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装甲全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1936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00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装甲全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装甲全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装甲全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装甲全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装甲全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装甲全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装甲全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装甲全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装甲全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装甲全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装甲全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装甲全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装甲全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装甲全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装甲全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装甲全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装甲全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装甲全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装甲全集.docx

《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装甲全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装甲全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装甲全集.docx

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装甲全集

╬╬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装甲全集〖图集〗╬╬

╬╬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装甲全集〖图集〗╬╬

1楼

坦克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的欧洲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陆战武器的霸主。

可在当时贫瘠落后的旧中国却对这种钢铁雄狮知之甚少,直至它问世十余年之后才由北洋政府的奉系军阀张作霖开创了中国装甲兵的先河。

(注:

早在1919年法国派遣了少部分的雷诺FT-17到海参崴参加当时的多国对苏俄干涉军,后这批坦克辗转到了张作霖手上。

奉系军阀张作霖1922年向英、法等国订购了36辆“雷诺”FT-17型坦克,1924年运抵大连,交付中国。

) 

2楼

1、法制“雷诺”FT-17轻型坦克(机枪型) 

 “雷诺”FT-17轻型坦克是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生产的轻型坦克,它是世界上第一种可旋转炮塔式坦克。

1917年,制造出第一辆样车。

同年9月,批量生产,并定名为“雷诺”FT-17轻型坦克。

战斗全重7吨,最大速度10km/h,乘员2人,装备1挺8mm大口径火力 Model1914机枪,弹药4800发,装甲厚6-22mm。

奉系军阀张作霖领导的东北军大概装备了超过14辆的法国产FT坦克(大部分配装的是捷克造的7.92mm ZB-26式轻机枪),1926年在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战斗中,首次使用了这批坦克。

 

 1928年6月张作霖被日本人暗杀以后,少帅张学良带领东北军连同这些坦克一并加入了南京国民政府,组成了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一骑兵装甲旅(名义上为中央政府指挥,实际为张学良的内卫部队),到1930年,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了36辆FT-17坦克和24 辆装甲运兵车。

1931年,日军占领东北后,这些车辆大部分被日军俘获,编入日军和伪满洲国的部队服役。

1933年春,张学良曾向蒋介石的南京政府赠送了“雷诺”F-17战车2辆和沈阳兵工厂自行装配的装甲汽

车4辆。

4楼

3、英制NC-27轻型坦克 

 NC-27轻型坦克是与法制FT-17型坦克同一时代的英制坦克。

1922年由奉系军阀张作霖购买。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原东北军的NC27轻型坦克与FT-17几乎悉数落入日寇手中。

日军将获得的NC27和FT-17编成两个坦克连,后又有部分又移交给伪满洲国军队。

5楼

4、美制M-1917轻型坦克 

 M-1917轻型坦克(又资料叫M18轻型坦克)是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以法国的FT-17型37炮坦克为原型仿制而成的。

其主要性能数据与法国的FT-17型坦克接近,只是其火炮该换成美制的而已。

20世纪20年代后期,原东北军装备了此型坦克。

6楼

5、意制“菲亚特”FIAT-3000轻型坦克 

 在20世纪20年代初,“菲亚特”汽车制造公司为意大利军队设计生产了FIAT-3000轻型坦克,它是第一辆意大利的国产坦克,一直服役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并出口到前苏联和中国。

