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走进唐诗》导学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3684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走进唐诗》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八年级上册《走进唐诗》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八年级上册《走进唐诗》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八年级上册《走进唐诗》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八年级上册《走进唐诗》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八年级上册《走进唐诗》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八年级上册《走进唐诗》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八年级上册《走进唐诗》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八年级上册《走进唐诗》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八年级上册《走进唐诗》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八年级上册《走进唐诗》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八年级上册《走进唐诗》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八年级上册《走进唐诗》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走进唐诗》导学案Word格式.docx

《八年级上册《走进唐诗》导学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走进唐诗》导学案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上册《走进唐诗》导学案Word格式.docx

  3.我最欣赏的唐代诗人(抓住特色,勾勒个性。

  走进唐诗,就是走进一个人类精神之花全面盛开的季节,我们的大师从一张薄薄的书页上站起来,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

闲静淡远的孟浩然,飘逸豪放的李白,沉郁顿抑的杜甫,精巧艳丽的温庭筠,豪放旷达的苏轼……

  最爱李商隐,“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他的名句与妙思太多,个人认为历代以来鲜有及者。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是的,从同学们气宇轩昂的吟诵中,老师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三、品味唐诗,你赏我析

  乌鸦啼鸣,巧托游子的离情羁思。

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杜鹃泣血,表达蒙冤之恨。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

  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喜鹊啼叫,添愁惹恨。

李端《闺情》: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

  2.到唐诗中去赏月

  唐朝的月,是王维的月。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月明松下房栊静”,月,悄然飘临静谧山野,惊醒了欲睡的山鸟,将月辉轻洒在屋舍的窗台上,诗人是那样地欢愉!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人于松林间抚琴自娱,而那山月恰如相约,溜入松林来相和共赏。

  唐朝的月,是杜甫的月。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望着这中天孤月,诗人想起了阔别的家园。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诗人此刻不也正念着千里之外的妻子儿女吗?

  唐朝的月,是李白的月。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如平羌江水流”,“对酒不觉眠,落花盈我衣。

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这月亮是那般爱水,诗人欣然赋诗,以酬知己。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这月亮有时那么爱山,成了行吟于山岭间的诗人的伴侣,这让诗人喜不自禁。

  3.到唐诗中去安家

  唐诗中的塞外,是我久已梦想的家。

在那里,“胡天八月即飞雪”,但你不要皱眉,因为那里的雪不仅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俊俏,更有“大雪满弓刀”的雄壮;

在那里,甘醇的“葡萄美酒”定会让你醉卧沙场,笑看“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在那里,听的不仅有幽怨的“公主琵琶”,还有吹得“春风不度玉门关”的羌笛,定叫你心系“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那一片神奇土地。

  唐诗中的宫廷,是我梦寐以求的家。

在宫中,能够看见“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这不是天大的幸事吗?

在那“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的地方,你还可以倾听白发宫女诉说唐玄宗的风流逸事呢。

而在“银烛秋光冷画屏”的夜晚,你也可以同“轻罗小扇”的宫女一起去扑流萤,“卧看牵牛织女星”,同她交个朋友,陪她度过寂寞的青春。

  唐诗里那个梦幻般的江南,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愿意把家安在那里。

那里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空旷,有“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清幽,还有“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的悠闲。

  (唐诗的魅力远不只这些,唐诗背后的故事更是充满悬疑、充满诱惑与神秘!

下面,我们就请大家来展示一下你所积累的与唐诗有关轶闻趣事。

  四、亲近唐诗,你讲我说

  “推敲”的来历。

  李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宋之问吟诗遇老僧。

  黄鹤楼李白止笔。

  白居易进长安。

  (既然远在千年前的古人能有如此高的造诣,我相信,我们中将来也会出现若干个“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大家有没有信心?

既然,大家信心百倍,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创造我们自己的“诗歌”!

  四、学习唐诗,你创我写

  主持人:

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现代诗歌来描绘它的意境吗?

  建德江之夜

  月色在波光里摇曳

  无风 是水送孤舟

  渐入烟霭中的苍茫

  杏花 烟雨 江南小洲

  停泊如夜幕缓缓降临

  又如月色寂寂盈满

  终于在孤岛的唇边明了起来

  更加明了的是一抹相互的陌生

  客子异地 与谁共婵娟

  树高野旷

  哪里有这般低沉的天空

  在乡愁的俯视之下

  压近漂泊者的胸口

  小舟不眠于满月的清辉

  独倚舷侧

  觅寻亲人的脸

  明月可在水中接近

  能否在水中望见家乡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秋雨有感

  归期未有期

  秋雨的思绪缭绕积结

  涨满异地的池子和夜晚

  行行复行行

  你是我未曾归去的情人

  困守于塞外驿站的秋天

  伤感的诗人啊

  如果你的行旅朝向故园

  如果你的目的不是人间的天涯

  你为什么不向北回归

  西方是圣者的天堂

  你这样的诗人和我

  都是人间俗物

  西窗的烛光静而又静

  一个人的背影明暗相继

  相伴弹拨的雨夜沥沥

  是过去或者将来

  而今的我溺于灯光昏黄

  不堪凄惶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里

  孤舟上的笠翁就是诗人吗?

