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基础单项选择题详细知识讲解.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1690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基础单项选择题详细知识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医学基础单项选择题详细知识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医学基础单项选择题详细知识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医学基础单项选择题详细知识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医学基础单项选择题详细知识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医学基础单项选择题详细知识讲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医学基础单项选择题详细知识讲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医学基础单项选择题详细知识讲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医学基础单项选择题详细知识讲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医学基础单项选择题详细知识讲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医学基础单项选择题详细知识讲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医学基础单项选择题详细知识讲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医学基础单项选择题详细知识讲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医学基础单项选择题详细知识讲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医学基础单项选择题详细知识讲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医学基础单项选择题详细知识讲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医学基础单项选择题详细知识讲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医学基础单项选择题详细知识讲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医学基础单项选择题详细知识讲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医学基础单项选择题详细知识讲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基础单项选择题详细知识讲解.docx

《医学基础单项选择题详细知识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基础单项选择题详细知识讲解.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学基础单项选择题详细知识讲解.docx

医学基础单项选择题详细知识讲解

 

医学基础单项选择题(详细)

医学基础阶段性练习一(本)

第一部分:

解剖生理学

一、单选题

1、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A.体液B.细胞内夜C.细胞外夜D.血液E.浆液

2、列哪种物质不属于第二信使

A.cAMPB.IP3C.Ca2+D.AchE.DG

3、兴奋组织受到刺激而兴奋时的共同表现是

A.动作电位B.局部电位C.收缩D.分泌E.收缩和分泌

4、细胞内侧负电位值由静息电位水平加大的过程为

A.去极化B.超极化C.复极化D.超射E.极化

5、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可使

A.乙酰胆碱合成加速B.胆碱酯酶活性降低C.乙酰胆碱释放量增加D.乙酰胆碱水解减慢E.乙酰胆碱受体功能变异

6、正常人血浆pH为

A.6.8~7.0B.7.0±0.05C.7.2±0.05D.7.0±0.05E.7.4±0.05

7、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形成主要取决于

A.NaClB.白蛋白C.球蛋白D.纤维蛋白原E.葡萄糖

8、心藏传导速度最快的细胞是

A.窦房结P细胞B.心房肌C.房室交界D.浦肯野纤维E.心室肌

9、在神经-肌接头中消除ACh的酶是

A.ATP酶B.单胺氧化酶C.磷酸二酯酶

D.腺苷酸环化酶E.胆碱酯酶

10、葡萄糖或氨基酸逆浓度剃度跨细胞膜转运的方式是

A.单纯扩散B.经载体易化扩散C.经通道易化扩散

D.原发性主动转运E.继发性主动转运

11、可兴奋细胞具有“全或无”特征的电反应是

A.动作电位B.静息电位C.终板电位D.感受器电位E.突触后电位

12、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生理作用是

A.调节血管内外水的交换B.调节细胞内外水的交换C.维持细胞正常体积

D.维持细胞正常形态E.决定血浆总渗透压

13、红细胞沉降率变快主要是由于

A.红细胞脆性增大B.血浆中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多

C.血浆中白蛋白和卵磷脂含量增多D.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浓度降低

E.血细胞比容减小

14、各种血细胞均起源于骨髓中的

A.成纤维细胞B.髓系干细胞C.淋巴系干细胞

D.基质细胞E.多能造血干细胞

15、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主要体液因素是

A.雄激素B.雌激素C.甲状腺激素D.促红细胞生成素E.生长激素

16、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缓冲pHB.缓冲温度C.运输激素D.运输铁E.运输O2和CO2

17、中性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释放细胞毒素B.产生抗体C.参与生理止血D.释放组胺E.吞噬

18、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物质是

A.TXA2B.PGG2C.PGH2D.PGI2E.凝血酶

19、血液凝固的发生是由于

A.纤维蛋白溶解B.纤维蛋白的激活C.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

D.血小板聚集和红细胞叠连E.FVIII激活

20、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

A.红细胞上受体的类型B.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素的类型

C.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原的类型D.血浆中特异凝集素的类型

E.血浆中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21、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清缺乏

