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监管评级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2189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监管评级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银行监管评级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银行监管评级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银行监管评级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银行监管评级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银行监管评级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银行监管评级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银行监管评级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银行监管评级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银行监管评级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银行监管评级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银行监管评级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银行监管评级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监管评级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银行监管评级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余额×

贷款拨备率(权重10%)=贷款损失准备期末余额/各项贷款期末

三、盈利状况(50分)

调整资产利润率(权重15%)=(税后利润-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缺口)/资产平均余额×

100%×

折年系数

资本利润率(权重15%)=税后利润/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

100%×

成本收入比(权重10%)=营业费用/营业净收入×

风险资产利润率(权重10%)=税后利润/平均加权风险资产×

1、平均余额的计算用期初与报告期的算术平均值,即(Ao+An)/2;

2、折年系数=12/n

四、流动性状况(50分)

流动性覆盖率(暂不计分)=流动性资产/未来30日内资金净流出×

净稳定融资比例(暂不计分)=可用的稳定资金/业务所需的稳定资金×

流动性比例(权重30%)=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

存贷款比例(权重10%)=各项贷款余额(不含贴现)/各项存款余额×

五、农村金融服务状况(50分)

农户和小企业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权重10%)=农户和小企业贷款余额之和/各项存款余额×

农户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农户贷款余额/各项存款余额×

农户贷款增速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比较=涉农贷款增速-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农户贷款增速=(报告期农户贷款-基期农户贷款)/基期农户贷款×

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本年度各项贷款平均余额-上年度各项贷款平均余额)/上年度各项贷款平均余额×

农户贷款户数和100万元(含)以下小企业贷款户数之和占贷款总户数比重=农户贷款户数和100万元(含)以下小企业贷款户数之和/贷款总户数×

户均贷款余额=各项贷款余额/贷款总户数

中国银监会__《村镇银行监管评级

内部指引》__

银监发[xx]1号

各银监局:

现将《村镇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以下简称《村镇银行评级指引》)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村镇银行评级指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评价方法。

定性因素的评价主要依靠评级人员的专业素质、工作经验以及对监管评级要素、评级原理、评级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人为因素较多,为使评级标准掌握基本一致和增强评级结果的可比性,请各银监局加强对村镇银行监管评级工作的全程跟踪指导,做好上岗培训,规范报表填制,统一分数进阶标准,减少评级差异。

二、《村镇银行评级指引》规定了严密规范的评级操作规程和清晰明确的职责分工,各级监管机构要严格按照监管评级的流程和职责分工,认真组织、合理安排、规范操作、审慎打分,高质量完成监管评级工作。

三、各级监管机构要根据村镇银行监管评级反映的情况和问题,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政策,集中有限的监管资源,提高对管理不规范、监管指标不符合要求村镇银行的风险监测和现场检查频度,对问题及时采取监管措施,对风险要果断处臵;

对主要监管指标不符合审慎监管要求的,要限期整改。

四、各级监管机构及其参与评级工作的监管人员要严格遵守有关保密规定,防止监管评级结果的误用和滥用。

请各银监局将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建议及时报告银监会。

二〇一二年一月十日

村镇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

第一章总则

为建立和完善村镇银行的风险监管体系,实现对村镇银行的持续、分类监管,依据《中华人民__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借鉴商业银行内部监管评级的基本原则、方法和国际通用的骆驼评级体系,并充分考虑村镇银行支持“三农”和小企业发展的市场定位以及“低门槛、严监管”的要求,制定本指引。

一、评级原则

监管评级是监管机构在日常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基础上,依据所掌握的信息,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对村镇银行的主要经营管理要素进行评价,系统地分析、识别村镇银行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并据此确定对村镇银行的监管重点,包括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的频率和范围的一种监管方法。

在监管评级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坚持定量因素和定性因素相结合,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总量分析和结构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二)坚持定性指标分值原则上不应高于定量指标分值的原则;

(三)坚持“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对定量指标不真实的,要按照真实指标进行评价。

二、适用范围

本指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__境内依法设立二年(含)以上的所有村镇银行法人机构。

第二章评级要素

一、资本充足状况(权重20%)

(一)定量指标(50分)

1.资本充足率;

2.核心资本充足率;

3.杠杆率。

二)定性因素(50分)

1.资本的构成和质量;

2.资产质量及其对资本的影响;

3.整体财务状况及其对资本的影响;

