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河的资料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3562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黄河的资料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关于黄河的资料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关于黄河的资料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关于黄河的资料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关于黄河的资料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关于黄河的资料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关于黄河的资料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关于黄河的资料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关于黄河的资料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关于黄河的资料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关于黄河的资料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关于黄河的资料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关于黄河的资料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关于黄河的资料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关于黄河的资料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关于黄河的资料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关于黄河的资料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关于黄河的资料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关于黄河的资料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关于黄河的资料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黄河的资料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

《关于黄河的资料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黄河的资料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黄河的资料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

晚期为岐山文化,即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都城文化遗址。

铁器文化

出现于公元前770年的春秋初期,如在河南新郑仓城发现的春秋铸铁遗址,在河南卫辉市固围村发现的战国墓葬遗址,在西安周围发现的西安隋唐都城文化遗址等。

中石器时代,是连结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之间的过渡阶段或中间环节。

1956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为配合黄河三门峡水库的建设,在陕西大荔县的沙苑地区发现15处遗留有打制的石片和石器的地点,共采集到3000余件标本。

根据这些石器的特点,认为它们是中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存,从而将其命名为我国的第一个中石器时代文化——沙苑文化。

从中石器时代起,黄河流域就成了我国远古文化发展的中心。

中石器时代的特征是:

__生活以渔猎和采集为主,属于自然经济,还没有出现农业。

在中石器时代,细石器的普遍使用促进了狩猎和采集经济的发展。

数十年来,在黄河流域发现了大量以细石器为主的文化

遗存,不仅有可能填补我国新旧两大石器时代之间的缺环,而且还显示出我国中石器时代细石器工艺最发达的地区就是黄河流域。

有的考古学家认为,正是在华北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以细工艺传统为代表的中石器时代文化,其后,才在黄河流域发展成为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因此从中石器时代起,黄河流域就成了我国远古文化发展的中心。

有关黄河的民间故事、神话小说:

田国舅扒口(民间故事)

田国舅是汉武帝的舅舅。

他靠着有个当娘娘的姐姐,有个当皇帝的外甥,在朝中为非作歹,称王称霸,飞扬跋扈。

汉武帝刚登上皇帝宝座时,不敢惹这位舅舅,对他又是封官又是封地。

在京城里田国舅有很大的官府,还嫌不够,又向汉武帝伸手要地。

汉武帝就在现在的濮阳北边,河南和山东交界的地方,封给田国舅一块__。

这片封地有良田千顷,打的粮食堆成山。

田国舅在封地上修花园,建房屋。

又过些年,田国舅当了丞相,更加专横不讲理,横行霸道。

这年,黄河大堤在濮阳一带出了险情。

那时的治河官是汲仁和郭昌。

两个人在黄河堤上领着河工们抢险固堤,忙得头不是头,脚不是脚。

田国舅听说大堤出险的地方,离他的封地不远,急忙离京赶到大堤上。

他传来汲仁和郭昌,询问河堤险情。

汲仁和郭昌告诉他,南岸大堤没事,北岸大堤险情一天比一天严重,弄不好就会决口。

田国舅犯了嘀咕,北岸一决口,洪水窜出来,若挪屁股功夫就能淹掉他的封地。

这可了不得,花了大把大把的白银修起的庄园,咋能叫一道水冲了?

田国舅思量后对两个治河官下了命令:

拱天戳地想办法,不能叫北岸决口,北岸大堤出了啥事,就拿你俩问罪下狱。

汲仁和郭昌也不糊涂,北边是田国舅的封地,万一黄河决口,两个人真要吃不了兜着走,谁敢惹他。

汲仁和郭昌不敢远离河堤一步,日夜加固大堤。

可大堤险情越来越重,愁得两个人日夜不宁,吓得提心吊胆。

这天田国舅又把汲仁、郭昌传去,叫他们想办法保住北岸大堤。

两个人说,啥法都用尽了,看来靠不住。

田国舅眼一瞪说:

“不是没法,是你们不想,还叫我给你们点破?

”汲仁和郭昌相互看看,不知田国舅葫芦里装的啥药,赶块跪下来说:

“请大人指点,一定照办。

”田国舅便向他俩说透了,叫扒开南岸大堤,洪水一泻出去,北岸还会有啥事?

汲仁和郭昌心里打颤,这事千万干不得,一扒堤,不是成心苦害南岸的老百姓!

