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上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心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621949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0.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杭州上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心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浙江杭州上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心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浙江杭州上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心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浙江杭州上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心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浙江杭州上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心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杭州上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心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浙江杭州上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心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杭州上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心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杭州上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心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浙江杭州上城区历史文化街

  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心招聘试题

  及答案

  第1题:

工厂需要加工一批零件,甲单独工作需要96个小时完成,乙需要90个小时,丙需要80个小时,现在按照第一天甲乙合作,第二天甲丙合作,第三天乙丙合作的顺序轮班工作,每天工作8小时,当全部零件完成时,甲工作了多少小时?

  A.16

  B.24

  C.32

  D.44

  【解析】

  正确答案:

C。

根据题意,令工作总量为1440(

  96、90、80的最小公倍数),甲每小时的工作量为15,乙每小时的工作量为16,丙每小时的工作量为18,如果按照题干要求分配,每天工作8小时,那么前三天的总工作量应为2×8×(15+16+18)=784,大于总量的一半,因此工作将在第四天、第五天或第六天完成。

第四天工作量为8×(15+16)=248,第五天工作量为8×(15+18)=264,此时依然有工作剩余,因此可知工作将在第六天完成,甲在第六天不工作,因此工作完成时,甲一共工作了4天,工作时间为4×8=32小时。

  第2题:

我国科举制度在北宋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实行了()。

  A.武举

  B.殿试

  C.糊名法

  D.进士科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宋太宗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宋太宗采纳了在科举考试中使用糊名办法的建议,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糊名法在省试中开始实行。

糊名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客观评卷、公正选拔人才,糊名是使科举制度走向公正的重要一步。

  故选C。

  第3题: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是()。

  A.工农联盟的阶级基础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工人阶级的领导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国家性质就是国体,是国家的阶级本质。

我国《宪法》规定,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其中,工人阶级的领导是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工农联盟是政治基础。

故本题答案选C。

  第4题:

默多克(Murdock.D.D)的迁移率计算公式表述为()。

  A.迁移率(%)=(实验组成绩-控制组成绩)÷(实验组成绩+控制组成绩)×100

  B.迁移率(%)=(实验组成绩-控制组成绩)÷控制组成绩×100

  C.迁移率(%)=(实验组成绩-控制组成绩)÷实验组成绩×100

  D.迁移率(%)=(控制组成绩-实验组成绩)÷(实验组成绩+控制组成绩)×100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略。

  第5题:

1/2,3/5,7/10,13/17,21/26,()

  A.31/47

  B.5/7

  C.65/97

  D.31/37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D。

分子部分进行作差2,4,6,8,

  (10)。

分母部分进行作差3,5,7,9,

  (11)。

因此最后一个数的分子为31,分母为37,括号中的数为31/37,D项正确,当选。

  第6题:

投资:

赔本:

增值

  A.打折:

限购:

促销

  B.训练:

成绩:

提高

  C.考试:

及格:

分数

  D.炒汇:

贬值:

升值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赔本和增值是投资可能产生的后果,贬值和升值都是炒汇可能产生的后果。

  第7题:

那天夜晚,他抱着吉他即兴演唱了几支歌,脸上是__________的表情,像孩子那样快乐,像农夫那样淳朴。

我__________一次感受到,好的男子汉本质上都是农夫,朴实,宁静,沉湎于自己的园地________,那是音乐、绘画________书籍。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迷醉不止不管还是

  B.陶醉不只不管还是

  C.迷醉不只如果或者

  D.陶醉不止如果或者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分析本题可以从虚词入手,“如果……或者……”是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而“不管……还是……”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感受“好的男子汉本质”可以从“音乐、绘画”中得到,还可以从“书籍”得到,表示一种条件关系。

因此选择“不管……还是……“”,排除

  C.D两项。

不止:

继续不停止,或者是超出某个数目或范畴。

  “不只”相当于不但、不仅。

所以第二空应选择“不止”。

  “迷醉”和“陶醉”都有沉醉的意思。

  “迷”强调的是迷恋,深深地被吸引了。

  “陶”则是熏陶,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中。

文段中,他“像孩子那样快乐,像农夫那样淳朴”,显然是被深深地吸引而不能自拔的样子。

所以用“迷醉”要比“陶醉”好。

因此正确答案为A。

  第8题:

师德修养的时代性特点需要教师()。

  A.随时代变化,彻底变革师德内涵

  B.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重新确立师德规范

  C.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师德

  D.以不变应万变,守护祖国的师德传统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师德修养的时代性特点需要教师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师德。

  第9题:

夏利豪是个很积极的人,没有一天让他觉得__________。

他从不感到__________,不会因为什么都没干而充满了挫败感。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阴郁无所事事

  B.阴沉碌碌无为

  C.阴沉无所事事

  D.阴郁碌碌无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阴郁”指忧郁,不开朗;

  “阴沉”指因烦恼而脸色阴暗;

  “无所事事”指闲着什么事都不做;

  “碌碌无为”指平平庸庸,无所作为。

根据释义可知,A项最恰当。

故选A。

  第10题:

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将继续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要求企业进一步完善其质量安全自控体系,确保出口日本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将继续加强与日方____,_____其尽快解除对其余三十七家企业产品的检查命令,保证输日食品贸易的进展顺利。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协商要求

  B.商量催促

  C.磋商敦促

  D.洽谈恳请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先看第一空,“商量”一词多用于口语,不适用于两国之间的正式交流,排除B项。

再看第二空,“要求”一词语气过于强硬。

与第一空中协商的态度不符,可排除A项。

  “恳请”意为恳切请求,在对外谈判中使用则姿态显得过低,不如“敦促”贴切。

而且这里填“敦促”也与后文的“尽快”更加呼应。

故本题答案为C。

  第11题:

安慰剂效应,又称假药效应,指的是病人虽然没有获得有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使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

下列属于安慰剂效应的一项是()。

  A.老钱被医院检查出了癌症,几个月后死亡,后来发现是误诊,其实老钱并没有得癌症

  B.小马得了流行性感冒,没有吃药,在家休息了两天后,流感就好了

  C.某公司采纳了专家的意见对公司制度进行改革后,改变了亏损的局面

  D.牙痛患者一进牙医诊所,就感觉牙痛好多了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安慰荆效应是指病人在没有获得有效的治疗的情况下,“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从而使病症得到舒缓的现象。

A项,老钱因为误诊而死亡,并没有说老钱是否有其他疾病,病症也没有缓和;B项,小马感冒好了,并没有进行治疗,而是通过自身免疫力使感冒不治而愈;C项,公司不属于病人,主体不符。

D项,牙痛病人一进牙医诊所就感觉牙痛好多了,是因为他们觉得马上会得到治疗,牙痛从而得到了缓解,属于安慰剂效应。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第12题: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许多华人都对这四字谣感到___________,即使一个___________的人也听说过百家姓。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陌生才高八斗

  B.熟稔学富五车

  C.亲切胸无点墨

  D.熟悉目不识丁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根据文意,应该是很多人都听说过百家姓,因此不可能是“陌生”的,排除A项。

熟稔:

十分熟悉。

而由后句的“听说过百家姓”可知,许多华人对这四字谣的熟知程度显然达不到“熟稔”,故排除B项。

再看第二空。

胸无点墨:

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指人没有文化。

目不识丁:

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

  “目不识丁”偏重在“一字不识”,“胸无点墨”侧重于“没有一点学识”。

第二空位于一个让步关联词“即使”的后面,结合前句可知此处强调百家姓的知晓范围广,故此处用“目不识丁”更符合句意——即使不识字的人也听说过百家姓。

本题正确答案为D。

  第13题:

关于公文的用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印章应“骑年盖月”

  B.印章应压住正文

  C.当印章与正文不同处一页时,应在印章页注明“此页无正文”

  D.印章不得压成文日期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略第14题:

在人群里能挤兑出聪明和狡猾,很难提炼出真正的智慧。

我们会发现.在人口密度高的地方,多的是小聪明,绝少大_________。

在人群之外,我们还需要一种高度,一种_________,一种虚静,去与天地对话,与万物对话,与永恒对话。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智慧境界

  B.智慧空旷

  C.境界从容

  D.头脑历练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由句意可知,“小聪明”与“大_________”与前文“能挤兑出聪明……很难提炼出真正的智慧”相呼应,故第一空应填“智慧”,排除

  C.D。

  “高度”与“天地”呼应,“虚静”与“永恒”呼应,与第二空后的“万物”相呼应,“空旷”比“境界”更契合句意。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15题:

市政府计划对全市的地铁进行全面改造,通过较大幅度地提高客运量.缓解沿线包括高速公路上机动车的拥堵。

市政府同时又计划增收沿线两条主要高速公路的机动车过路费.用以贴补上述改造的费用。

这样做的理由是,机动车主是上述改造的直接受益者,应当承担部分开支。

以下哪项相关断定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计划?