4.通过其他渠道增加资本的能力,包括控股股东提供支持的意愿和实际注入资本的情况;

5.对资本和资本充足率的管理情况。

二、资产质量状况(权重15%)

1.不良贷款率;

2.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

3.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

4.全部关联度;

5.拨备覆盖率;

6.贷款拨备率。

(二)定性因素(50分)

1.不良贷款和其他不良资产的变动趋势及其对银行整体资产质量状况的影响;

2.贷款行业集中度以及对银行资产质量状况的影响;

3.关联交易程度以及对资产质量状况的影响;

4.信用风险管理的政策、程序及其有效性;

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试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__《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试行)》__(银监发[xx]88号)

现将《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试行)》(以下简称《内部指引》)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内部指引》于xx年1月1日起试行,对于各类商业银行xx年度的评级,仍然沿用原来的风险评级办法。

二、试行阶段,需要对定量指标的选择、权重系数的设定、标准值和分值区间的设置进行更加充分的数据测试,必要时对有关定量指标和定性因素及其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以保证各项评价标准在“打分”体系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因此,请各银监局认真执行,并将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建议及时报告银监会。

三、《内部指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约分析评价方法,其中定性因素的评价是难点,对于评级人员要求较高,评级人员须具备良好的监管业务素质和丰富的监管工作经验,并且充分了解和熟悉监管评级的所有要素以及评级原理和方法,能够依据定性评价因素及其细化的评价标准对银行做出客观、准确的分析预测和判断评价。

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工作经验、收集评级信息的情况、对监管评级的理解和认识等方面的差异,很容易造成评级尺度不一,严重影响评级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因此,请各银监局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相关培训工作,确保《内部指引》的顺利实施。

四、监管评级有效的推行和使用,还有赖于规范的评级程序和工作制度。

因此,《内部指引》规定了严密规范的评级操作规程和清晰明确的职责分工,请各银监局结合银监会监管业务流程再造和监管资源整合等工作,严格按照监管评级的流程和职责分工做好评级工作,以确保评级工作质量。

五、按照“1104工程”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的规划,《内部指引》试行后,银监会将据此开发“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子系统”,实现定量指标评价的自动化,定性因素评价的规范化,并通过该系统对评级工作进行质量控制,提高评级工作的效率。

六、各级监管机构及其参与评级工作的监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有关保密规定,防止监管评级结果的误用和滥用。

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试行)

为健全和完善商业银行的风险监管体系,实现对商业银行的持续监管、分类监管和风险预警;

为推行同质同类银行比较和差别监管模式,逐步统一同质同类银行的监管标准,进一步规范监管评级工作,__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现行的评级体系进行整合、修订和完善,依据我国现行的银行监管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借鉴国际通用的“骆驼(CAMEL评)级体系”,广泛吸收英国、新加坡和香港等国家地区监管机构关于监管评级的良好做法,并充分结合我国的具体实践,制定本指引。

一、功能

(一)有利于监管机构全面掌握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

对商业银行的监管评级建立了一个对银行机构的风险和经营状况的分析框架,提出了一系列分析银行风

险的方法与标准,旨在帮助监管机构及时识别、判断银行的风险状况和严重程度。

(二)有利于监管机构合理配置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效率。

监管评级通过对商业银行主要经营管理要素的评价,系统地分析、识别商业银行存在的风险和问题。

监管机构据此确定对商业银行的监管重点,

包括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的频率和范围。

它既是对监管机构一个周期的持续监管的总结,同时也为下一个周期的持续监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是对商业银行实施持续监管的重要监管工具。

(三)有利于监管机构实施分类监管,针对性地采取监管措施,提高监管有效性。

监管评级结果将作为监管机构实施分类监管和依法采取监管措施的基本依据。

本指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__境内依法设立的所有商业银行,包括中资商业银行、外资独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

本指引适用于对上述金融机构法人机构的监管评级。

本指引不适用于新设立的商业银行。

监管机构可以依据本指引对新设立的商业银行进行试评级,但是评级结果__正式评级结果,且不与其他商业银行的评级结果作比较。

、资本充足状况(CapitalAdequacy)

(一)定量指标:

2.核心资本充足率。

(二)定性因素:

1.银行资本的构成和质量;

2.银行整体财务状况及其对资本的影响;

3.银行资产质量及其对资本的影响;

4

包括控股

.银行进入资本市场或通过其他渠道增加资本的能力,

股东提供支持的意愿和实际注入资本的情况;