汲仁和郭昌回去后,俩人犯了愁。

郭昌说,咱们不听田大人的,头上乌纱难保呀;

汲仁说,就是砍脑袋也不能去扒堤。

第二天,田国舅派人去问汲仁和郭昌,办法想好了没有。

这不是明摆着逼人嘛。

汲仁和郭昌两个人意见不一样,汲仁说啥不干这伤天害理的事;

郭昌说,有丞相作主,干就是干了。

晚上,郭昌偷偷去找田国舅。

田国舅给郭昌许下愿,事成后保他升官发财。

第二天,郭昌挑了十几个心腹河工,乘船过河,扒开了南岸大堤。

黄河水从扒开的口涌出去,一冲一涮,呼呼隆隆,大堤塌了十几丈宽。

洪水嗷嗷叫着向东南窜去,转眼,淹了地,淹了村,成了黄水一片。

郭昌带着十几个河工过河回来,刚上岸,被一队官兵拦住。

这是田国舅派来的人马,要杀人灭口。

官兵不由分说,把十几个河工一一捆住,还倒打一耙,说他们故意扒口,扔进黄河。

这可吓坏了郭昌,跪下磕头求饶。

田国舅给汉武帝写了奏章,胡说黄河大堤北岸由郭昌防护,安全无事;

汲仁在黄河南岸不尽力护堤,马马虎虎,至使南岸决口。

后来,汉武帝下旨撤了汲仁的治河官职,下了大狱,郭

昌升为治河总督,又赏白银二百两。

南岸的决口向外哗哗流着水,向东南方向看去,洪水没边没头。

汉武帝便要下旨堵口,田国舅却左阻右拦,说东南地势低,河水一流,正好叫黄河改道算了,不让堵口。

郭昌掌管了治河大权,事事处处照田国舅的眼色办,不敢去堵这个口。

就这样,田国舅利用手中丞相的大权,明里说不行,暗里吓唬人,不准堵口,一流流了二十年。

河南岸老百姓可受尽了苦头。

后来,状告田国舅的本章越来越多,汉武帝看着再不堵口要坏大事,就下旨堵口。

汉武帝又查明了汲仁是受冤下狱,把他放出来,又任他为治河官,去堵口治水。

很快汲仁堵住了这个流了二十年的决口,洪水退了,老百姓回了家园。

神话传说

大禹治理黄河时有三件宝,一是河图;

二是开山斧;

三是避水剑。

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

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

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

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

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到处漫流,经常泛滥成灾。

地面上七股八道,沟沟汊汊全是黄河水。

冯夷东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黄河、跨黄河、过黄河,常和黄河打交道。

转眼过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

冯夷很得意,又过黄河去一个小村庄找水仙花。

这里的水不深,冯夷趟水过河,到了河中间,突然河水涨了。

他一慌,脚下打滑,跌倒在黄河中,活活被淹死。

冯夷死后,一肚子冤屈怨气,咬牙切齿地恨透了黄河,就到玉帝那里去告黄河的状。

玉帝听说黄河没人管教,到处横流撒野,危害百姓,也很恼火。

他见冯夷已吮吸了九十九天水仙花的汁液,也该成仙了,就问冯夷愿不愿意去当黄河水神,治理黄河。

冯夷喜出望外。

满口答应。

这一来可了却自己成仙的心愿,二来可报被淹死之仇。

冯夷当了黄河水神,人称河伯。

他从来没有挨过治水的事儿,一下子担起治理黄河的大任,束手无策,发了愁。

咋办呢?

自己道行浅,又没什么法宝仙术,只好又去向玉帝讨教办法。

玉帝告诉他,要治理好黄河,先要摸清黄河的水情,画个河图,有黄河的水情河图为依据,治理黄河就省事多啦。

河伯按着玉帝的指点,一心要画个河图,他先到了自己的老家,想找乡亲们帮帮忙。

乡亲们都讨厌他好逸恶劳,没人答理他。

他找到村里的后老汉,讲了他治理黄河的大志。

后老汉见他如今成了仙,要给百姓们办点好事,就答应帮帮他。

从此,河伯和后老汉风里来雨里去,跋山涉水,察看黄河水情。

两个人一跑就是好几年,硬是把后老汉累病了。

后老汉只有回去,剩下河伯继续沿黄河察看水情。

分手时,后老汉再三嘱咐河伯,干事要干到底,不要中途而废,画好图就动手治理黄河,人手不够,他说服乡亲们帮忙。

查水情,画河图,是个苦差事。

等河伯把河图画好,已年老体弱了。

河伯看着河图,黄河哪里深,哪里浅;

哪里好冲堤,哪里易决口;

哪里该挖,哪里该堵;