  A.市政府无权支配全部高速公路机动车过路费收入

  B.高速公路上机动车拥堵现象不如普通公路严重

  C.机动车有不同的档次,但收取的过路费区别不大

  D.为躲避多交过路费,机动车会绕开收费站,增加普通公路的流量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削弱型题目。

题干中的结论是市政府希望通过增收地铁沿线两条主要高速公路的机动车过路费,以补贴对全市地铁进行全面改造的费用,D项指出机动车会绕开收费站.从而增加普通公路的流量,因此该计划不可行,削弱了结论。

  第16题:

人生最遗憾的事莫过于与所爱擦肩而过。

就如当你喜欢橱窗里的一件漂亮的衣服,却嫌它太贵而离去,当你做梦都梦到这件衣服,匆匆再去那间商店时,却被告知已经卖完了,你会多么的遗憾啊。

如同于爱情与婚姻,当我们看到自己一见钟情的人,就应该主动与之恋爱和结婚。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最能反驳以上论证?

  A.与所爱的人擦肩而过比与一件所爱的衣服擦肩而过所引起的遗憾要大得多

  B.有研究表明,一见钟情而结婚的夫妻的幸福感与非一见钟情而结婚的夫妻的幸福感并无明显差异

  C.事实证明,只有长久的了解和认识,才能清楚地知道对方是否为你所爱

  D.伴侣不是衣服,不能进行类比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A项加强了论证。

B项与论证没有太大关系。

C项削弱了论证,从“一见钟情”与“所爱”的区别上入手,削弱了论证的前提,反驳了结论。

D项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论证,但题干中的衣服是个例子,不是立论的依据,真正的依据是“人生最遗憾的事莫过于与所爱擦肩而过”,所以削弱程度有限。

  第17题:

NPT和CTBT这两个条约各自侧重无核国家和有核国家,但NPT的全球接受度更高,内容也更宽泛,其两根对称支柱是防扩散与核裁军——无核缔约国答应不寻求核武,前提是有核国家必须去核。

克林顿政府在2000年的NPT审议大会上,曾经同意最终实现核裁军,但小布什政府__________,导致2020年的NPT审议大会___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胡作非为不欢而散

  B.横行霸道中途夭折

  C.倒行逆施无果而终

  D.因势利导大打出手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倒行逆施”指所作所为违背时代潮流或人民意愿。

由最后一句“曾经同意……但”可知呈转折关系,说明小布什政府做出了与克林顿政府不同的决定,所以应选择“倒行逆施”。

小布什政府做出相反决定,必然会导致大会无法达成有效协议,商讨不出最终结果,所以应选择“无果而终”。

故选C。

  第18题: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饮茶的习惯,国内较早关于茶叶的研究来自唐代陆羽的《茶经》,茶叶按其制作工艺可以分为不发酵、半发酵和完全发酵茶。

以下属于半发酵茶的是()。

  A.西湖龙井茶

  B.庐山云雾茶

  C.福建安溪铁观音

  D.安徽祁门红茶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A项西湖龙井茶是不发酵茶;B项庐山云雾茶是不发酵茶;C项铁观音是半发酵茶;D项祁门红茶是全发酵茶。

  第19题:

最高法院再也来不及处理那些它同意审理的数目庞大的案件了。

最高法院每年计划听取160个小时口头申诉,然而明年有108个小时被今年剩下的案子占去了。

当然不能要求最高法院再增加本已令它难以负荷的时间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合理的长远办法便是让法院不用听取许多案件的口头申诉而直接作出裁决。

通过这种办法,最高法院便会大大地增加它每年处理的案件数目。

下面哪项,如果正确,最能反驳上面提出的解决办法的可行性?

