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五华区科技产业园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财务副经理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621853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6.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五华区科技产业园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财务副经理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云南五华区科技产业园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财务副经理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云南五华区科技产业园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财务副经理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云南五华区科技产业园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财务副经理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云南五华区科技产业园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财务副经理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五华区科技产业园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财务副经理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云南五华区科技产业园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财务副经理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五华区科技产业园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财务副经理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五华区科技产业园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财务副经理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云南五华区科技产业园

  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财务副经理招聘试

  题及答案

  第1题:

七名运动员(1号至7号)参加100米跑的决赛,没有任何两个人同时到达终点。

  已知:

①7号跑得比1号快,1号比2号快;②3号最先到达终点,5号跑得最慢;③4号第六个跑到终点,2号第五个跑到终点。

下列选项中不可能正确的一项是()。

  A.7号运动员获得第四名或第七名

  B.6号运动员获得第三名或第四名

  C.1号运动员获得第四名或第六名

  D.1号运动员获得第三名或第五名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分析推理题。

根据题意,可以推出部分运动员到达终点的顺序:

3、7、1、2、4、5,而6号无法确定,但可以肯定在

  2、4、5之前,3之后。

则第一名是3号,第五名是2号,第六名是4号,第七名是5号,6号可能得第

  二、第三或第四名,7号可能得第二或第三名,1号可能得第三或第四名。

只有A项不可能正确。

  第2题:

下列不属于《侵权责任法》包括的民事权益的是()。

  A.债权

  B.发现权

  C.姓名权

  D.隐私权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侵权责任法》第2条规定:

  “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第3题:

情绪与情感的反映特点不同,情绪具有()。

  A.情境性

  B.稳定性

  C.内隐性

  D.暂时性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D。

  第4题:

1,121,441,961,1681,()

  A.2401

  B.2601

  C.3721

  D.1440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B。

幂次数列,分别是

  1、11、21、31、41的平方,所以答案是51的平方,选择B。

  第5题:

从给出的几句话中选出最连贯、最通顺的一句()。

  A.错误的动机必然形成错误的结果。

当某些人为眼前的蝇头私利暗暗窃喜时,岂不知祸害的种子已悄悄埋下。

  B.错误的结果来自错误的动机。

当有些人为眼前的蝇头私利暗暗窃喜时,岂不知祸害的种子已悄悄埋下。

  C.错误的结果来自错误的动机。

当有些人看见眼前的蝇头私利时,岂不知祸害的种子已悄悄埋下。

  D.错误的动机必然形成错误的结果。

当有些人看见眼前的蝇头私利时。

岂不知祸害的种子已悄悄埋下。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A项前后呼应,两个分句均是由“动机”推“结果”,A项正确。

  第6题:

关于我国的学位制度,以下说法正确是()。

  A.1981年1月1日我国学位制度正式诞生

  B.学位评定委员会负责审查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组织答辩

  C.我国学位分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四级

  D.教育部设立学位委员会,负责领导全国学位授予工作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负责审查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组织答辩;我国学位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国务院设立学位委员会,负责领导全国学位授予工作。

  第7题:

英国斯特林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最近在《精神健康与身体运动》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对过去有关抑郁和散步的大量研究进行综合整理和分析,从中挑选出300多名适合对比分析的抑郁患者的数据,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散步在帮助治疗抑郁方面的确有效。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研究结论的是()。

  A.散步是否有帮助治疗抑郁的效果.过去相关研究的结果不完全一致

  B.散步的好处是方便易行,不需要专门花钱。

在时间上也可以揉入日常生活之中

  C.医学界早就知道运动有助于治疗抑郁,对一些轻度抑郁患者来说。

常见的医疗建议不是服用抗抑郁药,而是试试运动的效果

  D.对散步功效的一些细节还需要深入研究,比如对某种程度的抑郁患者来说。

要通过散步达到较好的效果,需要每天散步多长时间、最佳的步伐速率是多少等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题干结论是散步在帮助治疗抑郁方面的确有效。

A项不完全一致无法加强结论;B项散步的好处与是否能治疗抑郁无关;C项说明运动有助于治疗抑郁,加强了结论;D项说明散步的功效仍不明确,不能加强结论。

故答案选C。

  第8题:

某人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某年他发现从当年起连续10年自己的年龄均与当年年份数字之和相等(出生当年算0岁)。

问他在以下哪一年时,年龄为9的整数倍?