其战斗全重5.5吨,最大速度10km/h,装甲厚6-16mm,乘员2人,装备双6.5mm机枪炮塔。

这种坦克也是原东北军装备的一种。

据有关资料表明1937年,国民政府也从意大利购置了一定数量的换装37mm火炮的 “菲亚特”FIAT-3000B型轻型坦克。

7楼

7、英制“维克斯”MKE型坦克 

 1936年,总计16辆英制“维克斯”Mk E坦克装备战车第1连,代号为“虎”连,此坦克重为6.5吨,乘员3人,装有47mm炮1门和7.9mm机枪1挺。

Mk E坦克保持了原厂的四色实边迷彩,所谓四色实边迷彩,是由黄色、灰色、深棕色和绿色四种不规则色块组合,并由黑边连接形成的伪装迷彩。

炮塔右侧为白色阿拉伯数字标注各车的序号。

数字为50-69之间(其中包括Mk F型4辆)。

炮塔左侧则标有其连队代号的白色“虎”字。

此种坦克没有涂装青天白日徽。

8楼

8、英制“维克斯”MKF指挥型坦克 

 英制“维克斯”MkF型坦克是“维克斯”MkE型坦克的指挥型变型。

F型的底盘及涂装与E型类似,只是“维克斯”MkF型装备了无线电设备,炮塔因此进行了扩大。

1936年,国民革命军战车营战车第1连装备了4辆该型坦克。

“维克斯”MkE与MkF都参加了淞沪会战,据当时的照片资料可以得知该型坦克至少有一辆被日寇掳去。

后在南京保卫战中这两种坦克基本损失殆尽。

10楼

10、英制“维克斯”M1936轻型战车 

 英制“维克斯”M1936轻型战车也是英国在20世纪30年代研发的一种双人轻型带可旋转炮塔的重机枪战车,装备1挺7.9mm水冷式重机枪并配备有无线电台。

作为战场侦察和支援步兵之用。

广泛应用于北非及东南亚战场。

同时,许多英联邦国家也装备了“维克斯”M1936轻型战车。

1936年,中国曾向英国购买了4辆该型战车,后在印度的中国远征军也装备有部分“维克斯”M1936轻型坦克。

11楼

11、法制AMR33/35轻型坦克 

 法国在1934年,组建第1个轻型机械化师时,要求用新型的轻型坦克取代当时部队大量使用的“雷诺”FT-17坦克。

于是就研发了诸如AMR33/35 、AMC34/35 、R35、Renault/AMX R40 、Hotchkiss H35/38/39等一批双人可旋转炮塔的轻型坦克。

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中国当时的地方军阀龙云所指挥的滇军曾从法国购买了数量不详的AMR33/35轻型坦克, 在五华山事件后,国民革命军中央军接受了这些滇军使用的AMR33/35轻型坦克。

配发给第200师,后参加了入缅作战。

14楼

14、德制PzBefwg.I Ausf.A指挥型轻型坦克 

 PzBefwg.I Ausf.A指挥型轻型坦克为PzKpfw I/A型(sd.kfz101)轻型坦克的一种变型车,是为装甲部队在作战时进行指挥和联络而研制的,其中配有一部高频电台。

其基本性能与PzKpfw I/A型(sd.kfz101)轻型坦克相同。

据某些资料表明中国曾在1936年从德国购买过2辆,装备给战车第3连的连部使用。

(注:

此型坦克是否装备,不太确定,还有待考证)

15楼

15、德制 Sd Kfz 221型搜索车 

 Sd Kfz 221型搜索车又名“毫须”式装甲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军广泛装备的一种轮式装甲车,作为战场侦察和巡逻的专用车辆。

二战初期大量投入波兰、法国及苏联战场。

战斗全重为4吨,最大速度90km/h,装甲厚5-8mm,乘员2-3人,装备1挺7.92mm MG13机枪。

1939年,德国向中国出售了一批Sd Kfz 221型搜索车。

装备于第200师的战车搜索营第3连(此连拥有SD.KFZ 221搜索车12辆)曾奉命参加台儿庄战役,战斗中担任搜索警戒任务,有少数人员伤亡,车辆无损失。

战役结束后,撤到湘潭重组。

后参加昆仑关战役和第一次入缅作战,大部分在战斗中损毁。

16楼

16、德制Sd Kfz 222型战车 

 Sd.Kfz.222型战车是Sd.Kfz.221型装甲车的改进型,它比221型稍大,火力也更强,顶部是开放式的,可以搭载更多的士兵。

广泛运用于二战中德军的各个战场。

Sd Kfz 222和221同一年来到中国,这些战车属于早期型,其外形与武器和德军使用的SdKfz222略有不同,战斗全重为4.5吨,乘员3-4人,装备1挺7.92mm MG13或34机枪和1门20mm KwK30或38机关炮。