()

  A.大多数权威人士都认为160个小时的口头申诉是法院每年能处理的最大数目

  B.即使在现在,最高法院对一小部分案件没有听取口头申诉就作出了裁决

  C.最高法院每年花在听取口头申诉上的时间只是它审理案件所需时间的一小部分

  D.在很多案件里,听取口头申诉拖延一整年对当事人来说所需费用是极其高昂的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本题是道削弱型题目。

文段提出的解决办法是让法院直接对案件作出裁决而无需再听取口头申诉,据此得出的结论是法院能够大大增加它每年处理的案件数目。

C项指出,最高法院每年花在听取口头申诉上的时间只是其审理案件所需时间的一小部分,因此,即便法院不听取口头申诉而直接作出裁决,因为口头申诉所占用的时间极少,也不能大大增加法院每年处理的案件数目,这就有力地反驳了题目中提出的解决办法的可行性。

其余选项,A项与问题无关;B项无法削弱;D项不但不能削弱反而是对题目中提出的解决办法的支持。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20题:

对别人文章的理解必须全面,________很可能歪曲本意。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生吞活剥

  B.囫囵吞枣

  C.牵强附会

  D.断章取义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句子侧重表达的是“理解必须全面”,与“全面”相对应,“断章取义”最合适。

故本题答案选D。

  第21题:

张先生认识赵、钱、孙、李、周五位女士。

  

(1)五位女士分为两个年龄档:

三位女士小于30岁,两位女士大于30岁:

  

(2)两位女士是教师,其他三位女士是秘书;

  (3)赵和孙属于相同年龄档:

  (4)李和周不属于相同年龄档;

  (5)钱和周的职业相同:

  (6)孙和李的职业不同:

  (7)张先生将同其中一位年龄大于30岁的教师结婚。

请问谁是张先生的未婚妻?

  A.赵

  B.钱

  C.孙

  D.李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分析推理题。

本题的关键是按年龄、职业等要素进行推理。

  前六个条件都只涉及一个要素,并且可以分为两类,所以应分别对年龄、职业进行推理,然后根据得出的两个结论,结合

  (7)进行排除。

根据

  

(1)、(3)、(4)可知,李、周中有一个和赵、孙处于同一年龄档,则钱一定处于另一个年龄档,可知钱大于30岁,赵、孙小于30岁,李、周年龄不能确定。

同理,根据

  

(2)、(5)、(6)可推出,钱、周是秘书,赵是教师,孙、李职业不能确定。

  (7)得知有一位女士大于30岁并且是教师,根据上述两个推论可以排除赵、孙、钱、周,则张先生的未婚妻一定是李。

答案选D。

  第22题: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描述体现了企业文化的是()。

  A.张科长脾气温和,对下属也很宽容,他手下的员工都敢做敢闯,非常有活力

  B.郑先生创办了一家文化公司,他定下的企业宗旨是“以文化推动社会进步”

  C.某企业对员工实行军事化管理,要求员工必须统一着装,并由公司安排食宿,每天按规定时间作息,许多员工对此颇有怨言

  D.某科技公司尊重、肯定员工的个性,给予员工充分的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公司的许多创意都来自员工的个人时间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A项只是张科长所在的部门形成的部门文化,并非“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B项的企业宗旨是企业主在创办之初定下的,而不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C项“许多员工对此颇有怨言”,不符合“所认同并遵守的”。

故本题选D。

  第23题:

某钢铁厂生产一种特种钢材,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今年这种特种钢材的成本比去年上升了20%。

为了推销该种钢材,钢铁厂仍然以去年的价格出售,这种钢材每吨的盈利下降40%,不过销售量比去年增加了80%,那么今年生产该种钢材的总盈利比去年增加了多少?

()

  A.4%

  B.8%

  C.20%

  D.54%45

  B.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B。

  第24题:

养痈:

成患

  A.先生:

女士

  B.欺骗:

诚实

  C.氧气:

生态

  D.疏忽:

遗失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题干中两词语是因果顺承关系,因为姑息坏人坏事,结果受到祸害。

符合题干关系的只有D项。

  第25题:

琢磨:

琢:

  A.微小:

微:

  B.湿润:

湿:

  C.碧绿:

碧:

绿

  D.煎熬:

煎:

  【解析】

  正确答案:

D第26题:

宗教是弱势群体的避难所。

这个观点无疑是对的,弱势群体确实更容易信仰宗教。

以女性为例,在中国,妇女地位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她们在学业、社会活动、人际交往等方面也越来越不弱于男性,因此,在中国,信仰宗教的女性并不多见,而在一些西方国家,很多女性是信仰宗教的,这正是因为她们的社会地位比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低。

