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审核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2243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器械审核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医疗器械审核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医疗器械审核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医疗器械审核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医疗器械审核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医疗器械审核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医疗器械审核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医疗器械审核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医疗器械审核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医疗器械审核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医疗器械审核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医疗器械审核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医疗器械审核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医疗器械审核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医疗器械审核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医疗器械审核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医疗器械审核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医疗器械审核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医疗器械审核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医疗器械审核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疗器械审核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

《医疗器械审核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器械审核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疗器械审核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

经营第三类医疗器械企业的其他从事质量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具有与所经营主要医疗器械类别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或者初级以上技术职称。

经营第二类医疗器械企业的其他从事质量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具有高中以上学历。

经营体外诊断试剂企业的其他从事质量管理工作人员中的验收、售后服务人员应具有医学检验学中专以上学历。

1.10

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担任企业质量管理人员应身体健康并能提供当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能够正常工作的体检证明。

*1.11

质量管理机构应行使质量管理职能,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对医疗器械的质量具有裁决权。

查质量管理职责的相关规定和实际运行中相关记录

1.12

企业应具有与所经营医疗器械相适应的技术培训能力,制定对各类人员进行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拟经营医疗器械技术标准、知识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培训结果应载入个人档案。

查培训计划、方案和培训实施情况的记录

1.13

质量管理、技术培训人员应经供货方或者企业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后上岗。

经营第三类植入、介入类产品企业的质量管理机构负责人应经过生产企业或者供货方的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后上岗。

查相关培训证书或培训计划方案,计划、组织考试、考核记录和考核合格证明文件

1.14

企业应具有与所经营医疗器械相适应的售后服务能力,或者约定由第三方提供技术支持。

经营第三类产品的企业,应与生产企业或者供货方(代理商)签订明确相关责任的质量协议。

企业自行为用户提供安装、维修、技术培训和售后服务的,应取得生产企业的授权。

查机构设置文件、售后服务人员资质证明文件及与供货方签订的相关协议

1.15

从事质量管理、购进、销售、售后服务等直接接触医疗器械产品的人员,应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并建立档案,患有传染性和精神性疾病者,不得从事直接接触医疗器械产品工作。

查员工健康检查证明文件和档案

2

*2.1

企业应具有与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相适应的相对独立的经营场所。

经营场所应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

原则上不得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使用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的底商建筑和设计用途为商住的商用区域楼层的房屋除外)。

经营场所同时不得设置在居民住宅区、军事管理区和其它可能影响实施及时有效的行政监督管理的区域或者建筑物内。

 

经营场所面积不得少于100平方米。

现场查验办公经营场所设置情况,并查房产证明文件、租赁合同,必要时现场测量房屋面积

2.2

经营场所应明亮、整洁。

现场查验

2.3

经营场所应配备计算机、固定电话、传真机、资料柜和能够保证企业员工正常办公需要的办公桌椅等办公设备。

查相关设施配置使用情况和购置发票

*2.4

企业应安装使用能够满足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要求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网络版)。

查与相关软件供应商签订的软件安装使用协议并实际操作演示

*2.5

企业应具有能够满足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实施电子监管的条件。

实际操作演示

*2.6

企业应具有与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相适应的相对独立的仓库。

仓库不得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不得设置在居民住宅区、军事管理区和其它可能影响实施及时有效的行政监督管理的区域或者建筑内。

仓库面积不得少于100平方米。

专营医疗器械软件或医用磁共振、医用X射线、医用高能射线、医用核素设备等大型医疗器械设备的企业可以不单独设立医疗器械仓库。

经营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的企业,仓库面积不得少于200平方米。

现场查验仓库设置情况,并查房产证明文件、租赁合同,必要时现场测量房屋面积

*2.7

经营对温、湿度有要求产品的医疗器械企业,应具有符合医疗器械特性要求的储存条件,能够保证所经营医疗器械在储存中的安全。

经营体外诊断试剂等需要低温储存产品的企业,应具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冷库,容积不得少于20立方米。