  世界沉默于江流白雪

  所有的失败如此简捷

  化作万倾水上一枚钓钩

  千山隐于白雪

  飞鸟的路淹没在寞寞长天

  这样简单的水墨里

  一声呼唤也没有

  冰样冷的冬天

  诗歌的浩淼烟水中

  水底的鱼已经很饥饿了

  我在江雪之外凝视

  等一只猩红的梅花

  刺痛雪的寂寥

  三、结束语

唐诗中那些优美的诗句,伴随着千千万万的华夏子孙的成长。

唐诗中那些动人的故事激励着我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让我们在唐诗的陪伴下茁壮成长!

  

  第二课时

  古诗苑漫步的参考资料

  一、古诗词里的春夏秋冬

  

(一)、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2、唐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

京城里的街道。

草色遥看;

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

绝胜;

远远胜过。

  4、唐韩愈《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5、宋&

#8226;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二)、描写夏的古诗词

  、宋&

赵师秀《有约》: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2、宋&

陆游《初夏绝句》: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3、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三)、描写秋天的古诗词

  、汉&

刘彻《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2、三国魏&

曹丕《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3、唐&

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

鸟名,野鸭。

齐飞:

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

一色:

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4、唐&

王绩《野望》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5、唐&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

尽情饮酒。

  6、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7、唐&

刘禹锡《秋词二首》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8、唐&

杜牧《秋夕》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轻罗小扇:

轻薄的丝制团扇。

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

  (四)、描写冬天的古诗和描写冬天的名句

  、晋&

谢道蕴《咏雪联句》:

“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2、唐&

李白《冬日归旧山》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李白《北风行》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轩辕台:

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釣寒江雪。

高骈《对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六出:

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

琼枝:

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2、“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出自

  唐&

白居易《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二、古诗词中的花鸟虫鱼

  、带“花”字的诗句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杜甫《登楼》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带鸟的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四首》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白居易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题李凝幽居》

  3、绘虫的诗句

  一路稻花谁是主?

红蜻蛉伴绿螳螂。

乐雷发《秋日行村路》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马寅识路真疲路,蝉到吞声尚有声。

——清&

黄景仁《杂感》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刘方平《月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朱景素《樵夫词》

  未悉前头花好否,且令蜂蝶作前驱。

杨万里《寒食相将诸子游翟园》

  南窗一枕睡初觉,蝴蝶满园如雪飞。

——明&

华幼武《睡起》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杜甫《曲江对酒》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4、绘鱼的诗句

  一夜海潮河水满,鲈鱼清晓入池塘。

——元&

宋禧《即事》

  竟说田家风味美,稻花落后鲤鱼肥。

朱凤翔《村处闲吟》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汉佚名《饮马长城窟行》

  三、古诗词中的山水风光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2、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

  》

  4、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忆江南》

  6、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7、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闭。

---------范仲淹《渔家敖》

  四、古诗词中的爱国情怀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

陆游《示儿》—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见心。

--------杜甫《春望》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五、古诗词中的离情别绪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6、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六、古诗词中的名胜古迹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鹊楼》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洲词》

  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朝发白帝城》

  第三课时

  古诗苑漫步写作指导

  【写法导引】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宝典。

了解中华诗词,就可以了解民族的文化历史;

欣赏中华诗词,就可以感受民族文化的灿烂。

  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领略多姿多彩的创作风格,了解明星璀璨的大家名人,浏览醒世鉴人的名篇佳句,体会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感知美妙绝伦的艺术特色。

  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通过这次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眼看一看,用心想一想,联手做一做,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感受精神劳动的艰辛与创造成果的喜悦。

  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为“古诗苑漫步”,是一次小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目的在对我们过去学过的古诗词作一番梳理,激发我们学习优秀古诗词的兴趣。

  古诗词是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学精品。

这些作品,往往包含着丰富浓厚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杳的意境,精致优美的语言,能使我们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有利于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还有助于我们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感受汉语言文字的优美和伟大,培养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我们从小学到初中,已经学过不少优秀的古典诗词。

这次活动,就是对过去学过的古诗词作一梳理。

所以,本单元的写作要求,概括起来就是“辑古诗、品古诗”。

在“辑古诗、品古诗”的过程中,使我们进一步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感受古代诗词作品的丰富多彩,感受文学形象,发展思维能力,从而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熏陶,培养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和一定的审美情感,提高文化品位。

同时,掌握围绕一个主题查找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积累名言警句,发展语言能力。

  “辑古诗、品古诗”的关键有二:

一是选择一个独特别致的角度,避免平庸;

二是选择评析、鉴赏的切入口,充分借鉴课内外所学的鉴赏方法。

  [佳作展示台]

  执著的等待

  邓晓琴

  多少个夜里,她渴望走进梦的故乡,因为,她太累了。

然而,多少个夜里,她又从梦中醒来,独自体验着夜的凄清。

  她叫李清照,自从和丈夫分离后,她常常夜不能寐。

这不,今晚,她又从梦中惊醒,是那样地失落,那样地憔悴!