哪里能断水,哪里可排洪,画得一清二楚。

只可叹自己没有气力去照图治理黄河了,很伤心。

河伯想想,总有一天会有能人来治理黄河的,那时,把河图授给他,也算自己没有白操心。

河伯从此就在黄河底下安度晚年,再没有露面。

不料,黄河连连涨水,屡屡泛滥。

百姓们知道玉帝派河伯来治水,却不见他的面,都骂河伯不尽职尽责,不管百姓死活。

后老汉在病床上天天盼河伯,一晃好些年不见面。

他对治理黄河的事不放心,要去找河伯。

他儿子叫羿,射箭百发百中。

无论后老汉如何讲,羿不让他去找河伯。

后老汉不听儿子劝阻,结果遇上黄河决口,被冲走淹死,连尸体都没找到。

后羿非常恨河伯,咬着牙说,早晚要把河伯射死。

后来,到了大禹出来治水的时候,河伯决定把黄河河图授给他。

这一天,河伯听说大禹带着开山斧、避水剑来到黄河边,他就带着河图从水底出来,寻找大禹。

河伯和大禹没见过面,谁也不认谁。

河伯走了半天,累得正想歇一歇,看见河对岸走着一个年轻人。

这年轻人英武雄伟,想必是大禹,河伯就喊着问起来:

“喂,你是谁?

”对岸的年轻人不是大禹,是后羿。

他抬头一看,河对岸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在喊,就问道:

“你是谁?

河伯高声说:

“我是河伯。

你是大禹吗?

后羿一听是河伯,顿时怒冲心头,冷笑一声,说:

“我就是大禹。

”说着张弓搭箭,不问青红皂白,“嗖”地一箭,射中河伯左眼。

河伯拔箭捂眼,疼得直流虚汗。

心里骂道:

“混帐大禹,好不讲道理!

”他越想越气,就去撕那幅水情图。

正在这时,猛地传来一声大喊:

“河伯!

不要撕图。

”河伯忍痛用右眼一看,对岸一个头戴斗笠的人,拦住了后羿。

这个人就是大禹,他知道河伯画了幅黄河河图,正要找河伯求教呢。

后羿推开大禹,又要搭箭张弓。

大禹死死拽住他,把河伯画图的艰辛讲了,后羿才后悔自己冒失莽撞,射瞎了河伯的左眼。

后羿随大禹一同趟过河。

后羿向河伯承认了过错。

河伯知道了后羿是后老汉的儿子,也没多怪罪。

大禹对河伯说:

“我是大禹,特地来找你求教治理黄河的办法哩。

河伯说:

“我的心血和治河办法都在这张图上,现在授给你吧。

大禹展图一看,图上密密麻麻,圈圈点点,把黄河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水情画得一清二楚。

大禹高兴极啦。

他要谢谢河伯,一抬头,河伯跃进黄河早没影了。

大禹得了黄河水情图,日夜不停,根据图上的指点,终于治住了黄河。

有关黄河的谚语:

1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2黄河清,圣人出

3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4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5黄河面恶心善,长江面善心恶

6黄河归来不看川,黛眉归来不看山

7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8黄河决了口,县官活不成

9九曲黄河十八湾

10河走温县城,仓头猛一穷

11孤柏嘴着了河,驾部唐部忘往外挪

12黄河黄,长城长,英雄百战走四方

语言知识:

为什么跳进黄河洗不清?

"

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这句子的本意是说受了很大冤枉,就算跳进黄河这样的大河也洗不清了。

其实,不论是谁,跳进黄河就别想洗清。

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是因为黄河的泥沙。

黄河以泥沙多而闻名于世。

我国古人常以"

黄水一石,含泥六斗"

、"

黄河斗水,泥居其七"

等来描述黄河的多沙状况。

黄河的平均含沙量为35公斤每立方米。

其沙量之多在世界江河中是绝无仅有的。

同时,黄河的泥沙颗粒很细,有时河水甚至成泥浆状态,沾在身体上确实不易洗净,真的是"

跳进黄河洗不清了"

有关黄河的资料

一、诗中赞颂黄河“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这样说有什么历史依据?

2、到宋元以前,黄河流域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

3、自宋元以后,直至近现代历史时期,黄河流域由于人口的压力自然条件等因素,经济重心南移,但黄河流域仍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

二、你能举出一些在黄河流域发现的早期人类文化遗址、历代王朝建都位置等史实,说明黄河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深远关系吗?