  以下最能削弱上述论断的一项是()。

  A.一些国家女性的社会地位比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高

  B.信仰宗教与家庭教育以及社会历史传统有很大关系

  C.近些年中国信仰宗教的妇女人数有所增加

  D.中国人对宗教信仰的理解与西方人有很大差异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题干由中外信仰宗教的女性人数对比以及外国女性的社会地位比中国女性低推出“弱势群体更容易信仰宗教”。

B项说明信仰宗教与其他因素有关,削弱了上述论断。

A项“一些”削弱程度不强;C项“有所增加”不能说明人数比外国多;

  D项信仰理解不同不一定与是否信仰相关,是无关项。

故答案选B。

  第27题:

鹦鹉学舌:

东施效颦

  A.如法炮制:

依样葫芦

  B.循规蹈矩=步人后尘

  C.滥竽充数:

鱼目混珠

  D.兔死狐悲:

狗仗人势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干两项均是贬义词,且两词意思相近。

符合此规律的为C项。

  (本。

由王雪芹提供)第28题:

某日小李发现日历有好几天没有翻,就一次翻了6张,这6天的日期加起来的数字和是141,他翻的第一页是几号?

()

  A.18

  B.21

  C.23

  D.24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B。

设第一张的日期为X,则可得方程X+X+1+X+2+X+3+X+4+X+5=141,解得X=21,所以选答案B。

  第29题:

高考作文是什么题目很难讲,但不管是有关社会人生,还是情感哲理,大概总能从中找到写作所需的材料,只要运用得体,联想巧妙,文章就能变得充实丰厚,还能______时代气息。

不少考生正收罗和记取这方面的数据信息、人物故事和精彩言论等,以备高考之用。

但值得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使用不当,也可能______,弄巧成拙。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体现事与愿违

  B.增加南辕北辙

  C.嗅出雪上加霜

  D.平添适得其反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第二个空白处,由后文的“弄巧成拙”可知,此处强调的是使用不当的反作用,而“事与愿违”意为事情结果达不到预期效果,可理解为行为无意义、无作用,体现不出反作用的效果,排除A项;第一个空白处,并非文章自身“嗅出”时代气息,而是让读者从文章中“嗅出”时代气息,C项的“嗅出”与前后文不搭配,应排除;

  “增加”和“平添”相比,后者更能体现出一种自然而然的感觉,故排除B项。

本题正确答案为D。

  第30题:

国务院出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20年)》指出,三年内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将覆盖城乡全体居民。

  《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在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的同时,我国还将提高基本保障水平。

这表明()

  A.提高基本医疗水平是扩大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

  B.社会保障制度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

  C.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

  D.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得到进一步完善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排除法,A项明显错误,原文中“在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的同时,我国还将提高基本保障水平”没有这个意思。

原文中没有提到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生产,所以B项错误;原文中只是提及“医疗保障制度将覆盖城乡全体居民”并没有说“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所以错误。

因此,选D。

  A项中提高基本医疗水平属于扩大,并非基础;从题干内容以及《实施方案》原文并没有得出B项说法,B错误;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重要内容,题干中不能得出其实最基本最核心的,C错误;D项说法正确当选。

  第31题:

下列帝王在位先后顺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汉高祖→汉献帝→汉武帝

  B.唐高祖→唐太宗→唐玄宗

  C.宋太祖→宋徽宗→宋神宗

  D.清高祖(乾隆)→清圣祖(康熙)→清仁宗(嘉庆)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A项中,汉武帝应在汉献帝之前,c项中神宗在徽宗之前,D项康熙应在乾隆之前。

故选B。

  第32题:

三个和尚在破庙里相遇。

  “这庙荒废必是和尚不虔。

”甲和尚说。

  “必是和尚不勤。

”乙和尚说。

  “必是和尚不敬。

”丙和尚说。

三人争执不下,决定留下来各尽所能。

  于是甲和尚礼佛念经,乙和尚整理庙务,丙和尚化缘讲经,果然香火渐盛。

但是。

后因三人争功闹了个不休,庙里的盛况又逐渐消失了。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所有的成败得失,取决于天时、地利和人和

  B.

  “三个和尚没水吃”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C.成也人心,败也人心;得也人心,失也人心

  D.分工负责、各尽所能十分重要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由各尽所能而香火鼎盛,互相争功而盛况不再的事实可知,庙的兴衰完全取决于和尚们是否能齐心协力。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人心”对成功的重要性。

C项与此相符。

D项强调的是“分工”,而庙里盛况消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