一袋装可燃烧的污物。

用标志加以区别。

传染区的污物须经消毒、标志后才能送出集中处理。

患者的剩饭剩菜、呕吐物等应在公共洗刷池处设置消毒搪瓷筒,将其直接倒人。

收集时间:

根据污物的产生情况,可选用日产日清或错开收集的方法,后者即将各类污物的收集时间错开,以利处理。

5、一般污物的消毒处理

液体污物:

主要指患者吃过的剩饭、剩菜、排泄物、呕吐物等。

传染病区的液体污物

(1)可作动物饲料的剩余饭菜,须煮沸30min才能运出。

(2)无用剩饭菜和排泄物、呕吐物,加1/5量漂白粉,搅匀后2h,倒人专用化粪池或运出。

(3)特殊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参照6,7,8,10,11执行。

一般病区的液体污物:

每日定时运出集中处理。

固体污物

可燃性污物一律焚烧。

(1)各种废弃的标本、敷料及手术切除的组织器官等必须焚烧,尚未采取有效回收处理措施的一次性医疗器具也可焚烧。

(2)污物必须置于密闭容器内运送,并及时焚烧。

非可燃性污物化学法消毒

(1)碱化消毒:

在搪瓷消毒筒内配制%熟石灰,将收集的固体污物浸泡于筒内,30min后测定PH值,PH12,放置24h,取出后按可回收的送废旧物品收购站,不能回收的送垃圾场,作最终处理。

(2)氯化消毒:

用次氯酸钠配制成有效氯含量250mg/L的消毒液,置于搪瓷消毒筒内;将收集的污物移人筒内,浸泡2h,检查余氯浓度,如余氯量≥200mg/L,便可取出,按上法作最终处理。

若余氯量<200mg/L,再补加次氨酸钠溶液,继续浸泡lh,检查余氯量,满足消毒条件后方可取出,作最终处置。

6、腹泻病病人污物的消毒处理

较稠排泄物加2倍量10一20%漂白粉乳液;呕吐物和较稀排泄物加1/5量于漂白粉,搅匀后加盖作用2h;再倒人厕坑中。

伤寒病人的尿液每100ml加漂白粉3g左右,搅匀后加盖,作用2h。

便器用5%漂白粉上清液、500mg/L有效的消毒剂溶液或%过氧乙酸浸泡30—60min。

7、病毒性肝炎病人污物的消毒处理

排泄物、呕吐物按处理,但作用时间加倍。

尿液按处理。

便器按处理。

衣物可放甲醛消毒箱内,用甲醛100mg/L消毒3h;

无经济价值的可燃性污物焚烧。

8、结核病人污物的消毒处理

痰盒收集后焚烧;也可加等量10-20%漂白粉乳液(或1/5量的干粉),作用2-4h或加等量1%过氧乙酸,作用30-60min。

肠结核病人排泄物按处理。

痰盂、痰杯按处理。

衣物用甲醛消毒。

无经济价值的可燃性污物焚烧。

9、真菌感染病人污物的消毒处理

痰按处理。

痰盂、痰杯按处理。

衣服、毛巾等可用甲醛消毒或过氧乙酸(1-3g/m3)熏蒸90min,也可采用%过氧乙酸溶液浸泡10-30min。

鞋可置放于甲醛消毒箱内熏蒸消毒。

无经济价值的可燃性污物焚烧。

10、炭疽病人污物的消毒处理

 

(1)尽可能都采用焚烧处理。

不能焚烧者,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或2%戊二醛浸泡30min。

(2)肠炭疽病人排泄物按处理,但作用时间需的所用便器按处理,但药物浓度需加倍。

11、艾滋病病人污物的消毒处理

经济价值的可燃性污物焚烧。

分泌物和排泄物以班叽漂白粉乳液1:

2混合后作用2h。

液体废物可煮沸30。

n或加人次氯酸钠溶液,使废物中有效氯含量达到1000mg/L,作用30min;也可加入过氧乙酸使之达到5000mg/L,作用30min。

衣服、床单等可装人防水口袋内,外加一布袋后压力蒸汽消毒或煮沸30min;对血液或排泄物明显污染的衣服,用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min。

二、医疗垃圾房管理

禁止将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合,如不慎将生活垃圾混入医疗废物中,那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处理。

  1、医疗废物由医院专人、定时、固定线路、密封容器进行收集、运送,不能污染环境。

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应当对运送工具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

  2、医疗垃圾收集人员负责登记各部门医疗垃圾的产生量(袋数),并请该部门人员确认。

医疗废物装箱时,箱外要标明袋数,并加以登记。

  3、垃圾收集人员应做好必要的防护,如工作衣、手套等。

应及时清运,按规定的时间和路线送至指定暂存地。

  4、医院集中存放医疗垃圾的房间必须上锁,避免流失。

  5、垃圾房应每天进行清洗、消毒,外墙粘贴有明显的医疗废弃物警示标识、“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和医疗垃圾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有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盗以及预防儿童接触等安全措施。

储存容器应绝对密闭,防止渗漏和雨水冲刷。

有上下水、洗手等设施。

6、任何人不得将医疗垃圾自行外运、外卖,医疗垃圾每天由杭州市大地维康公司回收、焚烧,必须做好详细记录,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

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二、收集登记程序

科室保洁员负责源头废物分类、收集、称重、贴封条,转至科室暂存处(污物间)

与科室相关人员进行数量交接、分类、登记并签名确认。

科室保洁员与废物运送人员进行数量交接,并登记签名确认。

废物运送人员使用专用车辆,走专用通道、电梯,将废物密封转运至垃圾房。

运送人员将废物分类整理、打包、称重,暂存于指定区域。

运送人员与医疗废物专门处理机构进行交接、登记,双方签名确认。

整理废物保存间的物品、设备。

清洁现场。

三、医疗废物运送工作人员守则

作好个人防护:

着工衣、戴帽子、口罩、水鞋、防水围裙,特别强调戴胶手套作业,注意防刺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