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毕业班学生焦虑心理的对策研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2373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毕业班学生焦虑心理的对策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职毕业班学生焦虑心理的对策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职毕业班学生焦虑心理的对策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职毕业班学生焦虑心理的对策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职毕业班学生焦虑心理的对策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中职毕业班学生焦虑心理的对策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中职毕业班学生焦虑心理的对策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中职毕业班学生焦虑心理的对策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职毕业班学生焦虑心理的对策研究》.docx

《《中职毕业班学生焦虑心理的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毕业班学生焦虑心理的对策研究》.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职毕业班学生焦虑心理的对策研究》.docx

《中职毕业班学生焦虑心理的对策研究》

《中职毕业班学生焦虑心理的对策研究》

---结题报告

徐州市职业教育中心梁燕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随着时代的发展,焦虑已经侵袭到人类发展的各个领域。

20世纪被称为焦虑的时代,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人际关系的冷漠,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感到担忧、害怕和焦虑。

有关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的焦虑水平要远远高于50年代人的焦虑水平。

由此可见焦虑情绪在人群中的泛化呈上升趋势。

焦虑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普遍存在的情绪,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目前,世界性的经济浪潮席卷全球,2009年度,将有611万本科毕业生加入待业、就业大军之中,诸如大专、高职、成人院校等的毕业生更是难以数计。

在这种形势下,只有中专学历的职业学校学生更加感到就业形式的严峻。

此外,职业学校的升学之路也因为对口单招测试政策的改变而难度大涨,市场营销类的本科院校招生人数已由2005年的全省810人大幅下降到2008年度的全省180人,且全省招收对口单招学生的高等院校数量也已减少70%。

升学还是就业?

他们在困惑中彷徨。

其中,中等职业学校的高三年级毕业班的学生更是因为承受了社会、学校和自身多方面的压力,而呈现出不良的焦虑状态,且因此给这些中职毕业生的学习、就业和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坏的影响,对此,尽快对中职毕业班学生的焦虑心理进行对策性研究是时代的迫切要求。

2、社会对新型劳动者的素质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21世纪是高速发展的知识型信息社会,这就注定了机遇和挑战同在。

一名合格的新型劳动者不仅应该具备强健的体魄、丰富的知识技能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因此,面对全新的21世纪,劳动者的全面发展、健全人格的培养和个性的充分发展将作为社会对职业教育的突出要求。

从容面对各种压力和挑战已经成为中职毕业生走向社会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质。

因此,职业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尤其是即将走上社会的毕业班的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克服焦虑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使这些毕业生们在进入社会后能较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自身潜能,为创造健康、成功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3、适应中职毕业生身心发展的要求

中职毕业班学生年龄普遍在17——20岁之间,这正是青春期和青年早期交替的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他们一方面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能动的人,思维敏捷,眼界开阔,个性活跃,追求成功,但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在认知能力、人格特点和社会经验、以及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等方面还没有达到成熟,看待事物的观点有时过于绝对化,对自我的认识也存在片面性。

在即将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时,种种现实的压力之下,容易引起他们情感的波动,出现焦虑心理,这不仅影响了学生们的学识、技能的正常发挥,而且也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直接导致诸如斗殴、酗酒、逃学、沉迷网络等情况的频频发生。

对此,有必要进行研究,确定形成这种心理状态的各种因素,并尝试采取有效措施,缓解中职毕业班学生这种不健康的心理。

和课题相关的前期实验经验、学术资料准备

在前期的调查中,学生的焦虑状态通过SAS量表、SDS量表、社交焦虑自评量表、测试焦虑自评量表已经有所显示。

课题研究人具备相应的心理学背景,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心理学理论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引导、调适。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过程中,处于高三阶段的学生,常常在各种问题上表现出某种程度的行为困扰和心理障碍,并因此而形成一些心理卫生问题。

焦虑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原因。

焦虑不仅直接影响到这些学生的文化学习和技能训练,而且对他们日后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很大的危害。