对照经营范围,查房产证明文件、租赁合同,必要时进行现场测量,并检查相关制冷设备运行情况

*2.8

设置冷库的,冷库应与其它仓库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并配有自动监测、调控、显示、记录温度状况和自动报警的设备,企业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应能够随时掌握冷库运行状态并实施及时有效管理。

查设备购置发票,实际操作演示

*2.9

设置冷库的,冷库应配有备用制冷机组,并实现与在用制冷系统有效连接,能够正常运行。

*2.10

设置冷库的,应配有备用发电机组或安装双回路电路。

查设备购置发票或物业公司(建筑开发商)出具的有关双回路电路设置情况的证明文件

*2.11

兼营体外诊断试剂的药品批发企业,应具有独立设置的体外诊断试剂专库(含冷库)。

*2.12

除冷库外的储存其它对温、湿度有要求的医疗器械仓库,应具有检测和调节温、湿度的措施。

2.13

仓库库区应环境整洁、地面平整,无积水和杂草,无粉尘、有害气体并远离污染源。

2.14

仓库内墙壁、顶和地面应光洁、平整,门窗结构应严密。

2.15

仓库中应具有避光、通风、防尘、防潮、防霉变、防鼠、消防和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照明等设备以及符合医疗器械特性要求的垫板、货架等储存设施、设备。

医疗器械与库房内墙、顶、灯、温度调控设备及管道等设施间距不小于30厘米,与地面间距不小于10厘米

现场查相关设施购置使用情况

2.16

仓库应划分待验库(区)、合格品库(区)、不合格品库(区)、退货库(区)等专用区域,以上各库(区)应有明显标识。

合格、发货库(区)使用绿色标识;

待验、退货库(区)使用黄色标识;

不合格品库(区)使用红色标识。

*2.17

经营对温、湿度有要求产品的企业,应具有符合医疗器械特性要求的运输能力,能够保证所经营医疗器械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经营体外诊断试剂等需要低温储存产品的企业,应具有保证运输过程中产品温、湿度要求等质量安全的设施设备,确保冷链完整。

现场查相关设施、设备购置使用情况

2.18

企业应对所用设施和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保养、校准、维修、清洁并建立档案。

需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的计量器具,应具有检定合格的证明。

查相关证明文件和记录

*2.19

仓库与经营场所不在同一地址,企业应使用远程电子监控技术,对仓库温、湿度、产品出入库等进行有效监控和管理。

3

*3.1

企业应结合实际,制定与经营范围相适应,并能够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和所经营医疗器械质量的管理制度。

主要包括:

(一)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二)内部质量评审制度;

(三)质量否决制度;

(四)采购、进货验收制度;

(五)仓储保管制度;

(六)出库复核制度;

(七)销售管理制度;

(八)运输管理制度;

(九)售后服务管理制度;

(十)效期产品管理制度;

(十一)不合格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十二)退货管理制度;

(十三)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十四)质量培训和考核制度;

(十五)人员健康状况管理制度;

(十六)质量管理文件资料、有关记录和凭证管理制度;

(十七)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审核管理制度;

(十八)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十九)医疗器械召回制度;

(二十)质量事故报告制度;

(二十一)质量信息收集制度;

(二十二)质量跟踪制度;

(二十三)应建立进口产品管理制度和无菌产品、植入、介入类等高风险产品可追溯管理制度。

对照国家、自治区医疗器械监管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查制度的齐全性、内容的完整性和可行性

3.2

企业应制定与质量管理制度相对应的岗位职责。

(一)质量管理岗位职责;

(二)购进岗位职责;

(三)验收岗位职责;

(四)储存养护岗位职责;

(五)销售岗位职责;

(六)运输岗位职责;

(七)售后服务岗位职责;

(八)不良事件报告岗位职责;

(九)质量跟踪岗位职责;

(十)召回岗位职责;

(十一)信息技术岗位职责。

对照国家、自治区医疗器械监管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文件和企业制定的相关制度,查岗位职责的齐全性、内容的完整性和可行性

3.3

企业应制定与质量管理制度相对应的工作程序。

(一)质量文件管理程序;

(二)购进程序;

(三)验收程序;

(四)储存养护程序;

(五)销售程序;

(六)出库复核程序;

(七)运输工作程序;

(八)售后服务工作程序;

(九)销后退回程序;