1.细石器文化。

距今10000~7000年。

黄土高原多处发现该时代文化遗址,如陕西大荔沙苑、山西沁水下川等地。

2.新石器文化。

距今7000~3700年。

按最早发现地点及所代表的发展阶段可划分为早、中、晚三期:

早期称仰韶文化,距今7000~5000年,1921年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

中期称龙山文化,距今5000~4100年,1928年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

晚期称二里头文化,距今4100~3700年,最早发现于河南偃师二里头,为夏代文化遗址。

3.青铜器文化。

距今3700~2700年。

可划分为三期:

早期为二里岗文化,即郑州商城文化,距今3620年,为商代早期文化;

中期为殷墟文化,即河南安阳小屯村文化,大致为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为商代晚期文化;

晚期为岐山文化,即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都城文化遗址

黄河流域历代王朝建都史实为:

夏朝定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商朝定都于毫(今河南商丘),后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周朝定都于镐京(今陕西西安),秦朝定都于咸阳,西汉定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东汉定都于洛阳,魏晋均定都干洛阳,隋唐均定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宋朝定都于东京(今河南开封)

三、为什么说黄河“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浊流宛转:

顾名思义,水混浊,流向弯曲。

结成九曲连环:

九在古代代表最多的意思了,表示黄河弯曲很多。

简洁:

一个弯曲而又混浊的河流。

四、你能否具体说出黄河是从哪儿发源,流到哪里的?

缓缓有多长,流经那几个省区?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向东流经9个省和自治区,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年径流量661亿立方米,是中国第二长河。

主要支流有40多条,其中汾河、渭河是两大重要支流。

由于黄河中游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河床不断淤高,下游许多地段成为高出地面的"

地上河"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

与世界其他“大河”文明一样,黄河在中国__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但,你知道我们母亲河真正的源头在哪里吗?

如果你向一群小学生提问,黄河发源于哪儿?

他们一定会异口同声地回答,黄河发源于青海。

答得详细一点,他们会告诉你:

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北麓卡日曲(旧说是约古宗列渠),向东流经川、甘、宁、内蒙、陕、晋、豫等省区,在

山东流人渤海。

诚然,对于中国人,这是一个普通的地理常识问题。

然而,关于黄河的源头问题,却从古至今,争论了有2000多年?

?

五、中说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铁的臂膀”指什么?

这个比喻有什么深刻含义?

这是一条比喻句(暗喻),把黄河比喻成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还体现出了气势磅礴,永不可挡的气度与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的信念。

从深层理解,黄河如一个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六、搜集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话、历史人物故事。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黄河是一匹很难驯服的野马,它任意奔流,好像一个龇牙咧嘴的怪物,日夜怒吼,滔滔不息,吞噬着万顷良田。

咬啮着千万重山,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只能在山尖、沟底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

那时候,宁夏不是一马平川的塞上平原,而是青山重叠,沟壑纵横,没有一块平坦坦的田地,也没有一块田能灌上黄河

水。

传说,牛首山上住着几户回回和汉人,他们人老几辈在山底挑水,在山头上种地。

老老小小忙个不停,却吃不饱,穿不暧,天长日久,谁也受不了这种折磨。

有一年,一个七十开外的老回回,名叫尔德,在山上开了一个瓜果园,种了些黄瓜。

他每天起早贪黑,到黄河里去挑水浇黄瓜,肩膀压肿了,脚底起皮了,精心地务育着黄瓜,黄长得又嫩又甜。

这一天尔德老汉累了,躺在菜园门上睡着了。

他刚睡熟,就梦见天空飘来一朵白云,渐渐地,那白云变成了一个白胡子阿訇,抖动着银色的胡须,对尔德老说:

“今天有两场大风,你要注意。

中午是一场黄风,能把黄瓜吹蔫;

后晌有一场黑风,能使黄瓜蒂落。

不管有多大的风,你都不要把黄瓜摘下来。

尔德老汉惊醒一看,不见了白胡子阿訇,却见北面黄风弥天盖地,霎时刮到牛首山来了。

尔德老汉细细瞅着黄瓜,果然一个个蔫了,他心里非常难过,一年的血汗白费了,可一想起白胡子阿訇的话,就没有动。

到了后晌,一股黑风过,吹得山摇地动,树叶落下一层又一层。

尔德老汉一看,黄瓜快要落地,他气得摘掉了一个又蔫又小的黄瓜使劲扔进了黄河。

黄河马上断了一条线。

像神仙用刀切过一样,清清楚楚地看见了河底,尔德老汉往下猛扑

黄河(中国第二大河)黄河全长:

黄河位于中国北方,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2,是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流经地: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的玛曲,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市、自治区,最后在山东流入渤海,呈“几”字形,故有“几字黄河”之称。

黄河流经地形: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

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黄河中下游水体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每年都会生产将近16亿吨泥沙,其中有12亿吨流入大海,剩下4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悬河”,并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

