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指导书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3011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指导书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实验指导书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实验指导书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实验指导书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实验指导书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实验指导书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实验指导书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实验指导书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实验指导书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实验指导书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实验指导书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实验指导书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实验指导书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指导书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docx

《实验指导书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指导书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验指导书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docx

实验指导书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

实验指导书

(信管10级本科)

 

福建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教研室

2011年9月

目录

实验一数据定义语言1

实验二SQLSever中的单表查询2

实验三SQLServe中的连接查询3

实验四SQLServe的数据更新、视图4

实验五数据控制(完整性与安全性)5

实验六语法元素与流程控制7

实验七存储过程与用户自定义函数9

实验八触发器10

实验一数据定义语言

一、实验目的

1.熟悉SQLServer2000/2005查询分析器。

2.掌握SQL语言的DDL语言,在SQLServer2000/2005环境下采用Transact-SQL实现表的定义、删除与修改,掌握索引的建立与删除方法。

3.掌握SQLServer2000/2005实现完整性的六种约束。

二、实验内容

1.创建数据库:

1)在SQLServer2000中建立一个StuDB数据库:

(请先在D盘下创建DB文件夹)

有一个数据文件:

逻辑名为StuData,文件名为“d:

\db\StuDat.mdf”,文件初始大小为2MB,文件的最大大小不受限制,文件的增长率为2MB;

有一个日志文件,逻辑名为StuLog,文件名为“d:

\db\StuLog.ldf”,文件初始大小为1MB,文件的最大大小为10MB,文件的增长率为10%

2.设置StuDB为当前数据库,在StuDB数据库中作如下操作:

设有如下关系表S:

S(CLASS,SNO,NAME,SEX,AGE),

其中:

CLASS为班号,char(5);SNO为座号,char

(2);NAME为姓名,char(10),设姓名的取值唯一;SEX为性别,char

(2);AGE为年龄,int,表中主码为班号+座号。

写出实现下列功能的SQL语句。

(1)创建表S;

(2)插入一个记录95031班25号李明,男性,21岁;

再插入一个记录95101班10号王丽,女性,20岁;

(3)插入95031班座号为30,名为郑和的学生记录;

(4)将年龄的数据类型改为smallint;

(5)向S表添加“入学时间(comedate)”列,其数据类型为日期型(datetime);

(6)对表S,按年龄降序建索引(索引名为inxage);

(7)删除S表的inxage索引;

(8)删除S表;

(9)按照《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P56页的学生-课程数据库创建STUDENT、COURSE和SC三张表,每一张表都必须有主码约束,合理使用列级完整性约束和表级完整性。

并输入相关数据。

3.按照《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P74页习题5的SPJ数据库。

创建SPJ数据库,并在其中创建S、P、J和SPJ四张表。

每一张表都必须有主码约束,合理使用列级完整性约束和表级完整性。

三、实验要求:

1.学会使用SQLServer2000/2005的查询分析器,企业管理器和联机丛书。

2.根据实验内容认真写好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用例及相关信息。

3.报告内容:

实验内容1,2

(1)~(8)

四、实验总结

实验二SQLSever中的单表查询

一、实验目的:

1.掌握SQL语言的DML子语言,在SQLServer2000/2005环境下采用Transact-SQL的SELECT语句熟练掌握各种单表查询方法。

二、实验内容:

(一)按照《数据库系统概论》P82页中的学生课程数据库及数据实现以下查询:

1.查询所有课程的课号,课程名。

2.查询计算机系年龄不到21岁的所有男生的姓名和出生年份。

3.查询已被学生所选课程的课程号。

4.查询所有有成绩的学生学号和课程号,并为各列分别取相应的中文别名。

(二)按照《数据库系统概论》P75页中的SPJ数据库及数据实现以下查询:

1.查询地点在‘北京’、‘上海’的供应商代码和供应商名字。

2.查询供应商名中包含‘方’这个汉字的供应商信息。

3.查询零件名以‘刀’字结尾,包含三个汉字的零件信息。

4.查询使用了供应商S1所供应零件的工程项目数。

5.查询各个供应商所供应的零件的总数,要求对查询结果降序显示。

6.查询供应了3个以上项目的供应商代码和供应的项目总数。

三、实验要求:

1.写出正确的Transact-SQL命令。

2.无须记录正确的查询结果。

但要求记录实验过程中发生的有学习意义的错误及错误信息。

四、实验小结

实验三SQLServe中的连接查询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采用Transact-SQL实现连接查询。

2.掌握等值连接(自然连接)、自身连接、外连接和复合条件连接的查询方法。

二、实验内容:

按照《数据库系统概论》P82页中的学生课程数据库和P75页中的SPJ数据库完成以下查询

(1)查询使用红色零件的工程名称。

(2)查询每个工程的信息及相应的供应信息(包括列出尚未被供应零件的那些工程)。

(3)查询供应工程J1红色零件的供应商号SNO,请用两种方法实现。

(4)求供应工程J1零件的供应商的完整信息。

(5)查询使用北京供应商供应零件的工程信息。

(6)查询选修3号课程且成绩在85分以上的所有学生。

(7)查询先行课的学分为4的课程信息。

(8)查询课程与其间接先行课的名称。

(9)查询其他系中比计算机科学系所有学生年龄都小的学生完整信息,用两种方法实现。

(10)查询其他系中比计算机科学系某一学生年龄大的学生姓名与年龄,用两种方法实现。

(11)查询至少用了供应商S1所供应的所有零件的工程号JNO,用带EXISTS谓词的子查询实现。

(12)查询使用了全部零件的工程号JNO,用带EXISTS谓词的子查询实现。

(13)查询所有使用了P3零件的工程号JNO,用带EXISTS谓词的子查询实现。

三、实验要求:

1.写出正确的Transact-SQL命令。

2.无须记录正确的查询结果。

要求记录实验过程中发生的有学习意义的错误及错误信息。

四、实验小结

实验四SQLServe的数据更新、视图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采用Transact-SQL实现嵌套查询。

2.掌握采用Transact-SQL实现数据更新。

3.掌握采用Transact-SQL实现视图的定义、删除、查询与更新。

二、实验内容

(一)数据更新 

1)插入一个学生:

张红,女,200215135,信息系,20岁

2)插入一个选课录:

200215135,1,成绩未定

3)将计算机系所有学生的年龄加1岁

4)删除所有200215130学生的选课记录

5)删除所有姓张的同学的信息

6)请自行设计案例对学生-课程数据库的数据更新,并观察是否有违反数据的完整性约束。

(二)视图

1)创建一个学生成绩统计视图,包括学号,姓名,选课门数,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

2)利用上题所建视图实现:

①查询成绩高于自己平均成绩的选课记录

②查询每个同学获得最高分的选课记录

3)请为三建工程项目建立一个供应情况的视图,包括供应商代码(SNO)、零件代码(PNO)、供应数量(QTY)。

针对该视图完成下列查询:

①找出三建工程项目使用的各种零件代码及其数量;

②找出供应商S1的供应情况;

三、实验要求

1.写出正确的Transact-SQL命令。

2.无须记录正确的查询结果。

但要求记录实验过程中发生的有学习意义的错误及错误信息。

四、实验小结

实验五数据控制(完整性与安全性)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加深对数据库完整性与数据库安全性的理解;

2.掌握SQLServer对数据进行安全性控制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一)数据库完整性

某公司使用数据库进行内部管理:

表Employees存储雇员的代号(整型,标识位,种子1000001,增量为1,主键)、身份证号码(18个字符)、名字(最长20个字符)和工资等信息;表Departments存储部门的部门号(2个字符,唯一,主键)、部门名称(30个字符)等信息;表Work每一行表示某雇员在某部门工作过及其开始工作时间和备注。

请写出创建这三个表的SQL语句,要保证:

工资的值大于0,身份证号码唯一,开始工作时间非空,默认值为当前时间。

(二)以sa登录查询分析器,输入下列代码并执行

第1行execsp_addlogin's1','123'

第2行useStuDB

第3行execsp_grantdbaccess's1','u1'

第4行grantselect,insert,updateonstudenttopublic

第5行grantallonstudenttou1

第6行revokeselectonstudenttou1

问:

1)第1行创建了一个名为s1登录帐户,请问'123'的含义是什么?

