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地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621625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地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美地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美地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美地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美地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地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

《美地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地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美地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

美地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校园

  招聘真题及解析

  第1题:

在人体所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中,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了重要能量。

人体消耗这些有机物的先后顺序是()

  A.糖类—脂肪—蛋白质

  B.糖类—蛋白质—脂肪

  C.脂肪—糖类—蛋白质

  D.蛋白质—糖类—脂肪

  【解析】

  正确答案:

暂无解析。

  第2题:

我国古代第一个由南方统一北方的全国性封建政权是()。

  A.隋

  B.唐

  C.元

  D.明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隋、唐、元三朝都是先统治黄河流域建立政权然后统一南方,而明朝则是由长江流域打到黄河流域,然后推翻旧政权元朝,建立了明朝。

  第3题:

演员:

得奖:

实力

  A.职员:

晋升:

业绩

  B.学生:

录取:

成绩

  C.彩票:

中奖:

运气

  D.产品:

好评:

质量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演员得奖靠实力;职员晋升靠业绩。

B项学生是被录取,C项彩票和D项产品不是人物,均与题干关系不符。

  第4题:

李清照《声声慢》: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中的“将息”是指()。

  A.喘息

  B.停止

  C.睡眠

  D.保养身体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是说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

此处的“将息”是说保养、调理身体。

  第5题:

下列关于地震自救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首先要切断电源、气源

  B.应疏散到屋外平地,小胡同、陡山坡及河岸边

  C.在家中可选择床下、桌子底下就地避险

  D.在单元楼内。

可选择开间小的厨房、卫生间躲避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地震时,在外人员,不要在狭窄的小胡同或高大建筑物、高压线附近逗留:

要避开山坡、山崖,防止地裂、滑坡;要避开河岸边,以防河岸坍塌而落水。

  第6题:

周刊性质的报道,不在乎有多少个________的资讯,更在乎穷尽由一个新闻点能辐射出的________信息。

很多时候,貌似小的线索能挖出大稿子,貌似大的活动却只能发点简讯。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浮光掠影纵深

  B.走马观花横向

  C.浅尝辄止纵向

  D.蜻蜒点水深层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浮光掠影:

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

走马观花:

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浅尝辄止:

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作深入研究。

蜻蜓点水:

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

根据句意首先排除

  B.D项。

根据“穷尽由一个新闻点能辐射出的”可知,第二个空填“纵深”更合适。

所以选择A项。

  第7题:

全国人大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关系是()。

①共同组成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②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③两者共同组成我国国家权力机关体系④两者共同行使国家立法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宪法》第57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①错误,②正确。

第58条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④正确,另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共同组成我国国家权力机关体系,故③错误。

  第8题:

①一些地球环境的历史变化,没有深海海底的钻探取样,是可能发现不了的②到533万年前海面上升,与大西洋的通道恢复时,“地中海盐度危机”便告结束,大西洋水又呈瀑布状泻入地中海③现在查明,由于地中海四面被陆地包围,只以水深300米的直布罗陀海峡与地中海连通,一旦构造运动将通道锁闭,地中海便变为一个巨型蒸发盐湖④20世纪70年代初地中海的深海钻探,发现了二三千米厚的岩盐、石膏层⑤这类蒸发岩应当是干旱地区的产物,地中海现在水深可达5000米,面积相当于黄海、渤海、东海总和的两倍,居然出现沙漠环境下的岩层,成为轰动一时的科学新闻⑥距今596万年前开始,相当于全大洋6%的盐分在这里沉淀形成巨厚的蒸发岩层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④⑥⑤③②①

  B.①④⑤③⑥②

  C.④⑥②①⑤③

  D.①④③②⑥⑤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由⑥句的“距今596万年前”和②句的“到533万年前”可知,⑥句应在②句之前,排除D项。

由②句的“通道恢复”与③句的“通道锁闭”可知,③应在②前,排除C项。

①旬总说深海钻探发现地球环境的历史变化,④句介绍深海钻探发现地球变化的实例,二句应紧密相连,且④在①后,排除A项。

本题答案为B。

  第9题:

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是指()。

  A.骑马

  B.杂技

  C.驾车

  D.防御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六艺是指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即“礼”,礼节(即今德育);

  “乐”,音乐;

  “射”,射箭技术;

  “御”,驾驭马车的技术;

  “书”,书法(书写,识字,文字);

  “数”,算法(计数)。

故本题选C。

第10题:

为维护办公环境,某办公室四人在工作日每天轮流打扫卫生,每周一打扫卫生的人给植物浇水。

7月5日周五轮到小玲打扫卫生,下一次小玲给植物浇水是哪天?