17楼

17、德制 Sd Kfz 223型通讯搜索车 

 Sd.Kfz.223型通讯搜索车是Sd.Kfz.222型轮式装甲车的变型车,它沿用了Sd.Kfz.222的底盘和Sd.Kfz.221的机枪塔,并安装了一个可折叠式天线。

是二战德军中性能比较优良的一种通讯车辆。

其武器是装备了1挺7.92mmMG34机枪。

而中国装备的则是1挺7.92mm MG13机枪。

SdKfz223也是同年和221/222一起来到中国的。

19楼

19、苏制BT-5快速坦克 

 1930年,苏联向美国购买了两辆“克里斯蒂”坦克。

1931年,苏联设计了一种基于“克里斯蒂”坦克的简化型坦克。

称为BT-1快速坦克。

BT-1坦克经试验不适合作战要求,生产了两辆样车之后就停产了。

1931年底又设计出BT-2快速坦克,经试验后,在1932年1月BT-2坦克批量生产。

虽然BT-2快速坦克的采用是苏联坦克发展的明显进步,但该坦克的性能仍未满足苏联军方的要求,因此又研制了BT-3和BT-4两种车型。

但1932年苏联红军提出研制另一种BT快速坦克的要求,要求该车不仅要火力强,而且要通过采用本国研制的新型发动机来提高机动性,这种车型即为BT-5快速坦克,装有一门45mm火炮和一挺7.62mm并列机枪。

中国在1938年也购买了此型坦克,据史料记载国民革命军陆军机械化第200师接受了4辆。

 

22楼

22、苏制BA-10轮式战车 

 BA-10轮式战车是BA-1后继战车的最后一种变型车,其装甲和操作系统都进行了改进。

国民革命军得到的BA-3/6/10轮式战车在抗日战争结束后,除在战斗中被摧毁的外,剩余的均被解放军缴获。

24楼

24、苏制BA-27轮式战车 

 BA-27是苏军在20世纪30年代初比BA-3/6/10稍早装备的一种十轮多用途轮式装甲车,其特点是采用了苏联第一种量产的T-18坦克的炮塔,火力为37mm火炮1门和7.62mm机枪2挺。

但其无论是火力还是性能都略逊于BA-3/6/10装甲车,因此便慢慢被BA-3/6/10所淘汰了。

这种车型也是在1938-1939年期间装备国民革命军战车部队的。

25楼

25、美制M3A1轮式侦察车 

 M3轮式装甲侦察车是美国20世纪20年代研发的系列轮式战车中装备比较广泛的一种型号,车重5吨,乘员4-5人,装有1挺12.7mm和1挺7.62mm机枪。

二战中通过租借法案美国曾大量装备给诸如苏联、中国、自由法国等同盟国军队使用。

1941年10月中国国民政府获得了36辆M3A1侦察车。

这些M3在解放战争中大量被解放军缴获,并光荣的参加了新中国的开国大典。

26楼

26、美制M3A3轻型坦克 

 M3A3“史都华”轻型坦克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由M3型轻型坦克发展而来的。

主要武器为37mm火炮1门,7.62mm机枪3挺。

1942年8月定型,1943年投入生产,至同年10月止,共生产3427辆,之后由M5A1所取代,其中2433辆通过美国的租借法案交给英国、中国及自由法国等同盟国军队,主要活跃在西欧、意大利及东南亚战场上,为同盟国军队立下汗马功劳。