(十)不合格品的确认及处理程序;

(十一)不良事件报告工作程序;

(十二)质量跟踪工作程序;

(十三)产品召回工作程序。

对照国家、自治区医疗器械监管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文件和企业制定的相关制度,查工作程序的齐全性、内容的完整性和可行性

3.4

企业应建立与质量管理制度相对应的质量管理记录。

(一)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审批记录;

(二)质量验收记录。

应包括:

到货日期、供货单位、产品名称、注册证号、数量、规格(型号)、生产批号(出厂编号或者生产日期或者灭菌日期)、生产单位、有效期、质量状况、验收结论、验收人员;

(三)直调医疗器械质量验收记录;

(四)销后退回医疗器械质量验收记录;

(五)仓库温湿度记录;

(六)出库复核(销售)记录。

销售日期、购货单位、产品名称、注册证号、生产单位、规格(型号)、生产批号(出厂编号或者生产日期或者灭菌日期)、有效期、数量、质量状况、复核人员;

(七)内部质量评审记录;

(八)售后服务记录;

(九)质量跟踪记录。

品名、规格(型号)、生产单位、生产日期、出厂编号、供货单位、用户名称、地址、相关联系人、联系方式及跟踪随访情况;

(十)质量投诉处理记录;

(十一)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检查和考核记录;

(十二)储存养护检查记录;

(十三)不良事件报告记录;

(十四)产品召回记录;

(十五)效期产品及不合格品处理记录;

(十六)企业员工相关培训记录;

(十七)进口医疗器械验收记录,进口医疗器械应当有中文说明书、中文标签、并应符合国家对进口说明书标签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货验收时应索取同批号的检验报告单,建立进口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档案。

对照国家、自治区医疗器械监管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查相关记录内容的完整性

3.5

企业应建立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档案。

(一)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档案;

(二)所经营医疗器械的质量档案(含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注册登记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注册产品标准等);

(三)医疗器械采购、销售合同档案(含购销合同、提供技术支持、医疗器械安装、维修、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协议或者约定等);

(四)供货方资质档案(含供货方《营业执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或者《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企业法定代表人签章并明确授权范围和有效期的委托授权书、供货方销售人员的身份证明等);

(五)用户档案(含用户《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营业执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等);

(六)企业员工健康档案;

(七)企业员工档案(含员工学历、职称、工作简历等基本情况、接受医疗器械法规政策、所经营医疗器械常识、技术培训和考核上岗情况等);

(八)质量管理文件档案;

(九)内部质量评审和自查档案。

查档案的齐全性和档案收载内容的完整性

3.6

企业应收集并保存与企业管理和所经营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相关的法规、规章和文件。

(一)产品质量法;

(二)公司法;

(三)合同法;

(四)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五)反不正当竞争法;

(六)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七)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八)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

(九)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管理办法;

(十)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

(十一)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

(十二)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

(十三)医疗器械分类目录;

(十四)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办法;

(十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十六)其它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文件。

查所收集的法律、法规和文件的完整性

*3.7

经营一次性使用无菌和植入介入类医疗器械企业,应参照YY/T0287的要求,编制并执行符合企业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手册、形成文件的程序、各种所需的记录及法规等。

参照YY/T0287要求,查验所制定文件的齐全性、内容的完整性和可行性

4

*4.1

企业应按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批准的许可事项开展经营活动。

查有无超经营范围或扩大经营范围、擅自变更注册、仓库地址等违法经营行为

4.2

企业注册地址应有醒目的标牌,应在办公经营场所的显著位置悬挂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合法证照。