  A7月15日B7月22日C7月29日D8月5日

  【解析】

  正确答案:

C。

  第11题:

用来衡量收人分配的不平等制度的指标是()。

  A.消费者价格指标

  B.恩格尔系数

  C.基尼系数

  D.GDP折算系数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基尼系数,又称坚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故选C。

  第12题:

我国古代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遗产,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宋朝以后“笔、墨、纸、砚”特指徽笔、徽墨、宣纸、端砚

  B.

  《牡丹亭》、《长生殿》是昆曲的传统保留剧目

  C.唐朝李诫著《营造法式》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发展到了较高阶段

  D.剪纸艺术是山西和陕西地区特有的民间艺术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A宋朝以后“笔、墨、纸、砚”特指湖笔(浙江省湖州)、徽墨(安徽省徽州)、宣纸(安徽省宣州)、端砚(广东省肇庆,古称端州);C李诫是北宋时期人;D剪纸分南方派代表为湖北沔阳剪纸、广东佛山剪纸和福建民间剪纸和北方派代表为山西剪纸、蔚县剪纸、陕西民间剪纸、磁性剪纸和山东民间剪纸.不仅仅在山西和陕西地区存在。

  第13题:

要解决孩子上幼儿园难的问题,_____是各级政府要把学前教育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提高投入比例,增加公办幼儿园的数量,以满足城乡居民子女的入园需求。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当务之急

  B.首当其冲

  C.理所当然

  D.无可置疑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当务之急”指当前急切应办的要事。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

  “理所当然”指按道理应当这样,含有完全合理、不容怀疑的意思。

  “无可置疑”指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结合文段语境,应选“当务之急”。

  第14题:

近代某乡绅有感于时事写了《新年杂咏》:

  “新制初更阳历年,家家彩胜斗喧阗,宜春帖子多新样,大半三民对五权”。

判断此诗写作时间的最有价值的信息是()。

  A.

  “新制初更”

  B.

  “帖子”、“新样”

  C.

  “家家彩胜”

  D.

  “三民”、“五权”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孙中山所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

由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构成,简称“三民主义”。

是中国国民党信奉的基本纲领。

三民主义的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IH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

它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遗产。

五权宪法是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先生对于宪法的创见,是孙的重要思想,曾入中国鼠民党党纲。

孙对五权宪法早在十九世纪就有酝酿,1906年12月2日始正式见于文字。

五权宪法的最核心的思想是政权、治权分立,政权归属国民大会,而治权乃指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监察权、考试权,各自独立运作并互相合作。

故本题答案为D。

  第15题:

食物:

面包

  A.炊具:

  B.脊椎动物:

蛔虫

  C.汽水:

饮料

  D.武汉:

广东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题干中词语属于属种关系,面包是食物的一种。

B项蛔虫不是脊椎动物,C项顺序与题干不符,D项没有明显关系,武汉是市,广东是省,不相对应。

  故正确答案为A。

  第16题:

王某潜入某工厂仓库盗窃,将仓库货物(价值2万元)扔到院墙外,准备一会儿翻墙出去再捡,偶尔经过此处的刘某发现该货物无人看管,遂将其拿走,据为己有。

10分钟后,王某来到院墙外,发现货物已无踪影。

对于王某、刘某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王某成立盗窃罪(未遂),刘某成立盗窃罪(既遂)

  B.王某和刘某成立盗窃罪共犯(既遂)

  C.王某成立盗窃罪(既遂),刘某成立侵占罪

  D.王某成立盗窃罪(未遂),刘某成立侵占罪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盗窃罪既遂的通说认为,财物离开占有人的实际控制即构成盗窃罪既遂,本案中,王某已经将价值2万元的货物窃得,并扔出墙外,此时,该财产已经离开了占有人的实际控制范围,因此,王某构成盗窃罪的既遂,所以可以排除A项和D项。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占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

刘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不属于自己的货物据为己有,构成侵占罪。

本题正确答案是C项。

  第17题:

我国教育近代化之先河开启于哪一时期?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洋务运动是指1861年~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作为中国近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第一次交锋,它的产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这对我们的当今教育改革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开启了我国教育近代化之先河。

  第18题:

下列有关双胞胎的表述正确的是()。

  A.异卵双胞胎的性别不同

  B.同卵双胞胎来源于同一个受精卵

  C.同卵双胞胎染色体数目是异卵双胞胎的一半

  D.异卵双胞胎是由两个卵细胞和一个精子结合而成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双胞胎指胎生动物一次怀胎生下两个个体的情况。

双胞胎一般可分为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两类。

同卵双胞胎指两个胎儿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异卵双胞胎是由不同的受精卵发育,两个卵子分别和两个精子结合而成。

B项正确,D项错误。

异卵双胞胎可以是相同性别或不同的性别,A项错误;人的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都是23对,C项错误。

