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专项练习力学专项专练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2343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882.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专项练习力学专项专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考物理专项练习力学专项专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考物理专项练习力学专项专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考物理专项练习力学专项专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考物理专项练习力学专项专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中考物理专项练习力学专项专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中考物理专项练习力学专项专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中考物理专项练习力学专项专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中考物理专项练习力学专项专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中考物理专项练习力学专项专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中考物理专项练习力学专项专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中考物理专项练习力学专项专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中考物理专项练习力学专项专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中考物理专项练习力学专项专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中考物理专项练习力学专项专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中考物理专项练习力学专项专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中考物理专项练习力学专项专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中考物理专项练习力学专项专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中考物理专项练习力学专项专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中考物理专项练习力学专项专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专项练习力学专项专练Word文件下载.docx

《中考物理专项练习力学专项专练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专项练习力学专项专练Word文件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物理专项练习力学专项专练Word文件下载.docx

108M/S。

发生闪电的位置到小方的距离约为()

A、3.4KMB、3400KMC、3×

109KMD、3×

107KM

11、图7所示的实验都与大气压有关,以下对于实验结果的预测,最不可能的是()

图7

A.如甲图,把装满水的试管倒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

管中的水不会从试管开口端流出来

B.如乙图,杯中装满水,用硬纸片盖住。

倒置杯子,纸片不掉;

杯子倾斜,纸片也不掉

C.如丙图,将两个挂毛巾用的吸盘挂钩密压到一起。

用约1N的力向两侧拉,就可以拉开

D.如丁图,容器底部有小孔,给容器装满水后再用密闭的盖子盖上。

水不会从小孔中流出

12、图8中试管内外的水银都处于静止状态。

试管内某一水平面S受到来自于上方竖直向下的压力为F1,S受到来自于下方竖直向上的压力为F2。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图8

A、F2=0B、F1》F2C、F1=F2D、F1《F2

13、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A、NB、WC、JD、PA

14、历史上第一位用实验方法测出大气压强数值的科学家是()

A、牛顿B、托里拆利C、阿基米德D、伽利略

15、图9中,采用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减小压强的实例是()

图9

16、在图10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图10

17、以下数据中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是()

A、正常成年人鞋子的长度约为43CMB、一支普通铅笔的质量约为500G

C、一个普通鸡蛋的重力约为0.5ND、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0M/S

18、图11中轻质杠杆上每格的长度相等。

以O为支点,在A处挂着重4N的物体,假设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作用在B处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大小应为()

图11

A、2.5NB、2NC、4ND、3N

19、如图12所示的实验装置,甲重40N,乙重10N,装置静止时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那么甲对地的压力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A、30N;

40NB、30N;

10NC、40N;

10ND、30N;

50N

图12

20、轻质硬杆AB长25CM。

用长短不同的线把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甲和体积是1DM3的球乙分别拴在杆的两端。

在距A点10CM处的O点支起AB时,甲静止在桌面上,乙悬空,杆AB处于水平平衡。

将乙浸没在水中后,杆AB仍平衡,如图13所示。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取G=10N/KG)()

图13

A、杆A端受力增加了15N

B、杆A端受力减小了10N

C、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增加了1500PA

D、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减小了1500PA

2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多项选择】

A、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可能处于运动状态

B、互相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不可能产生力的作用

C、物体只受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拉力时,这两个力可能是一对平衡力

D、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的支持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

22、如图14所示,重20N的木块通过滑轮组在F=3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桌面上匀速运动0.4M。

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不计滑轮重及轴摩擦)()

图14

A、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0.2M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6NC、拉力F所做的功2.4JD、拉力F做功的功率1.2W

23、图15所示的平底水桶底面积为5×

10-2M2,质量为1KG。

桶内装有30CM深的水,放在水平地面上,水对桶底的压强比桶对地面的压强小800PA。

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图15

A水桶内水的质量19KGB水桶内水的质量18KGC水对桶底的压强3.6×

103PAD水桶对地面的压强3.8×

103PA

24、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一定深度的水,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