*4.3

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必须经企业质量管理部门验证后,方可实施采购。

查相关记录、票据

4.4

企业购进医疗器械必须对供货方、购进的医疗器械和供货方销售人员进行合法性的验证,并索取供货企业资质材料。

对已开展的经营活动,查产品购进票据和对应的供应方和产品的资质文件

4.5

企业购进医疗器械,应签订明确质量条款的购销合同并索取合法票据,做到票、账、货相符。

查购销合同和票、账、货相符情况

4.6

企业应按照法定标准和合同对购进医疗器械、销后退回医疗器械的质量进行逐批验收。

验收时应同时对医疗器械的包装、标签、说明书以及相关的证明文件逐一进行检查。

抽取库存产品,查验收记录

4.7

验收应在规定的场所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查验收规定并询问验收人员

*4.8

验收时应做好验收记录。

验收记录应保存至超过医疗器械有效期2年,无有效期的,不得少于5年。

查验收记录的齐全性和准确性

*4.9

企业对质量不合格医疗器械应进行控制性管理。

(一)发现不合格医疗器械应按照规定及时报企业质量管理机构。

对《国家重点监管医疗器械目录》中的医疗器械,应报企业所在地的县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

(二)不合格医疗器械应存放在不合格医疗器械库(区),并有明显标识;

(三)企业质量管理机构应查明不合格的原因,分清质量责任,及时处理并制定预防措施;

(四)不合格医疗器械的确认、报告、报损、销毁应有完整的记录。

查相关文件规定和实际工作中的落实情况

4.10

企业应按照医疗器械的储存要求分库(区)、分类存放。

医疗器械与非医疗器械,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植入类医疗器械与其他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与其他医疗器械、非医疗器械,第一、二、三类医疗器械等应分开存放。

4.11

医疗器械应按照批号集中存放。

有效期的医疗器械应分类相对集中存放,按照批号及效期远近依次或者分开堆码并有明显标识。

医疗器械与仓间墙、顶、散热器之间应有不小于30厘米的间距或者隔离措施,与地面的间距不小于10厘米。

4.12

企业应定期对储存和陈列的医疗器械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有效期的医疗器械应每月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查相关记录

*4.13

企业每日应定时对储存温、湿度有要求的医疗器械的仓库进行温、湿度检查和记录。

仓库温、湿度超出规定范围,应及时采取调控措施,并予以记录。

4.14

医疗器械在库存保管中发现质量问题,应悬挂明显标识和暂停发货,并通知质量管理机构予以处理。

查制度规定、相关标识和记录

*4.15

医疗器械出库时,应按照发货或者配送凭证对照实物进行质量检查和数量核对,并建立出库复核(销售)记录,出库复核(销售)记录应保存至超过医疗器械有效期2年,无有效期的,不得少于5年。

植入类、介入类医疗器械的出库复核(销售)记录应永久保存。

发现以下问题应停止发货或者配送,并报有关部门处理:

(一)医疗器械包装内有异常响动和液体渗漏;

(二)外包装出现破损、封口不牢、衬垫不实、封条严重损坏等现象;

(三)包装标识模糊不清或者脱落;

(四)医疗器械已超过有效期。

4.16

由供货方直调医疗器械时,企业应对医疗器械的质量情况进行确认并记录,合格后方可销售。

*4.17

销售应开具合法票据,做到票、帐、货相符。

查购进、销售票据,并核对库存数量

*4.18

向医疗机构销售第三类植入、介入类产品的企业应建立售出产品质量跟踪卡,主要包括:

医疗机构、患者、住院号、手术时间、手术医生、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批号、条形码、生产单位、供货单位、供货单位地址及联系电话等。

植入类、介入类产品的质量跟踪卡应永久保存。

查质量跟踪卡记录保存情况

4.19

企业对质量查询、投诉和销售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应查明原因,分清责任,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并做好记录。

查相关文件规定和记录

*4.20

企业对已售出的医疗器械发现质量问题时,应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报告,并及时追回医疗器械,做好记录。

4.21

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规定和企业相关制度,收集由本企业售出医疗器械的不良事件情况。

发现不良事件,应按照规定上报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

4.22

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医疗器械召回的规定和企业相关制度,对经营过程中发现的存在缺陷医疗器械,认真履行召回职责,协助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做好召回工作。

*4.23

企业每年应至少一次对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并做好记录。

查记录内容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当我被上帝造出来时,上帝问我想在人间当一个怎样的人,我不假思索的说,我要做一个伟大的世人皆知的人。

于是,我降临在了人间。

我出生在一个官僚知识分子之家,父亲在朝中做官,精读诗书,母亲知书答礼,温柔体贴,父母给我去了一个好听的名字:

李清照。

小时侯,受父母影响的我饱读诗书,聪明伶俐,在朝中享有“神童”的称号。

小时候的我天真活泼,才思敏捷,小河畔,花丛边撒满了我的诗我的笑,无可置疑,小时侯的我快乐无虑。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青春的我如同一只小鸟,自由自在,没有约束,少女纯净的心灵常在朝阳小,流水也被自然洗礼,纤细的手指拈一束花,轻抛入水,随波荡漾,发髻上沾着晶莹的露水,双脚任水流轻抚。

身影轻飘而过,留下一阵清风。

可是晚年的我却生活在一片黑暗之中,家庭的衰败,社会的改变,消磨着我那柔弱的心。

我几乎对生活绝望,每天在痛苦中消磨时光,一切都好象是灰暗的。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千古叠词句就是我当时心情的写照。

最后,香消玉殒,我在痛苦和哀怨中凄凉的死去。

在天堂里,我又见到了上帝。

上帝问我过的怎么样,我摇摇头又点点头,我的一生有欢乐也有坎坷,有笑声也有泪水,有鼎盛也有衰落。

我始终无法客观的评价我的一生。

我原以为做一个着名的人,一生应该是被欢乐荣誉所包围,可我发现我错了。

于是在下一轮回中,我选择做一个平凡的人。

我来到人间,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我既不着名也不出众,但我拥有一切的幸福:

我有温馨的家,我有可亲可爱的同学和老师,我每天平凡而快乐的活着,这就够了。

天儿蓝蓝风儿轻轻,暖和的春风带着春的气息吹进明亮的教室,我坐在教室的窗前,望着我拥有的一切,我甜甜的笑了。

我拿起手中的笔,不禁想起曾经作诗的李清照,我虽然没有横溢的才华,但我还是拿起手中的笔,用最朴实的语言,写下了一时的感受:

人生并不总是完美的,每个人都会有不如意的地方。

这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阅读自己的人生,体会其中无尽的快乐和与众不同。

“富不读书富不久,穷不读书终究穷。

”为什么从古到今都那么看重有学识之人?

那是因为有学识之人可以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那时因为读书能给人带来快乐。

自从看了《丑小鸭》这篇童话之后,我变了,变得开朗起来,变得乐意同别人交往,变得自信了……因为我知道:

即使现在我是只“丑小鸭”,但只要有自信,总有一天我会变成“白天鹅”的,而且会是一只世界上最美丽的“白天鹅”……

我读完了这篇美丽的童话故事,深深被丑小鸭的自信和乐观所折服,并把故事讲给了外婆听,外婆也对童话带给我们的深刻道理而惊讶不已。

还吵着闹着多看几本名着。

于是我给外婆又买了几本名着故事,她起先自己读,读到不认识的字我就告诉她,如果这一面生字较多,我就读给她听整个一面。

渐渐的,自己的语文阅读能力也提高了不少,与此同时我也发现一个人读书的乐趣远不及两个人读的乐趣大,而两个人读书的乐趣远不及全家一起读的乐趣大。

于是,我便发展“业务”带动全家一起读书……现在,每每遇到好书大家也不分男女老少都一拥而上,争先恐后“抢书”,当我说起我最小应该让我的时候,却没有人搭理我。

最后还把书给撕坏了,我生气地哭了,妈妈一边安慰我一边对外婆说:

“孩子小,应该让着点。

”外婆却不服气的说:

“我这一把年纪的了,怎么没人让我呀?

”大家人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肯相让……读书让我明白了善恶美丑、悲欢离合,读一本好书,犹如同智者谈心、谈理想,教你辨别善恶,教你弘扬正义。

读一本好书,如品一杯香茶,余香缭绕。

读一本好书,能使人心灵得到净化。

书是我的老师,把知识传递给了我;

书是我的伙伴,跟我诉说心里话;

书是一把钥匙,给我敞开了知识的大门;

书更是一艘不会沉的船,引领我航行在人生的长河中。

其实读书的真真乐趣也就在于此处,不是一个人闷头苦读书;

也不是读到好处不与他人分享,独自品位;

更不是一个人如痴如醉地沉浸在书的海洋中不能自拔。

而是懂得与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