故选B。

第19题:

  “言而不行,言无信也;令而不从,令无诚也。

不信之言,无诚之令,为上则败德,为下则危身。

”这对我国各级政府的启示是()。

  A.要在社会诚信方面起表率作用

  B.着力建设社会信用机制

  C.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D.加强党风建设,严惩腐败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B,C。

本题属于启示题,理解题干的主旨思想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从政府的角度看,孔子的这句话要求我们要加强诚信建设,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同时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因此ABC正确,D项不符合题意,题干要求分析对政府的启示,D项是从党的建设的角度分析的。

  第20题:

  ()比较系统地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以来经济建设工作的基本经验教训。

  A.八届八中全会

  B.八届九中全会

  C.

  “七千人大会”

  D.八届十中全会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党中央在北京召开扩大的工作会议(“七千人大会”)。

刘少奇代表中央向大会提出的书面报告草稿,比较系统地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以来经济建设工作的基本经验教训。

  第21题:

想吃糖又怕胖,想考个好学校又怕报名的人太多、竞争太激烈考不上的矛盾心理就是()

  A.双趋式冲突

  B.趋避式冲突

  C.双重趋避式冲突

  D.双避式冲突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第22题:

科学揭示燃烧现象的是()。

  A.哥白尼

  B.牛顿

  C.拉瓦锡

  D.爱迪生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1743~1794)把大量的精确实验材料联系起来,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揭示了燃烧和空气的关系。

1777年,他在《燃烧概论》中,全面阐述了燃烧的氧化说,把燃烧过程解释为一种与氧化合的过程。

  第23题: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它依据中国古代历法把正月作为岁首。

这一节日最早应起源于()。

  A.秦始皇时期

  B.汉武帝时期

  C.宋太祖时期

  D.唐太宗时期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汉武帝时期,天文学家制订出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历法“太初历”,开始以正月为岁首。

故选B。

  第24题:

学术没有钱就像艺术没有钱一样,大概是很难发展的。

马克思没有恩格斯的资助,怕是写不完《资本论》的—尽管他是天才。

杜甫如果不是有当着刺史、节度使,可以给他资助或支一份饷银的高适、严武辈可以投靠,他在成都那些年的生活、创作,都得是另外一副模样—哪怕是诗圣。

但是,单靠钱也堆不成学术,堆不成艺术。

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

  A.没有钱,学术和艺术的发展寸步难行

  B.马克思和杜甫的成就离不开朋友的资助♂∮

  C.钱是学术和艺术发展的必要条件

  D.只有钱和没有钱一样,学术和艺术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文段首句指出学术和艺术没有钱很难发展,其后举例论证这一观点,最后一句讲的是仅靠钱学术与艺术也很难发展。

综合分析,即答案D。

  第25题:

避讳是为了表示对封建君主和尊者的敬畏,必须避免直接说出他们的名字而采用别的方式加以表达。

它是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又是家天下和尊祖敬宗的体现。

它起源于西周,完。

备于秦汉,盛行于唐宋,到清代的雍正、乾隆年间发展到极致。

避讳作为封建社会特有的禁忌制度目前已经消亡了,但是,不许犯忌和害怕犯忌的双向心理并没有消除,避讳已演变为某些趋吉避凶的习俗,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依然存在。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避讳由统治者运用国家权力强令实行

  B.封建社会的发展使得避讳越来越严格

  C.趋吉避凶的心理使人们进行各种避讳

  D.在当今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避讳现象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本题属于推断文意型。

阅读可知,“避讳已演变为某些趋吉避凶的习俗,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依然存在”

  (隐含:

在当今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避讳现象)。

  第26题:

以下不属于我国扶贫开发政策特征的是()。

  A.坚持开发式扶贫和社会保障相结合

  B.坚持深度开发资源扶贫

  C.坚持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

  D.坚持外部支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中国扶贫开发政策有三个特征:

坚持开发式扶贫和社会保障相结合;坚持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坚持外部支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

  B项说法错误,我国进行扶贫开发的同时,要注重环境的保护,不能盲目开发资源。

  第27题:

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一般不适宜采取的经济措施为()。

  A.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B.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

  C.立足扩大内需

  D.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越发明显。

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把握时机,果断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一系列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力度很大、出手很快、措施很准确、效果会很好。

故B选项说法错误,应选。

  第28题:

陈皮是药食同源的宝贵原料之一,其最显著的药效是化痰止咳,疏通心脑血管,降血压等。

请问,陈皮是以哪种水果的表皮为原料的?

