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万吨合成氨变换工段工艺设计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2184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28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2万吨合成氨变换工段工艺设计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年产2万吨合成氨变换工段工艺设计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年产2万吨合成氨变换工段工艺设计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年产2万吨合成氨变换工段工艺设计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年产2万吨合成氨变换工段工艺设计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年产2万吨合成氨变换工段工艺设计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年产2万吨合成氨变换工段工艺设计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年产2万吨合成氨变换工段工艺设计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年产2万吨合成氨变换工段工艺设计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年产2万吨合成氨变换工段工艺设计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年产2万吨合成氨变换工段工艺设计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年产2万吨合成氨变换工段工艺设计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年产2万吨合成氨变换工段工艺设计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年产2万吨合成氨变换工段工艺设计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年产2万吨合成氨变换工段工艺设计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年产2万吨合成氨变换工段工艺设计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年产2万吨合成氨变换工段工艺设计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年产2万吨合成氨变换工段工艺设计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年产2万吨合成氨变换工段工艺设计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年产2万吨合成氨变换工段工艺设计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2万吨合成氨变换工段工艺设计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年产2万吨合成氨变换工段工艺设计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2万吨合成氨变换工段工艺设计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年产2万吨合成氨变换工段工艺设计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故V(水)=3.8

Vc=1531.02m3(标),n(水)=68.35kmol

因此进中变炉的变换气湿组分

H2O

含量%

5.99

8.87

36.32

14.57

0.19

0.14

33.73

1531

4539.1

12.15

68.35

202.64

2.中变炉的计算

2.1中变炉CO的实际变换率的求取

假定湿转化气为100mol,其中CO湿基含量为8.87%,要求变换气中CO含量为0.2%,故根据变换反应:

CO+H2O=H2+CO2,

则CO的实际变换率公式为:

Xp%=

×

100(2-1)

式中

分别为原料及变换气中CO的摩尔分率(湿基)

所以:

Xp=

=75.93%

则反应掉的CO的量为:

8.87×

75.93%=6.73

则反应后的各组分的量分别为:

H2O%=33.73%-6.73%

=27%

CO%=8.87%-6.73%

=2.14%

H2%=36.32%+6.73%

=43.05%

CO2%=5.99%+6.73%

=12.72%

中变炉出口的平衡常数:

Kp=(H2%×

CO2%)/(H2O%×

CO%)=9.48

查得Kp=9.48时温度为424℃。

中变的平均温距为424℃-390℃=34℃

根据《合成氨工艺与节能》可知中温变换的平均温距为:

30℃到50℃,中变的平均温距合理,故取的H2O/CO可用。

2.2中变炉催化剂平衡曲线

根据H2O/CO=3.8

XP=

100%

V=KPAB-CD

q=

U=KP(A+B)+(C+D)

W=KP-1

其中A、B、C、D分别代表CO、H2O、CO2及H2的起始浓度

计算结果列于下表:

T

300

320

340

360

380

400

573

593

613

633

653

673

Xp

0.9286

0.9080

0.8842

0.8574

0.8278

0.7956

420

440

460

693

713

733

0.7613

0.7253

0.6880

中变炉催化剂平衡曲线如下:

2.3最佳温度曲线的计算

由于中变炉选用QCS-01型催化剂,

最适宜温度曲线由式

进行计算。

E1=74.49kJ/mol,E2=113.39kJ/mol。

最适宜温度计算结果列于下表中:

272

290

308

326

344

362

Xp

380

397

414

将以上数据作图即得最适宜温度曲线如下图:

2.4中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物料衡算

进中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的温度为370℃

进中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湿组分:

1531.02

2.4.1中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物料衡算

假设CO在一段催化床层的实际变换率为60%

故在一段催化床层反应掉的CO的量为:

60%×

402.9=241.74M3(标)=10.79kmol

出一段催化床层的CO的量为:

402.9-241.74=161.16M3(标)=7.19kmol

故在一段催化床层反应后剩余的H2的量为:

1648.8+241.74=1890.54M3(标)=84.40kmol

故在一段催化床层反应后剩余的CO2的量为:

272.1+241.74=513.84M3(标)=22.94kmol

故出中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干组分的体积:

V总(干)=161.16+1890.54+513.84+661.2+6.3+8.7=3241.74M3(标)

故出中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干组分中CO的含量:

CO%=

=4.97%

同理得:

CO2%=

=15.85%

H2%=

=58.32%

Ar%=

=0.27%

N2%=

=20.40%

CH4%=

=0.19%

所以出中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干组分:

15.85

4.97

58.32

20.40

0.27

513.84

161.16

1890.54

3241.74

Kmol

22.94

7.19

84.40

144.72

剩余的H2O的量为:

1531.02-241.74=1289.28M3(标)=57.56kmol

故出中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湿组分的体积:

V总(湿)=3241.74+1289.28=4531.02M3(标)=202.28kmol

故出中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湿组分中H2O的含量

H2O%=

=28.45%

故出中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湿组分中CO2的含量

CO2%=

=11.34%

同理可得:

CO%=

=3.56%

H2%=

=41.72%

=14.59%

CH4%=

=0.14%

Ar%=

=0.19%

所以出中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湿组分的含量(%):

11.34

3.56

41.72

14.59

28.45

1890.5

1289.28

4531.02

57.56

202.28

2.4.2对出中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的温度进行估算:

已知出中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湿组分的含量(%)

根据:

CO%)计算得K=5.067

查《小合成氨厂工艺技术与设计手册》知当Kp=5.928时t=475℃

设平均温距为50℃,则出中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温度为:

475℃-50℃=425℃

2.4.3中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热量衡算

以知条件:

进中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温度:

370℃

出中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温度为:

425℃

可知反应放热Q:

在变化气中含有CO,H2O,CO2,H2这4种物质会发生以下1种反应:

CO+H2O=CO2+H2

(1)

这个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根据《小合成氨厂工艺技术与设计手册》可知为简化计算,拟采用统一基准焓(或称生成焓)计算。

以P=1atm,t=25℃为基准的气体的统一基准焓计算式为:

HT=△H0298=Cpdt

式中:

HT——气体在

在TK的统一基准焓,kcal/kmol(4.1868kJ/kmol);

△H0298——该气体在25℃下的标准生成热,kcal/kmol(4.1868kJ/kmol);

T——绝对温度,K;

Cp——气体的等压比热容,kcal/(kmol.℃)[4.1868kJ/(kmol.℃)]

气体等压比热容与温度的关系有以下经验式:

Cp=A0+A1×

T+A2×

T2+A3×

T3+……

式中A0、A1、A2、A3……气体的特性常数

将式代入式积分可得统一基准焓的计算通式:

Ht=a0+a1×

T+a2×

T2+a3×

T3+a4×

T4(5-1)

式中常数a0、a1、a2、a3、a4与气体特性常数及标准生成热的关系为:

a1=A0,a2=A1/2,a3=A3/4,a4=A3/4

a0=△H0298-298.16a1-298.162×

a2-298.163×

a3-298.164×

a4

采用气体的统一基准焓进行热量平衡计算,不必考虑系统中反应如何进行,步骤有多少,只要计算出过程始态和末态焓差,即得出该过程的总热效果。

△H=(∑ni×

Hi)始-(∑ni×

Hi)末(5-2)

式中:

△H——过程热效应,其值为正数时为放热,为负数时系统为吸热,单位:

kcal;

(4.1868kJ);

ni——始态或末态气体的千摩尔数,kmol;

Hi——始态温度下或末态温度下;

Hi——气体的统一基准焓,kcal/kmol,(4.1868kJ/kmol)

现将有关气体的计算常数列于下表中

气体统一基准焓(通式)常数表5-1.1

分子式

a0

a1

a2

A3

a4

O2

1.90318×

103

5.80298

2.15675×

10–3

-7.40499×

10–7

1.08808×

10–10

-2.11244×

7.20974

-5.55838×

1-4

4.8459×

10-7

-8.18957×

10-11

-6.0036×

104

7.11092

1.29319×

10-3

1.28506×

-5.78039×

-1.97673×

6.45903

5.18164×

10-4

2.03296×

-7.65632×

-2.83637×

6.26627

8.98694×

5.04519×

10-9

-4.14272×

-96377.88867

6.396

5.05×

-1.135×

10-6

0.00

计算O2的基准焓:

根据基准焓的计算通式:

T4

在448℃时T=425+273=698K

根据以上方法计算可得变换气的各个组分的基准焓列于下表

组分

H2O

CO

CO2

Ht(kcal/kmol)

2794.508

-54412.553

-23560.11

-89839.079

Ht(kJ/kmol)

11697.40

-227762.88

-98619.14

-376053.07

放热:

CO+H2O=CO2+H2

(1)

△H1=(∑Hi)始-(∑Hi)末=-376053.07+11697.40+98619.146+227762.88

=-37973.644kJ/kmol

Q1=

10.79×

(-37973.644)

=-409735.62kJ

气体反应共放热:

Q=409735.62KJ

气体吸热Q2

根据《物理化学教程》知CO,H2,H2O,CO2,N2,可用公式:

Cp=a+bT+CT2来计算热容,热容的单位为kJ/(kmol.T)

表5-1.2

物质

A

28.41

27.28

30

44.14

27.87

20.7723

b/10-3

4.1

3.26

10.71

9.04

4.27

---------

c/105

-0.46

0.502

0.33

-8.53

-----------

----------

CH4可用公式:

Cp=a+bT+CT2+dT3来计算热容:

表5-1.3

c/10-6

d/10-9

17.45

60.46

1.117

-7.2

计算结果得:

Cp

31

48.2

29.6

37.2

30.7

20.7277

56.1

所以平均热容:

Cpm=∑Yi*Cp=34.10KJ/(kmol.T)

所以气体吸热Q2=34.10×

202.28×

(425-370)

=379376.14kJ

假设热损失Q3(一般热损失都小于总热量的10%)

根据热量平衡的:

Q=Q2+Q3

Q3=27187.39kJ

2.4.4中变一段催化剂操作线的计算

有中变一段催化剂变换率及热平衡计算结果知:

中变炉入口气体温度370℃

中变炉出口气体温度425℃

中变炉入口CO变换率0

中变炉出口CO变换率60%

由此可作出中变炉催化剂反应的操作线如下:

2.5中间冷凝过程的物料和热量衡算:

此过程采用水来对变换气进行降温。

变换气的流量:

202.28koml

设冷淋水的流量:

Xkg

变换气的温度:

冷淋水的进口温度:

20℃

进二段催化床层的温度:

380℃

操作压力:

1800kp

热量计算:

冷淋水吸热Q1:

据冷淋水的进口温度20℃查《化工热力学》可知h1=83.96kJ/kg

根据《化工热力学》可知

T/k

P/kPa

H/(kJ/kg)

360

1500

3169.2

2000

3159.3

3255.8

3247.6

冷淋水要升温到380℃,所以设在380℃,653K,1800kp时的焓值为h

对温度进行内查法:

1500kpa时

(653-633)/(h-3169.2)=(673-653)/(3255.8-h)

h=3212.5kJ/kg

2000kpa时

(653-633)/(h-3159.3)=(673-653)/(3247.6-h)

h=3203.45kJ/kg

对压力用内差法得380℃,653K,1800Kp时的焓值h为:

(1800-1500)/(h-3212.5)=(2000-1800)/(3203.45-h)

h=3207.07kJ/kg

Q1=X(3207.07-83.96)

变换气吸热Q2

根据表5-1.2和表5-1.3的计算方法得:

所以Cpm=∑Yi*Cp=34.10kJ/(kmol.℃)

Q2=202.28*34.10*(425-380)

取热损失为0.05Q2

根据热量平衡:

0.95Q2=X(3207.07-83.96)

X=99.39kg=5.52koml=123.65M3(标)

所以进二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组分:

水的量为:

123.65+1289.28=1412.93M3(标)

11.04

3.46

40.62

14.21

30.36

1412.93

4654.67

63.08

2.6中变炉二段催化床层的物料与热量衡算

所以进中变炉二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干组分:

 

2.6.1中变炉二段催化床层的物料衡算:

设中变炉二段催化床层的转化率为0.76(总转化率)

所以在CO的变化量为:

402.9×

0.76=306.20M3(标)=13.67kmol

在中变炉二段催化床层的转化的CO的量为:

161.16-(402.9-306.20)=64.46M3(标)=2.88kmol

出中变炉二段催化床层的CO的量为:

161.16-64.46=96.7M3(标)=4.32kmol

故在二段催化床层反应后剩余的CO2的量为:

513.84+64.46=578.3M3(标)=25.82kmol

故在二段催化床层反应后剩余的H2的量为:

1890.54+64.46=1955M3(标)=87.28kmol

所以在二段催化床层反应后的变换气总量:

V总(干)=96.7+578.3+1955+661.2+8.7+6.3=3306.2M3(标)=147.60kmol

所以出中变炉二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干组分:

17.49

2.92

59.13

20.00

0.26

578.3

96.7

1955

661.21

3306.2

25.82

4.32

87.28

147.60

故在二段催化床层反应后剩余的H2O的量为:

1412.93-64.46=1348.47M3(标)=60.20kmol

故出中变炉二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湿组分中CO的含量:

=2.08%

=12.42%

=42.00%

=14.21%

=0.14%

=28.97%

=0.19%

所以出中变炉的湿组分:

12.42

2.08

42.00

28.97

1348.47

60.20

207.80

对出中变炉二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温度进行估算:

CO%)

计算得Kp=8.66

查《小合成氨厂工艺技术与设计手册》知当Kp=8.56时t=432℃

设平均温距为42℃,则出中变炉二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温度为:

432℃-42℃=390℃

2.6.2.中变炉二段催化床层的热量衡算:

进中变炉二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温度为:

出中变炉二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温度为:

390℃

变换气反应放热Q1:

计算变换气中各组分的生成焓,原理与计算一段床层一样,使用公式5-1及表5-1.1计算平均温度为658K时的生成焓。

计算结果如下:

2513.614

-54772.366

-23857.721

-90306.203

10521.616

-229268.882

-99864.885

-378008.384

△H1=(∑Hi)始-(∑Hi)末=-38353.001kJ/kg

所以得:

Q1=2.88*38353.001=110456.64kJ/kg

气体吸热Q2:

Cp=a+bT+CT2来计算

热容。

热容的单位为kJ/(kmol.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