A.纤维蛋白B.5-羟色胺C.凝血因子D.血小板E.Ca2+

22、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A.是指细胞内液中各种理化因素保持相对恒定

B.是指细胞外夜的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恒定B

C.使细胞内、外液中各种成分基本保持相同

D.不依赖于体内各种细胞、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

E.不受机体外部环境的影响

23、当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时,称作膜的

A.极化B.去极化C.复极化D.反极化E.超极化

24、衡量组织组织兴奋性的指标是

A.动作电位B.阈电位C.肌肉收缩或腺体分泌

D.阈强度E.静息电位

第二部分:

免疫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

A.免疫耐受B.超敏反应C.肿瘤D.移植排斥E.自身免疫病

2.免疫防御功能过强的机体易发生

A.免疫耐受B.反复感染C.肿瘤D.移植排斥E.超敏反应

3.免疫原性最强的物质是

A.多糖B.核酸C.类脂D.蛋白质E.脂肪

4.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才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是

A.半抗原B.完全抗原C.TI抗原D.超抗原E.内源性抗原

5.固有免疫的应答时间为

A.即刻~24h内B.即刻~12h内C.即刻~96h内D.96h后E.24h后

6.引起同胞兄弟之间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属于

A.异种抗原B.自身抗原C.半抗原D.同种异体抗原E.异嗜性抗原

第三部分:

微生物学

一、单项选择题

2、种微生物对青霉素比较敏感 

A.大肠杆菌B.支原体C.链霉菌D.产气杆菌E.白色念珠菌

3、革兰氏染色时,如果乙醇脱色过度,将导致 

A.细菌均被染成紫色B.细菌均被染成红色C.对染色结果无影响

D.易产生假阳性结果E.易产生假阴性结果

3、细菌的芽胞是 

A.细菌的一种繁殖体B.细菌细胞的一种基本结构C.细菌储存能源的一种形式

D.细菌储存碳源的一种形式E.细菌处于休眠态的一种结构

4、下列化学成分中,哪个是大肠杆菌细胞壁中所不具备的 

A.脂蛋白B.肽聚糖C.DAPD.DPAE.LPS

5、细菌细胞壁能承受高渗透压的主要原因是 

A.外层荚膜的保护作用B.细胞壁的保护作用C.细胞膜的通透作用D.细胞浆的组成有关E.细胞内有耐高渗透压的酶

6、细菌细胞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量代谢的场所B.细胞膜是有极性的C.参与营养物质的运输D.参与细菌细胞的分裂过程E.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7、列细菌中对昆虫具有杀灭作用的是 

A.大肠杆菌B.苏云金芽胞杆菌C.枯草芽孢杆菌D.破伤风芽胞杆菌E.肉毒芽胞杆菌

8、下面哪种说法为不正确的 

A.中间体与细菌DNA的复制及细胞分裂有关

B.细菌的核质为一条高度折叠盘绕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C.细菌的质粒丢失后仍可以正常生长

D.细菌的核糖体由30S和60S两个亚基组成

E.细菌的细胞壁使其能在低渗或高渗的环境中生长

9、对细菌进行革兰染色时,应选用处于哪一期的细菌 

A.延迟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E.溶酶期

10、关于革兰阴性菌细胞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肽聚糖含量较少B.缺乏甘氨酸桥C.致病性与所含脂多糖有关

D.对溶菌酶较敏感  E.有蛋白糖脂外膜

第一部分:

解剖生理学

第四章血液循环第五章呼吸第六章消化与吸收

一、单选题

1、我国健康青年人在安静时的动脉舒张压为

A.60~80mmHgB.60~90mmHgC.50~100mmHgD.70~100mmHgE.60~120mmHg

2、迷走神经兴奋后,可引起

A.心率减慢、心内传导加快、心机收缩力减弱B.心率加快、心内传导加快、心机收缩力减弱C.心率减慢、心内传导加快、心机收缩力增强D.心率加快、心内传导加快、心机收缩力增强E.心率减慢、心内传导减慢、心机收缩力减弱