起床点起油灯,想驱走内心的黑暗。

借着灯光,她仔细打量着房里的每一件器具。

忽然,目光又停留在桌上那只很旧的杯子——那只她为丈夫饯行喝酒用的杯子上!

  她小心翼翼地拿起酒杯,两只鸳鸯安详地停留在水面。

看着这两只相亲相爱的小鸟,她有些心酸,又有无尽的失落。

看着孤单的自己,不觉心里空荡荡的。

轻叹一声,拿出那天为丈夫饯行喝剩的半瓶菊花酒,自斟自饮起来,不觉潸然泪水……

  喝吧,等吧!

也许,天明,他就会回来。

她期待着,苦守着。

终于盼到一丝光线从窗户跃进小屋。

天亮了,她似乎有些高兴,门吱嘎一声打开了。

站了许久,她才习惯性地抬起昏沉的头来,大雁又飞回来了,可是,她分明感到云中锦书还未寄到。

天空已不再美丽,白云已不再白皙,大雁已不再动人!

终于,她发出了一声长叹: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继续等待吧!

白云戏弄自己不要紧,大雁欺骗自己也算不了什么。

  兰舟停泊在岸边,周围的一切显得那么恬静。

告别天空,她轻解绸带,霓裳顺着臂膀缓缓落下,是那么妩媚动人。

她知道对丈夫的想念始终笼罩着自己。

  唉,划船去散散心吧!

也许可以排解自己对丈夫的思念。

她踏上小船。

秋风吹来,她打了个寒战。

坐在船头,眺望岸边那不知名的花朵,孤零零地在风中摇曳、挣扎,终于花瓣被风无情地扯进水里。

被卷进水中,从船下淌过,发出哗哗的响声……看着这一切,她鼻子一酸,不禁发出:

“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叹息。

  划船吗?

不!

她不忍心看着花被水卷的影子。

去找丈夫吗?

自己走了,丈夫又到哪里来找自己呢?

放弃等待吗?

她不想放弃,因为她知道,丈夫也在不知名的地方思念着自己呢!

所以,她只好选择执著地等待。

想着这一切,她不禁道出了内心的情愫:

“一种相思,两地闲愁!

  不知不觉,天色已晚,她回到岸边,踏进院子,虽然菊花满院,可却无心采摘。

举起艰难的步履,无精打采地向自己的小屋走去,继续着无尽地等待、折磨……

  [评语] 成功地对古诗词进行改写,使显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对李清照《一剪梅》一词的内容、词人写作时的心情、背景进行想象,感情真挚、合情合理。

穿插《一剪梅》的语句,使转接自然、不留痕迹。

  春夜洛城闻笛

  周燕琼

  我,端起酒杯,慢慢地在房门外踱着脚步,一种“举酒消愁愁更愁”的心思不邀而至。

  我喝着酒,突然听到一阵悦耳的笛声。

我惊奇、兴奋,更感到无比的高兴。

听着悦耳动听的笛声,我的脑海中出现家乡的一切事物。

真的,这声音多么像家乡的乐士吹的声音。

他的脸,他的手,还有那只漂亮的笛子。

他坐在那里,不停地吹着吹着。

许多人坐在那里,听着那优美的乐声,人们欢呼雀跃……

  我抬头看看天上那轮明月,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一夜飞渡镜湖月”的情景。

于是,放下手上的酒杯,沿着洛阳城去听笛声。

我走在路上,听着笛声,我不禁起疑思“着笛声从何而至”?

我看着城边那些房屋,城里的那些铺子大都关了门,石街上,很少有人行走,偶尔有一两声鸟叫。

这感觉真是冷淡。

渐渐地走了一圈,总有笛子的声音。

  我不解,疑惑,这声音是从何而至呢?

于是我又沿着原路返回,走在街上,偶尔吹来一阵凉风,有些冷.我慢慢地倾听着.走了一会儿,笛声突然停了一下,接着又吹了起来,哇!

这声音好熟。

是《折杨柳曲》?

对,就是,我的心更加兴奋。

我猛地想起了自己家里门前那棵很大的柳树。

当春天一到,柳叶翠绿欲滴,一群群鸟儿栖息在柳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

当我离家至京之时,亲人、朋友们来到那棵柳树下送我。

我看到他们在哭,我想说什么,可怎么也说不出来。

真有“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的情景……我想起了自己的朋友——汪伦,情不自禁地吟着: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吟着这首诗,我想到了自己生活的孤独,回忆起在家中生活的温暖;

想起了仕途生活的艰难,回忆起在家中的那份快感;

想起了自己在异地举目无亲的惨境;

回忆起家乡人民的热心。

我看到了家乡人民的笑容,听到了家乡人民热切的话语,更感受到了家乡人民那一份爱。

  我继续走着,伴着那优美的笛声,不知不觉,回到了自己那一座小屋中。

端起那杯酒,猛饮两口,来到桌旁,铺开纸,快速地写到: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太白题

  [评语]  本文采用第一人称,紧紧围绕李白的《春城洛城闻笛》的写作过程进行想象。

构思新颖,立意独特,是一篇优秀之作。

  张艳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