上中下游划分:

上游—河口—中游—桃花峪—下游

历史变迁:

黄河的孕育、诞生、发展受制于地史期内的地质作用,以地壳变动产生的构造运动为外营力,以水文地理条件下本身产生的侵蚀、搬运、堆积为内营力。

在成河的历史过程中,运动不息,与时俱进。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黄河下游的泥沙堆积在史前地质时期就在进行,史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与日俱增。

根据多方面的研究,古黄河有三个发展阶段:

第三纪至第四纪的早更新世为古黄河孕育期。

第四纪中更新世(距今115万年~10万年)古黄河诞生成长期。

晚更新世(距今10万年~1万年)黄河形成海洋水系。

[1]

历史时期黄河在上中游平原河段,河道也曾有过演变,有的变迁还很大。

如内蒙古河套河段,1850年以前磴口以下,主要分为两支,北支为主流,走阴山脚下称为乌加河,南支即今黄河。

1850年西山嘴以北乌加河下游淤塞断流约15公里,南支遂成为主流,北支已成为后套灌区的退水渠。

龙门~潼关河道摆动也较大。

不过,这些河段演变对整个黄河发育来说影响不大。

黄河的河道变迁主要发生在下游。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范围,大致北到海河,南达江淮。

据历史文献记载,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20多次。

黄河源:

青海省玛多县多石峡以上地区为河源区,面积为2.28万平方公里,是青海高原的一部分,属湖盆宽谷带,海拔在4200米以上。

盆地四周,山势雄浑,西有雅拉达泽山,东有阿尼玛卿山(又称积石山),北有布尔汗布达山脉,南以巴颜喀拉山与长江流域为界。

湖盆西端的约古宗列,是黄河发源地。

最早有关黄河源的记载是战国时代的《尚书·

禹贡》,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之说。

所指“积石”,在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附近,距河源尚有相当的距离。

唐太宗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侯君集与李道宗奉命征击吐谷浑,兵次星宿川(即星宿海)达柏海(即扎陵湖)望积石山,观览河源。

唐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刘元鼎奉使入蕃,途经河源区,得知河源出紫山(即今巴颜喀拉山)。

正式派员勘察河源,是在元代至元十七年(1280年),世祖命荣禄公都实为招讨使,佩金虎符,往求河源,历时4个月,查明两大湖的位置(元史称“二巨泽”,合称“阿剌脑儿”),并上溯到星宿海,之后绘出黄河源地区最早的地图。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命拉锡、舒兰探河源。

探源后他们绘有《星宿河源图》,并撰有《河源记》,指出“源出三支河”东流入扎陵湖,均可当作黄河源。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遣喇嘛楚尔沁藏布、兰木占巴等前往河源测图。

乾隆年间齐召南撰写的《水道提纲》中指出:

黄河上源三条河,中间一条叫阿尔坦河(即玛曲)是黄河的“本源”。

1952年黄委会组织黄河河源查勘队,进行黄河河源及从通天河调水入黄可能性的查勘测量,历时4个月,确认历史上所指的玛曲是黄河正源。

1978年青海省人民政府和青海省军区邀请有关单位组成考察组,进行实地考察,提出卡日曲作为河源的建议。

1985年黄委会根据历史传统和各家意见确认玛曲为黄河正源,并在约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玛曲曲果,东经95°

59′24″,北纬35°

01′18″处,树立了河源标志。

干流:

根据流域形成发育的地理、地质条件及水文情况,黄河干流河道可分为上、中、下游和11个河段。

上游

河源至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的河口镇为上游,河道长3471.6公里,流域面积42.8万平方公里,占全河流域面积的53.8%。

黄河上游玛多县多石峡以上称河源区。

河源当地称玛曲。

“玛”即玛夏,藏语意为孔雀,“曲”是河,“玛曲”即孔雀河。

孔雀河起始于约古宗列盆地西南隅卡日扎穷山的玛曲曲果日(意即黄河源头山),山坡前泉群汇集成东、中、西三股泉流,东股最大,当地藏民称它是玛曲曲果(黄河源头),其地理位置为东经95°

59′24″及北纬35°

01′18″。

三股泉流汇合后,串联许多大小水泊,逐渐形成了一条6~9米宽的小河,东北流入约古宗列。

穿行在约古宗列盆地的河段,又称约古宗列曲,它串联大小水泊,蜿蜒东北行,穿过第一个峡谷——茫尕峡(长18公里)进入玛涌。

玛涌即黄河滩,自茫尕峡出口至扎陵湖,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黄河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