3、压力感受性反射的生理意义是

A.减慢心率B.增加冠脉流量C.降低平均动脉压D.重新分布各器官血流量E.稳定快速波动的血压

4、外周化学感受器感受的适宜刺激是它所处环境的

A.氧分压B.氧含量C.氧容量D.氧饱和度E.氧利用系数

5、能使动脉血压波幅增大的原因是

A.心动过速B.房室瓣狭窄C.主动脉瓣狭窄

D.大动脉硬化E.小动脉硬化

6、在下列各微循环结构中,主要受局部代谢产物调节的是

A.微动脉B.毛细血管前括约肌C.通血毛细血管D.真毛细血管E.微静脉

7、平静呼吸时,肺内压在下列哪一时相内低于大气压?

A.吸气过程中B.吸气末C.呼吸过程中

D.呼气末E.呼吸暂停而气道通畅时

8、肺表面活性物质

A.能增加肺泡表面张力B.能增加肺顺应性C.由肺泡I型细胞分泌

D.主要成分时二脂酰卵磷脂E.分布于肺泡上皮细胞与表面液体层之间

9、调节呼吸最重要的生理因素是

A.CO2B.O2C.H+D.2,3-DPGE.CO

10、下列那种物质能促使胃蛋白原变为胃蛋白酶

A.Cl-B.HClC.K+D.Na+E.内因子

11、使胰蛋白酶原激活的主要物质是

A.HClB.肠激酶C.HCO3-D.胰蛋白酶E.糜蛋白酶

12、最重要的消化液是

A.胃液B.胰液C.胆汁D.小肠液E.唾液

13、关于唾液的生理作用,下列错误的一项是

A.湿润与溶解食物B.部分消化蛋白质C.杀菌

D.清洁与保护口腔E.部分消化淀粉

14、肺通气的动力来自

A.肺的舒缩运动B.肺的弹性回缩C.呼吸肌的舒缩

D.胸内负压的周期性变化E.肺内压和胸内压之差

15、体内二氧化碳分压最高的是

A.静脉血液B.毛细血管血液C.动脉血液

D.组织液E.细胞内夜

16、房室瓣开放见于

A.等容收缩期末B.心室收缩期初C.等容舒张期初

D.等容收缩期初E.等容舒张期末

17、主动脉瓣关闭见于

A.快速射血期开始时B.快速充盈期开始时C.等容收缩期开始时

D.等容舒张期开始时E.减慢充盈期开始时

18、影响外周阻力的主要因素是

A.血液粘滞度B.红细胞数C.血管长度

D.小动脉口径E.大动脉弹性

19、心机细胞中传导速度最慢的是

A.心房B.房室交界C.左、右束支D.普肯野纤维E.心室

20、第一心音的产生主要由于

A.半月瓣关闭B.半月瓣开放C.房室瓣关闭

D.房室瓣开放E.心室射血入大动脉引起管壁振动

21、衡量心肌自律性高低的主要指标是

A.动作电位的幅值B.最大复极电位水平C.0期去极化速度

D.阈电位水平E.4期膜电位自动去极化速度

22、呼吸一般是指

A.呼气与吸气之和B.气体进出肺的过程C.气体进出组织细胞的过程

D.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E.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23、产生呼吸节律的基本中枢位于

A.脊髓B.延髓C.脑桥D.下丘脑E.大脑皮层

24、小肠特有的主要以环形肌为主的节律性运动形式是

A.紧张性收缩B.蠕动C.逆蠕动D.集团运动E.分节运动

25、容量血管是指

A.大动脉B.中动脉C.小、微动脉D.毛细血管E.静脉

第二部分:

免疫学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是

A.VHB.CHC.VLD.VH和VLE.CL

2.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A.T细胞B.B细胞C.浆细胞D.NK细胞E.肥大细胞