1943年,中国国民政府通过租借法案共装备了48辆这种坦克,并组建了驻印军“中美第一临时战车群”下属的战车第一营,战车第一营是中国驻印军的军直属战车部队,也是国民革命军陆军使用美制战车作战的开始。

其涂装仍采用美军的制式橄榄绿色,各连标记为白色菱形、黄色方框和黄色长方形几种,车体序号则沿用美式标示方法。

由于驻印军是在国外作战的部队,装备是由美、英租借的,所以驻印军的重武器都不涂有国民党的青天白日徽。

二战结束后国民革命军将其全部投入中国内战(主要是淮海战场即徐蚌地区),之后大量被解放军缴获,成为解放军装甲部队的主力战车之一,并屡立战功。

28楼

28、英/澳大利亚制 MK-2多用途运载车 

 二战前英国布伦公司制造了一种MK-2轻型多用途装甲车仅重4.3吨,乘员3人,使用一台“福特”V-8发动机,装备1-2挺7.62mm轻机枪,载员4人,可牵引轻型火炮。

是二战同盟国中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轻型多用途运载车(又称“环宇运载车”)。

1943年,中国国民政府在盟国援助下,在印度组建美制新式陆军--中国驻印军,于印度的蓝姆加进行整训, 驻印军在整训期间装备了一定数量的英国和澳大利亚生产的MK-2轻型多用途运载车做为训练之用。

尔后,也参加了后期与日军的作战。

29楼

29、美制M3A1半履带式装甲战车 

 20世纪20年代,为解决卡车运送步兵时越野能力差和无装甲防护的问题,出现了半履带式装甲车。

所谓半履带式装甲车,就是车辆前部像汽车,后部像拖拉机的装甲车,起推进作用和主要承重作用的是后部的履带及悬挂系统。

美国从1932年至1940年,先后制造出T-1、T-8、T-14半履带式装甲车,后来,T-14被定型为M2半履带式汽车,主要作为侦察车和牵引车使用,T-8被定型为M3半履带式装甲输送车。

这些车在二战中被广泛应用。

后又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装备了美制的半履带式装甲车辆。

1943-1944年间随同M3A3、M4A4坦克一起,中国驻印军也得到了一定数量的M3A1半履带式装甲战车,此车战斗全重6.8吨,乘员3人,载员11人,装有1挺12.7mm高射机枪和2挺7.62mm机枪。

二次国共内战中解放军也曾少量缴获M3A1半履带式装甲战车。

30楼

30、中国制轮式四轮战车 

 20世纪30年代中期直至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利用进口的美国GMC3/4“道奇”中型吉普车为底盘改装了大量的四轮装甲车,并配备7.62mm轻机枪2-3挺。

这种车辆广泛应用于整个抗日战场和尔后爆发的二次国共内战。

解放军曾大量缴获,1949年10月参加了新中国的开国大典。

中国制轮式六轮战车1 

 这种轮式六轮战车也是利用GMC卡车改造的一种装甲车,其车体上安装2个可旋转机枪塔,并安装2挺7.62mm机枪。

此车是南京国民政府于20世纪30年代初装备的。

∙2007-6-1523:

58

∙回复

33楼

33、中国制轮式六轮战车2 

由于战争中的消耗,原有的战车已所剩无几。

于是1942年,南京国民政府在原有的六轮装甲卡车的基础上,又制造了一批新式装甲车,用以补充战力,其外形与先前制造过的略有改变。

其性能与生产数目不详。

34楼

34、中国制轮式十轮战车 

 南京国民政府20世纪30年代中期从美国进口了一定数量的GMC十轮卡车,将其中的一部分进行改装,成为轮式十轮装甲车,这些装甲车外形不一,装备不同。

大体外形类似二战前德军生产的一些装甲车。

武器则有装37mm炮的、有装“马克沁”式重机枪的。

这些战车在日本投降后,就参加了国共二次内战,在二次国共内战中大部损毁或被解放军缴获。

在新中国49年的开国大典中也有它的身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