  A.2006年

  B.2007年

  C.2008年

  D.2009年

  【解析】

  正确答案:

B。

  第9题:

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有错误,有权提审或指令下级法院再审。

这种监督叫:

  A.立法监督

  B.审判监督

  C.检察监督

  D.行政监督

  【解析】

  正确答案:

B。

  第10题:

某小区内业主共有的道路被物业公司划出停车位对外出租,其效益应该归谁所有?

  A.房地产开发商

  B.物业公司

  C.小区业主共有

  D.校区所在地居委会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本题考察的是物权法中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这道题也是老师在上课讲民法时讲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考察的是《物权法》第七十三条建筑区划内的道路,属于业主共有,但属于城镇公共道路的除外。

建筑区划内的绿地,属于业主共有,但属于城镇公共绿地或者明示属于个人的除外。

建筑区划内的其他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属于业主共有。

第七十四条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应当首先满足业主的需要。

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的归属,由当事人通过出售、附赠或者出租等方式约定。

占用业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场地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属于业主共有。

  第11题:

父亲像一座山,所以在很多时候,感受父亲就像爬山。

山越高越雄伟,则越难爬到顶峰,越不容易看到他的____,越无法领悟他的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全部真谛

  B.壮丽奥妙

  C.广阔精华

  D.精妙内涵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前面说的是高而雄伟的山,故后面用“广阔”或“精妙”来形容这样的山不妥当,排除

  C.D。

依照常理可知,不用爬到顶峰,站在山脚下也可以看到山的“壮丽”,排除B。

  “领悟”与“真谛”为习惯性搭配。

故本题答案为A。

  第12题:

仿佛一夜之间,南国一个贫穷破败的小渔村变成梦幻般绚丽的大都市。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忽然

  B.突然

  C.猛然

  D.陡然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B项迷惑性比较大。

  “忽然”与“突然”相比较,“突然”表示情况在很短的时间里发生,突如其来,令人觉得很意外,一时无法应付;

  “忽然”表示事情很快地发生或变化,相比“突然”,令人意外的程度要小。

原句意为变化很快,但没有特别强调令人意外的意思,故选“忽然”更合适。

  第13题:

人们一般都认为艺术家是“神经质”的,他们的行为像16个月大的婴儿,这种观点是__________的,事实上,“发疯”的艺术家是很__________的,我所遇到的许多艺术家都是极具组织头脑、非常成熟的个体。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正确、普遍

  B.片面、稀少

  C.偏颇、稀缺

  D.错误、少见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从第二空人手,由文段中表转折的插入语“事实上”可知,该空所填词语表达的意思应能体现出“少”的意思,故可先排除A项。

C项“稀缺”的适用对象一般为“资源”,B项“稀少”的适用对象通常为“物”.故排除: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第14题:

医生在给人体抽血化验时,用一根橡皮胶管将上肢的上臂扎紧,一会儿上肢前臂靠肘关节处的血管暴起,该血管是()。

  A.动脉

  B.毛细血管

  C.静脉

  D.毛细淋巴管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抽血一般只抽静脉血,因为静脉血管压力小,出血后可以很快止住,而动脉由于血流速度快,对血管冲击力和侧压力很高,因此不容易止血,所以不从动脉抽血。

医生在给人体抽血化验时,用一根橡皮胶管将上肢的上臂扎紧,一会儿上肢前臂靠肘关节处的血管暴起,该血管就是静脉。

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15题:

所有的错误决策都不可能不付出代价,但有的错误决策可能不造成严重后果。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有的正确决策也可能付出代价,但所有的正确决策都不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B.有的错误决策必然要付出代价,但所有的错误决策都不一定造成严重后果

  C.有的错误决策必然要付出代价,但所有的错误决策都可能不造成严重后果

  D.所有的错误决策都必然要付出代价,但有的错误决策不一定造成严重后果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考查模态词的转化关系。

不可能不=必然,所以前半句等值于“所有的错误决策都必然付出代价”;不可能不=不必然,所以后半句等值于“有的错误决策不必然造成严重后果”。

因此,D项正确。

  第16题:

哲学主要解决的,不是学习的能力,而是判断的能力。

误人子弟的哲学教学方法使学子们满怀热忱而来,浑浑噩噩而去,难怪他们像无数普通人一样疑惑:

哲学究竟有什么用?