3.个体发育中最早合成的Ig是

A.IgAB.IgMC.IgGD.IgDE.IgE

4.免疫应答过程参与粘膜局部抗感染的Ig是

A.IgAB.IgMC.IgGD.IgDE.IgE

5.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的Ig是

A.IgAB.IgMC.IgGD.IgDE.IgE

6.再次免疫应答产生的Ig主要是

A.IgAB.IgMC.IgGD.IgDE.IgE

7.补体属于

A.蛋白质B.糖类C.核酸D.脂肪E.矿物质

8.补体三条激活途径共同点是

A.参与的补体成分B.激活物质C.膜攻击复合物形成

D.起始分子E.C3转化酶

第三部分:

微生物学

1.单项选择题

1.下列消毒灭菌过程的使用哪项是错误的

A.手术室空气-紫外线B.饮用水-氯气  C.玻璃器皿-高压蒸汽D.皮肤-5%石炭酸   E.环境-来苏儿

2.有关灭菌温度与作用时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作用时间越短

B.温度较低时,应适当延长作用时间

C.通过控制温度与时间,可以达到同样的灭菌效果

D.灭菌温度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设定

E.灭菌时间的设定要比温度的调整重要

3.基因转移与重组中,与噬菌体无关的方式是

A.转化B.普通性转导C.局限性转导  

D.溶原性转导 E.流产转导

4.必须通过性菌毛为通道进行基因转移的方式是

A.转导B.溶原性转换C.转化   D.结合E.原生质体融合

5.以下哪项不是Hfr菌株的特点

A.杂交后使F-菌转变为F+菌B.携带F质粒         

C.高频转移细菌染色体的基因D.表达性菌毛          E.可通过中断杂交实验帮助细菌基因定位

6.关于转座因子,下列错误的是

A.是细菌基因组中能改变自身位置的DNA序列

B.可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

C.Tn是最典型的一类转座因子

D.往往通过性菌毛介导转移

E.可在染色体与质粒、质粒与质粒之间转移

7.下列细胞中,不受噬菌体侵袭的是

A.淋巴细胞B.真菌细胞      C.细菌细胞D.螺旋体细胞    E.放线菌细胞

8.下列哪项不是噬菌体的特性

A.个体微小B.具备细胞基本功能  C.由衣壳和核酸组成D.专性细胞内寄生  E.以复制方式增殖

9.前噬菌体是指

A.已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上的噬菌体基因组

B.进入宿主菌体内的噬菌体

C.尚未感染细菌的游离噬菌体

D.尚未成熟的子代噬菌体

E.成熟的子代噬菌体

第一部分:

解剖生理学

一、单选题

1、肾脏靠逆流倍增机制来浓缩尿的能力

A.与髓袢长度无关B.与肾髓质局部血流速度无关C.与髓袢小管液的流速无关

D.取决于近端小管对水的通透性E.取决于抗利尿激素的血浓度

2、体内能源的主要贮存形式是

A.肝糖原B.肌糖原C.脂肪D.淀粉E.蛋白质

3、下列哪项不符合BMR的测定条件

A.清晨,清醒B.静卧C.情绪稳定

D.环境稳定为25℃E.进食后1h

4、下列哪种疾病时BMR明显升高

A.肢端肥大症B.甲状腺机能亢进C.甲状腺机能减退

D.糖尿病E.呆小症

5、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

A.视前区-下丘脑前部B.中脑C.下丘脑视上核

D.脑干网状结构E.延髓

6、具有分泌肾素功能的结构是

A.致密斑B.系膜细胞C.间质细胞D.颗粒细胞E.近髓肾单位

7、主要调节远断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重吸收的内源性物质是

A.醛固酮B.肾上腺素C.抗利尿激素D.血管紧张素IIE.糖皮质激素

8、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A.肾素由肾小球外系膜细胞合成和分泌B.血浆中钠含量减少可刺激肾素分泌