2)第3行将登录帐户s1映射到数据库用户u1上,它将作为哪个数据库的用户?

3)请解释4到6行的含义

4)在查询分析器中以s1帐户连接服务器,能否对学生-课程数据库的student表进行select操作,为什么?

(提示:

废除权限是删除已授予的权限,并不妨碍用户、组或角色从更高级别继承已授予的权限。

因此,如果废除用户查看表的权限,不一定能防止用户查看该表,因为已将查看该表的权限授予了用户所属的角色。

5)切换回sa用户的查询窗口,输入下面代码并执行

denyselectonstudenttou1

请问该代码含义?

再切换至s1的查询窗口,能不能对student表进行查询操作?

为什么?

(三)请完成以下操作,并记录完整语句。

在实验过程注意验证语句的执行效果。

(1)需要为学生-课程数据库,创建一用户,该用户以“SQLServer身份验证”方式登录SQLServer服务器的账号为学生自己的姓名,密码为“123”。

(2)给该登录用户映射到数据库用户user2上,并赋予该用户对student表的sno、sname两列的查询权限,对sc表的所有操作权限及对course的查询权限。

(请先执行revokeselectonstudentfrompublic

Revokeallonscfrompublic

注:

新建用户自动被加入到public角色中)

(3)请分析、验证数据库用户user2的权限。

(4)用户user2授予对course表的插入操作权限,并允许将此权限授予其它用户

(5)收回授予user2对sc表的所有权限

(6)创建一个角色R1

(7)然后使用GRANT语句,使角色R1拥有SC表的SELECT、UPDATE、INSERT

(8)将这个角色授予user2。

使它具有角色R1所包含的全部权限。

三、实验要求:

1)写出正确的Transact-SQL命令。

2)无须记录正确的查询结果。

要求记录实验过程中发生的有学习意义的错误及错误信息。

四、实验小结

实验六语法元素与流程控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Transact-SQL局部变量的声明、赋值和使用方法以及全局变量的运用方法,掌握Transact-SQL的局部变量的作用域概念。

2)掌握Transact-SQL的控制流语言的使用方法。

3)掌握与控制流语言语句一起使用的其它Transact-SQL语句:

CASE、/*...*/(注释)、--(注释)、PRINT。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1、使用局部变量、全局变量

(1)定义一个int的整型变量,为其赋值45,并显示变量的值。

(2)定义一个长度为20的可变长度型字符变量,为其赋值“WelcometoFJUT”,并显示变量的值。

(3)在批处理中声明两个局部变量@ssex和@sdept并对它们赋值,对Student表进行查询,要求两局部变量在SELECT语句的WHERE子句中被使用,查询的要求是性别为‘女’或所在系为‘IS’系的那些学生。

(4)查询当前数据库服务器名。

(5)查询当前数据库管理系统版本。

(6)在student表中执行所有学生年龄加1岁语句,并用@@ROWCOUNT来检测是否有发生更改的行。

2.函数的使用

(1)数学函数的使用

分别用函数求出-3的绝对值,16的平方根,5的三次方。

(2)字符串函数的使用

1)分别将字符串'china'、'MACHINE'转换成大写、小写字母;

2)去掉字符串'machine'左边的空格,右边与'press'连接起来;

(3)日期、时间函数的使用

1)返回系统当前日期并以整数形式返回当前日期的年份、月份、日;