将物体M放入容器中,M如图16甲所示处于漂浮状态,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

物体M在另外一种液体中仍漂浮,用力F压物体M,使M如图16乙所示浸没在液体中静止。

此时M受到的浮力是F浮。

根据以上条件,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图16

A.甲图中,物体M受到的浮力等于(P2-P1)·

SB、甲图中,物体M受到水的压力大于M受到的重力

C、乙图中,物体M受到的压力F等于M受到浮力F浮D、乙图中,物体M受到的浮力大于M在甲图中受到浮力

25、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上浮和下潜的B、用力把橡皮筋拉长,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C、我们能用吸管喝到汽水,是因为有大气压的存在D、珠穆朗玛峰峰顶上的气压总是大于山脚下的气压

26、在海水中游泳的人上岸时,从深水处向浅水处行走的过程中()

A、人受到的重力不变B、人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大C、人对海底的压力逐渐变小D、海底对人的支持力逐渐变大

27、关于力、力和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它们的三要素可能相同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受到的合力一定为零

C、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D、磁铁吸引铁钉的同时,磁铁也一定受到了铁钉的吸引

28、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圆柱体M,让M从盛有水的容器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匀速下降,进入水中,直到全部浸没。

图17给出的是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M下降的高度H变化的实验图象,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取G=10N/KG)()

图17

A、M受到的重力为12NB、M受到的最大浮力为8NC、M的体积为4×

10-4M3D、M的密度为1.5×

103KG/M3

29、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中,他的重力势能变小,动能______(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30、在《刻舟求剑》这那么成语故事中,刻舟之人最终也没找到遗失的剑。

这是因为在他从“刻舟”到“求剑”的过程中,船相对于岸是______的(填:

“运动”或“静止”)。

31、“赛龙舟”是我国端午节的一个传统比赛项目。

比赛时,队员在舵手的指挥下用船桨向后奋力划水,龙舟就快速向前运动。

使龙舟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

32、如图18所示,乘客在地铁站等车时,必须站在安全警示线以外,以确保安全。

这是因为列车进站时,车和乘客之间的气流流速较大,压强______的缘故(填:

“较大”或“较小”)。

图18

33、如图19所示,将所受重力为G的实心物体A挂在轻质杠杆的C端,在杠杆D端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F时,杠杆水平平衡;

将物体A浸没在水中,施加在D端竖直向下的拉力的大小变为0.8F时,杠杆仍然能保持水平平衡。

由以上条件可知,物体A的密度是水密度的______倍。

图19

34、小刚把空箱子放在磅秤上,磅秤的示数为1KG。

在箱中装入物品后,小刚用120N的力竖直向上提箱子时,箱子没有被提起来,此时磅秤的示数为9KG。

装在箱子中的物品的质量是______KG。

35、如图20甲所示,实心物体A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6N。

将A制成空心体B(质量不变),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如20乙所示,物体B处于悬浮状态,同时溢出水的质量为1KG。

物体B空心部分的体积等于______M3。

图20

36、跳伞空降兵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中,他的动能不变,__________能减小。

37、“神舟六号”飞船在胜利完成任务返回地球的过程中,相对于地球是______的。

38、小立穿着旱冰鞋用力推墙时,他自己会后退,这是因为在他推墙的同时,也受到了墙对他的推力。

这一现象说明了力的作用是______的。

39、图21所示锅炉水位计是根据原理制成的。

图21

40、把一个体积是500CM3的小球轻轻放入一个盛满水的足够深的容器中,球静止后,从容器中溢出水的体积是450CM3。

小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

41、如图22所示,质量不计的一块长木板AB可绕O点无摩擦转动,且OA=1M,OB=3M。

在A端挂一个配重P,体重为400N的小涛站在B点时,P对地面的压力为300N,当小涛走到距O点______M处时,P对地面的压力刚好为860N。

图22

42、如图23所示,装有石块的小盒漂浮在水槽的水面上时,小盒受浮力为F1。

把盒中的石块卸入水中后,石块受浮力为F2,水槽底对石块的支持力为F3。

石块被放入水中后,小盒排开水的体积减小了。

图23

43、如下24图所示,画出各力的力臂。

44、如图25所示,重8N的物块静止在斜面上,受到斜面的支持力为6N。

画出物块所受重力G和支持力F的示意图。

图25图26图27

45、请在图26中画出动力F对支点O的力臂L。

46、图27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______N;

示数是______N。

47、如图28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使小车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接着在材料不同的水平面上继续运动,小车分别停在如下图的位置。

图28

(1)实验中,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______。

(2)从实验中可以发现,小车在材料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时,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运动阻力越______(填:

“大”或“小”),小车的运动距离越______。

(填:

“长”或“短”)