C.肾素可将血管紧张素I转变为血管紧张素IID.血管紧张素III主要使血管收缩

E.血管紧张素II主要刺激醛固酮分泌

9、在病理情况下出现蛋白尿的原因是

A.肾小球滤过率增加B.滤过膜上带负电荷的唐蛋白减少C.血浆蛋白含量增多

D.肾小管重吸收蛋白质减少E.肾血流量增加

10、眼的折光系统不包括:

A.角膜B.房水C.晶状体

D.玻璃体E.视网膜

11、远处物体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之前是:

A近视B远视C老视D散光E斜视

12、主要依靠糖的无氧酵解供能的是

A.脂肪细胞B.脑C.骨骼肌D.肝E.红细胞

13、女子体温随月经周期变化,可能与下列哪种激素有关

A.雌激素B.卵泡刺激素C.黄体生成素

D.甲状腺素E.孕激素

14、调节人体产热最重要的体液因素是

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生长素

D.甲状腺素E.甲状旁腺素

15、体温是指:

A.体表的平均温度B.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

C.体表和深部的平均温度D.胸腔内的平均温度

E.腹腔内的平均温度

16、眼的调节能力主要取决于:

A.瞳孔的大小B.角膜的折光系数

C.房水的折光系数D.晶状体的弹性

E.玻璃体的厚度

17、巨大爆炸声响时,迅速张口有助于保护:

A.前庭膜B.鼓膜C.基底膜D.蜗窗膜E.耳蜗

18、内耳感音换能作用发生在:

A.鼓膜B.前庭窗膜C.蜗窗膜D.前庭膜E.基底膜

19、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是

A.肾B.肝C.肺D.消化道E.皮肤

20、下列哪种生物活性物质不是肾分泌的

A.肾素B.羟化的维生素D3C.前列腺素

D.血管紧张素E.EPO

第二部分:

免疫学

一、单项选择题

9.IL即:

A.白细胞介素B.干扰素C.肿瘤坏死因子D.集落刺激因子E.生长因子

10.人类HLA复合体位于:

A.第6号染色体B.第17号染色体C.第15号染色体

D.第16号染色体E.第7号染色体

11.HLA-I类分子与抗原肽结合的部位是:

A.α1和α2B.α3C.α1和β1D.α2和β2E.β2m

12.HLA-II类分子与抗原肽结合的部位是:

A.α1和α2B.α3C.α1和β1D.α2和β2E.β2m

13.HLA作为个体识别标志是由于:

A.高度多态性B.单元型遗传C.连锁不平衡

D.HLA基因高度易变E.HLA基因易重组

14.T细胞和B细胞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是:

A.骨髓B.胸腺C.外周免疫器官D.中枢免疫器官E.血液

15.免疫应答中起核心作用的免疫细胞是:

A.造血干细胞B.淋巴细胞C.抗原提呈细胞

D.粒细胞E.肥大细胞

16.成熟T细胞的重要表面标志是:

A.CD19B.CD4C.CD5D.CD8E.CD3

17.所有B细胞具有的表面标志是:

A.CD3B.CD4C.CD8D.CD5E.CD19

第三部分:

微生物学

一、单项选择题

1.易引起医源性交叉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

A.肺炎链球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痢疾埃希菌

D.结核分枝杆菌E.脑膜炎奈瑟菌

2.下列哪种病原菌感染机体后能引起超敏反应性疾病

A.肺炎链球菌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C.铜绿假单胞菌

D.变形杆菌E.痢疾埃希菌

3.11.引起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的主要病原菌是

A.ETECB.EIECC.EPECD.EHECE.EAggEC

4.引起人类食物中毒的化脓性球菌是

A.乙型溶血性链球菌B.肺炎链球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

D.甲型溶血性链球菌E.丙型链球菌

5.可鉴别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其他葡萄球菌的试验是

A.乳糖发酵试验B.血浆凝固酶试验C.菊糖发酵试验

D.卵磷脂酶试验E.触媒试验

6.肺炎链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

A.外毒素B.普通菌毛C.荚膜D.内毒素E.透明质酸酶

7.以内毒素致病的病原菌是

A.链球菌B.葡萄球菌C.脑膜炎奈瑟菌

D.破伤风梭菌E.白喉棒状杆菌

8.菊糖发酵试验可用来鉴别

A.变形杆菌与肺炎杆菌B.大肠埃希菌与产气杆菌C.霍乱弧菌与痢疾埃希菌

D.副伤寒沙门菌与伤寒沙门菌E.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与肺炎链球菌

9.能产SPA的细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B.腐生葡萄球菌C.百日咳杆菌

D.流感嗜血杆菌E.链球菌

10.在致病过程中能引起两次菌血症的病原菌是

A.痢疾埃希菌B.伤寒沙门菌C.霍乱弧菌

D.白喉棒状杆菌E.百日咳杆菌

11.下列具有高度感染性的结构是

A.网状体B.始体C.原体D.包涵体E.内基氏小体

12.下列哪种细菌无鞭毛

A.霍乱弧菌B.伤寒沙门菌C.大肠埃希菌

D.痢疾埃希菌E.变形杆菌

13.属于胞内寄生的肠道杆菌是

A.痢疾埃希菌B.大肠埃希菌C.伤寒埃希菌

D.肺炎杆菌E.变形杆菌

14.鼠疫耶氏菌的传播媒介是

A.蜱B.螨C.鼠蚤D.虱E.白蛉

15.感染哪种病原菌死亡的动物尸体严禁解剖,而且一定要深埋2m以上,并洒上生石灰

A.鼠疫耶氏菌B.炭疽芽胞杆菌C.布氏菌

D.大肠埃希菌E.变形杆菌

16.能在人工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微生物是

A.细菌B.衣原体C.支原体D.立克次体E.病毒

17.支原体与细菌的不同点是

A.含有两种核酸B.含有核糖体C.无细胞壁D.细胞膜无核膜及核仁,仅有核质E.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

18.引起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是

A.肺炎链球菌B.肺炎支原体C.肺炎杆菌

D.莫氏立克次体E.奋森螺旋体

19.与支原体致病性有关的结构是

A.菌毛B.荚膜C.顶端结构D.鞭毛E.膜磷壁酸

20.恙虫病立克次体的传播媒介是

A.虱B.螨C.蜱D.蚤E.蚊

21.普氏立克次体的传播媒介是

A.白蛉B.蚤C.虱D.螨E.蜱

22.与立克次体有共同抗原的细菌是

A.肺炎杆菌B.伤寒沙门菌C.肠炎杆菌

D.变形杆菌E.大肠埃希菌

23.具有独特发育周期的微生物是

A.支原体B.衣原体C.立克次体D.螺旋体E.巴兴氏小体

24.初期梅毒患者,实验室检查诊断应采取的标本是

A.尿液B.硬性下疳渗出液C.血液

D.梅毒疹渗出液E.脑脊液

第一部分:

解剖生理学

一、单选题

1、有关胰岛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胰岛素降低时,使血糖下降,产生胰岛素休克

B.胰岛素可促进蛋白质合成

C.血糖升高可刺激胰岛素分泌

D.胰岛素不足可导致血脂升高

E.迷走神经兴奋时,分泌增多

2、内分泌腺分泌素素的水平之所以处于相对稳定,主要通过: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

D.正反馈调节E.负反馈调节

3、甲状腺功能亢进,不会出现:

A.心率加快B.收缩压增高C.肌肉震颤

D.加速蛋白质合成E.容易出汗

4、下列关于神经纤维传导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直径越大,传导越快B.增加细胞外K+浓度可加快传导

C.髓鞘越厚,传导越慢D.温度升高,传导越慢

E.麻醉不影响传导速度

5、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正确的叙述是:

A突触前轴突末梢超极化B突触后膜对Ca2+、K+通透性增大

C突触后膜去极化D突触后膜出现超极化

E突触后膜出现复极化

6、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