2)返回给定日期“2006-2-21”与当前日期相差的天数。

(4)系统函数与元数据函数的使用

显示正在使用的用户名

3.编写较复杂的Transact-SQL程序

1)在SELECT语句中,CASE搜索函数允许根据比较值在结果集内对值进行替换。

要求仿照《数据库概论》的sc表,根据学生的成绩范围将成绩(grade列)显示为文本注释。

(要求:

<60分,文本注释为“不及格”,60-70,“及格”,70-80,“中”,80-90,“良”,90-100,“优”)。

2)用Transact-SQL语言编写程序计算1~100之间所有能被7整除的数的总和。

3)自选实例,实践并掌握Transact-SQL以下控制流语言的使用方法:

BEGIN...END、WHILE、BREAK、CONTINUE、IF...ELSE、WAITFOR

4)自选实例,实践并掌握以下Transact-SQL语句:

/*...*/(注释)、--(注释)、PRINT

5)自选实例,实践并掌握SQLServer中游标的使用。

三、实验要求:

1)写出正确的Transact-SQL命令。

2)无须记录正确的查询结果。

要求记录实验过程中发生的有学习意义的错误及错误信息。

报告书写内容:

内容1的脚本及1(4)的结果;内容2的脚本及结果;内容3

(1)

(2)的脚本。

四、实验小结

实验七存储过程与用户自定义函数

一、实验目的:

1)掌握SQLServer中存储过程的使用方法。

2)掌握SQLServer中用户自定义函数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一)存储过程

1、.对学生课程数据库,编写三个存储过程,分别完成下面功能:

  1)统计某一门课的成绩分布情况,即按照各分数段统计人数。

  2)将学生选课成绩从百分制改为等级制(即A、B、C、D、E五级)。

2、对SPJ数据库,创建一个存储过程ins_s_count,功能为根据提供的供应商号,供应商名,供应商所在地等信息,往S表中插入数据,并返回插入该记录之后,S表中的记录数。

调用该存储过程实现往S表中插入一条记录(‘S6’,’天盛’,‘40’‘福州’),并显示插入该记录之后,S表中的记录数。

3、查看存储过程的定义和内容

4、调用存储过程

(二)用户自定义函数

1.创建一个返回标量值的用户定义函数RectangleArea:

输入矩形的长和宽就能计算矩形的面积。

自选2种实例调用该函数。

2.创建一个用户自定义函数,功能为产生一张有关学生成绩统计的报表。

该报表显示每一门课程的课程号、课程名、选修人数、本门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

调用这个函数,生成相应的报表并给用户浏览。

三、实验报告书写要求

实验内容的脚本。

四、实验小结

实验八触发器

一、实验目的

掌握SQLServer中触发器的使用方法。

1)实验内容

按照《数据库系统概论》的SPJ关系模式实现以下操作:

1、创建一个作用在P表上的的触发器P_Ins,确保用户在插入或更新数据时所提供的WEIGHT值是大于0的,否则给出错误提示并回滚此操作。

请测试该触发器。

测试方法自定。

2、创建一个作用在J表上的的触发器J_Update,禁止同时修改项目的名称和所在城市,并进行相应的错误提示。

请测试该触发器。

测试方法自定。

3、首先在数据库中使用SELECTINTO语句从SPJ、J、P表中创建一个新表J_P_QTY。

表中的属性列包括:

工程号、工程名、零件号、零件名及总数量,其中总数量的值是各工程使用各种零件的数量总和(不考虑零件是由哪个供应商提供的)。

然后创建一个作用在SPJ表上的Insert型触发器,该触发器能完成两项任务:

1)当用户插入的JNO使用的PNO的值在J_P_QTY中不曾存在时禁止插入;

2)每当在SPJ表中插入一条合理记录时,使J_P_QTY表的QTY列的值保持同步更新。

请测试该触发器。

测试方法自定。

三、实验要求:

1)记录完整语句。

在实验过程注意验证语句的执行效果。

2)记录实验过程中发生的有学习意义的错误及错误信息。

四、实验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