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的工艺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1556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5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宣纸的工艺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宣纸的工艺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宣纸的工艺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宣纸的工艺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宣纸的工艺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宣纸的工艺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9页
宣纸的工艺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9页
宣纸的工艺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9页
宣纸的工艺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9页
宣纸的工艺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9页
宣纸的工艺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9页
宣纸的工艺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9页
宣纸的工艺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9页
宣纸的工艺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9页
宣纸的工艺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9页
宣纸的工艺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9页
宣纸的工艺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9页
宣纸的工艺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9页
宣纸的工艺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9页
宣纸的工艺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9页
亲,该文档总共6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宣纸的工艺文档格式.docx

《宣纸的工艺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宣纸的工艺文档格式.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宣纸的工艺文档格式.docx

第三章宣纸的品种规格

第四章熟宣加工技术

一、配方

各色虎皮宣配方

各色冰瑯宣配方

仿古宣纸配方

煮硾、玉版宣配方

水彩煮硾配方

(6) 

素宣、云母、蝉衣宣配方

二、虎皮宣加工方法

工艺流程

操作要点

第五章宣纸的独特性

一、关于润墨性

二、关于变形问题

三、关于寿命问题

四、宣纸企业标准的几个主要指标

宣纸是我国的民族遗产,与笔、墨、砚合称为“文房四宝”,驰名中外。

它有质地棉靱,色泽白雅,纹理纯净,润墨清晰,不蛀不腐,久藏不坏的特点,享有“千年寿纸”的声誉。

唐代书画鉴赏家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提到“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便摹写”。

可见宣纸在一千多年前已是名牌产品了。

郭沬若同志对宣纸曾提词说:

“宣纸是中国劳动人民所发明的艺术创造,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

历代名贵的书画墨跡和有价值的珍贵史料,都因为宣纸而得以完整保留到今朝,它对我国文化发展和中外文化交流都起了极枳作用。

宣纸是用青檀树枝条,剥下的靱皮和稻草制成的。

生产技术曾经有过几次不同时期的演变,初期所用原料並无稻草,后在皮料加工过程中,以稻草填衬堆脚,发现其亦能成为洁白的纸浆,以后稻草亦就成了宣纸的主要原料,我们从历代宣纸纸样的原料分析中,可以看出明、清以来的宣纸,已掺有稻草浆的成分了。

它的制浆方法,开始是用紫草灰泡以沸水,过滤出稀液用来溶觧膠体物,后又改用桐壳碱,1890年间採用了纯碱,操作方法亦有不同的演变,例如打浆由棒捶、手臼演进为脚碓、水碓,现在已机械化打浆了。

宣纸的制造技术是不断提高和发展的,到了宋代就出现了极为精美洁白的品种,宋代诗人梅尭臣曾有诗赞道:

“有钱莫买金,多买江东纸,江东纸白如春雲”。

当时活字印刷的发明应用,也给整个造纸业开拓了广阔市场,更加促进了造纸术的发展和改进。

明、清两代是总结性发展阶段,原料、设备、技术、加工都集大成,纸业大盛,当时泾县成为宣纸主要产地,故又有人把宣纸称为泾纸或泾县纸,在造纸业中成为一时之甲,明代人文震享(1585-1645)在《长物志》卷七论纸时说:

“泾县連四最佳”。

沈德符(1578-1642)《飞凫语畧》称“此外,则泾县纸,粘之斋壁,阅数载亦堪入用”。

清初的储在文(十七世纪人)在《罗纹纸赋》中专门称赞泾县宣纸“智巧绝殊惊莫测”。

宣纸生产技术的发展,在清代还仿制了有名的澄心堂纸,制造了后世闻名的玉版宣,在世界博览会上还荣获了金牌奖章。

但是宣纸生产亦历尽沧桑,从历史上看,宣城、泾县、宁国、太平等地都生产过宣纸,由于历史的变迁,特别是雅片战争之后,中国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受帝国列强侵略,民族工业奄奄一息,其他地方的宣纸生产相继失传,唯存泾县一地。

解放前夕,泾县宣纸生产亦频于艺绝人亡的境地,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扶持下,得以恢复和遂年有所发展,但是手工生产,劳动强度大,产量低,成本高,长期来不能滿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们的祖先不断创造,不断发明,为我们留下了传统工艺知识,这是极为宝贵的财富,为了适应四个现代化及对外贸易的需要,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不断提高和滿足人民对文化生活的要求,宣纸生产必须发展,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传统生产工艺的特点,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落后的生产方法,以手工,机械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把生产搞上去,所以宣纸机械化生产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