5.银行对资本和资本充足率的管理情况。

二、资产质量状况(AssetQuality)

1.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资产率;

2.正常贷款迁徙率;

3.次级类贷款迁徙率;

4.可疑类贷款迁徙率;

5.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授信集中度;

6.全部关联度;

7.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

3.信用风险管理的政策、程序及其有效性;

4.贷款风险分类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5.保证贷款和抵(质)押贷款及其管理状况;

6.贷款以外其他资产风险管理状况。

三、管理状况(Management)

(一)银行公司治理状况:

1.银行公司治理的基本结构;

2.银行公司治理的决策机制;

3.银行公司治理的执行机制;

4.银行公司治理的监督机制;

5.银行公司治理的激励约束机制。

(二)内部控制状况:

1.内部控制环境;

2.风险识别与评估;

3.内部控制措施;

4.信息交流与反馈;

5.监督评价与纠正。

四、盈利状况(Earnings)

(一)定量指标:

1.资产利润率;

2.资本利润率;

3.成本收入比率;

4.风险资产利润率。

(二)定性因素:

1.银行的成本费用和收入状况以及盈利水平和趋势;

2.银行盈利的质量,以及银行盈利对业务发展与资产损失准备提取的影响;

3.银行财务预决算体系,财务管理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五、流动性状况(Liquidity)

(一)定量指标:

1.流动性比例;

2.核心负债依存度;

3.流动性缺口率;

4.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

5.(人民币、外币合并)存贷款比例。

1.资金的构成、变化趋势和稳定性;

2.资产负债管理政策和资金头寸的调配情况;

3.流动性的管理情况;

4.银行以主动负债形式满足流动性需求的能力;

5.管理层有效识别、监测和调控银行头寸的能力。

六、市场风险状况(SensitivitytoMarketRisk)

(一)定量指标:

1.利率风险敏感度;

2.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

1.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监控;

2.市场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

3.市场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程序;

4.内部控制和外部审计。

七、评级结果

单项要素评级和综合评级结果均以1级至6级表示,越大的数字表明越低的级别和越高的监管关注程度。

(一)单项要素的评级。

上述六个单项要素(管理要素除外)的评级结果均是定量指标和定性因素的算术加权结果,定量指标和定性因素的权重分别为60%和40%。

各要素评分90分(含90分)以上为1级,评分75分(含75分)至90分为2级,评分60分(含60分)至75分为3级,评分45分(含

45分)至60分为4级,评分30分(含30分)至45分为5级,评分30分以下为6级。

(二)综合评级。

综合评级结果是六个单项要素评级结果的加权汇总,即各单项要素的评价分值分别乘以对应的权重系数后进行加总,得出综合评分。

资本充足状况(C)、资产质量状况(A)、管理状况(M)、盈利状况(E)、流动性状况(L)、市场风险状况(S)六个要素的权重分别为20%、20%、25%、10%、5%、10%。

此外,本指引还特别提高了资本充足状况(C)的权重,特别规定资本充足率低于8%的银行,其综合评级结果不应高于3级;

如果资本充足率低于8%且呈下降趋势,对该银行的综合评级结果不应高于4级。

加权汇总后的综合评级分值依据90分(含90分)至100分、75分(含75分)至90分、60分(含60分)至75分、45分(含45分)至60分、30分(含30分)至45分和O分至30分等六个分值区间分别对应1级、2级、3级、4级、5级和6级的综合评级结果。

八、其他因素(Others)

(一)银行经营的外部环境。

(二)银行的控股股东。

(三)银行的客户群体和市场份额情况。

(四)银行及其关联方涉及国家机关行政调查、法律诉讼、法律、制裁等情况。

(五)国际、国内评级机构对银行的评级情况。

(六)新闻媒体对商业银行的报道。

其他因素主要是指对于银行风险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监管评级人员将依据这些事项的性质和对银行风险的影响程度,对综合评级结果做出更加细微的正向或负向调整,以增强监管评级结果的准确性。

其他要素一般不可以改变综合评级结果,但可以通过“+”、“一”符号标识出评级结果正向或负向的趋势。

商业银行监管评级的各项要素及其评级结果和监管含义等详见附件一《商业银行监管评级简表》和《商业银行监管评级结果一览表》。

各个评级要素的定量标准和定性标准详见附件二《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定量和定性评价标准》。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