这一问难倒了无数哲学教授。

现在,德波顿的书实实在在回答了哲学的用处问题,那就是哲学能治疗心病,哲学是一付绝好的心药。

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哲学主要解决的是判断的能力

  B.关于哲学的价值问题众说纷纭

  C.德波顿的书把哲学的功用解释为治疗心病

  D.哲学是一付绝好的心药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作者先由哲学教学方法的误区引出问题:

哲学究竟有什么用?

  接着指出这一问题难倒了无数哲学教授。

最后提出德波顿的书实实在在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即哲学能治疗心病。

可见,文段前面的内容皆是为引出德波顿的书所做的铺垫。

D项“哲学是一付绝好的心药”是德波顿书中的观点。

  第17题:

关于中国的交通建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目前国道线采用数字编号,分别以

  1、2、3、4开头

  B.我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一京张铁路由詹天佑主持设计修建

  C.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第一架自制飞机在南昌试飞成功

  D.宋元时期的泉州港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港之一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国道的编号根据国道的地理走向分为三类:

一类是以北京为中心的放射性国道,其编号为1××;另一类是南北走向的国道(纵向国道),其编号为2××;第三类是东西走向的国道(横向国道),编号是3××。

A项错误,

  B.C.D三项正确。

  故选A。

  第18题:

环境与经济。

两者关系日趋紧密、不可分割。

离开经济发展谈环境保护必然是“缘木求鱼”。

环境问题究其本质,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发展道路问题。

自然生态环境出了问题,应当从经济发展方式上找原因。

正确的经济政策就是正确的环境政策.正确的环境政策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经济问题

  B.好的环境是经济发展的保障

  C.经济发展影响环境发展

  D.应制定正确的环境政策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文段围绕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展开,首句即指出环境保护不能离开经济发展。

接着明确提出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经济问题,最后进一步对此展开论证。

由此可知,文段主要想说的是环境问题对经济的依赖,能够说明这一点的只有A项.当选。

第19题:

目前,虽然我国每年出版的图书超过30万种,出版业产值年增幅也都在10%以上,但国民阅读率的增速却没有同步跟上,有近一半的国民一年读书不到一本。

偏低的国民阅读率不但是中国从“出版大国”迈向“出版强国”的一大隐患,而且从根本上阻碍了国民素质的提高。

在知识经济日新月异的今天,读书偏少的民族必然居于劣势。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

  A.现今,国民阅读率问题已阻碍了国民素质的提高

  B.相对出版业发展速度,我国民众阅读率增速严重滞后

  C.偏低的国民阅读率是阻碍中国出版业发展的最大隐患

  D.国民阅读率问题关系出版业的长足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文段就目前出版业发展与国民阅读率增长严重不一致问题展开论述,指出现今我国国民阅读率偏低,并重点强调了这将严重影响我国从“出版大国”迈向“出版强国”.以及国民素质的提高。

故文段主要说明的是国民阅读率的重要性问题。

  D项表述与此一致.当选。

  第20题:

坐在餐桌前,举筷享用食物,我们早已司空见惯,却浑然不知盘中羹餐在全球范围内__________的利害关系。

现代社会高度分工,我们远离春耕秋收,只有食品价格飙升的时候,粮食生产才会引起我们的关注,去年,粮价一路攀升,为我们的长期__________敲响了警钟。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盘根错节漠然

  B.纷繁芜杂冷淡

  C.扑朔迷离无视

  D.眼花缭乱疏忽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眼花缭乱”不能作为形容词修饰“利害关系”,首先排除D项;