因此,重视中职学校毕业班学生的心理卫生教育,开展对他们焦虑心理的研究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教育、咨询指导工作,以提高其心理素质,促进其智力和人格的全面发展,从而帮助他们顺利进入社会并在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我们力图通过心理学手段来测查学生测试焦虑的情况,并通过一定的途径探索预防和治疗学生的焦虑的方法,进而帮助学生们从困惑中摆脱出来,从容面对这一人生阶段的各种挑战。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①通过量表对毕业班级的学生的焦虑心理进行量化,运用问卷分析出造成学生焦虑心理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是我们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阶段研究时间:

2008年9月——2008年11月)

②针对学生不同的问题、程度,选择不同的方式、方法,缓解其焦虑心理,所运用的方式、方法就是我们进行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阶段研究时间:

2008年12月——2009年6月)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进行群体心理调控;

加强就业指导和岗前适应培训;

开展心理调查,建立心理档案,大力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缓解和消除焦虑心理。

③再次通过量表对学生的焦虑心理进行量化,和上一次的数据进行纵向对比,检验所使用的方法是否切实有效.

(本阶段研究时间:

2009年6月——2009年7月)

④对毕业学生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其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的心理状态,掌握对于焦虑心理进行调整的长期效果。

(本阶段研究时间:

2009年8月——2009年12月)

四、课题研究的支撑性理论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60年代崛起于美国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派别。

人本主义对心理咨询模式最有影响的是罗杰斯的自我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人类具有趋向完美、谋求自身发展的基本动机,只要有适当的机会和环境,个体必将致力于自我发展,使其身心各方面的潜能得以表现。

个体有一种内在的机体智慧,能对那些有利于和不利于自身潜能的经验进行分辨,这是由机体的内部构成引导并以复杂的反馈系统为基础的。

2、行为学习理论:

行为学习理论从人类行为获得的角度来研究个体行为的形成问题,这不仅对认识正常人的行为习惯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有助于对异常行为、神经症和其他心理障碍形成原因的了解。

3、特质理论:

特质理论是流行和于美国和英国的一种人格理论。

特质论认为,特质乃是一个人稳定的、能够反映其人格特点的行为倾向,是人格最有效的“分析单元”,是能引发人的行为和思想的神经“心理结构”,特质具有动力性,也就是具有决定人的行为的能力。

4、交互抑制理论:

交互抑制理论认为一种行为或情绪状态的出现会抑制另一种行为及情绪状态的出现,他们相互抑制,相互影响,所以为了抑制一种不良情绪可以通过另一种行为或心理状态的产生来达到。

五、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进行学习,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制定方案,指导课题研究;

2、调查分析法:

通过量表测量,调查分析了解毕业班学生焦虑心理的程度及现状,味课题研究提供依据;

3、行动研究法:

在日常心理咨询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研究、提高;

4、个案研究法:

围绕典型对个案开展研究,以寻求有效缓解中专毕业班学生焦虑心理的最佳方法、途径;

5、经验总结法:

重视资料积累,对研究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及时进行归纳,形成研究的规律及方法。

六、课题研究读书学习计划以及具体时间安排

1、课题研究读书计划

《现代心理和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徐建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10月

《变态心理学》王建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2月出版:

《教育研究方法》袁振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出版

《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编民族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

《分析的学理和治疗过程》【美】曾文墨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2月版

《战胜焦虑》【英】HelenKennerley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年1月版

《伯恩斯新情绪疗法》【美】大卫·伯恩斯著北方文艺出版社

2007年7月版

《多元智能》【美】加德纳著新华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本课题的研究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断调整原先设定的学习路线,用最具针对性的知识武装自己。

所以,在阅读原先设定的书籍的基础上,又阅读了《心理医生十日谈》并重读《教育学》,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反思课题,并及时撰写读书心得,做好理论笔记,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具体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

(2008年10月——2008年12月)

精读《多元智能》:

第一章至第十章。

上传一篇读书笔记。

第二阶段:

(2009年1月——2009年4月)