我们在继承和发扬前人的遗产中,从原料,传统生产方法入手,对宣纸制浆、造纸工艺的研究,就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了。

周乃空于泾县乌溪

宣纸的主要原料是檀皮和稻草。

历史上桑皮,楮皮和大麻也曾用来生产过宣纸。

制浆过程中所用化工原料主要是石灰,纯碱、烧碱、漂白粉。

抄纸时还要用杨桃藤膠液作浮浆剂。

一、檀皮:

檀皮取自青檀树枝条剥下的靱皮,是一种优良的造纸纤维原料,青檀树为榆科的青檀属,其学名PteroceltiS tatarinoWii Maxim (VlmnSCaraleriei Lereille)。

是落葉乔木,形似楮,树皮青灰色,为不规则长片状剥落,极为显著,它根系发达,枝葉茂盛,树冠庞大,高可四至五丈,适应性较强,山洼、平原、水滨均能生长,喜欢生长在石灰岩地区,是石灰岩的指示树,最适合我省皖南山区栽培,在皖南主要分布于泾县,南陵、铜陵、青阳、太平、石台、宣城、贵池、宁国、繁昌、旌德等县,檀皮蕴藏量约在1000吨以上,东至黟县,歙县、休宁、绩溪、广德、祁门等县亦有散生,近年在大别山区亦发现有大综青檀树,此外陕西,河北、山东、河南、甘肅、江苏、湖北、四川、贵州、浙江等省也有。

作为宣纸原料,每二至三年砍剥的檀皮较好。

青檀树不仅为造纸工业提供原料,而它的树葉和木材亦都有用处,青檀树林带可以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是我国珍贵树种之一。

大力种植青檀树,扩大檀皮生产基地,促进宣纸工业的发展,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步伐,意义重大。

青檀树的栽培:

青檀树的繁殖,可以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法:

1、有性繁殖:

即采子播种育苗,这种方法可以培育大量的幼苗,苗木的生活力强,经济寿命长,植树造林都宜釆用育苗繁殖。

釆种:

青檀树种子在“处署”到“白露”左右期间成熟,果实由青变黄,就应及时釆收。

果实有园翅,惟顶部有隙,基部具有长柄。

果实釆回后应去翅,阴干,防潮湿,但也不能过分干燥,以免影响发芽能力。

凡种壳色泽鲜,种仁饱满,种肉白色,均为好种。

摧芽:

为了使种子发芽整齐,促进幼苗生长,播种前可採取摧芽方法,一种为冷水浸种,其方法是把纯净的种子,放在容器内,加入冷水浸渍,每天更换清水一次,一般浸种二至三天,种皮吸水柔软后,即能促进发芽。

此法简易稳定,但效果较差。

另一种为热水浸种,青檀种壳坚硬,因此热水浸种比冷水浸种效果更好,方法相同,唯热水温度掌握在30至40℃左右,每天调换温水需二至三次。

育苗:

播种季节以春播为好,一般在二月份。

好的青檀种子,每亩播种量四斤左右。

播种的方法以条播为宜。

苗床土壤保持湿润状态,床面一般按照三、五寸距离,即播幅三寸,空行间在五寸以内,用锄头开一条小沟,沟底要平实,沟深二至三公分,播种、复土、复草要均匀,复土厚度一至二公分以内,复草厚度以不见复土为宜。

发芽出土一半左右即可揭去部分复草,发芽出土整齐后,复草全部揭去,揭草最好在阴天或傍晚进行。

种苗发育生长期间要防涝,防旱、清除杂草。

幼苗出齐一个月后,分二至三次间苗全苗。

管理得好的幼苗,一年就可以出圃,一般每亩可产一万多株一公尺以上高度的壮苗。

造林:

选好山场,根据适树适地的要求在秋冬前进行全面挖土深翻,以便开展春季造林工作,按正方形间隔1.5公尺定点挖穴,(每亩约种100至150棵),早春解冻后即可栽植,苗木隨起隨栽,以确保造林成活率高。

新造幼林可间作豆类和油料作物。

种植三至四年,砍去树稍,苗主树杆一公尺左右之桩,使桩顶丛生枝条,每隔二至三年砍剥檀皮一次。

2、无性繁殖:

主要是压条法,即将青檀树细长的枝条弓形压弯,中间埋在土里,上压石块,两年后,待压在土里的部分己生根,将其砍断,这种方法青檀树桩越低越有利于发展。

檀皮加工方法(制毛皮):

流程:

砍青檀枝条→选枝→水蒸→水浸→剥皮→晒干→毛皮。

砍枝条:

于深秋春初的冬间期间砍伐青檀树枝条,应从枝条的两面下刀,刀口过性,防止桩头损皮和刀口紊乱,否则有碍第二年新生枝条的发育。

被砍伐的青檀树,必须进行修桩,清除残苗细枝桠,以利于明春桩头发芽。

选枝:

除去枝条上的小枝桠,死枝桠,将长条、短条、粗条、细条、老条、嫩条分别扎成小梱,每梱约重三十公斤右左。

水蒸:

水蒸的方法有二种,一种是吊蒸即园桶法,另一种是睏蒸即方桶法。

吊蒸:

将各类枝条的小梱扎成约重600公斤的大梱,竖立锅内,注入清水,再用一个倒置有底的园木桶罩住,园木桶底上有一小孔作插样用,与孔相仿的样干枝条插入小孔,然后加火蒸煮,水蒸的程度,可以拔出样干判别,试样枝条刀口处的皮层收缩半至一公分,露出了枝条木桿,即皮已水蒸成熟。

睏蒸:

将扎成小梱的枝条横放于锅内,锅的外边,四角立有四根木柱,嵌以木板,成为二公尺长,二公尺宽,二公尺高的方形木桶,锅内注入清水,上面以木板盖住,加火蒸煮,在木桶正面留有一样孔,插放试样枝条用,亦有的木桶在四个角上留有四个样孔,此法简单,装锅量亦较园桶法高,一般可装1000公斤以上,但由于桿子横放,蒸汽不像园桶法能从枝条的桿、皮间隙驱入,加上容易漏汽,蒸煮不匀,所以蒸煮时间较长,质量亦次之。

水浸:

水蒸成熟的檀皮枝条,由锅内取出,放入清水池中浸泡,时间不宜太长。

只要皮桿冷却后即可。

剥皮:

已经冷却的皮桿,

隨起隨剥,枝桠皮要

剥得干净,整理整齐,

剔除枝桠骨柴。

晒干:

隨剥隨晒,晒干后以1至2公斤扎成小支,然后将小支扎成25至30公斤的皮梱即称毛皮。

檀皮枝条的出皮率约8-12%左右。

制成的毛皮于室内仓库储存,含水量一般为10%左右,仓库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防火安全措施,以及雨后排水暢通,室内垛基高度不低于300毫米。

檀皮的化学成分

根据轻工业部科学研究院制浆造纸研究所对安徽泾县宣纸厂1-2年条的青檀皮和三年条的毛皮分析,其化学成分如表一:

青檀皮

毛 

水 

8.94

7.90

灰 

4.98

4.55

溶液浸出物

冷 

11.12

---

热 

15.47

1%NaoH

45.72

52.53

醇苯(1:

1)

6.32

9.18

失水戊醣

20.06

19.06

木 

质 

7.06

8.00

果膠(果膠醣钙)

10.48

10.74

纤 

维 

58.67

49.46

a-纤维素

49.20

41.70

纤维细胞形态

轻工业部科学研究院制浆造纸研究所对于制浆过程半成品青皮,燎皮,化皮打皮后纤维质量测定如表二:

纤维分类

项目

青皮打皮后

燎皮打皮后

化皮打皮后

长度(微米)

最大

4200

4430

4270

最小

530

630

一般

1290-3310

1290-2800

1840-3310

平均

2150

1940

2670

宽度(微米)

22

28

25

5

7

6

7-17

9-15

7-15

11

长比宽

205:

1

176:

245:

檀皮和其他几种靭皮纤维原料的比较

纤维形态表三:

纤维种类

檀 

桑 

楮 

雁 

大 

最大

18000

45200

14000

3800

29000

最小

720

6500

570

950

12400

大部分

9000/14000

14000/20000

6000/9000

3000/3500

15000/25500

34

38

32

26

18

19-23

19-25

24-28

13-15

15-25

平均长比宽

276:

463:

290:

1000:

此表据高等学校试用教材《植物纤维化学》93页;

潘吉星《中国造纸技术史稿》第9页(1979年文物出版社)

化学成分表四:

纤维分类

檀 皮

桑 皮

楮 皮

雁 皮

大 麻

水 分(%)

11.86

11.50

10.37

9.25

灰 分(%)

4.79

4.40

2.70

2.48

2.85

溶液浸出物(%)

冷 水

6.45

5.85

6.70

热 水

20.18

23.9

18.92

17.41

10.50

乙 醚

4.75

3.37

2.31

3.01

5.0

32.45

35.47

44.61

41.20

30.76

多戊醣(%)

8.14

10.42

9.46

12.45

4.91

蛋白质(%)

4.23

6.13

6.04

5.18

本质素(%)