(3)从上述实验结论经过推理可以得出:

如果水平表面绝对光滑,运动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物体的运动速度将______(填:

“改变”或“不变”)。

48、小王和小赵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

(1)当杠杆如图29所示时,小王就想开始挂钩码。

小赵提醒他,首先应该将平衡螺母向______移动(填:

“左”或“右”),使杠杆在______位置平衡。

然后再向杠杆上挂钩码。

图29

图30

(2)小王调节好杠杆后,在支点两侧挂上数量不同的钩码(每个钩码质量相同,杠杆上相邻刻线距离相等),如图30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______和______。

(填字母)

A、小王松手后,杠杆不能平衡,右侧下沉B、两侧钩码都向支点移动一格,杠杆可以平衡

C、在右侧钩码下增加一个钩码,杠杆可以平衡D、在两侧钩码下都增加一个钩码,杠杆可以平衡

49、小陈和小庄用两个滑轮,组成“一定一动”滑轮组,做“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

下表是他们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

次数

钩码重

G/N

钩码上

升高度H/CM

测力计

示数

F/N

绳自由端移动距离S/CM

机械效率

/%

1

3

8

1.2

24

83.3

2

6

10

2.2

30

90.9

9

5

3.2

93.8

(1)根据数据表格中提供的信息,在图31中画出他们组装的滑轮组。

图31

(2)在第3次实验中,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______CM。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同一个滑轮组,所提升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______。

(4)完成实验后,他们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如果实验器材中没有______,一样可以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此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导出式可写为=______。

42、小明在物理课上,跟同学们研究“斜面的机械效率跟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

他们将实验过程中测量的数据记录下来,最后再计算斜面的机械效率。

实验

序号

物重

斜面高H/CM

斜面的

倾斜程度

斜面长S/CM

拉力

η/%

较缓

60

0.8

41.7

较陡

1.0

66.7

最陡

15

1.6

(1)请你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第3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3=______%。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斜面越陡,斜面的机械效率越______。

(3)分析表中数据还可知:

使用斜面越省力,斜面的机械效率越低。

这是因为在利用斜面把同一物体提升相同高度的情况下,有用功______(填:

“相等”或“不相等”),随着斜面长度的增大,在把物体拉上斜面的过程中,要克服摩擦力所做的______功______了。

“增加”、“减少”或“不变”)

43、课外小组活动时,老师给小芳两个外观一样、体积不相同的实心物体甲和乙,让她区分哪个是铁块,哪个是铝块。

铁》铝,小芳手边有:

弹簧测力计、烧杯、水和细线。

下面是小芳根据现有器材设计的鉴别铁块和铝块的实验思路,请你帮她补充完整。

(1)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并记录甲、乙的重力G甲、G乙;

(2)向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使甲和乙都浸没在水中且不与烧杯接触。

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并记录甲、乙此时受到的拉力F甲、F乙的大小;

(3)比较

的大小,比值大的是______。

“铁”或“铝”)

44、小阳总结一年来所做的物理探究实验发现,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能直接测量时,都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地表示出来。

请你回忆学习的过程并完成以下填空:

(1)在图32甲所示的实验中,使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______运动,通过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间接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在图32乙所示的实验中,小球A到达平面时动能的多少,是通过数次改变小球A的初始高度H,并观察比较物块B在同一水平面上______的大小反映出来的。

图32

45、小立由压强和浮力之间的联系,推导出浮力的大小F浮=PS=液GH深S,从而得出结论:

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有关。

现有器材:

拴好线的实心铁块、符合要求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适量的水及盛水的容器等。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写出主要实验步骤,验证小立得到的结论是否正确。

主要实验步骤:

46、在图33中请画出重为4N的小球受重力的示意图。

图33图34图35

47、在图34中画出力F对支点O的力臂,并用字母L表示。

48、图35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N。

49、为了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小刚做了如图36所示的实验。

图36

(1)实验中要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使木块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做__________________运动。

(2)比较图甲和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知:

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______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50、小英在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用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______的由静止开始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在水平面的初始______相同。

图37所示为小车最后停止的位置,比较小车在不同平面上的运动路程,通过分析可得结论:

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路程越长。

说明小车受到的运动阻力越小,速度变化越慢。

由此可以推理:

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保持______。

51、观察图38所示的实验可知,石块受到浮力为______N,石块排开水的重力为______N,这个实验说明:

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_____。

图38

52、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请你:

物重G/N

绳自由端的拉力

钩码上升

的高度

H/CM

绳自由端移

动的距离

S/CM

机械

效率

0.5

2.0

0.9

(1)根据给出的实验数据,计算出第二次的机械效率并填入表格中。

(2)同一个滑轮组,在两次实验过程中机械效率不同,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部分同学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1:

同一种液体,产生压强的大小跟深度有关。

猜想2:

同一种液体,同一深度,方向不同,压强也不同。

为了验证猜想1和猜想2,同学们用微小压强计和水进行实验。

实验中记录的部分数据如下表。

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

实验序号

4

7

探头所在深度H/CM

探头橡皮膜方向

U形管液面高度差H/CM

12

(1)序号为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组实验数据,可以支持猜想1。

(2)从序号为1、2、3的一组数据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小洪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前,发现杠杆的右端向上翘起,他将杠杆端点的螺母向______(填:

“左”或“右”)移动,就可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下表是小洪在实验中记录的部分测量数据,请你在空格中填入适当的值。

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在本次实验后的交流活动中,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杠杆如图39所示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假设在杠杆两端钩码下再各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放手后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答:

杠杆将沿______时针方向转动(填:

“顺”或“逆”);

你做出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39

55、图40是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实验中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个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运动,在平面上碰到同一个木块M上。

请回答以下问题:

图40

(1)上述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小车动能的大小跟____________的关系;

(2)上述实验是通过比较木块M被小车推动距离的大小,来比较小车对木块做功的多少,进而比较小车原有____的大小;

(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假设想继续研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的关系,请写出必须添加的实验器材:

_________________。

56、小红同学想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

她手边有:

待测液体,一个符合要求的弹簧测力计、一个小石块、几根细线、两个烧杯和足量的水。

小红同学根据这些器材设计出了下面的实验步骤,但不完整。

(1)请你将小红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将适量的水、待测液体分别倒入两个烧杯中;

②用细线系住小石块,用弹簧测力计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图41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拉力,记为F1;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41

(2)请根据上述的实验内容,写出待测液体密度表达式:

=___________。

57、现有符合要求的弹簧测力计一个,新钩码一盒(10个),量筒和水。

请你从给出的器材中选用部分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物体受到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你选择的器材有:

58、圆柱体A的底面积是50CM2,圆柱体B的底面积是30CM2,圆柱体B的质量是6KG。

把它们如图23所示放置时,圆柱体A对圆柱体B的压强为1×

104PA。

求:

(1)圆柱体A对B的压力;

(2)圆柱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图42

59、一个质量为65KG的工人,用如图43所示的装置提升物体A。

假设物体A重1000N,装物体A的托板重200N,每个滑轮重均为50N。

不计轴摩擦。

问:

(1)此装置是否会将此工人吊离地面?

画出工人受力的示意图。

(2)如果工人能提升起重物,提升物体A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当物体A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工人做功的功率是多大?

图43

60、建筑工地上,起重机在15S内把重5000N的钢材匀速提升3M。

起重机对钢材做功的功率。

61.图44所示薄壁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2。

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装入25N的水后,水深为20CM。

不计容器质量,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图44

62、水中有一个重1000N,体积为50DM3的密封箱,小明站在水平地面上,用如图45所示的滑轮组把这个密封箱提升到水面上方。

动滑轮重为100N,当密封箱在水面下匀速上升时,小明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300N。

将密封箱提出水面后,又匀速提升了一些距离。

不计绳重、滑轮组内部的摩擦及密封箱在水中受到的阻力。

(1)密封箱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

(2)小明受到的重力G人;

(3)密封箱出水前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之比:

′。

图45

63.如图46所示的滑轮组中,动滑轮的总重是100N〔绳的自重和轮轴间摩擦均不计〕。

〔1〕当提起400N的物体时,绳自由端拉力F至少应是多少?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2〕假设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200N时,滑轮组最大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图46

64、如图47所示,一个边长为40CM的正方体A重600N,放在水平地面上,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重物A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2〕要想使人站在地上利用滑轮组将重物A匀速提起来且所用的拉力最小,请在图上画出滑轮组上绳子的绕法

〔3〕如果重物以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人对绳子的拉力F的功率为160W,那么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4〕假设用此滑轮组匀速提升另一物体B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时,那么物体B所受的重力为多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