精读《心理医生十日谈》和《教育学》,上传两篇读书笔记。

第三阶段:

(09年5月——09年12月)

系统分析相关的研究材料,整理、归类自己的读书笔记;同时在网上查阅资料,向有关专家请教,拟定提纲、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七、完成读书笔记和课例分析的具体时间安排:

完成读书笔记情况安排:

第一阶段:

(2008年10月——2008年12月)

精读《多元智能》:

第一章至第十章。

上传一篇读书笔记

《不拘一格论人才——读<多元智能>有感》。

第二阶段:

(2009年1月——2009年4月)

精读《心理医生十日谈》和《教育学》,上传两篇读书笔记。

《谈中专生的发展——读<教育学>有感》

《读<心理医生十日谈>》

第三阶段:

(09年5月——09年12月)

系统分析相关的研究材料,整理、归类自己的读书笔记;同时在网上查阅资料,向有关专家请教,拟定提纲、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八、保证措施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教育科研,为科研提高各项有利条件。

2、课题研究者为学校的科研骨干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3、在高三年级开设了心理健康课。

4、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

5、设立了心理咨询室。

九、课题研究成果

1、学生方面

在这近一年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针对我校高三年级毕业班学生在毕业前夕和毕业后的三个月进行了焦虑状态的调查研究,依据心理学、教育学的相关理论选择对策,然后结合实际通过心理咨询、讲座等形式对学生的焦虑状态进行调整。

通过大半年的努力,现在学生基本上能够客观正确的面对自己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激烈的职场上参和竞争;能妥善处理亲子关系和青春期感情问题;能够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下一步的发展计划,从而实现向青年期的顺利过渡——和此同时,他们的焦虑情况也大大缓解。

2.教师方面:

(1)专业素养的提高

在这一年的研究过程中,针对学生的焦虑状态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解决策略,我参阅了大量的心理学、教育学书籍,虽然最终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呈现的只有三篇,但我实际阅读的要十倍于这个数字。

在这一过程中,我不断加深对于焦虑的理解和认识,不断地发现自身的不足,进而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身为心理咨询师的专业素养,大有收益。

(2)、科研能力的提升

教科研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捷径。

我在进行此次个人课题研究之前,对“科研”充满了神秘、神圣,觉得遥不可及,可亲密接触之后,发现科研就在我们身边,科研是为了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才知道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方法。

为了更好地研究,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拓宽和加深自己的知识领域,提高分析处理信息能力;做调查研究,去获取和课题相关的种种信息,逐步把自己培养成科研型的教师。

(3)、打开了新的研究之窗

通过对于《中职毕业班学生焦虑心理的对策研究》课题的研究,我发现了中专毕业生焦虑心理出现的深层次问题——缺乏自我认知以及合理的生涯规划指导。

于是,在今年的“十一五课题”申报时,我选择了《基于心理辅导的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这一方向继续研究。

现该课题已经顺利立项。

十、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即

对于中专毕业生产生焦虑心理的根源挖掘不够深入,这使我在最初选择解决策略时效果不甚明显,走过一些弯路。

因为受到双方工作时间不一致的影响,所以在学生就业后,教师不能保证充裕的时间和学生直接交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影响。

今后的设想:

在日后的研究中,我将一步步追根溯源挖掘中专生焦虑状态的成因,从而寻找更具针对性、效果更佳的解决途径,

十一、成果形式。

1、阶段成果:

《中专生择业观对心理的影响》

《用爱的手抚慰焦虑的心》

3、相关论文、讲座、读书心得等。

附:

一、读书笔记:

《不拘一格论人才——读<多元智能>有感》

《谈中专生的发展——读<教育学>有感》

《读<心理医生十日谈>》

二、讲座资料

技能大赛赛前心理辅导讲座

高三年级单招心理健康讲座

岗前心理指导讲座

香烟和生活——和中专生谈吸烟

三、案例

中专生测试焦虑心理案例

中专毕业生就业焦虑心理案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