()

  A.柚子

  B.橙子

  C.橘子

  D.桃子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陈皮是橘子的果皮经干燥处理后所得到的干性果皮。

因干燥后可放置很久,故称之为“陈皮”。

  第29题:

胡品:

谁也搞不清甲型流感究竟是怎样传人中国的,但它对我国人口稠密地区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如果这种疫病在今秋继续传播蔓延,那么,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将是不可挽回的。

吴艳:

所以啊,要想挽回这种损失,只需要阻止疫病的传播就可以了。

以下哪项陈述与胡品的断言一致而与吴艳的断言不一致?

()

  A.疫病的传播被阻断而国民经济遭受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B.疫病继续传播蔓延而国民经济遭受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C.疫病的传播被阻断而国民经济没有遭受不可挽回的损失

  D.疫病的传播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国民经济没有遭受不可挽回的损失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选项A是对吴艳的否定,但与胡品不冲突,即一致。

胡晶的观点是“甲型流感的负面影响很大,如果其继续传播,则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将是不可挽回的”,吴艳的观点是“只有阻止疫病,就能挽回这种损失”。

选项C否定了吴艳的观点,而与胡晶的观点不冲突,故满足题意,即正确答案为C。

  第30题:

中国与西方的认识方式、思维逻辑乃至整体的文化观念,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

  比如,西方式的执着,可能推衍出渐进的认识,强调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强调对象描述的精确性;中国式的洒落,则通向了圆融和体悟,描述对象时往往在清晰中又带有某种模糊。

  但二者并没有孰优孰劣,孰是孰非,只有因“差异”生发的对话与启迪、互补与和谐。

通过“差异”而达到“中和”,这样的“和而不同”才能成全—个相生共融、丰富多彩的世界。

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注重对象描述的精确性,中国则倾向于清晰性和模糊性共存

  B.中西方的“差异”是对立的,不相互调和,二者都难以为继

  C.文化观念有差异,但没有优劣是非的区别

  D.成全一个相生共融、丰富多彩的世界,是启发两种文化对话的目的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文段中提到“但二者并没有孰优孰劣,孰是孰非,只有因‘差异’生发的对话与启迪、互补与和谐”,B项的阐述与文意正好相反。

故选B。

  第31题:

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

在传统中国,老人赡养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子女义务,而不是政府责任。

这种观念不仅会增加年青一代的负担,也会影响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有悖于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将养老问题纳入社会统筹和政府责任范围。

不仅会使老龄人口受益,也会减轻年青一代的负担。

在这方面,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探索出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就在《国民年金法》

  《老人福利法》和《老人保健法》的基础上,制定了《长寿社会对策大纲》,以致力于建立“具有活力的长寿社会”,并将其纳入社会整体部署。

通过这段文字,作者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要制定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来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B.中国传统重子女义务的养老模式存在弊端

  C.我国养老问题的解决需要强调社会和政府责任

  D.中国的养老模式与发达国家存在不小的差距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文段为总分结构,先总说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接着指出传统的子女养老观念存在诸多弊端,而将养老问题纳入政府和社会的责任范围对老人和年青人都有益。

最后引用日本的例子作进一步说明。

可见,作者想表达的观点是我国养老问题的解决需强调社会和政府的责任。

故答案选C。

  第32题:

尽管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十分重视农民工问题,但问题办起来总显得慢半拍甚至慢几拍,农民工问题涉及数量大,执行起来有难度,这是人所共知的,但不少政策在一些地方三五年都仍停留在讨论阶段,还总是“需要研究”,这就让人想不明白。

该语段下面可能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各级政府对农民工的问题漠不关心

  B.农民工的问题解决起来的确难度很大

  C.解决农民工问题不能仅停留在研究上,还应该尽快落实到行动上

  D.分析农民工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的原因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尽管……但……但……”将作者的论述重点转移到了文段的最后一个分句“但不少政策在一些地方三五年都仍停留在讨论阶段.还总是‘需要研究’,这就让人想不明白。

”正是因为作者和读者对这中现象都想不明白,所以才需要作者来为读者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故本题应选D。

  第33题:

  《纪念白求恩》的作者和写作年代是

  A.周恩来,1939年12月

  B.毛泽东,1939年12月

  C.毛泽东,1947年9月

  D.刘少奇,1947年9月

  E、朱德,1947年9月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第34题:

目前,“金砖四国”的经济总量大致是美国的一半,在全球金融风暴的当下,虽然经济也遭受影响,但“金砖四国”的实力仍令世界刮目相看,“金砖四国”是指()。

  A.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

  B.中国、南非、俄罗斯和印度

  C.巴西、印度、英国和南非

  D.印度、法国、南非和英国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

  “金砖四国”来源于英文BRICs一词,是指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四国,因这四个国家的英文名称首字母组合而成的“BRICs”一词,其发音与英文中的“砖块”

  (bricks)一词非常相似,故被称为“金砖四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