10.31

8.74

14.32

17.46

4.03

果膠素(%)

5.60

8.84

12.84

2.06

纤维素(%)

40.02

34.81

39.08

38.49

69.51

此表据高等学校试用教材《植物纤维化学》第53页

一般说纤维长而细,长宽比值大,杂细胞含量少,纤维素含量高,是造纸优质原料,因为长纤维在打浆(捣舂)过程中,受分离切短后仍有一定长度,而且两端帚化,有利于纸张的拉力强度,纤维越细,宽度越小,则总的结合面积越大,纤维交织得亦就越好,就宣纸来说,有利于它的润墨性,这在宣纸的独特性这一节中还要论述。

根据纤维形态及化学成分的分析,檀皮确是极为理想的造纸原料,而大麻应该优于檀皮,其他几种皮料亦属良好造纸原料,从考虑原料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广泛利用资源出发,应该予以重视,可以做一些实验工作,突破唯檀皮才能称为宣纸的论点,以扩大原料视野。

二、稻草:

稻草资源极为丰富,遍布于全国各地,它的化学组成隨产地,土壤情况及稻之品种不同而有差異,安徽省稻草有籼,粳、糯三种,早熟稻为籼,晚熟稻为粳,有黏性的为糯,宣纸生产採用砂田产的籼、粳两种稻草。

砂田稻草是生长在砂质土壤农田上的稻草,它长期由山中溪水灌溉水温较低,水稻成长期较长,一般在一百至一百二十天,草杆粗壮,节稀葉少,木质素含量较低,纤维素含量较高,它优于泥田稻草。

根据生产实践,泥田稻草制成的草浆略成红色,马革泥田稻草较难加工,次于泥田稻草,一般砂田稻草较泥田稻草用碱量要低10%左右。

不同土壤稻草的化学成分表五:

类别

泥田稻草(安徽泾县)

砂田稻草(安徽泾县)

水    分

7.05

6.47

灰    分

13.71

16.70

12.34

11.75

14.93

14.80

45.16

47.11

苯醇(1:

3.10

4.33

失 水 戊 醣

32.40

28.91

木 质 素

12.57

10.15

纤 维 素

59.50

64.63

a-纤维 素

44.30

此表系轻工业部科学研究院制浆造纸研究所分析数据。

新旧稻草的化学成分:

新、旧稻草的化学成分亦不相同,根据1959年11月出版,孙宝明、李钟凯《中国造纸植物原料誌》记载,新旧稻草的化学成分表六:

松江稻草

平均水分

平均灰分

平均木质素

末堆存

20

14.3

27.2

已堆4-6个月

12

13.7

22.1

(3)稻草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

稻草概括说,可以分为草茎,草节、穗须、草衣、草根五大部分,其化学成分各有差异。

稻草不同部分的化学成分表七:

部位

项目 

   

草 茎

草 节

草 根

草 穗

草衣及鞘

灰   分

9.0

13.3

10.8

16.5

17.4

盐酸不溶物

4.4

10.6

9.5

7.1

沸水抽出物

35.0

15.5

20.4

12.7

12.8

1%NaoH抽出物

43.4

47.8

46.3

44.6

48.3

全纤维素

46.2

36.3

34.0

41.7

38.6

a-纤维素

32.1

27.1

21.4

24.6

27.9

多缩戊醣

18.2

24.4

20.1

木质素

19.4

28.6

33.0

30.2

此表据孙宝明,李钟凯:

《中国造纸植物原料誌》节七页。

稻草这些不同的情况都影响蒸煮条件,必须合理组织技术条件,严格备料工作,分别地区,分别土壤,分别加工,以免影响纸张质量。

稻草的纤维形态:

稻草的纤维形态表八

长宽度

长 度(微米)

宽 度(微米)

泥田稻草

2600

280

1140-1520

3

6-9

砂田稻草

4170

500

1500-2000

16

4

5-12

轻工业部科学研究院制浆造纸研究所对制浆过程半成品燎草及燎草舂草后纤维度量测定如表九:

长比宽

一 般

燎  草

740-2210

1190

9-12

163:

燎草舂草后

3230

380

520-1560

960

14

130:

从化学成分及纤维度量比较,不同土壤的稻草质量差异比较明显,宣纸生产选用砂田稻草是有道理的。

三、扬桃藤膠:

宣纸生产需要一种黏滑剂,它是猕猴桃藤茎经过冷水浸渍提取的。

猕猴桃:

猕猴桃为猕猴桃科,猕猴桃属,其学名为ActinidiaChinensisPlanch,它全身是宝,果实是一种营养极其丰富的果品。

国内应用鲜果及其制品进行多种疾病的临床试验,都有显著的防治和辅助治疗作用。

根可作农药,防止虫害。

茎可制藤膠,並且还可以为造纸提供造纸纤维原料。

葉是喂猪的好饲料,花可浸提香精,也是很好蜜源植物。

它经济价值很高,但目前基本处于野生,如果对现有资源进行人工驯化,垦复、整枝、加强肥水管理,同时因地制宜地移栽野生苗,野生枝条插扦,引种育苗等方法,加以发展,实在是一条开发山区资源,发展山区经济的新途径。

猕猕猴桃是多年生藤本植物,落葉藤本灌木,丛生于山林间或溪水边,攀附于树杆或竹子上,无竹、树处则俯生于山地上,形成一片藤区。

茎长可达10米以上,有少数分枝,茎中心成园形空管,管中有平行排列的横隔膜,每厘米约有12膜片,膠汁即储于该隔膜中,每年九月至第二年四月膠汁最多,二年生的茎长三米左右,径约1.5厘米,膠汁亦最多,砍伐时亦只用此一段,每隔二年生的膠汁也最多,过嫩过老都较差。

葉园形或椭园形,先端尖,茎部心脏形,边缘为小锯齿状,有细毛网状叶脉,长达15厘米,表面暗绿色,背面有白色短绒毛,脉上带赤色的毛。

嫩枝上的葉,先端园形或微凹。

5至6月间由葉腋开花,排列成聚散花序,花瓣4至5片,径3至4厘米,乳白色,后变黄色,有香味,子房平滑,呈球形,柱头星状分裂。

花单性,雌雄异株。

果实卵形以至椭园形,茎绿色或呈褐色,长三至五厘米,八至九月间成熟。

此藤产于浙江,湖南、安徽、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河南、河北、陕西、台湾等省,藤茎髓部的膠汁是手工造纸最好的黏滑剂,古人称为“纸药”。

它是结合极不稳定的醣类,很容易受温度,紫外线、酸或碱微生物,以及搅拌的影响而分解,制备的膠液时间过长,粘度亦会下降。

提取膠液后的藤渣是很好的造纸纤维原料,据文献资料,茎部的化学成分(%):

水分:

8.88

乙醚抽出物:

0.89(乙醚抽出物中不碱化物0.38,余可溶性碳水化合物19.89)

多缩戊醣:

11.33      灰分:

0.52

粗纤维:

 64.56      单宁:

1.92

宣纸生产用藤膠的制取方法:

取新鲜杨桃藤,硾破切断成30至50厘米长度,放入盛装冷水之木桶内浸渍,历时12小时左右,于次晨楺搅一次,将浸出清沏透明的膠水溶液,经布袋过滤,储放于另一陶瓷缸内备用,剰下的藤渣可继续加适量的水,作第二次浸渍,通过揉踏,再将膠水过滤使用,制膠用水量,水与藤比约为25:

1。

藤膠在手工纸中的作用:

它是一种浮浆剂,当膠液加入纸槽中,通过搅拌,它形成网状形扩散,即起浮浆和匀浆作用,使抄纸工人能夠根据不同规格的产品,掌握纸张的厚薄要求,厚纸放得少一些,薄纸放得多一些。

它不仅对形成平整的纸页起作用,而且亦是手工纸分张的主要药剂。

但是藤膠留在纸里,影响纸张质量,对宣纸来说,主要是影响柔软性和润墨性,因此在手工纸生产过程中,完成了它的使命后,就必须把它清除掉,清除的办法以热,光、水结合处理为好。

猕猴桃藤茎的保管方法:

杨桃藤可以长年砍伐,但较难保管,稍受暴晒就会失膠,所以生产单位一般都把它放在阴湿的地方,储量不宜过大,暂时不用的,只能採取临时保管措施,冬季用土窖法,选择沙土或黄土地块,挖三米长,二米宽、二米深的窖坑,置杨桃藤于坑内,上盖沙土或黄土达0.5米左右,这种方法,因在冬季,既可防止发芽失膠,又能应付冬雪天不能上山砍伐,供应生产使用,但保管时间最长不能超过三个月。

夏季用水秧法,将藤梱直立于浅水池中,池水深度一般为10至15厘米,过深使膠液下流而失膠,过浅使备用藤得不到充分水分发生逐步失膠,水映藤梱最好每天用水适量洒湿,水池要避免暴晒。

四、化工原料:

石灰:

石灰是钙的氧化物,纯粹的氧化钙是白色的非结晶性粉未,但是平常的石灰含有不纯物,所以都是密度不同的硬块,颜色也不洁白,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