  “浑然不知”形容完全没有觉察到,照应后面的“漠然”或“无视”。

  “无视”指根本没看到,“漠然”是看到却没引起重视的意思,而材料前边也谈到食品价格飙升的时候才引起注意,可见只是不重视,后一空格应选“漠然”。

故选A。

  第21题:

心智指人们对已知事物的沉淀和储存,通过生物反应(大脑信息处理)而实现某种欲望需要的一种能力总和。

下列属于心智的是()。

  A.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

  B.小徐家的宠物狗灵灵一见到家中来了生人就叫个不停

  C.小敏刚刚学会走路,她一见到猫就吓得直哭,不住地喊妈妈

  D.熊猫驯养员小许所驯养的三只幼仔每次听到铃声,就流口水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心智的特征是:

  

(1)人们

  

(2)对已知事物的沉淀和储存

  (3)实现某种欲望需要的一种能力。

  B.D项中的宠物狗、熊猫不符合特点

  

(1),A项中婴儿第一声啼哭,不符合特点

  

(2)。

  第22题:

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人民政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①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②镇压反革命,肃清暗藏的反革命势力③进行抗美援朝运动,保卫国家安全④解放全国领土,彻底摧毁国民党统治机构,建立各级地方人民政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1954年,经过全国人民的几年努力,国民经济得到恢复,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宪法。

故①不是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人民政权采取的措施。

  第23题:

下列属于资源管理策略的是()。

  A.计划策略

  B.监视策略

  C.社会资源利用策略

  D.调节策略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资源管理策略包括:

学习时间管理:

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灵活利用零碎时间;学习环境的设置;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社会资源利用管理。

因此,设计学习空间属于资源管理策略。

ABD三项属于元认知策略,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第24题: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占有公共财物的,构成()。

  A.挪用公款罪

  B.贪污罪

  C.挪用资金罪

  D.受贿罪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第25题:

一口水井,在不渗水的情况下,甲抽水机用4小时可将水抽完,乙抽水机用6小时可将水抽完。

现用甲、乙两台抽水机同时抽水,但由于渗水,结果用了3小时才将水抽完。

问在渗水的情况下,用乙抽水机单独抽,需几小时抽完()

  A.12小时

  B.13小时

  C.14小时

  D.15小时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A。

设工作总量为12(取4,6和3的最小公倍数),则甲抽水机的效率为3,乙抽水机的效率为2,渗水的效率=无渗水情况下甲、乙的总效率-渗水情况下甲、乙的总效率=(3+2)-12÷3=1。

那么在渗水的情况下,乙抽完需要12÷(2-1)=12(小时)。

  第26题:

0.75,

  0.65,

  0.45,()A

  0.78B

  0.88C

  0.55D

  0.96

  【解析】

  正确答案:

C。

  第27题:

关于现代通信和电磁波,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光纤通信传输的信息量很大,主要用于无线电广播

  B.卫星通信利用人造卫星作为中继站进行通信

  C.电磁波的应用对人类有利无害

  D.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C,D。

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作为信息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一种通信方式;无线电则是指在自由空间(包括空气和真空)传播的电磁波。

两者原理不同,A项错误。

电磁波在如今的日常生活中大量运用,如无线电波用于通信、微波用于微波炉、红外线用于遥控等,但电磁波是一把双刃剑,其产生的辐射也会危害人体,C项错误。

电磁波与机械波最大的区别在于,机械波的传播需要特定的介质,在真空中不能传播,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项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ACD项。

  第28题:

客观题包括以下哪些题型?

()

  A.选择题

  B.完形填空

  C.匹配

  D.是非题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B,C,D。

客观题目具有良好的结构,对学生的反应限制较多。

  学生的回答只有对、错之分。

以上选项均为客观题。

  第29题:

在影视剧的拍摄中,常见一些房屋道具倒塌或重物落下,不会将演员砸成重伤,这些重物是用()。

  A.密度比实物大的材料做成

  B.密度比实物小的材料做成

  C.密度与实物相同的材料做成

  D.密度与实物相近的材料做成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在物理学中,物体的质量等于其密度与体积的乘积。

为了避免重物将演员砸伤,应该选择外表与实物相似,而质量比实物小的物体代替。

即在物体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密度比实物小的材料来代替。

故选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